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

让我们目瞪口呆的十大黑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用心设计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科技不仅改变生活,而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不管哪行哪业,不去了解的科技,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电商作为离互联网最近的行业,或许能从这些高科技里找到一些方向和启发!


 

NO.10 踩不湿的鞋子
Vessi鞋,号称世界上第一个100%防水针织鞋
它看起来跟普通的鞋子无异,
但是它具有超强的防水性能,
100%防水能力
并且360°无死角
小水坑我们不放在眼里
甚至可以
直!接!踩!
Vessi鞋的秘密在于它的针织面料专利,
这个称为 Flash Knit 的面料一共有 3 层,
分为不同的功能面料,
这使得它比简单的防水涂层强得多。
第一层也是最外面一层是弹力编织层,由聚酯纤维和尼龙混纺而成,起到防水、拒水、防风的效果;
第二层是纳米过滤层,能进一步起到防水、吸湿作用,最里面一层是透气内层,帮助脚部排汗。
NO.9 材料界的“变形金刚”
下面这些彩色的小卡片—— Formcard
是由英国设计师PeterMarigold
所研发的一种神奇的修补塑料卡,
它可谓是材料中的百变星君,
想变啥就变啥
将原本硬邦邦的卡片放到热水中,
就会变软,
然后就可以捏成各种形状啦!
比如~
手机支架
高级一点的车载支架也是可以滴~
修补雨伞,哪里坏了补哪里
so easy~
虽然看起来软,
但是硬度堪比尼龙。
它的材料是一种
基于生物塑料而
完全无毒的淀粉材料
表面着色的颜料也是安全的。
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修补塑料可以重复使用无数次,
只需要用热水泡一下,就能重新使用。
NO.8 一种“分裂”的材料
杜邦™ Tyvek® 特卫强®
有这样一种材料
防水的同时还透气
是一种会呼吸的材料
硬的跟纸一样
软的像布一样
明明脆弱的跟纸一样,
2个200斤的胖子都未必能把它撕破!
还能用于各种酷炫的手工艺品
既可以当作女生喜欢的包包
还可以变身为时尚的服饰!
杜邦™ Tyvek® 特卫强®
特别的材料特性让它成为设计师们的宠儿
各种创意设计、产品层出不穷
NO.7能修复的黑科技抹布
XG防水珠划痕修复布
这一款黑科技“魔术布”
只需3s即可快速修复车划痕
这块“魔术布”采用
聚酯纤维以及“氧化铈”成分打造。
氧化铈具有特有的切削力,
再加上聚酯纤维布具有摩擦力,
车漆表面的划痕可以快速被修复。
不仅如此,
修复的同时“魔术布”
中含有的乳化蜡成分,
可迅速附着保护漆面,
相当于再给车车做一个美容~
一块“魔术布”可使用15次左右
无论新车、旧车、深色车、亮光漆均可适用
绿色制剂成分还可以保护你的双手
NO.6 擅长堵的材料
FLEX TAPE 防水胶
水流不停
这胶带一拍就堵住了
网上称之为世界最强防水胶——
FLEX TAPE
家里水桶破了个大洞?
一拍,搞定!
家里水管爆了?
一拍,搞定!
NO.5 传说中最变态的黑科技涂料
LINE-X 涂料
据说任何东西涂上他
都刀枪不入坚不可摧,比如
西瓜涂上之后能抵抗锤子的猛击
鸡蛋涂上之后能弹起来了
汽车用钥匙刮都没任何损伤了
在活水表面涂上一层涂料
你都可以在水面
走起魔鬼的步伐
FLEX TAPE 材料
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
尤其是军事、汽车领域
比如美国五角大楼
海军陆战队的悍马
NO.4 具有“生命力”的水泥
生物混凝土Bio-concerte
它依托于芽孢杆菌的神奇生命力
这种细菌产生的孢子
能在没有食物和氧气的情况下
存活200年之久
它将作为细菌营养来源的乳酸钙
混合搅拌成混凝土
若混凝土开裂
雨水渗透进去
休眠中的细菌通过代谢
把钙和碳酸离子结合
形成石灰石,逐渐弥合裂缝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有望大大延长
实在是太神奇啦!
NO.3 能屈能伸,时软时硬的材料
P4U
国外有一种材料叫 D3O
在常规状态下是柔软的
却能防住突然的受力撞击
非常安全
鸡蛋摔不碎,防撞防震能力一流
目前已经有上百种产品用到了D3O这种材料
从手机壳到护膝再到芭蕾舞鞋
再也不怕手机碎屏了
中国市场对D3O也有强烈的需求
但 是
前期中国企业从国外采购时遇到不少阻力
难道国内就不能开发出类似的材料吗?
我们就不能做出“国产版的D3O吗”??
可以的!
它就是前面提到的
P4U
NO.2 能吃的塑料袋
这款塑料袋非常环保
由红薯、玉米、马铃薯与植物油
等12种可食用原料做成
100%有机食品
就连印刷字的油墨都是可以吃的
不仅如此
它的韧性和耐用性
不输普通塑料袋
扛得住重物,挨得过焚烧
更重要的是
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在野外它180天就可自然降解
埋进土里45天,扔进水中1天
沸水中15秒就可以完全溶解
一个塑料袋虽小,却足以改变世界啊
NO.1 点沙成土,造福人类
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
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
易志坚带领研究团队
经过7年的反复试验
研发出一种
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
这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
植物纤维黏合剂
它能赋予沙粒一种约束
使得沙粒像土壤一样能从任何方向结合
具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特性
将沙子与黏合剂混合后
把水倒进沙坑里再也不会轻易流失了
这项伟大的发明可以让沙漠变良田
中国科研团队已经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
25亩沙漠里进行了实地实验,并取得成功
未来,我们将会看到
越来越多的沙漠逐渐变成绿洲
沙漠不再是寸草不生
反而可以种植瓜果蔬菜
造福人类的发明,大赞!

 

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设计语言 – 按钮 (button)

用心设计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一个简单的按钮需要经历无数次推敲,才能整合为设计语言。今天主讲设计语言中的基础部分,组件部分的其中一个部分-按钮。设计语言从结构上分为:基础部分、规则规范部分和业务部分,后面我也会把其它部分补全。

基础部分的画布大小是250000×56000,共47个组件部分;规格规范部分就很庞大了(工业设计、交互设计、平面设计、设计心理学等);业务部分是按系列来分的,有主次之分,目前只分了两个系列(N和S),N系列对应基础组块,S系列对应嵌套定制组块。我把一个系列的主系列称为主版,把子系列称为子版。N系列的一个子版大概有50个页面,每个页面又包含三种样式,每个系列中大概有20个子系列。工程量很大,大致算了一下,要做完两个大系列(N和S)需要做:50(页面)x3(样式)x20(系列数)x2(大系列类别)=6000(页面)。

以上简单描述的这些工作,目前都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东西成型以后,做一套网站(从前期到上线),最快只需要15分钟。而我做它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企业竖立品牌形象,并用专业知识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质量高价格低。我的信仰是帮助企业或个人实现社会价值,赋予企业或个人一定的能力,让他们为这个社会做一定的贡献,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先利他再利己,集体利益和集体主义优先。从成本评估到定价,我是不赚钱,但只要我能活着,就一定履行我的社会责任。

说的有点多了,言归正传,这章其实不难,但有些基础知识需要细心讲解,对于有些设计师而言废话较多,但对于新手而言却有可学之处,多多体谅一下吧。

目录

1.网格基数的设置

2.按钮的基础规范

3.按钮的字符限制

4.按钮的交互状态

1.网格基数的设置

这里的网格不是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是包含在绘图工具中的网格功能,虽然它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现在先不要给它俩做过多的区分。用绘图工具绘制网格能帮助我们约束模块,使模块的比例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我就拿尺寸大小为137×31的按钮A,和尺寸大小为128×32的按钮B举例,尺寸大小为137×31的按钮A是不规范的,宽137和高31是不存在比例关系的。而尺寸大小为128×32的按钮B就是规范的,宽128和高32不仅是倍数关系(128/32=4倍),而且两个数都可以整除我们在全局中设的基数4(32/4=8,128/4=32,这里的4为基数)。




当我们理解了按钮的比例关系后,我们就要在绘图工具中(AI、Ps、Sketch、Affinity Designer)找到我们的网格功能,设一个数为基准,定其为基数,然后按照这个基数来进行按钮的绘制,按钮就相对是比较规范的。因为设置完一个基数后,只要你在网格上画按钮,都是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的。那如何用绘图工具设置网格基数呢,在Ps绘图工具中找到:【编辑】-【首选项】-【参考线、网格和切片】- 弹出首选项对话框 -【网格 – 网格线间隔 / 子网格】- 网格线间隔设为【4】- 子网格设为【1】;




在Affinity Designer矢量工具中找到:【视图】-【网格和轴管理器】- 弹出网格和吸附轴对话框 -【基本】- 间距设为【4】- 分割设为【1】。这里为什么要把网格基数设置为【4】呢。这是谷歌Material Design绘制小组件的规范,而模块之间定义的基数则为【8】,这里的度量单位是DP,平时绘制网页的话单位用px像素就可以。




2.按钮的基础规范

当我们会运用绘图工具中的网格功能,设置基数来绘制按钮,用熟练了就会相当讲究,每一个细小的间距都应该符合倍数关系,不仅物理位置上能得到统一,视觉上也能满足一定的美感,例如下图所示。




当我们理解了如何用网格功能绘制一个按钮后,接下来就可以理解按钮的边角的曲率设置了。那我把按钮的边角分为三种样式:直角、曲率圆角和圆角。直角就是边角呈90度的角,曲率圆角和圆角的差别在于,曲率圆角的角弧度没有那么大,而圆角的角弧度就是一半个圆。我将按钮的曲率按照不同的样式分布展示了出来,如下图所示。




理解了按钮边角的三种样式,要怎么设置他们呢。直角设置无曲率/90度直角。圆角就设置为50%的曲率,刚好就是半个圆。而曲率圆角就稍微有点麻烦,因为曲率圆角是要根据按钮的大小做相对的变化的。按钮的尺寸变大曲率就应该也随之变大,按钮尺寸越大差异越明显。另外曲率弧度的值也应该有一定的倍数关系或基数关系,例如:4/8/16, 4/6/8,4/8/12,都是可取的。




理解了如何设置网格基数,如何设置圆角的曲率,就要讲到按钮的常用尺寸了,要注意的是这个常用尺寸是基于Web端的,道理是相同的,就看设计师如何在移动端上进行设置了。常用的按钮尺寸有:24px、32px、40px、48px,超出48px的按钮都属于特殊按钮,需要进行单独设置的。




这里的尺寸不是死的,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尺寸的设置。而采用这几个尺寸(24px、32px、40px、48px)的目的是更好的统一并规范按钮,因为24px、32px、40px、48px都是4的倍数,数与数之间也都是±8的关系,另外在绘制按钮时尺寸也可以平分,留出按钮上下均等的距离,另外这几个数值从Web端的体验上来看,比例也是相对更合适的,所以采用这几个数较为规范一些。




3.按钮的字符限制

一个按钮包含和“无图标”和“有图标”两种形式,无图标比较好处理,直接把相应文本放在按钮中水平、垂直居中就可以了,然后再算清文本与边框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




那设计有图标的按钮时,就要考虑把图标的内边距算出来,并与图标到按钮外边距的距离算出来。




当我们掌握的以上几种绘制按钮的方法,就可以绘制出一整套符合规范的按钮组件。




英文也一样,英文与中文的差别在于细微的尺寸差异。英文字体结构要比中文字体结构看上去更小一些,英文的字符长度也要比中文长很多。但问题不大,只要把控好文本/图标和按钮边角的距离,按照基数递增,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4.按钮的交互状态

一个按钮的交互状态有四种,分布是:无状态、hover(触碰)、点击后、禁止。采用的配色可以递增(由浅到深),也可以递减(由深到浅)。按钮交互状态的配色深浅也是根据整体页面有关的。如果整体的调性偏深,配色可以递减(由深到浅),如果整体的调性偏浅,配色可以递增(由浅到深)。




而颜色按钮的交互状态是根据配色的色阶决定的,同理配色递增(由浅到深),配色递减(由深到浅)。




另外附上一张彩色按钮状态效果图,配色为明亮柔和。





这些按钮的绘制看似简单的不得了,其实都是些高精度的工作,差一个像素点都不可以,当然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毅力与耐心。我觉得做设计应该追求,重视体验和功能,让形式追随内容,而不是内容追随形式,就这样吧。

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设计思维工作坊—头脑风暴法

用心设计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在我们的设计工作当中最不可缺乏的就是创意了,那这种创意是从何而来呢?当我们拿到一个项目时最熟悉不过的流程的就是小组讨论,那小组讨论中占据大部分的就是“头脑风暴”了,我们先来系统介绍一下头脑风暴。 

【一】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该方法主要由价值工程工作小组人员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以会议形式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它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如今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二】头脑风暴法的组织形式

1)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

2)设置记录员1-2名,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记录下来

3)小组人数一般为6-10人

4)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组成

5)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发散/收敛/整理3回合)

主持人和主持的注意事项:

1)提前了解会议主题及可能的引言内容

2)控制好自己主持人的气场

3)控制好时间

4)照顾好每一位成员;让每个人都能发言

5)引导会议流畅展开

6)保持团队积极参与气氛

7)适度延伸发展发言者的想法

8)随机应变   

【三】头脑风暴法遵循的主要原则

       (1)自由奔放思考

         

       2)不批判

         

       3)以量求质

         

       (4)搭便车,想法无专利

        

焦点时刻: 

      蓝蓝设计组织部分小组成员以“如何成为一家很牛的UI设计公司?”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活动。我们将过程做了一下梳理。 

   (1)主持人引言之后,与会者每个人进行了积极地思考并将想法写在便利贴上

        

   (2)每人根据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延伸其他人的想法。

   (3)将便利贴适度的分类整理。

        

   (4)最后我们整理出来了结果(wow!/有了更好/基础的     

     

             



总结: 

脑力激荡并不是为了提出主意让他人去评估和选择。通常在最后阶段,本组成员会自己评估这些主意并从中挑选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贯彻整个解决方案的每一步都必须对小组成员透明,并有责任分配给每一人以便他们在其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在项目还未明朗时,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决策过程来推进协作努力的成果并对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在重要转折点上,需要有评判标准来决定小组讨论是否朝着最终的答案行进。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鼓励,以便让参与者保持他们的热情。

 通过这个过程,员工的亲身参与,对“很棒的UI设计公司”的定义,再落实行动,向着WOW的方面努力!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信息的阻力设计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什么是阻力?


