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计师必看的5G发展趋势

分享达人

5G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很多公司都在讨论它,但是,讨论的内容太多局限在技术领域。今天一起来畅想一下,未来5G有哪些应用机会。

全文总计20000字左右,阅读需要15-20分钟。

undefined


对于5G,人们更多的认识是与现在的4G相比通信速度更快,“智能手机速度变得更快”“一部大片几秒就能下载完毕”等。但这些只不过是5G的技术革新的一小部分而已。5G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体现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而是蕴含着让我们生活的各种场景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并且,5G不只应用于生活场景,其在商务商业场景的广泛应用也备受人们期待。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利用5G促进本企业的发展。5G将给所有的商界人士带来发展事业的机会。



在1986年,第一代移动通讯系统(1G)在美国芝加哥正式诞生了,其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每个国家的1G通信标准都不一样,所以不能像现在这样“全球漫游”,使得1G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1G其采用的模拟信号传输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传输语音讯号,还存在着语音品质低,讯号不稳定、涵盖范围不全面、易受干扰等问题困扰。为了解决1G所面临的问题,2G由此诞生了……


1994年,前中国邮电部长吴基传用诺基亚2110拨通了中国移动通信史上第一个GSM电话,中国由此进入了2G时代,在这之后的那些年,诺基亚带给了我们无数的经典手机。

和1G不同的是,2G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故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页在增加,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加,2G时代的手机可以上网了,虽然速度较慢,但文字信息由此开始了,并成为当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在2G时代,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一些简单的文字信息,虽然以及很方便了,但日益增长的图片和视频传输的需要,人们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日益高涨,2G时代网速加载图片速度显然不能支撑大量的图片传输需求,于是3G诞生了。相对于2G,3G依然使用的数字传输,但3G的传输速度可达每秒384kbit,在室内稳定环境下甚至有每秒2Mbit的水准,是2G时代的140倍。由于采用了更宽的频带,传输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速度的大幅提升是大数据的传输更为普遍,移动通讯有更多样化的应用, 因此3G是被视为开启移动通信新纪元的重要关键。


2013年12月,工信部在其官网上宣布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了“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也就是4G许可牌照。至此移动互联网进入了新时代!

在3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G,是采用更加先进通讯协议的第四代移动通讯网络。4G的传输速度有非常大的提升,理论上为3G的50倍,实际体验也在10倍左右,上网速度可以媲美20M的家庭宽带,因此4G网络可以具备比较流畅的速度,进行观看电影、大数据传输,也是一直沿用到今的通信网络,其稳定性也非常高。但远远不止如此……


随着通信系统带宽和能力的增加,移动网络的速率也飞速提升,从2G时代的每秒10Kbit发展到4G时代的每秒1Gbit,其足足增长了10万倍。历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都以典型的技术特征为代表。而5G将不同于传统的几代移动通信,5G不再由某项业务能力或者某个典型技术特征所定义,它将是一个多业务多技术融合的网络,更是面向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智能网络,最终将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现在的移动网络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段,低频段的好处的是传播性能优越,可以使运营商用较少的成本(少量基站)达到很好的覆盖。5G的一个特点就是高频,受限于高频的传播性能,所以很多的高频段频率资源没有被使用,这正是5G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


依托4G良好的技术架构,5G可以比较方便的在其基础之上构建新的技术。未来的5G愿景最强烈的一个方面就是用户体验到的网络速率。4G现在已经很快了,但是还不够,5G要做到的目标是最大10Gbps。


5G的极限速度是4G的100倍,现在初期没有那么快,大概20倍左右,比如说一个1080P的高清视频,一个小时的数据量是10个G比特,然后如果用5G的极限速度,应该一秒钟下载完,现在可能要5秒到6秒,而用4G可能要一分多钟将近两分钟,所以差异还是很大。


这只是5G最基本的好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技术能力的提升。我们说5G最重要的技术能力提升,在于更快的响应速度。

4G应用最主要的是移动支付,支付的时候强调的并不是带宽,而是响应速度。因为要把一个支付的数据传到另一方,比如我从终端传到银行做认证,数据量其实并不大,至少比一个小视频的数据量要小很多。但是你肯定不能忍受一个支付数据传到银行确认需要半小时,这个时间就是响应速度。


在过去,响应速度慢依然是个问题,虽然支付的响应速度可以接受,但是也要花费好几秒甚至十几秒的时间。这个速度在支付上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在很多其他领域就不能接受了。


在这之前的3G和4G时代,其实响应速度从来就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当然,不是说那些网络不需要响应速度,而是那些网络是用其他办法来解决的。怎么解决呢?就是用另一个网络,叫做信令网,来传输需要满足快速响应速度的需求。但是信令网本身的带宽又很有限,所以只能传输一些简单的信号。所以,它可以做的事就很有限。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同一张网不但能有非常大的带宽,还同时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这时候你可做的事情就多多了。


无人驾驶汽车,需要中央控制中心和汽车进行互联,车与车之间也应进行互联,在高速度行动中,一个制动,需要瞬间把信息送到车上做出反应,100毫秒左右的时间,车就会冲出几米甚至几十米,这就需要在最短的时延中,把信息送到车上,进行制动与车控反应。


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的高可靠连接都是5G的一个新场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140毫秒的时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这个时延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就很难满足要求。5G对于时延的要求是1毫秒,甚至更低。


当然了,这都还不是5G的全部,5G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东西,就是它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设备接入。


其实每一个手机不管在不在通信,都是时时刻刻连在网络当中的。有任何外部的电话进来,你的手机可以第一时间就产生振铃,你就可以应答,因为它实时都要和基站来通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每个基站内部可以容纳的手机数量是有限的。我们设想一些特殊场景,比如运动会,你会发现运动场里聚集了几万人,经常出现不光电话打不通,数据信号也不够好,传输数据也传不出去的局面。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基站能容纳的设备是有限的。


怎么解决呢?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手机A-基站A-基站B-手机B”的路径,我们只是希望本地的系统能够互联起来。


现在的5G就可以做到基站内所有的系统实时连通,叫做“点对点的通信”。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基站里面有两个设备需要做信息传递的时候,它不需要通过基站,直接就可以直线点对点地互联。而且不止支持手机设备,未来大量能执行单一任务的设备,也就是物联网设备,也可以连到网络里。这就标志着未来会有大量的通信是人和物之间,甚至物和物之间的,物联网时代真正到来。


5G的第一阶段看技术能力,但是不能止于技术能力

但是5G的精彩就在于它不止于技术能力。如果只是技术能力,那一定是那些设备公司的事。实际上设备公司根本就不是5G市场当中最大的赢家,因为5G的层次是个倒金字塔,技术设备市场是最小的一个市场。

技术能力市场以上的机会是运营市场。因为你要经营很多业务和应用,都需要有运营或者应用支撑的能力提供。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美国阿肯色州大和特种钢,他用5万多个传感器,把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地方、需要检测的地方都做了联网。他的老板非常感谢5G,感谢移动通信技术,用光钎是不可能做的,在钢铁那种高温的环境下,5G就全给熔断了,5万多个极其难进行一根一根地连接?还有化工厂,它是流程化的,化工厂的环境有很多腐蚀性的东西,是不能用光纤的,所以为什么工业互联网要用5G它只能用无线的方式。


很多人忽略一点,光钎确实稳定,带宽也宽,很多人拿5G跟光钎比,这是错误的,就拿地铁跟公交比,这俩不是替代的关系,它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话说回来,那么在我们家里也有这个问题,你不可能每间房都打一个眼穿1根甚至几根光纤进去,所以直接用5G是能达到光纤的通讯水平,然后而且很稳定。



很多人说 WiFi带宽不够,速度不够,不支持4K以上的高清视频的传输,现在有超级 WiFi6 解决这问题,大家一定要知道WiFi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文化,它叫尽力而为的网络。大家连过WiFi都会知道,wifi的信号,一会有一会没有,一会速度快一会速度慢,对吧?就像我们的公路,经常有人喜欢自己开车开着开,都不开坐地铁了,为什么?通信的网络相当于地铁,他是有qos服务质量指标来控制它的通信的水平,要保持稳定的。


原来你可能就是连你的音箱、灯、电视机。假如家里有一些重要用途,假如你家里边有老人监护,有婴幼儿监护等,你要实时的监控它,突然间没信号了,一分钟没信号,后边再给你来信号,你这期间就有可能出问题。


在工业互联网中绝对不能用wifi,WiFi6 超级WiFi解决了带宽的问题,但也没有解决稳定性的问题,必须用通信级的解决方案,它保持它控制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问题,有人质疑用4G行不行?5G有一个每平方公里100万个接入的海量机器连接的能力。未来工业互联网必须用5G ,很多地方可以拿4G或者拿光纤拿WiFi做一些补充,但他重点的环境一定要用5G。


在前面讲的举办运动会时,你会发现运动场里聚集了几万人,经常出现不光电话打不通,数据信号也不够好,传输数据也传不出去的局面。通信是随即服务系统,不是所有流量均匀的分布到网络上。所以每平方公里100万接入的能力是保证突然出现大量数据的时候网络畅通。



5G 是数字化从个人娱乐为主推向全连接社会的起点,是移动通信行业的机遇。然而 5G 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也对现有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挑战。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出现了八大类新型场景,分别为 5G+超高清视频、5G+AR、5G+VR、5G+无人机、5G+云端机器人、5G+远程控制、5G+机器视觉以及 5G+云化 AGV,相应应用场景对 5G 网络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应用场景发展节奏方面:5G 与超高清视频的融合应用已进入应用成熟期,将成为 5G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批应用场景;5G+AR、5G+VR 以及 5G+机器视觉等应用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经济价值逐渐显现,未来 1-2 年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主流应用场景;5G+云化 AGV、5G+无人机等应用受限于与设备深度融合的需求,还需等待产品成熟,未来 2-3 年将有较快发展;5G+远程控制和 5G+云端机器人等应用由于涉及工业核心控制环节,目前还处于探索期,有待进一步的测试验证。

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 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 变革。高清视频被认为是 5G 时代应用最早的核心场景之一,加快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驱动以视 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提升等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技术发展,超高清视频已不局限于监视、录像、回放等传统功能,开始向字符识别、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物体识别等智能化方向发展,对视频流的清晰度以及流畅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 5G 网络的承载力成为解决这些需求的有效手段。在工业环境下,高清视频的主要应用在于智慧园区的安防、人员管理等场景,通过 5G 高速率的特性,将采集的监测视频/图像实时回传,实现视频、图片、语音、数据的双向实时传输,同时结合 5G MEC 统一监控平台,实现人员违规、厂区的环境风险监控的实时分析和报警,大大提高作业安全规范性。


超高清技术是高清技术的延伸,代表了近年来音视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高清技术(1920×1080 ,约 200  万个像素)相比,4K(3840×2160 ,约 830 万个像素)超高清像素数为高清的 4 倍,理论清晰度为高清的 2 倍;8K(7680×4320 ,约 3300 万个像素点)超高清分辨率为高清的 16 倍,理论清晰度为高清的 4 倍。超高清视频提升了分辨率、亮度、色彩、帧率、色深、声道、采样率等指标,这些技 术指标的提高虽然可以给观众带来极为清晰、逼真和沉浸感的画面, 但是也使音视频数据量成倍增长。按照目前超高清视频产业主流标准,4K/8K 视频对网络速率要求至少为 12-40Mbps,甚至可达 48-160Mbps。


超高清视频对于 5G 网络的需求


增强现实(AR)是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的交叉的学科,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 模型的技术,也是一种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信息有机集成的技术。AR 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一定时空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主要包括视觉和听觉信息)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后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目前 AR 的应用已融入到了工业制造的交互、营销、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典型的应用包括 AR 远程协助、AR 在线检测、AR 样品展示等。利用基于 5G 的 AR 远程协助,后台专家可以通过语音视频通讯、AR 实时标注进行远程协作,实现了现场人员和远程专家的“零距离”沟通,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设备维修、专业培训等价值链的效率。


AR 远程协助对于 5G 网络的需求


虚拟现实(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 并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


目前 VR 的在工业互联网中主要应用在虚拟装配、虚拟培训、虚拟展厅等场景:VR 虚拟装配是工业设计必不可少的审核环节,可以在设计接口、部件外观大小等方面最大化优化产品实际装配时的能效;VR 虚拟培训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更能全面、及时反馈,相比于教科书里面难懂的文字和需要考验学生想象力的平面图,虚拟现实的场景表达更直观,并传递更多的信息;VR 虚拟展厅将展厅及展示产品 3D 化,带给观展者足不出户就能身临现场的体验。


基于 5G 的 Cloud VR,结合眼球跟踪渲染技术、GPU 定点渲染、LED 高 PPD 屏幕技术,VR 终端可以完全实现无线化和轻量化;由于云端内容与无线VR 直连,不能被本地复制,进一步保护了内容版权; 用户互动数据传输到云端并进行计算,再反馈回本地终端,大大降低VR 的成本。


VR 对于 5G 网络的技术需求



无人机作为高新科技发展的产物,目前在我们周边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从应用领域来说,无人机可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相对于已经较为成熟的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目前,工业级无人机被广泛的应用在智慧物流、智慧园区、设备巡检等领域。


以智慧园区安防为例,安保人员需要按照固定的岗位和流动的岗位分别安排并进行厂区安全巡视,内容包括人员、财产、治安、消防安全。为了确保厂区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合理的监控,需要大量的摄像头设备进行固定视角的管控,对于摄像头的盲区,需要安排安保人员定期巡检。这种传统方式往往存在固定视角监控不到位、安保人员人工费用成本高以及昼夜交替等原因带来的管理问题。


通过 5G 无人机平台,可以实现厂区范围内规范化、常态化的空中安保巡视和设备点检。利用 5G 的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无线网络, 可以将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摄像头视频(可见光高清、红外等)实时传送到厂区综合控制中心。通过对视频图像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物体识别、模式识别分析,判断所巡检的地点是否存在安保异常或火警异常并实现智能提示,最大限度降低安保人员日常劳动强度。


从设备巡检的角度来说,工业领域有大量的设备工作在位置较高或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以冰箱的发泡工艺环节为例,设备最高处达到 5m,传统的人员巡检不仅浪费时间,还带来人身安全隐患。传统的基于 4G 的无人机时延大,画面不清晰,而采用 5G 的无人机设备巡检有两个优势:一是 5G 的上行速率可达 200Mbps,可以支持 4K、8K 甚至全景的视频回传;二是 5G 毫秒级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可以有效地保障无人机的控制和精准定位。


