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B 端设计师,竞品分析应如何做?

2023-3-21    博博

「文章的内容会更偏实际工作产出,并非将竞品分析的定义平铺展示,耐心读完,你一定会有收获。」

关于竞品分析,一直有小伙伴想让我出一篇文章。因为我看过大量的 B 端产品,很多同学就会好奇,怎样能系统的进行竞品分析?好吧,压箱底的内容也拿出来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竞品分析,以及我们作为设计师,究竟应该如何使用竞品分析。

痛点丨为什么B 端竞品分析如此之难

难试用

我相信大多数设计师都有体会过被销售夺命连环 call 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要白嫖别人的“身子”,但是又不敢明说,只能够通过花言巧语来骗取别人的使用账号。难,因为很多产品并不会直接给你使用账号,其实销售也是为你们考虑,即使给了你账号,你也没法完整体验整个流程,索性就不给你看,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销售会给你演示,这可能就是试用当中最难的第一个地方。

术语多

在 B 端,鉴定你是否是行内人的最好办法,便是在沟通的时候给你讲很多专业术语,因为术语就如同我们设计师日常沟通的一个办法。比如:“这里我用到了卡片分类将整个信息去做规整”、“那里在 Figma 里主要用 Components 去解决页面重复的问题” 

这些内容其他行业的人肯定也听不懂,因此术语多也是我们非常头疼的地方。最近也在尝试整理不同行业的 B 端产品分析,也算是帮助同学们在陌生的领域当中能够快速熟悉。

无结果

很多同学的竞品分析,都主要集中在鼠标的操作上。便是不停地点点点,在整个页面你会发现点击过后没有任何目的,试用过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久而久之,很多设计师只会去看这个产品的页面风格,然后根据说这个页面非常丑陋就骂骂咧咧的离开,所以也导致大家的积极性下降。

定义丨什么才是 B 端产品的竞品分析

关于竞品分析,其实很多人还是会使用 C 端产品的分析逻辑,但这对于 B 端产品来说,竞品分析很容易就会误导设计师,让大家朝着不太正确的方向发展。

比如以这个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其标题写的是某某产品的竞品分析,但是其实则的内容就是一篇较为完整的产品体验报告,主要就是讲解了产品对应的功能,远远称之不上为竞品分析(严格上来说应该是设计的竞品分析)

所以我认为 B 端竞品分析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具备一下几个特点:

1. 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

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能够快速产出对应的设计方案,因此竞品分析最好是有明确的需求目的。比如我要去做一个 导航菜单的设计,那就要去考虑在整个导航菜单当中,它不同的设计方法,以及在各个产品当中它们是如何选择的,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才能够帮助我们去解决设计当中的问题。

而竞品,在其中主要就是引导作用,让我们可以思考这款产品背后的具体逻辑,了解它是如何 how to do。

2. 了解目前的行业趋势

了解行业趋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虽然都是在说 B 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到行业的大体动向,能够帮助我们去做具体的分析。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 B 端产品的动向,像是 Jira、Ant Design、飞书,它们都在降低视觉层级,凸显内容层级,这些动向的总结并不是我随便去看文章,而是通过整体的分析了解到的。

(这个观点也在 Ant Design 5.0 的更新当中得到了验证)

其实这就需要你不停的跟进多款产品,了解他们目前的产品发展方向。虽然有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应该产品做的事吗?为什么设计师要去做?但是去跟进他们的动向,其实就是了解他们之前在设计这些模块的时候翻了哪些错,后续是如何调整的。比如我们以飞书的改动为例,我追踪飞书管理后台的更新有大概 4 年,通过这样的坚持,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飞书它经过一个又一个版本的迭代,优化了很多内容,才到如今的设计,并且随着内容数据的增多,可以发现它是在如何发生变化。

并且发现这个界面设计风格的改版是未来的趋势,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预言,记得也在课程上讲过,这个风格未来一定是需求(不信问一问 第三期课程的同学应该知道)所以这便是了解行业趋势最快的一个途径,而我们要做的是持续跟进,多去进行内容的查看。

回顾飞书管理后台的更新,了解一个B端产品的发展历程

3. 对于未知内容的探索

大家一定接到过很多从 0-1 的功能模块,在这个时候我们其实是对于它的交互内容理解较为简单。而使用竞品分析就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需求与这些功能模块,他们究竟是如何做设计的,思路有哪些?这些都能够提供给我们进行帮助。

比如我之前负责过一个阶段推进器的需求,当时对于阶段推进器这四个词非常陌生。感觉从未接触过,心中想的应该是 火箭?飞机的推进?