用户使用App时需要穿越层层页面,在穿越这些页面时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称之为阻力。


首先探讨一下品类方面的阻力。


Image title


如图,这是几个电商App界面,一眼望过去并不知道哪个页面是哪家电商,其实这个并不重要。如果你到一个平台购物,往往不是因为线上产品用户体验不一样,而是因为卖的商品不一样,或者商品的价格亦或配送速度不一样。所以这里它们长的一样我觉得没有太大问题,甚至我认为他们之间雷同是一件好事,用户省去了切换的成本,尤其是新平台跟老平台长得像都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样用户切换新平台阻力就小了很多。


但是当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新品类时,这个思路就会不一样。



定义新品类


举个例子,国际化品牌Airbnb,在2014年的改版中做了很大的调整,这次改版后发现,要找房子下单,搜索浏览和操作效率并不是很高,但是他们还是做了这种低效高颜值的选择。


Image title


对大多数人来说,私人房屋短租给其他人的这种服务是个新产品,是高端还是低端用户其实没有概念。所以在2014年Airbnb重新推广的时候,他的设计理念是各位房客先别管这个产品是什么样的模式,先说这个事情是不是看起来很酷。是不是酷这件事对于一个新产品是重要的,如果我用过一个酷的产品,分享给朋友。对方往往也会因为我分享的产品酷而觉得我这个人很酷。有些实用性还不错但是品牌调性没那么高的产品,用户使用完后会觉得“把这个产品分享给别人,并不会给我加分”而止步分享。鉴于此,我认为Airbnb高颜值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效率,但是拔高了品牌调性,也就提高了产品的推荐值,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那么当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个已有品类时,我们的思路是什么呢?



重新定义品类


Image title



这是我们2016年发版的首页设计,自如和跟之前的租房平台不太一样,所以我们的首页设计要重新定义一个品类。以前,尤其是我们80后对于租房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都是有一些认知的,比如说黑中介…其实大家都有一些印象,被坑过的80后不在少数。自如出现的时候可能就需要重新整理大家对于这个品类的认知。所以我们在设计首页的时候,先用一个高颜值大图展现一下房子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的房子确实颜值很高品质不错),搜索按纽也不是很大。所传达的思路是我们希望用户在找房子之前对我们的平台有些认知,或者说对租房这个品类,打破固有的刻板印象,有重新的认知。我把这种重新定义已有品类的设计方法定义为“我们不一样”。



在今年,自如的影响力大了很多,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虽然从用户的角度讲可能进APP第一件事是要找房子,但是从企业的角度,企业有很多想要传达给用户的信息,这个页面也是让用户知晓其他业务的入口(自如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一个租房平台,但是我们也有像保洁,搬家这类的服务)这些入口也许用户当时不会点击,可是当他需要用保洁,或者搬家的时候就会想到好像自如有这么一个业务,之后他会去自如的首页找。所以多条业务线的并列呈现,也有类似广告曝光的作用。


Image title


我用这张图来代替我们的原型图,我们要展现多条用户线的时候很依赖于这个界面上的多个按纽,当时就想能不能顺着这个思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做的好看一点。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个界面给你的感觉没那么好,是因为这个界面信息量太大了,还有色彩的冲撞过猛了。 


我觉得色彩的间隙太小了,应该加大,所以加了一些白框,让这些颜色之间离的更远,颜色间的冲撞也就比较小。


Image title


然后再看这个颜色本身,我们是不是可以选一些相对共性的颜色,比如把标准的红绿蓝改成红,暖绿,和偏绿的蓝(暖蓝),然后把选中的颜色找他的扩展色,用扩展色画出一些按纽。


Image title


这就是我们后来首页的样子。



低频应用的阻力设计


作为一个低频使用的App,跟高频使用的App阻力设计思路最重要的不同点是什么呢?我从学习成本这点来切入。



学习成本


微信的聊天记录删除功能,有一点学习成本。


Image title


用户在使用中偶尔向左滑发现了可以删除聊天记录,通过偶尔的触发,用户学会了这样删除聊天记录。通过后期每天不断地使用强化了对这个功能点的记忆。


但是我们的低频App似乎没有这个机会,由于使用次数比较少,有些功能隐藏起来的话用户大概率永远都不会去用。设计时不但要把点赞的按纽放出来,而且点赞的时候还要告诉用户,点赞后飘在右上角。


Image title


告诉用户收藏之后,收藏列表可以点击右上角这个按钮查看。我们不但要把所有的功能摆出来,而且还要告诉用户这个功能下一步怎么走。因为他如果这次没学会,以后可能也不会用这个App了,这点跟高频的产品不一样。



点击数据


我们设计首页的时候对于点击数据会有一个预期和目标,但是往往数据反馈会跟设计初衷多少有些不相符。大家可以猜一下哪是点击率最高的…在这里我只能告诉大家一个大概的排名。我们当初希望是租房的点击高一些,因为用户点击后可以了解我们有多少个租房产品,所以我们把它在视觉上设计的重了一些。但是其实搜索是排在他前面的,用户对于大面积的区域像banner这类东西是有免疫力的,所以不管做的多花哨其实用户会习惯性的忽略掉,也就是视觉中心和实际的交互中心不见得一样。合租在租房的前面,整租都可以在前面,看来用户还是比较仔细的看了我们的界面,而且可以断定大家对于合租是什么东西了解的很清晰。


Image title


可以看到,“租房”这个按纽我们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感觉应该是高的,因为这个是总集,我们在后期的访问中发现用户认为这个是表示分类,所以设计的虽然明显,但是用户仍然认为这个不可点。



减少阻力


减少阻力,需要跟用户的预期相符。


租房按纽怎么做交互才能让用户感到顺畅?租房的按纽包括右边的四种,其实是个1.5级(介于一级页面和二级页面之间)的界面,所以点击左侧的租房,用户会进入“租房”页面。而右边的这四个Button应该还在,只是这四个按纽变成放大精细版。包括租房Button的底图,也是放大放在页面最上面,这跟用户的预期才比较一致。


Image title


从首页到列表,到详情再到下单及更深层的页面,页面的ICON和精细程度和用力程度都不一样,层级越深视觉冲击越轻。


Image title


如图,最右侧预约那一列,假设设计师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是否可以把最右侧的页面做的视觉更丰富,甚至跟首页一样?然而我们现在的规范里面仍然不允许做的更花哨,原因是我们认为在前半段的时候,用户需要一些阻力来提升注意力,从首页先认知这个租房APP跟他平时认知的不一样,接下来有一些信息的输入比如图片,再往后,如果一旦点约看或者是点签约,这时他的决策做好了,产品要做的事就是一步步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个事情,不要让他有任何的犹豫,不要让他分心,任何的分心都有一定的概率让这个流程中止甚至是终止。


Image title


如图,我把整个流程的信息阻力画了一个曲线,首页阻力是最大的,越往后越小,实质性的信息越多。决策前需要让用户提升注意力,所以信息量要大,表达要丰富。一旦决策后,信息的传达以最简洁的排他形式存在,让用户路径尽可能的缩短也让信息阻力尽可能的变小。


以上就是是我对信息阻力设计的整理,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你的设计,用户真的看得懂吗?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设计师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上帝视角,高估了用户的理解能力。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用户可能根本没看懂你的设计。

前段时间个人所得税app 上线,用户可以在线办理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我自己也尝试使用了一波,在申请房贷利息抵扣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在房贷信息模块里需要我输入证书编号,但是我根本不知道到底要哪个证书编号。输入提示非常的简洁,就三个字「请输入」,到底要输入什么?这样的表单在很多产品中都可以看到,让用户输入生日,但没有告知日期的格式。日期格式真的太多了,用户到底选择哪种?

设计师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上帝视角,高估了用户的理解能力。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用户可能根本没看懂你的设计。

更快:交互层

有的时候用户并不是看不懂你的设计,而是没时间看你的设计。如果我们做了一个抽奖活动,用户看了一眼主界面没有弄明白是怎么玩的,那么这个抽奖大概率是失败的。你或许会不服,我明明把活动规则已经写在下方了,可是用户根本不会看。因为他们真的很「懒」。

所以让「用户看懂你的设计」,首先我们应该做到「让用户更快的看懂」。我们需要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

1. 信息可视化

俗话说「字不如表,表不如图」。用户对于具象元素(表格、插画、icon和图像等)的感知能力更强,具象元素也更能传递情绪。例如:道路两旁的路标多数是以图形为主体的。这是因为在车子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司机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标示上的文字。

场均122.4分,30.6个助攻,45.0个篮板……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我们很难理解其背后的含义。雷达图对球队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提升了信息的可读性。因为相较于纯文本,大脑处理图形的速度要快得多。

以谷歌日历为例,如果我要做瑜伽,那么就会在日程详情页配一个瑜伽垫的插画;如果我要跑步,那么就会配一幅跑鞋插画。用户甚至不用看文字,通过插画上所描绘的场景就可以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行程。用户可以更快地看懂。

2. 合适的组件

选择合适的组件可以降低用户的学习和操作成本。以上面的生日为例,与其通过输入提示告诉用户日期格式,还不如直接给用户提供一个日期组件。

多数的选择场景中我们都会使用底部动作栏来承载选项,如选择优惠券/银行卡。参考了一些产品,发现他们都在底部加上了关闭/确定按钮。我们不妨来思考:动作栏界面底部需不需要提供关闭/确定按钮?

决定一个元素的去留,我们需要明白它的作用是否可以被替代。底部的按钮是供用户点击关闭底部动作栏的,光看「关闭动作栏」这个动作,底部按钮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因为点击上方的空白区域或者把关闭按钮放在右上角都可以关闭动作栏。

这样一看,底部的按钮是可以删除的。那为什么其他的产品都保留了呢?因为我们忽视了组件的信息属性,我们没有考虑如果没有它是否会对用户了解系统当前的状态造成影响。

没有底部的按钮,用户无法确定底部动作栏是否正常加载。用户不知道我是只有一张银行卡还是只加载出来一张银行卡。

更准:文案层

前段时间去体检,发现排队显示屏中有的人前面有咖啡图标,有的人没有。好奇的我特地找护士问了一下,发现咖啡意味着接下来的体检项目不需要空腹,你可以去吃早饭了。图标的确很简洁,可是有多少人看到这个咖啡图标会立刻意识到自己可以吃早饭了呢?

过度追求信息传递的效率,而忽视了精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简洁易懂的文案是保障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前段时间针对报错文案做了一个梳理,发现了一些文案中的共性问题。

1. 没有提供解决方案

一个合格的报错文案应该由:报错场景、报错原因和解决方案共同构成。首先告知用户具体遇到了什么样的报错场景并且解释原因,最后提供解决方案。多数文案都只做到第一步,只描述了报错场景,这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 如果照片上传失败,用户需要知道是因为格式不对还是图片太大了。
  • 如果因为系统升级,导致服务暂停,用户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次提供服务。
  • 如果把报错场景看成是一个坑,那么报错文案应该告诉用户你掉进了一个什么样的坑,为什么掉进来以及怎么样才能爬出去。

2. 拥抱数字

多数的文案都不爱提供数字,用户能获取的信息也比较模糊。我们尽量给用户提供准确的数字,包括时间、金额、次数等,让用户对当前的状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输入手势密码错误是有次数限制的,可是你并没有告诉用户今天还剩几次机会。

我们经常会遇到资料审核的场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告诉用户「资料审核中」,非常的省事。但是用户会疑惑到底要审核多久,给用户提供一个大致的审核时间,让用户有目的的去等待。

备胎:在线客服

如果前面两个方法都不能解决用户的疑问,那么我们只好给用户提供在线客服了。

1. 入口的必要性和统一性

客服的入口一般在首页或者用户的个人信息页,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在用户有客服诉求的场景中给用户提供客服入口。如果不提供入口,用户遇到问题就要返回到首页或者我的页会很繁琐。如果用户在一个表单页中录入信息,突然对某一项内容不确定,返回到首页找客服咨询。这样可能会导致用户之前填写的信息丢失,用户需要重新输入一遍。

以下图为例,这是一个借款的表单页,用户在这里录入借款信息。我们会给用户推荐一款借款人安全险的保险产品,提示文案是「保费60元,贷款利息可节约55.33元」。

但是用户反馈不知道这个60元的保费是一次性扣除还是每月都会收取,并且这个利息节省是什么意思。因为对收费标准不确定,用户的购买意愿也会受到影响。这里的文案表述不清楚,我们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客服的入口。

因为在线客服是一个共有的模块,不同的业务线都可能会调用。那么在入口的设计上,我们需要注意一致性。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死板的追求一致性,因为不同场景用户对于客服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就以支付宝为例,生活缴费和蚂蚁借呗两者在线客服的入口是不一样的。

因为相对来说,用户对借钱的场景更加敏感,有更多的疑问去确认。这笔贷款的利率怎么算的?还款方式是怎么样的?会不会影响我的个人征信?所以在借呗页中,用户对于客服的诉求更高,所以在布局上会放在更加显眼的位置。

2. 对话式交互

用户进入客服系统不意味着立马可以跟客服小姐姐聊天。咨询问题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 提供猜你想问的问题;
  • 客服机器人;
  • 真人客服。

以支付宝为例,首先会根据你的来源给你推荐你可能想问的问题。例如:你从充值中心进入客服,首先会给你推荐充值缴费相关的问题。

如果提供的问题列表里没有用户想问的,用户就需要手动去查找问题。这时客服机器人登场,根据你输入的关键词,给你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客服机器人不能解决你的问题,那么可以召唤真人客服来帮你解答。

京东金融与支付宝的客服流程大同小异,其中的一个区别在于它额外提供搜索框来查找问题,而支付宝是通过对话式交互来查找问题。

对话式交互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对话式交互主要的优点在于学习成本低,我们现有的交互体系都是建立在人工智能不够智能的基础上。如果足够的智能,未来的产品界面可能就是两个对话框,你只要打出或者说出你的需求就可以了。

年初一下午我要看韩寒的新电影,帮我预定一张票。系统根据你的行程和之前的观影记录,猜测出你当天观影的影院和时间顺便根据你的喜好选好座位,生成了一个订单或者同时生成好几个订单供你选择,你确认一下就可以。

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系统无法真正分析出用户的真实意图并且做出反馈。例如,在现实人与人的对话中,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意思。

把这个场景带入客服中,我们输入「修改」可以发现有这么多相关的问题。如果我从白条页面中进入客服,我输入「修改」,那么应该优先从白条相关的问题中筛选出与「修改」相关的问题。而目前来说,不管从哪个模块进入客服,输入「修改」给你推荐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没有考虑语境。在这种不够智能的情况下,对搜索结果的展示上传统的搜索框模式更加合适。

总结

以上是我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欢迎留言。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2019广告营销案例抢先看

用心设计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2018年已过,转眼又到了2019,但营销圈中战火从未消停过……

2018年各大品牌营销玩出了新花样,优秀的营销案例层出不穷,揽获了众人的芳心。

面对2019新的一年到来,各大品牌当然也不会放过一个大好的借势营销黄金机会,都争先恐后搭上了这趟“借势营销”的顺风车,为打响2019年第一炮,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迎来2019新年,各品牌纷纷借势“耍花招”,精彩不输往年,各种多元化新玩法碰撞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火花,再次燃烧整个营销界。因此,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营销战场上,频繁出现了众多品牌活跃的身影,各种刷屏级的案例也相继诞生。

下面为大家盘点的刷屏案例,看看这些品牌都是如何借助“新年”这个热点事件的势能,迅速抢占超级流量,赚足众人的眼球?

