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移动端选择器正确使用指南

雪涛

今天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移动端选择器。


一.什么是选择器


选择器是一个输入字段, 用户必须在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选项,这与文本字段中用户可以自由使用的输入区不同。选择器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形式。下拉菜单,复选框,切换按钮,滑块等都是不同类型的选择器,但它们看起来彼此并不相似。这些类型的选择器之间的主要功能差异是用户可以选择的选项数量:一个或多个。



二.选择器的类别


-单选选择器

-多选选择器



1.单选选择器


单选选择器按效果又可以分为:点击选择器、滑动选择器、多联动选择器、开关选择器、可搜索效果的选择器、地图选择器。


特点:同一时间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当你已经选择完一项后,准备选取另一项,那么后选的一项会立刻使先选的一项被取消选择。

 

1-1点击选择器


点击选择器可分为两种状态,状态一为立即触发,当你点击后会立即跳到下一步操作;状态二为再次确认触发,当选中某项时,不会立即触发操作,而是需要再点击别的触发类组件(如保存按钮)后,再执行操作。

 

-立即触发式:


特点:直接进入,并没有再次确认的按钮,可以让你快速到达想要的目的。


建议:虽然目的能快速达到,不过也很可能会造成误操作,所以在设定这类选择器时要多考虑手指的触碰区域以及每个选择元素的距离,同时正因为是直接跳转,所以应当加入一些操作提示。


举例:汽车之家在用户选择二手车时就会出现此选择器,当我在汽车之家想要选择二手车时,它会弹出立即触发式选择器控件,我们在控件上可以看到有7个圆形选项,分别为:汽车之家诚信联盟、准新车、奥迪、奔驰、宝马、三厢轿车、分期购车,当我点击“奥迪”选项时就会立即跳转选择后的页面,为了让用户知道自己选择后的状态,在跳转页面时还会弹出非模态弹窗的文字提示“共找到1943辆车”。


-再次确认触发式:


特点:这是最为常见的选择器类型,当所在选项选上,除了选择另一个选项之外,便没法取消选中状态。(选且只能选择一个选项)


建议:在设定此类选择器时我们应该从产品的角度去考虑是否给用户一个默认选项,甚至是否考虑给出一个重置按钮。


举例:我刚注册小红书时,在小红书填写信息页面中,它的默认选项是“男”,我点击“女”,则会自动取消掉“男”,它们两者并不能同时存在,并且只有我点击下一步按钮时才会正式确认我选择完成。


1-2滑动选择器


特点:滑动选择器是将需要选中的内容滑动至中部,然后点击确认按钮确认选中后返回选中内容。大多数运用在选择时间或地址上。


建议:滑动选择器的展示区域有限,部分选项会被隐藏,最好是当用户对所有选项都比较熟悉、有预期的时候,才使用它。为了保证手机屏幕触控精度,以免发生误触,滚轮选择器建议控制在5列以内。


举例:在小红书填写年龄信息时,我们只需用手指在区域内滑动即可选择想要的选项。


1-3多联动选择器


特点:多联动选择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继器制作而成,第一个中继器选择后,一般会对第二个中继器进行筛选,不过因为显示的区域有限,所以当你要切换时,还只能挨个切换,效率低下。


建议:可以通过数据以及功能来减少选择时间,例如在选择地区时,根据当前GPS定位地理位置,定位相关省级信息及名称,减少滑动操作。


举例:如下,当我选择了内蒙古自治区,那么2级内容就应该筛选掉内蒙古以外的城市,比较适用于省份-城市或者品牌-产品这种类似的选择,当然下面第一张多联动选择器也结合了滑动选择器。



多联动选择器展示的方式非常多,不仅可以用滑动形式展示,还可以用点击、平铺列表等形式展示。


在左图选择城市时,我们必须要先选择省份,再选择城市,最后才能选择县;


右图则没有先后顺序,不过当你首先选择颜色时,如果没有相同尺码的衣服,缺货的尺码则不会被选中,先选择尺码也是相同道理。


1-4切换开关选择器


特点:切换开关选择器有且只有两种选项,用来在开和关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开关属于触发类组件,拨动开关时,它所指挥的某个操作会立即生效,常见的使用就是授权。开关的默认状态并不都是关闭的,还要从产品本身的设定上来决策。


建议:如果某开关的功能是用户经常使用的状态,那么可以在默认状态下打开开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的开关按钮需要打开时,必须要提前告知用户。


举例:当我打开UC浏览器的设置时,它的辅助功能就使用了切换开关选择器,切换的开关只需要点击即可。


1-5可搜索选择器


特点:可搜索选择器一般用于选择项较多时,特别是对于电商购物类的APP搜索选择器是必不可少的,搜索选择器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对中继器进行模糊的搜索,让用户快速找到并选择内容。


建议:在搜索区域输入文字时,可给予用户更多的文字提示以及以及引导类信息。


举例:小红书在搜索时就会出现数字化的信息提示,这样能够很好的引导用户进入到想要的搜索结果:笔记或者商品页面。


1-6地图选择器


特点:作为最特别的选择器,它的功能是复杂的,它的操作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地图选择器的操作可点击、可拖拽、可放大缩小等等,它多用于生活类APP。


建议:可以在选择器中加入更多趣味、互动、可感知的设计,如加入过节元素、车辆行驶路径、热门区域、甚至选取后手机的震动等。


举例:


打车类APP必用的地图选择器,滴滴出行的用户可以实时看到车辆信息,可以采用点击、拖拽、放大等操作来选取上车地点,选取后还有文字信息提示,让用户确认操作是否正确。


贝壳APP则用地图选择器来让用户选择二手房,同时也采用了联动式的效果,第一步是查看区域,可以明确看到区域的售房套数,点击选择区域后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路段的房子套数,点击路段后就可以看到每个楼盘的套数以及均价,直到点击楼盘就会弹出详细信息框。这样有助于用户在选择二手房时从大数据分析二手房的情况,有更好的对比性与选择性。



