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

移动设计之视觉设计

蓝蓝

作为一个直接响应式的功能平台,第一个手机网站只是一个“试验品”,而不是“成品”。在今天,如此多的智能设备的确给了我们机会去做更多的视觉设计,但这不仅能激发和吸引用户,而且增加了用户体验。当然伴随着机会就以为着更多的挑战。

网页设计全攻略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网页设计是什么?
 网页设计也被称为Web Design、网站设计、Website design、WUI等。它的本质就是网站的图形界面设计。虽然现在我们常使用移动端上的APP来获取资讯,但是显然基于个人电脑平台的网站上网方式陪伴我们的历史要比手机久很多:从1987年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到2000年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再到现在网站遍地;中国的网站高速发展了近三十年。我是在小学开始去网吧“上网冲浪”的,那时的电脑屏幕非常小,分辨率只有800x600像素(对比一下,iPhone8的分辨率是750x1334px),网速也很慢,经常掉线或者加载失败。那时的网站性能和体验都不好,而现在网站设计和过去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注重用户体验、注重页面动效、富媒体等设计让如今的网站体验并不比软件和手机APP差。加上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站仍然是人机交互中非常重要的平台之一。那么作为UI设计师我们就必须掌握网站设计的规范和理解网站运行的原理,才能更好地驾驭这个平台。今天就向您好好说道一下网站必须懂得的那些事儿。

 

Image title

 

工作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网站设计的工作流程吧:除了之前介绍过的用户研究、撰写产品需求文档、市场文档、做竞品调研等工作之外,与设计师密切相关的网站项目流程可以分为原型图阶段、视觉稿阶段、设计规范阶段、切图阶段、前端代码阶段、项目走查阶段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设计师参与和了解,千万不要只在意视觉稿这个阶段,有很多前期与后期工作同样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好,让我们一个一个来了解它们吧。

 

原型图阶段

原型图阶段中设计师需要和产品经理沟通需求,这时要注意,并不是产品经理向设计师下发需求,而是需要相互就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沟通。视觉方面具体呈现也许设计师会有更好的方式,这时需要在设计之前与产品经理达成一致。

Image title

 

构建网站原型图(工具:Axure RP )

 

视觉稿阶段

视觉稿阶段就是我们要根据原型图确定的内容和大体版式完成网站的界面设计了,在设计网站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图像和灵感的素材。比如做世界杯专题时,我们除了收集很多素材之外,也可以设计一个“情绪板”(Mood Board)。简单说情绪板就是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和素材拼贴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引我们整个需求的设计主题和大体感觉。另外,很多网站的头部通常需要主视觉来抓人眼球,这时可能会使用到需求方提供的明星照片、主题素材、LOGO、主视觉PSD等,那么用素材和这些需求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混合并拼出让人觉得震撼的头部视觉就是我们的目标了。主视觉下面的信息排布更强调合理性,这时也需要和产品经理沟通从后台调取的图片尺寸、标题字段长度等,然后根据这些要求完成页面信息部分的设计。总之,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沟通才可以完成一个比较棒的视觉稿。

 Image title

视觉稿设计阶段(工具:Photoshop)

 

设计规范

当视觉稿通过后,很多设计师可能不会主动去做设计规范。其实每一个可迭代的产品都需要设计师来总结设计规范,设计规范就是所有页面中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字体不同的大小、图片的尺寸、按钮的样式等,这些共性也是用户访问网站时会理解成固定概念的凭证。比如同样的分享功能如果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样式就会让用户困惑。那么设计规范主要也是在约束设计师我们自己,在用户有限的记忆力中减少思考的成本。同时,设计规范也可以保证同一个项目的不同设计师都能输出一样风格的设计来。最后,设计规范对于设计师个人来说也是对项目影响的一个佐证,可以证明你的思考和你在项目中的地位。所以我认为设计师应该主动去做设计规范和项目总结。设计规范如何去做?其实设计规范就是把主要页面的元素固定成统一元素即可。具体来说一个产品的设计规范应该有:字体规范、主体色规范、图表规范、图片规范等不同分类。

 

 Image title

视觉规范(工具:Photoshop)

切图

网页设计师通常不需要为前端工程师切图。因为前端工程师通常需要掌握PS软件技能。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我们切图时,我们可以使用诸如Cutterman、Zeplin等切图插件中的Web选项为前端切出网站所使用的图片。

 

Image title

从PSD中提取出来的切图(插件:cutterman)

 

前端代码

前端工程师会用代码重构我们设计的页面,把图纸变为静态页面。然后和后端工程师对接调取数据接口,一个网站就活了起来。工程师们为了方便了解网站是不是达到了我们要求的数据,也会进行埋点。埋点就是在页面代码里插入一些统计代码,方便我们之后确定哪些页面访问量高,哪些没有达到预期。在此后其实还会有测试工程师介入来发现编译完的网站是否存在一些漏洞等,这里省略。

Image title

 前端工程师代码编译(工具:Notepad +)

 

项目走查

网页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设计师进行项目走查,来确定网页还原度是否有问题。如果发现有和设计稿出入很大的,就需要要求前端工程师进行调整。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网站的成品才是我们最终的输出,不要认为设计稿很漂亮而实现后的页面就不需要我们负责了。

Image title

将实现后的截图和设计稿进行比对(工具:Photoshop)

 

网站种类

网站的分类按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To C端和To B端两种。To C端就是面向用户和消费者,例如门户网站、企业网站、产品网站、电商网站、游戏网站、专题页面、视频网站、移动端H5等,均是面向用户和消费者的产品。由于是面向用户和消费者,所以设计上一定要可以吸引人,并且以用户为中心考虑体验设计。而To B端作为一个需求量很大的类别,其实往往被设计师所忽视。什么是To B端项目呢?比如电商网站供货商的后台、Dashboard、企业级OA、网站统计后台等这些面向商家和专业人士的网站就是To B类网站项目了。这些项目的要求和To C端网站的要求大相径庭:To B类项目最重要的是效率而不是体验,因为说白了我们在设计使用者工作的工具,我们在设计时必须首先要保证操作者可以地完成他们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网站的不同门类吧。

 Image title

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国内比较知名的有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国外比较知名的如Naver、Llinternaute等。我们可以看得出,门户网站都是大而全包罗生活万象的。比如腾讯网就有新闻、财经、视频、体育、娱乐、时尚、汽车、房产、科技、游戏等不同频道。门户网站的门槛很高,必须要有雄厚的实力才可以建立起一个门户网站,而门户网站需要的设计师数量也惊人。首先门户网站需要产品方向的界面设计师以迭代的方式维护迭代网站首页、二级页面、底层页等网站基石。然后需要各个频道的设计师来处理日常需求:比如巴黎时装周需要负责时尚频道的设计师来设计对应的专题、世界杯小组出线需要负责体育频道的设计师来设计对应的专题等。地球上的每一天都有大事发生,那么门户网站中的设计工作就不会少。另外,具体对接频道的设计师也需要有一定擅长之处:比如对接体育频道的设计师起码应该熟悉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时尚频道的设计师要懂得各个大牌的设计风格、佛学频道的设计师需要懂得基本的佛学知识和忌讳、文化频道的设计师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所涉猎。所以基本上门户网站的设计师可以分为产品组和频道组两种。

 Image title

韩国门户网站Naver

 

企业网站

每个企业都需要有一个网站来对外展示自己的能力、介绍自己的产品等。现在接触一个陌生的企业时,很多老百姓都会上网搜索一下其官方网站验证真伪。网站已经是中小企业的标配了。企业网站设计时通常会有网站首页、公司介绍、产品中心、公司团队、在线商城、联系我们等这几个模块,企业网站会展示很多诸如公司环境、团队成员、企业文化等实际的照片,配合一些资料进行设计。企业网站通常也追求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风格,也就是为了达到让消费者认同品牌这个要求。所以如果我们接到了企业网站的设计需求,不妨多去浏览参考一些更加大牌的企业网站作为竞品来参考。

 Image title

美国通用公司官网

 

产品网站

从苹果公司的iPhone介绍页到小米手机8的介绍页,我们会发现一种新鲜的产品营销模式,就是产品网站。设计这类网站的内容主要是该产品的工艺、技术、设计、特点、构造、使用场景等。这样的产品页希望可以让用户有沉浸感,所以一般来说都是使用全屏布局,然后配合一些如视差滚动等方式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产品的精细。由于中国互联网和产品设计发展很快,所以产品类网站设计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多。

Image title

苹果公司产品介绍页

 

 

电商网站

电商设计师也属于网页设计师吗?是的。如果按照平台细分,无疑电商设计师所在的平台大部分属于网站。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发展得太快了,以至于从内蒙的牧民到海南岛的渔民,甚至台湾、日本、东南亚的商人都开始在中国电商平台上开店铺了。店铺其实本身属于平台本身的页面。但是为了增强每个店的个性,平台为商店开通了一些页面自定义的装饰功能,比如宝贝详情、店铺排版、banner头图设计等。这样商铺有一定权限在平台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图片和一部分css样式代码来装饰自己的店铺,电商设计应运而生。虽然带着镣铐跳舞,但是有很多店铺因为设计精良而能带动销售。那么电商设计师当然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Image title

淘宝网首页

 

游戏网站

游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很多公司的收入大半壁江山都来自游戏产业。那么除了游戏需要制作精良之外,游戏的官网也必须设计精美。不要忘记,每一个玩家都需要访问你的游戏官网才能完成下载、充值、社交等重要操作。国外游戏网站比如暴雪娱乐公司(https://www.blizzard.com)的官网设计得极其精美,每个游戏的官网都是一个精品。比如魔兽世界、星际争霸2等游戏官网,头部都是视觉冲击非常强烈的动画。然后网站界面的元素都带有游戏的风格,仿佛登录这个网站你就在游戏之中了。

 Image title

暴雪公司星际争霸2游戏官网

 