特仑苏

主题文案:更好的2019,做更好的自己!

点评:往年的特仑苏代言人只有陈道明、靳东,而今年又有两位新代言人加入特仑苏——张钧甯和邓伦。特仑苏邀请了这四大代言人共同拍摄了2019广告,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面向用户。

广告中花式植入产品,将产品巧妙融入到画面情境中,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顺理成章地符合了产品植入讲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四大代言人共同拍摄广告,无疑是突破了传统的广告模式,强大阵容助阵,可大大体现出明星在营销中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明星背后带着庞大的粉丝群体,推动这次广告更广泛地覆盖目标受众。加大了此次广告营销的宣传力度,从中也表达了特仑苏坚持“从更好的开始”的品牌主张。其次,对于用户而言,特仑苏这波新年广告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惊喜与新年的美好祝愿:更好的2019,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京东白条

主题文案:“一点当典行”网红店横空出世

点评:就在2018年尾声已敲响时,京东白条又出来“搞事情”了,竟然在京城“四大凶宅之首”—— 朝内81号开了快闪店,使得拥有百年历史的“京城第一鬼宅”, 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网红店,吸引众多时尚潮人前来打卡,深夜排队的壮观场面实在令人惊叹。

京东白条精准洞察年轻人现实痛点和情感需求,以及抓住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将无数传说的冒险胜地——朝内81号,首次改造成京东白条“一点当典行”,为大众提供了全新的刺激潮玩体验。让年轻人通过【当与换】的仪式感,把负能量、情绪、杂念统统“分期”丢掉,切身感受“一点改变,好过一成不变”,告别社畜、废青的过去,获得新生,在2019开始更好的人生。

京东白条“一点当典行”网红店的问世,可谓打破传统印象中的金融理财玩法和当铺玩法,从一点事务局到一点当典行,京东金融始终在突破体系和行业的限定,持续打造坐拥“潮人”人设的品牌。同时也彰显出一个拥有年轻人的潮玩精神、有温度的品牌,更有效建立了品牌与用户深度沟通的情感纽带。不得不说,这一反常态玩起时尚新潮,简直是颠覆了人们对京东白条的印象,京东白条这波营销实在是妙!

据悉,2019年将会有5期系列活动陆续落地全国,既佛系又丧的年轻人,不可错过!

OLAY

主题文案:下一站,无惧年龄

点评:新的一年里,BBDO广州携手OLAY,带来无惧年龄的《下一站》,OLAY这支反逼婚广告,戳中了多少人的心窝?相信,给了你不少启发。

广告中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年龄列车”上的故事,女主手握一张名为“年龄”的车票,正在寻找着自己的位置,突然惊奇发现这里的车厢都是按照年龄划分的。通过这极为扎心的故事情节激发更多“大龄剩女”的思考,但也引发了更多女性产生坚定的想法,不应该因为年龄而仓促步入婚姻的殿堂。

其实,这一广告刷屏朋友圈,那是因为这广告基于对女性的心理洞察,找准众多女性的痛点,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更能给予女性启发,正确面对自己的每一个年龄阶段。由始至终,OLAY给人传达了一种“不畏年龄,勇敢做最真实的自己”的精神,无形中体现了OLAY对用户的最切实的关怀,使得其品牌深得人心。

迪士尼

主题文案:“梦想成真”

点评:迎来新的一年,这支由迪士尼推出的暖心广告正式上线后,获得众多网友的一致好评,都称这已被故事中的“小白鸭”所吸引。

广告片讲述了一只小白鸭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和偶像唐老鸭见面的故事。以呆萌的“小白鸭”形象,然后制造感人的故事,直击用户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引起用户的共鸣,加强了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

这次广告贴合了现实生活,从用户的情感出发,唤醒人们的梦想,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因此,迪士尼给人传递的不只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对梦想的追求与执着。还有向用户表达了:尽管我们都长大了,迪士尼还在守护我们最童真的梦想。所以,迪士尼通过这一波触动人心的情感营销,为品牌与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真正的情感桥梁。

荣耀手机

手机性能测试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点评:说到手机的耐摔性,很多人都会想到诺基亚,但诺基亚在现如今的手机市场普及性明显不如其他品牌。而在今年,荣耀手机开始耍出了新招——推出一创意广告,铁证荣耀手机才是“坚强者”。

这是一支荣耀测试手机性能的宣传片,让手机历经各种考验,包括油烟考验、零下40度的超低温测试、高达55度的超高温测试、残酷的刮擦实验等,最后用结果彰显:荣耀手机的性能强大。

所以,荣耀手机通过展示这优质的手机性能来加强用户对其产品的认知,刷新用户的荣耀手机原有的印象。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用实验证明,体现产品的最大价值,从而满足用户对手机产品的各种需求,也引导用户对荣耀手机产生正面的认识。最后也突显了“生活中1%的可能,也要100%的做到”的品牌理念,然而,既有可看性,又“用实力说话”的产品广告,自然会把人征服得心服口服。

网易云音乐

主题文案:“遇见你真好”年度听歌报告

点评:2018年的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报告,居然在2019年的第四天才迟到出现,网易云音乐的“遇见你真好”年度听歌报告,又双叒叕刷屏了……

众所周知,网易云音乐于2013年4月23日正式发布,也是国内首个以“歌单”作为核心架构的音乐APP,每次网易云音乐的营销与“走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众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网易云音乐年度总结报告终于出来了,虽然QQ音乐、酷狗音乐也在年前亮出了年度音乐总结,但偏偏是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刷屏了。

这次的年度总结,满足了用户对音乐的需求,也满足了一些有情怀的用户,而且其歌单给予用户满满的成就感,轻易地完成了一次阶段总结。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其中,纷纷晒出自己的年度歌单报告,使得这次网易云的年度听歌报告,引发了广泛的传播。

屈臣氏

主题文案:“做自己,美有道理”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点评:就在2019年到来的钟声一响起,大家便纷纷立了新的flag,而屈臣氏上线的H5,彰显着“做自己,美有道理”的品牌主张,刚好迎合了各大女性在新的年“追求更完美的自己”的美好愿望。

视频中的“四位小姐姐”show出了“不跟随、不妥协、不伪装”的模样,还有人的语言配合动感的画面,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年轻女生渴望表达自我,追求个性与态度。呼唤大家在新的一年,立起了2019新flag。同样也展现了屈臣氏就是一个有态度的品牌。

只想说,在这2019新年之际,屈臣氏推出了这一波满满正能量的广告,能俘获用户的芳心也是毋庸置疑的了。

纵观以上品牌营销案例,可谓各有千秋,但共同点旨在使得品牌深入人心。

然而,众多品牌营销过程中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都说,一个成功的营销,是因为“走心”,在传达品牌产品信息的同时,也能使得受众与品牌成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用户更深刻地记住其品牌。

当然,我们也更期待2019,品牌主们能推出更多刷屏级的好案例。

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关于产品的需求分析方法,这篇全帮你总结好了!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随着互联网产品的不断向前发展,「产品设计导向」一类的概念已经不仅限于大公司中,在往日越来越注重「短期效率」的小公司也都纷纷开始注重产品设计方面的建设。

所谓的「产品设计导向」指的是产品建设之前要围绕着产品的立项、目标用户等等去规划产品的功能点,明确产品核心价值;在产品上线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功能反馈,发掘更多的需求,去规划下一步的「功能增删改」,将产品的设计方向引导到更正确的位置,提升用户留存率,延伸挖掘出产品更多的可能。

另一方面,从现在的设计环境而言,对所有的设计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量的 UI专用工具(Sketch、Principle、Flinto、Origami等)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产品前期 UI设计师的工作效率,所以现在「全链路思维」已经从刚出现时的「概念化思维」变成了「主流化趋势」。所以现在很多的 UI设计师在站酷发布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大部分都喜欢加入一些产品前期分析(功能设计、用户画像等)内容。

但是很多设计师的分析环节明显就是为了证明「有」而去「做」,缺少了真正的分析部分。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之前看到的一个二手房买卖的UI设计作品,典型用户画像里主流用户是:「男、七十岁、目标是给自己的儿子购买婚房」。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产品分析流程对于设计师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只是从形式上走个过场罢了。

本篇主要讲述产品设计中的一些分析方法,范围从「个人练习式设计」到「团队合作式运作」,适合初级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职能范围与产品规划有关的 UI设计师,想要学习产品设计的新人阅读。

产品运作流程概览

我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很多设计师对于自己所在公司产品的运作流程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样会在你实际配合工作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有的甚至于同一家公司的不同设计师对于产品设计方面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说要从浅到深的学习产品功能设计,就必须先理清当前工作的常规流程,例如常见的产品运作流程。

上面是一个相对规范的产品开发流程,实际上你在看到上述流程图后,对照自己公司的情况,会发现有一些岗位上的缺失。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公司会把一些职能进行合并用来节省成本,现在仍然有大多数的公司并没有交互设计师的岗位,但是交互设计的职能不代表没有,而是被产品经理或者视觉设计师兼任了。你需要明确团队中各个人负责的职能部分,才能更好地提升沟通效率。

个人思考方法(一):空·雨·伞

上面讲到了设计师的「全链路思维」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观点,将来前期的铁三角「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很有可能结合变成是「交互视觉二合一」甚至是「产品交互视觉三合一」的状态。所以现在很多的设计师开始尝试自己去 DIY 一个需求或者做ReDesign 这样的设计,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自己跨领域能力的一个积累。但是当他们打开电脑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发现自己突然变得没有思路,从产品方向点确定到产品视觉产出之间出现了断层。

其实做过设计练习的人都知道,由于一些现实场景的不同,一些人在做设计练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局限,尤其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你面对自己的练习作品往往会无从下手。当然,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在团队协作的时候,分析方法要全面、严谨、反复推敲。

在个人练习的时候,分析方法要、直接、简化不必要的流程,以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为主。在这种场景下,空·雨·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提升方法。

简单概述「空雨伞」思考方式:观察(事实) → 思考(内在) → 产出(解决方案)。

运用在设计上就是:发现痛点 → 思考原因 → 提出解决方案。「空·雨·伞」因为简单、成本低、易上手,可以作为设计入门培养思考能力的一种方法,但是在使用空·雨·伞的分析方法时需要结合一定的具体调研(或者轻量级的用户研究)相配合,不然又会变成一味的「拍脑门儿」式的主观臆测,对于分析能力提升没有丝毫帮助。

个人思考方法(二):逻辑树

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或分解树等。很多咨询公司分析问题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逻辑树」。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

简单来形容一下逻辑树: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也就是树干)加一个「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的「树枝」,如此类推,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逻辑树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

如果你要运用逻辑树方法去分析产品,主要的一点在于学会细化拆解目标。

举个例子:在2017年我创建了自己的个人号,但在发布了一部分的文章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文章的可读性始终不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逻辑树的分析方法去进行拆解分析,去发现自己提升的空间。

如上图,就是逻辑树最简单的一种场景应用。确定目标后向下进行拆分,拆分出三级逻辑树是比较容易的,甚至你可以沿着已经列出来的大纲继续深入细化,再拆分出更细更深层的各种提升点。

逻辑树分析法在个人作品中的主要作用是发散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则是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理清思路。总而言之,是让你在分析的过程中更加有条理,避免重复思考。但是逻辑树分析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在逻辑树分析的过程中,根据现象分裂出子层级的步骤十分依赖你的认知能力,就如同做设计一样,当你感觉界面的视觉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利用你学出来的知识去进行视觉优化,如果你对设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并不是很强,那就不能采用逻辑树分析法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逻辑树分析法适用于对问题研究十分深入的情况下,如果你对当前的环境认知并不充足,那么就很容易走入歪路,跑偏主题。

实际项目:用户调研访谈

在一些实际项目中,用户调研是需求来源的主要渠道。提起用户调研,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属于 UI设计师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行业逐渐规范的现在,用户调研、分析需求的能力也成为了衡量 UI设计师能力的一个标准。现在的互联网产品种类繁多,从早期只做主流行业,到现在基本所有的冷门行业都有涉及。作为设计者,大多数设计师已经开始在设计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行业的细分以及范围的扩大,我们距离用户的真实场景偏离太远,导致我们在设计中很容易理所当然地赋予给用户大量无用的东西,偏离了用户所需要的主要轨道。因此对于很多的设计师来说,学会了解用户以及分析需求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事情。

