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_BBC_UED 王萌:无论你是设计、用研还是产品,如何把复杂笼统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小的、可执行开展的问题,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今天阿里这篇好文帮你迅速掌握起来!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人生。——电影《教父》 本文没办法帮你一秒钟看清人/事,而且也不奢望能做到,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朝这个方向做些努力。
编者按:可能有敏锐的同学已经意识到了,现在很多公司招人,职位都叫产品设计师,简言之就是既要会界面设计,更要懂交互、产品等,这也给一心钻研精美图标和酷炫动效的同学提个醒,未来UI设计师与交互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不想提前退休,可别光顾着折腾软件,好好读下今天这4个建议。
Lina:访谈是定性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相对于分析客观数据的定量研究方法,不论是一对一的深度访问还是一对多的座谈会,都会产生研究人员与用户的互动,而互动关系会极大影响到访谈的质量和效果。
很多人认为访谈就是“问答”,研究人员按照研究目的设定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询问用户,获得相应的答案,看上去似乎比定量研究简单许多。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访谈是需要对用户的态度及行为做研究分析,而出于每个人的自我防御心理,用户很难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研究人员。如何获得用户真实的情感态度,是非常考验每一位研究者研究技术的地方。下面就结合之前的项目经历,跟大家探讨一下访谈技巧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成功故事里,机遇和运气是增添它们传奇色彩的决定性因素。一个零售企业适逢互联网萌芽,在90年代这个网络拓荒期逐渐膨胀成为响彻北美的互联网巨头,这是亚马逊的故事。而Facebook的开头则更有意思一些,校园创业,友情与背叛,在移动端设备过度阶段引领社交网络变革,成就了另外一个走上互联网时代的年轻富豪。
空状态,或称零数据状态,很多时候不太招设计师的待见。我们基本都是在主要流程界面的设计工作完成之后才会回过头来考虑完善一下,因为从表现上来看,空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临时性的,有些微不足道。不要被空状态的名字所迷惑,实际上,这个状态在引导性、愉悦性和保留用户等方面的潜质对于产品体验在细节当中的成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