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据可视化 | 智慧医疗大屏的未来趋势

杰睿 大数据可视化设计文章及欣赏

截屏2025-08-21 11.26.24.png

随着智慧医疗体系的逐步落地,医院信息化、区域医疗协同、公共卫生治理的需求不断提升,“大屏”逐渐成为医疗信息展示与决策支持的重要入口。未来,智慧医疗大屏不仅是信息的可视化窗口,更是数据融合、智能决策与多方协作的核心枢纽。

1. 从“展示”到“洞察”: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

传统医疗大屏多以实时数据展示为主,例如挂号分诊、床位管理、疫情监测等。未来趋势将从“看见”转向“看懂”:

  • 多维度数据融合:打通 HIS、LIS、EMR、医保、区域公共卫生平台的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跨机构的整合。

  • 智能分析与预警:通过 AI 建模和算法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如 ICU 床位紧张、传染病高发区预警),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 个性化视图定制:不同岗位(院长、科主任、运维人员)可根据职责配置专属大屏视图,避免信息冗余。

2. 从“单院”到“区域”:协同与治理的延伸

未来大屏应用不再局限于单一医院,而是逐渐向区域卫生健康体系扩展:

  • 区域医疗资源统筹:实现跨院床位调度、远程会诊资源分配,提升整体医疗资源利用率。

  • 公共卫生治理:在疫情防控、慢病管理等场景中,大屏成为实时指挥和态势感知的核心工具。

  • 跨部门联动:医疗、疾控、医保、应急等多方通过大屏实现可视化协同,形成“数据驱动治理”。

3. 从“人机”到“智交互”:交互体验的升级

智慧医疗大屏未来不仅是“看板”,还会是“操作台”:

  • 自然交互:支持语音指令、手势控制,方便在手部不便操作的场景(如手术室)使用。

  • 多终端联动:大屏与移动端、PC 端打通,实现“可大屏展示、可随身跟进”。

  • 实时协作:医护、管理者在大屏上可标注、批注、共享信息,减少沟通成本。

4. 从“静态”到“智能”:AI 驱动的演进

AI 将推动智慧医疗大屏从被动展示走向主动洞察:

  • 预测性分析:基于历史病例与资源消耗,预测未来一周的门诊压力或药品缺口。

  • 智能推荐:在突发事件下,自动生成最优调配方案(如手术室、医护人员排班)。

  • 风险管理:自动识别数据异常,提醒潜在的医疗差错或运营风险。

5. 从“封闭”到“开放”:平台化与标准化

医疗大屏系统未来需要在兼容性与开放性上不断突破:

  • 标准化接口:遵循 HL7、FHIR 等国际医疗数据标准,确保数据互通。

  • 平台化架构:支持多厂商应用接入,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 安全合规:强化数据脱敏、隐私保护与分级授权,满足医疗数据安全的高标准要求。

智慧医疗大屏的未来趋势,不是简单的“更大更炫”,而是 从展示走向洞察,从院内走向区域,从人机走向智交互,从封闭走向开放。它的价值核心,在于通过可视化与智能化手段,让数据真正服务于医疗决策、资源配置与公共健康治理。

未来,智慧医疗大屏将不仅是信息的“窗口”,更是医疗系统的“中枢大脑”。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原创」ui设计 | 数据可视化意义

杰睿

 

无论你是产品经理、设计师、数据分析师,还是企业管理者,现在都绕不开一个话题:数据可视化
它不仅是图表,更是认知效率、决策效率和沟通效率的三重提升器。
但问题是——
数据可视化的真正价值不是“图画得好看”,而是“让数据真正能被理解和使用”。
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它的本质意义、使用场景和设计要点。

 一、数据可视化的核心意义:三大关键词

  1. 理解:从“信息”到“洞察”
大量原始数据往往是无序抽象的。比如一个 CSV 表格里的几百行用户行为数据,你很难从中直接看出模式或异常。
而通过可视化,比如热力图、分布图、关系图,你可以:
  • 快速看出用户在哪个页面停留时间最长
  • 找到销售额波动与节假日之间的关联
  • 识别出系统哪个模块的报错频率最高
 可视化把“信息”转成了“洞察”。