下面是我整理的在用户调研过程中的几点认知。

1. 保证调研的目标的准确性

我们需要明确,我们希望通过调研达到怎样的目的?例如:提升部分页面转化率,收集用户对于产品不满意的地方,通过用户使用产品发现用户潜在的痛点。

2. 有目标的选择用户

一般来讲互联网公司都有收集客户反馈的部门,他们掌握着所有客户的反馈意见。我们在选择调研用户的时候,最好可以根据我们在调研行动确立初期拟定的目标去选择调研目标。

3. 适当的准备调研内容

当我们确定了调研目标和调研用户之后,就可以根据现有状况去准备调研内容。调研内容一定是要在事先拟定好(开始调研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

一般市场调研细分的维度通常有四种,分别是:地理、人口统计、行为、心理统计。运用在互联网产品里面就更加的复杂。以B端产品为例:我们在调研中可能要把调研对象分为客户(老板)和用户(业务员)去进行不同情况的信息跟踪,而且根据产品的属性不同,需要提前预设好调研内容的侧重。

4. 调研过程中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结合上文讲述到的「空雨伞」方式去进行调研观察,收集用户需求。

在调研过程中,除了思考之外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对用户洞察的记录与剖析,在记录用户行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不干扰」、「不引导」、「记录客观」等原则,这样才可以保持用户行为记录的准确性。

5. 获取反馈整理结果

在调研结束后,我们应该产出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按照本次调研预设目标进行整理,规划出合适的大纲,把调研收获转化为明确的产出,产出形式最好以报告(PPT、PDF),而不是口述或者微信消息,这两者之间差别很大。

需求归类:KANO模型

虽然说现在很多的公司都开始建立了用户体验类的部门,但是因为用户调研或者体验类的工作很难去量化产出。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当产品按照用户调研反馈的结果进行调整后,往往很少会出现我们幻想中的「逆袭」、「口碑急剧上升」,有时还会因为受到一部分用户观点的带偏导致产品口碑下降,用户表示不满;又或者会出现需求级规划混乱,重要功能反而后上线这种尴尬的情况。

所以这驱使着团队中负担「用户体验」职能的角色对用户需求进行正确的分类和排序。

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到卡诺模型(KANO模型)。

KANO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狩野教授将产品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五类。

1. 基本型需求

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因素的基本要求。是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用户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用户需求)时,用户也可能不会因而表现出满意。对于基本型需求,即使超过了用户的期望,但用户充其量达到满意,不会对此表现出更多的好感。

例如对于网盘类产品来说,用户的基本需求是能快速地上传和下载。如果下载速度达不到用户的期望,则用户满意度将一落千丈。对于顾客而言,这些需求是必须满足的,理所当然的。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意不要在这方面失分,需要企业不断地调查和了解顾客需求,并通过合适的方法在产品中体现这些要求。

2. 期望型需求

提供该功能,用户满意度提高,如果不提供该功能,用户会感觉到不满。当然在这里要补充一句,这里的需求并不都是我们整理出的主观需求,也有可能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客观类需求,例如遇到不会的体验,需求得到响应时我们给的反馈。

例如对于一些 O2O类的产品,虽然做的都比较成熟,但是由于体量庞大的原因,偶尔也会受到糟糕的体验,用户在受到糟糕的体验之后往往会期望能通过反馈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例如携程(旅程预计时间偏差)、美团(酒店体验差)、饿了么(用餐体验差)等。在用户遇到这种糟糕体验之后,期望能通过投诉建议获得官方的反馈,那么官方把这种问题解决的越圆满,用户的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

3. 兴奋型需求

兴奋型需求又称魅力型需求,指的是不会被用户过分期望的需求。对于兴奋型需求,随着满足用户期望程度的增加,用户满意度也会急剧上升,但一旦得到满足,即使表现并不完善,用户表现出的满意状况也是非常高的。反之,即使在期望不满足时,用户也不会因而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意。

4. 无差异型需求

不论提供与否,对用户体验无影响。是质量中既不好也不坏的方面,它们不会导致顾客满意或不满意。

5. 反向型需求

用户没有这个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按照 KANO模型分析可以对收集到的产品需求进行分类,筛选掉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更好更有目的性的完成产品待办清单的记录。

最后

对于设计师来讲,不管是个人设计练习还是团队项目,都应该掌握一定的产品需求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要向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方向发展,那就更需要下定一些功夫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学会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一开始可能会很痛苦很累,但是如果一味的试图走捷径,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谷歌设计师: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设计思维到底是什么?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提到设计思维,我们大部分时间会把它理解成「用设计师的思维去设计」,但其实它并非一种思维,而是一种方法论。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把「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定义为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模式,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去了解用户,挑战老旧的思想和重新定义问题所在,并通过五个程序:共情(Empathise)、确定(Define)、形成概念(Ideate)、原型(Prototype)、测试(Test)来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 设计思维的五个步骤(图片来源:99U)

无论是创造一个新产品,或者是给现有的产品添加新功能,革新教育,改善一个企业的运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这个存在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方法论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前不久,Khoi Vinh(平面设计大神,前纽约时报的设计总监)在他的博客Subtraction.com 上面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In defense of Design Thinking,Which is terrible》(为设计思维辩护)。这篇文章是他和 Natasha Jen「Pentagram(五角)合伙人之一,她在去年在99U上发表的演说《DesignThinking is Bullshit》(设计思维就是纯扯淡)引发了一波对设计思维的讨论,在第三届Phil Patton讲座上的交流记录总结,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感触而成。那时,我深度接触设计思维这个方法论也有段时间了。这篇文章以及 Natasha 的演讲引发了我对这套方法论的思考。就这个话题,我跟国内外的设计师朋友,产品项目经理进行了一些交流,加上本人的工作经历,跟大家谈谈我对这个方法论以及设计本身的看法。

△ 图片来源:https://www.subtraction.com

先总结一下两位大神的观点。Natasha 认为,设计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不能被简简单单流程化,并且可以运用在任何一个行业去解决任何问题。她还认为设计思维这个词盛行的现象是令人担忧的,设计思维里的五个环节中也完全缺乏了批判这个板块。而批判、总结,再加以改进设计方案是直接影响一个作品/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这种缺乏批判的设计(方法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加以使用,这有可能会导致设计的「下坡路」,而且会误导大众对设计本身的理解。所以在她看来,设计思维是纯扯淡的,除非她能看到一些真实存在的证据,证明设计思维的优点。Khoi 从非常客观的角度跟大家探究了设计思维,比如它让许多不同领域的人都能参与到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设计的一大功能就是解决问题 problem solving)。Khoi 从 Natasha 演讲里感觉到了她对设计民主化的一种恐惧,他认为 Natasha 觉得只有设计师才能设计,而且只有设计师应该设计。让非设计专业的人来设计会直接导致差设计的产生。Khoi 认为这种领土性质想法是有问题的。当更多人了解并且投入于设计当中后,并不会导致设计的整体质量下滑。如果能有更多非设计专业的人来解读设计并尝试设计,这其实对设计本身是非常好的。就像科技,当它被更多人学习,应用并加以改进之后,才会有更多的突破和革新,设计也应该如此。但是他也同意,设计思维是一把双刃剑,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它不可避免的方言性,和它促进设计民主化的效应力其实并不高。

对于他们两个所说的观点,我觉得都对。但是更准确的说,他们两者所提到的设计并不能相比,因为设计思维(方法论)与设计其实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东西,从名词上来说已经能嗅出它们的不同。

文章目录

  • Natasha Jen – 批判在哪里?
  • 为什么设计思维是纯扯淡?
  • 谷歌的设计冲刺
  • Khoi Vinh – 设计(思维)的方言性
  • 「当你都不会这门语言」的时候…
  • 「那就更别提去理解这门语言了」
  • 总结

Natasha Jen – 批判在哪里?

Natasha 所说的设计是设计师们通过自己的独特风格以及对当前的设计潮流的敏锐感觉来创造出满足客户/大众审美的作品。这里的设计,狭隘地来讲,可以定义为一种主观的行为。那么这个行为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实行。Natasha 本身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师,她对视觉的敏感是不用说的,在 Pentagram 这种设计巨头里,她也是创造设计潮流的那批人。「虽然我们公司涉及到的项目种类非常广,包括企业形象设计,展览设计,出版物,动态图形等等。我还是会用平面设计师来定义自己。」她的开场白「设计思维现在是个流行语。这就是问题所在,当今社会尤其是设计师圈子里,并没有很多对设计思维的批判。我认为像我这样非常在乎自己发布的作品质量的设计师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设计思维的含义,以及它会给设计领域乃至社会带来的影响。」之后,Natasha 讲解了设计思维的五个环节以及通过在谷歌图片搜索「设计思维」得到的答案,也就是五个排列整齐的六角形以及密密麻麻的3M便利贴,风趣的总结了社会对设计思维的理解,并简单介绍了设计思维的由来。

△ 图片来源:https://99u.adobe.com/videos/55967/natasha-jen-design-thinking-is-bullshit#

什么是批判?如果你就读过设计学院,你肯定知道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讨论中,批判都是非常重要的。你提出一个创意,并展示出支持你创意的证据,然后在场的各位就开始各种建设性质的喷你。这才能真正促使你的提高啊,对吧?与此同时你也能开始真正掂量和反省,到底什么是好的?但是批判在设计思维里面完全不存在。──Natasha Jen

我完全同意她所说的,但是 Natasha 的设计并不是设计思维,设计也确实不是一个线性的流程。当然啦,打草稿,被喷,修改,再被喷,再修改,最终结束,大体有一个套路。这个设计也不完全能被模式化,并用于任何行业去解决任何问题。咱们再来看看设计思维的五个环节,里面真的没有批判么?其实也是有的,而且每一步都有批判,只是它存在的形式跟 Natasha 所讲的批判不一样。怎么讲?我马上跟你们慢慢道来。在那之前我们来看看设计思维到底扯淡在哪里。

为什么设计思维是纯扯淡?

设计思维为什么扯淡?同学们先要明白,设计思维并非是一种思维,它是一个方法论。那么这个方法论本身是没有正面也没有负面的。其实就看企业和团队如何使用这个方法论了。挪威设计师 Lillian Ayla Ersoy 发表的《为什么设计思维在走下坡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一文中探究了这一话题。她提到了她近几年周游世界参加各种设计研讨会所看到的新发布的产品已经变得千篇一律。她提出,设计思维不应该是一种生产线。它其实应该促进新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今的设计思维已经变成了一个差不多产品的生产线。平面设计,动效设计,情感设计等都在慢慢失去它们的价值,但是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都是它们。这其实跟 Natasha 提到的观点非常相似,她认为对于很多企业来讲设计(思维)只是一个需要被打勾勾的盒子,并没有注重这个方法论能够带来的潜在价值。当一个团队发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却又只是发现了冰山一角的时候,就赶紧实现产品然后发布,并没有经过多轮的改进探究来让方案变得更加成熟。设计师们有时候也要为多个权益人展示进度和解释设计而头疼。权益人太多也会不必要的拖延设计的进度,让设计师们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

设计师和创意人士所处的环境也是决定他们个人提升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本身很有天赋的设计师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给其他人解释TA的设计决定,而没有在自我深造上面的话,那么过几年TA的设计水平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Lillian Ayla Ersoy《为什么设计思维在走下坡路,我们应该做什么?》

创意环境,工作氛围很重要,我觉得不管是管理阶级或是我们这些手艺人都应该积极地为对方打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意环境,这样才能推进创意的发展以及对我们本身实力的提高。

「刚刚发现到冰山一角之后,赶紧投入生产然后发布,然后赶紧失败,看看大众的反应。」和「没有真正的结束,只有没完没了的发布!」

我不知道国内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我也知道这肯定是极个别情况,但是上面这两句话让我想到一位在国内一家科技公司的朋友分享他工作经历的时候提到的,团队里设计了一个新功能之后赶紧实现,然后发布,用真实用户做实验,看看反应怎么样,行就接着来,然后根据用户回馈来改进方案,不行的话直接把这个功能取消,再想下一个功能。这种实验型的做法OK么,必须OK。结合团队所处的整体环境,包括市场,文化,以及用户对新科技/新产品的认知度/接受度的不同,设计、开发、发布的步骤有不同的套路和节奏是正常的。而且,通过测试所得来的回馈是对产品最好的批判。我觉得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有可能是国内的发展能如此迅速的因素之一吧。但是什么都是有利有弊的。那就是在这个节奏如此之快的过程中,我们作为设计师是否在逐渐丧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设计不再是利用我们设计师本身的思维,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对视觉的敏感去解决用户的问题,而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实验,然后通过用户测试/调查,再改变参数,再测试,如此反复最终产出一个理想的产品/功能。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本身的价值有没有得到提升?长久来说,设计师对自己本身的看法会不会改变,甚至会不会丧失了对「设计」的信念,并因为这种机械化的创意模式而变得萎靡不振?如果真的这样下去估计设计师早晚也可以被自动化取代。

好的设计不是赶出来,也不完全是实验出来,好的设计需要足够时间,加上队员们积极的思考,突破,设想,测试所造出来的产物。

拿撰写动效规范来举个例子,前前后后参加不同的设计冲刺,收集证据,并反复提炼语言就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当然了,撰写动效规范与视觉设计不是一个东西,但是为了取得高质量的结果,两者步骤上面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也是非常有幸能有我现在的工作环境,上司对我信任,队友们互相给予支持。我的经理为了方便我收集材料,让我尽可能多参加设计冲刺,了解其他的产品在干什么,未来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在撰写规范的同时,也会参与到决定这些产品的未来方向是什么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动效设计到底是什么,动效规范应该怎样改进,怎么样设计动效以及它在现行科技领域的一个定位和走向。那么下面让我通过谷歌里的设计思维实践来证明,批判在设计思维里其实无处不在。