专题页面

当然不管是电商还是门户网站,在节日都会需要设计师来设计一些专题页面增加曝光。比如儿童节、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节日往往会有促销、专题报道等各式活动。专题设计生命周期很短,上线后基本过了流量的那个点就基本没用了。所以我们找不到前几年的618或者双11专题页面,因为过了特定的时期专题页面就无人问津了。所以在那么短的生命周期怎么抓住人的眼球?当然不能使用现代主义设计那种性冷淡风格,而应该在头部尽量刺激用户,用刺激对比强的色彩、复杂立体的造型、冲击感强的文字吸引用户来看。毕竟每个人可能只会看一次,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专题设计和产品设计正相反,专题设计必须刺激。

 Image title

极有家淘宝专题页面

 

视频网站

视频网站的访问量惊人,并且用户的黏着度更高。很多视频网站除了购买版权之外还有很多UGC内容。多说几句,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指用户产生的原创内容,很早之前web1.0时代用户主要是单向浏览网站,web2.0提出的UGC概念就是说用户不仅在浏览也会上传内容。那么视频网站为什么会火呢?首先要感谢带宽的发展。在今年我们国内点击视频就立马可以播放了,而在几年前需要等待几分钟才可以加载够缓存。视频网站的设计主要是要考虑应用场景:视频是用户主要观看的区域,所以视频区域首先要足够大,另外颜色应该以暗色为主,因为亮色会干扰到用户观看视频。然后其他的区域图片比例应都为16:9的视频尺寸,方便后期编辑在后台添加。视频网站的设计师同样也可以分为产品组和运营组两个种类来处理产品方向和运营方向的不同需求。

 Image title

腾讯视频播放页面

 

移动端H5

你一定在朋友圈被《穿越未来来看你》、《淘宝造物节》等H5刷过屏吧?平时我们经常被这种好玩儿的H5刷屏。其实H5全称是HTML5,并不是仅仅指移动端,而是网页前端的开发语言,由于约定俗成的概念,我们现在常常把手机中的集合视频、动效、互动的这种营销形式成为H5。其实它的本质是运用网页技术运行在手机浏览器或内置浏览器内的网页。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H5显得越来越有传播价值和份量。微信、浏览器等平台级产品在手机端中火爆促进了依靠入口而传播的H5的发展。如果设计出色,你的项目可能会在朋友圈产生病毒传播的效果。

 Image title

使用前端语言编译的适合手机浏览的H5界面

 

移动端H5尺寸

设计移动端H5项目的时候,我们一般以用户量较高的iPhone6/7/8的尺寸:750x1334px 为准,然后我们要在顶部预留出微信或者浏览器导航区域。主要内容区域就可以自由设计了。一般H5的操作是上下滑动。字体方面使用苹方字体,并且字号设置为24PX以上,渲染方式设置成锐利。英文则需要使用SF-UI代替。当然H5可以调用背景音乐、视频、链接等多媒体,让体验更佳。除了让前端小哥哥们开发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方式可以无需代码生成简易版的H5,就是通过H5工具生成。目前比较火的H5生成工具有:MAKA、iH5、兔展等,如果我们要自己生成而不是通过前端开发,那么我们设计稿的尺寸需要设置为640x1008PX。这些工具较为简单,注册后将PSD上传即可对每个原件进行动效的设置了。但是如果需要复杂的动效和交互,还是需要前端工程师的配合。

Image title

H5项目的尺寸

后台网站

后台网站又叫Dashborad,中文翻译为仪表盘。其含义就是有一大堆数据与统计信息。后台网站是To B类型,那么首先的需求就是能快速地显示给操作者他需要掌握的数据。可是数据非常枯燥,我们可以使用诸如“折线图”、“饼状图”、“曲线图”、“表格”等不同方式来展现这些繁琐的数据,这种图形表达数据的方式也叫做数据可视化。后台网站不需要特别可爱的插图以及卡通形象,最重要的是效率。所以如果您经常处理To C类的需求,接到了To B类的产品需求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后台网站因为需要更大的画面,通常会使用全屏式排版,也就是撑满整个画布。那如果小屏怎么办呢?前端会使用相对布局缩小各个元素,排版的位置也会用百分比来确定。

 Image title

微信公众号后台

 

CRM系统

CRM即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翻译过来是客户管理管理系统。CRM是企业对客户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种形式,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分析,对企业的销售、服务、售后进行监控。常见的功能有员工日程管理、订单管理、发票管理等。我们在设计这种项目时一定要将信息按所属的逻辑关系分类,加强对比、对齐、重复、亲密性的原则,使操作者在使用的时候感觉到便利。

 Image title

Admin CRM dashboard by Divan Raj

 

SaaS

如果我们服务于为企业搭建CRM、ERP或者OA等系统的第三方公司,那么我们可能会老听到SaaS这个词。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即软件就是服务。其他公司会来提供SaaS服务的公司定制系统,然后服务公司会为客户提供从服务器到设计一体化的服务。这里提到这个词是防止设计师误解它的定义。

 

企业OA

企业OA,即(Office Automation),也就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六七十年代就兴起了一场使用电脑来改变传统办公方式的革命。在大型企业时常会面临人员众多、地域广袤、办理公司事宜手续冗长等问题,那么企业OA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通过企业OA可以完成请假、调休、离职、查询公司规章制度、请示、汇报等工作。这样减少了很多窗口成本和员工的时间成本,增强了公司办事效率。互联网公司更是提供给员工除了企业OA之外的交流功能,比如建立员工BBS和留言板等,在上面大家可以对公司提出建议和意见。企业OA一般出于安全和保密性的原因,很多公司都更加愿意自己开发。设计师在设计此类项目时同样要以操作者的体验和效率为重,让操作者轻易可以找到在当前页面中最重要的功能。

 Image title

Robo Advisor - Projection, List and Questionnaire by Michal Parulski

 

 

 Image title

网站组成部分

了解了网站的不同类别后,让我们来看看组成一个网站需要哪些部分吧。网站是由不同网页通过超链接连接而成的,而不同网页也是由不同模块组成的。我们设计的是一个像蜘蛛网一样的网络,而不是一张海报。所以我们在设计网站时要格外考虑从用户角度出发看到的网站,而不能孤立地把它想象成一个平面作品。

 

首页

访问一个网站时第一个我们触及的就是网站首页。首页别名叫作Index或者Default,是索引和目录的意思。在网站发展的前期阶段,网站并不是富媒体,而是类似于一本书一样:首页类似书籍的目录,需要查看哪个子网页就点击链接即可进入。到了现在,网站首页仍然是引导用户进入不同区域的一个“目录”,这个目录除了导航功能外也要露出一部分内容给用户来吸引点击,露出的部分一定要有一个“更多”按钮来指引用户找到二级页面。

 

 Image title

首页原型图

 

二级页面

在逻辑上,首页是一级页面,从首页点击进入的页面均为二级页面。二级页面之后还有三级页面等级别。从点击的概率上来说,自然是越靠前访问量越高,页面层级越深越不容易被用户找到。一般网站有三级页面,就是为了避免用户迷失。为此还会在页面中加入面包屑导航。面包屑导航就是在页面第一屏出现的诸如 首页 > 体育 > NBA频道 这样的超链接结构,方便用户理解自己在那里,并且点击可以回到其他页面。

 

 Image title

二级页面原型图

 

底层页

在网站结构中最后提供用户实质资讯的页面就是底层页。比如,在门户网站首页或二级页面中我们点击感兴趣的标题后,在底层页中才会看到全部的资讯。待用户阅读完底层页的信息后可以顺势在左侧或右侧的侧栏寻找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在底侧可以看到网友的评论;底侧也会有分享按钮、赞功能等;如果侧栏用户转化率比较差,最底部还可以再次出现推荐相关资讯的功能。总之,在用户阅读完自己喜欢的资讯后,要继续吸引用户顺势阅读其他的资讯或者回到频道。

 

Image title

底层页原型图

 

广告

门户类网站如何盈利?广告是变现方法之一。网站的广告一般由负责运营需求的设计师负责,但是也可能由频道设计师、产品侧设计师来完成。在网站中常见到的广告图形式就是banner。banner一般尺寸巨大,在网站之中非常显眼。因此也不一定是外部广告,也有内部活动、推荐资讯等。那么banner图的尺寸有固定吗?答案是没有。Banner的宽度有两种,一种是满屏(1920PX)、一种是基于安全距离的满尺寸(1200px或1000px)。高度要注意了:一般以1920x1080px为基准的用户屏幕,加上浏览器本身与插件和底部工具条等距离,留给网站的一屏高度大概为900px,所以banner不可以做得很高,否则第一屏信息会显示得不够。你可能会说,那就让用户往下拉啊。但是在网站的访问用户之中,第二屏触及到的用户比第一屏会少很多。也就是很多用户可能点击网站后就会跳走或者关闭,那么第一屏的信息真的非常重要了,可谓是寸土寸金。所以我们的banner不应该占据过大的区域。比如站酷网的Banner区域为1380x350px。那么除了首页巨大的banner广告位,网站还有哪些广告形式呢?

