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体验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ui设计分享达人 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

 
 
在过去 1 年,我们和 10 多位个客户一起共创项目。在这段时期,我通过 1 对 1 咨询,分享活动和线上直播连麦的方式,和超过 100 位创始人进行深入交谈。
 
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
用户体验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每一个创始人都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想法,他们只需要找个设计师实现。这纯粹是一个执行交付的项目。
这对于设计服务行业而言,太正常不过了。客户提出需求,我们着重介绍客户所需的服务,和客户达成共识,我们就启动项目,最后交付高质量的服务。
 
这里有一个难点问题。
价钱
 
我们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套餐,价格各有不同。这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潜在客户画像:
  1.  
    预算不足:自负盈亏或种子前阶段的初创公司通常没有大量的资金储备。
  2.  
    观念误解:由于不知用户体验和设计的回报价值,将体验和设计视为成本,他们通常想把这些成本降到最低。
 
第一个问题,我们无法直接解决,如何获取/积累项目启动和增长资金。这需要风险投资人和创始人自己思考。如果你对自己的项目很自信,也可找我们,我们也开展种子轮的投资,可以共创共赢。
 
第二个问题,我们很擅长解决,即便如此,这也不是一个拍拍脑袋就能够解决的。所有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而成。我们一起探讨为什么会陷入这种境地的原因,以及如何摆脱的方法。
 
...
 
在开始阅读文章以前,首先,对于用户体验(UX)一词的定义和大家达成一致。来自交互设计基金会描述:
用户体验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第二点特别的重要:用户并不只是接触产品后的体验。而是,每一位用户从开始到结束和产品交互的每一个接触点。
 
...
 
01 用户体验为什么没有被视为投资回报率
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构建者本身(例如我)没有直接表述这个诉求。
用户体验设计师常常会说:
用户体验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超赞的。这是一项值得从事的事业。我全身心投入其中,或许这会让我晚上睡的很香,因为,我在为其他人做一些好用的产品。
其中,有个问题。
数据和指标。
 
如果没有数据,就无法计算 ROI 。我们往往决定某件事情是否值得w做,都会计算投资回报。坦率地说,没有数据支撑的用户体验难以阐述真实的价值,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企业内部用户体验设计往往地位卑微,因为没有数据和衡量标准,以至于被低估,无法充分发挥价值。最后损害的还是用户和业务。
 
更糟糕的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观点支持,设计就会被视为企业纯成本支出的部分。如果不赚钱,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你呢?随着大量企业裁员现象,通货膨胀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往往最先被裁撤的,就是那些没有产生收入的部门。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用户体验(UX)
看清形势,我们要背上销售指标。一些决策者正在密谋决定我们预算和未来,而我们还在用主观的“好体验”来回应吗?
这明显是不行的。
我知道这行不通,因为这正是我从事设计总监阶段大部分时间尝试做的事情。
缓慢、稳定的增长是最好的情况。
我想争取更多。
 
02 用户体验为什么是投资回报(ROI)
我们直接进入正题。这里有 3 个指标可以衡量用户体验(UX)的投资回报率(ROI)。其中还有一些不同颗粒度的指标,这些我们可以放在后面讨论。这是从我在 ETHGathering 大会演讲时使用的 PPT 。
用户体验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用户登陆、使用、留存。
就这么办,让我们看看这些指标如何拆解。
 
让更多客户登陆(产品)
这些都是早期接触点。比如,高铁座椅后背显示的数字广告,点击链接就能跳转到登录页,以及通过搜索找到我们的产品。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展示明确产品的价值主张,构建用户的信任,突出能够提供给用户的好处。此时,面对大量流量,无论多微小的改变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A/B测试往往在这个阶段使用,A/B测试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哪些用户体验会导致页面/步骤产生更多转化(使更多用户登陆)。
用户体验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让客户更多使用(产品)
一旦用户进入我们的产品,产品应该要简单且好用,我们所评估要点(下面所示):
  •  
    任务完成率
  •  
    任务完成时间
  •  
    操作间隔
  •  
    任务满意度
  •  
    停留时长
  •  
    扩大信息路径
 
有很多可以研究的内容,这完全取决具体的产品体验。最后一项要点在引导用户使用 APP 时非常有用,我们可以了解用户在尝试完成任务时究竟想要什么。
这一点应该需要结合定量和定性,或许我们可能知道是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仅在特定公里/小时范围内获得奖励,确保用户正在跑步
仅在特定公里/小时范围内获得奖励,确保用户正在跑步
 
让客户更多停留
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留存率避免客户流失。这个指标会在客户流失时触发警告信号。如果这个数据很低或正在下降,那么,客户无论何时续约,我们都很有可能会达不到销售指标。
我们所知的流失率和留存率更多关注客户成功(账户管理),然而这不是孤立的进行的,因为用户使用过程中,指标将直接导致后续的留存与流失的路径。
更快交付,迭代速度更快和新功能更快。
更快交付,迭代速度更快和新功能更快。
 
...
 