无人机对于 5G 网络的需求


近几年来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不但使得工业企业的利润持续降低, 而且大量的人工操作不利于产品质量控制和企业管理。机器人成为了 解决人工成本的优秀替代方式,很多制造业工厂都开始加快机器人应 用的步伐,尤其是一些操作工序复杂或精密度较高的工作。传统的工 业机器人存在不足,比如工作范围受限、工作内容有限、设备成本高 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云化机器人将逐 渐成为主流。云化机器人将控制“大脑”放在云端,根据本地机器人的 不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针对性控制,真正实现机器人的自主服务和自主判断。同时由于“大脑”放在了云端,“大脑”可以将所有机器人检索的信息进行整合,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优化能力。随着云端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据共享,本地机器人本身不需要存储资料信息,也不需要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这样一来机器人的开发成本和时间也会大大缩减。


实现云端机器人大规模密集部署和应用拓展,对 5G 网络提出了两个需求,即:满足通信调度及业务数据实时交互需求和集成其它视觉应用的通信需求。云端机器人系统包括室内及室外应用场景,可满足工业高可用指标 99.9999%,通信时延 10~100ms。目前单个机器人安装 10~20 个摄像头(实现视觉导航、视觉检查等多种功能),移动速度提升到 2~3m/s,因而网络上行带宽需求小于 1Gbps(随着低时延的视频压缩和解压技术成熟,可以在机器人端实现视频压缩预处理,节省上行带宽),时延 10~100ms。


云端机器人对于5G 网络的需求



远程控制一直是工业生产中保障人员安全、提升生产效能、实现多生产单元协助的必要手段。由于远程控制会直接关系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工业上大多数远程控制还是基于有线网络。虽然有线网络稳定,但也限制了生产的灵活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过程的控制范围。


为了达到远程控制的效果,受控者需要在远程感知的基础之上通 过通信网络向控制者发送状态信息。控制者根据收到的状态信息进行 分析判断并做出决策,再通过通信网络向受控者发送相应的动作指令。受控者根据收到的动作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远程控制的处理流 程。为了保证控制效果,通信网络时延和可靠性就更加重要。


在工业生产中某些环境场合确实不适宜人工作业,比如高温、高空、环境指标差等场合。甚至有的工作人工无法完成,比如工厂内大件货物或港口集装箱的装卸,都需要远程控制机械来实现。要实现远程控制,不仅需要足够高清晰度视频提供视觉支持,还需要实时稳定的网络保证操控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这些对现有工业网络和 4G 技术来说是一个挑战。考虑远程控制的需求,5G 网络的优势一方面在于高速率可以满足高清视频回传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远程控制对于时延的要求。


远程控制对于 5G 网络的需求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工业上的应用极为广泛, 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水平。适用于一些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者人工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

目前机器视觉的应用主要包含五大类,包括图像识别、图像检测、视觉定位、物体测量、物体分拣等。


为了保证判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应用的正常运作,整套系统的信号传输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通过 5G 网络,机器视觉系统实现以移代固, 将视觉系统单元配置为无线传输来替代传统有线连接方式;图像采集自由分布于多个工位且共享图像处理单元,共同实现高速,低成本自动化检测生产线。同时通过 5G+MEC 搭建的“5G 虚拟专用网”将生产过程数据的传输范围控制在企业工厂内,满足生产数据安全性要求, 确保了网络安全和生产安全。


基于 5G 虚拟专网和万物互联部署,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实时远程监测功能。依托 5G 高速率、大连接特性,不用进车间即可通过移动终端和便携终端监视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获取视觉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正常运行时间,有效运行时间,故障原因等。


机器视觉对于 5G 网络的需求




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 不需驾驶员,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透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AGV 的活动区域无需铺设轨道、支座架等固定装置,因而在自动化物流系统中能充分地体现其自动性和柔性,实现、经济、灵活的无人化生产。在制造业,多台 AGV 组成柔性生产搬运系统,运行路线可以随着生产工艺流程的调整而及时调整,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柔性和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港口、码头和机场等密集搬运场所,AGV 被赋予了更为强大的并行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特性。在一些特殊环境要求的场景,如医药、食品、化工, 甚至危险场所和特种行业,AGV 除了基本的搬运工作外,还自带多种传感器,可以执行检查、探测、自动识别等工作。


所谓云化 AGV,是把 AGV 上位机运行的定位、导航、图像识别及环境感知等需要复杂计算能力需求的模块上移到 5G 的边缘服务器, 以满足 AGV 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而运动控制/紧急避障等实时性要求更高的模块仍然保留在 AGV 本体以满足安全性等要求。这相当于在云端为 AGV 增加了一个大脑,除 AGV 原有的复杂计算以外,各种各样的 AI 能力扩展成为可能。


实现云化 AGV 大规模密集部署、大范围无缝切换以及应用拓展, 对 5G 网络提出了相关需求:即满足通信调度及业务数据实时交互需求,以及集成其它视觉应用的通信需求。云化 AGV 系统包括室内及室外应用场景,室外覆盖范围约2km;满足工业高可用指标99.9999%,通信时延小于 100ms。目前的双目视觉 AGV,网络需求为上行带宽144Mbps(如果 AGV  端视觉预处理,上行带宽要求不高),时延30~40ms。未来 AGV 安装 6~10 多摄像头(视觉导航、视觉检查等多种功能),移动速度提升到 2~3m/s,网络上行带宽需求小于 1Gbps(随着低时延的视频压缩和解压技术成熟,可以在 AGV 端实现视频压缩预处理,节省上行带宽),时延约为 20ms。


云化 AGV 对于 5G 网络的需求


以 5G 网络为基础,结合物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应用,青岛港引入了远程控制、无人驾驶、智能物流等场景来构建 5G 智慧港口。


传统港口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逐步提高,企业招工越来越困难,然而港口业务量一直在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为解决矛盾,青岛港开启了“全面自动化”之路。


实际上,在5G出现之前,青岛港通过使用光缆、塔吊、驳车等设备实现了半自动化。光缆的成本很高,高频率的磨损和移动让光缆的寿命大大缩短,维护难度大,同时每次起吊操作仍需多人配合,包括操作员、指挥手、理货员等至少7名现场工作人员,生产现场都是重型设备,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尤其港口经常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此外,故障率高,WiFi网络抗干扰能力差;工作环境差,传统码头设施陈旧,重型设备难以更新换代等,这些痛点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


在远程控制方面,利用 5G 的无线传输方式取代了原有主控PLC 到起吊设备 PLC 之间的有线通信方式,通过 5G 工业控制网关实现与原有工业控制协议的适配。5G 网络特性满足了PLC 控制信号超低时延要求以及高清视频回传的带宽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控制信号与高清视频回传的实时性,在青岛港港区内部署了 MEC 边缘云,MEC 边缘云的分流处理有两方面优势:一方面减少了数据从终端传输到核心网的传输路径,降低了时延;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港口数据的封闭及安全。


在港区的交通运输方面,通过 5G 与MEC 的结合开发了远程辅助驾驶系统,从而实现了对网联车进行远程辅助驾驶和监控。该系统的驾驶服务部分部署在边缘云上,当驾驶端和车辆端距离较近时, 可通过MEC 进一步降低操控和数据传输时延,以提升远程辅助驾驶的效率。此外,针对无人驾驶车辆感知成本高以及感知盲区的问题, 在路边部署感知设备,实时感知路况和道路信息等,利用 5G/V2X 技术实现感知信息共享,从而辅助车辆实现决策和控制等功能。这样一来增加了感知范围,降低了感知成本,丰富了感知信息,实现了 5G 与智能交通系统的深度融合。


青岛港案例不仅充分利用了 5G 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还验证了 5G 在智慧港口的建设应用。通过 5G 无线网络的连接与控制,实现了作业现场的无人化操作,提升了操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节省了 70%的人力资源,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综合看来,港口的作业效率显著提高。5G 与工业互联网新技术的结合使得港口业务更加的多元化、化和智能化。



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电制造业在面临较大用工成本压力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用户定制化等新需求。家电制造工厂涉及的生产流程较多且监管复杂,亟需通过工厂智能化来提升生产效率并增强行业竞争力。随着 5G 网络的部署,可以有力促进工厂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进而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好的技术和产品。


海尔作为家电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在工厂智能化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并基于 5G 网络打造了一个 5G 家电制造智能园区,验证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其天津家电制造园区的运营效率。


  • 5G+家电制造案例的解决方案

海尔天津园区通过 5G 网络实现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天津 5G 园区智能监控平台、AR 眼镜安保、机器人(地面)巡逻、无人机(高空) 巡逻、生产线视觉检测、智能讲解机器人、成品库无人夹抱车搬运、智能物联网(井盖、垃圾桶、路灯照明、烟感、停车)等。


  1. 智能监控平台:借助 5G 边缘计算MEC 就近部署了园区智 能监控平台,实现了针对异构物联网设备的实时跟踪检测、大数据统计分析、告警预警等。

  2. AR 眼镜安保:通过 5G 的低延迟特性实现了 AR 眼镜安保, 解决了以往对重要区域内非法进入人员的辨识完全依靠安监人员的“人眼”识别和“人脑”判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3. 机器人(地面)巡逻:通过 5G 大带宽特性,实现了机器人(地面)巡逻,把园区巡逻的高清视频回传到“5G  园区智能监控平台”查看并分析,提高了巡逻效率减轻了安保人员劳动强度。

  4. 生产线视觉检测:通过 5G 室内覆盖,实现了生产线视觉检测,解决了原来对冲压钢板的品质检查依靠质检人员完成而易疲劳漏检的问题。

  5. 成品库无人夹抱车搬运:借助 5G 网络,用于成品洗衣机搬运的无人夹抱车可以在不同信号覆盖区域无缝切换,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工作区域员工的安全性。


在海尔天津园区的智能化提升过程中,综合运用了 5G 的大带宽、低延时等特性和边缘计算、无缝切换等技术,有效改善了传统工厂运营过程中遇到的效率、安全、人工成本等问题,满足了工厂智慧运营的需求。为未来实现成品库的全程无人化、智能化奠定了网络基础。



个人认为虽然5G是面向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的,那是他最大的用途。个人认为:跟消费相关的领域,比如说增强宽带方面的 裸眼3D、VR、AR,跳出游戏,用在购物,用在教育上,它确实会使教育娱乐化,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让大家产生兴趣,太多的孩子就是填鸭式的,对要学的东西没有兴趣,有可能去改变教育,特别是通过互动的方式相互学习,这都是5G可能带来的。 


5G的真正商用也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看5G本身的成熟时间表,其实另一方面也要关注5G相关设备的成熟时间表,只有这两者同步都成熟了,这个应用才可能顺利地推出。所以,做应用的人真的是不容易,不光要关心自己的应用,还要关心整个产业,其他相关软件硬件的进展。


以前虚就是虚,实就是实,现在如果你找到一个场景能够使得虚实融合,而同时价值大大增加,那恭喜你,你也发现了一个创业机会。


在虚拟世界里,我们打游戏的时候和任何一个人PK,对方头顶上都有一系列数字,他的能力值如何,他体力值如何,还剩多少血,他还有什么装备,等等。


但是我们在真实世界里,其实我也希望对面这个人有标注,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当中,随着亿万年的进化,我们大脑可以储存超过上百万张脸的信息,也就是说即使是我见过上百万人,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辨认每个人是谁,不会弄混。


但是文字出现得非常晚,历史也就不到一万年,也就意味着人类没有构建起这个连接,能够把文字和人脸对应起来。我经常看到一个人,他的脸我非常熟悉,但我就是叫不起他的名字来,我也记不起在哪见过他了。这个不是我的问题,这是进化带来的问题。


在虚拟世界里就很简单,看到对面一个人,直接把他的名字标在他的头顶。现实世界如果能和虚拟世界结合,这个问题看似也有了打通的空间。比如说我如果戴上一个增强现实眼镜,眼镜里就可以识别对方的人脸,识别完了以后,在我的视线里,在对方脸旁边就会投影出他的名字来。


所以这些东西以前看似都是不可实现的东西,今天都可以实现了。我们需要沿着这个脉络去思考,这些可以实现的能力用在什么地方,能够带来最大的利益,因为这就意味着商机。



当一个世界虚和实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它就会格外精彩,如果我在真实世界里都能看到对方人脸各种标注的时候,那对我来说简直太方便了。这个并不是天方夜谭,现在已经有很多应用通过一个Pad、通过AR应用去扫描周围的建筑,就会得到这个建筑的一些信息,包括建筑里面餐厅的促销信息都会显示在上面。我认为这个Pad形式不够好,因为你还要举着它,最好的肯定是眼镜形式。


现在国外的AR眼镜,就是增强现实眼镜的轻型化趋势,尤其是眼镜里的很多部件越来越小型化,比如像人眼做投影的小投影仪已经变得非常非常微小了。也就意味着未来每个人上街都会戴眼镜,不是因为你是近视眼,而是因为你的眼镜里可以投射出各种各样的数据做参考。而这个眼镜和今天的眼镜会非常像,一点都不是今天很笨重的虚拟现实眼镜的样子,就是一个普通眼镜的样子,但是里面会给你提供大量信息。


比如说我在某条街上开了一个饭馆,我就可以把我的饭馆数据添加到地图里来,这样别人找我这个饭馆 方便很多。甚至我还可 把我的促销数据都添加进去,这样别人戴上增强现实眼镜,经过我饭馆的时候,就会看到饭馆里打折的信息,包括热门的菜,他就会决定要不要进来吃饭。这个行为并不是一个第三方公司自己来完成的,而是用众包的方式,人人都做一点事情,整个虚拟世界就格外丰富了。



AR除了做位置标注,和信息的提供以外,最主要的一个市场还是游戏。因为游戏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我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我们的生活当中大量可重复的、无聊的劳动都被机器替代了,我们有更多的创造力,也有更多的时间去玩游戏了。当然创造力也会造成游戏会更精彩,所以游戏一定是未来的主旋律,AR游戏也是5G发展当中的一个主旋律。


AR游戏其实已经出现了,比如之前很著名的Pokeman Go,但是我认为AR游戏还会不断地重复出现,而且它的一些特质也会延续到5G,什么特质呢?就是所谓的轻游戏,因为它要结合到现实环境当中,如果太重的AR游戏,它的计算量就过于大了。而且因为它和环境结合,它没有必要这么重,没有必要构建一个虚拟环境,只需要在真实环境里叠加一些虚拟东西就好了,所以它会倾向于社交性,会出现很多偏"轻游戏"的社交游戏,所以这个Pokeman Go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未来会有大量类似游戏出现。



ARtoB,增强现实应用。就是对企业客户服务这样的应用,而不是toC。因为toC需要更好的表现力,就需要更好的带宽支持、更好的响应速度,现在还是会有一些瓶颈的。


个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家电的远程维护。很多城镇、农村随着生活水平逐渐变得更富裕,购买了大量的家电。但是家电的维修就变得很困难,如果不出事还好,出事了很贵的设备就只好扔掉,你寄到别的地方再维修,成本也不低。