谷歌的设计冲刺

△ 图片来源:https://www.charitydigitalnews.co.uk

在谷歌里我们会定期做 Design Sprint(设计冲刺,时长通常为三天,利用这三天来集中精力解决UI/UX问题,并且总结出可执行的下一步。)它可以是为了解决一个产品的某一个功能的用户流程(User Journey)定一个大方向,也可以是为了让不同产品之间更好的相互合作而研制一套相同的设计框架。格式其实就跟设计思维一样。第一步,Empathize(共情)。在每一个 Design Sprint 的开始,我们都得要明白这次活动的目的,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通常会有来自不同队伍的关于主题的演讲(LightningTalk,闪电说),其实批判从这里已经开始了。在听演讲内容的同时我们得把值得探究,改进的地方记录在便利贴上面(叫做How might we,我们能怎么样去……),这里批判的思考就已经开始了。而且由于组员们的专业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在同一个关键点上面,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经理,调研员所考虑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在共情环节结束之后,我们会把这些便利贴贴在墙上,开始第二步,Define(确定)。把捕捉到的观点综合处理,归类,把大家达成共识认为重要的内容按照种类排好,再把不重要或不相关的内容除去。我们得批判的思考才能更好的分辨便利贴们之间的潜在关系,以及哪些保留,哪些需要被除。咱们再看下一环节,也就是 Ideate(形成概念),这里也是我认为是批判最多的一个环节。我们先会做一个叫做 Crazy Eight(就叫它疯狂8分钟吧)的小活动,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组员在8分钟内想出8个点子,然后相互分享。接着全员投票,把最有可能成为解决方案的点子选出来加以点评并且定制出冲刺接下来的计划。之后,我们会安排固定的时间来分享我们的设计进度,在分享与展示的过程中,组员们就得给出建设性的批判。我作为动效设计师,需要思考在设计出来的界面之间符合活动主题范围内的潜在交互实践范例,找出界面与交互设计方面的漏洞,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并加以讲解。经过至少三轮的分享与改进,冲刺的最后一天的末尾,我们才会给利益相关人展示我们得出的结论。这就是我们的设计冲刺格式。我注意到的是,设计冲刺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在短时间内得出一个具象的结论/共识,以便之后的设计与开发。

那原型(Prototype)和测试(Testing)呢?是的,不是所有的设计冲刺都会涉及到原型与测试。工程师们在冲刺当中除了与我们设计师一起发散的思考之外,他们还会提出方案在实现方面的可能与局限。现在有很多工具可以非常迅速的制作出原型,原型也确实在展示设计漏洞方面有很大的用处,但是它也有局限性,比如在展示一些特定交互实例的时候,无法展现动效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比如说允许用户在过渡中途转向或返回,这种我没有在原型工具里看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有这种功能的原型工具。再说如果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设计,为什么不呢?再说测试,其再经过几轮冲刺后,我发现,测试最好别在冲刺的时候做。一次冲刺只有三天,好钢用在刀刃上。文章上面提到过,测试也是一个很好的批判。通过测试原型所收集来的回馈,加上我们的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机会所在,才能更好的改进产品/功能。当然不排除是因为谷歌的财大气粗,所以可以给原型和测试环节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让他们撒欢儿地玩耍。

所以这样看,其实在冲刺的过程中,批判是无处不在的。

关于 Natasha 有关设计思维属于纯扯淡就谈到这儿,下面看看 Khoi 的设计思维是把双刃剑的论断。

Khoi Vinh – 设计(思维)的方言性

设计思维使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它促进了设计的民主化,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设计。设计思维有很多正面的元素,但是当然也有它不好的地方。──Khoi Vinh 《Indefense of Design Thinking,Which is terrible》

△ Khoi Vinh 图片来源:https://www.designweek.co.uk

Khoi 的观点使我产生了许多共鸣。他在文中所提到的设计民主化,以及用工程领域的开源对科技的提升乃至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话题太大了,我就不聊了。但是从毕业到工作,我的经历可以好比从 Natasha 的设计思维是纯扯淡到设计思维是一把双刃剑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因为设计思维本身作为方法论,它其实是中性的。所以与其说设计思维的方言性,应该是设计或者任何一种专业的方言性。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话:

When you lack language,you also lack the capacity to understand.

当你都不会这门语言,那就更别提去理解这门语言了。──Khoi Vinh

还有:

抵押支持债券,次级抵押贷款,国际货币基金贷款划分的「部分」。听起来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对吧?这些词儿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无聊,甚至让你怀疑你的智商?呵呵,它们作用不过如此。华尔街那帮人特别喜欢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来让你觉得只有他们才能胜任他们的工作。也有可能,就是想把自己与其他人分割开来。── 电影《大空头》

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里面的瑞恩·高斯林用上面这句话把 Khoi 所说的解释得淋漓尽致。Khoi 所说的也让我感触特别深刻。我认为他提到的这个是设计思维,也是设计双刃剑里最「锋利」的一面。先拿在用户体验这个专业的方言性举个例子。在谷歌刚入职的时候,我其实对这个岗位并不看好,干了个把月之后甚至开始跟朋友抱怨说谷歌里创意已死,只有古板的设计,办公室政治还有盲目的服从。因为那个时候我对动效设计这个专业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 UI动画制作上,对用户体验这整个专业那是七窍通六窍。那你们会问我是怎么进去的,当时他们雇佣我当合同工也只是让我制作动画素材。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动效设计可以增加应用的连贯性(Continuity)和可用性 (Usability),促生心智模型(Mental Model),阐述界面中组件的空间关系(Spatial Relationship),主次关系(Hierarchy),以及暗示可执行交互动作(affordances)等等。

「当你都不会这门语言」的时候…

第一次参加设计冲刺,也是因为刚入职,所以并没有能真正参与到冲刺的过程当中,当时能做的就是帮设计师们制作动画素材,然后他们再研究设计中的漏洞。吊儿郎当的参加到冲刺第二天,开始第一轮的分享设计进程,一个来自瑞典的小哥开始讲解他们小组所做出的设计方案。我当时站在那里,真的一句都听不懂,所有词儿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放到一块儿我就不明白了。我以为是因为我的语言不达标,于是就问了站在旁边的一个美国本土小哥,他也是一个跟我有相似背景的动画师:「嘿,他在说什么?我听不懂啊。」意外的是,他竟然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啊。」就是在那个点上,我被设计思维和用户体验狠狠的划了一刀。

单从用户体验来讲,得先学到多少的专有名词才能在这个专业里面轻松游走?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专业术语会让我摸不着头脑。曾经读过一篇国内关于 Material Design 的文章,在评论区里看到这样一条评论:英文应该成为 UI设计师补习的第一个技能哎!之前在准备演讲的时候,我在翻译上面花了不少功夫。因为同一种组件用英文说是一个名词儿,但是用中文估计就不是直译那么简单了。举个例子,MaterialDesign 里面的旅游应用 Crane 使用了一个叫做「Back Drop」的组件。我当时给翻译成了「背幕」,之后觉得还是不妥所以干脆就不提这个组件了。后来跟礼包哥聊天的时候才发现这东西叫做「抽屉」。这里不是想说谁的名词儿才是官方的,只是觉得很有趣。

专业有方言性,不同团队其实也有。为了能更好的跟队友合作,不同团队都会不自觉的去创造一门「自己人」的语言。这也不纯粹限于语种的不同,举一个例子。我之前收到谷歌另外一个团队的动效问题,问我一个 Logo 动画在应用 Warm Start(暖开始)和 Cold Start(冷开始)之间的使用区别,当时我就迷茫了。就问道什么叫做暖开始和冷开始。后来解释说,暖开始就是你的应用已经是打开的状态下从别的应用回到该应用,而冷开始是从应用本身的关闭状态被打开。而我们队里,会直接说「When you open the app when it is closed/When you return to the app.(当你打开/回到这个应用的时候。)」 我其实就是觉得,你用来跟我解释「冷暖开始」的时间,都可以跟我说多少遍「当你打开/回到该应用」这句话呢?非得发明一些队外的人不明白的词句,还得再花更多的时间去解释,何必呢?

能说会道必须是一种能力,用天花乱坠的词语解释设计也并非易事。你也会发现,设计水平相当的时候,往往是那些听起来越「聪明」的人,越会说的人升迁越快。但是少一点逼格,多一点真诚,也绝非坏事啊。最近跟礼包哥交流,我问他关于对设计思维的看法,他提到了产品思维并解释道:「寻找用户痛点,刺激用户痒点,满足用户爽点。」就算你不是用户体验专业的,是否也能大概明白什么是产品思维?

我们都想让别人觉得我们很聪明,并用酷炫的语言还有别人不懂的专有名词讲解设计。这样众人会觉得设计是一种神秘的学科,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就像 Khoi 说的:「尤其是对于在广告机构,艺术工作室的自由设计师来讲,把设计的奥妙保护起来是正常的,毕竟设计师们有明确的利益动机嘛。」要是谁都懂我们的专业,都会干我们干的东西,那我们赚什么钱,吃什么去?不同专业的方言性绝对不可避免,你们也看到了,就连同公司内部队与队之间交流都存在困难。当然,我也不会说你必须得用大白话去解释你的专业。不过你可以试试看,跟你不是搞设计的朋友,聊聊设计,或者跟你爸妈解释一下你是干什么的,看看他们能不能明白。设计思维在设计民主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效果真正有多少呢?国内外设计圈子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小,大众对设计的认知度还是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种不可避免的「方言性」。当然还有好大一波儿认为「设计根本就是特别简单的东西,不值钱!」的人。

「那就更别提去理解这门语言了」

就好像你想要做出好的电脑动画,你得先要驾驭好电脑软件,不能让其变成你的绊脚石,然后才能更好地展示你的故事,构图,动画节奏等等。想要能够更好的跟队友们研讨工作,你得先懂得使用用户体验的语言。我因为从一开始对用户体验专业的知识缺失,不得不去读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与相关读物。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至少会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阅读上。但是讽刺的是,当我对这个方言掌握到一定程度,并能够跟同事交流甚至提出影响设计方案的建议的时候,我发现不但再没有觉得谷歌里创意已死,只有古板的设计,反而也能明白这个专业有意思的地方,并发现能够发挥创意的地方其实有很多。现在再看我之前的抱怨确实有点可笑。这也告诉我有时候如果不了解一个事物,还是少评论两句。

总结

设计思维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化。此文没有想定义设计思维是好是坏,只是呼吁大家用辩证的态度去对待设计思维,以及其他甚至还没出生的方法论。我们应该根据项目、团队的情况去选择不同的方法论,而且要更加注重设计的过程,学习怎样为不同的用户,交互情景做出适当的设计,并积极的思考。

设计思维只是一个起点,应该用它来激发新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个加快产品生产速度的秘籍模式。

专业的方言性不可避免,在与其他队交流的时候,可以主动的解释一下「自己人」的语言,平时尽可能用易懂的词句解释设计思路。

一个团队,一个企业里每一员都有为对方打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意环境的责任。

不知道大家对设计思维怎么看?设计再怎么说还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也只是设计的第一步。在2019年里,希望大家能用探究与批判的态度去看待设计和自己的工作。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官方最完整版:张小龙微信公开课演讲,总结微信8年

雪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大家好!我是张小龙。


刚刚我们在下面看了一下这些吐槽,非常好,因为我每天都在听到这样的声音,都已经习惯了。我觉得在中国来说,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

每年我们内部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我总是说我还没有确定好,我还是要想一想,后来我跟他们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我要来的话,能不能把我的时间放到更加晚一点的时间,因为我特别希望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状态跟大家做交流。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特别是今年这样一个时间点,我觉得很特别,如果是去年的话,大家都会说「七年之痒」,我只能总结怎么样「痒」的。今年是8年,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 APP 有10亿 DAU 的数量级,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可能在我们自己看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事情。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看懂了举一下手让我看一下。

谢谢这么多知音,有10%的人勇敢地举手了。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他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 APP 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关于设计原则

有一个朋友说,在互联网界,微信就是一个异类。所谓异类,就是和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我其实很惊讶,也很自豪。

自豪的是,做异类是表示你与众不同,那就是很优秀了。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 APP 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 logo 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坚持。

这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在晚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

现在,微信到了10亿的DAU,在这样的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从微信的起源、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的我们在想什么。

其实有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说它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当我们在用苹果手机,我们会研究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好的产品出来?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 Rams 总结过好设计的十个原则,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一个人。

我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下,大家可以对照微信来思考一下,会很有意思。

  •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 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 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
  • 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 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 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 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
  • 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 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 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其实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设计替换为通用的产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你做出这样的提示,用户就会这样做,那样的提示就那样做。并且本质上,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之所以提到这是个好的设计原则,也是因为我认为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

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 logo 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而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KPI 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给用户。

我很感谢自己的经历,从PC时代自己一个人做 foxmail,到做QQ邮箱,到手机时代做微信,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产品,以至于从骨子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可能因此能直觉上就遵守一些底线吧。

有一次我问同事一个问题,PC时代,PV最大的页面是什么?答案是 IE浏览器的404页面。我问大家,微软为什么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同事们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啊,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广告呢?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放开屏广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很有意思的是,因为遵循原则,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

这里让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 UI 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也有很多用户吐槽,觉得非常不习惯。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7.0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UI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关于微信的历史

说完微信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原则,我想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一些历史。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比如去过某某寺庙。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

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

我们后来的很多产品,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在里面,比如订阅号、朋友圈。因为在阅读空间里面,我们尝试了各种社交的形式,基于社交的阅读,朋友推荐文章并且可以在下面共同来评论。

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在邮箱里只是一个分支,所以它能做的用户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做到一定的阶段,也觉得这里差不多走到一个尽头,应该去切换一下方向。

当kik 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 kik 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 PC 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 QQ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在这里我想提到一个数据,在今年的八月份,微信的日登录用户已经超过了10亿。

这应该是国内第一个日活超过10亿的产品吧。

超过10亿DAU 的时候,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没有任何的庆祝。大家只是觉得,到10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吧。但我自己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是挺多感触的。

我其实特别庆幸,能伴随这样一款产品走过了过去的八年,并且,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而非职业管理者看待,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所以在微信8年这样一个时间点,跟以往的公开课不一样,我更愿意从微信的方方面面,来解释下我们是怎么想的。