 

对联广告。在门户网站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网站左右安全区域之外会有连个随屏幕滚动的像“对联”一样的广告,通常banner也会是一个广告内容,并且居中会弹出由HTML5技术或Flash技术制作出来的弹窗广告。这种广告一般组合售卖,也就是说一进网站你就会被全面轰炸,无法不注意到这个广告的存在。这种广告点击进入还有配合的专题页等,可见需要设计师配合的地方非常多。

 Image title

对联广告形式

 

信息流广告。信息流广告是埋在信息流中的一种广告形式。这种形式利用了格式塔原理,用户会不自觉地阅读起广告的内容,原因是因为它的形式和其他信息一样。比如朋友圈、知乎、Facebook都采用了信息流广告,信息流广告的效果非常强,但是会牺牲一定的用户体验。信息流广告的尺寸与信息流相同。

 

Image title

知乎APP中信息流中的广告

 

以上从广告的形式上简单介绍了三种常见的网站广告形式,如果我们在阅读需求时看到了cpm、pv等单词是什么意思呢?他们是广告的收费模式。cpm是指按照广告pv来收费,cps是指按照用户消费收费,cpa是指按照用户注册数收费,cpc是指按照用户点击付费。针对不同的收费模式,在设计时也会采取不同策略来增强广告需要达到的目的。

 

Footer

在网站具体的页面设计中,底部会有一个区域我们称之为footer。一般footer的颜色都会比上边内容区域要暗,因为footer的信息在逻辑的级别上是次要的。footer区域的主要功能是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备案号等信息。在设计时一定要降级处理,不要让footer变得特别明显。

Image title

 

技术原理

网页设计师在做项目之前必须了解网页背后的技术原理,技术决定了哪些设计和交互是可以实现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同时技术原理也决定了我们需要如何配合前端工程师来完成一些复杂的交互。其实在过去网页前端工程师和设计师是一个岗位,就叫做网页美工,这个职位需要在完成视觉设计后把页面做成静态网页交给下面的环节。随着分工越来越细致,产生了网页设计师和前端工程师两个工种。但是网页设计师不可以脱离技术局限天花乱坠地去设计。下面让我们来了解网站的基本存储原理:在您的电脑C盘保存一个叫logo.jpg的图片,然后在浏览器打开这个网址:C:\logo.jpg你看到了什么?对,就是这张图片。这就是网站的原理:网站的资源和文件存储在一个类似我们电脑的东西里,那就是服务器。我们通过域名来调取网中不同的页面和文件,如果服务器关机了那么网站也就瘫痪了。每次当我们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时,敲击一个网址,这时这个域名会转向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就是服务器所在的门牌号码。找到了以后,我们的浏览器会从服务器上下载网站的代码并把代码翻译成我们能看懂的界面,比如文字、边框、表格等实际上都是代码的形式。浏览器还会把网站中所需要的图片、视频等单独下载到缓存里。当我们通过表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我们的信息就会上传到服务器中,服务器处理完(比如登陆成功这个信息)然后再下发给我们的浏览器。所以平时我们访问网站时,我们的电脑和浏览器要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进行多次“握手”。当然老“握手”会造成加载速度变慢,于是我们聪明的浏览器会把已经下载过的资源缓存下来,避免浪费。这个机制就是“cookies”:浏览器会自动存储你访问过的网址、网站图片、视频、表单信息等。

 Image title

基于鼠标的手势操作

 

基于鼠标的交互

在不久的未来,个人电脑可能通过多点触控、语音交互等方式与我们交互,但目前网站设计最主流的交互方式还是鼠标和键盘。来让我们看看鼠标有什么结构吧!我们对鼠标的使用无外乎移动、左键、右键、拖拽四种方式。我们在页面中的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鼠标左键点击完成的,所以网页也是点击的艺术。右键一般会唤起右键菜单,但是很多网站与网页应用程序也会将右键自定义设计一些操作和交互。与鼠标发生交互的主要是超链接与按钮。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超链接的四个状态吧(前端术语是:超链接标签的CSS四个伪类)。

 

 Image title

按钮与文字的不同状态

 

Link是指超链接正常的时候的状态。一般超链接需要与普通文字区别开来,比如换一种颜色或者加下划线。当然下划线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方便弱视群体区分超链接与普通文字。Link默认都是蓝色的(色值:#72ACE3),但是为了增强网站的品牌性我们也可以把链接颜色更换成另一种颜色。总之一定要在形式上与普通文字产生差别才可以。

 

Visited是超链接被点击以后的状态。比如新浪网新闻非常多,所以点击完一个新闻后用户可能不知道自己看过没看过这条新闻了。所以新浪网使用了Visited属性,点击后的新闻颜色就不一样了,方便用户区别自己哪些新闻还没有浏览。

 

Hover:是超链接鼠标经过状态。这个状态是连接中最为重要的状态。其实不只超链接,按钮和图片以及视频等一切可交互的元素都应该设置Hover属性,也就是鼠标悬停时的状态。一般来说变换颜色和放大是Hover状态的基本方式。

 

Active:是指超链接的激活状态。点击后超链接可以通过CSS加载一个状态。

 

同样的链接样式也可以应用在图片、按钮、表单之上。点击、鼠标悬停、鼠标按下都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样式,方便用户通过鼠标感知这个物体是被我按下去的,这种给用户的暗示我们也叫做“点击感”。当然按钮会和链接稍有不同,按钮除了具备正常和鼠标悬停等状态,还有一种状态叫不可点击。这种状态将按钮置灰,提示用户这个功能因为条件不满足不可以点击。好了,您可以举出几个点击感Web设计的例子吗?

 

静态网页

了解完基本技术背景、鼠标的交互之后,让我们来聊点真格的。我们一般看到的网页都是静态网页。静态网页是由HTML编译的,我们在服务器上存储的网页代码基本都是HTML格式。HTML全称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超文本”是说这种语言内可以包含文字元素以及调用图片、链接、音乐等非文字元素。HTML语言对于没有编程的人来说可能会很头疼,但是它已经是所有编程代码中最简单的一种了。别紧张,你可以把它当做摩尔代码,它是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的密语,浏览器会将这些密语翻译成我们能看懂的色彩和链接等。那么如果我们用HTML语言写一段文字会是什么样呢?

 

 Image title

模拟代码编译过程

 

没错,代码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编起来的。在任何网站空白处右键点击查看网页源代码你就可以看到网页的HTML代码啦。HTML这种代码是由一个国际组织 - W3C发布和维护的。W3C创建于1994年,是网站国际中立性技术标准机构。W3C已经发布了HTML的诸多版本,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HTML4版本。而HTML5简称H5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版本了。H5的标签更加接近现代,并且本身可以播放视频,这就可以淘汰掉Flash插件了。(Flash插件带来了比如系统漏洞、加载速度过慢等问题)同时H5对多平台支持很好,所以适应移动端为王的当今时代。H5甚至还可以变成游戏、Webapp(在网页上如本地程序一样工作的网站,比如蓝湖等)、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可是由于IE浏览器这类不支持HTML5效果的浏览器在用户中占比还很高,所以造成了HTML5发展的制约。浏览器可以理解为一个代码阅读器,由于它对HTML5代码的翻译工作不好就会造成所谓“兼容性”的问题。比如HTML5中可以通过代码给一个DIV添加投影,那么在某些浏览器中就显示不了这个效果。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程序员会穿着 i hate IE字样的T恤了吧。在每次做完一个网站项目时,测试工程师都会用Chrome、Safari、Firefox、Opera、IE、Edge等多个浏览器测试网站的兼容性,这时通常让前端工程师非常头疼。因为代码动一发牵全身,经常这个好了那个又不行了。但是针对这种问题也有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减少对用户占比不高浏览器的支持、对不好搞的浏览器单独加载特定的适配代码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呀。

 

其他前端语言

有了HTML这个骨架,加上图片和多媒体后,网站的发展速度就更快了。但是服务器的损耗很大:所有用户都需要重复地来服务器下载代码和图片等资源进行“握手”,而且很多HTML代码都是重复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比如,如果我网站的头部都是黄色的、链接都是蓝色的,那么每个页面都会啰嗦这几句代码。这个问题没多久就被一种崭新的代码解决了:CSS技术。CSS是层叠样式表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现在把网站的样式(颜色、大小、位置等样式信息)也就是CSS和网站的内容(文字、图片、链接等内容信息)也就是HTML完全分开,并且一个网站可以下载一份CSS然后不同页面都调取这份CSS的缓存,那么就节省了服务器资源。另外,由于网站需要一些交互效果,比如点击和菜单等,那么需要前端工程师使用Javas cript代码来配合。Javas cript是一种比较短小精悍的语言,构建一些基于浏览器的非常顺手。所以目前主流的网站配置是HTML5+CSS3+JS代码的组合,当然为了兼容那些低端浏览器也可能使用HTML4+CSS+JS的套餐。这取决于我们的主要目标用户群在使用什么样的浏览器。当然,我讲这些并不是要求您去学习HTML、CSS、JS代码然后进行前端开发,因为在现代互联网公司里已经有专业的前端工程师了。我们了解这些主要是要理解前端工程师的工作以便更好地配合他们。

 Image title

主流形式:HTML + CSS + JS

 

动态网页

了解完静态网页还不够,现在让我们谈谈网站如何动起来。动态网页不是说它有狂拽酷炫的动画,而是动态网页会随着时间、内容和数据库的调用而产生动态的网页。比如今天看到的新闻网站和昨天的新闻肯定不一样了,可是网站首页的HTML代码并不需要人去手工修改,而是让小编通过后台录入新闻、上传图片就好了。小编上传后台的过程就会输入数据库,而动态网页又是调取数据库内容显示给用户的一种形式。动态网页会随时调取数据库中的信息给用户,而对用户来说似乎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长得都是一样的。那么最傻瓜的判断方式是看网址结尾,静态网页结尾是html或htm,而动态网页由于使用了高级网页编程技术,结尾则是Asp、Php、Jsp等。Asp、Php、Jsp、Aspx、Cgi都是动态网页的语言,当然有的时候为了让网站效率提升也会使用伪静态结构,结尾和静态网页就一致了,但是实际上是会在用户访问前调取一遍数据库的。同时动态网页的网址会有一个特点,含有?符号。动态语言目前最火的是Php,较早而现在比较少见的是Asp、Cgi,最安全的是Jsp,所以很多银行采用JSP编译。了解完这些,我们基本就弄清楚网站的运行原理了。

 

Image title

主流后台编译语言:PHP ASP JSP CGI

 

雪碧图

我们经常看到网站中会有动画,那么动画实现的原理一般有如下这么几个:第一,HTML5视频播放;这种方式缺点就是不兼容低端浏览器。第二,Flash Player播放器播放;这种方式的缺点是Flash安全性很低而且效率慢。第三,动画使用Gif格式;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动画长度不够,并且这个格式仅仅支持透明和不透明两级属性。那么像Google首页Doodle的动画是怎么实现的呢?这种技术叫做:雪碧图。CSS雪碧 即CSS Sprite,也有人叫CSS精灵,它是一种CSS图像合并技术。它本身调用的图片是支持多级透明的PNG格式,然后把动画并排排列出来。比如一个卡通人物的动画每帧宽度是100px,那么就把它的动作1 动作2 动作3 动作4 并排放在一张宽度是400px的PNG图片里。然后代码在一个100px的宽度框子内背景图调用这张png,我们就看到了动作1,然后过一秒钟代码会悄悄移动100px我们就看到了动作2。由于速度很快就让我们看到了连续动画。雪碧图也有自身的缺点:如果帧数太多,会消耗很大的内存。所以帧数一定要控制少。如果你的动作设计了12帧,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试试将2,4,6,8,10删除,保留一半的动作。