  1. 沟通:跨角色的信息桥梁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 技术写了一堆接口日志,老板看不懂
  • 产品写了一堆用户行为描述,开发理解偏差
  • 数据分析做了几页表格,运营说“太复杂了”
这些问题的底层,是信息的语言不统一
图表,是各角色之间最通用的语言。一个好的仪表盘,让技术知道重点,业务知道异常,老板知道方向。
可视化是跨角色协作的**“公共语境”**。

  1. 决策:支持及时、量化的判断依据
没有数据支持的决策,基本靠感觉。而没有可视化支持的数据,大多沉睡在数据库里。
比如,你在做这些决策时:
  • 哪个页面需要重点优化?
  • 用户从哪一步骤流失最多?
  • 运营活动ROI值到底多少?
如果没有可视化,你就只能翻一堆表格和SQL。 有了可视化,一眼看懂趋势、结构和异常
 可视化提升了决策速度 + 准确性,对商业来说是直接价值。

 二、常见可视化类型与使用场景

可视化类型 常用图形 场景举例
趋势图 折线图、面积图 日活变化、收入走势
比较图 柱状图、条形图 不同渠道对比、用户量对比
结构图 饼图、树图、旭日图 用户构成、品类占比
分布图 散点图、箱型图 用户活跃度、价格分布
流程图 桑基图、漏斗图 用户转化路径、行为流
地图图 热力图、地理图层 城市分布、物流路径
 一个优秀的数据仪表盘,不是图表堆砌,而是围绕目标问题+场景任务进行设计组合。

 三、容易被忽略的设计误区

  1. 以“图形好看”为目标,而非问题导向
错误例子:“我们加个3D柱状图看起来高端一点。” 正确方式:先问清楚业务要判断什么问题,再选图形。
  1. 一页显示太多,信息密度超载
“十个图表一屏”,结果没人看得懂。可视化应该分层次、分焦点、按角色定制。
  1. 忽略数值细节(单位、时间维度)
图表不标注单位,不注明时间区间,很容易误导。

四、数据可视化的思维转变

旧思维 新思维
图表是“美化”工具 图表是“决策”工具
先画图再找指标 先定义问题再设计图
数据放可视化页面就好 数据要讲故事、有节奏、有引导
一页尽量放满图表 每张图要有目的,能引导结论

 五、推荐几个数据可视化入门资源

  • 《Information Dashboard Design》 — 可视化设计经典书籍
  •  《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by Edward Tufte
  •  工具:Tableau、Power BI、DataV、Apache ECharts、D3.js、AntV G2

 写在最后:数据不是图,是故事的线索

好的数据可视化,不是炫技的图表拼图,也不是堆叠的信息墙,而是一个个有逻辑、有问题、有方向的洞察过程
它帮你看见问题,理解用户,发现机会。
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怎么画图”,而是“你想看清什么”。

如果你也想从0入门数据可视化,或者在做仪表盘设计、业务数据图表决策时遇到困惑,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想法。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UI设计灵感 | 数据可视化组件的风格统一

杰睿

 

不是每个人都懂代码,但人人都能读懂图。好的可视化,就是最短的认知路径。
 
“象者,像也;图者,道之载也。”从古人绘制龟甲纹样,到现代图标承载数据含义,图像始终是人类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图标,不只是点缀,它是数据可视化中最小的语言单元,是在信息时代中凝练认知的符号。
当数据庞杂、结构复杂时,一个恰当的图标,能让用户在1秒内完成感知。它超越文字的语境限制,让理解不再依赖翻译,而转向直觉与共识。正如爱德华·塔夫特(Edward Tufte)所说:“图像的力量,在于它能压缩大量复杂的信息于一瞬。”
在可视化系统中,图标既是入口,也是引导。它可以标识维度、区分层级、提示交互,更可以成为信息传达中的情绪锚点。一组好的图标,是对视觉秩序的精准构建,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无声对话。
数据是理性的,图标是感性的。它们在视觉设计中相遇,共同构建了“看得见”的洞察与“记得住”的体验。图标之于数据,不是附属,而是语言的另一种可能。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交互视觉具佳的数据可视化地图制作指南