产品经理给到我的需求是这样的:

我顿时就犯了难,这时候虽然不了解,但是我通过强大的图库+账号,快速找到与之对应的功能模块。

然后深度体验产品的交互细节,并给出了合理的方案,这样竞品分析就能够帮助我对于未知需求、未知领域的探索。

4.汇总 迁移到其他地方

我们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交互体验层面的竞品分析,而非产品框架层面的竞品分析。很多时候产品层面的竞品分析我们不需要掌握,因为它过于宏观,很多内容并不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关心的,因此我们在做竞品分析时不应该盲目的大,而是克制更为聚焦的小,希望做到的是从微观再到宏观。

举一个例子,下方三个指标图,如果你要去做竞品分析,你会如何做?

首先关于三个指标图我们发现,它们的设计内容并不相同。

1.为数据展示指标图,你会发现在整个指标图当中包含有同比、环比、对应的时间 以及 数据的详情,给人的感觉数据非常专业。

2.以数据占比为主,明显是想表达你的使用情况。你可以想想,会出现在哪个页面当中?

3.一个非常简单的指标图,但是在个数这个字段极为特殊,应该是想呈现对应的数据变化。

类型丨竞品的种类有哪些?

关于竞品分析,我们必须得先了解不同竞品之间的种类与关系,这样才能方便我们快速寻找竞品。


直接竞品

直接竞品,顾名思义就是去分析产品的直接竞争对手,因为直接竞争对手都会有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如果第一次去做某些功能的时候,我们可以快速分析直接竞品去快速了解它的思路。当然我们通常对直接竞品还需要将他的产品进行各个阶段的进行留档,以及竞品迭代分析,这个我们就留着第三章来说。

关于直接竞品,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我们书签分类当中,在一个分类下的一定就是直接竞品。所以直接竞品我们更关注的是产品类型几乎相同~

间接竞品

间接竞品通常是与产品没那么相关,但是会有很多功能模块是相通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找到非常相似的 直接竞品,或者这些竞品当中的设计不太满足,这时候我们就要去考虑去分析间接竞品。

比如在上图的客户管理模块,微盟里的客户管理与纷享销客里的客户管理就会完全不同,虽然他们都是客户管理,但是在设计上完全不同。前者主打简单,我们在借鉴的时候就要更深入思考;后者为核心板块,就要体验他为核心板块做了什么内容。所以间接竞品我们更关注的是产品功能模块几乎相同,但是他们的设计目的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将其进行分析。

交互竞品

交互竞品主要针对产品无论的类型还是功能模块上,都好不搭嘎,但是设计上有一些交集的地方,我们可以去学习他们的交互解决方案。比如我们需要去处理的是一个复杂的筛选模块,同行业里几乎没有类似的做法,那我们就可以借鉴很多有类似功能的产品,比如 ONES 的筛选逻辑、纷享销客的高级筛选、TAPD 的筛选弹窗,这些本身都是毫不相干的产品,但是他们在交互模式上可以借鉴,通过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在交互层面上去解决问题,而交互竞品更看重的是你平时对这个产品的了解程度。

竞品分析的思路

了解了常见的竞品的划分过后,我们寻找到了竞品应该如何分析?

作为一个成熟的 B 端设计师,我们竞品分析的方法并不是将传统式教条主义那样,按照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的方式,按照某一个方法去局限自己的思路。比如常见分析的方法有:功能拆解法、矩阵分析法、功能对比法、评分比较法、竞品画布、PEST 分析法(后面会讲到这些内容应该如何使用)

因为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按照上面你的方式分析,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填空题,而因此缺少了对于整个产品的细致思考。所以我们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通过现象看本质」

这个方法听上去有些抽象,但是我们还是来看看它究竟应该如何使用。

比如你接到了一个设计需求,现在需要设计一个筛选组件。而摆在你面前的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筛选组件类型,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但是这些传统的教条类的分析会让大家感觉在处理页面的时候非常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在分析时,通常都是非常宏观的分析,比如产品大方向、产品的未来规划,没人会去关注你个臭设计的。其实我们再去对竞品分析时,主要专注两部分的分析:

1.外在表象

我们 就以刚才讲到的筛选为例,首先从外在表现来看,发现左侧的筛选并不重要,因为它需要点击筛选图标后才能呼出筛选,执行对应的筛选操作而对应的右侧筛选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的所有筛选项都是常驻在顶部,我们想要筛选就可以直接到对应的字段进行操作。

现在其实我们就在分析表象,就是这两个设计之间的差别在哪,紧接着我们在揣摩一下交互,当两个筛选点击过后,发现:左侧的筛选针对的是通用的字段,因为我需要点击添加筛选条件,点击想要筛选的字段,才能够执行筛选的操作。右侧的筛选针对的是固定的字段,因为字段都是在页面当中常驻,并且没有对应的添加筛选的入口。这是从设计师在这个方案当中传达出来的信息,紧接着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设计师要这么设计。按照课程当中的话来说,就是这个设计师也不是傻子,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在哪?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外在的表象分析其内在的逻辑。

2.内在逻辑

内在逻辑是将外在的表象通过设计实现在内在的产品逻辑当中,在逻辑当中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我们做设计时所写的交互说明很多时候就源自于此。

同样是上面的筛选,那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刚才讲到了筛选一个为通用筛选字段,一个为固定筛选字段,那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在左侧,整个系统的字段是不可控的,用户可以去自定义字段,也就是添加自己想用的字段来进行展示;而右侧字段可控,主要就是所有的字段都在整个系统当中,我们没有办法去随意的添加删除。

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原因呢?其实是因为 aPaaS 平台上,整个系统都是自定义字段,因此只能够将筛选做到一个入口里,通过入口来执行筛选的操作。而 SaaS 平台,特别是行业属性型产品,所有的业务都是固定写死的,因此你会发现我们不允许系统进行随意的更改,也就导致了我每个页面具体要呈现什么内容完全由我们自己说了算,也就导致股常驻固定筛选。

我们作为设计师,其实不应该只分析其外在的表象,而更应该在乎的是其内在的逻辑。刚才我们是从前往后去推导设计的逻辑,那我们想想,能不能从后往前去做分析,当然是肯定的。

比如在之前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时,我们就能够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到设计思路。

问题如下:

“我们去做一个 HRM 系统的面试点评的优化,因为在系统当中经常会有面试评价的问题,就是使用系统的面试官经常出现忘记填写面试评价、面试评价错乱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优化?”

3.举个例子

比如在之前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时,我们就能够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到设计思路。问题如下:

“我们去做一个 HRM 系统的面试点评的优化,因为在系统当中经常会有面试评价的问题,就是使用系统的面试官经常出现忘记填写面试评价、面试评价错乱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优化?”

首先我从没做过 HRM 系统,因此不太了解这个产品的具体特性,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只能够通过竞品分析的方式,去获取一些设计优化的方式。


已知内容

在分析问题之前,必须先了解我们目前已经掌握的内容。


产品:针对人事系统管理的招聘模块

阶段:已经面试人员的面试评价

问题:面试评价未填写,错乱的问题


针对上面的内容,我们还能够进行相应的提问:

具体的角色有哪些?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试评价错乱/未填写?


通过系统当中已知的内容,我们逐步明确以下几个内容

产品:人力招聘系统

角色:面试官、HR、应聘者

功能:面试评价

痛点:大部分面试官忘记面试评价,导致面试评价错误、混乱,无法对应

场景:线下面试,线上面试


其实我们刚才的内容,都是前期的问题分析,我们在做任何设计时都应该这么做,而后就是竞品的分析,首先去搜集竞品,去寻找直接竞品、间接竞品、交互竞品。


直接竞品:因为 HRM 行业本身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在选择时,我们选择了钉钉上能够直接试用的 易招聘

间接竞品:最近使用 CCtalk 上课的频率较高,所以使用 CCtalk 的课程评价

交互竞品:在点餐的时候发现可以评价商品,因此选择美团外卖分析其点评评价

当然在这些竞品当中,没有严格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你一定要熟悉它。

而我们在分析时,就要了解一款产品的表象和它的逻辑


易招聘

在易招聘里,我们进入到人才信息过后,就能够快速预览人员的所有内容,包含简历、登记表、测评、面试记录、Offer 等,其中在面试记录里,我们就能够查看这个员工的所有面试设计记录。