 

Image title

雪碧图

 

视差滚动

视差滚动是一种运动速率不一样的设计效果,用以实现空间感。比如密尔沃基警察局官网就大量运用了视差滚动效果。其实现原理是,代码判定网页滚动,滚动时页面中三层图片运动速率和位移距离不同。这样给人造成的视觉体验仿佛是我们在物理现实中看到的空间感一样。视差滚动已经不是什么高新技术,如果你的网站比较适合视差滚动,请大胆设计并和前端工程师提需求,相信前端工程师可以满足你的要求。我们需要准备的就是运动速率不同的分层静态PSD文件。

Image title

运用了视差滚动效果的密尔沃基警察局官网(milwaukeepolicenews.com)


网页设计规范

终于,经历过长篇大论网站的原理与组成部分后,我们要谈谈网站设计的规范了。网站设计并无具体平台限定的风格,也没有必须要设计的系统级导航栏和工具栏。所以网站设计更加灵活,然而因为太灵活也会让我们的设计师无从下手。那么接下来我将介绍网站设计的规范,在您工作的时候可以参考。注意,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和前端沟通我们使用的尺寸、字体、交互等,这样有助于后期不会有误会。

 

画板尺寸

因为网页尺寸与用户屏幕相关,而用户屏幕的种类难以统计。所以我们的设计稿只能主要顾及主流用户的分辨率,其他分辨率用适配的方式来解决。在版Photoshop网站Web预设尺寸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常见尺寸(1366x768px)、大网页(1920x1080px)、最小尺寸(1024x768px)、Macbook Pro13 (2560x1600px)、MacBook Pro15(2880x1800px)、iMac 27(2560x1440px)等。这些是主流尺寸,而我们如果做网站时建议按主流的分辨率1920x1080px来设计。所以我们通常设计网站时的网站宽度为1920px,每个屏幕的高度约为900px。为什么是900px呢?因为1080还要减去浏览器头部和底部高度,大约就是900px了。内容安全区域为1200px (或1000px / 1400px)。以这个尺寸来设计相对标准。当然在设计网页前需要知会前端设计尺寸,因为对于适配的方式和后续配合他们更有发言权。

 

Image title

网站的尺寸规范

 

文字规范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网站上面的文字是通过前端工程师重新写在代码里的。那这种文字在浏览器上的渲染与系统和浏览器有关。比如在苹果电脑上看到的文字效果和Windows系统电脑上看到的文字效果就有所不同:苹果会对文字进行渲染,而windows的文字几乎充满了像素颗粒。按照用户占比来说无疑Windows的用户是主流,所以尽管我们可能使用苹果电脑设计网页,但是设计出来的网页效果也应该和Windows显示一致。否则我们设计完漂亮的设计稿,程序员无法还原成我们设计的样子。另外,字号的大小也非常重要。网页的显示区域决定了文字不可以过大,在网站设计中我们的文字大小一般来说是12-20像素。为什么不能比12px更小?因为如果比12像素更小的中文无法放得下复杂的笔画了。而且奇数的文字表现和适配都不好做,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使用偶数的字号来设计。那么总结一下:文字使用宋体、大小为12px、渲染方式选择无。稍大一些的字体使用微软雅黑、大小为14-20px、渲染方式选择Windows Lcd或锐利。另外,英文和数字需使用Arial字体,渲染方式选择无。

 

 Image title

网站字体规范

 

图片规范

网站设计中的图片常用4(宽):3(高)、16(宽):9(高)、1:1等比例。具体图片大小没有固定要求,但整数和偶数为佳。主要是考虑到一些适配的问题。作为内容出现的图片一定需要有介绍信息和排序信息。图片的格式有很多,比如支持多级透明的png格式、图片文件很小的jpg格式、支持透明/不透明并且支持动画的gif格式等。在保证图像清晰度地情况下文件大小越小越好,如何让网页使用的图片更小呢?


第一种方法,给程序员切图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缩小图片文件的大小。比如Photoshop中存储为web所用格式就会比快速存储文件更小。


第二种方法,可以尝试使用例如Tinypng、智图等工具再次压缩图片。这些工具会把图片中的多余信息删除并且压缩,而图像质量不受损失。


第三种方法,Google研发了一种Webp格式,它的图片压缩体积大约只有JPEG的2/3,能节省大量的服务器宽带资源。比如Facebook、Ebay还有我们设计师常用的站酷图片存储都是使用了Webp图片格式。


第四种方法,浏览器和服务器握手时需要下载网页所调用的图片资源,那么如果一个网站有一百张图片的话,浏览器和服务器就得握一百次。第一会耗费服务器资源,第二访问速度就会慢一些。所以前端工程师们有一种做法,就是把网页中所使用的图片拼成一大张png。然后每个调用图片的元素都调用这张图片然后分别位移一点儿,显示的那块区域移动到一大张图片中所需要的那个图像。

Image title

在线压缩工具Tinypng网站

按钮

按钮的风格在过去的十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一开始的“斜面与浮雕”风格过渡到后面的“拟物风格”,现在更流行的是扁平风格。如果按钮在一张图片中,为了不影响图片的美观性,会去掉填充只保留边框,这种设计方式叫做幽灵按钮。注意在设计按钮时记得同时设计好按钮的鼠标悬停、按下状态。

 

Image title

不同时代下不同的按钮风格

 

表单

在网站设计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一些输入框、下拉菜单、弹窗、单选框、复选框、编辑器等。这些都是系统级的控件,一般是直接调用系统设计的。但是系统设计有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系统内置的表单高度不够,点击起来不舒服;不符合网站整体设计的品牌感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CSS给这些表单增加样式,包括颜色、大小、内外边距等。所以我们遇到涉及到表单的需求时也可以进行自定义设计。

 

 Image title

表单不同风格的设计 UIDE Kit  by Mateusz Dembek

 

栅格

我们把整体宽度定义为W。然后整个宽度分成多个等分单元A。每个单元A中有元素a和间距i。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 (A×n)-i=W。当然每个应用的尺寸不止可以整除成一种栅格,这就要看我们内容排版的疏密程度了。之后,我们将过多内容的栅格和另一个栅格相加得到更大的排版空间;其他元素都须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栅格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布局非常科学的设计了。 比如

如果网页宽度是1000px,我们可以使用:

20列每列40px和10像素间隔

20列每列30px和20像素间隔

25列每列30px和10像素间隔

25列每列20px和20像素间隔

 

如果网页宽度是990px,我们可以使用:

 

11列每列80px和10像素间隔

18列每列35px和20像素间隔

25列每列45px和10像素间隔

33列每列20px和10像素间隔

 

如果网页宽度是980px,我们可以使用:

 

14列每列60px和10像素间隔

14列每列50px和20像素间隔

28列每列25px和10像素间隔

 

栅格系统具体有以下优势:能大大提高网页的规范性。在栅格系统下,页面中所有组件的尺寸都是有规律的。另外,基于栅格进行设计,可以让整个网站各个页面的布局保持一致。这能增加页面的相似度,提升用户体验。

Image title

网站的栅格化会使网站看起来更有秩序感


适配Retina屏幕

2012年苹果发布了Retina Macbook Pro,Retina屏幕的电脑占有量越来越高了。Retina屏幕简单地说就是屏幕密度是传统屏幕的两倍,拥有更大地清晰度。甚至可以满足我们视网膜最高的识别度,所以也叫视网膜屏幕。这种屏幕下我们设计的安全距离大约为1000像素的网站就显得非常粗糙了。所以如果我们现在Retina屏幕下显示一个400X300PX的区域,实际上我们需要提供给前端一张800X600PX的切图才行,因为Retina屏幕一个点顶过去两个像素。那么我们的用户是视网膜屏占比更多的用户,比如设计师群体,那怎么兼顾高清屏幕和普通屏幕呢?

 

首先我们需要以视网膜屏幕大小完成设计稿,建议是传统设计稿的两倍。之后切出两套切图(非Retina屏幕用户如果也加载双倍大小的资源会很慢),普通的切图命名为如logo.jpg,Retina切图命名为logo@2x.jpg。前端用代码来识别,如果屏幕是Retina就加载双倍尺寸,不是则加载普通尺寸。前端可以使用Retina.js(https://retinajs.com/)提供的技术进行识别。

 

自适应与响应式网站

我们看到有些网站使用电脑端或者手机端甚至iPad去浏览时体验都非常好。这就需要我们为了用户体验而进行网站的自适应或响应式布局了。响应式与自适应的原理是相似的,都是通过代码检测设备屏幕宽度,根据不同的设备加载不同的css。

 

自适应网站

自适应网站的设计稿是一致的,但是设计稿需要考虑屏幕变小时的变化方式。比如一个网站的内容有5个区块和4个间距,那么如果宽度缩小成900时需要如何变化,这就是自适应布局。比如站酷网、Dribbble等网站都采用了自适应布局。

 

响应式网站

响应式网站则需要设计不同版本的设计稿,然后根据不同的设备提供不同的CSS样式。比如判定你设备的宽度是750px,那么网站就知道你使用了手机来访问,就会给你导入一份手机才有的样式;如果是电脑的宽度就给你导入电脑的CSS样式。对于设计师来说,自适应需要考虑网站在不同设备宽度下的整除与排版;响应式则需要设计电脑、平板、手机等至少三套设计稿(但这三套设计稿的内容是一致的)。总之,自适应和响应式都是网站为了用户体验所适应浏览设备而做出的努力。

 