涛涛

本文是 B 端设计师必看的数据可视化地图制作指南,介绍了 GIS 地图在数据可视化大屏中的重要应用,因其能直观表达数据空间关系,被广泛用于政务、商业等场景。文中提出数据地图需满足功能强大、数据准确、效果震撼的要求,还阐述了选择数据地图的方法,包括确定数据与地理位置相关性、地域范围及与其他元素整合方式,同时分享了通过百度地图等第三方平台获取地图及利用 3D Map Generator 插件制作 3D 地图的方法,最后推荐了 Mapbox、Snazzy Maps 等国内外地图平台。

企业如何用可视化大屏为决策者提供实时支持?

lanlanwork

可视化大屏的优势,可视化大屏的实现方式,可视化大屏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实际应用场景

数据视界,智绘未来:企业信息化大屏软件的多维应用图景

lanlanwork

能源管理、生产制造监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营销与客户服务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蓝蓝小助手

可视化结果应该是一看就懂,不需要思考和过度理解,因而选定图表时要理性,避免为了视觉上的效果而选择一些对用户不太友好的图形。优秀的数据可视化界面,会有一套非常严谨一致的版面。这里的一致性需要考虑到布局、结构和内容。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鹤鹤

一、可视化原则
数据可视化是把相对复杂、抽象的数据通过可视化手段,表达数据内在的信息和规律,促进数据信息的传播和应用。
Dreawer Design 团队总结了以下四个可视化原则,供设计者参考及使用:
1. 准确
数据图表需精准、如实地反应数据信息的变化特征。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2. 清晰
让设计服务于数据内容,给用户以最为清晰、明确、迅捷的数据展示。用户看到可视化图表时,应能在 5 秒内了解到它的用途,而不是花几分钟都不能理解各个数据的含义。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3. 简单
可视化结果应该是一看就懂,不需要思考和过度理解,因而选定图表时要理性,避免为了视觉上的效果而选择一些对用户不太友好的图形。
下面为图标类型与认知成本对比: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4. 美观
优秀的数据可视化界面,会有一套非常严谨一致的版面。这里的一致性需要考虑到布局、结构和内容。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二、图表解构
1. 构成元素
我们从标题、坐标轴、图例、标签、提示信息、数据图形这 6 个大类,对数据图表进行进一步元素拆解及阐述。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可视化原则来精简数据图表,让用户快速获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完成任务。
 
图表构成 6 大类,元素细分:
1. 标题:图表标题;
2. 坐标轴:X/Y轴线、刻度线、网格线、X/Y轴标题、X/Y轴标签;
3. 标签:数据点、引导线、(文本)数据值;
4. 提示信息;
5. 图例;
6. 数据图形:线、矩形、扇形、环形等。
下面为数据图表的基本构成元素示例(为了便于观察,某些字母做了大写处理):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除了以上的常规元素,还有常用于饼图、环形图中的“引导线”: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2. 标题
标题是概括图表主题的说明文字,一个明确、精简的标题可以迅速让读者理解图表要表达的内容。
2.1 位置
一般位于数据图表卡片的左上方。
2.2 使用建议
标题需言简意赅、符合图表主题;尽量控制在 20 个字以内,标题宽度尽量不要超过卡片宽度。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2.3超长处理
当标题超过长出卡片宽度时,省略标题中间的文字,保住首尾,如“我是...标题”。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3. 坐标轴
3.1 坐标系
坐标轴包含在坐标系的概念里,因此,我们需要先了解坐标系。坐标系是能够使每个数组在维度空间内找到映射关系的定位系统,更偏向数学/物理概念。
 
