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设计师遇到客户改稿总是搞不定,怎么解决?
不要就事论事,只讨论视觉。
解决问题要
上升到高层次去探寻问题、
1视觉美化设计(美学和常识经验)
2交互布局
(页面布局联接跳转设计,导航设计,信息层级设计,分场景、分角色设计、分任务设计,进行动效、缩减、隐藏、附加、组织)
3设计策划(设计思路、场景思维:讲一个故事)
4产品定位(功能定位、品牌调性定位)
5用户生态(客户角色定位、情感联接、用户参与)
6产品生态(竞品、环境)
7商业模式(营销策略)
8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思维:利用数据分析平台、快速了解自身、竞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线上客户行为、)
9协同参与,多沟通
10 其它 定期的评审和规范文档、轻量化测试、问卷工具、微趋势自动分析工具、用户画像标签
讲出一个好软件的评价指标,以评价理论体系支撑设计
1功能 完备性 有效性 操作性
2界面 交互流畅 架构合理 视觉简洁 信息易读
3时延 启动时延 典型操作时延 速率
4功耗 电量消耗 cpu占用 内存占用
5内容 内容数量 质量、更新
6情感 需求满足 美观性 愉悦性
先撇开用户兴趣和碎片时间的争论,我们来聊聊较长的内容在网页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吧。对于网站和APP而言,长内容,或者说长文,可能是内容策略中最有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前提是它并不是无聊内容的堆砌)。用户喜欢好故事,而长内容所提供的沉浸式的阅读感受则能够为用户提供引人入胜的体验。
为了能够让用户保持兴趣不停读下去,你必须提供令人愉悦的设计和交互,让内容从头到尾的体验都是一致的。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白珠子:提到用户招募,你的眼前可能马上浮现出一个麻烦熊孩子的形象。假如你采纳了定性研究方法,它几乎就无法躲开。它令人疑惑,一开始你可能一头雾水,不太清楚要找怎样的用户;它让人着急,你计划在4天内找到合适的用户,在多个渠道发放了招募信息,却只收到少量回应,不得不将整个调研项目的时间往后推;它不让人省心,用户也许表示只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有空,可是这个时间段已经被另一位用户占用了……你来来回回地调整时间表,既尴尬又心累。
怎样才能让这位“熊孩子”听话些?今天笔者就来简要说说用户招募的步骤和其中的一些技巧。
占位符文本可用作几乎所有的HTML输入类型的属性,被误导的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不要犹豫。为复杂的表单提供文字帮助或者删除输入标签来提高美观度都颇具吸引力,然而,这样使用占位符文本会导致许多可用性问题。
本文将例举常见的不良做法,并提供替代方案。
将占位符作为标签
说起“愉悦性”,我们通常会想到一些让人感到温暖、开心的东西,譬如毛绒玩具、纸杯蛋糕、拥抱,等等。
不过,具有愉悦性的事物在某些情况下同样会带来负面效应。某些笑话可能冒犯到他人,温馨的广告可能误导部分观众,即便是可爱的音效也会因为运用不当而使人抓狂。
在UX领域,我们总会对那些体现着愉悦性的设计细节赞赏有加;而另一方面,对其负面效应的了解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的掌握这一设计原则,避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