这些正是我们在用户体验(UX)方面创建更直接,更贴切的内容,征程才刚刚开始。
不断向外展示作为用户体验(UX) 设计师的能力范围,让更多人相信用户体验具备推动产品的用户满意度,用户增长和销售收入的力量。
换言之,你也可以理解用户体验(UX) 设计师能够节省成本和时间。这也不错,虽然无法选出哪个更好,但相信,企业主和创始人会更喜欢的往往不是节省支出,而是营收。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做:
然后,不断循环
用户体验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作者:三分设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zMTk5Ng==.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WechatIMG27.jpg

关键词:UI咨询UI设计服务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用户体验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银行金融软件UI界面设计能源及监控软件UI界面设计气象行业UI界面设计轨道交通界面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 UI界面设计航天军工软件UI界面设计医疗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教育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企业信息化UI界面设计、软件qt开发软件wpf开发软件vue开发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

ui设计分享达人 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

用户行为分析-如何开始搭建
体验或交互设计知晓用户行为分析有什么用?
答:
我们所处的行业下,各类产品变得成熟精细,大家开始拼细节卷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对于产品的各种优化改版也就开始变得谨慎,往往需要经过用户研究或是数据分析等工作来验证或决策,不再是由设计师或产品经理凭借过往经验办事或对标竞品照抄了,恰好用户行为分析就是用户洞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
 
体验或交互设计为什么要掌握这些呢?
答:
回归到用户体验相关设计,本身就是一项细致活儿,处处需要用户研究或数据洞察来辅助设计工作,了解其相关甚至熟悉搭建分析,从职能发展趋势来看,可能是迟早的事;
 
所以即使你目前用不上用户行为分析相关,也不要急着关掉文章,先简单了解一下吧,说不定你会有兴趣呢,说不定不久后刚好用上呢?
 
 
用户行为分析能干啥
用户行为分析是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在数字化服务行业中,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研究用户群体的流量动向以及操作行为特征等,来了解用户与产品间的关系、效果、趋势,以帮助我们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并驱动业务决策。
说人话就是:
监测用户在产品上做出了哪些行为、是否符合预期、有什么特征、问题在哪里,然后看看产品上需要做些什么调整或迎合用户的特征偏好来决策啥的。
 
用户行为分析有啥优势
具备一定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被动采集的行为数据有时候比用户口述反馈的信息要更真实有效,一方面更加直接,另一方面也少了些用户心理设防(霍桑效应);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与准确性
由于是群体性的大数据,所以更有代表性,并且是即时的数据记录,不容易记混记错,准确性也更好;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具备可持续性与可追溯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可以伴随产品发展持续的采集数据,可以较为方便的调取过往数据进行比对追溯分析;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具备一定的AI不可代替性
用户行为的背后依旧是人文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分析或业务场景化决策,往往离不开人工的加持介入;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实施构建的流程
以下是对用户行为分析的工作流图解,由于不同企业的诉求有差异,以下工作流仅代表大部分用作交流;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关键节点拆解说明
此次主要聊聊基础的上手运用与注意事项,不涉及过深或难以理解的部分,如果说用户行为分析可以到达高等数学的程度,那么此次就讲讲加减乘除好了,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各位看客请上座!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目标需求拆解
1、什么时候开始?
首先你的产品得有流量,然后得有一个关乎到用户行为的目标,例如想看看用户流量分布、了解功能使用频率、任务执行的漏斗关系、用户行为偏好、用户数据画像构建等,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开始了,不然就可能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2、界定一个范围?
首先构建一套完善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并持续的维护与应用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所以最好是针对性构建+多迭代,不要上来就想着做全盘搭建,表面的工作或问题往往可能只是浮冰,逐步的深入后问题会越来越多,个人深有体会!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3、由上而下,找准路线?
通过业务目标向下拆解,一般上层目标无非是商业转化、用户活跃留存、任务通过率这些,向下拆解则是通过业务目标去锁定核心的业务场景或任务线路,这些核心的页面、场景或是任务线路,就是你前期可以界定的一个范围,后续的重点工作则是将核心功能的入口或路径穷举出来,避免数据对不上或找不到异常源头的情况。
在我的认知里,用户行为分析建设不是一锤子买卖,步伐走小一点,基础搭好一些,以后的迭代建设或维护也会轻松许多;
概括一下就是,不要追求全面,靠拢业务价值,关联上指标或者核心业务场景即可;
之前网上看到有大佬给了一个建设思路,这里搬来大家参考一下;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埋点
数据埋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甚至有很多第三方的埋点+分析的服务,以及采集用户行为数据的不仅仅只有埋点技术方案,哪怕你做一个录屏技术都可以,只不过从数字化产品视角出发,埋点技术更有性价比,以及符合用户隐私权益,所以这里专门讲一下“埋点”这个老技术,熟悉的大佬们可以跳过埋点这部分。
1、埋点是什么
数字化应用大多有个特征,就是需要用户进行界面交互,有交互就有行为动作发生,而
数据埋点
就是将用户在
界面交互
时产生的
各种类型
监控日志
上报到产品后台去,这样业务团队就可以知道到用户在不同页面或业务场景下操作了什么,去往过哪些页面,当结合业务后台的订单等数据时,就可以还原出更加清晰的用户行为全貌。
 