数据可视化中,最常用的二维坐标系有两种:
笛卡尔坐标系:即直角坐标系,是由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构成。常用于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面积图等。
极坐标系:由极点、极轴组成,坐标系内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极径 r 和夹角 θ(逆时针为正)表示。常用于饼图、圆环图、雷达图等。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补充说明:
1. 坐标轴由定义域轴(X 轴)和值域轴(Y 轴)组成。条形图中,定义域轴为 Y 轴,值域轴为 X 轴。
2. X轴为水平方向的横轴,Y 轴为垂直方向的竖轴。以下主要针对笛卡尔坐标系的坐标轴构成进行分析:
3.2 坐标轴
定义:坐标轴指二维空间中统计图表中的轴,是坐标系的构成部分,它用来定义坐标系中数据在方向和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构成元素细分:X/Y 轴线、刻度线、网格线、X/Y 轴标题、X/Y 轴标签。
3.3 轴类型
根据对应变量是连续数据还是离散数据,可以把坐标轴分为:分类轴、时间轴、连续轴三大类。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3.4 X/Y 轴线
颜色层级:X/Y轴线要比网格线层级高、颜色深,这样能让图表有主次区分。
使用建议:有网格线时,柱状图/折线图会隐藏 Y 轴线,条形图则是隐藏 X 轴线,以达到信息降噪、突出重点的目的。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3.5 刻度线
轴刻度线是轴线上的小线段, 用于指示数值标签在坐标轴上的具体位置。轴刻度线有 3 种放置方式:置内、置中(即交叉方式)、置外。
位置建议:刻度线置中/置内时,可能会和网格线、数据图形重叠,所以建议将刻度线置于数值坐标轴外侧,以呈现最佳显示效果。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显示建议:
折线图:刻度线、X/Y 轴标签、数据点需要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
柱状图/条形图:由于单个柱子有很强的对应关系,此时可以隐藏刻度线;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3.6 网格线
定义:网格线是用来辅助图表优化映射关系的,我们需要弱化网格线的视觉效果,来增加数据的可阅读性。
作用:1. 延伸数值刻度至可视化对象中,以便观察数据值的大小;2. 增加可视化对象之间的对比观察度。
使用建议 1 :使用网格线时,需遵从主次原则,以轴线为主、网格线为辅;样式上可采用实线或虚线;避免颜色过重、使用纯黑/纯白色。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使用建议 2 :网格线一般跟随值域轴的位置单向显示,柱状图、折线图等采用水平网格,条形图采用垂直网格。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3.7 X/Y 轴标题
轴标题主要用于说明坐标轴数据组的含义,也可理解为“轴单位”。当可视化图表标题、图例、轴标签等已能充分表达数据含义时,可隐藏轴标题。
这样处理体现了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3.8 X/Y 轴标签
轴标签是对当前某一组数据的内容标注,用于提高数据的可读性。
以下从 X 轴标签、Y轴标签两方面进行分析:
a.  X 轴标签
X 轴标签的设计重点在显示规则上。卡片宽度过窄、标签过多、名称过长时,X 轴标签便会出现显示问题(如标签重叠等)。
为了解决显示问题,我们从连续/时间轴标签(数值类)、分类轴标签(文本类)两方面进行分析:
 