2.多选选择器


当单选选择器不能满足用户需要时,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多选选择器,一般常用的多选选择器都是采用点击的方式,当然也有滑动类型的多选选择器。


2-1点击多选选择器


特点:当用户想要选择多个类别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点击多选选择器来展示提供给用户选择,通过屏幕点击选中或取消选中该选项,它不会立即触发操作,需要再点击别的触发类组件(如保存按钮)后,再执行操作。


建议: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尽量不要强制用户选择数量或者默认全部数量;多选项时触碰区域不能太小,以免造成误操作。


举例:小红书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时就采用了点击多选选择器,不过在选择兴趣时它就强制用户至少关注4个兴趣,而对于单兴趣或者少兴趣的用户来讲,这无疑会造成用户体验的不佳,被逼再次从中选择次要的兴趣。


2-2滑动多选选择器

特别注明: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它可以选择多个区域段的内容,所以我把它分为多选选择器中。


特点:当系统给出的选项不在自己的选择区间时,可以很好的自定义选择区间,把定义权限交在用户手里。同样,它需要再点击别的触发类组件(如保存按钮)后,再执行操作。


建议:在用户滑动操作期间要有明确的操作提示,让用户时刻感知目前处于的状态;滑动区域尽量不要超过100刻度,如果刻度距离太小,用户在滑动时也很难精准的选择范围。


举例:在汽车之家APP中,当我要选择汽车价格范围时就会出现此选择器,我们可以用手指滑动来选取它的价格区间,相对于上半部分的单选价格拓展性更强,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上半部分的单选选择器,也可以选择滑动多选选择器,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



三、选择器的十大应用要点


1、简单易懂


标题易懂:

在选择器中标题一定要简单明了,很快的让用户知道他在为什么做选择(如:当你关注某烹饪的APP后,它会让你勾选喜欢的菜谱,你的标题就可以用“选择菜谱”四个字,简单明了)


文字标签易懂:

一般使用短语而不是句子,也并不需要用标点符号来结尾。(如:当选择想要的菜谱时,菜谱后的文字不需要加入标点符号)


选取状态易懂:

用户能够明确感知什么是选中状态,什么是未选中状态,什么是禁用状态。(如:选中状态为高亮显示,未选中为普通显示,禁用状态为灰度显示)


反馈提示易懂:

当你在选择中遇到选项限制或是否需要确认操作时,反馈提示一定要一目了然。(如:当你选择某衣服时,S码不能选择,则会用灰度显示的文字代替,甚至可以用中横线划过文字,明确告诉用户不能选择)


2、基本排序


从逻辑顺序:

逻辑排序能让用户很快很准的找到自己需要的选项,特别是对于选择地址/时间/个数等常规的选项时,可以按照字母/远近/大小来进行排序。例如下面在选择地址时,就是按照A-Z字母排序,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用户选择的时间。


从产品利益角度排列顺序:

当然为了产品自身的利益也可以自己优化排序方式,选项的顺序可以说服用户进行选择,用户可能因为第一个选项在列表中的位置而选择了第一个选项;可以辅助用户,也可以让用户向着产品所希望的方向倾斜。例如你在选择菜谱时,产品为了让用户选择更加优质的菜谱,就会把用户评价高的菜谱放在前列;当然商家也会这么做,例如你要去买某款商品,商家会在选项中把热门、优质的产品放在最上方,让你优先选择。


从用户体验排列顺序:

从用户角度来说哪些对用户体验好,那么就把它排在前面。例如汽车之家在进行车辆类别的排序中就把用户量最多的轿车排在第一位,而把用户量最少的轻客放在了最后一位;同样它在汽车品牌选择中,单独列出了热门品牌把它放在前列,让用户进行快速选择。


3、一致性


视觉布局一致:

每个元素之间的对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间距、按钮不同状态的视觉体现。一般情况下移动端更倾向于左对齐,这样有利于快速读取选择内容,可以提高用户的浏览效率并减少错误。


图片/插画风格统一:

在图文结合的选择器中,我们一定要保证图片(插画)的优质以及风格的统一。


4、合理运用默认选项

默认选项是选择器的开始状态。在不同的选择器中有不同的默认方式。


默认未选中: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状态,特别是对于选择年龄、生日这些个人隐私信息,系统也没有办法进行默认选择。


默认选中其中一个选项:

要想默认其中一项,必须考虑两点因素,因素一:你想要潜意识的像用户传达信息,在单选选择器中默认选择一项后,就可以潜意识的向用户传递信息必须要在这组单选项之中选择一个。因素二就是产品的倾向,例如此产品的性别9成都是女性,那么建议默认选项为女性。


默认选中全部:

其实默认选中全部在用户体验上来讲真的不是那么的友好,例如微博这个选择器界面,刚进这个界面时已经全部勾选中,并且当你没注意习惯性的点击下面的按钮时会生立即效,没有返回的余地。(吐槽:有些APP甚至没有一键取消功能,要一个个的点击取消...)这也是为了产品牺牲掉了部分用户体验吧!


5、给用户更多选择


单选选择器的更多选择:

如果用户不想做出选择,那么应该提供一个中立选项,为用户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中立选项比勉强选择要好。例如在选择行业领域时,以上并没有你所处的领域或你不确定你的领域,你就可以选择“不限”或“其他”。


多选选择器的更多选择:

在多选选择器中,如果不能把控到用户的准确选项区间,那么可以考虑滑动多选选择器,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区间,不管是汽车之家还是懂车帝在选择车辆价格上两者都是采用的相同方式。


6、控件状态

选择控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更改其状态/外观,要明确让用户知道是否能选中,是否被选中。控件状态一般分为三种:未选中、选中、禁用。


未选中

选择器的开始状态,向用户表明,可对该选择控件进行操作。


选中

用户操作选取状态,选择控件处于被选中的状态。


禁用

一般情况会为灰色显示,用户将无法与选项进行交互。


7、操作提示

指的是用户在操作中让用户得到相应的反馈,用户根据这些反馈可以判断当前状态以及操作后状态。在选择器中,操作提示一般用辅助文案提示及非模态弹窗提示。


辅助文案提示(选择前与选择中):