未来会出现一类新的职业,叫万能的维修工。为什么呢?虽然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万能,但是因为他们戴上了AR眼镜,增强现实眼镜,他们看到的所有的场景都会远程地回传到总部,而总部会真正坐着几个万能的维修工,非常专业的维修工远程发指令告诉你怎么去维修就好了。


除了远程维修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就是远程的协同。所谓远程协同的意思,比维修还要更进一步,维修是单向的传递数据,而协同是双向传递数据。这种远程协同就有很多的场景,一个是远程的设计。比如:一辆汽车,它的车厂是在中国,而优秀设计师可能在意大利,以前的远程协作就很麻烦,如果不在同一个地方,设备又比较复杂的话,远程协作基本不能实现。


但是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包括增强现实的系统的优化,未来大量的复杂产品都会被数字化,变成三维的,远程的协同就很容易开展。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远程生产、开发和设计上的协同,会出现在我们周围。


当然还有一个大家能够感受到的更简单的场景,也就是远程会议。未来你的手机传送的视频清晰度足够,就意味着未来的通话不是手机对手机,而是虽然是通过手机,但实际上是两个大屏幕互相之间的通话。


现在有很多空巢老人,以前觉得非常地孤单,现在只要老人家里的电视和孩子家客厅的电视永远保持实时连通的状态,老人就可以不管隔着多远,实时看到自己的孩子,包括孙子辈在客厅里玩,而且可以实时打招呼,实时互动,这个孤独感就会减轻。


远程医疗,以前因为技术问题,基本是不可实现的。现在看起来为时不远了,因为至少技术上没有障碍了。当然了,还有大量的专业开发需要去做。比如说如何远程地传递一张医学级别的诊断图象,还是需要去做更多的研究。所以我们说这个领域会出现专门的运营商就是这个原因,但是至少应用离我们已经非常近了。


所以第一步我们认为是to B的AR,针对一些专业行业领域市场的增强现实应用会先起来。


游戏的另一个方向就是重游戏,也就是VR游戏。在VR游戏领域里面,轻不是最好的,因为轻就意味着失真,重才是真正的方向。所以我说VR游戏的核心是打破物理世界的限制,也就是说给你一个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非常逼真的世界,让你以为到了现实世界里,但是因为它是虚拟世界,所以很多现实世界里你不喜欢的东西都不存在了。我们经常会觉得好像现实世界也没什么不好,那是因为你没有认真想过虚拟世界有什么好。其实你对比一下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凡是虚拟世界里没有,而现实世界里有的,都是现实世界不够好的东西。


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当然,这也会引发一层担忧。虚拟世界会不会让我们更加沉迷?我可以跟你保证的是,VR的虚拟世界一定会更沉迷。问题在于沉迷到底有什么坏处。甚至还有另一条,我们的真实世界为什么不向虚拟世界学习,使我们的真实世界更加有趣一点呢?沉迷不就是因为我们更喜欢吗?所以我认为未来虚拟世界会成为真实世界的样板和标签,我们会有各种虚拟世界的探索和尝试,使人类知道什么样的真实世界才是更美好的,从而使我们努力把真实世界建设得像虚拟世界一样美好。


让我更着迷的一点,就是虚拟世界里,你看世界的视角都会不一样。如果进入到一个虚拟现实世界里,我能不能换成蟑螂的视角。比如你是一只蟑邮,你看到周围都是巨大的桌子椅子这样的建筑,会不会很有趣呢。


当然了,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虚拟现实视角无人机了,因为蟑邮视角给了我们一个极小的视角,但是无人机会给我们一个极其广阔、极其大的上帝视角。我们称它为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叫First Person View,叫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刺激的体验。


未来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会衍生出大量的竞技运动、极限运动。它最大的妙处就在于会给你极大程度的刺激,而同时又保证你的安全。未来社会对人的安全性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因为人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财富。但是同时,我们又希望为了扩展我们的创造力、视野,获得更大的刺激。所以,凡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刺激而同时又保证安全的东西,它未来的市场都是巨大的。



VR直播在体育比赛当中能够做到相当于把整个现场虚拟化了,我们不再是在场边看球,如果你去过比赛场看球就知道,尤其是最后一排看球,连球在哪都看不清楚,球员更是模糊一片,相对来说真的是会丧失很多乐趣。


但是如果你未来利用虚拟现实设备看球,你甚至可以站到场内看球,而且可以站在任何一个点,向任何一个位置看。想想两个人正在争顶头球的时候,你插到两个人中间,左看看右看看,看看两个人谁能争顶到,这个乐趣肯定不是以前你站在场外能够享受得到的。


另一种虚拟现实直播也就是业余的直播,当然业余直播还分成很多的种类,一种就是可以用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做虚拟现实直播,我们看了无人机的画面、跳楼的画面都能够体会。还有一种画面其实也非常值得去体验,就是旅游的画面。如果有一个人用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驾驶无人机让我去看各个虚拟场景,我只需要戴上头盔就能享受到无人机带来的视角,我相信这个震撼就不光是像行人一样,因为除了像行人一样去看周围的环境以外,你还可以飞到行人到不了的地方,飞到空中反过来去看这些美景,就像《阿凡达》的那些美景一样,我相信肯定是更漂亮的。5G来的时候,带宽不再是问题的时候,甚至能够远程直播。我都不需要去泰山、黄山,早晨我在家就可以收到实时直播,那这个服务更可以广泛地覆盖更多的用户。未来远程旅游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业务。



未来的VR电影更是很值得期待,甚至我们今天都还不能预测出未来的VR电影的形态是什么。因为最大的特点,就是VR电影会从过去的单线程单视角的模式变成未来的360度沉浸式体验。但是沉浸式体验会给导演带来一个巨大的麻烦,也就是说以前这个镜头是导演做主,控制得了的,想让观众看哪,观众就只好去看哪。如果他实在不看,你就给一个特写就好了。但是未来是360度环绕,你想让观众看哪,他就是不看,你干着急也没办法。


虚拟现实来了以后,整个故事的叙述方式可能变成多线程的复杂结构,甚至变成不是电影而是游戏,也就是说你是身临其境参与的,而你走过的路线不同决定了你看到的电影结局都是不同的,那我们不觉得更加有趣吗?



除了VR、AR这样的应用以外,还有很大的一类应用就是环境智能,一直强调能够接入的设备多了,而且这些设备都更加智能了,设备之间会有大量的互动了,所以环境智能一定会凸显。环境智能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人屏互动,越来越多的屏幕会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就像华为公司的智能屏,未来越来越多的屏幕都是智能的,和人能够实现互动。那么这些互动的屏幕本身会收集你的数据,也会给你提供数据,让你的体验更好。


人屏互动会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延展:

第一个层次就是家庭。我认为华为模式是对的。以电视为核心来构筑整个智能家居是比智能音箱更加合理的一种模式。因为音箱模式利于输出,发出指令用声音是最好的,但是不利于输入,它回复你指令的时候,只能用语音回复,效率是比较低的。如果你用语音去发出指令,而用屏幕给你各种回复的选项是更优的一个方案。


第二层次是智能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什么意思呢?未来就会出现所有街边广告都是智能屏,不再是纸质的印刷广告,而智能屏可以监测你的行动。不光可以识别你的人脸,甚至不用识别你的人脸,它可以识别你的动作,每个人的行动其实都有一个动作指纹,因为每个人动作特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摄像头连续识别人的动作指纹,就能知道一个人连续经过几个摄像头,当一个人经过几个智能屏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个连续的广告,这样会对他形成更好的影响,能跟他建立更好的互动。所以,未来这种智能环境也是很有可能会实现的的。


第三个层次是很多行业性的智能会出现。尤其是在车联网,大家不要以为车联网就是要无人驾驶

有人驾驶的车联网后,就比人更聪明。比如充电桩,停车位,可能你在酒店门口停下车,车辆就会自动行驶到停车位。

无人驾驶的车辆首先用的可能会是工程类的,矿山港口车间里用的那种工程类车;后面就是乘用车,坐人的车就比较谨慎了,他要跟社会的公共的体系要融为一体,有法律法规的问题,安全的问题等好多问题。所以很多人在研究最后一公里就是自动泊车。

初期关注,消费互联网与物联网结合点的应用。



目前抖音发的东西还是有审核、时延、碎片化的,他叫客户产生内容UGC,他是比较随意化的,这样的管控也不容易,所以就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而且它的粘性粘度也不够。


举例:比如要去看一场球赛,因为主摄像头是跟球走的,你喜欢梅西就看梅西,他喜欢C罗就看C罗,各看各的。未来,每一个在现场看球的人都可以个性化向外直播,比如2020年东京奥运会,推出一个个性化导播平台,就可以选择球赛 选择明星,然后找一个拍摄角度好的,然后扫码付费就可以观看。个性化直播,这它是会冲击传统自媒体的玩法的,跟抖音又不一样了。


移动通信技术所谓达到5G了,大家做技术研发的时候,技术用这样的解决方案去实现,已经达到了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样的能力,我们都把这个技术冻结。它技术每天都在发展,到这个时间点冻结的技术就可以称之为5G,但是不是冻结后它就不发展了,初期5G也就是20倍于4G的速度,但是到未来可能要达到100倍。


“5G时代也用智能手机吗”“在智能手机之后人们拿着走的终端是什么”


对智能手机构成威胁的个人装置尚未出现,各家智能手机终端厂家仍将发布它们的5G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时代仍将持续。


不过,近年的智能手机已经难以在外观上推出差别化的举措。物理按钮没有了,屏幕边框没有了,in-camera(在智能手机屏幕的侧位,拍摄自己这一面的照相机)的切口也没有了,比上述这些再洗练的部位已经找不到了。


虽然说依靠折叠的结构使之大画面化是容易想到的差别化方法,但即使三层折叠、四层折叠这种结构从技术层面来讲能够实现,但是如果厚度和重量增加的话,就与携带终端不相符,即使能做到更加大画面化,在外出地点也难以打开使用。


如果说改变外观已经难以做到,那么就要考虑功能的进化。增加所安装的照相机的数量、附加写字笔之类的输入显示器、提高音箱的质量、附加新的识别/结账功能等,各种强化功能的做法都在考虑之中,今后都将得以实现。


但是,能给消费者带来惊喜、让消费者感到心潮起伏、能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每天的行为等诸如此类的革新已经非常困难了。无论是从外观来看还是从功能来看,可以说如今的手机已经非常成熟了。



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生活中所必要的所有功能都集中于手机,而可以从手机那里衍生功能并取得成功的是可佩戴终端。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能看到在车站检票口使用带有NFC功能的的装置和在便利店使用苹果手表结账。


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日本国内,可佩戴终端的大部分都是手表型的。截至2016年前后,可佩戴终端的主流还是面向爱好运动的人记录运动量的手环式简约廉价的专用终端,但2017年以后以苹果手表(Apple Watch)为代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手表型终端成为主流。


可佩戴终端本来就是小型的,显示器也是小型的,能够组装的零部件也很有限。为此,廉价的专用终端成为主流。但是,以苹果为首的终端厂商依靠其强大的硬件开发能力,以及即使是小画面也不失操控性的巧妙的UI设计能力,手表型的多用途终端占据了优势地位。


根据IDC所做的2018年第四季度的可佩戴终端出厂数量的调查结果,苹果占有超过六成的压倒性市场份额。苹果手表与其他苹果产品在识别方面的联手(如果佩戴苹果手表就可以自动登录由该公司开发生产的个人电脑)、连接4G(即使苹果手表自身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通信),以及结账功能(用苹果手表自身即可结账及在自动检票口剪票)等方面,不断追加新的功能。同时,这些功能都可以轻松利用,处理速度等基本性能也在不断提高。相对于专用终端,其多用途终端的优势不断得到巩固,已经部分代替了手机的功能。而且,苹果让其手表具有了超越手机替代品的意义,那就是保健功能。


苹果手表具有光学式心率传感这一读取心率数值的功能,可以设定其在心率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时发出提醒。还具有监测佩戴者摔倒并及时发出通知的功能。通过这些功能,苹果手表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而且,苹果手表的系列还安装了心电传感功能。这是能够读取心电图数据的功能。不过,在日本这一功能必须取得作为医疗仪器的认证,因此它目前还不能被利用。


监测摔倒这些功能即使是手机也有可能做到,但是心率及心电图的常态化监控,如果不是经常接触肌肤的可佩戴终端则不可能做到。所以说,苹果手表绝对不单纯是代替手机的手表型终端,它还在向具有保健功能的医疗仪器的方向发展。


既然苹果手表不是手机的替代品,手机用户也有理由佩戴苹果手表。从现状来看,苹果手表的启动及应用软件的利用还需要依靠iPhone。但是,苹果手表自身也可安装应用软件,将来只靠苹果手表就可以生活的状态也可以实现。在这里以苹果手表为例,要说明的是,目前正在普及的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中,可佩戴终端处于最有发展前景的地位。


要想让可佩戴终端普及,那么它就不能只是手机的替代品,还应该具有与可佩戴终端名称相符的价值,比如像上文所讲的保健功能。要想实现传送心率和心电图并且在万一的情况下发出通知的功能,就对通信提出了既要有可靠性又要具备实时性的要求。而且,为了实现这些保健功能所要传送的数据容量并不大,因此就需要高可靠、小容量那种类型的通信。


把可佩戴终端用于日常生活通信,不一定限于具备满足高可靠、小容量这一条件,还有可能利用5G通过网络切片技术,把用于保健功能的通信与用于日常生活的通信区分开来,通过收取不同的通信费来提供。


回顾过去的10年中,日本曾经提出“普遍存在”(ubiquitous)这一网络愿景。日本总务省把普遍存在的网络社会定义为“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何人都可以上网的社会”。在智能手机和IoT正在普及的今天,看起来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比在还没有iPhone、功能手机还占有主流地位、上网需要利用个人电脑的当时,如今的智能手机和IoT是既先进又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愿景。作为相关领域的人们朝着实现这一愿景努力迈进后,才有了今天的形势。



未来十年在技术的意义上仍然让我们非常好奇,所有的行业在今天都会发生全新的变化。


第一,心态。要有心态上的改变。我们要思考如何提前了解5G的影响,必须要提前做好规划。因为原来雷军讲过,台风来了猪都会飞。一定要在台风来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和规划,在心态上一定要活在未来。因为5G的未来并不遥远了,巨大的机会也就是2-4年期间,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动手了。


第二,策略。任何业务都有机会利用5G提升自己,所以必须要深入理解5G带来的价值,然后掌握如何让5G为自己赋能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懂5G,而且能够用好5G。技术是一堆人发明的,设备是一堆企业提供的,但是真正利用5G做出自己的精彩,是那些应用服务的设计者,可能就是正在听这个讲座的你。我希望你在5G时代,能够打出基于5G的闪电战。


第三,行动。你听了再多的讲座,再热血沸腾,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不会发生。5G是个复杂生态,如何掌握好5G业务实施的节奏,如何及早地投身5G,而且建立好足够多的联系,这样当你行动的时候,能够行之有效,能够使你的策略真正得以实施, 你才能够把握成功。


最后,祝你在5G时代真正能够成功,掌握你在5G时代的辉煌。



数据可视化设计师如何建立灵感库?