适配的规范

手机方面:适配手机页面时,我们一般以iPhone为画布标准。原因是iPhone相对显示比较清晰,并且要求较高。而且用户占有量也很高。在适配时我们一般以750x1334px尺寸为主,然后将网站导航改变为手机APP常常使用的汉堡包+抽屉式导航的形式。同时网站里的按钮也需要变为手机APP中我们看到的左右几乎满屏的按钮,并且每个按钮要大于88PX,方便手指的点击。字体方面,我们要把网站的字体全部改为苹方字体,并且字号设置为24PX以上,渲染方式设置成锐利。英文则需要使用SF-UI代替。也就是将网站改变成一个类APP的手机网页,这样才可以保证手机用户体验良好。如果用户使用安卓手机,那么前端代码则会基于设计稿的设计适度加大图片与间距来适应安卓屏幕。

 

iPad:iPad的尺寸为1024x768、2048x1536px等,无论怎么变基本与电脑屏幕尺寸类似。所以在iPad上浏览网页是基本舒适的。因此,很多网站并没有专门为iPad做适配,如果我们希望iPad用户用的更爽,可以从文字大小(24PX以上)、按钮大小(88PX左右以及以上)、交互形式(抽屉式导航、导航不随屏幕滚动)等方式入手。

 

 Image title

不同设备的注意事项

 

总结

无论您面对的项目是To C的还是To B的网站产品,我们都应该首先确立设计风格 > 寻找设计素材 > 建立情绪板 > 完成视觉稿 > 切图标注 > 建立视觉规范 > 进行项目走查。

 

如果设计一般网站的页面,可以按照1920 X 1080px尺寸设计。每屏高度900px,字体使用宋体 12px 无 和微软雅黑 14-20 Windows LCD。Banner尽量满屏,但是图片需要按照4:3或16:9等比例来设计。做网站时可以建立栅格以更好地进行自适应和响应式布局,我们也要为超链接和按钮设计不同的相应鼠标的状态;另外我们也可以多多尝试在网站设计中加入视差滚动、雪碧图动画等好玩的交互。

 

如果设计手机端的页面,可以按照750X1334PX尺寸设计。字体使用苹方 24PX以上 锐利。英文字体使用SF UI。按钮和点击区域需要大于88PX方便手指点击。并且头部需要预留出微信或浏览器的导航区域。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页面中不能承受之——多重引导如何处理?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有时一个新功能的上线,新内容的更新,会导致在一个页面中出现层叠式的引导内容,页面上大部分引导的触发时机也比较接近。那么,对于这种多重引导,要如何处理呢?


交互设计流程中,每当有新功能上线或者新的内容优化更新时,对应版本中一定会出现新手引导或者相应形式的提示内容,这在业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

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这个用户注意力被极度分散的时代,任何一个应用都不敢说,自己可以占据用户每天绝对时长的时间,让用户来“充分”自己挖掘每个版本的更新内容。

所以,“自荐”似的引导出现在了每一次的应用安装或者更新中。

在一次版本验收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最初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功能模块都是单独提出需求的,所以交互设计文档给出的时候也是拆分成不同的模块提交,可是实际验收时,当所有的新功能都在一个页面中呈现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由于页面功能改版较大,既有新功能的上线,又有新内容的更新,所以在一个页面中出现了层叠式的引导内容,页面上大部分引导的触发时机也比较接近,因此就会在某些页面出现气泡、蒙层引导堆叠显示效果,让人防不胜防。

在于产品和开发同学沟通后发现,除了需要合理统筹调整触发时机以外,需求提出时并未严格区分每个引导是根据用户ID来判断,还是依据设备ID来判断,实现过程中统一默认以用户ID作为了引导出现的标准。

结果导致页面中出现引导堆积的情况出现,将引导的触发条件增加一条设备ID和用户ID,本质目的是将引导出现的时机更加合理化,在不影响用户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向用户传递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还是需要从本源找起:一是引导的目的,二是触发的判断依据。

一、引导的目的

(1)新用户操作引导

主要是指用户第一次安装应用后出现的引导,告知用户核心操作方法和流程。

(2)功能更新引导

主要针对产品功能升级后,用来告知用户新功能的入口、操作方式等内容。

(3)与用户权益相关更新或说明

当更新内容与用户权益、身份属性内容相关时,需要出现适当的引导或者气泡形式的提示来告知用户,这种引导与用户的激励体系、产品玩法高度相关。

(4)常规功能操作引导

这种操作引导较为常见,每次更新应用或者新安装时都会出现,几乎成为例行出现的“常识性”引导,例如:页面中的手势操作引导等。

以上4中引导类型,在具体展示形式上主要包括前置引导和过程中引导两类。

前置引导:类似于引导页,在用户开始使用应用前直接告知用户更新的功能、玩法等enrich,一般都是全端出现的。

过程中引导:是指用户在实际使用到,或者进入该功能入口所处界面时出现的引导,这种引导需要用户的触发时机。而且由于出现在操作过程中,对操作本身具有阻碍的副作用,所以也只会出现一次而已。

了解了使用引导的目的,再来看一下触发引导的判断依据——设备ID和用户ID。

二、触发的判断依据

(1)设备ID

是指Device ID,是一台设备的识别标识,正常情况下,一款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无论切换都少个登录账户,其设备ID是不变的(刷机除外)。

(2)用户ID

即User ID 或者UID,是用户在登录应用后的身份识别码。用户ID产生的条件是需要用户注册生成账户后登录App,这样用户就可以想服务器发送和接收消息,服务器也可以通过UID来进行准确的push消息推送,用户与服务器之间可以进行交互。

除去一些纯工具类型的产品,大部分应用都需要用户注册登录后使用,当然,在这里就不深究是否强制用户登录等逻辑。

三、解决方案

明确了以上两方面内容,同时考虑引导使用的形式,其实也就不难判断,应该如何处理页面中多层引导的问题了。

(1)新用户操作引导/功能更新引导

这类引导如果使用前置引导类型,则信息传递是面向全局的。

当功能引导与用户个人信息无关,只是功能操作或者内容更新时,往往可以以设备ID作为推送判断标准,即一个设备,在一次应用安装周期中,出现一次即可。若用户在引导出现后,切换了登录账户,再次打开该界面时,不在出现重复的新手引导。

简单来说,此类引导的出现不需要区分用户信息,甚至不需要用户登录即可使用,所以基本上此类引导均已设备ID为触发判断的基本条件。

若此类引导使用过程中引导,则需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抓取适当的触发时机,此时如果出现多重引导时,则需要适当区分使用用户ID或者设备ID作为触发条件,从而将引导出现的时机合理区分。

(2)与用户权益相关更新或说明

此类引导一般需要细分用户身份信息,准确推送用户所需的内容。例如:会员与非会员之前在某个功能上有权益的差别,引导或者提示的内容则需要按身份不同来推送。使用前置形式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判断依据;使用过程中中引导,这时则基本上需要使用用户ID作为触发依据,其他引导可使用设备ID用以区分不同引导。

(3)常规功能操作引导

『例行』出现的引导,不受场景限制,与用户权益关联度较低,因此以设备ID作为触发的基本判断依据即可。

四、小结

当页面功能过多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多重引导的问题出现,除了通过展示形式、页面内的触发时机来区分以外,还可以通过设备ID和用户ID的作为触发依据来细化和区分引导出现的时机和场景。

不过这种判断方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灵活处理,例如:当引导出现时,该场景下用户处于未登录状态,此时服务器根本无法获取用户ID,在此场景下讨论设备ID还是用户ID显然毫无意义,需要重新调整引导出现的时机或者展示形式。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云图项目设计思路分享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主要是对云图项目进行一些回顾,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望能通过这个总结讲述出设计在项目中的价值体现。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博博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原创 康石石 2018-07-30 10:14:24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交互设计作为国内当下艺术留学中的一个新兴专业,申请人数逐年增加,甚至已有赶超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这些热门留学专业的趋势。但在专业认知上,申请交互设计的同学却不及其他两个专业。这也使得很多交互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要比其他人耗费更多时间,很难快速上手进行交互项目的创作。

但这丝毫不能推责于各位同学身上,因为国内基本没有正儿八经的交互设计专业,即便是有,多数也在工业设计与多媒体设计之间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使得很多同学对交互设计的认知较为单一,项目创作除了APP设计就是APP设计。但其实交互设计“入门”这件事,找对了方向,往往事半功倍。

今天的文章,康石石将为处于交互“入门”阶段的同学详细梳理两个问题:

1. 交互设计是什么?

2. 入门交互作品集需要从哪些方向入手?

希望大家在通读文章之后,能够尽快跨过“入门”这道门槛,以更稳定专业的心态进入作品集创作。

一、交互设计是什么?


各个百科上对交互设计都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同学们来说,这些定义还是略显弯弯绕绕,康石石简单解释一下:交互设计,其实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一样,人与系统之间也是“有问有答”,具有互动性的,而交互设计就是协调人与系统之间的“交流”方式。凡是可以通过五感来达成的信息传递、观念传递、情感传递的互动行为都在“交流”的范围之内。

从具体表现形式上来说,包括但不限于手机APP、传统网站、可穿戴设备以及新兴的VR,各种与非电子类产品的交互关系也属于交互设计的范围。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这样一讲,交互设计的范围似乎太过宽泛,但其实简单来说,交互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础模块:

1. 美学——用户界面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

2. 心理学——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

3. 计算机&工程学——人机交互设计(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在这里我们先说UI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大多人似乎都知道UI设计是什么。但其实,UI放在交互系统内,比如众所周知的app、网站,它可以成为交互设计展现的一种媒介,是交互设计中一个难以或缺的组成部分。严格来说,UI设计并不属于交互设计,它实则应该归类于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

HCI(人机交互设计),与VR、AR,以及大数据等次时代的前沿科技相关,未来发展前景光明。但需要强调的是,HCI绝大部分学校是按理工科教授,因为它主要研究的是人机如何交互,而不是人机为什么交互,为谁交互,以及交互究竟有何意义。简言之,就是HCI研究人机交互的技术,更简言之,多数是在搞程序、编代码。

最后,重点说一下涉及到心理学的UX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在交互作品集的创作中,UX是尤为关键和重要的,主要原因在于,相较国内对于学术研究和视觉审美的培养,国外院校更看重的是设计出来的物品是否真正解决了用户的需求。

这一点就要求了设计者必须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考虑设计的每一步。这也应证了交互设计的本质——交互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是用户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设计师要做用户想要的东西。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二、入门交互作品集需要从哪些方向入手?