辅助文案指的是在选择控件主体之外另外放置一些文案信息来充当说明,例如下面是地区选择,我在选择不同层级的区域时,它的上方会出现辅助提示文案,让你明确的知道你上一层级选择的是什么。


同样,当我在选择价格区间时,滑动选择器的左上方一样有文字类的提示:


非模态弹窗提示(选择后):

非模态弹窗一般出现在用户操作完的跳转页面中,为了让用户感知所选的选项在页面的状态,如下,非模态弹窗告知用户一共有7辆车符合标准。


当然除了非模态弹窗外,还有模态弹窗,但是用户体验极差,目前很少使用,所以就不列出来了。


8、合理使用操作区域


扩大点击区域:

在选取按钮类的操作时,容易出现点击不到或误操作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扩大点击区的交互区域来提高易用性,例如下图,虽然按钮在左边,但是可以把横向区域都列为可点击区域。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设计的角度来扩大视觉范围,从而也提高了点击范围,这样的处理不仅提升了视觉层面,还提升了交互体验。(图文结合方式)


注意交互间距:

在元素与元素之间一定要有合理的交互间距,不然很容易出现误选的情况。


合理利用有效区域:

在选项较多的选择器中,我们可以利用好选择主体控件之外的区域,例如在选择城市/品牌时,我们可以做A-Z index式字母交互区,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想要的选项。


9、趣味性

让用户选择本来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让这件事变得有趣那么会极大的提升用户体验。


从文本层面:

例如当用户填写性别信息时,你给予用户的文字信息并不是“男”/“女”,而是“帅气的boy”与“酷酷的girl”,这样会让用户觉得这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而不是被动选择。(注:这样的取名一定要符合产品的特性)


从视觉层面:

加入可玩儿性的选项,例如汽车之家的头像切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头像。(头像并不是强制选择的,如果不进行操作则是默认选项)


从交互层面:

让用户去享受选择。例如Soul的星球首页就做的非常棒,在未选择状态他的人物会360度围绕着转动,当然你也可以快速拖拽,或者放大缩小,可玩儿性十足,并且在内部设定了最匹配/新人的高亮显示,协助用户去选择。


10、合理使用选择器


不同的产品在使用选择器时都各有不同,因为每个选择器都有他的利弊,而真正要怎么去选择还要根据产品本身来定。


那么我就拿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5个地址选择器的类型来分析一下利弊:


1/多联动选择器(平铺式)


货车帮采用的是多联动平铺式选择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一眼就看清楚所有地址,不过地址多时需要花时间去找,只是当你经常使用此功能时便会形成记忆,再此搜索的时候就能形成记忆点击,效率很高,并且在操作外还有路径提示,不仅可以帮助你记住层级选项,还可以实时返回路径进行重新选择。


手势操作:点-点-点


2/多联动选择器(列表跳转式)


闲鱼采用的是多联动列表跳转式选择器,这个选择器最大的缺陷就是选择三级之后用户可能会忘了上一级的内容,那么就又要切换到上一级,闲鱼采用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只有二级联动,不存在遗忘现象,不过这样列表式的选择效率并没有平铺的效率高,人眼习惯扫视横向内容,所以横向的内容获取往往要比纵向的多,在地址选择器上我个人是不太建议采用多联动列表跳转式,因为并不也不直观。


手势操作:滑-点-点


3/多联动选择器(列表式


转转采用的是多联动列表式选择器,它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右侧字母来找城市,数据偏大也能够很快的查找。不过如果在层级的选项中出现错误,同样就要切换到上一级,并且在操作中没有辅助信息提示。


手势操作:滑/点-滑/点


4/多联动选择器(下滑式)


安居客采用的是多联动下滑式选择器,这种形式的选择器不会遮挡后面的主要内容信息,在选择完地址之后能立即看到地址的筛选结果。优点是能快速选择多级地址,并且层级分明,扩展性较强可以做成地址多选。缺点是不适合3个层级以上的地址选择。


手势操作:点-滑/点-点


5/地图选择器


美团外卖采用的是地图选择器,这个选择器一般用在需要精准定位的生活类APP中,它的优点就是能够快速精准定位,并且自动录取定位信息,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不能含带层级并且对范围也有约束。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黑狮力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写出好创意的方法论,都在这了!

周周

运营人的日常工作,是与创意分不开的。无论是写文案还是设计页面,无论是拉新促活,还是管理社群,都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而这就需要进行头脑风暴了。创意这种捉摸不定的东西,如果没有方法论的支撑,则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接下来,本文作者为我们总结了一套写出好创意的方法论

设计师要懂的原子设计(AtomicDesign)理念

周周

“我们不设计页面,我们设计构成元素的系统。”——Stephen Hay 

原子设计理论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规则。

随着网页设计的持续发展,我们认识到开发设计系统(design system)的重要性,它最早就是为了让网页设计师更容易理解网页的构成,后来才延伸到UI设计当中。


简单来说,当公司的业务产品逐渐扩大时,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设计系统,提升设计和开发的协作效率,统一所有设计师的输出物。 开始设计系统的制定时,大部分设计师可能都会先去网上找到大厂现成的设计系统,当拿到他们的成品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产品进行拆解和借鉴,这的确能快速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不理解其中的组织规则和逻辑,只是借鉴他们现成的设计系统,只能了解个大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原子设计理论的出现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去搭建设计系统,这套理论已经逐渐被国外一些大厂应用于创建统一和富有层次的设计系统。

原子是所有事物的基本构成物质。每一个化学元素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它们一旦被分解就会失去其意义。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原子的组合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并且相较于原子来说,更具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有机体是由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这些相对复杂的结构可以从单细胞生物一直到像人类这样难以置信的复杂生物体。 