分享达人

 


一、前言

 

与其他相对成熟的设计领域(UI、插画等)相比,数据可视化尚显小众,在一个细分、小众、不成熟的领域里做设计,“怎么去找灵感”确实是一些小伙伴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本人工作经验为基础,系统性分析了该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并将其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这在数据可视化行业内尚属首次。当然了,本文虽面向数据可视化设计师群体,但其中的方法是通用的,运用在其他设计领域也完全事半功倍。

 

二、本文结构概览


本文围绕“搜什么——去哪儿搜——怎么搜——素材的整理——灵感的迭代与更新” 五大块展开。下图向展示了这篇文章的知识结构,大家可根据思维导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也可把这张图作为知识卡片收藏,帮助自己梳理建立灵感库的思路和方法。


  

三、灵感库建立的基础


灵感库的建立大体上分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是我们有意识的收集、整理相关作品素材形成灵感库的过程;被动,指通过朋友圈好友分享、同行推荐等获取灵感的方法。因为后者更不可控,影响因素较多,比如你所处的圈子、社交网络使用习惯等都会影响被动获取的质量。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是第一种主动建立灵感库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核心我把它归纳为两个字 :搜索。

 

搜索是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主动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每天我们通过各类关键词在各类APP上获取各样的服务、产品和资源。灵感的主动收集就是一个通过关键词搜索,然后分类、整理、研究、再利用的过程。所以影响灵感收集的主要因素其实就是我们能不能用好搜索。不同的搜索方法、渠道、关键词极大的影响着我们获取到的信息的质量,这也是本篇文章为何一搜索核心展开的原因。

 

如下图所示,同样的关键词在不同的搜索渠道,得到的内容质量是不一样的。

 

 

四、灵感库建立的第一步:搜什么?

 


互联网很大,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找灵感的过程就跟刷抖音一样,恍恍惚惚几个小时,好像点了不少赞,收藏了不少干货,回头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找灵感要有目标,有KPI才行,有目标就有标准,有标准才有方向和效率。



如上图所示,我对数据可视化这个行业术语做了分析和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之后搜索关键词的提取做思路的拓展。很多小伙伴在搜索可视化相关内容时,思路总是局限在“可视化”这个关键词上,但是直接使用这个关键词搜索,大多数时候并不能找到我们心里预期的结果,或者搜索多次后,看到的都是之前见过的作品,很难突破边界,获取更多新的灵感。造成的这个结果的原因显而易见,就是关键词的匮乏,不知道搜什么。而对“大屏数据可视化”进行解析之发现,以往的搜索,我们只使用了四个方向里的其中一个,其它三个方向并没有很好的利用。现在,我们以每个方向上的核心关键词为基础,去丰富它的下一级关键词,这样就会像枝桠新生一样,在各个节点延伸出丰富的词汇。



媒介就是数据可视化设计最终落地在什么平台,一般来讲,大屏数据可视化设计落地的媒介当然就是大屏了,以它为核心做关键词的发散,可以产生其它几个二级关键词


数据类型是主要数据的特征或来源,不同的数据类型,在可视化设计时有不同的视觉特征。比如地理信息的数据可视化,一般会与道路、河流、人造建筑、某区域内地标等一起出现,会有丰富的3D场景、动效,而图表信息相对较少;报表类信息的数据可视化,则主要以更好的展示报表内大量数据为主,所以强调信息的层级、主次,设计的目标是要减少用户认知负担、引起用户阅读兴趣,促进数据内容的有效传达,因而会较少使用动画,其次,因数据较多,也很难对应到某个具体的物理场景,故3D模型等也较少使用。

 

所以以数据类型为核心,拓展的二级关键词会让搜索结果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设计风格就是视觉设计整体上给人的想象和感受,好的设计就跟一个人一样,一定是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气质,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和向往的,唯有如此,设计才能吸引人,从而影响人,并最终传递自己的观点给观者。所以设计风格的定义是视觉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需要灵感和创造力的部分。

 

作为数据可视化设计师,我们想要找到的参考是那些具有数据可视化风格的作品,但这些作品本身并不一定是在讲数据可视化的内容,只要作品某部分的设计有我们想要的那种“感觉”,就可以了,而这个作品可能是某段影片、某个动效、某种图形、某个元素或声音。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归纳了一些具有数据可视化风格但不一定都是数据可视化作品的关键词。这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我门想要找到某个内容,但当我们用最贴切它的那个名字去找时,却不一定能找到最能代表它风格的作品。所以当我们跳出数据可视化这样一个具体的点,而从更抽象的设计风格这个层面去看待它的时候,就能更好的的发散思维、拿到了更多好的关键词,找到更多的刺激点。



以设计风格为例,我们从它的节点上找到任意一个关键词:SCI-FI,然后搜索这个关键词,我们看看搜索到的结果。

 


业务场景简单理解就是在什么情况下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数据可视化的落脚点,也是数据可视化的商业价值所在。每个公司或团队,都会有自己专注的业务方向,所以在工作中找这方面的灵感,从业务场景入手效果最好。



简单回顾下,通过上部分文章的分析,我们从媒介、数据类型、设计风格、业务场景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数据可视化的关键词的矩阵。这个矩阵是建立灵感库的基础,之后我们每当我们有新的关键词要加入,或者有效果不好的关键词需要剔除,只需修改、迭代这个关键词矩阵即可。有了这个关键词矩阵后,我们如何利用它完成一次基于实际需求的灵感搜集?下面给大家举个小栗子来看一下怎么用。

 

一句话描述业务需求

首先用尽可能简短的一句话描述业务方诉求。

一句话描述业务诉求后,我们把业务需求带到关键词矩阵中,就会获得如下图的结果:

 

可以看到,带入需求后,按树状结构去匹配与需求相吻合的关键词,就可拿到明确的搜索指引目录,然后我们按搜索指引,开始灵感收集即可。

 

这里有个小小的点,就是为什么要尽可能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描述业务方诉求,

 

1、这样做可以把那些优先级低的干扰因素都过滤掉,留下真正核心的诉求,越是能简短的概括,越能真正把握需求的核心。我个人一直以来与业务方沟通需求后,都会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若需求方认可,开始设计工作;不认可,则继续沟通。

 

2、对于数据可视化设计师来讲,明确自己在工作流中的角色、承担的责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最终交付怎样的产出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清楚了这些,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分配自己的时间、确定跟上下游的协作策略,避免盲目的没有KPI的设计。

 

 

五、灵感库建立的第二步:去哪儿搜?


合适的关键词是第一步,它保证了我们搜索结果的有效性,而去哪儿搜决定了我们搜索结果的质量。如下图,针对数据可视化设计师,我对“去哪儿搜”这个问题按我自己的从业经验做了梳理。

 

从我的归纳里大家可以发现,我把数据可视化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分为了四大块(其它行业的设计也大体上就这四块),分别是:设计网站、产品或服务提供方、独立设计师或工作室、视频网站。

 

第一部分:设计网站

 

设计网站部分列出的都是设计师们都熟悉的几个站点,在之前,大多数灵感的收集都可在花瓣完成,但花瓣最近几次改版之后,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好用了。对数据可视化方面的素材搜索,个人经验下,强烈推荐大家去behance,虽然behance访问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但是,但凡你想真的了解一些好的设计,这个网站,是你一定要想办法去经常逛逛的。至于为啥不推荐其它几个网站,倒并不是说其它网站不能用,只是搜索的结果相对局限。针对这块的具体分析,我会在文末的Q&A里进行。

 

 

第二部分:产品或服务提供方

 

我们知道,任何商业设计,一定是有一个业务或应用场景来支撑的,一定程度上设计就是在围绕业务场景提供视觉、交互、用户体验、品牌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设计是服务于业务场景的,反过来讲,服务于这个业务场景的就只有设计师么?当然不是。在市场条件下,服务的提供方除了像设计师这样的个体外,更多的是我们熟悉的另一个机构(组织),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公司”。公司把大量专业的人员组织在一起,通过优势互补、强力协作,提供服务、解决需求方问题。对于数据可视化设计来讲,企业当然也参与其中。所以我们找灵感去服务提供方也是一个的方法。企业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要让潜在客户了解自己,必然会花大量的资源做营销做推广,而最常见的推广的落脚点就是企业官网。很多做数据可视化的公司,会在官网展示一些能体现自己业务特点、业务实力的案例,而这些案例就是这些企业最好的数据可视化设计作品了,没有人会在自己的脸上放垃圾上去,对不? 所以但凡有案例展示的官网,案列基本都是最典型最好的设计,所以从这些案例中找灵感,也是一个有意思且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阿里DataV


Hightopo



 Tob.Design



第三部分:独立设计师或工作室

独立设计师一般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就是在自己垂直的领域内牛逼,近乎神一样的存在。独立设计师要能顺利“独立”,当然是在设计能力、个人品牌建设、客户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都有比较硬核的水准,所以这部分设计师作品一般不会差。而工作室一般都是一个或者几个知名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在管理方面更“公司化”一些,这样的工作产出也会比较稳定,水平较高。就可视化(包括类可视化)领域来讲,个人比较认可和喜欢的工作室有以下几个(欢迎大家评论里补充,或参与文末问卷调查),Ta们的作品风格鲜明,找灵感也是不错的参考

 

dennisschafer



huds+guis


以上对于“去哪儿搜”的分析,我相信可以给大家很好的启发:我们设计师寻找好的作品并不一定要通过设计相关网站进行,你看大家都能看到的东西,即使有突破,那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样子,你只有从圈子里跳出去,看80%的人看不到的东西,你的灵感才有机会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六、灵感库建立的第三步:怎么搜?


前面两部分,我们介绍了搜什么(关键词的定义),去哪儿搜(合适的素材来源),接下来以behance为例跟大家聊聊怎么搜,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少的点击搜索按钮,且尽可能多的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有质量的作品。要做到这点,首先我改掉自己以往的不好的搜索习惯。

 

我知道我很多小伙伴都是输入一个关键词,然后看结果页,没有满意的就换一个关键词继续,这样做很低效,容易漏掉结果页中符合你预期的好作品,并且也容易造成关键词的浪费,通过第一部分关键词矩阵的介绍,大家都知道,关键词是被定位推导而来的,若不停的换关键词,很快就会出现关键词用完了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好灵感的囧局,所以榨干每一个关键词是搜索的重要手段,具体怎么做到这一点,我个人有以下思路给大家参考:

 

1、直搜关键词:快速浏览、标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稍后再做整理


通过这个结果页面我们看到,搜索结果包含“所有结果、项目、人物、情绪板”四个选项,默认显示所有结果,但这个意义不大,重点在项目跟情绪板。

 

项目

切换到项目标签,项目标签下展示的都是完整的项目作品,这是可以快速浏览,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就把它标记到新的页面,等所有浏览查看结束后再细看每个项目,并对项目做进一步的分类和整理。

 

项目标签下提供的筛选项很实用,分类依据推荐“好评最多+本月”的组合,以月为单位既可选到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新作品也避免了因数据波动造成部分作品质量差的情况。“已策展”类似站酷或UI中国的首页推荐,是被官方编辑认可和推荐的作品,一般都会有很高的质量,但时间上可能会比较旧。


 

在筛选器里面,有另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叫做“按色彩筛选”,如果客户或者业务方对主色调有要求,就可以通过色彩的筛选,找到更符合我们业务需求的相关作品借鉴,或者设计师自己对某类颜色的搭配总是调整不好,也可以通过筛选,看看其它同行是如何处理这类色彩的,这也是一个有针对性训练和学习的方法。


 

情绪版

情绪版就是花瓣里的画板,它是其Ta设计师采集的同类主题的作品合集,用法也跟花瓣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是花瓣可以采集站外的内容到画板,而behance只能采集站内的内容,其余两者完全一致。

 

 

情绪版默认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所以可以通过筛选项,将排列顺序调整为“关注人数最多”,正常来讲,关注人数越多的情绪版收集的作品质量也越高。

 

 

2、利用作品标签聚合同一主题作品,并集中浏览

我们知道,像站酷、UI中国等平台,用户上传作品时,都需要给作品添加一些标签,这些标签的作用就是帮助网站做人工的作品分类,我们点击某一标签就能看到使用了同一标签的所有作品,可以说标签是比搜索关键词的内容检索手段。每一个作品下,都显示了作者上传作品时填写的标签,通过点击这些标签我们将搜索结果引入到了另一个更纯粹有效的内容领域。

 

更有趣的是,标签同样支持项目、情绪版这两个层面的进一步分类,同时也支持之前介绍过得分类筛选功能。也就是说,在最开始搜索时找准一个关键词,之后通过情绪板、作品标签等方式就能关联起来海量的内容。

 


3、按图索骥:Ta推荐的作品

通过前两步,我们已找到了一些比较不错的作品,而优秀作品的背后当然是优秀的设计师或团队。所以点进作者的主页看,一般都会有惊喜的。除了能看到作者自己的作品外,我想说的是另一个标签“好评”,好评这个标签其实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和职业方向,如果作者本人在领域内已经足够专业,那么能被Ta欣赏和点赞的作品大概率也不会差,所以好评这个按钮,是借助行业大咖的手帮我们做了一次作品的筛选和收集,点这个标签进去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让你失望的,一般都惊喜满满。


4、Ta关注的设计师:顺藤摸瓜,串起一个行业的大咖

在今天,每个设计师离自己领域里最顶尖的大咖,只隔着3.75个人,通过点击作者的“正在关注”,你可以看到设计师本人还关注了行业里的哪些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操作3到4次,你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在这个略显复杂的网络中被不同的大咖同时关注,那么Ta就是这个行业里比较顶尖的人才了。

 

在“正在关注”下面会显示作者所在团队,因为好多项目其实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大都是好几个设计师协作的结果,所以如果你找到的这个设计师作品足够牛逼,那说明他的团队也是很不错的,顺便关注一波就好。

 

当你习惯这样摸瓜,一段时间后这个行业里几乎的大咖就都在你的关注列表里了,做到这一步后你就会有一个新的收获,这点我们后面再聊。


 


七、搜索结果的整理与优化


利用前面的搜索方式,我们已经找到了不少较为满意的作品,接下来我们需要再对这些作品做简单的筛选整理,把真正符合我们需求的作品整理出来。

 