通常这些埋点会分为
“页面访问(PV、UV)、区块曝光(区域、时长)、按钮操作(动作、状态)”
三大类型,并
携带交互元素和操作者的各类特征信息参数
,便于我们知晓更多的场景细节与用户情况,例如知晓这个【免费试用】按钮是对应了那个产品?点击的用户是否已开通这个产品?这个用户是否为付费用户?是否个人还是商家类型?用户从那个渠道进来的等,而且这些植入在产品代码中的埋点可以不间断持续的采集和配套产品迭代进行维护,可以帮助业务团队获取大量有效数据用作业务分析决策。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2、什么时候派上用场
这些数据埋点主要是为业务目标的洞察分析服务,也就是说业务目标中需要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时,埋点就要派上用场了,相比传统的业务日志,埋点可以收集到更加全面的界面交互的行为数据,能够简易的还原出一套线上用户的使用情景,而不仅限于一些业务后台就能统计出的转化率或基础数据等;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并且埋点数据可以与业务数据分开存储运维,这意味着埋点数据可以更迅速的根据设定的指标公式统计出期望的数据或视图,并且不会干扰业务访问的性能质量,因此产品迭代后的新老数据对比、营销活动的效果评估、用户行为的特征偏好识别等,数据埋点都以可以派上用场的。
 
3、怎么提埋点需求?
首先埋点需求没有固定的文档格式,其次不同埋点服务平台的要求也有差异,就移动端来讲,很多服务商已经支持可视化埋点、全埋点、无埋点服务,可以实现自动识别交互元素并进行埋点操作,大大减少了开发工作量,那么再聊回埋点需求怎么提。
 
核心结论就是由上而下,通过业务目标或核心指标进行拆解,然后关联到核心的任务流程上,对于一个页面或一套流程没有必要进行全篇埋点,技巧我概括为以下几点;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埋点需求的主要内容基本包含以下,根据业务或埋点平台的差异,可以自行调整;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4、业务扩参怎么一回事儿
扩参即扩展参数,指在当前用户界面中可以请求到的业务数据,并将这些业务数据绑定到埋点日志中一并上报给埋点数据后台,通常为一些用户属性参数、业务属性参数、设备属性参数、网络环境参数,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额外的参数进行数据分析或是过滤,举个典型案例;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数据治理是做什么
为什么要治理?
简单说就是提升数据质量与准确性,在庞大的一套数据中,我们需要弄清楚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即不同的数据参数代表了什么元素什么动作什么含义,数据是否有缺漏或冗余、报错漏报乱报、是否有无效的脏数据(例如内部的测试数据或脚本爬虫等带来的数据),如果我们不去将这些数据进行治理,则统计出的数据指标特征或趋势都将不可靠,无法被商业应用。
简单讲就是元数据没治理准确,得到的数据指标也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怎么去治理?
本质是查缺补漏将无效的数据过滤掉或纠错
,再把数据涵义映射成具体的指标或描述,用作进一步的指标计算与分析,如果数据又多又杂,你会发觉这一步要你老命,例如埋点就需要逐个查询原始埋点的位置、触发条件、埋点用途、埋点含义甚至与关联业务数据的关系校对等。
不过还好,
一般来讲这些工作都是数据建模(BI)相关人员去负责的
作为应用层的我们,更多的是能够根据业务目标提出埋点需求、提出指标与数据报表需求,以及通过数据核算或查看数据趋势等手段找出异常让 BI 修复
,所以这里就不展开埋点数据治理的方法了。
 