 宇宙中的物质都可以被分解成为原子元素。

碰巧的是,我们的界面就是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组成的。Josh Duck的“HTML元素周期表”完美阐述了我们所有的网站、APP、企业内部网、hoobadyboops等等是如何由相同的HTML元素组成的。

△Josh Duck的“HTML元素周期表”

接下来和大家细聊一下什么是原子设计;原子设计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要有设计系统;以及该如何利用原子理论创建自己的项目组件库。

原子设计(Atomic Design)理念最早是由国外网页设计师Brad Frost提出的,他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得到启发,发现原子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分子,进一步形成组织,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在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由一组有序的原子组成。

Brad将这个概念应用到界面设计中,仔细观察后我们不难发现,界面其实就是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组成,文字,颜色和图标等都是一个个原子。

 

通过原子设计,我们可以把界面看作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些元素的集合,每个元素都不尽相同,互相结合产生更多层次和结构,模块之间相互统一。说到底,原子设计其实是一种设计方法论,它由原子、分子、组织、模块和页面共同协作,由此创作出统一和富有层次的设计系统。 

简单来说: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进一步结合形成的生物体。原子理论意味着在已知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分解为一组有限的原子元素。

原子设计是一种方法,由五个不同的阶段一起工作,以更慎重和更具层次的方式创建界面设计系统。从而创造出更有效的用户界面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的五个不同阶段是:

原子(Atoms):为页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例如标签、输入框、文字、颜色等;
分子(Molecules):由原子构成的简单UI元素,例如按钮;
组织(Organisms):相对分子而言,较为复杂的构成物,由原子及分子所组成;
模板(Templates):以页面为基础的架构,将以上元素进行排版;
页面(Pages):将实际内容(图片、文章等)放置在特定模板内;

 

原子设计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它更像是一个心理模型,来帮助我们把用户界面看作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些元素的集合。这五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在我们的界面设计系统层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下面,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每一个阶段哦~

原子

如果原子是物质的基础组成部分,那么我们用户界面的“原子”就是那些构成我们用户界面的基本构件了 。在界面中以「元素」的形式存在,例如:颜色、文字、图标、分割线等。 


在团队开始新项目时,为了保证各个页面具有统一的设计风格,我们会制定一套简易的视觉规范,在关键的设计元素上,各个设计师达成一致,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保证不同页面的风格统一,并在这个基础上去探索更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方案。

 


在模式库中,原子一目了然地展示了所有的基本样式,当你回来继续开发和维护你的设计系统时,这是一份很有用的设计参考指南。

分子

分子是原子组合建立的元素,两个原子即可组成一个分子。

在界面中,分子就像是一个由UI元素组成的相对简单的组织。例如,搜索框里的文字和图标共同打造一了个搜索表单分子。

 


 以按钮为例,它的组成元素包含了文字、色块、图标和栅格。合并后,这些抽象的原子从毫无关联到又一个共同的目的,图标和文字互相配合传达意义,颜色定义了按钮的特性,栅格为按钮定义了一个尺寸和规范。

 


将单个元素组装为简单的功能组是我们一直以来构建用户界面的方式,可帮助UI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坚持单一职责原则,这种方式简单且复用性高,可以保证界面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以界面设计中的表单为例,表单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设计元素,一个表单分子是由文字、图标和线条原子组成。这些原子合并后,得到的是一个可以应用在任何信息展示或者功能入口的组合。

 

组织

组织是由分子或原子或其它有机体组成的相对复杂的UI部分 。这些组织组成了界面的不同部分。

通过结合分子和原子,我们可以构建更复杂和可扩展性的模块,这个称之为组织,其实也可以称之为组件,这些组件组成了界面的不同部分。同样以表单为例,一个表单我们可以通过数量的组合,以及间距的调整,元素的增减,在界面中表达不同的场景和含义。从建立分子到建立更精细的组件,这为设计师和开发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构建思路。

 

组件在解放设计师生产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把界面中常见的组件进行分类整理,如搜索、表单、图片和卡片等,这些常用组件基本能满足日常的设计需求。以Aribnb为例,他们主要分为3类:卡片、表单和内容。每个标签内容的设计形式尽量都保持统一,因此负责不同内容模块的设计师只要选择同一个组件就能完成页面的设计。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页面超多的复杂项目,极大的提升了团队的设计效率。

 

在网页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站导航,搜索表单,我们几乎访问的每个网站都会看到这些类型的组件。 

模板

原子,分子和组织的这种语言有助于我们有意识地构造设计系统的组件。但是,最终我们必须采用一个更适合描述我们最终产出的语言,这样才好汇报给老板、客户和同事,简单来说就是说人话。

 

模版的本质就是线框图,在这一步我们基本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形态。我们可以不断调整组件和分子组合在一起的效果来尝试不同的方案,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方案。模版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专注于页面的内容结构布局,而不是页面的最终内容,此时模版内容是随时可以调整的,尝试不同的方案,在多个模版中进行对比,在这个阶段改动和沟通保证了成本。因此,模版在设计系统承载的作用就是保证设计方案在原型阶段的多样性。

 

模板是页面级别的对象,它将组件放置在布局中,并显示设计的底层内容结构。在设计一个有效的设计系统时,必须在布局的环境中展示组件的外观和功能,以证明这些部件组成了一个功能良好的整体。

 

模板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专注于页面的底层内容结构,而不是页面的最终内容。设计系统必须考虑内容的动态性质,因此,把例如标题和文字段落的图像大小和字符长度此类组件的重要属性说清楚是很有帮助的。

页面

页面是模板的具体实例,填充了真实的内容(图片、文字等)后形成页面,也就是常说的「视觉稿」,将占位符替换为有代表性的真是内容,使设计系统有了生命。在模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就形成了页面最终的视觉方案。

 

页面阶段是原子设计中最具体的阶段,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别忘了,这可是用户在访问你的界面时会实际看到和交互的内容。

除了演示用户所看到的最终界面之外, 页面对于测试底层设计系统的有效性是必不可少的 。在页面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当将真实内容应用于设计系统时,所有这些模式如何运作。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很棒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可以回过头去修改我们的分子、生物体和模板,以更好地满足我们内容的需求。