一般情况下,对于完全零基础的同学,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在其进行作品集创作前通常会先安排2-3周的基础专项课,一系列课程下来,基本就能掌握作品集创作所需的所有知识及能力。这些课程康石石无法在这一篇文章中表述完全,仅为还处于入门阶段的同学就两方面内容作简要解析:

1. 交互项目

这一点是大多同学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下康石石列举五种最常见的交互项目,若有些同学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交互专业知识与能力,可以尝试更为高阶的项目:

1)APP、网页

交互设计作品集中,最容易上手的就是单一化的APP或网页项目,几乎每一个同学都会涉及到。而且APP与网页项目的制作过程与方法相似程度高达90%,同学们在创作项目初期可以先尝试这类项目练手,尽快熟悉作品集的创作流程。

Y同学,17届学生,获卡内基梅隆offer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2)复合APP制作

比上述提到的APP和网页稍复杂的是复合APP,比如产品+APP、传感+APP、装置+APP、手表+APP 、网页+APP等等,简单说,不仅仅是以APP为载体类型的应用都可以称之为复合App。主要也是为了解决形式单一化,以及丰富项目内容创造更多设计点。如果思考维度多元化,专业领域深入探究,也可以发展为一个服务设计项目。

3)交互装置制作

交互装置在交互作品集中属于拔高项目,因为技术方面涉及到了电子化编程和电路板连接传感器等内容,呈现效果体现了交互意识、审美意识以及代码意识。内容方面,交互装置更多是从产品原型开发去研究。由于涉及到代码问题,在创作这类项目之前,专业技能及代码知识都需要系统的了解。

H同学,15届学员,获伦敦传媒学院、爱丁堡大学、拉夫堡大学offer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4)游戏制作(普通→AR→VR)

在交互游戏制作过程当中,很多同学会遇到不知道制作流程,不明晰VR和AR是什么概念,或许也会困惑为何我们把AR、VR列入游戏制作等种种问题。事实上,VR、AR也都需要通过游戏引擎搭建,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它们都是游戏。

L同学,17届学员,获伦传offer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2. 创作交互作品集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

对于申请名校而言,同学们在基础专业知识、作品集创作流程之外,还要具备四种基础能力:基本审美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意、以及个人风格。

1)基本审美能力

对于设计师而言,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必备的创作基础。一般情况下,院校的考官大多会通过项目中各种低保真、高保真的UI原型设计,以及整体作品集的排版等视觉元素来判定,包括排版中每个图标的位置、统计字体大小的一致性、整个项目风格的统一性等等。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2)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思维方式、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有条理,是否通过设计过程解决了前期提出的问题,这些才是海外艺术设计院校的老师们最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需要和同学们强调的是,想要创作一本优秀的作品集,最基础的要求是熟知其创作流程,这是考官的考察点,但仅凭这些自然不够。

无论是前期调研还是后期做原型做测试,正规作品集的流程通常都是一样的。因此,考官在判定申请者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时取决于不同人在思考过程中每一步的逻辑所在。根据什么现象发现什么问题,根据什么问题设计什么功能,如何通过思考一步步得到解决方案,这些都值得同学们在创作中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试验。

3)创意

不拘泥于APP类型的交互设计。一个交互作品集通常需要5个项目,同学们在APP设计之外,必然需要通过更多创新型项目,用以体现自己对专业能力的把控以及创意思维的体现。比如目前还属于创新型拔高项目的VR和AR,尤其是在如今众多艺术作品集表现形式都略显中规中矩的情况下,一个优秀的VR或AR项目会帮助作品集脱颖而出,为整个作品集增加亮点。

比如汉艺16届学员T同学的作品集项目中,将水下AR系统与导航系统相结合,让两种不同的交互题材领域相互融合,展现了自己多维度的创作能力。

T同学,汉艺16届学员,获金史密斯,威斯敏特大学offer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4)个人风格

在交互作品集中,个人风格的体现,几乎可以算得上能够最快让自己的作品集脱颖而出的有效方式之一。这里说的个人风格并不是指每个人所做的作品集项目的风格,而是你作为设计者,作品集中所包含的个人设计理念和思考风格。

以汉艺16届学员D同学的CUI项目DANA为例,项目主要为已刑满释放重获自由的前犯人们提供重返社会工作的各种服务。首先,可以看出项目题材切入点较为新颖,充分展现了D同学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独到之处,此外,D同学还细心的为DANA设计了虚拟形象,细节部分可见一斑,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与众不同和强烈的个人风格。

D同学,16届学员,获CCA、SVA、Parsons Offer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你为什么觉得交互设计难?

Final: 以上对交互作品集入门阶段的知识要点为同学们做了简要整理,大家需要明确的是,交互设计虽是一个新兴专业,很多人对其认知也确实不够全面,但从零基础到能够创作一个完整的交互项目之间并非难以跨越,甚至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有明确的学习规划,便能很快进入创作期。

最后,上述只是入门交互设计的基础知识,若想要支撑自己创作出更具竞争力的交互作品集,必然需要同学们在交互设计领域中继续学习和探索。康石石与东家汉艺也在一直尝试通过各种课程帮助大家探索更多交互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为了作品集创作,更多的是希望各位在专业能力以及创作思维上都能有更高质的提升。


艺术留学&艺术作品集咨询:

汉艺国际教育--康石石作品集指导团队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视觉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来看这份超全面的指南!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竞品分析也是必备技能之一,通过分析市场上的竞品,能够让设计师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自己所做产品在整个市场中的定位,对于视觉设计师来说,有一个系统的竞品分析方法,能够全面了解竞品的品牌、交互、视觉、市场等方面。同时竞品分析也为设计师提供一份可量化的评价标准,避免过于主观的看法,帮助设计师用专业水平说服团队伙伴,提升设计师的专业度,明确设计目标,优化设计产品。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从设计师角度如何来做竞品分析。

一、竞品分析的目的

1. 战略层

目标:了解市场情况和商业目标,分析产品的定位,明确自身的优势,以及与其他同类产品差异化的竞争点。

在这个层面上,身为视觉设计师,建议在做这部分的内容分析时,多和产品经理沟通,了解他们如何定位竞品。结合观察和平时的使用体验,来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2. 用户层

目标:了解用户是谁,为什么使用产品,使用的场景是什么,是否存在痛点,提供用户想要的产品,了解用户想要的产品。

当前语境下,可以通过如下途径,从用户的语言、行为去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

  • 使用用研团队的调研产出
  • 网上搜索用户反馈(appstore评论/官网官微/论坛等)
  • 直接的用户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用户访谈、眼动测试、焦点小组、用户画像、数据分析等)

3. 实践层

目标:得到有效的验证、有用的总结,找到能够启发设计的亮点,促进团队达到一致的共识。

视觉设计大部分时候处于产品设计环节的中下游,更多的是在交互产出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体方案也是尽量遵照现有产品规范进行产出。当缺少视觉设计思考和理论沉淀、不明确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别时,很容易碰到能力瓶颈。通过竞品分析,可以以更加全局的视角审视竞品的方案和自己的产出间的差距,从而产出更的设计,提升设计思考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二、竞品分析的原则

原则1:呈现方式

突出要分析的维度上,我们产品所处的位置——排行如何、是好是坏,化主观为客观。必要时可以通过象限图、表格排序、树状图等方式呈现,可以为我们的分析提升可信度和可阅读性。

原则2:呈现选择

数量上不需要大而全的覆盖所有竞品,重点选择市场上优秀的竞品进行分析,就可达到我们的设计分析目的。

原则3:呈现内容

做竞品分析时容易将产品和企业文化、产品商业战略等信息剥离开,这样就很容易忽视这其中的相关性,分析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片面或者出现误差。

三、竞品的选择

1. 直接竞品

跟所做产品有直接竞争关系,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一致的产品。

2. 间接竞品

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可以不一致但比较接近的产品。

3. 相关竞品

定位和领域可以完全不同,可以是不构成竞争关系的产品。但是相关交互和流程有关联,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因此无需研究整个产品, 只研究与产品关联的部分。

注意

基于自己的目的选择竞品,同样的产品,但出于不同的目的,其所处的维度可能有所不同,同一个产品的不同模块也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维度,在实际操作中注意甄别。

四、竞品分析的矩阵

1. 品牌传达

一个好的产品,会在产品的设计中融入品牌因子。让产品在传达内容的同时也在不断传达产品,让用户不断的接触产品。起到潜移默化的在用户心中塑造品牌形象的作用。做竞品分析之前先确立品牌的定位再去分析产品,会得到更真实合理的分析结论。

例如可以通过提炼出竞品的颜色、icon、配图等方式推导得出视觉性格。

2. 视觉风格

正确的定位视觉风格,可以让用户对产品更加有亲切感和融入感,从而增加用户满意度和用户粘性。 可以通过提炼竞品的关键页面、配图等方式,推导得出视觉风格和风格的优势。

3. 页面布局

分析竞品的布局方式,对具体页面信息和布局进行细致拆解;研究界面元素之间的亲疏关系,版块之间的划分方式,基本元素的重组规则,以及一些细节的处理手法等。

由于具体页面布局拆解工作量较大,所以可根据需求,拆解部分页面即可。可以用横向法和时间轴法进行拆解。

4. 动效

一个好的交互动效可以加深用户对产品的内心印象。动效的使用让页面跳转更加页畅,指引用户的体验更佳。是对产品进行高阶的进化。给用户体验带来的好处是跃进性的。可以在这个点上,分析产品具有差异化的设计。