数据维护不易
就埋点监控用户行为的方式来讲,除了平时的治理与报表问题修复,每次迭代改版还要做好相关埋点信息的管理与维护更新,保证不出错,不影响关联指标,甚至是线上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等应用,特别是数据规模越来越大后,又密切关联着业务决策时,数据更不容出错,且要求准确。
 
三大分析内容产出
1、内容产出的先后
在用户行为分析内容构建的过程中,除非是有特定场景特定诉求,通常个人认为都是先出指标、再完善行为链路、再逐步丰满用户画像的一个过程,原因如下;
  1.  
    通常先接到的都是一些核心指标,例如转化率、留存率、活跃度等,同时这些指标也是上层最先关注到的;
  2.  
    接着就是完善不同场景或任务路径相关,帮助洞察微观视角下的体验障碍或用户偏好等,产出流量统计、流程漏斗等,起到业务体验的洞察改善决策作用;
  3.  
    用户画像的数据本身就没那么好收集,并且是一个逐步完善和被业务决策应用的过程,所以一开始不会直接奔着用户画像构建开始;
 
2、基础指标构建
所谓指标可以理解成是产品某项业务的成绩,例如我是卖包子的,那么我的指标大概率就是每天卖出去多少包子、利润有多少、哪款包子销量高,根据这些信息我就可以知道我平时应该准备多少包子、哪些品类的包子需要多做一些、我靠卖包子能赚多少钱。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指标构建的原理
实际上指标的构建逻辑可以很简单,例如A占B的百分比、ABC的总和、连续多天A占B的变化等,很多加减乘除的算法就能搞定,主要是能拿到真实数据,不然我怀疑你在做烂账......
 
常见指标: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3、行为链路分析
用户行为路径是一种数字化的旅行地图,相比较传统服务的旅行地图,场景会更纯粹、意图更准确、数据采集更便捷,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  
    分析用户在产品中的活动范围或页面路径的关系,可以帮助了解用户活跃分布,流量走向等情况;
  •  
    识别在任务或流程漏斗中的卡点或跳失情况,帮助优化流程体验或提升转化率等指标;
  •  
    通过用户的互动方式或路径特征来进行用户分类或偏好分析预测等,用于内容推荐算法或精准营销;
 
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大致分为浏览、消费、互动三大类,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可以选择性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例如电商产品就比较关注用户的浏览与消费行为,常见的有商品浏览、添加购物车到下单;
而社交应用就更关注用户的互动行为,如不同类型的内容访问、评论点赞、关注收藏分享等;
这些数据最终可能由可视化的数据报表呈现出来,以便于业务团队快捷的找到数据问题或特征,如常见的漏斗图、桑基图、雷达图、树状图、散点图、决策树等;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小话题延展
最近在UXRen的一场分享会中,听罗浩讲了体验营销的话题,虽然是关于用户研究在职能岗位上挖掘新的商业能力的内容,但是其中有一段是关于如何在旅行地图中挖掘新的营销触点,有一些体会,这里结合用户行为链路分析简单聊一下;
背景与问题:
产品功能与业务增多,引流渠道多样化,不同渠道流量的撬动关键是什么,核心场景具备哪些能力,哪些渠道的流量能吃掉,这些流量所处的触点或场景能支持什么,用户意图是什么,产品能力能满足什么,产品发展可以支持哪些?如何分流或匹配各类流量的意图,并提供路径分发,这些用户流量数据有何趋势或特征,是否能与场景或触点进行根因分析,是否沉淀行为或偏好模型?
行为路径的重点:
在于观察不同触点下的客户意图,展开业务所能触及的部分或新的机会,并匹配合适的关键路径,以提升转化或用户粘性等,然后做数据回归分析,抓取有效的用户特征信息,并应用到产品的内容推荐或外部引流投放信息优化上。
流程过程:
触点展开与机会洞察,触点场景——意图识别——结果匹配(关键路径)——(根因回归)画像更新——算法推荐——广告优化
这一套下来,是不是感觉有点儿似成相识?后来一想这不就是一套用户增长的设计思路嘛。
这一套下来,是不是感觉有点儿似成相识?后来一想这不就是一套用户增长的设计思路嘛。
 