 

页面还提供了一个表达模板变量的地方,这对建立强大而可靠的设计系统至关重要。以下是模板变量的几个例子:

用户在其购物车中有一个商品,另一个用户在其购物车中有十个商品。
网页APP的仪表板通常显示最近的活动,但是该部分对于首次使用的用户是禁用的。
一篇文章标题可能是40个字符长,而另一篇文章标题可能是100个字符长 

在所有这些例子中,底层的模板是相同的,但用户界面将会随着内容的动态性质而改变。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底层分子,有机体和模板的构建方式。因此,创建解释这些变量的页面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具弹性的设计系统。


 这就是原子设计!这五个不同的阶段同时协同工作,以产生有效的用户界面设计系统。


原子是最基础的UI元素,并且是可以用作界面的元素构建块;
分子是用于形成相对简单的UI组件的原子集合;
组织是形成界面各个部分的相对复杂的部件;
模板将组件放置在布局中,并演示设计的底层内容结构;
页面将真实内容应用于模板,设计出视觉稿,并最终成为开发落地的依据;

 

原子设计为制作设计系统提供了清晰的方法。客户和团队成员通过实际的设计流程与步骤,能更好的去理解设计系统的概念。原子设计使我们能够从抽象的设计中过渡到具体的设计中来,因此我们可以对一个设计系统进行一致性和可伸缩性等类似特性的控制。


通过模块化的设计系统调动组件,可以使我们开发新的产品时,从开始就可以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把控与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进而规避了事后风险。开发之前不确定好系统模块化,毫无逻辑的去开发,开发到一半发现功能与需求对不上等问题逐渐产生,会导致产品的延期、人员成本的浪费、资金成本的增加,产品的迭代率的下降、进而影响市场先机与市场占有率。 

原子化设计与原来的样式库设计思路不一样,原子化设计从抽象到具象,从元素到组件,让设计师从底层开始思考,对整个设计会有更清晰的理解。同时也能让设计更加统一,在新增组件的时候更谨慎。

原子设计的原理可以保证任何一个设计组件的构成与开发构建组件一一对应。同时应用原子设计的设计软件(e.g., Sketch, Figma)可以给新设计师足够的自由满足需求变通,并且可以保证同一个设计组件的更新会覆盖到任何一个使用这个组件的设计中。 

原子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键的见解,帮助我们创建更有效、更深思熟虑的UI设计系统。

那么、 


如果产品规模小只需要1,2个设计师,大概率是前期不需要大费周章搞一个需要开发配合的设计系统。可以只利用Sketch或者Figma做一个像贴纸一样的设计组件库。但是功能多了怎么办,公司来新人了,当新设计师产出后就会发现与原设计师设计的风格不一样,慢慢发现整体设计风格不统一了,只靠一个简单的组件库很难能满足新功能需求,新功能贴纸上没有设计或者设计需要变通,又或者是新设计师忙着交工忘记检查自己新组件和已有组件的异同。

 

这时候就会需要一个设计师领头去重新整理设计系统,走查发现同一个正文所用的十几个不同字号,又或者是十几个透明度不同的灰黑色字体,所有组件跟现有上线产品对比整理好后一并交给开发,开发再一一整理代码库。

设计系统(Design Systems)对于很多年轻设计师可能十个新名词,但是设计规范和组件等我们应该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会被其影响。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App产品中,如Apple、Google、Airbnb、Uber、滴滴等,他们的产品体验非常流畅,用户使用产品时能够地满足需求,在其良好的体验背后都有着一套强大的设计系统做支撑。


为什么需要设计系统

 

1、团队协作,体验一致。以滴滴为例,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打车应用,但是其旗下的业务却很多,快出、出租车、顺风车等,每个业务都由不同的团队和设计师负责。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设计系统,任由各模块设计师自由发挥,风格各异,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而有了设计系统的帮助,就会感觉界面风格非常统一,感觉是出自同一个设计师之手,可见其设计系统的功劳不小。

 


2、系统的管理多样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业务的形态都是基于不同的场景,因为场景的多样性,在表现上就会催生出不同的样式。如果每个业务都用一种样式表达,久而久之当业务增长过快时,我们现有的设计模式就会难以满足。Airbnb的设计方式就是非常值得参考的一个案例,从最开始是提供民宿,到后来新增的餐馆服务,你会发现房源和餐馆都用了同一套图文信息结构,只是在内容的细节上有一些不同。这样可以降低设计的难度。设计师不用为每个场景思考一个设计模式而烦恼。同时,用户在浏览不同场景的内同时,在相互切换中也不会产生为违和感,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操作。

 

 

3、帮助产品成长,避免一次性设计。互联网产品的成长模式是一种渐进式迭代,在产品初期的主要诉求是快速上线,等到产品上线获取一定的用户,证明它可以活下去时再逐步完善,增加更多的功能。每一次的迭代都是站在我们之前的思考之上,每一次的优化都会让我们的设计更进一步,这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结果。

 


以Uber为例,新版本继承了黑色按钮的设计,并和地图进行了结合,地图的配色和旧版本相比也变得生动了,这种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原有版本之上。

一致性(Consistency):由于分解界面成单一元素,不论在哪一个页面,UI元素的互动性是相同的,例如颜色变化、字体的排序、以及反馈。不但让使用者体验相同,在视觉上更为和谐。


效率(Efficiency):由于建立了组件库,一旦要更改某一个元素,可以马上施行、应用。


跨部门的共通语言(Collaboration):不仅方便设计师思考页面的和谐性,也可以让工程师、测试检验清楚页面的逻辑架构及变化,减少不必要的来回沟通

在此,顺便浅谈下设计系统。

通常,设计系统包含的内容由设计原则、设计语言和组件库,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一个产品的核心设计理念,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在制定设计原则时要建立在这个中心思想之上。这些问题也许是一个业务形态,例如打车的场景,也许是一个设计形式,如表单。设计形式又很多,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相对合理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规则,所有的问题和形式都想这个规则靠拢,减少不确定性,这就是设计原则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设计原则就是一系列的规则,是我们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中心思想。