我想,这对大家理解微信这样一个产品会有帮助。

初心与原动力

初心,是用熟了的词,我换一种说话,叫「原动力」。

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由于我对工具产品热爱,我甚至会亲自动手写代码来打造出一个 foxmail 这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制造欲望。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

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

对用户来说,我们不能说,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当年,当同事问我的时候,我其实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是「一种」的话,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起不到一个 slogan 的作用,也不能让人记下来。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只属于微信的,它是一句独特的话。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当时的思考主要是,微信会取代短信,那么短信时代的市场需求是,众多的服务都要通过短信来触达用户,我们取代了它,也得提供相应的能力来覆盖这个需求。

但我知道短信、邮件,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既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跟 Pony 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Pony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

所以从公众平台开始,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包括后来的小程序。

做平台,需要有原动力。否则,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SP平台。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SP平台了。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当时做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要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举例来说,传统的商业,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那么,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当时举例最多的案例,是如何帮助一个盲人,没有技能,也能够找到顾客。他应该有公众号,他的顾客会在关系链里传播这个公众号。所以,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 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它的公众号,就是它的品牌。并且,品牌是基于关注和认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因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么,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

后来做小程序,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让做出优秀小程序的人获得回报,这个生态即便能起来一点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今年,我真的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是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他发现有很多个盲人按摩师通过一个小程序找到顾客。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开心,因为这和最初我们反复地举例说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

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针对两个原动力我展开做一些解释,关于「做最好的工具」。

坚持着这个原则,我去观察很多业界的产品,会经常觉得有很多事是违背我自己的常识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 APP 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率。

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原因是最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那么应该是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除非是一种娱乐类的内容消费,可能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去看一个连续剧,要花很多时间。但连续剧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集数,来获取用户的时间。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视频软件都有两倍速度播放的功能,很多用户会选择用两倍速看到完整的剧情。这是用户对强硬希望拖延时间的电视剧的一个用脚投票吧。

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当时互联网刚起来,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PV量变高。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

关于时长,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用户的好友可能越来越多,理论上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随着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当好友少的时候,你会看得更认真一些,更慢一些。当好友多了以后,你会放得更快一些。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他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笔支付,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这才是最好的工具。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举个例子,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对于这样的能力,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小程序

说完创造价值,我继续说说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一样,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给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虽然是做同一种东西,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刚才提到的,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的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其实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个事情。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 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这点,在之前的公开课,我已经详细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网页的体验为什么不好,就像不理解为什么公众号的体验比网页好一样。这里,微信其实用了一些限定性的办法,比如说排版,使得哪怕是一个业余团队,做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在用户端看起来体验都还不错。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 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所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线下行业,已经用小程序来作为它和顾客的一个连接器,并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是特别好的案例。

因为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在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个是,搜索的直达。

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 APP 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所以我们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我要查一个航班号,是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搜到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这会是我们在未来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但是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 APP 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即使我们提供了一种叫模板消息的能力,也会被滥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骚扰用户的动机,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是不太足够。

最近微信7.0版本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它,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振动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用户可以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对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我们会继续想办法来强化这一块。但未必是大家想的这种很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游戏

小游戏做到现在,其实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就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的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的游戏把它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所谓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然后用一般的情节玩这个游戏。

除了小说我们还有很多的领域,它都是关于创意的。哪怕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可能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智力类型或者是好玩类型的。

所以它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小块头游戏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说,如果我们再往后一年的话,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少,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反而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 APP 的游戏照搬过来的,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我希望用这样的一种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是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当然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挺难的,我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种梦想的话,很快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经营点,很快把流量耗光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我们对它的一个期望。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关于公众号

我知道大家特别关心公众号的情况。

因为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创业,并且看起来好像经过了几年,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当然红利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一个范围。在座有多少在从事公众号的工作?以前说过公众平台不是为你们准备的,但公众平台确实是被自媒体用得最好的一个领域。虽然不是为大家准备的,但我们其实真的想要很好的服务大家,所以最近我们对公众号做了特别大的一些变化,包括公众号的改版,也包括在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

如果我简单回顾一下公众号的历史的话,在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了巨大的粉丝。在当时,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就是最早的公开课里面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阅读量其实70%、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20%、30%是来自于订阅号的。为什么我觉得它特别好?其实它符合一个二八定律,有20%的人去挑选信息,有80%的人去获益,通过20%的人挑选去阅读文章。

几年下来的话,一个是用户他可能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了,另外一个我们在内容的质量上没有持续性的话,这里与用户的联系确实会有所降低。我们做了一次改版,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有很多公众号会觉得自己的效果反而变差了,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很多。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分析的。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改版怎么改的一个问题。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一下他的阅读方式,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改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用户觉得阅读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当他继续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浏览更方便了。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不是他看到这个文章效率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些内容有没有吸引力。我们自己盘点画像,在内容吸引力方面是我们强化的地方。否则的话,我们不管怎么改变版面,用户不会在这里停留,也不会看它,好的内容才是根本。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相比博客时代,我认为当时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量更大一些。因为我们当时在做 QQ邮箱的阅读空间,就知道当时有很多博主写的文章很好,现在公众号的博主反而没有当时的博主多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也就是说平台的责任所在,我们应该有一种机制让更多人在这里面产生更多优质的内容。

最近我们看到,通过一个合议的角度来说打击洗稿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使优质内容越来越少。所以关于怎样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的特别大的内容。

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说视频化展现这些内容。所以在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 APP,大家会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所以对于优质内容来说,这里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特别多。对于去年我们发布的 APP 来说,为什么我们会延迟那么多才发布?并且发布看起来没有起到特别大的效果,当时我们想要发布一个 APP,做一种改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文章。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他也可以在里面来写公众号的文章。只不过我们后来没有做到这样一点,并没有通过一个 APP 带动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我觉得我们的方向仍然是,让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创造文章。

另外一个点是关于社交传播,就像我刚才分享的数据,在微信的早期确实是通过分享来阅读的人是大多数,而自己主动去看的反而是少部分,我认为那个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后面我会专门花一个比较长的篇幅来讲关于社交的传播和社交的阅读。

关于社交

下面一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点。对我们微信的本源、微信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聊过,所以我这里准备花一点时间聊一下关于「社交」的话题。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当然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自己想象。

我是这样想象的。

可能在远古的时候,如果人都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话,他是没有社交的,当人类成为一种群居的动物的时候,原始的社交就产生了。

人在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不要被排斥,所以人必须跟别人说话。说什么好呢?其实就吹牛来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为了让别人重视自己说的,必须要一点夸张的色彩。这是我对于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当真。

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过如此。担心就被排斥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挑选一些很夸张的东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问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后来,我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啊,我说,「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每个人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接受,你说的每一句话,有意无意的,都在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认可。表面上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本质上有可能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你传递出来的人设信号。当然这个只是我自己一种方便我去理解社交的一种想象,它并不一定是一种科学的研究。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比如说你发的每一个内容,其实你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一个这样的人,背后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人设,你想推广自己的人设,是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这样子的。所以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

从远古开始,你就害怕被社区排斥走,所以你要吹牛,你要讲一些很夸张的东西,体现你的重要性。在社交里面体现自己特别的地方,特别的地方就是你把你看到的东西拍成照片发给大家。你看到晚霞,就把它拍的非常夸张,让大家觉得你看到的风景与众不同。或者把自己P得特别漂亮来推广自己的漂亮人设。

所以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朋友圈为什么鼓励发照片,而不鼓励发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较曲折一点。这个问题我之前解释过。因为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写一段文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这段文字还要表现好自己的人设。但发一张照片,就要轻松很多。

所以为了帮助他表现他的人设,所以让他选取一个很轻松的工具那就是拍一个照片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少数很清醒的人,会问自己我要推什么样的人设?

很多年前,我每次发微博,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表现什么?」,大部分情况下,一问到自己这个问题,我就默默地删掉了准备发的文字。当然,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越是短处越要发一个朋友圈来来强化它。它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明大家很认可这一点。

但这样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

如果你多发几张旅游的照片,大家会认为你经常在外面旅游,如果你发一些加班的可能被认为是整天都在加班。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子。这只是一个人设推广,它虽然有作用,但是也会过头,你很难表达你的真实状况。

就像我们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但是你只要发朋友圈说我很开心,大家就认为你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屏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状态。

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

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视频动态的原因。以前叫时刻视频。

关于朋友圈,其实我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说要逃离朋友圈,或者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但事实上这是互联网圈子大家看到的一个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因为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逃离社交,即使你发东西少了,你也会去看他,然后也去互动点赞评论。它本身也是个社交行为。

可以透露一个数据,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我觉得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国最社交工具。它现在每天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的频繁进入。好像用户每天要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社交,他这一天可能并没有出门,并不妨碍他完成社交。即使你可能不发朋友圈,但是你会去看,你通过点赞评论还是会参与到社交里面,就像完成了一个社交任务。

如果各位在座的产品经理,其实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朋友圈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在用?甚至这些年里,这一批人都已经长大了或者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很多用户的思维或者社交方式在这么多年以来并没有变化。本质上来说,就像我杜撰远古人怎么社交,其实我们人的社交是没有发生改变的,或者说社交的需求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在线上的社交只是线下的社交的一个映射而已。

在线下在现实里面没有互联网的话,大家要去社交,可能去参加一个饭局,去参加一个聚会,然后可能熟人之间会打打招呼,我说的最主要是熟人的社交。但是这种线下的社交效率是比较低的。因为它要跨越地理和时间才能做到。

朋友圈本质上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的场所,其实它不止是一个时间流。我把它比方成一个广场。

你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从广场走过,然后你在广场里面会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那里讨论不同的东西,聊不同的东西,有各自的主题,然后你经过每一个人群,这里面都是你认识的人,并且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参与到任何一个小圈子里讨论,并且你也会发现每一个小圈子全部都是你认识的人。

你可以过去打一个招呼,或者参与一下。然后你转身离开到下一个,再去参与一下,或者不参与,或者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的去点赞就走了。这样的话,当你把朋友圈给看完的时候,那时候你在广场已经逛完了。

这是特别强调的一个设计,就是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个人或者你参与的一个讨论大家两两之间是相互认识的一个点,这样的一个点不是一对一的讨论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看到A好友发的朋友圈,然后B好友评论了,你一定同时认识A和B,然后你评论的时候是三个人在讨论,它是符合了「三个人以上比单聊更加丰富」的一种社交体验。

半个小时你已经看到了很多朋友,看到了很多他们讨论的主题,并且也参与了很多个主题的讨论。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当天线上社交的一个任务。这样率的一种工具,你当然会觉得很难离开他。

但是朋友圈也有它的弱点,也是大家谈论的,大家想要逃离它的一个点,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地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实际上我自己在朋友圈刚出来的时候,每天要发十几张照片,到现在我可能几个月发一次。很多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发朋友圈的压力。

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虽然朋友圈确实在社交方面很,但是在自我表达方面会很有压力。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比较勇敢的自我表达。

但是这里很矛盾,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人表达得很清楚,如果要最没有压力,那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但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是不可能获得朋友的回馈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社交上的回报。他跟人说的话被越多人听到,他的社交回报越大,但是他的压力也会越大。所以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了,他自己觉得压力小了。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设三天可见的东西?朋友之间不会反目?我想简单解释一下。

作为一个设置里面的开关,一般来说用的人是很少的,做产品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人很懒。但这是微信里面最多人用的一个开关,超过1亿的人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三天可见是一个用户的强大需求,他希望是这样子的。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朋友圈重新做一次的话,我可能直接让相册变成是私密的。朋友圈和个人相册是可以完全分开的,是两个概念。现在同一个照片放在相册里面可以被当做历史性的挖坟,也可以在朋友圈作为一个动态来展现出来,这只不过是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这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

所以我们鼓励用户去设置三天可见,希望这样子使得他更加勇敢的去发朋友圈。他不用认为说我发的每一个都是可以被别的朋友很久以后来翻看。

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他应该有别的一个东西来展现自己的。比如说他精心准备的一些照片等等,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动态作为个人的历史展示。朋友圈更多的希望它代表了一种他的动态。

所以刚才说到这一点,其实也延伸出一个问题出来就是视频动态,我刚才说这么多,我相信朋友圈特别强大,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还是离不开朋友圈的,因为还没有出现一个比它更率的社交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对于朋友圈这样一种高压力的社交工具,可能并不代表未来的趋势。未来大家都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工具。这就是我后面要提到的视频动态或者是时刻视频。

其实视频动态来说,很多人说微信要大力来做视频了,我并不认同,微信怎么可能去做某一种技术领域的事情呢?视频只是一个技术,微信要做的是通讯社交的事情,所以视频对于微信来说只是一个载体,微信是希望做社交。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的模式,解决上面说的弊端。

如果说做视频的话,视频在微信里面一直都有,并且每天朋友圈里面的视频量还挺大的,一直在增长。

所以视频动态就像前面解释的,更多的是瞄准一个怎么样能够很轻松的去表达自己,并且用轻松的方式参与到社交里面去,视频只是一个技术的载体。如果没有视频,也会考虑用照片。

我接着回到朋友圈这里,我以前提到过 twitter 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其实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

我记得在腾讯公司做微博的年代,大家会想,输入框提示什么。好像是「你在想什么」。

为什么是你在想什么,而不是你在做什么?