注意,不要为了加动效而加,好的动效是无感知和恰到好处的。不然,有可能会起到减分的效果。

5. icon

图标是产品设计的灵魂之一,一个好的图标设计直接赋予产品灵气和辨识度。 分析竞品图标,从功能性、识别性、美观性不同的维度出发,逐一排列观察。

6. 字体

分析竞品字体样式的使用、字体数量的使用、字体层级的使用。

将文字的使用列成使用表之后,可以从字体的不同的使用方面分析出文字层级的设置方向,以便系统的管理字体在产品中的运用。 可以更好的规范我们即将要设计的产品,从开发的角度来讲还可以更好的协同工作。

7. 规范控件

对页面的元素和流程进行拆解,找出哪些是由控件组成,以及这些控件是如何在产品里变成规范。

规范控件的分析整理将对产品的设计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跳出,在宏观层面把控设计。控件的规范可以让产品具有一致性,帮助团队协作完成统一风格的页面设计。

8. 竞品分析的输出

做完以上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设计总结并输出,竞品分析总结根据不同目的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拓展,重点在于输出观点而非「介绍」。

总结的时候主要是突出说明竞品相较于自己所做产品有哪些优势,同时又有哪些不足,最好说明竞品是什么原因而产生了这些问题,从设计的角度详细说明我们准备如何突破。

产品品牌:品牌的定位与产品形态息息相关,总结竞品设计有多少为品牌化服务的,可以从中做哪些借鉴。

  • 设计风格:总结竞品的设计风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明如何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中。
  • 设计亮点:设计中差异化的东西是否是竞品脱颖而出的关键点,这些亮点在我们产品中使用的可能性。
  • 设计趋势:虽然所有内容都是基于现有产品产出的,但建议设计师更进一步,在现有竞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动态,发掘行业整体设计趋势,反推运用到自己的产品设计中。

五、验证环节

竞品分析报告明确目的是第一位的,针对自己所做报告想要达到的目的,在项目结束之后,拿出支撑性内容查看自己的竞品分析, 复盘看哪些分析是正确的,哪些分析和最终产出不相等,不相符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可以通过数据(例如转化率、UV、活跃度、营收等)、用户反馈来验证,具体形式根据报告目的来定。这样做能不断地改进我们的竞品分析,将竞品分析的价值最大化。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17个 UI 设计指南

蓝蓝

设计没有捷径,但是能骑上自行车肯定会快很多。文章中用17个简单案例进行透彻的分析。

设计没有捷径,但是骑上自行车肯定会快很多。

一个懂市场的设计师有多可怕?

博博

一个懂市场的设计师有多可怕?

118天前发布

集创堂原创文章 / UI / 观点 

设计师不是孤立的,我们的一切设计都是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考量产品处于什么样的市场,是做好设计的基石。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为什么要跟设计师聊市场?因为设计师不是孤立的,我们的一切设计都是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考量产品处于什么样的市场,是做好设计的基石。今天要跟大家谈的就是处于现有市场、全新市场、垂直市场的产品所对应的设计策略。


现有市场的设计策略


现有市场是社会价值和用户需求已经被论证的市场,比如淘宝、京东、天猫、58同城、美团、手机类等都是现有市场。这些产品的用户量很大,新的产品加入很难发掘新的竞争机会。


就拿手机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后,各种产品的设计非常的雷同。所以在这个市场里,从产品的宏观角度来说,设计往往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假如我们采用差别化战略,那么往往拼的是性价比。小米就是这样做的,小米通过优化利益链条,它可以将一个价值3000元的手机卖到1900元。


那么这里我们提一个问题,你觉得小米手机到底属于是设备还是互联网产品?


小米为什么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一部分原因是小米是完全的借助互联网发售,这样就省去了中介环节,手机直接发给用户也确实省去了渠道成本,所以这样它才有能力把价格卖到这么低。但是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这种有形产品需要经过了解、信任、价值和转化这套流程,小米没有渠道和中介环节,那么最开始它是如何让用户产生了解和信任的呢?


为了做到这一点,小米造出了一个词:“粉丝文化”。它让用户通过在论坛不停地地提建议和互动,通过交流让用户自己完成了对小米手机的了解和信任,完成了销售的第一步。但是这还不足说明它是互联网产品,还有另外的原因。那么第二步呢?


设备类产品通常软件和硬件是融合到一起的。比方说,联想手机,它被生产出来后,它的系统不会再频繁的升级,因为联想手机的产品线过于庞大,因此也无法保证能常常升级的频率,而小米却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


首先小米只有一款手机,这样它维护起来更加方便,其次,小米分离了软件和硬件,使自己变成了独立的操作系统,然后像app一样借助自己的平台即时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定期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系统。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特性二:专注、反馈、快速、频繁迭代,它在小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米的这种研发模式,结合了手机的特点和互联网的更新特点,确实能时刻抓住刺激粉丝的兴奋点。这种模式前期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同时也埋了地雷。在产品开发的世界里,很多的难题都出现在大家都看不到的区域。比如如三星的s3、 s4 引入了大量的创新功能,加了很多的传感器,但是这些东西加入后,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对手机的基础功能出现影响,毕竟大家都不能未卜先知。到了一年后最后大家才发现三星的旗舰机,用了一年后系统会瘫痪,这是因为大量新技术的加入,带来了很多未知的问题。


小米也是,小米的软硬分离让带来了软件可以快速升级,从而可以迅速迎合用户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小米手机如果使用了一段时间,硬件的触摸上就会出现一些出现错误。


小米的商业策略成功后,一大批企业,华为、联想、中兴把它们的手机都变为了千元机系列。当然这些公司也只是盲目的打价格战而已,小米的千元精髓,并未被根本复制出来。


上面谈的这些,都是在讲我们从传统的设计逻辑中摆脱出来,可以尝试看到更多的商业逻辑。集创堂反对的是孤岛型设计师,我们主张设计师更多的从市场、产品、自身形态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设计价值最大化。我们再来谈第二个例子,这个和设计有关。

翼支付要从支付宝中抢夺份额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是天翼支付如何抢夺支付宝市场份额的故事,这种形态的产品,设计是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道理很简单:在现有市场里,你的产品功能和支付宝一模一样,并且支付宝占据了市场,那么你的设计就很难找到什么突破点去打破这种统治,唯一的办法——咱们说的直白点——就是用钱砸,支付宝年收益率是4%,你是8%,这样才有机会从市场中拿到一点点份额。因为在现有市场中这种前提下,产品拼的就是钱,就是销售成本。


兰切斯特战略里曾经提到:“在现有市场中,对于那些已经形成市场统治力的产品,要想和它斗争的话,你的销售和投入必须是它的三倍才有机会获胜”。看来从这点来说我刚说的8%已经少了,应该是12%。


讲这个些例子是想告诉设计师,很多时候如果你努力的方向对,你的努力其实都是无用功,不是什么事拼命去做都就一定会带来价值的,这也是我一直在讨论集创思维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设计者,前期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目标人群、市场以及产品所处的市场。


全新市场的设计策略


全新市场是未被验证社会价值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根本找不到竞品的,他完全是新的产品,例如Google Glass。中国的企业甚至整个亚洲的企业都很少会去挑战全新市场,这种市场的风险极高,往往推出做一款产品设计之前要用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做用户研究,而且失败的风险率极高。当然也可能带来很多专利方面的贡献,一旦成功,利益也是可观的。


全新市场的产品做用户调研的失误率也非常之高,因为用户从来没见过设计师描述的产品,他们给出的反馈结果也未必能反应他们的真实诉求。这个时候“专家用户”的观点就变得极为重要,因为专家用户长期处在相应的这种环境中,他们对于市场的感应更加敏锐,所以他们给出的结果就更可能找到创新产品的生存本质。之前讲到到Google Glass就是全新市场的案例。


做全新市场的产品要严格思考自己是否能解答用户的刚需,这个可以参考马斯洛原型中的图解,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这个产品的使用是否会成为一个高频率事件,这样才有足够的商业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创新三要素”来判定这个创新是否是一个合理的创新。


亨利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当初我问客户他们,需要什么,那么他们会告诉我他们要一匹批更快的马。那么用户所要的这匹“更快的马”的本质上是什么呢?


他们本质上要的是更快的速度、更快的效率,所以创新三要素的第一个就是:


A.是否提升了人们的使用效率


例如火车取代马车,机器取代手工都是因为它们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这是时代发展决定的。所以提升效率是创新能否被广大用户接受的第一要素。


B.是否让人们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互联网的出现取代了着书籍;电商平台酒仙网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愿意通过它来购买酒水,这是因为它们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多的信息(可以对比酒水的价格)。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也是一个很原始的需求,好比一位小贩做生意,在东村进货需要4元,在西村进货只就需要2元,如果他事先不知晓这些信息就有可能亏本。所以人们对信息是充满渴望的。


当前很多的社交产品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微信对它们的冲击力太大,特别在信息的通讯效率这方面,没有产品对手能拼得过微信。那么拼效率我们走不通,我们却可以拼在当前的场景下如何更好的提升信息。比如陌陌拼掉微信“附近的人”,就是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用更多的信息战胜了更高快的效率。再比如,同性恋社交产品在同性恋领域拼掉微信,也是因为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战胜了效率。


C.是否满足人群在特殊情况、特别资源下的需求


这个点是指一些创新有独特的商业壁垒、独特的资源优势、独特的需求的,例如12306这种产品,或者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就属于此类。


垂直市场的设计策略


垂直市场,也称为细分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我们的产品策略通常是细分一个规模很大的现有市场,例如细分淘宝、细分社交都能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这个也是目前创业机会出现最多的市场。

比如在手机市场的红海里,假如我们生产一款老人手机或儿童手机,那么这个就是属于垂直市场。当无数老人手机涌现出来的时候,手机市场需要细分去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因为现有市场的产品无法满足这类群体的需求,所以市场需要细分去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


细分这个市场需要更好地的调研出市场目标人群的需求,然后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来开发产品,设计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调研目标人群的需求,只有更好的找准人群,才能很好的设计出被他们喜爱的功能