我习惯用网站自带的收藏功能及部分精品资源本地收藏的方式来整理自己的灵感库。网站的情绪板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各个终端通用的网盘。behance提供了两个收藏作品的功能:点赞与保存到情绪版。站酷跟ui中国也有同样的功能。

 

点赞的作品,会统一收集到个人主页“点赞”标签下,所有作品按时间排列,比较乱,所以推荐把喜欢的作品收集到情绪板。建立情绪板可以按类别将作品整理到不同画板,由于情绪板是可以分享和被搜索的,所以使用情绪板整理灵感,不仅方便了自己,也益于同行。目前来看,情绪板在behance这个产品中已经跟花瓣中的画板非常像了,不仅可以采集一个完整的作品到情绪板,也可以采集作品中某个单独的图片或视频到情绪板,这样的灵活性跟花瓣完全一致,且behance将情绪板被放到了用户非常容易触达的位置,所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类情绪板会越来越丰富,这个功能也会更有价值。



八、资源的自我更新与迭代


资源的自我更新

经常玩抖音的小伙伴都知道,抖音会根据你的点赞、浏览等行为,为你推荐符合个人口味的视频,而这样的推荐功能在behance也有,behance会根据你点赞收藏的作品、你关注的人,给你推荐相应作品,并且推荐作品是直接显示在首页的,每次打开behance,你都会在网站最直观的位置看到behance为你推荐的内容,这里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你关注的设计师的作品更新,另一部分基于已经关注的作者推荐相似的作品给你,就我个人使用体验来讲,推荐还是相当准确的。

 

behance的推荐功能是资源自我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你关注的同一领域作者越多,收藏的作品越多,它的推荐就越准确,这样就节省了一些资源搜索的时间成本。要想获得好的推荐结果,我建议你的behance上只关注一个领域的作者和作品,以我自己为例,我只关注数据可视化方向的作者和作品,虽然我也喜欢摄影、插画等,但我主业是数据可视化,所以为了提高首页推荐作品质量,其它两类我会去500px等更垂直的网站浏览,而不会在behance上关注。当然,网站只是个工具,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用法,与我而言,我关注的核心是效率。

 


资源的迭代

如果把我们收藏的内容比作是云盘里的资源,那么资源并不是越多越好,无论哪种类型的内容,当内容很多的时候找起来都会比较麻烦的。我们需要坚持做一些工作来不断减少资源的数量提高资源的质量,少而精是最好的状态,如此我们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找某个内容,而已有的内容又都能很好的满足需求。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给资源做迭代,所谓迭代就是去掉旧的过时的内容,添加新的更好的。每隔一段时间,回来翻一翻自己之前收藏的作品,会发现有些作品自己已经看不上了,因为在做灵感收集的过程中,我们的审美会自然有所提高,当输入的作品样本越来越多,我们对作品评价的维度也会更多,之前那些觉得好的作品,现在看来也就会有缺陷和不满,这是一个很正向的结果,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剔除的过程。删掉那些自己觉得不满意的作品,添加更符合自己当前审美的作品到各个情绪版。

 

迭代还意味着我们需要对那些情绪版的标签做维护,对那些命名跟内容不大匹配的情绪板,要及时更新更恰当的命名。同时,也要对情绪板内容的类别做维护,比如动画、视频类素材最好不要跟图片类素材放一起,因为列表的封面图并不能体现作品详情里是否包含视频等内容,所以作品很多时找起来就比较麻烦,按内容的不同类型把内容分别收纳进不同的情绪版可以给我们后续的应用节省不少时间。


 

 

九、Q&A


1、behance在国内访问受限,为何要以它为例做灵感收集的方法介绍?

 

首先,Behance国内访问不畅,并不影响它是世界范围最优秀的设计师聚集平台的事实。对于数据可视化而言,并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在国外早已有之,并且相对成熟,而国内相关作品、经验尚少,所以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看,behance上你能获取到的数据可视化相关作品或内容,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要比国内的好。

 

其次,正如文章刚开始我说的那样,文中介绍的方法对国内的大部分设计网站同样适用,尤其是关键词的定义、标签的使用、收藏及情绪板(画板)的使用技巧。综上,我当然是要介绍“更好”的灵感获取网站给大家,而不是揪着大家熟悉的聊。

 

2、我自己也收集研究了不少优秀作品,为何做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毋庸置疑,优秀的作品建立在良好的审美基础之上,好的作品看多了审美自然会有提升,但审美有了为啥还是做不出符合自己期望的作品来。这块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刻意练习的度没到,另一个是不会分析别人好的作品。刻意练习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作品分析就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作品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它“亮”在什么地方,就是要具体到细节,我们越是能够细致的指出那些让你觉得好的点,就越能模仿和借鉴,之后再辅以大量的刻意练习,才会有效果明显的提升。那么到底如何去拆解、分析一个数据可视化作品?有几步?有哪些方面?怎么做?如何应用?这一系列问题留待下篇文章继续聊。当然了,下篇文章能否顺利发出,还是看大家是否喜欢和支持!

 转自:站酷-BYMD 

2020 B端设计的趋势与挑战

分享达人

前言:


B端行业在近两年来,由于其有稳定的变现来源,在互联网下半场的行业当中,一直受到追捧,

它的兴起,也造就了B端设计师的需求火热,而互联网的新闻也证实了这一点:

 

腾讯:腾讯云、智慧零售、企业微信等着重发力

 

阿里:阿里云、钉钉、阿里妈妈等产品也处于B端前列

 

今日头条:飞书、people、等内部B端系统,着重向国外市场发力

 

传统的B端行业大佬在这一年也频频发力:有赞、金蝶、用友...都发布了不同的领域的产品

 

而现在,对于B端设计师有哪些分类呢?同时对于一些想转型成为B端设计师都有什么要求呢?

 

我们先看看现在市场上对于B端设计师的需求:


 

从招聘需求上可以看出,这类B端设计主要是针对一些B端后台页面进行体验设计,更多会从交互层面上进行思考,这也是B端设计的一大类:我称其为B端业务设计

 

除了业务层设计之外,还活跃着另一类B端设计:数据设计师

 

 

这类设计对数据的需求大,他们会对B端类的展示数据进行设计,因此我们将它称为B端数据设计

 

现在如果你是一个准备求职的设计师,相信你多多少少对于B端产品都会有所了解,因此我们来看看B端设计,目前是一个怎样的发展~


一、B端业务设计趋势


我们自身对其定义是牵涉到B端业务层设计,主要有管理页面、B端移动终端、各种移动设备等。我就来聊聊我观察到现在B端设计的行业现状以及设计要求

 

1.1多端设计需求巨大


B端从来不乏多端设备的出现,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也会有所考验

它和传统的app设计、网页设计不同,在日常的场景当中,B端的设备往往不止于此

 

比如在餐馆经常看到的点餐系统,这些设备的出现,更加考验的不仅仅是设计师对于视觉的设计能力,更加需要B端设计师对于整个产品业务的理解、切身体会使用者的效率,这也是B端设计师的门槛之一

 

我们再仔细拆分,在一套点餐系统当中要考虑的因素:用户操作的距离,是有只允许店主操作还是顾客也能自主选择,使用者的年龄、使用者选择所花费的时间、选择的所需时间等待,都是需要设计师进行全盘考虑的。

所设计的东西,不仅要好看,同时还要满足多种用户对于终端的需求

因此B端产品的多端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1.2设计中台


设计中台这个概念已经炒了有两三年了,但对于一些大公司团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给用户带来设计效率上的提升。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团队来说,就要考虑到的更多是组件化的思维,而并非大而全的设计中台

说到组件化设计,必须要提的就是原子设计

 

原子设计是一种设计系统的思维方式,他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将产品的元素整合到整个系统当中



原子设计就是将一些设计元素拆解成极小的设计单位,可以是一种字体、一个图标、一个矩形,然后将原子组合成零件、制作成模块、搭建成模版、最后形成页面


让自身的组件能够有所自定义,从而使用到组件能够适应于工作的大多数场景,原子设计要分开仔细讲,可能需要几篇文章,因此就不展开,大家感兴趣之后会写文章讲到

 

对于组件化,每个公司对其需求各不相同,但如果是一款WEB端的产品,那对于组件的需求将会十分巨大。因为不使用组件,面对关系复杂、页面层级繁多、交互状态多样的情况下,你很难做到每一个页面都能够统一,因此小到组件化,大到设计中台,是B端设计师必备技能

 

1.3行业更加细分


B端设计,行业细节也会更加明显

比如之前做过IM系统的设计师,面对聊天,通讯录、组织架构等一系列模块已经烂熟于心,但是在尝试CRM系统中,一套新的业务逻辑,考验的将是设计师对于业务快速理解的能力。

 

比如在医美系统当中,重点页面你需要把握在档案模块以及客户详情,因为,每一个客户对于医美师来说,都需要一系列的建档操作,必须关注细节,很多B端设计的细节,往往决定着使用效率,要给出用户很多使用的路径,才能让让软件做到好用


二、数据设计的趋势


由于B端设计的兴起,产业互联网的转型,而作为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展示性成果,一块数据可视化大屏自然缺少不了。而B端行业各种实业种类繁多,虽然现如今有很多可视化大厂,总结了许多不同行业的模版,但模版终究是模版,要真正解决问题,不得已的去定制一些自己的数据可视化大屏。

 

例如:双11大家看到的数据可视化,便是由阿里数据可视化团队定制而成的大屏


通过百度/谷歌关键词查看,大家也能窥探一二,近几年对于数据可视化热度依旧不减,行业也逐渐成熟

 


             

从数据上也能够看到,对于数据可视化的热度也在持续增长,也进一步说明数据可视化未来是被人看好的。而我就来给大家说说数据可视化只为有哪些,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2.1 数据设计师

这类职业对于设计师而言要求自身对数据有着很强的敏感性

而数据设计师不单单只是对现有数据进行简单的绘制,要能够理解数据其背后的含义,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数据图形,使用什么图形对于业务的表达更为合理,同时也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与清洗工作,要从数据中提取出顾客想要的数据

比如国外最出名的便是拿破仑行军图,便是一张经典的数据可视化



现在数据设计师更多是UX设计转型成为,因为他们能够兼顾艺术表达和数据创作两种不同的思路,更能够满足这类职业的诉求

国内对于数据设计师更多的落地是运用在制作一些数据大屏设计模版,比如公司在之前的数据设计当中,已经有一些产出和可以复用的组件,需要有数据设计师对这些组建根据业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

这里呢,给大家推荐基本数据可视化比较好的书籍:

《数据之美》

 

2.2数据可视化设计


这类设计师更偏向视觉设计,通常是企业定制的设计需求,有很多ToG、ToB项目都是需要为企业定制需求,很多视觉设计师开始转型从事这个行业。对于这类设计师而言,经常处理的是如何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炫酷,比如如何增加一些伪3D的效果,有一些动态光晕的实现效果

因此,你需要熟悉一些视觉基础软件:PS、AI、Sketch、AE,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想要一些动态的东西,比如简单的动态背景,等等。而这类数据可视化的载体通常为网页居多,也造就了很多动态效果通过CSS进行实现,因此想做到这类需要有较好视觉功底,能够处理数据展示层面的各种问题

 

2.3 3D可视化盛行


这个在我之前文章其实有所讲解,对行业现阶段而言,各大公司从事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他们对于自身的要求会更明确,首先3D数据可视化相对于其他两个门槛要更高。她要求设计师能够独立产出3D视觉效果,比如一些楼宇项目,需要有对楼宇的整个剖析,或者是智慧城市项目中,能够先通过设计师C4D+AE实现出很好的效果,然后再对这些效果进行游戏引擎的还原,从而实现可视化的落地。因此你需要对C4D、AE两款软件比较熟练的同时,对数据展示也有自身的心得体会

 

 

3D数据可视化知名产品:

http://launchit.shanemielke.com/

 


我总结国内外很多大厂制作可视化的利器,分享给大家:

阿里云:DataV

腾讯云:腾讯云图

京东云:数据大屏

百度云:数据可视化sugar

 

数据可视化展示相关:

GrowingIO:专注数据埋点 可以参考设计形式

神策数据:也是数据埋点 可以参考设计形式

 

数据神器:

Tableau:功能最全的数据神器

转自:站酷-

设计思维 - 激活空间

分享达人

42个设计思维中的一个知识点~


设计思维 - 激活空间





1.激活空间 - 概念


激活空间的意义在于元素与空间的搭配,能让页面产生灵动性和活力;另外激活空间还有一个影响比较难理解;
当主元素占用版面的主导位置,其他空间过大就会造成观众视线的停顿与停滞;
这样就会导致主体与次客体不会产生一定的关联性;
这时就需要“激活空间”来使两个元素有一定的联结;

undefined



2.空间的概念


在我们理解“激活空间”的概念之前,先来理解一下“空间”的概念。因为平面是一个二维的空间,是二维零曲率广延的一种面,因此我们在定义空间时不需要考虑三维的“第个三维度(一个方向的向量)”带来的影响,我们只要定义空间中的最小单位与空间的相对关系,和定义空间的边际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平面二维空间中x轴与y轴无限大,那空间也会随之变大。而三维空间中z轴的不断扩大,空间就会随之变大。


只有在有边际的空间中置入一个要素,即使这个要素是最小要素,空间也能被界定。例如一个正方块(一个要素),被放置到一个参照的方框中,这时小的空间就会被界定。如下图所示,二维平面和三维中坐标轴的范围就是界定后的空间,而坐标轴中具体的一个单位就相当于平面中的单一要素。当把要素放入一个有边际的空间中,这个空间就会被界定。


到这里我们只需要了解当我们定义空间中最小的单位,空间也就被界定下来了,理解这个概念就行了。这里的空间中最小的单位指的就是“元素”,而元素被设置好后空间就被界定了下来,这里元素的位置影响着空间,元素激活了部分空间,即激活空间。这了不理解也没有关系,我用简单的图来进行绘制,大家就能理解激活空间的概念了。



3.激活空间 - 理解部分


当我们在一个空间中置入一个元素(一个圆),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元素占了一整个空间。这里如果不好理解就用生活中的例子举例,例如大家都站在自己家的卧室里,并且站在中心点也就是正中间,那这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占用的一整个卧室的感觉,也就是说整个卧室的空间就被你(视觉元素等于一个圆)所占据了。


接下来大家仔细看啊,如果当我移动一个元素(一个圆)的位置,大家感觉一下平面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不是感觉上面有元素,但下面的空间有些空啊。这是因为只元素只激活了上面的空间,而下面就成了空白的空间。

undefined


接下来我再把平面中的这个元素,向左移动一些位置,大家注意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不是会发现,左面这一小块的空间被激活了,而右面和下面的一大块是空白的空间。


这时当我再分裂出一个相同的元素,并把这个元素向右移动,这时我们观察后会发现,上面一整块的空间都被激活了,而下面的一整块还是空白空间。并且两个元素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关联性,它们看上去更像一个整体了。

undefined


接下来我再分裂出一个元素,并且把它的位置移动到最下方,这时我们观察就会发现下面的空间被这个元素激活了,但是中级的部分还是处于空白的,也就是空白空间。如下图这个状态呢,我其实可以延伸出另一个设计思维,那就是“把留白当做一种视觉元素”,但今天就不讲这么多了。这时我们再观察,三个元素所占的位置,是不是刚好能填满一个版面啊,那也就是说他们三个整合到一起,又占据了整个平面。



4.激活空间 - 实际案例1


如果讲到这理论讲的就差不多了,像细节部分大家通过类似的想法脑补一下就行了,接下来我们讲一下激活空间的设计思维如何应用到我们的实际设计当中。我们先来看一个设计作品,如下图所示,大家通过自己的思考,想一下这个作品哪里有问题?