因为我没有接触过 HRM 系统,通过易招聘这样的直接竞品,让我对 HRM 行业的产品有一个基础的认识,通过了解面试评价的基本内容。

然后将竞品的内容按照外表+逻辑进行整理。


外表:

- 发现易招聘里依然容易出现面试评价错乱等问题,他们通过 一键催所有评价+一键催评价 解决

- 试用 一键催评功能,设计逻辑是当点击过后,我们会在 钉钉 收到 Ding 一下的加急消息,提示你需要阅读。(这个与平台深度绑定,如果是 飞书、企业微信 提示方式又会有所不同)

- 面试评价较为简单,选择对应状态,在下方写下评论即可。


由于对于评价这个功能也不太了解,因此我们又体验了其他的评价功能的产品,希望有所启发。


CCtalk

因为 CCtalk 平常使用频率较高,所以评价想到的就是课程评价究竟有哪些逻辑。老规矩我们先看外表:

- 提供快速评价的入口,我们可以点击五角星来实现评价的快速点评

- 提供默认标签,我们可以选择老师常见的面试评价标签

- 直播课程结束后,会有弹窗提示。面试结束后可以主动弹窗进行提示。

在理解内核,理解内核我是通过一次一次的测试,得到了 CCTalk 他会包含以下规则:

- 课程必须结束后才可评价,也就是正在直播的课程,不能直接评价。也就是评价不能与课程同时进行。

- 课程查看时间必须超过 10min 才可评价。也就是点评之前,必须要判定用户是否有评价资格。


美团外卖

因为经常点外卖,因此也会想到美团外卖的点餐评价,也就将其呈现出来了。


外表:

会有弹窗提示,是否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有标签进行快速选择

对于骑手的评价会有满意于不满意两种状态

内在逻辑:

当骑手完成送货后,可以对订单进行评价

提前点送达,会收到系统的默认提示

不同的满意状态,对应呈现的默认标签也会不同

我们分析了多个产品的设计逻辑过后,面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得到以下的设计思路:

- 面试评价的难度   降低无用的表单信息,将重要内容凸显     美团外卖

- 面试评价的快速提醒   HR 一键提醒功能     易招聘

- 面试流程的卡点   取消不必要的必填,并且在内容上有快捷方式     美团外卖

- 面试过后的反馈   快速提示面试评价   CCtalk

- 面试的最佳实践   能不能将面试与面试点评放在一起,提醒面试官可以一边面试一边评价     CCtalk

- 面试是否能够提供面试题库   规范面试官的提问方式,帮助面试官进行规范化的考量   CCtalk


通过竞品的外在表象和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进而在产出方案时,我们能够更为清晰的处理工作的需求。而上面的思路,我们只需要将需求结合,产出设计页面即可。那对应的方案这里就不做呈现,毕竟竞品分析我么你主要分析的也是思路。


竞品分析的常见方法

首先关于竞品分析的方法,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呈现自己的思路。比如刚才我们已经完成的思路的拆解,进而就需要通过方法将自己的思路进行理论化的包装,给到其他人,这样就能够保证在评审当中“你的思路是正确的”


功能拆解法

功能拆解法是针对系统或软件的功能分解,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拆分。

我们常用的方式是按照菜单导航进行拆解,即将不同功能按照其在菜单中的位置进行分解。同时还可以根据使用流程来进行功能拆分,即将整个系统或软件按照用户使用时的流程进行分解。

功能拆解法能快速帮我们去呈现产品的具体架构,了解竞争对手的功能情况。


矩阵分析法

矩阵分析法可以通过将不同竞品的关键指标以矩阵的形式呈现,从而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分析和比较不同竞品之间的特点和优劣势,去寻找产品方向上的机会点。

矩阵分析法主要通过制作矩阵坐标轴,将不同竞品的特点和关键指标对比,从而分析它们在不同方面的优劣势。在制作矩阵表格时,通常将各个竞品的关键指标列在表格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从而形成一个以竞品名称为标题的矩阵表格。

例如,我在分析垂直业务型产品与行业属性型产品时,就会将很多关键指标进行对比:产品市场占比、产品的设计难度、业务复杂度,同时在这些竞品当中,我们选择了两个指标进行分析「设计难度、业务复杂程度」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竞品在这些指标上的位置得分情况,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竞品之间的优劣势,从而更好地制定设计策略和优化产品设计。