例如:苹果把审美作为第一要素存在于设计原则中,它的产品往往也是品味的代名词,看看它的设计原则就知道了:

审美的完整性

一致性

直接操作

即使的反馈

隐喻

用户可控

 

△ 官网: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 

再来看看Material Design,Google对其定义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结合了理论、资源和工具的数字体验产品,相比而言它的设计原则就是更加独特,这是它的设计原则:

材料是一种隐喻

大胆/图形/强调/

运动赋予意义

灵活的基础

跨平台 

△ 官网:https://material.io/design

由此可以看出,和iOS相比,Material Design的设计原则更加的抽象,因为他拥有一个独特的设计世界观,用还原的方法和物理方法呈现出它的本质,通过抽象的视觉卡片传递出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设计语言

 在建立设计原则后,下一步就是制定一套设计语言规范,设计规范是设计系统的表现层,面向的对象是团队设计师和开发者,他能帮助设计师的设计输出保持风格统一。同样也能帮助开发者高度还原设计。非常有利于设计师和开发者的协作。这套规范包含的有:字体、颜色、图标和栅格。 

组件化设计

组件化设计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保证多人协作效率,组件化设计可以快速完成一个简单页面的设计,提升设计效率;二是保持产品体验的统一性。同时,组件化设计环节在设计系统中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全局观,要有较强的设计水平和沟通协作能力,这样,组件化的落地才会得到很好的推进。

 

在多屏时代,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设计产品界面,需适配多系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在多系统之间保持体验一致性,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规范,要想做一套严谨逻辑好,灵活的设计规范,那么原子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来很好的实现它,它在构建设计系统中算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方法,国外很多设计团队都在使用这样的设计方法。比如以下这几个团队: 

1、Airbnb

Airbnb设计副总裁Alex Schleifer在IXDC2017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分享了这一创新React Sketch app 管理设计系统, 这是为Airbnb的设计系统而设计的,其实就是个实时更新的代码数据库,可以实时查询sketch数据、代码,也可以下载图标、设计模块,所有工程师、设计师都可以免费下载。

△ 官网:https://airbnb.design/events/when-we-use-systems/

2、Frames

Frames 使用了精致的组件和先进技术,并结合 Sketch 构建了强大的 Web 设计系统,同样能满足修改原子,全局同步更新的功能,支持响应式布局。提供了近百个网页模板,可以非常迅速地完成效果图制作。

△ 官网:http://framesforsketch.com

3、Nested Symbols

这是一套免费的设计系统,它将按钮、输入框、下拉菜单、通知等控件,都制作成了嵌套符号,方便自定义和编辑。

△ 官网:https://www.janlosert.com/ 

原子设计理论最大的价值,就是为设计体系/组件库的构建提供思路和方法,如果你不满足于市场上现有的设计系统,我们还可以自己创建。因此我们首先要为产品设计出一个独特的视觉语言作为起点。这个视觉语言一定要有力度、易于扩展,必须能在所有地方奏效!


接下来就以 Sketch Library 功能来实现组件库的创建。

第一步:定义颜色(color)

将颜色添加 Main、Text、Status 等一级分类,例如:Color/Status;再添加二级分类,例如:Color/Status/Success 等,命名需使用「 / 」 符号区分层级结构。定义好颜色和命名后,将每个颜色转换成 Symbol,便可统一调用。

 


第二步:定义字体(font)

根据设计规范,将不同字号的文字样式罗列出来,例如:Title 1、Body、Body2 等,按照「样式名称/颜色/对齐方式」的层级结构,将文字赋予 Text Style,整理出所有的字体样式。

第三步:定义图标(icon)

将图标放置在 24*24px 大小画板内,从定义好的颜色系统中选择合适的 Symbol,这样替换图标颜色时直接选定义好的颜色就可以了。在属性面板中锁定尺寸(size)大小,并把调整尺寸(Resizing) 设为上下左右同时吸附,以确保图标在使用时可以等比缩放。

 

第四步:加入其他元素(Elements)

 

根据以上对原子的定义和命名方式,依次完成对其他原子、分子和组织的定义,例如:按钮、表单、空状态等,整个过程都是通过 Symbol 的不断嵌套,最终实现组件库的创建。

 

第五步:加入组件库

 

使用快捷键「cmd+, 」打开 Preferences 面板,选择「Libraries」(组件库)标签,点击「Add Library」(添加组件库)按钮添加刚才的 Sketch 文件,完成后就可以从其他的 Sketch 文件中,对此库里的元素进行调用了。

 

 

写在最后,原子设计是一套具有科学严谨的创建设计系统的方法论,是一个构建UI系统的心理模型。

 


原子设计使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界面UI细分为原子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的界面。

原子作为整个理论最基础的元素,当我们改变其中的原子时,整个体系都会发生变化。原子的设计概念和sketch中的“符号”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我们改变其中一个元素时,其他所有包含这个元素的页面都会发生变化,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层次感。原子设计为界面元素提供了应用规则和组织原理,这套方法论对于设计系统建立、团队协作、产品迭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常有同学问ios设计规范,安卓设计规范在哪看这类问题,最后,来推荐一些大平台的设计网站,上文出现过的下面就不重复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优秀设计都是来自于这些世界互联网公司,说真的,审美这东西还真是人家说了算~


反正看看又不要钱,都去康康呗~

 

Google Design

谷歌设计中心,它非常全面的展示了谷歌的设计工作和概念。包括Material Design在内的所有关于设计、体验、产品等互联网领域的探索。 

△ 网址:https://design.google/

Fluent Design

微软基于Windows10的设计语言,包括人机界面布局、控件、样式及资源下载。

 

 

△ 网址:https://www.microsoft.com/design/fluent/#/

 