 
4、用户数据画像
主要是帮助了解和理解用户,使得我们可以划分用户群体和识别偏好特征,最终以提供精准营销或是洞察用户诉求来迭代改善产品。
其中偏好特征我们还可以根据业务属性细分为兴趣偏好、行为偏好、消费偏好等,并为不同偏好特征的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例如常见的内容标签标记,通过识别用户常看内容的标签,来推荐类似的标签的内容或是有潜在兴趣的标签内容来抓住用户的兴趣。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常见画像指标构建
这些指标会通过用户行为、设备信息、个人资料的完善来逐步获取,主要可以了解到用户的地域分布、年龄与性别分布、设备与活跃度情况,相应的数据在业务后台基本上都能够获取到,只需要将某个时间分区的数据拉出来,经过Excel之类的软件把数据加工一下,就能够获取到相关数据视图。
如果将多个数据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便可以获取一些复合型数据指标,例如哪些年龄段的用户群体消费能力更强、活跃度更高、不同教育背景的兴趣爱好是否有一定的关联性等等;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进阶画像指标构建
进阶的数据画像会完善更多的用户特征信息,便于业务团队找到用户群体的特征,做进一步的精细化运营或内容推荐,常见的画像指标如下;
此外就是在收集用户数据的过程中,保证用户隐私安全、合法性和安全性。
此外就是在收集用户数据的过程中,保证用户隐私安全、合法性和安全性。
 
用户分层模型应用
当我们采集到一定的用户数据后,就可以在数据画像的构建阶段进一步完成用户分层工作,这一步是为了将用户分类,因为不同用户群的目的是有差异的,例如闲逛、精准采购、参与活动的等等,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做精准营销、识别用户群体特征做业务策略决策、或是优化产品体验相关,不过当你的用户规模尚小,运营模式简单,你也不用迫切去进行用户分层相关,因为收益不大。
那么通常都有哪些用户分层模型呢?其实你并不陌生,一些给你列举了一些;
用好「用户行为分析」让体验起飞【构建篇】
 
 
分析结论到应用
相信你也发现了,用户行为分析的构建与产出并不只是行为链路的数据,同时会包揽很多其他的有价值的指标与数据,所以不要被用户行为四个字迷惑,或许你此刻正需要构建相关数据。
 
当你准备构建或整理用户行为分析前,记得目标或问题先行,针对性采集数据或建设指标,在你有了相对准确或清晰易懂的数据后,那些数据报表或图表根本难不倒你,说白了无非是将纯纯的一堆数据换了形式展示,如果你数据可视化的形式与应用不够了解,你可以看看AntV官网的介绍说明了解一下,其实你也不用每个都研究个遍,实用的就那么几个,酷炫是要代价的,报表搭建平台支不支持、Excel支不支持、时间精力够不够研发给你整,都是问题~
 
 
此篇最后!
你可能疑问没有完整的教程手把手教你啊,其实不然,构建的前提、流程、要点、建设方向均在此篇中交代过,当你按照这套流程框架去做,基本上不会有啥大问题,一般来讲这些内容也够用,至于选用哪些数据埋点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报表搭建平台、视自家公司情况而定吧。
也不要担心在数据报表搭建或分析的过程中,你搞不定,是不是你执行先不说,多问问百度或平台客服总能解决,如果就是觉得很难上手,那么大概率是工具你不熟,或者工具不好用。
 
 


作者:泡泡_PAO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yOTMxNg==.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WechatIMG27.jpg

关键词:UI咨询UI设计服务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用户体验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银行金融软件UI界面设计能源及监控软件UI界面设计气象行业UI界面设计轨道交通界面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 UI界面设计航天军工软件UI界面设计医疗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教育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企业信息化UI界面设计、软件qt开发软件wpf开发软件vue开发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ui设计分享达人 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

本文从产品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发起交互设计。通过明确产品目标与用户需求、进行用户研究、构建信息架构、设计流程与界面、进行原型测试以及持续优化等关键步骤,阐述了如何打造出满足用户期望、提升用户体验并实现产品目标的交互设计。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产品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功能的强大,更在于能否为用户提供流畅、愉悦且富有价值的交互体验。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意味着将用户置于核心,以实现产品的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的完美融合。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二、明确产品目标与用户需求
 
(一)定义产品目标
产品目标是交互设计的起点,它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和重点。产品经理需要与团队共同明确产品的定位、市场需求以及预期的商业成果。例如,是旨在提高用户活跃度,还是增加用户转化率,或者是提升品牌形象。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二)挖掘用户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竞品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习惯、痛点和期望。这不仅包括对用户显性需求的捕捉,还包括对潜在需求的挖掘。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三、进行用户研究
 