这个作品的问题在于,蓝色标出的部分的视觉重量明显要比红色部分大,而且红色部分之间空白空间占的面积太大了,这样两个红色元素之间就缺少了一定的关联性,整体也会显得十分不协调,那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我们把红色区域之间的空白空间,用其他元素把它激活,把这里的空间激活,那上下之间就能产生一定的关联。并且用一个有颜色的元素,这里的左右的视觉重量也达到了一定的平衡。



5.激活空间 - 实际案例2


再讲一个案例,咱们看一下第二个案例,我们直接看作品看看它都有啥问题?直接这么一瞅是不是标题的位置不太合适,似乎位置太高了,而下面的冰山看上去很不舒服,不知道哪里有问题,有没有这种感觉?


这个作品的问题在于冰山这块的视觉重量偏左,而且冰山的物理重量并不重,再加上企鹅在上面就会造成物理重量上的不平衡,从自然角度来看也不是很和谐;另外标题与冰山之间的留白太大了,这样就造成了视觉停滞,没有元素可看了,也没有办法引导视线了,也会造成观众对作品整体的影响与理解上的差异。


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冰山的物理重量不平衡,我们给右侧画一个企鹅,让它把右面的区域的空间激活,那整体的物理重量相对就平衡了;另外标题与下面元素的距离,可以通过设置新元素-太阳的方式,来使上下之间具有关联性。



6.激活空间 - 实际案例3


再讲一个案例,咱们看一下第三个案例。我们直接看作品看看它都有啥问题?看这个作品总感觉太碎片化了,整体性差没有统一感,而且也不规整并很混沌,元素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强,有没有这种感觉?


这个作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留白产生的负形会对作品产生缺乏整体性的影响。因为这些空间看上去是开放的,没有约束的,零散的且没有统一感的,这时我们需要通过增加元素,利用激活空间的方法来布置它们,这样这些元素就具有了统一性,整体性也就会更强。

这样的整体感就强了一些有没有~

转自:站酷-罗耀_UI

耍好控件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导航栏

分享达人

讲一个老东家的故事。


一次产品迭代会上,老板在台上讲到打算重构C端产品框架,想重整标签栏的标签设定。可在讲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卡壳了,迟迟说不出“标签栏”这个控件名,气氛有那么一丁点尴尬。这时在座的一名产品经理慷慨解囊地说道:底部导航栏!会议得以继续。


嗯,不全错,这么说也算能理解。控件在界面底部,能引导用户切换页面。但如果标签栏把导航栏的名字占了...那原本的导航栏应该叫什么呢?顶部标题栏?那导航栏里的内容控件又应该叫什么?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的按钮?


接地气的名称让我们一听就懂,直到有一天你打算跳槽,你拿着自己的作品到下家面试,设计总监几个术语啪啪把你问的不知所云。这些“死控件”、“死栏目”在页面上不可或缺,在设计每一个页面时你以为你对它们早已了如指掌,偏偏在关键时刻,它们却六亲不认了。(说多了都是泪,我曾经面试也吃过专业名词的亏,以后有机会再娓娓道来。)


“我又不走形式主义,为什么一定要说专用名词装x呢?接地气的名称不是挺好吗,沟通。”——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名词和概念都混淆不清,有没有花功夫在UI设计领域进行深度专研也就一目了然了,还何以谈论如何将它们运用自如呢?——“你连迪丽热妈和古力娜扎都没分清,你敢说你知道什么是真皮沙发?”


于是我的经历,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是时候做一些知识内容沉淀与分享了,不能让更多的人走我踩过的坑。第一期我们便来讲一讲导航栏。


-


01.导航栏究竟在哪里


导航栏 Navigation Bar,也简称为Navbar。一定会有不少刚入门的UI新人,在诸多的Bar控件中,难以区分它所指代的区域。


在iOS上,导航栏是指显示在应用程序顶部,位于状态栏下方的容器区域,层级应高于当前页面内容。


在安卓上,Google公司在Material Design中也赋予了它同样的定义,但是却给了它另一个名称,顶部应用栏( Top App Bar)。


iOS与安卓的规范与命名区别


请务必要记住:导航栏是用于构架当前屏幕的内容,阐述当前屏幕的状态,并且起到连接父子级页面层次结构的作用。——所以回到开头的小故事,为什么标签栏不能叫做底部导航,因为标签栏是构架了多个屏幕之间平级页面的内容切换。和“导航”的定义没有半毛钱关系。


_


02.规范里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vs 实际项目我们该怎么做


一个基本的导航栏容器一般承载的信息可能会有:标题导航按钮内容控件按钮其他控件(比如搜索栏、分页标签或分页控件等);千万别忘了还有分割线


2.1 导航栏标题


时间倒退回2017年以前,这时候的移动端规范下的导航栏还是循规蹈矩的,样式单一。但随着iPhone X等一系列全面屏手机相继问世后,移动设备在屏幕高度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界面设计在一屏内的发挥空间也随之增加。iOS11发布后,大标题导航栏设计风格兴起,随后被引入平台规范。


于是现在iOS与Material Design在导航栏上也都定义了两种导航栏标题规范:常规标题大标题


常规标题是指在高度为88px(iOS@2x下)的导航容器中,居中放置一个当前页面的标题。标题字号一般为34px-38px(34px为iOS标准规范,但实际项目中可以在尽量在不小于34px标准的情况下根据设计需求确定)。


常规导航不同标题字号的案例及视觉效果


大标题是将导航栏栏高增加到192px(iOS@2x),保留高度为88px的导航容器来承载内容控件按钮,将标题下坠居左。iOS的标准规范定义大标题的字号为68px。但由于英文有大小写区分,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层次表现,而中文因为缺少一定的层次结构,并且相同字号的中文视觉大小大于英文,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进行大标题设计时,会适当缩小,一般为56px-64px居多。


大标题不同标题字号的案例及视觉效果


大标题导航栏的优点毋庸置疑,页面留白更多,呼吸感更强,大气现代、逼格更高,因为页面标题巨大,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确认当前所处位置;采用统一的大标题,让页面布局风格快速统一。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增加了导航栏的高度,导致屏幕利用率降低一些通过广告变现或更加注重一屏内内容呈现的应用便中和了常规导航与大标题导航的优缺点,进行了风格改进。


改进的大标题案例


那我们如何在常规标题和大标题之间抉择呢,这可不单单是设计风格的问题,还受产品定位与功能的影响。苹果的设计师在Apple Music中实验并验证了一条结论——在内容非常丰富、层级结构较深的产品当中,大标题能够帮用户快速确认自己的位置。


所以我理解的适合使用大标题风格的产品一定是:突出内容呈现而不是功能繁琐的;产品定位更偏向于现代或文艺艺术的;需要快速统一界面风格的。而层级结构需不需要很深,这并不一定,我反而觉得功能越单一、产品体量级越轻的应用,越适合大标题。


所以如此看来,国内使用大标题成功的案例就为数不多了,这可能与中文字体还有国内app产品功能都比较繁琐的原因有关,真正做到了使用大标题快速帮助用户确认自己位置,并且结合了产品特性与风格的,我认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移动端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棒。


 2.2 导航按钮及内容控件按钮


iOS规定导航按钮位置仅能用于放置返回按钮,可以添加一个层级的面包屑,帮助用户有效地明确当前页面层级;Material Design中,则不仅可以放置返回按钮,还另有作用,菜单图标-用于打开导航抽屉 或者 关闭图标-关闭工具栏。


iOS与安卓的导航按钮区域区别


这一点与iOS的定义有着天壤之别,iOS非常明确地赋予了工具栏的定义,并且将导航栏和工具栏(Toolbars)彻底地分离开,典型案例就是Safari。


iOS明确地将导航栏与工具栏分离开


在内容控件上iOS与Material Design也大相径庭,Material Design不去限制你的内容控件多少,因为它提供了溢出菜单,并可以根据屏宽的变化,自适应释出和收纳溢出菜单中的控件。



而iOS则规定我们,要给内容控件按钮足够多的空间,必要的时候,隐藏导航栏标题也未尝不可。



那么真实的项目中,我们经常为了快速落地,会存在一稿适配双平台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应该遵从哪一个平台的规范呢?答案是:许多大厂的做法已经向我们验证,规范不分家。


在iOS诸多的应用中溢出菜单早已普及,尽管这是Material Design提出的设计理念。



Material Design的溢出菜单也被运用在iOS端


虽然国内遵从Material Design进行Android应用设计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它提供的设计理念与方案却并不局限在安卓平台。


 2.3 分割线


分割线只是一种体现形式,我想要表达的是,别忘记区分导航栏与内容界面的视觉层级关系。Matetial Design提醒我们,顶部应用栏可以与内容位于同一高度,但滚动时,请增加导航栏的视觉高度,让内容在其后方滚动。而iOS则默认采用了背景模糊的方式区分了导航栏与内容区域的层级关系。


区分导航栏与内容区域的层级关系


缺少视觉分割会让用户分不清导航栏与内容界面,它们看起来会更像一个平级。对用户视觉区分内容主次其实是极不友好的。


 2.4 其他控件


关于其他控件,iOS只在规范中提及到了分页控件。苹果设计师考虑到部分场景在当前页面中还存在信息层级结构划分,此时建议可以在导航栏中使用分段控件。


但国内的应用程序早已将导航栏容器的作用发挥到,基于导航栏层级始终高于内容区域的特性,我们通常可以将分段控件、分页标签、搜索栏等等用户可能随时使用的工具放在导航栏中。


导航栏通常会承载的其他控件


-


03.总结


导航栏是几乎每一个界面都必定存在的控件,正因为无法轻易删减,逃不掉就必须用好它,不然很容易沦为页面的减分项。


设计好导航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工作,表现的方式、承载的按钮与组件、滚屏时的组合操作还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体验增益。

转自:站酷-UCD耍家 

好图片,设计过稿率提升50%

分享达人

如今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是大幅图像广告,纷扰喧闹的各类短视频与直播。这是一个快节奏时代,我们更倾向阅读图像。为什么我们偏爱图像视觉超过文字?从人类进化角度来看,原始时代的祖先通过五感感知着这个世界,其中通过视觉来感知判断生活,其他四感辅助之。即使后面我们发明了文字,但发展至今,对图像的本能吸引力依旧强烈。因为在我们认知的潜意识里图像相较于文字更能让我们快速轻松理解并记忆。


图像如此重要,设计作品中当然也必不可少。因为图片,它能一定程度上决定画面基调;引导视觉流程;调剂平衡多段文字信息的枯燥性,让阅读变得轻松容易。 


在UI设计中,我们经常需要把设计输出物拿给产品经理或者其他有设计决断力的人看,UI设计中图片使用的好与坏,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策者的感知,以及你的设计过稿率。


如下左图:商品视角、调性、细节,都没有右图来的统一、有质感。单看这两张图,会让用户有这样的心理感知:左图感觉像山寨盗版商城;右图则会认为是严肃官方认证商城。所以,在同样页面布局下,不同的图片使用与处理,能让UI页面的品质有较大的感知差异。 

图片的使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正式做UI设计前,首先需要弄清楚图片在页面的占比情况以及后续图片的支撑来源问题。



1.了解图片占比与来源


在构思UI页面阶段,首先需要了解以下两个问题:1.图片区域占比问题;2.图片来源问题。当页面图片占比多,且让用户自定义,那么需要预估到APP上线后设计可控率会降低。换句话说,实际上线效果会不尽人意。如下图:由于淘宝和网易严选平台属性不同,在图片品控上就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当然,不是说淘宝做的不好,而是当一个平台集纳不同的店铺,不同调性的产品类型,即使有图片规范,也难如统一品类、调性的产品来的统一。 

弄清图片内容的可控性问题后,开始进入设计环节,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图片?



2.怎样选择以及运用图片


1.是否符合产品气质?

在不同的场合有恰当合适的场景搭配,是十分基础且重要的事情。在UI设计中,任何一个部分的设计以及元素运用都需要为产品服务。图片也不例外。如果你是厨房类APP,头图选用小清新感的图片,就显得不够合适,带有环境食材元素的图片才更让用户有共鸣。 


2.是否能清晰表达产品核心内容?

图片是否主体明确?能一眼正确无误的传达核心内容?会不会因为其他元素元素抢了主体视觉,找不到视觉重点? 


3.是否美观、有品质、让人想拥有?

图片是否能表达美好生活以及美好品质的向往?光影关系是否自然?图片是否高清有细节? 