比方说我们要生产老人手机,那么大家可以看看上图中的界面,看出有什么问题了吗?通常我们会对于老人机的理解是认为觉得老人眼花,那么大号字体、大型图标肯定是符合老人非常关注的一个特点的设计,所以我们在这张界面中增大了字号和点击模块。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实这张界面的设计里面的文字和空间摆放也是充满了问题。


首先很多老人都不明白“聊天室”这个功能的含义,它居然还放在了顶部这么显著的位置。另外像“图库”这种平时我们觉得很容易理解的文案,可能很多老人们都觉得理解起来也很困难。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特点是非常不容易发现的,你死盯着界面考虑很难会注意这一点,那就是老人点击手机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换句话说就是老人无法区分的“点击”会和“长按”功能发生冲突。所以,我们在做老人机的设计时、就应该该取消“长按”的功能,只要老人触摸到图标就应该给予一样的反馈效果。界面的长按、双击和单击,我们都默认是一个操作。


因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系统运行速度慢的问题。如果是一个缓慢的手机系统,会带来造成老人的多次点击,他们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没有点中。所以从上述的观察,我们可以想象到联想到苹果手机的 3D Touch,这个技术对于老人们来说是多么大的认知负荷。


另外关于垂直市场,我们再谈一款深受95后喜欢的社交软件——JUJU。


微信这个产品当初在95后的人群里并不是十分被买账,记得张小龙曾经调研过几位95后的女孩,向他们推荐微信的功能。例如,微信可以免费的发消息,这可是非常吸引70后和80后的功能,就是一个很酷的功能。但95后的女孩表示毫无感觉。张小龙和她们聊了很多,最后聊起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可以查看附近的帅哥美女,两位95后的女孩才感觉这个功能很酷。


张小龙顿时感慨,深受电子产品影响的95后人群崛起后,可能会对腾讯的业务造成很大的冲击。时代的差异会带来更多细分市场的商机。那么我们可以来品评下部分95后喜欢的社交软件JUJU——这是一款二次元社交产品,很多80后甚至90后可能根本没听说过。


所谓的“二次元社交”就是用漫画或动漫番剧里的世界观来进行社交,这对很多不了解二次元世界的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认知壁垒,笔者为了解这款软件,曾经潜心在里面陪着各路用户聊天聊了整整三天,还虚心地拜了位“师傅”,向他们请教各种自己听看不懂的名词问题。后来一问自己的“师傅”原来是个初中生,还没参加中考。

在JUJU里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围绕了Cosplay、二次元交友积累了大量的文案和谈话内容,如果你没看过 live 现行的等几部知名漫画或者动漫的话会是非常难以理解JUJU里呈现的内容的,但是这些我们看来难以理解的词句却词让这个特殊的群体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认知——JUJU二次元中独有的文化认知。


例如,“六娃的隐身模式”这种在JUJU在设置里是直接引用的词,其实就是app里对用户常规的隐身模式里很火的词串。大家知道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六娃吗?我相信很多上年纪的人都不懂,在国产动漫界有个一个知名的漫画网站叫“有妖气”,“有妖气”上有个非常出名的漫画叫《十万个冷笑话》,剧情里七个葫芦娃里的六娃是隐身娃,它的漫画设定是从出生开始就是被动隐身的,也就是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的脸,我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这个梗不知怎么在二次元里就火了,很多二次元的95后只要看到隐身就会联系到六娃。


诸如此类的“暗语”在JUJU中是非常多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社交文化,也让这类用户找到了归属感。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要做孤岛型设计师,多抬头看看天,从多维度考量产品的设计到底应该如何做。


关注公众号“集创堂”,查看更多原创设计类文章。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连BAT设计师都在用的视觉动线技巧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很好的控制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他们浏览的路径,需要了解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处理信息,本周我会结合我之前学习的一些知识和大家分享下视觉动线这个概念,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进行运用!学习过程红大家任何不明白地方,欢迎加我微信交流:uiskyss

请登录并验证邮箱后查看原图请登录并验证邮箱后查看原图请登录并验证邮箱后查看原图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这10个不好用的微信设计,有哪些深层次的产品逻辑?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作为在即时通讯领域超越昔日霸主 qq,并成为第一大全民 app。微信在产品设计领域一直被奉为经典享受着无数赞美和模仿追逐。


但是我们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难免对微信的某些设计产生疑问,有的设计可以说脱离了我们对用户体验的认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否在微信这些「不友好」的设计存在其背后的深层次的逻辑呢?

以下我举例10个点来分析这些「不友好」设计以及它背后的设计产品逻辑(个人思考猜想)。

1. 点赞评论为何要聚合,增加一个操作层级

朋友圈点击操作 icon,出现评论和点赞两个操作按钮。如果要点赞评论还要点击对应的点赞评论按钮,为何不直接将点赞和评论按钮放出来呢?

从用户操作的性来看,现在的朋友圈这种设计方式不够,多增加了一个操作路径。微信这样设计是有什么背后的深意和思考呢?

朋友圈的定位是分享生活,重点是分享而不是互动,如果将点赞和评论的入口直接放出来的话,用户互动频率变高,导致点赞者和评论者的特意的意图性和含金量远远不如将两个操作收起来的高。收起来的点赞评论所收到的赞美和互动会让分享者更真心实意,同时也减少了消息通知的无效打扰。这样整个朋友圈互动分享生态会变得更好。

2. 朋友圈为何不单独为一个tab,而只是tab里面的一个模块

在大众用户使用最多的两个功能,一个就是对话,一个就是朋友圈了。但是朋友圈却作为 tab3 中一个模块,按照用户高低频操作来说,朋友圈完全可以另成为一个单独 tab 了。

微信为什么这么做呢?我觉得如果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 tab 的话,那么微信真的变为了一个社交工具,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了。从格局纬度上说,生活方式的格局定义远高于社交工具。同时朋友圈作为一个模块,可以很好的将一部分流量分发到购物、游戏、扫一扫及小程序等模块中。

3. 购物、钱包、游戏商业盈利强的产品为何都只是tab的一个小模块

在互联网产品中,几乎所有产品的思路都是如何将产品做大,然后实现变现盈利。在中国用户流量最大的 app 上可以有无限的变现玩法,向游戏、购物、支付这些都是强盈利的产品,而微信却只以 tab 中的列表展示给用户,这似乎不符合商业逻辑。

如果将购物、游戏、支付再升一级进行强化,那么微信给用户的标签和定位不再是生活方式,而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卖货、游戏、支付平台,这样的话可能会影响微信牢不可破的用户认知和产品地位。

4. 朋友圈为何不支持gif

gif 图通常是好玩有意思的图,里面可以充满各种梗,各种笑点。对于发朋友圈的人来说,发 gif 图是用户一个较大的需求。

在考虑用户分享者的需求时,也同时要考虑朋友圈浏览者的用户,如果做了 gif 图,那么用户在浏览朋友圈的过程中,很容易被 gif 动态所吸引干扰,影响浏览者浏览整个朋友圈的视觉焦点。有的用户为了吸引用户注意会故意发一些哗众取众动态图,吸引微信好友重点关注,这样会导致浏览者体验很差。

所以说用户需求并不是都要做的,需要综合考虑产品所有角色的所有需求和体验。

5. 通讯录作为一个超低频的需求,为何作为第二个tab

在微信寸土寸金的页面上,作为第二个 tab,无疑是代表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呢?这个 tab 内容都是和联系人相关的。用户进入这个页面操作的频率很小,为什么要将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予通讯录联系人呢?

历史原因,早期的微信版本就是一个即时通讯的 app,所以联系人显得比较重要,作为 tab2 是很正确的,这样更有即时聊天软件的认知。

随着微信成熟之后,其他各个业务的进入,导致微信平台的臃肿,为了避免微信产品的认知和意识形态的改变,毕竟微信认知还是要保留即时工具这个属性,所以这个 tab2 一直保留。

6. 微信号为什么不能修改

很多用户第一次设置微信号时,随意取了,例如前任的拼音、以前手机号、很长随意的字母等等,现在都有想改的需求。但是微信号只能设置一次,不允许修改。

  • 微信号如果可以随意修改,那么和 qq 昵称一样了,不具有唯一性和识别性,整个后端数据存储会变得特别混乱。
  • 很多用户会在好多地方留下微信号(二维码)以此联系,如果可以修改的话,那么留下的微信号(二维码)可能会作废,这样很影响添加微信的成功率和体验,导致以后双方添加为了保险都不敢用微信添加好友而转用 qq 添加好友了。

7. 我的-相册为何不叫我的朋友圈

朋友圈鼓励发相片,发相片比单纯的发文字的动态质量更高,所以呢,我的-相册为何不叫我的朋友圈,如果改为了我的朋友圈,则更偏向动态发布。

8. 朋友圈为什么不支持分组查看

  • 实现朋友圈分组,首先需要对所有微信好友分组,这就需要改变微信添加好友操作逻辑,而且维护分组成本特别高,使用起来是灾难。
  • 大部分用户查看朋友圈是打发时间的需求。所以朋友发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越多越好。增加分组功能,反而会降低内容的数量,让用户需要很多操作才能看完所有内容。
  • 对于内容过滤的需求,已经提供屏蔽某人功能。
  • 从内容分发上来说,增加按组来查看内容,很容易忽略掉其他分组的朋友产生的高质量内容。
  • 朋友圈分组,会导致很多的好友动态无法被浏览到,影响朋友圈的数据,也影响朋友圈的互动性。

9. 为什么群发仅限200人

很多人有群发需求,希望可以将所有的好友群发消息,但是微信只支持200人群发。

这里也涉及到两种角色:群发者和接收者。

现在群发的使用场景:二维码宣传、点赞请求、过年群发,微商定目标人群发广告消息等等,这些对于接收者而言都是骚扰信息。

如果支持不限量群发,那么接收者的垃圾信息会变多,会被过度干扰。

10. 对话列表为何不能批量删除

  • 如果可以批量删除,则微信对话的整体活跃会降低,批量的话聊天列表都删了,后续和被删者主动对话概率下降。
  • 删除为谨慎操作,删除后聊天记录不在。

总结

微信的设计逻辑大体上都分为两个方面: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