(一)用户画像创建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构建详细的用户画像,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背景、使用场景等特征,以便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行为和需求。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二)用户场景分析
模拟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与产品的交互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点。
举例说明:
我们要知道,地铁周边美食,这是一个解决方案。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一个字一个字地找需求,地铁=快速方便出行,美食=和朋友一起吃饭/自己一人吃饭。这是一个和线下场景很相关的项目,我们要把不同目的核心用户的主要使用场景写出来。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了用户会选择我们产品,且产品未来可能存在的各种场景A、B、C、D、E。如下图所示: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如果按照目标人群所在场景分类,进行细分,则为下图: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乘地铁去地铁站和附近地铁站区别:前为用户会乘坐地铁去目的地寻找美食;后为用户不用地铁/吃完后使用地铁,地铁边美食没有其他美食团购产品有竞争力。
上班族和普通大众区别:上班族工作日使用固定地铁站上下班,时间可能紧急,快速获取食物;普通找美食吃的大众不使用固定地铁站,目的是通过地铁快速到达某目的地,就近享受目的地美食。
朋友们和个人区别:朋友们一起吃饭,容易出现喝多、吃过点等异常行为,并且在选择地铁旁吃饭地点时需要考虑朋友们家的位置就近选目的地。个人均不需要考虑以上,较为自由。
 
市场定位
经过领域场景的分析,我们知道了真场景都是用户有目的乘坐地铁去到某地铁站出站口寻找美食的。那么我们对这么一群大众进行用户人口统计学类的细分:
如何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
 
 
  •  
    上图为前期定位的目标大众用户群,依靠地铁的工具属性,我们得出了具体的两个影响因素:时间+美食热爱程度。同时我们把直接竞品和间接竞品一同进行用户群比较。可以看到和大美团有相同和不同维度,这就是产品最初冷启动时期的差异化!也就是我们的前、中期场景的主要目标用户类型。
  •  
    红色部分即种子用户群,以这些群体为冷启动阶段,可以更快的向四周扩张。因为他们有使用地铁的时间属性,同时有较高的美食热爱程度,有利于带动其他时间+热爱程度的用户加入产品,实现快速并有质量的拉新、活跃的目标。
  •  
    低端直接竞品即用户群工具属性明显,只是搜地铁站,选择美食的用户,无明显其他行为;高端竞品即注重社交、ugc为起点,逼格高的搜寻美食工具。这部分开始很难,工作量巨大,且较脱离大众主流群体。
 
结合上图和要做的场景,我们得出了产品具体目标用户:乘坐地铁快速到达并寻找目的地美食的大众用户(上班族休息日,大学生,个人或一起),要求在地铁站附近便能方便享受目的地美食。且对美食有一定热爱程度。
 
(三)用户测试
邀请真实用户进行产品试用,观察他们的操作行为,收集反馈意见,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1、需求接受
需求很有可能是在线上接到的,并不是面对面交流传递的,并且还会遇到很多坑,例如需求本身不具体,或者自己理解有偏差,因此在接到需求后,最好和交互、产品等同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详细了解测试目的和关键点,确定用户配比。
最好是让交互带着跑一下整个程序(半成品demo也好,交互稿也行),这样能在头脑中快速形成操作流程的认知,并把相应关键点对应上去。同时把大致的用户配比情况敲定一下,后续就可以直接招募用户了。
了解demo的完成进度,相应确定具体测试时间。
交互、视觉等完成demo的时间具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及时了解整个demo的完成进度,在尽可能快的情况下保险安排测试时间,如果邀请的是外部用户,结果用户到了而demo还没出来,那也是够了。
2、方案撰写和确定
让交互稿帮助自己
。在完成测试方案撰写的过程中demo还未诞生,具体程序细节记忆又很模糊,不好写测试方案,怎么办?不要慌,去看交互稿吧。
及时沟通
。在方案撰写过程中,如果有一些疑问,例如在看交互稿的时候还不是很理解某个具体操作过程,或者自己对产品有疑问的也可以跟交互等沟通,因为自己会遇到的问题,很有可能在测试用用户也会遇到,这样子用户如果问到了,就可以相应作出解释。
核实确定方案
。完成方案后,可以在公司沟通交流工具上和交互及产品等同事再确认一下,是否有什么地方遗漏或有不妥之处。
3、用户招募
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头疼的一个过程,希望看完了以下几点,可以稍微缓解一下大家的症状。
 