总之,竞品分析的矩阵分析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不同竞品之间的优劣势,为设计和优化产品提供参考和启示。


功能对比法

功能对比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竞品的功能来了解其特点和优劣势的竞品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比较不同竞品在功能上的差异和优劣势,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类似产品的功能特点,并从中获取设计灵感和启示。

功能对比法在 B 端产品当中,我们主要分析一些影响产品体验的核心功能。比如产品的自定义能力、是否有新功能的交互引导、产品有问题时的帮助体验如何,这些我们都能够通过功能对比的方法进行快速的了解,快速让自己的产品在行业当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评分比较法

竞品分析是指对与自己产品或服务相似的竞争对手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以了解市场竞争状况,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依据。在竞品分析中,评分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评分比较法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对不同竞争对手的产品体验进行评分,再将得分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和差距,进而明确产品的具体定位。

评分比较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直观地展示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帮助企业更清晰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和优劣势,进而制定更科学的竞争策略。但评分比较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评分标准的选择可能不够客观,评分者的主观性可能会影响评分结果等。


竞品画布

商业画布的目的是帮助企业了解自己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和策略。因为他是偏业务层面的分析,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商业画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和优劣势,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和机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比较,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这些方法的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呈现你的思路,通过方法论的方式进行包装,进而能够让没有体验过的人快速了解,方便他们理解你的方案思路。


竞品分析对于设计师的意义


借鉴思路

竞品分析最简单莫过于借鉴别人的设计思维,因为我们在刚接触到一个需求的时候通常都会非常的茫然。而现如今的界面设计很少有行业里面完全新的功能,大多数的界面模式已经被行业当中验证使用,所以先不要尝试去创建一个新的交互需求,先试着寻找一下有没有较为成熟的交互逻辑。

比如我们现在接到一个需求,要去做一个页面的代码配置信息,手里拿到的就只有一些简单的产品截图。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与之类似的交互到底会有哪些?

想来想去过后你会发现,我们似乎可以从 VScode + Figma 等页面布局当中去获取灵感,进而在绘制这些页面的时候会更为完整。

并且思路借鉴,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去 copy 别人的完整方案,很多时候要去分析的是它的方案真实适不适合我们的产品。

毕竟产品当中就会存在很多特殊的场景,场景不同你的思考的点就会存在差异。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课程上讲到了三个风格非常类似的 指标图,当你看得到这三个完全相同的组件时,其实会觉得他们只是存在风格上的差异:一个数据凸显、一个展示进度、一个展示指标

但是深入去分析了解,才知道它们除了风格上的差异之外,其实还会存在使用场景的不同。

左上图是数据凸显:因为是一个 BI 产品,在产品当中主要呈现的是关于这个字段详细的数据记录。所以在数据呈现的时候较为详细和准确。

右上图展示进度:同样是一个指标图,它呈现的内容更多是一个进度展示。究其原因,发现它被用于企业管理页面,以便我们可以通过进度了解资源的具体用量。

左下图展示指标:这个指标图有点特殊。在鼠标悬停时,我们发现该图表可以点击。这意味着该指标图可进行下钻操作,以快速查看相关联的数据情况。



持续总结

因为竞品分析并不是一个短期分析完了就结束的过程,如果处理一个需求,针对一个功能,我们都需要持续的对产品进行动态的跟踪。就像我跟进了 飞书 3-4 年,一步一步看到它的变化、产品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你的分析也应该是持续跟进的。

我们作为设计师,更应该对产品持续进行关注,比如创建对应的产品版本库,将这些竞品持续关注,不断地总结,这样你才能拥有自己的护城河。

回顾飞书管理后台的更新,了解一个B端产品的发展历程


如何寻找竞品

关于如何寻找竞品,我其实之前有给大家讲过,正好趁着这些内容更新,又给大家科普一波~

在竞品的寻找上,其实我们主要有几种寻找的渠道:


搜索引擎

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大量的同类型产品,使用搜索引擎我们只需要明确想要寻找哪个领域或产品的竞争对手,然后根据该领域或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关键词,通常会有两种方式,产品类型以及产品名称。

我们以寻找 CRM 行业的产品为例,就可以在搜索引擎当中得到两类关键名称:

产品类:纷享销客、销售易、销帮帮 ...