当明白图片如何选择后,还想和你分享一些冷门且重要的图片过稿小技巧。记下来,将大大提升你的设计过稿率。



3.过稿高手图片使用小技巧


1.图片风格统一风格调性

漂亮图片有很多,如果我们都以漂亮为基准,找出来的图片也会形色各异。由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是:浏览一个完整APP,统一风格调性比美更重要。如果商品角度不一样;饱和度高低不同;抽象与具象等,都会形成产品不统一,用户视觉不适应等问题。 

2.图片使用符合场景,让决策者可以看到最后的显示效果

有时我们为了赶时间,直接用图片填充插件,让图片区域自动填充。但我还是想要给到你这样一个建议:一个专业且成熟的设计师,即使是设计初稿,也不能随便拿张图,凑合一下。任何时候的汇报,都需要有着处女座对于事物的完美要求,过自己这关。因为任何时候你的表达与表现,都形成了你在别人心目中专不专业的看法,从而影响着后续的设计话语权问题。如下图都是商城陈列页面,右侧的图片给出上线的实际效果,更贴合产品,方便设计决策者给出建议方向,或做出决策。 


总结


我们都是视觉动物,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我们常常通过视觉表象,才决定是否愿意去更深入的了解某个东西。

设计就是在做产品视觉表象的表达,我们需要尽可能使用贴切的,漂亮的图片。让UI视觉看起来更加美观,让用户愿意停留,认可以及信赖平台。 

转自:站酷-丘丘的设计笔记 

浅谈如何做产品的优化设计

分享达人

我把整体分为了三个部分

1.空洞的设计方法(因为大多数的人对设计的方法论都处在一个看了、学了、但是用不上的阶段,主要是讲在我分享的内容中可能会用到的一些设计理论和方法)

2.很一般的设计流程(这个优化设计的流程其实千千万,最重要的还是和真实的项目相结合,每一个点都值得拿出来写一个长篇大论,有机会具体来说说)

3.不成熟的实际应用(设计流程大多复杂而冗长,对于处在初创期或者发展期的产品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线来实践,这一点也是我想和设计同行一起探讨的问题)

“奥卡姆剃刀原理”是设计师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理论,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UI\UX设计中,我的理解是,如果能够在用户的行为路径上和交互方式做出优化,就不要增加新的功能。

这个理论会贯穿在整个产品设计流程中。

用户体验五要素,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就会听到的一个理论,但其实对于五要素真的对应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可能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

我说说我的理解:
这五个要素,从战略层到表现层,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是一个易用产品背后必不可少的东西。

战略层:用户需求、产品目标——就是说在使用完这个产品之后,能不能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达没达成做这个产品的目的。

范围层:在产品定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功能和内容——具体需求

结构层:各页面、功能的联系,用户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路径、什么样的层级关系完成一个流程

架构层:按钮、控件、图片、文本区域的布局,用户对页面的整体感知

表现层:长什么样,颜色啊、风格啊等等)


所谓KANO模型,它和接下来要说的消极选择、NUF评估筛选都可以理解成为一个需求筛选的方法,他们都能够帮助设计师在众多需求当中,找到最合适和最合理的那个。

KANO模型中,我们可以把需求或者说创意点分成5个属性

1.魅力/惊喜属性
用户意想不到,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用户可能感知不到,但是做了这个功能,用户会非常惊喜和满意。(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功能?首页tab bar动效)

2.期望/期待属性
做了这个功能,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否则反之,会降低

3.必备/必要属性
一个产品的有效性功能,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做了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觉得理所当然,但是如果没有,满意度会大幅下降。

4.无差异因素
做和不做对用户的影响并不大,用户也不太在意。

5.反相/错误因素
你不做还好,一旦做了用户反而会反感,降低满意度。

对于一个产品,最重要的即是必要属性和期望属性。



消极选择其实是我们在生活当中也用得到的筛选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想到的两个idea都能用来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我们要选这两个当中实现成本低的那个或者说“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NUF评估筛选相比前两种方法,就显得稍微繁复一点,用起来可能并不如前两种方法更容易。
它其实是,在新颖、使用、可行三个维度,对我们要筛选的点进行打分,再根据分值进行筛选。
用起来其实比较消耗时间。



我把这一部分分成了4个步骤,分别是:桌面研究,用户研究、概念提炼、设计方案



产品深度使用,提问并分析(比如素养课页面,有多少卡片类型,有多少内容分类?哪些课程点击率比较高,为什么?等等)-同类产品分析-用户体验诊断,舒适体验和不是体验-确定设计方向,产品定位、改版(优化)目的、用户群体、价值点)(确定大致设计方向,提出假设,如:经过我们上述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丰富、高质量的内容和清晰的布局,能够让用户有浏览和互动欲望,从而达到转化目的



我们一般通过定量问卷和定性访谈来从用户那里获得想要的信息点以得出用户画像和验证我们前期的假设



在做访谈之前,要明确的就是我们要得到什么,或者说我们要访谈用户的哪些方面
即:用户习惯的研究、用户行为模式的研究、用户行为动机的研究



在设置问题时,要明确每个问题的背后我们关注的点在哪里,不可能在不相干问题中浪费时间。



通过前面的两个阶段,我们已经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了:完整清晰的用户画像、同理心地图、As is 旅程图。我们通过这些东西,找到我们可以优化、可以提升用户体验的地方,即机会点,然后利用我们之前提到的筛选方法,进行创意决策。


(同理心地图)

(As is 旅程图 来自:池喜太厚)

通过前面完整的研究和决策,在此阶段,得出交互设计方案、UI设计方案等等



这一部分是我想和大家探讨的,前面所说的设计流程,多数时候在实际工作当中应用起来并不容易,这也是很多设计师对设计方法嗤之以鼻的原因,觉得设计方法都是玄学,胡说胡有理,这里我也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当中要把上述的所有流程都走到,所有设计方法都应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在产品的不同阶段,优化和迭代的驱动力是不同的。在初创和成长阶段,一般为问题驱动,在成熟期,一般为价值驱动。

也就是说,平时的工作可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把成熟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拆分,进行小部分流程的应用,这样也能够让我们得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转自:站酷-鹿爷不是咸鱼

交互设计:如何做到惊喜?

分享达人

保持好奇,巧妙融合,追求卓越,自然而然


上一篇,探讨了如何做到品质。这一篇,探讨下如何做到惊喜。

一家之言,未必全面,甚至未必正确。欢迎交流探讨。


01
交互设计的惊喜,是什么?

之前的文章,有简单定义过交互设计的“惊喜”,即为:超出用户预期,并让用户开心。

具体而言有两类,分别是:小惊喜、大惊喜。

1 小惊喜

所谓小惊喜,是指一些颇具趣味性或人文属性的交互设计小细节。


先说趣味性。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是比较好玩的动效,第二类是一些小功能。第二类有时也会包含第一类。

动效这块,大家比较熟悉的,有 iPhone 上删除应用前图标的抖动,仿佛是吓的发抖,也可能是在摇头求饶;还有移动端登录 B 站、输入密码时,动画人物的捂眼捂脸动作。

(B 站登录页面)

小功能这块,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隐藏的小功能,一类是有趣的小功能


很多隐藏功能,头几次用的时候,多少会有一些惊喜之感。

比如在订阅号消息列表页,某个公众号你已经几个月没看过,对它失去了兴趣和信任。这时,尝试长按这个公众号的头像或名称,会呼出一个包含“删除消息”和“取关”功能的弹窗。

(订阅号消息列表)

还有些隐藏功能,既能让用户觉得惊喜和方便,又能引发用户思考。这种思考,可能会让用户感叹设计之妙,也可能也会给用户一种猜对谜语的欣喜之感。

比如用墨刀的时候,尝试按数字键 1,会呼出“内置组件”这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功能,会让人觉得墨刀很聪明。

如果再仔细看一下,会发现,“内置组件”的缩略图标,和其他 4 个诸如“我的组件”、“图标”等功能的缩略图标,并成一列。这 5 个缩略图标的排列顺序(上到下),和它们快捷键("、"键和数字键1、2、3、4)的排列顺序(左到右),是完全一致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简单又巧妙的设计。


再比如朋友圈里,某个不熟的好友每天都发集赞的小广告,搞的我们不胜其烦。长按其头像,会呼出设置权限(屏蔽等)的功能。

有意思的是,长按好友名字,则不会呼出这个功能。要知道点击头像或名字是都能进入好友主页的;另外刚才那个例子,长按公众号头像或名字,也都能呼出取关的弹窗。

个人的理解,生活中,我们用力长按一个人,通常是表达强烈不满,比如打架时。比起长按名字,长按头像更像是长按真人,所以也更能表达我们的不满。


说完隐藏的小功能,再说下有趣的小功能。比如微信聊天里的扔骰子、石头剪刀布,微信给朋友发生日快乐后漫天飘落的蛋糕,拍照软件里的贴纸,等等。

最后说下带有人文属性的交互设计小细节。常见的有如下类型:帮助弱势、关照情绪、表达情感、保护隐私。


帮助弱势这块,比如 iPhone 的辅助功能,里面有针对视力障碍的放大镜功能、有针对不识字群体的旁白功能。

关照情绪这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引起用户的负面情绪。比如微信的删好友是单方面删除,被删时我们很难察觉到,而且微信也不会通知我们。个人觉得,微信之所以不通知我们,其中一点,就是不给我们添堵。类似的还有,微信消息没有“已读”功能,这就大大减轻了接收者的回复压力。

表达情感这块,比较为人所知的例子,5 月 20 号这天,微信红包的限额,从 200 元升到了 520 元。还有一个例子,在微信聊天里发一个“ohh”,长按并点翻译,结果也是一个惊喜。

保护隐私这块,比如借助 iPhone 的“引导式访问”功能,可以让小朋友只能访问你的某个视频应用来看动画片。再比如别人用你电脑的时候,如果你不想让对方看到你的微信,就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来锁定或退出电脑版微信。

2 大惊喜

所谓大惊喜,是指那些系统性大创新,并且能够引领潮流、代表未来的交互设计。通常而言,这些大惊喜,最开始给用户的感觉,就是酷。

iPhone 就是典型例子之一 。

2007 年的初代 iPhone,带来了当时的大屏幕:3.5 寸屏幕,以及纯触摸屏,和极为灵敏的触控体验。

2011 年,Siri 同 iPhone 4S 一起问世,为我们带来了语音交互。如今,在 100 元就能买到品牌类智能音响的情况下,依靠语音交互的智能音响也在慢慢走入寻常百姓家。

也许后乔布斯时代的 iPhone 创新不如以前,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iPhone 依然在引领潮流,在给我们大惊喜。比如这几年流行的手机无线充电和以 AirPods 为代表的极简的无线耳机。

以上是比较广为人知的交互设计,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设计。比如在家里网购一条床单,但是不知道床的尺寸,家里又没有尺子。这时,打开 iPhone 里的测距仪这款 App,就可以量出床的尺寸,会不会觉得有点酷。

(测距仪 App)

微信在引领潮流方面也有一些建树,比如极大的普及了二维码和扫一扫。小程序作为一种体验接近原生 App、同时又不用下载的产品,也正在引领新一轮的潮流。

还有一个比较酷的功能,就是以图搜图。笔者最早用过百度和谷歌的相关功能,主要是在电脑上搜索相似的图片,使用频率极低。

假设一个场景,比如在路上看到一个陌生人的外套很好看,但又不好意思上前问,就可以拿起手机,利用淘宝的拍立淘功能,拍张照就能马上看到相同或相似的商品。

如果淘宝上没有搜到类似商品,还可以用微信的扫一扫识物。和拍立淘相比,区别之处有两点。第一,不用拍,直接能识别,不过通常得等 1-3 秒;第二,识物结果里面,除了商品,可能还会有百科词条和资讯。


02
交互设计:如何做到惊喜?

个人觉得,有 4 个要点:既要有好奇心,又要有卓越心;既要天马行空,又要保持自然。

听起来可能有点乱,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1 保持好奇心

笔者观察身边读小学的小孩,发现,当大人聊天时,特别是谈正事时,小孩特别喜欢坐在旁边听,而且听的很认真。小孩有时也会说两句,或是问问题,或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看得出来,小孩对成年人的世界,怀有极大的好奇心。实际上,不止于成年人的世界,小孩对周遭世界都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

整体而言,成年人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心,远不如小孩。我们互联网从业者也不例外。

好奇心和交互设计,有什么关系?

交互设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作。好的创作,一定来自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去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奇心,对周遭人、事、物要有足够的好奇心。

比如上文提到的例子,在 iPhone 上删除应用前,应用图标会抖。这种抖是一种趣味隐喻,既可以理解成吓的发抖,也可以理解成摇头求生。如果对生活没有足够的好奇心,是很难留意到这种生活细节,并把它们作为一种隐喻运用到交互设计中的。

以上是关于好奇心,还有一种特质,也是在小孩身上表现突出,同时也和本文主题有关,那就是:童趣。

还是上文的例子,在 B 站 App 上输入登录密码时,动画人物会捂眼睛。这个设计,可能不会打动所有用户,但至少一部分用户会觉得比较有趣。如果我们内心没有一点童趣,可能也会觉得,这个设计,没啥意思。

玩是人的天性。对于比较好玩的交互设计,大部分人是比较容易产生共鸣的。实际上,据笔者观察,我们大部分从业者是有童趣的。我们比较缺的,是好奇心。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其标志是什么?

个人观点,有两个标志。第一,是对与个人利益无关的生活小事的关注,远多于对个人利益本身的关注。第二,观察和思考,远多于评价和自大;追本和溯源,远多于偏见和傲慢。

为什么会提到个人利益?

因为,通常而言,个人利益,尤其是短期利益(比如少花时间设计和修改原型),往往会和用户体验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过于关注个人利益,不仅很难照顾到用户体验,甚至会伤害用户体验。至于给用户带来惊喜,就更无从谈起了。

回到现实当中。在时代洪流面前,好奇心的两个标志,显得很难,该如何实现?