  •  
    连续/时间轴标签
显示规则:建议等分抽样显示、旋转;不尾部省略。
建议等分抽样:连续/时间轴,通常由一组等差数列组成,具有规律性,缺失的数据用户会在脑海中自动补全。所以建议用等分抽样来避免标签的重叠问题。
注意:等分抽样尽量保留首尾数据标签;随机抽样没有规律,会影响用户的判断及辨认,不建议采取随机抽样显示。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连续/时间轴标签是由“关键数值”组成的标注点,一般都明确精简,尾部省略会影响用户对关键数值的辨认。
为了保证标签的辨识度,我们可以将标签旋转 45°、 90° 。极端情况下(图表宽度极窄),可以同时进行旋转+抽样。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  
    分类轴标签
显示规则:建议旋转显示;不建议抽样显示。
分类轴由几个离散数据标签组成,标签之间独立存在,无紧密逻辑关系,用户无法自动补全缺失信息。因此,不能采取抽样显示,应尽量展示全部标签的全部文本。
若标签横向展示空间不够(文字重叠),我们可以将标签旋转 45°、 90° 来达到预期显示效果。若通过旋转无法满足需求,可使用条形图,将分类轴放在Y轴。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旋转方向说明:通常情况下,用户的阅读视线为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因此,标签顺时针旋转 45° 更符合用户的浏览习惯。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b. Y 轴标签
Y 轴标签的设计重点在标签数量、取值范围和数据格式上。标签显示区域一般根据最长标签宽度进行自适应缩放。
  •  
    轴标签的数量
使用建议:根据米勒定律(7±2 法则),Y 轴标签数量应控制在 5-9 个的范围内;Web页面中,Y 轴常用标签数为:6 或 7(含标签0)。
轴标签的数量越多,横向网格线就会越多。过多的轴标签及网格线会造成元素冗余,违背了清晰、准确的可视化原则,也不利于图表信息的表达及阅读。
对齐方式:右对齐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  
    轴标签的取值范围
基准线: Y 轴标签取值应从 0 基线开始,以反映数据的真实性。如果展示被截断的 Y 轴数据,会导致用户做出错误的判断。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  
    轴标签的数据格式
使用建议 1: 标签保留的小数位数保持统一。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4. 数据标签
数据标签是对数据点对应数值的标注,用于直接观察每个数据点的具体数值。
若图表主要是用来看趋势变化、占比大小等,则不需要显示数据标签。若想精确了解每组数据的具体数值,则可以显示数据标签。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4.1 位置
数据标签位于数据点的上方。
4.2 显示规则
在不同类型的图表中,数据标签的显示规则不同。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图形、数据值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提高图表的准确性。
a. 柱状图
  •  
    基础柱状图
    :数据标签可显示在数据图形内部、外部。
数据标签在图形内部的显示规则:正常情况下,横向显示;数据标签超长时,旋转 90°;图形高度 < 数据标签高度时,不显示数据标签。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  
    分组柱状图
    :数据标签可显示在数据图形内部、外部。显示在内部的数据标签显示宽度不够时,解决方案同上。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  
    堆叠柱状图
    :数据标签显示在数据图形内部。
数据标签在图形内部的显示规则:正常情况下,横向显示;数据标签超长时,旋转 90°;图形高度 < 数据标签高度时,不显示数据标签。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b. 条形图
数据标签在图形内部的显示规则:正常情况下,横向显示;图形宽度 < 数据标签高度时,不显示数据标签;条形图高度需 >= 数据标签高度。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基础、分组条形图的数据标签也可以显示在图形外部: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c. 折线图
数据标签显示在数据点的上方。
图表宽度过窄,数据点多且密时,相邻的数据标签会出现重叠的问题。此时,我们会采用抽样的方式显示数据标签。鼠标悬停数据点,显示隐藏的数据标签。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d. 饼图、环形图
数据标签显示在图形内部、外部均可。
由于扇形有角度,且形状相对不规则,对数据标签的文本长度包容度较低,环形更是如此。所以,当扇/环形分割过多、面积较小时,建议将数据标签显示在图形外部。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当然,我们也可以内外部结合使用: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e. 数据标签颜色
数据标签显示在图形内部时,图形为背景,数据标签为前景。此时,数据图形作为背景色,会影响到数据标签的显色度及易读性。
为了确保良好的可读性,我们通过对图形颜色 HS 值的判断,来决定文字的颜色。这样对比度就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出现可读性低的问题。
Web端设计语言库——数据可视化
 
 
由于篇幅问题,剩余内容接下一篇文章展示
 


作者:布鲁星人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zNzI0NA==.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WechatIMG27.jpg

关键词:UI咨询UI设计服务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用户体验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银行金融软件UI界面设计能源及监控软件UI界面设计气象行业UI界面设计轨道交通界面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 UI界面设计航天军工软件UI界面设计医疗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教育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企业信息化UI界面设计、软件qt开发软件wpf开发软件vue开发

揭秘地图可视化大屏:打造引人入胜的UI界面设计之道

涛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地图可视化作为数据呈现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各行业的关键决策工具。本文将探讨地图可视化大屏UI界面设计,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数据可视化:让信息更易理解|北京蓝蓝UI设计公司

博博

数据可视化——把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让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可视化已经成为商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必备工具。通过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快速地发现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和异常,从而更好地指导决策和行动。

作为UI设计师,我们不仅要关注界面的美观和易用性,更要关注如何通过数据可视化提高用户体验。本文将介绍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技巧和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可视化。无论您是UI设计师、数据分析师还是业务人员,相信都能从本文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