再次确定测试时间
方案定下来后,再跟交互确认测试时间,了解是否有变动和调整,尽量避免用户来了demo或者测试环境还不ok的情况。
 
撰写招募文案
需要把用户要求、测试日期和地点、报酬、大致的测试时长、用户需要在测试中做什么,以及报名方式等表达清楚。有以下几点可以注意一下,方便我们自己招募:
  •  
    详细列出测试安排的时间段
    。例如10:30-11:15、13:30-14:15,让用户自己挑选合适的时间段,这样就不用事后再协调不同用户测试时间了;
  •  
    优先人力、信息管理、行政等岗位同事
    。尽量避免相关产品人员、设计岗等同事。
  •  
    制作简单的招募海报,并检查。
    可以事先将“海报”用word或者ppt做好,然后保存成图片格式,记得检查核实一下是否有错。因为在公司IM群上直接黏贴确实方便,但是其排版往往不利于阅读,导致用户会遗漏重要信息。而制作成图片格式,可以更好地去避免这个问题,同时还可以显得整个招募过程比较正式,突出了对用户的尊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们用研工作的规范性。
 
多渠道投放招募海报
内部用户可以尝试先在公司IM群组上招募,之前招募样本量比较小,因此很快可以招到,其他途径暂时未尝试,公司论坛应该也可以,不过隐约感觉效率会比较低。外部用户可以在朋友圈试试,效果还不错,大家都很热情帮忙转发,群众的力量大无穷。也可以相应去搜索一些QQ群,加入并发布招募信息。另外还有一些社交论坛什么的,都可以尝试一下。方法很多,针对具体招募情况,大家就尽情发挥吧~
 
用户多了留到下次用
海报发出去后,有时也会出乎意料用户数量超过预期了,这是好事,不要担心,也不要急着拒绝,平和的跟对方说明情况,强调下次还会有测试,把用户相应信息了解一下做个记录,下次招募的时候可以直接先联系这几名用户。当然前提是你真的有下次测试需求,如果没有那还是老老实实说明情况。
 
确保自己和用户能彼此联系上
跟用户强调测试时间和地点,尤其是外部用户,如果招募和正式测试隔了几天,最好在测试前一天再通知一下。给出自己的联系电话,同时询问用户的联系电话。
 
第一个用户尽量安排公司内部同事
很多时候demo的完成情况会出现意外,到了测试时间demo还不能用,内部用户可以方便取消或者更换。另外,在第一次测试前谁都不确定用户会有什么反应,第一个测试是可以起到试水效果,而外部用户成本高,用来试水太奢侈。
4、测试准备
 
材料准备
需要准备的内容有:量表、报酬签收表、记录笔记本、录音笔、会议室借用,以及记录表格,如果是外部用户过来,相应准备一杯水,人家大老远过来也不容易。
 
测试内容准备
其实每次访谈用户自己都会挺紧张的,不知道用户是不是也很紧张(PS:好想当一回用户,体验一下被访的感觉)。为了消除这种紧张,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访谈,可以有尝试以下几点:
  •  
    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所需测试的产品
    。有时候demo出来的晚,下午要测试,demo中午才出来,自己都没玩过,测试还怎么搞?之前也说了,那就使劲去看交互稿吧,虽然比不上实际操作来的真实,但是也能有不小帮助,但也要给自己留足熟悉demo的时间。
  •  
    按照模块来列提纲
    。其实相当于组块策略,把同一个模块的问题放到一起更方便记忆,并且也在访谈中也方便自己和其他同事发现遗漏点。但模块不要太大,如果太大了就相应拆分一下。例如,在考拉新版测试的时候,有“首页”、“活动”、“购物车”等测试,但是光是首页内容也很多,作为一个模块还是太大了,可以拆分成“首页整体感知”、“商品详情”等几个方面来整理提纲。
  •  
    根据任务演练提纲
    。有了提纲后,按照任务大致过一下所有列出来的问题,这个过程会打乱按照模块列好的提纲,有一次这样的排练,在测试的时候更不容易漏掉题目,而且也相当于模拟了一下测试,自己心里会更踏实一点,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也能有更好的应对。
 