IBM Design Language

IBM设计语言是伟大设计的代名词,他将人们的需求转化成精心打造的产品。在这里可以学习IBM设计团队一用户为中心设计的新思维方式。

 


△ 网址:https://www.ibm.com/design/

 

Facebook Design

脸书设计官网,在国内,我们常常看到脸书的设计文章被翻成中文为中国设计师所学习

 

 

△ 网址:https://facebook.design/

 

Uber Design

作为全球第一家即时打车应用,优步其超前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用户体验成为同类产品竞相模仿的对象。

 

△ 网址:https://www.uber.deign.com/


Ant Design

蚂蚁金服设计平台是阿里旗下子公司,基于蚂蚁金服生态系统的跨设计与开发的体验解决方案。

 

△ 网址:https://design.alipay.com/


参考资料

《原子设计》官网

Airbnb 设计规范

Apple 设计规范

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

Google及其他

文章来源:tob.design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组件化设计思维

周周

组件化设计思维,能够提升设计团队的生产力,让设计师专注于设计上的创意,同时让设计师完成更多产品需求和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
 


 

 

写在前面 


组件化设计的流程,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和思考,具体可以拆分为 3 个方面:

 

1. 明确组件化设计的内容。

2. 场景设计走查。

3. 组件化设计验证效果。

 


 


一. 组件化设计的案例(界面展示篇)


  

  


 


 


 小结:

组件化设计,需要设计师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设计思维,要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同时设计师要深入理解业务,这样组件化设计才能很好的在团队内落地推行。

组件化设计的优点有很多,能够提升设计师的输出效率,让设计师更专注于设计上的创意思考,提升沟通效率。

二. 原子设计方法论

 

 

 

原子设计方法论是由国外设计师 Brad Frost 提出的,他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得到启发,发现原子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分子,然后形成组织。

 

Brad 把原子设计的方法论应用到界面设计中,用心观察会发现,界面是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组成,颜色、文字、图标等都是一个个原子。

 

原子设计方法论,是由原子、分子、组织、模版和页面共同协作,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一套符合公司产品的设计系统。

 

 


 

 

原子设计方法论是为了帮助我们去建立设计系统,目前逐渐被国内外的一些大公司,应用于创建统一的公司产品设计系统。

 

接下来,我们以金融产品为例 ,对原子设计方法论进行拆解,深入思考原子、分子、组件、模块和页面在界面设计中的定义是什么,以及对应的元素是什么,元素之间又是如何组合的。

 

 

原子

 

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原子,是构成界面的基本元素。是一个单独的元素,如图标、标题、色彩等以及原子之间组合形成的新的元素组合。

 


 

 

我们开展一个项目时,为了保证各个页面保持统一的设计风格,我们会制定一套视觉规范,定义的内容包括:字体、颜色、栅格和图标,这些就是界面中最基础的原子。在关键的设计元素上,保证各个设计师达成一致,这样就能很大程度的保证不同页面的设计风格统一,并在这个基础上去探索更有价值和创意的设计方案。

 

 

 

 

分子

 

两个原子即可组成一个分子,以按钮为例:包含了文字、色块、栅格。

文字传达含义,颜色定义了按钮的特性,栅格为按钮定义了一个尺寸和规范。

 

 


 

 

把单独的元素做一个简单的组合,是我们做界面设计的一种方法,组合的方式简单且可复用性很好,作为开发者可以根据规则进行编写代码,提升产品的迭代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界面设计中的表单为例,表单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设计元素,一个表单分子由分割线、文案、Icon和分割线等原子组成。原子组合之后,可以得到是一个可以应用在功能模块的组合。

 


 

 

 

组织

 

我们把分子和原子做组合,就可以创建复杂的、可扩展性的模块,然后变成一个组织。

 

 

组件在提升设计师设计效率方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设计师可以把界面中常用的组件模块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图片、卡片、输入框等,可以解决设计师日常的设计需求。

 

 

以金融产品为例,基本分为 3 类 :内容、表单、卡片化的设计。

每个卡片化的内容设计尽量保持统一性,这样方便负责不同模块内容的设计师复用同一个组件,就可以完成不同页面的设计,提升项目的设计效率。

 


 

 

 

模板

 

模版一般应用在设计系统的交互阶段,保证原型阶段的多方案的展示;模版内容,后面可以优化,这样可以降低设计的成本。模版的价值可以让设计师,更专注于页面的结构化设计排版和对页面布局的思考。

 


那模版的原理是什么呢?

就是产品的原型图,就是组织和分子的组合,会先形成一个完整的页面框架,作为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作为团队项目的前期沟通所用。

 


以教育和金融界面为例,如下图:

 


 

 

 


 

界面

 

界面设计是把占位符内容替换成产品设计需要的文案,在模板的组合上进行完善,会形成界面的设计方案。

 


界面设计是模板的具体的展示设计,是真实内容的设计方案。

 


通过图标和文字的组合,清晰的展示用户所需要的场景,加上内容,就会变成一套完整的界面设计方案。

 


如下图所示:

 


 

 

 

以金融产品的场景设计为例,有了实际的内容后,我们可以发现通过组合组件,就能很好的呈现界面内容。

 


如下图所示:

 


 

 


小结:

原子设计方法论为界面元素提供了应用规则和组织整理,原子设计方法论在建立设计系统、团队协作、产品迭代优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价值和意义。

 

 

 

 

三. 组件化设计的流程 ?

 


 

 

设计规范和 Ui kit 是我们管理一个或多个App统一性和设计效率的工具,同时探索如何更有效的提升设计效率。像 滴滴等Ant Design 设计系统,他们的产品体验非常好,用户使用产品时能够有效的满足其需求,良好的用户体验背后都有着一套好的产品设计系统在运作。

 


如下图,国外的金融产品运用组件规范化后的界面设计展示 :

 


 

 

系统性的组件化设计思维的好处是 :

 

1. 产品设计迭代优化时,版本和版本之间的差异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2. 界面设计之间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样式就会统一。

3. 界面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会稳定输出。

 


在我们所经常使用的 App 产品中,如 苹果、Airbnb、自如、Ant Design 等,用户体验都非常好,用户使用产品时能够快速的解决需求,优质的用户体验背后都有着一套强大的专业设计系统所帮助。

 

 

 

 

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组件化设计 ?