那是因为 twitter 诞生于 PC时代,你用PC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在敲键盘。

但是微信诞生在手机时代,所以微信一直是只为移动互联网服务。

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说我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你可能走在路上,你可以拍一个照,这是你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只能记录「我在想什么」。

因为微信是一个手机APP,它是跟着你走的,它并不是一个电脑放在那里,你只能去看它。所以在电脑上不会有摇一摇,在微信里面会有摇一摇这样的东西,因为你是摇不动一个电脑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手机端的 APP 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的,我走在路上看到什么拍了一个照片发出去了。在电脑面前是我在做什么?我在整理我的照片,把昨天的照片发到电脑里面去,所以这是有很大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很早以前我说过一句话,人是环境的一个反应器,就是你遇到什么样的环境,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你坐在电脑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或者说你看到电脑里面的信息内容就是你的环境,所以你在电脑前输入的东西是你看了一篇文章,或者看了电脑里面别的一些内容,然后你对它做出一个反应,说我认为是什么样的。

但是你拿着手机,你走在任何地方,你的环境是真实的环境,你的反应会是对真实环境的一个反应。这个时候你的记录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你不是在回忆,而是你在经历。

也就是说你同样发一个信息,如果你发到电脑里面类似于微博类的东西,你可能在回忆,你在记录或者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是你在手机里面发,你可能是实时的,是在亲身经历的一个东西。

所以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在电脑前做不到的。坐在电脑前,你只能把以前拍的照片整理出来再发出去。所以很多从 PC时代过来的应用,迁移到手机时代,基本的逻辑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说到记录的话,记录真实世界,我认为这一个特别好的理想,但是他很不现实。因为记录或者拍一个视频,并不是一个用户真正的需求。不信大家看一下自己手机上有多少个视频就知道了。如果没有分享的目的,你是不会去拍一个视频的,即使你拍了很多照片,其实你也不会再看了。而往往是有了微信之后,你要分享给别人你才会拍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记录或者是拍摄本身并不是一个需求。

所以假设我们要做一个APP,这个APP 的目的是说记录我的人生或者是记录真实的世界,这个APP是做不起来的。拍摄不管是照片还是其他,首先是因为你会去分享而有意义而有需要。微信是有分享的能力的,所以微信不会做一个视频记录,每个人来记录自己的视频,然后只有自己看到。微信也不会做一个视频相册放在那个地方让别人来看到,因为那样的话,你只会一年里面挑最好看的三个视频放在那里,那是用来装饰你的,它不是一个记录。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来看到。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应该类似于朋友圈的,如果类似于朋友圈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个东西了。

当然现在的视频动态是第一个版本或者我们叫做0.1版本,大家可能还体会不到这一点,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就像对待小程序一样,特别有耐心去培育用户的这个习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拍视频来记录世界的习惯。

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培育用户或者是改变用户的习惯,我们有的能力是通过一种社交化的设计,使得他拍这些视频的时候能够获得他参与社交的好处或者是回报。

我们希望这里的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这里提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美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细留心一下,你在拍完一个视频动态底下的按钮不叫「完成」、不叫「发表」,而是「就这样」。

就这样包含了一个含义是,这个视频可能并不好看,但是就这样了,我就发了。这就是很真实的。然后我们为了让你能够勇敢发,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这个视频,必须要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来减少你发「就这样」视频的压力。然后跟他说了,他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子的,前面我发现他真的乱七八糟拍了,一点也不装饰自己,很真实拍出了很多,我看得也会觉得很爽。因为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但是我不可能跟每个用户去说你要这样来拍,所以对于产品来说,最终的走向是会让一个用户在压力最大的情况下能够很自由去拍一些东西,去记录他自己或者他周围的世界。同时它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就目前来说动力是不太足够的,所以我相信在座各位也不怎么频繁去拍,但是让大家有动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给大家发一个红包大家就会拍了,但这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让朋友看到你会拍了,这是可能的。

所以后续我们会在这里一点一点做版本的升级,我们会尝试不同的路径,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它是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很传统的社交的地方,就是我们每个人在里面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当然这里我希望每个人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同样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也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不断去打磨它,因为这样一个拍摄记录世界,这样一个动机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习惯,这里是需要花一些时间耐心去慢慢推进的。

但是我们对此为什么会有耐心?就像小程序一样,小程序我们会给它两三年的时间让它变成一个生态,对这样一个功能当然不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能会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不断去打磨它,去尝试。因为我们确实觉得虽然用户现在没有这个习惯,将来视频的交流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取代照片的发送,变成更多被采用的载体。很简单,因为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比照片大的多。我知道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我举了这个例子,我前天给另外一个同事的视频点赞了,然后他就截屏发到朋友圈说小龙居然给我这样的视频点赞了,他只是拍了一个十字路口的灯光隧道,我通过他的视频看到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你就会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可能会为了让我给他点赞拍更多更美丽的视频,说明我们的产品这一点还没有做到位。这里面的引导我们会继续尝试去引导用户真的能够某一天很轻松自如拿起手机来就可以记录周边真实的世界。

我觉得一个好的产品不需要费口舌解释,我解释了这么多,说明我们做得不够好。

关于阅读

接下来我想讲一下阅读。很多年以前我在饭否写过一句话,因为当年刚花了好长时间在 QQ邮箱的阅读空间里面,「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

因为阅读要大众其实挺困难的。

比如之前我们在邮箱那里尝试的一个并没有获得大众化的阅读产品。只有一小撮人在那里用得很好。

当时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头一天的运营数据。第二件事情就是打开阅读空间,开始看文章,看朋友推荐的那些文章。后来这些想法其实是用在朋友圈里面了。朋友圈里面从第一个版本开始就可以推荐文章进来。

但是朋友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化的环境,是一个对自我人设进行强化的地方。而阅读只是朋友圈的一个辅助性的副产品。

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事实上这几年下来,朋友圈的分享的文章阅读率确实在下降。因为当一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内容越来越多,他反而会跳过那些文章,去关注一下朋友们真实生活里面的照片。他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就像在订阅号里面,我们其实在不停地改版。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矛盾,我们推了一个文章,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这个推送但并没有时间去看这些文章,那么他只能继续把红点消掉,然后就退出来了。

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之外,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圈子,一个不是为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这就是看一看。

对于看一看,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

我们团队同时在做两个方向的尝试。

机器推荐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效果不太好。我跟团队说,要么你们降低内容的底线,要么你们认命做一个小众的严肃阅读产品。

并且,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如果从 KPI 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KPI 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

而人类进化而来的社交体系,其实是一个具有纠错功能的复杂体系。如果你走偏了,会有人把你拉回来。

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我自己这些年来看的书,没有一本书是主动找的,基本都是受朋友的影响。我也经常给一些朋友推荐书,推荐的效果往往会比他们自己去找书要好很多倍。就像如果很多人都说一个电影好,你一般都会想去看。这就是从众心理。因为你不去看可能就会落伍了。

所以本质上,很难说什么内容是更好的。比如电影,你可能对这一类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朋友推荐你就会去看。

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阅读的大众化阅读产品,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但本质上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做阅读,而是每一个人在帮助其他人阅读,它是一种社交性的阅读。我们的好看功能上线,跟之前看一看的机器推荐比起来,数据增长得特别快,明显看到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兴趣更大。

这里也会有一些我们要去跨越的障碍。既然它是一个社交阅读,它就不可避免的会打上社交的烙印,就是你可能会推荐一些强化你的人设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单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你认为特别好的东西。

好看本身跟朋友圈也是一个区隔化。

朋友圈有篇文章,如果十个好友转了,你会看到十条信息。很重复,也没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好看里面就可以。这里面可优化空间特别大,包括大家在好看里面看到的,它还是一个很粗糙的式样。

有些人会担心会不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屏蔽掉很多跟自己兴趣不一样的好友等等。

我并不担心这样的问题。

第一是你不愿意去屏蔽人或者分组。

第二,即使你不愿意看这个人的内容,跟你的兴趣不一样,你也会关注这个人在看什么,所以大部分人会留着,你不会去屏蔽他。也许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我只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特别是对于微信这样一个产品来说,关系链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你观察社会各个阶层,他们都在看什么想什么的一个特别好的窗口。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兴趣的差异化会带来困扰,相反,反而有丰富大家眼界的作用。

因为朋友的兴趣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来推荐,你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它。因为朋友推荐了,也许你会看一下,也许会引起你的兴趣。你的朋友越多越复杂,这个面是越广泛。其实是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个方式。

所以好看也是我们下一年的发力重点。我们希望卷入几亿用户,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将阅读变成一个日常的事情。

关于信息流

信息流,我记得上一次的公开课,我讲了「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之后,很多人又会产生一些误会。

好像我每一次公开课都要来解释上一次公开课的意思。

我之所以这样说当然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大家说的我所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而是我不喜欢业界很多人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一些内容往下滑就是信息流,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标签化。

在手机里面看东西,手机屏幕很窄,你只能往下滑是最快的,但是不能因此说这样的东西贴一个标签就是信息流。这样的一种认知是特别简单的一种认知。

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展示方式。就像一个邮箱里面有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垃圾箱等等,这样就是一个信息流的话,没有本质的变化,而它只是把几个文件夹里面的信息放到一个文件里面显示而已。

而我们的订阅号,我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按照订阅的顺序展现的一种方式。它只是信息排列的一个展示而已。

这里我并不想用一些标签来定义这是什么东西。因为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就像我们现在做一个视频动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做了一个视频功能,而是我们做了一种让用户去拍摄和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这个功能是什么样的载体?所以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用一个什么样合理的方式来展现信息。

关于AI

关于AI,想来讲一点我的看法,AI在过去几年特别火。我们也特别重视 AI 这一项技术,就像大家现在在视频动态里面拍一个视频,你会看到有 AI匹配的一些配乐,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配乐挺智能的,因为确实能够识别出来他拍的东西并且是比较吻合的。

我并不觉得这种 AI识别的吻合是特别好的,所以我也跟团队说我们这里要出现随机的东西。当你拍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你拍一条马路,你并不是非要一条关于马路的歌曲,不然就很死板了。人是有想象力的,当你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就会想象到另外一种意象。

微信投入了很多精力来做AI。大家以为微信里面的语音识别是第三方来做的,其实它是微信内部语音识别的团队在长达好几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在做的工作,并且每天在优化它识别的准确率。所以到今天,大家会觉得这里面识别率越来越高了。当我们投入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 AI 这一块还并没有特别大的关注。所以说,我们并不会去跟风来做一个AI,而是说,AI是要落地到我们实际的一个功能或者是场景里面去的。

所以对于 AI 来说,其实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是特别认同它。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好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AI应该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语音识别一样。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人工智能的老师还跟我说,我们的有生之年看不到 AI战胜人类。因为当时上一门课,叫模式识别,自己还写程序来识别图像上的物体是什么物体。觉得这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当 AlphaGO 战胜了人类棋手,我当时也特别震惊。当AI 被用到我们产品里面的时候,我就在思考 AI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看过一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一个总结特别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举个例子,将来医生会被AI「医生」取代掉。为什么会取代掉?因为AI的「医生」连到云端可以知道所有的病例和所有的数据,所以他对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这一件事情,一定会比人类的医生厉害很多。确实是这样,一个人类的医生,不管他读过多少年书或者治过多少病人,他没有办法跟云端巨大的数据对比的。

并且就像下围棋一样,阿尔法狗下围棋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下或者他为什么这样下,AI「医生」建议你要吃什么药,你是没有办法挑战它的,你只能遵守它,它让你吃什么药你就吃什么药品。这个时候我们对它的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知道,或者说你认为它是我们的工具,相反我们可能变成一个它的工具。如果它是坏的话,或者机器突然出了一个故障的话,某一天云端里面下一个指令,让所有AI「医生」给所有人吃某一种很致命的药,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利用这样一种 AI 来做某一些工具,这种工具他可以指挥人的话,那么它超出了之前传统的工具的含义。我们会思考,传统说的工具,是人来驾驭工具。但是当 AI 很强大以后,AI可能是可以驾驭人的。就像AI「医生」一样。AI「医生」决定你要吃什么药,那么别的 AI「导师」会告诉你要看什么书,要做什么运动,甚至要跟谁交朋友,跟谁结婚等等。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我前不久看了一个报道很有意思,说苹果是怎么看待工具的?报道是说,乔布斯跟别人介绍什么是电脑的时候说了一番话,因为当时很多人不知道 PC电脑是什么?他说就像自己的车一样,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是跑得最快的,比如是猎豹,当我们有了自行车,自行车可以比那种动物跑得更快。这种工具扩展了人类的某一种能力,使我们通过这个工具变得更强大,PC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也是一个工具,它可以使人类变得更强大一些。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人去驾驭工具然后人会变得更强大。

但是对于 AI 带来的工具或者是 AI工具本身,就像我们说的AI「医生」一样,它可以决定你要吃什么样的药,甚至可以让你做什么样的运动才会对身体更健康。如果这个AI「医生」支持面更大一点,甚至可以告诉你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东西是很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你会想,这种工具超出了传统工具的范围,它变成了一种可以驾驭人的工具。

今年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可能有一些人知道,我们都知道谷歌的 AI技术特别厉害,但是他的员工联名来反对把这一项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最终谷歌妥协了,不会把这样一个 AI 的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作为谷歌的员工来说,他也会思考这一项技术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地方不可以用。作为驾驭人的工具来说,我们会对此保持一定的警惕。

这个看起来跟我们实际工作没有关系,我只是分享关于 AI未来的趋势发展,这里面有很多人在预测,我可能只是对未来对 AI 表示担忧的人之一。

当我在内部提这些的时候,有同事问我,我们的目标难道不是尽可能的获取用户的点击吗?我们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就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要反对公司把这一项技术应用在军方项目一样,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有意义所在的。

所以我们总是认为用户怎么怎么样,似乎用户是一个陌生的我们不认识的一个人群,然后我们控制他们,施加他们。但是,在微信,我们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们施加于用户身上的,最终也会施加到我们自己身上,有点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到底施加到用户身上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关于善良

这里就提到关于上次在内部年会里面说的一句话。就是关于善良的,其实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变成一个句子去传播,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不太理性的。

但其实每一句话都是有一定的场景的。我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所以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用户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不想把他理解为一种道德高地,我强调的善良是理性的。而且,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说明大家都已经很聪明了,大家缺的已经不是聪明了。

关于支付

有很多同事说我在公开课里面很少提到微信支付,之所以很少提到,是因为不需要提到,不需要提到往往意味着这一块已经做得特别好了。

因为只有用户意识不到的才是很好的服务,你都不会想到有这个东西的存在,你付款的时候自然把微信掏出去扫一下二维码,润物细无声的才是一个最好的用户产品体验。

这里要提到了两个大家不知道的点。一个是红包,我们在今年春节期间会上线的一个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是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就像传统里企业会给大家一些红包封面,然后大家可以用来包红包出去送给朋友。在微信里面我们其实一直没有这样的一种红包封面,这里如果有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可以留意一下,在企业微信里面去申请。

第二个小变化我们正在做。虽然说微信的红包特别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了。所以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一种赤裸裸金钱的交易,只是一个发钱而已,脱离了他情感化的一面,你发一个红包只能凭金额,你发得越大就越有心,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对吧?