关键在于找到背后的源动力。这个源动力,在笔者看来,有两点,分别是:求知若渴、淡泊宁静。


求知若渴,可以源源不断的驱动我们去观察、去思考万事万物的规律和联系。

淡泊宁静,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的心力和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沉迷名利、物欲、享乐,就难有兴趣和精力去琢磨万事万物了。

所以,只要找回自己童年的那种求知若渴,同时修身养性到淡泊宁静,这份好奇心,就会回来。

2 巧妙融合

某种程度上,很多带给我们惊喜的交互设计,都是一种巧妙融合。

笔者把这种巧妙融合,初步分成了三类,分别是:简单融合、直接融合、委婉融合


简单融合,最常见的就是隐藏功能。把一个较为简单的操作动作,比如长按、双击、下拉、左滑等,和一个合适的功能,融合在一起。用电脑时我们常说的快捷键,也属于这一类。

通常而言,操作对应什么功能,讲究的是合适,并无固定章法束缚。比如在微信朋友圈,发表文字的功能可以靠长按(相机图标)唤起,设置权限的功能也可以靠长按(好友头像)唤起。所以,简单融合这块,可供我们发挥的空间很大。

另外,简单融合最常见的形式——隐藏功能,既实现了界面的简洁,又带来了一定惊喜。

简单融合,既简单,又实用。建议大家充分开发这一块。

直接融合,是指将生活中的趣味性,直接搬到软件中,搬到交互设计中。比如微信聊天中的扔骰子、石头剪刀布,以及漂流瓶、抽奖等。

这一类融合,有点像商场里的电玩城,虽然我们不会经常去玩,但确实比较好玩。

委婉融合,是指用明喻或隐喻的手法,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些细节,移植到交互设计中。

这种移植,有时是直白的。比如 Mac 上打开应用时,其图标会在 dock 栏里有规律的弹跳,这会让我们联想到皮球的弹跳。

这种移植,有时是隐晦的。比如 iPhone 上删除应用前,其图标会抖。这种抖,是害怕还是求饶,任凭我们想象。

这种移植,有时是无声的。比如在朋友圈,要想呼出隐藏的设置权限功能,只能长按头像,长按名字则不行。这个设计,不乏想象空间。如果不尝试长按名字,则不会发现这个细节。

委婉融合,有时会带一些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和想象,所以是一种很出彩的融合。这种融合,也会赋予交互设计,一种禅的味道。

整体而言,笔者非常推荐委婉融合。

3 追求卓越

如果目标是小惊喜,则保持好奇心、并做到巧妙融合,基本足矣。

如果目标是大惊喜,则需要雄心壮志,需要舍我其谁,需要追求卓越。

日常工作中,可能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动效/功能,实现不了”。

大惊喜里的几个例子,比如初代 iPhone 的触控体验,iPhone 里的测距仪,微信的扫一扫识物。这种设计,意味着要修一条最好的长城,背后往往有很多技术难题要攻克,有很多脏活累活要做。

如果团队文化就是做出最优秀的交互设计,那么,“实现不了”这句话,估计就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还在研究中”,“下个大版本能上”。

4 自然而然

提到惊喜,还有一款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产品,那就是锤子手机的 Smartisan OS。

个人观点,在小惊喜方面,Smartisan OS 颇有建树。在大惊喜方面,Smartisan OS 也进行了一些值得学习的探索。

先说小惊喜,比如华丽而细腻的桌面翻页动画,比如四指横划桌面可以切换桌面背景。还有一些贴心的小功能,比如静音可以设置时间,比如方便的长截屏。

(静音可设置时间)

(长截屏)

再说大惊喜。2016 年 10 月发布的一步和大爆炸,是比较大比较系统的功能,在当时也很新。锤子公司也一直有宣传这两个功能。所以相对而言,这两个功能是 Smartisan OS 的大惊喜。

笔者的备用机是锤子手机,身边也有朋友在用锤子手机。以一步为例,这个功能,笔者体验过很多次。但平常很少用,身边朋友的情况也类似。

(一步)

根据使用情况和主观感受,个人觉得,一步这个大惊喜,还存在进步空间,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宏观层面。一步作为新生事物,好比一颗新种子。种子破土而出时,是一颗嫩芽,而不是一棵大树。新生的一步功能繁多,犹如一棵破土而出的大树,一方面有违自然规律,另一面因为功能繁多,很多用户无法一下子看懂,看不懂可能就不想用了。

第二,微观层面。一步这棵新大树,结了很多不同的果子,比如拖拽图片到其他应用、切换后台应用、展示最近图片/文件等。这些果子,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吗?这个是要存疑的。

比如拖拽图片到朋友圈就能发朋友圈这个设计。通常而言,我们发到朋友圈的图片都是精挑细选的,会占用一定量的时间,比如旅游或聚会结束后发的照片。一步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发朋友圈的时候,少点几下这种效率问题,优先级是比较靠后的,我们没那么在乎。

还有拖拽图片/文件这个交互动作,大家通常在电脑上用的比较多,在手机上是没有这个习惯的,实际上应用场景也少。在手机上,大家一般只习惯拖拽应用图标。

还有切换后台应用这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系统自带的,已经用惯了。而且唤起速度比一步快,点击面积也比一步大。

总的来说,微观层面上,比较缺让大家能马上想到一步的功能点。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领先时代、引领潮流的交互设计,需要做到自然。

具体而言,就是,大惊喜是一种系统性的大功能,好比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最好有一个从种子到果子的生长过程,这样最自然,生命力也会最旺盛。

因为,从破土而出的嫩芽阶段,就可以通过用户反馈和数据来检验,这种嫩芽,是不是真的对用户有价值。如果价值不大或没有价值,还可以再调整。如果长成大树结满果子,再去调整,就很难了。


结语

交互设计小细节,如果有一定的趣味性或人文属性,则是小惊喜。

系统性工程的交互设计,如果最初感觉很酷,而且能引领潮流、代表未来,则是大惊喜。

始终保持孩童身上那种非功利的好奇心,用心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小事;

将生活小事和交互设计巧妙融合起来;

以上两点,可以帮我们做出小惊喜类的交互设计。

追求卓越,独立思考,做最酷最好的交互设计;

酷是结果也好,是目标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刻意和心切。酝酿大惊喜,犹如培养一个新生的孩子,需要投入极大耐心和精力,需要让孩子自然成长。没有家长会教半岁的孩子唱歌、把 3 岁的孩子送到高中念书。

再加上以上两点,可以帮我们做出大惊喜类的交互设计。

最后,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共勉。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转自:站酷-SnowDesign 

汽车行业的UX启发-车载HMI的经验法则

分享达人




在网上找UX汽车相关的材料和文章是相当困难的。(学习君说:表示相当赞同:( )尽管有关移动和台式设备UX的信息太多,但要获得关于HMI(人机交互)原理的见识似乎要困难得多。为什么?


我的回答是,与为手持设备和计算机进行设计相比,这可能是一门利基学科,再加上汽车屏幕出现的时间不长。当然,车辆上的用户体验不仅仅是屏幕,只有旋钮和物理按钮时已经是用户体验了,但是在这种知识上也没有太多分享。



没有标准


但是,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标准化。如果您现在看一下市场,您会发现有太多不同的方法和解决方案(满足相同的需求),很难提出一套共享的规则。屏幕可以是横向或纵向屏幕,可以是直角或倾斜角度,可以是一个或2个或3个或更多,超宽或更大的正方形,仪表板上的高度或膝盖以下的高度,等等。与这种混乱相比,我们在手机上拥有的屏幕尺寸数量似乎是在开玩笑。



严格测试


另一个原因是所有车载系统都需要非常全面的测试。用户在可能致命的情况下与这些对象进行交互。因此,测试必须绝对优先。搞砸移动应用程序上的按钮的位置或大小可能会带来麻烦,但在汽车操作系统上这样做(我不是说“信息娱乐”,因为在这一点上,它是一个简化的术语)会造成生命损失。上面提到的缺乏标准化使得很难将先前测试的结果用于其他系统并在其他系统上重用。


但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一个人为因素组件,它使我们可以定义一组经验法则(或启发法)。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跳过测试,但这是对所有对这个不断发展的行业感到好奇的UX设计人员(包括UI人员)的一些通用原则。



1.首选暗模式


各种研究表明,黑暗的UI在汽车环境中是最安全的选择。深色界面可减少干扰和眩光,但是,存在一个组件,从暗模式切换为亮模式可能有助于提高可读性,这就是导航图。在几乎所有导航系统中,地图都会自动从暗切换为亮,反之亦然。



Android Auto 



2.短文本,无段落


文字应略读,因此所有的号召性用语,菜单和所有文字通常都应保持最少。除非是在不运动的情况下阅读的文本,否则任何文本都不应排在两行或更多行上。



3.最小字体


眼睛到中央显示器的平均距离约为60厘米/ 24英寸。该数字只是根据市场上最常见的配置进行的平均测量,但是同样,由于没有适当的标准,因此该距离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假定此措施为有效基准,则在运动情况下字体的最小尺寸为5.3 / 6毫米(不同的研究表明最佳做法略有不同)。考虑到1mm为6.299 dp(@ 160dpi),则文本应为34/38像素高,用于应该在行驶时读取的文本。



4.减少号召性用语


应该只有一个主要动作,而第二个动作则尽可能少。同样,我们希望用户快速浏览并一眼就能找到所需的内容。


(美国)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指南指出,驾驶员应该能够在1.5秒的一系列扫视中完成一项任务,并且花在离开道路上的累积时间不超过12秒。



Apple CarPlay — phone call: 1 primary CTA 




5.导航,媒体和通话是主要功能


自从诞生以来,车载操作系统已超越了信息娱乐功能。通过镜像智能手机甚至系统内部的镜像,我们可以访问多种功能,例如消息传递,日历和提醒,流视频等等。但是,用户在使用这些系统时要寻找的主要功能是3:


  • 音乐/播客/有声读物

  • 导航

  • 拨打/接听电话


这三个主要功能在驾驶时应该比其他功能更醒目且易于使用。



6.文字上方的图标,但必须明显


图标优于文本标签,但图标的含义必须绝对清楚,不能解释误解。图标标签的字体大小可以小于第3点指示的最小字体大小。




Porsche Panamera UI 




7.高对比度


驾驶情况下的理想对比度至少应为7:1,因此绝大多数系统都将白色(或浅灰色)变成黑色(或深灰色)。

对于行驶中未使用/读取的组件,最小值应为4.5:1。



8.首选手势


旋钮和物理按钮的性能仍然优于GUI组件,这是由于其具有肌肉内存映射功能,触摸屏上的可视元素要求驾驶员每次查看屏幕。但是,数字接口的灵活性毋庸置疑,世界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尽管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现代触摸屏都支持各种类型的交互,例如您的常规平板电脑,但由于易于执行,因此它们是首选的:


  • 单点

  • 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滑动

  • 滚动(带有捕捉)


应避免使用其他更复杂的手势,例如触摸和按住,双击,捏合,多点触摸手势,或者在非运动情况下使用。

关于滚动的注意事项:在列表或卡片上自由滚动不是理想的选择。垂直和水平滚动动作均应具有捕捉效果,以始终将滚动项锁定在同一位置



Scroll with snapping on the left, free on the right 



非接触手势是许多OEM尝试的新事物。目前,这项技术似乎还远远不够完美,但是除此之外,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手势通常并没有真正令人难忘和自然。



9.语音不一定是所有互动的解决方案


虽然语音控制似乎是理想的选择,但根据研究,在某些情况下,精神工作量可能会超出预期。在VUI并不是真正的“对话式”的较早系统上,情况更是如此,诸如Google Assistant或Siri之类的现代助手对信息较长的字符串的理解程度更高,从而减少了用语表达命令的精力。


但是,我们应该考虑不能选择说话的情况,例如,当婴儿在后座上睡觉或某人有言语障碍时,并提供一种安全,可视/触觉的方式来执行所有动作。



10.考虑屏幕的可达性和可读性


与移动设备甚至与带有台式计算机和椅子的办公室设置不同,在汽车中,座椅相对于屏幕呈固定角度,屏幕也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因此,必须考虑屏幕的可达性及其可读性。考虑到左侧的驾驶员,屏幕右侧的元素将导致可读性和可访问性降低(当然,在方向盘位于右侧的汽车中会发生相反的情况)。





11.使用明确的能力


避免使用重影按钮,辅助功能应非常清晰可见。主要行动和次要行动均应清晰可辨



Tesla Model 3 UI 



12.安全性和可用性在美观性之前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丑陋(不幸的是,那里有一些丑陋的车载体验)。但是,在为车载屏幕设计时,您必须考虑告别微妙的色调,细腻的对比度,笔触细腻的图标,浅色字体,细小的文字……


极简主义受到欢迎,但它是由更少的可见组件组成的极简主义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这些原则只是经验法则,不能以任何方式跳过严格的测试。但是,如果您是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UX来接触汽车的HMI,那么这可能是您开始着手涉足这一复杂学科的起点。


转自:站酷-NickM 

看懂设计(一):菲兹定律在UI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分享达人

菲兹定律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是很普遍和广泛的,有时候在我们设计界面之时,不知不觉就应用了菲兹定律,但是我们却未察觉。

关于菲兹定律的具体内容,可以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在学生时代就有所了解: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最终目标点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D)和目标的大小(W),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简单来解释说,就是大而近的目标区域意味着用户用需要耗费太大的精力即可轻易点击或者关注到目标,反之,小而远的目标区域则意味着用户将耗费一些时间和动作才能触及到目标。在一般情况下,让用户耗费时间和动作的操作,会使人产生负面的用户体验。

 

以上说的,其实是对菲兹定律表象的解释,每个人在网上也会搜到很多类似的解释。当你搜索时会发现,关于对菲兹定律的应用,网上绝大多数的资料都是在以PC端界面作为定律的解释,但移动界面却少之又少,这里面的一部分原因是菲兹定律提出的时间,一部分也是因为在移动端的设计中,菲兹定律会变得很零散和琐碎,很难真正用几句话来总结,这篇文章也是我第一次试着在移动端的交互设计的范畴内对菲兹定律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总结。

 

1. 让按钮更大一些

我在这一部分分了几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其一呢,就是fab button。在现有的fab button中,大家会发现,虽然按照正常iOS的设计规范,一般按钮的大小都会被设计为88px,但是在设计fab button时,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大一些的尺寸,例如100px、110px、120px。

 

 

其二就是页面内功能按钮的大小,我们在做界面设计的时候,都知道做到统一性,但很少去深入地想,界面统一的背后是在像用户传达一个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这是【洋葱数学】和【360家庭防火墙】的登录界面,市面上的登录界面大多大同小异,基本组成就是账号+密码+按钮(或手机号+按钮等)的组合。

 

那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手机号只有11位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输入框和【下一步】按钮还要做这么长,接近通栏的一个样式。

我试着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个,是对于品牌设计规范的执行,对边距是有一定要求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持页面元素的统一性;第二个,即是对菲兹定律的应用,在这个页面中,最核心的两个功能【输入】和【下一步】给予他们一个足够的大小,会让用户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避免被分散精力。

 

2. 让相关联的信息内容距离更近

这也和设计原则中的亲密性相一致。依旧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信息输入界面来加以印证。这两个界面是我随手做的,对比一下即可看出优劣。

  

在相关性比较强的功能中,拉近彼此距离,既能够给信息一个清晰的层级,更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

 

3. 界面的边界会让用户操作更加精准和容易

 

在研究交互界面的时候,我们总听到一个说法,“界面的边界是无限的”,它当然不是在说界面是无限大的,对于一块屏幕来说,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无论是PC的鼠标光标,还是移动屏幕的手指,在操作到界面边缘时,因为无法延伸,所以最精准。

 

这也是我们看绝大多数fab button弹出的菜单是在界面边缘,而不是在界面中央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在很多安卓手机中,卸载app时会让用户把要卸载的app拖拽到屏幕上边缘的区域进行卸载,这样相比给一个【X】按钮,会更加精准,而且拖拽的操作也会给用户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减少误操作的概率。

 

 

但是,这个但是很重要,不要把所有既定的法则都奉为圭臬,所有事物都要辩证着看,在没有限定条件的情况下,菲兹定律的应用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加以条件的限定,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简单举个例子:在进行删除等负向操作时,很多app会把确认删除等操作做得离你的上一步操作区域更远,或者让确认按钮更加不明显,这是在帮助用户,或者说希望用户在做负向操作时,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规避误操作的影响。

 

在《看懂设计》这个系列里,我会选择性地对在交互设计中常常被应用的设计心理学、方法论等进行简洁有案例的解析,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交互设计7大定律、斯金纳箱理论、边际效应、锚定效应、格式塔理论等等让大家尽可能地在实际案例中找到它们的应用,而不是让这些方法论成为我们脑海中的空中楼阁,知道、听说过,但是不会应用。

转自:站酷-鹿爷不是咸鱼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