 


一. 统一产品设计体验

 

1. 以京东金融为例,在京东金融最近更新的版本中,我们看到财富界面和生活界面,同样的模块可以复用,对于复用性高的内容,应该提炼为通用组件,提高设计效率。

 


 

 

2. 如上图所示,对于会员专区或者热门活动是金融类产品中最为常见的产品形式,在京东金融的首页出现,布局往往是左右结构,或者上下结构;因为这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引导属性,所以会把右侧的运营的插画设计相对突出,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会员专区的卡片化设计,具有较强的复用性,可以列为通用组件,这样就可以保证两个产品界面的卡片化的设计风格和样式上的一致性原则。

 

 

 

二. 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1. 面对相同的设计需求时,可直接调用相关组件,节省重复性的设计工作,提升沟通效率。

2. 借助组件化设计,可以快速开展工作,达到复用的价值。

3. 通过设计语言可以完成一个界面设计,在下面案例中,主要的元素由文字、栅格线、Icon 等组成界面结构,确定好排版布局和图标的设计风格后,完成产品的界面设计。

 


 

 

三. 降低开发成本

1.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每次制作一个新页面都设计不同的组件,开发就要写新代码,增加开发时间成本。

2. 如果我们常用的模块作成组件库,开发遇到相同的组件时,可直接调用组件,复用相关代码,这样可以降低开发成本。


 


  

组件化设计流程,

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和思考,具体可以拆分为 3 个方面:


一. 明确组件化设计的内容

我们需要整体思考,明确可以复用的的内容、组件,以热销理财场景为例,金融产品都会需要用户进行选择理财产品,可定义为理财产品的卡片化设计组件,适合组件化设计的模块。产品已有组件的优化,设计师要具体分析,分析组件体验现状,发现问题然后针对性解决问题。


使用产品的场景设计、交互体验、设计风格三方面都要思考,推出更好的产品设计的解决方案。以京东金融的财富和首页的界面设计为例,应用的都是卡片化设计的理财模块。在开发新项目的时候,同样可以调用同一个理财产品的模块化组件,不仅能保证产品上体验的一致性,也能降低团队的设计成本。如下图所示:

 

 

二. 场景设计走查

 1. 全面体验走查线上的移动端产品设计,对用户的交互行为链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思考当前线上的产品体验。

2. 线上产品功能的迭代一般业务方都会有一个周期性安排,因此在走查时要及时和业务方沟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组件化的方案设计。

设计师使用金融产品,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每一个环节。

我们先来看下京东金融的案例,这两个闪屏运营弹窗除了场景不一样以外,其他元素都是高度统一的,组件化设计的优势在于,只需要改变组件的部分元素就能适配各种场景。如下图所示:

 


 

三. 组件化设计验证效果(如下图)

 


 

 

组件化的设计方案完成对接开发上线后,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验证组件优化后的效果:

1. 组件化设计是否可以满足各业务方的需求和场景化的设计。

2. 通过定性数据追踪功能是否能促进业务的关键的设计指标的提升,这些数据可以是转化率等数据指标,用户的反馈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验证方法。

 

四 如何建立组件化设计系统 ?

 


 

 

每个团队的体量和业务诉求不一样,个性化的组件化设计系统包含有设计原则、设计语言和组件库,这是一个争议的概念。

建立设计系统的原因:

1. 建立设计系统,可以方便团队协作,保证体验上的一致性。

2. 设计过程中,发现每个业务的形态,以产品的不同场景为出发点,使用一套设计系统,会提升用户体验。

3. 帮助产品的迭代和优化,同时提升产品和用户的体验好感度。

 

 


 1 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品牌指导)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制定设计原则时要建立在这个设计中心思想上。

 


苹果的设计系统:

 

把审美作为第一要素存在于设计原则中。

1. 创意审美的重要性。 

2. 隐喻的价值。 

3. 易用性原则。 

4. 及时的反馈。

  

安卓的设计系统: 

1. 跨平台的设计适配原则。 

2. 材料的设计价值思考。 

3. 图形、强调、大胆的设计语言。

4. 动效的服务设计价值。

 

 

 

2 设计语言(色彩、字体、栅格、图标)

色彩的视觉语言规范,我们需要定义产品的基础色板和中性色板,基本色板包含了产品的主题色和辅助色,生成每个颜色的亮色和暗色的衍生色。中性色板包含黑白灰,这类颜色在界面设计中使用,能让页面内容具有良好的层次关系,提升阅读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字体规范是界面设计中的构成之一,用户通过文字来理解和达成目标,完整的字体系统能有效的提高用户的体验和理解效率。字体的规范定义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字重、灰度色、字阶。


界面设计的排版布局一般使用的 8 栅格法,它能适配不同尺寸的屏幕分辨率,界面元素大小和间距都是8 倍数为基准。

图标设计,隐喻,保持图标之间一致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系统图标为例子:以1@x图为例子,常见的尺寸有: 16px、24px、32px、48px等。

 


 

 

 

 

3 阿里系团队,制作的 Kitchen 组件化设计系统 很好 :(如下图)

 

 

 


 

 


 


 



 


 


 


 


 


 

 

 

 

五.  Banner 组件化设计、B 端组件化设计等平面组件化设计的案例如下:

 

 

 

 


 

 


 

 


 

 


 

 


 

 


 

 


 

 


 

 


 

 


 

 


 

 


 

总结 :

佐藤写过一本书[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里面讲述了他自己是如何通过整理自己的思路、对话、工作室、随身物品等设计来让工作变得并且最终对自我更加深入的了解 。


生活和工作离不开“整理术”,优秀的设计应该要从“ 整理和总结 ”开始,比如:组件化的设计思维,可以看做是一种 “设计的整理术” 。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