行业类: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客户管理 ...


当然在搜索引擎上的选择,国内肯定就是 百度、搜狗、Bing 等平台;如果是国外,则主要是 Google。


应用平台

在国内的应用,主要讲究的是生态,因此我们寻找竞品还可以通过竞品的 ISV 快速获取。

目前国内的企业应用平台主要有三个:钉钉、企业微信、飞书

无论是什么产品,我们都能够通过这三个平台进行快速的寻找。

比如我们想要寻找财税相关的产品,那我能够通过 钉钉、企业微信、飞书找到非常多与之相关的产品。并且这样的一些平台能够提供 试用 15 天的功能,代表着我们可以直接体验多款同类型产品。


软件测评平台

Youthce.com

如果是咱们账号的老读者都知道,我自己有一个个人网站,虽然年久失修,但是里面仍然总结了市面上较为常见的 B 端产品,其中就包含 200+ 各个行业的竞品。

因此肯定还是要先安利自己的网站,最后说一句,个人网站肯定更新、肯定更新~

36 企服点评

这是 36 氪出品的企业服务点评网站,很多国内的 B 端产品都会在这个网站上出现,虽然做得一般,但也是国内最好的网站了(摊摊手)

网站感觉恰饭的产品都点多,很多不知名的产品排行都比较靠前~

找 SaaS

也是类似的企业软件的汇总平台,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它的排序规则并不是很认可。

比如人才招聘领域,排在前面的产品我一个都不认识,这个排序规则就值得大家细品细品,这算是大家找软件的一个补充吧。

SaaS 点评网

类似的企业服务社区,我们能够快速的进行产品分析。


G2

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国外软件的大众点评,我们可以在该网站上查看和撰写软件和服务的评价,并对其进行打分、发布评论和分享经验。这些评价基于用户的真实体验,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也可以在这上面找到国外产品的流行趋势,并且每年 G2 都会颁布 「Best Software for 2023」来展示在过去一年,不同领域当中那些产品做得非常优秀。

Capterra

Capterra 是一个在线的软件和服务目录网站,目的是在帮助企业寻找和比较各种软件和服务产品。与 G2 比较类似,不过使用它通常会采取一些关键词来去寻找。

Crozdesk

企业软件搜索,不过会有很多国外的行业报告提供给我们,免费下载~


竞品截图

竞品截图是我们设计师最主要的灵感来源。


CE青年花瓣

我在我的花瓣中总结了50个B端产品,并为每个产品提供了详细的截图。我还提供了相应的标签来对这些截图进行细致的管理。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向我反馈他们会打开这个花瓣网站,每天都去获取相应的灵感。当然,也会有一些机构和媒体拿着这些截图,进行对外的售卖,并且价格不菲。

所有资源都已经免费提供给大家了。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帮助自己提升设计能力。


SaaS UI

SaaS UI 是国外截图分享的一个平台,里面按照产品为单位,搜集了大量的产品截图。同时对于没有的产品你还可以提交请求,等待一段时间就能更新到你想要的产品截图。

Webframe

在 Webframe 里面,我们能够通过左侧的导航,快速对于产品进行分类。

与 SaaS UI 不同,它的分类按照产品的整体结构展开的,比如:官网、价格页、登录页、编辑、弹窗、搜索 等等...

这种方式在我们缺乏灵感的时候能够快速通过导航,找到自己想要的截图内容,既能够进行横向对比,同时也能够寻找到该产品的全部截图。


SaaS Landing Page

这是一个专注于 B 端官网设计的网站,所有的官网都通过小编的精心筛选,质量上肯定有所保障。同时还汇总了网站的 字体、颜色、技术栈,能够让我们快速掌握该网站的设计风格。


我们提到的所有资源都放在我的微信工号里。回复 “页签”,即可获取。


关于竞品分析,其实就是通过研究别人的产品来了解自己的产品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不同的竞品分析方式呈现你的竞品分析结果。因为我们作为设施设计师考虑的不是产品层面上的各种关系,而是设计层面上的交互逻辑。

盲目的分析只会让你越陷越深,达不到我们最初的目标。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启发,这也是我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竞品分析的关键思路。

作者:CE青年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作者:CE青年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UyNjY2OA==.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AYONG_BDR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分享本文至: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