后续我们通过在红包里面添加自己制作的表情等方式,来强化情感的分量和互动的趣味。比如说,你可以自定义一个表情放进去,这样的话你的红包更多体现你真正的心意,而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其实对于支付的话,我们一直尝试一个特别好的功能,很多人没有试过,叫亲属卡,知道亲属卡的朋友举手一下,用过亲属卡的举手一下。5%的人,还不错,大部分人应该是我们内部的同事。

建议大家去试一下,反正我给我的父母开了亲属卡,体验特别好。不仅仅是他们的体验,我的体验也特别好,当你看到他们每一笔消费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你在尽一份孝心,所以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东西。但我们有很多好东西藏得实在太深了,所以有很多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存在。这是一些小的东西。

但是我们在微信里面有一些特别大的东西,就是我们一直做得不够好的,就是我们卡包的能力。我们卡包做了好几年了,一直认为卡和券是很大的品类,是日常要用到的一个东西。我们一直想改变一个现状,就是你出门的时候钱包里面还要放那么多卡,当然现在银行卡不需要怎么带的。但是一些线下的店的卡还是要带着,我们的卡包想承载这一块,但是老实说一直还没有做好,所以最近大家在这一块会跃跃欲试,想做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和电子智能做一种自动的关联,变成人与线下消费连接的通道,实现更好的连接。

关于企业微信

关于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如果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举个例子,我们可能都会加一些快递员的微信,但可能每次新来一个快递员,你就加一个新的微信。很多朋友跟我抱怨,加太多陌生人都不敢发朋友圈了。而且当你真的需要找快递员,要寄快递,可能这个人又已经离职了。

所以这里会出现一个场景。现实中,我们更希望有个人来帮你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去打开一个 APP 或者小程序,因为人更有灵活性,并且服务是更到位的。举个例子,你可以到网上订一个酒店,但如果你要改变日期或者要退订,往往通过 app 就会很麻烦,你需要联系人工客服,这个时候人起的作用是最大的,人的界面也是最友好的。

这里给我们一个机会,如果一个4S店的一个员工,他用企业微信加了你,你可以认为这个人就是你的小程序。当你点进与他的对话界面,因为对方是企业微信的用户,你会看到他的对话界面下是4S店的服务菜单,你可以直接在这里使用服务。有点像公众号底下的菜单,但是你也可以跟他直接说话,消息是能及时得到回复的。

这样的话,下次你要找4S店,你可能第一选择是打开跟这个人的对话,而不是要找4S店的小程序。这里其实给企业一个机会,企业可以让所有的员工变成一个对外服务的窗口,带着你的小程序到处跑。

所以这是企业微信将来要做的一个方向,相信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而在这样的方式中,顾客的忠诚度是很高的。

关于人口红利

微信到了10亿用户的关口,其实我们一直不觉得用户有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或者说人口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的人总是会拿人口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空间。但我并不觉得是这样子的。

微信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扩大用户数,如果要扩大用户数,我们过去几年早去推广,早一点把10亿人都覆盖到就好了。但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我们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因为人口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在过去可能10年算一个时代,但我觉得自从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出来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了,也就是说时代的更迭更快了,催生出来的需求也是更快了。在这个时代下,创新才是应对未来的唯一办法。

所以围绕这种快速变化,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去顾及还有多少人口可以用,而是说我们怎么样能够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所以去找到并且面对未来的需求才是在微信有10亿用户这个关口所要做的事情。

就像在广州的用户,我们最近给广州的用户开通了附近的餐厅入口,是灰度的,在发现里面,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因为去年我在公开课说了微信的一部分是要探索线下的生活,但是这一点有一点曲折,到现在只是灰度的一个现状,目前团队只是拿广州的用户做了一个试点。

但是类似这样的尝试,我觉得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自己也发现,微信作为一个 APP 来说,它已经承载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并且在承载这么多情况下看起来还那么简单。但是毕竟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觉得微信更多的是围绕微信通过不同的APP,尝试跟微信有某一种关联的其他一些服务形态。就像微信读书一样的,如果我们把微信读书非要放到微信里面,看起来也可以,但是它作为一个独立APP,能够独立地去进步,这样反而是更合适的。

所以关于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我觉得今天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就是围绕微信的出发点来说清楚了微信过去是怎么做的?

对于未来,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个时间点来面对微信的未来,因为刚好是8年,并且刚好用户已经到达了10亿,这个时候对于团队来说我们就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8年新的挑战。但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在用户层面,每年用户也在变化,就像刚才我说的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我们要面对新的用户时代新的用户产生的需求。

不管怎么样,面对这样的需求,以微信做事风格的话,如果我们始终像过去的微信一样,始终瞄准的是做最好的工具,并且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样一个原动力,我觉得我们再怎么走也不会走得太偏。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回顾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看一下微信这些年改变了什么?其实我们自己也是挺有成就感的。更多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们,你们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有一个不一样是这样的,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是思考做什么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很多团队做这个事情他是不问意义的,他只问我们的 KPI 是什么?但是说实话微信团队从开始成立到现在从来没有瞄准 KPI 去奋斗过,但是并不妨碍团队能够越做越好。因为就像小程序,如果围绕KPI去做,我们不知道怎么制定KPI,因为它没有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制订它的KPI,如果围绕一个KPI,大家可能不会做这个事情。

对于团队来说,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是我们自己做每个功能、每个服务背后的意义,或者说一个梦想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功能纯粹是为了一个流量来做的,而想不出它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功能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是它是不长远的。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每一块都去想它背后一丝一毫的意义,这是支撑起我们整个团队走到今天一个很强的理由,并且帮助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是产品和功能我们背后所思考的意义。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刚才说过,从个人角度成为人最好的一个工具朋友。从平台角度,建立一个市场,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在墙和鸡蛋之间,似乎总是站在鸡蛋一边。如果你做大了,微信会限制你,如果你刚起步,微信会扶持你。

所以我们真的很少思考竞争对手这回事。微信也没有竞争对手,不必老是给我们按上各种竞争对手。如果有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组织能力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微信也没有焦虑,不必微信做个什么就说微信又焦虑了。所以不必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微信这里。

对我自己而言,我特别庆幸,也觉得特别幸运。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能带领团队做出一款十亿级的产品,当然是很大的成就感。但是,我更觉得幸运的是,我可以在过程中,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现在产品中,并成为产品的价值观。这是更难得的事情。

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团队,因为平时还是以批评为主。并且,很多人也不一定理解我强行灌输的观点。特别感谢他们跟我一起在过去的八年里,将微信建设成为一个影响10亿中国人工作生活的全民级产品,并且是一个特别的产品。我为团队的每个人感到骄傲。因为是他们,让我们获得了「微信团队」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是一句电影台词,我想用它来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很多人知道这句话。我经常想的是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我们做的事情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准则。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10个设计师常犯的小错误

用心设计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之前有句古话:“好的设计都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看来可能已经过时了,而且我很确定的说在之前的几个世纪它都有不同的形式。它可以是一个好的美食、音乐、建筑、服饰、哲学以及其他的一切。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思维的变化非常缓慢,对人类行为的知识在至少50年左右的时间内都不会过时。为了使读者们便于理解,我们将会帮助我们设计伟大的产品的设计原则保持一致性。我们每个月都会至少被提醒一次这些小的设计原则,以至于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设计。

人类大脑的容量每年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研究人类行为的见解将有很长的保质期。二十年前对用户来说很困难的东西今天可能依旧困难。——j·尼尔森

回顾:不要让我思考

早在2000年,Steve Krug就曾列出一些有用的设计原则,在现在看来依然很有价值和影响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即使后来有一些修订版本,但是内容依然没有什么改变。是的,你可能会说现在的互联网看起来更现代,网站更有组织(而且还有更多的flash)。但我的意思是,人类的行为几乎没有改变。我们总是希望“不要让我思考”原则适用于任何跟我们产生互动的产品(无论是微波炉、电视、智能手机或是汽车)。

1、我们从不阅读,我们都是一扫而过

这个原因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都带有一个使命,因此我们只寻找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我很少记得自己浏览过的产品网站主页上的大部分文字。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上网的用户都在努力完成一些事情,而且是快速完成的。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阅读。但是我们仍然放了很多文字在网站上因为我们认为人们需要知道这些。或者正如一些设计师们所说的:“它增加了体验”。

使用大量的标题——它们会告诉你每个部分是关于什么的,或者它们是否与这个人相关。无论哪种方式,它们都能帮助你决定继续浏览或离开网站

段落要短——段落长的话会让读者很难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且它们比一系列短段落更难浏览。在段落中总有一个合理的地方把它分成两段。

使用项目符号列表——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是项目符号列表。你有一个用逗号分隔很多东西的句子吗?然后它可以是一个项目列表。另外,不要忘记在项目列表行之间留出空间,以便进行最佳读取。以Medium为例。

突出关键字——许多页面扫描过程包括寻找关键字和短语。用粗体显示最重要的一个,这样更容易找到。此外,不要突出太多的东西,因为它会失去效率。

2、创建有效的视觉层级

另一个有助于扫描页面的重要方面是提供适当的视觉层次结构。我们必须弄清楚,页面的外观描述了元素之间的关系。有几个原则:

一件事越重要,它就越突出。最重要的东西要么是更大的,要么是更大胆的颜色设置。

逻辑上相关的东西,在视觉上也一样相关。例如,在相同的视觉样式下或在相同的标题下进行分组的事情一般都是相似的。

3、不要重复造轮子

我们相信人们想要更多的新东西。但我们忘记了,市场上有很多app,每个都需要我们的时间。每一个都有不同的互动,每一个都需要我们学习。当我们想到:“哦,伙计,又一个要学习的应用程序?!”

在我说这句话之前,有一点很重要的我们需要知道

作为设计师,当被要求设计新东西时,我们会忍不住去尝试重新发明轮子。因为像其他人一样做事似乎是错的。我们被雇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更不用说,业界很少会因为设计出“最佳使用惯例”的产品而获得奖励和赞扬。

在重新发明轮子之前,你必须了解你想要颠覆和创新的东西的价值(时间、精力、知识)。

4、产品使用说明必须消失

我们的工作是让事情变得清晰明了。如果显而易见不是一种选择,那么至少不言自明。关于指令你需要知道的主要事情是没有人会去读它们。我们的目标是去掉这些说明,使一切都一目了然。但在必要的时候,尽可能地削减(但实际上,没人会去读它们)。我们蒙混过关。

如果它不明显,那么我们应该力求不言自明。

以宜家为例。如果你让一个普通人从宜家(IKEA)组装一个衣柜,我敢肯定,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把它组装好。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面前有一幅清晰的图画,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它应该如何装配。但即使在他们看说明书的情况下,没有文字,只有图像。

5、我们并不在乎你的产品是如何运作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或理解你的产品是如何工作的并不重要。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不在乎。因此,一旦他们确定了你的产品的用途,他们就很少会转而使用其他产品

让我们以苹果AirPods为例。我们都可以承认,就你所付出的代价而言,它们是最糟糕的耳机。但当我观察人们如何与它互动时,我明白了他们购买它的真正原因。他们不会让你思考为什么它不工作。你甚至没有注意到他们有新技术。

我看着我妈妈是如何与它们互动的,她从来没有问过我背后的技术是什么,或者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她知道,只要你在你的设备附近打开盒子,它就会连接起来。它是那么容易。

6、人们不会去寻找“微妙的线索”——我们很匆忙

我最喜欢的一点。我们设计师喜欢给用户微妙的效果和添加美丽的快乐。对吧?那么,如果我告诉你你的用户不关心它呢?不管他们告诉你他们有多关系,可是他们没有。第一次?是的。第二次?好的。第三次呢?说实话,我要看多少才能看够?

为什么会这样?与app的愉悦感和微妙的效果相比,生活是一个压力更大、要求更高的环境。例如,你是一个父亲,你的孩子因为想要冰淇淋而尖叫,狗在叫,因为有人在前门叫唤,而你正试图订一张40分钟后就会开走的火车票。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人们不会对你微妙的暗示表示不满。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使用它们,但不是当它杀死用户流的时候。

7、焦点小组不是可用性测试

Focus group(焦点小组)指的是一群坐在桌边讨论事情的人。他们谈论他们对产品的看法,过去的经验,他们对新概念的感受和反应。焦点小组对于确定你的受众想要什么是非常好的。

可用性测试是一次观察一个人试图使用某样东西(在本例中是你的产品)。在本例中,你要求他们执行特定的操作,以查看是否需要在概念中修复某些内容。所以焦点小组是关于倾听的,可用性测试是关于观察的。

8、我们允许个人的感觉占据整个过程

我们所有设计数字产品的人都有这样的时刻:“我也是一个用户,所以我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对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强烈的感觉。

我们喜欢用带______的产品,或者我们认为______是一个很大的痛苦。而当我们在一个团队工作时,往往很难在一开始察觉这些感觉。其结果是满屋子的人都对如何设计一个伟大的产品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我们倾向于认为大多数用户都和我们一样。

9、你问了错误的问题

如果你问:“人们喜欢下拉菜单吗?”正确的问题是:“在这个上下文中,这个下拉菜单,加上这些词,是否为可能使用这个网站的人创造了良好的体验?”

我们应该撇开“人们喜欢它吗?”并深入研究设计的战略背景。

原因是如果我们关注人们喜欢什么,我们就会失去注意力和精力。可用性测试将消除任何“喜欢”,并向您展示需要做什么。

10、当一个人使用了你的产品,你忘了她可能并不会花时间思考

我在哪儿?

我应该在哪里开始?

他们把_____放在哪里了?

这一页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么称呼它?

那是广告还是网站的一部分?

关键是,在使用你的产品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只会增加认知负荷。它分散了我们对“我为什么在这里”和“我需要做什么”的注意力。通常,当人们只是想知道这个按钮是否可以点击时,他们并不喜欢解谜。

每次你让用户点击不工作的东西,或者它看起来像一个按钮/链接,但它不是,这也会增加用户的一堆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生产产品的人并不太关心产品。

 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