相关人员通知
通知交互和产品的同事具体测试时间和地点,邀请他们一起参与。不建议交互和产品只是后期测试查阅报告,如果他们参与到测试中,能更近距离和用户接触,并能更加深刻感受到产品存在的问题,也能更好的推动产品的改进。
5、正式测试
主持人需要注意的点:
  •  
    划分我们和产品的关系。在测试之前跟用户说明清楚,我们并不是产品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我们只是受产品方委托来进行测试,以免用户不好意思当面如实评价产品。
  •  
    强调测试的是产品,而不是用户。要跟用户说明产品尚处于不完善阶段,因此邀请用户过来进行测试,帮助发现问题和改进产品设计,但请注意不是为了评价产品。
  •  
    注意访谈技巧。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  
    尽可能深入的去挖掘用户的需求。不要停留在用户话述表面,更进一步去追问,用户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这么问,例如,很多时候在测试中会碰到用户说“哦,原来这个按钮是xx功能,我还以为是xx功能“,这个时候可以再推进一步,了解用户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  
    给其他在场的同时发言的机会。主持人如果觉得自己访谈的差不多了,可以询问一下记录者以及交互、产品等同事,了解他们是否还有问题需要补充。
  •  
    记得量表评分和报酬签收。长时间的测试和访谈后容易忘记量表评分和报酬签收,可以把这两份东西放在显眼的地方,另外可以让记录的同事打个招呼,帮忙提醒自己。
 
记录人员需要注意的点:
  •  
    仔细观察用户行为并记录。记录不仅仅是用户的观点、想法等,更重要的是记录用户的实际行为。
  •  
    按照模块记录。记录者可以按照测试方案中的模块来相应记录用户的行为和言语表述。
  •  
    查漏补缺。主持人可能会遗漏一些点,记录者作为旁观者需要提醒主持人遗漏了什么,或者自己有什么新的内容需要补充。
 
6、测试结束
欢送用户。对用户表示感谢,并开门送一下用户,对于外部用户,最好能送到大楼外面可以看见出口的地方。
测试后及时讨论。这个是重点!
在每一名用户测试后及时和交互、产品等同事快速过一下主要发现的问题点,这样做有以下优点:
  •  
    有效达成共识,确定解决方案。刚访谈结束印象最深刻,因此能快速有效达成对主要问题的共识,并讨论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  
    体现敏捷优势。确定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后,交互和产品的同事就可以相应去改进产品设计,做到了边测边改,加快迭代速度。
  •  
    帮助优化访谈提纲,和测试用户安排。有些问题在事先撰写方案的时候可能没涉及到,在讨论后可以补充进去,而有些问题确定后则不需要再测。另外,也可以通过讨论对事先安排的测试用户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增删用户,或者调整新老用户测试顺序等。
  •  
    事后帮助我们自己快速撰写方案。通过讨论确定了关键问题,并且,交互和产品的同事也相应清楚了,因此在最后可以快速形成报告。
再次感谢用户。所有用户测试结束后,可以花几分钟时间简单感谢一下用户。
 
7、报告撰写
针对不同大小项目的用户测试,在完成报告撰写过程中有两种具体方式:
  •  
    小测试项目简单快速撰写报告。对于那些1-2天的小测试项目,由于在每次测试后都有讨论,已对主要问题达成共识,因此在报告撰写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地将主要的问题和风险点呈现出来。
  •  
    大测试项目每天总结并反馈主要问题。大的测试项目持续时间比较久,针对每天的测试及讨论,简单总结一下主要发现的问题,并反馈给相关人员,如果到了最后再总结,容易遗忘掉一些内容,并且这样子也方便自己最后撰写报告。
 
四、构建信息架构
思考信息架构有三个核心关键词:用户角色、产品价值、使用场景。
1、明确用户角色
用户角色清晰揭示用户目标,帮助我们把握关键需求、关键任务、关键流程,看到产品哪些是主要的事,哪些是次要的事。我们应该尽可能丰富、形象化我们的用户角色,让它在设计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设计出更符合用户场景的产品。
2、了解产品的目标价值
作为产品的设计师一定要理解产品的价值,知道用户想要什么,把最重要的优先级提到最高,尽量移除无关紧要的信息,或降低其他优先级的权重,以免对用户造成干扰。
3、提炼产品的使用场景
要了解产品的业务流程,比如目标用户是谁、什么场景、如何使用,要把产品业务流程上的节点一个一个梳理出来,还要考虑这个产品对用户的价值是什么,不要仅仅考虑界面的元素规范、设计细节等等,要知道产品的目标价值体系。
4、信息架构优先级
基于三个核心点(用户角色、产品价值、使用场景)分析,把目标用户人群核心价值的功能点业务流程梳理出来,分清主次关系,切忌功能堆砌,具体方法可以把所有功能业务逻辑的主线列出来,然后根据业务的优先级做评级,分清楚这些功能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通过数字做排序,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些功能设计需要明显,哪些功能设计需要低调。
5、信息归类及整合
从整体上思考信息类产品的分类及整合,比如用户资料相关的产品会有用户信息、资料、等逻辑,这样就要把所有跟用户相关的信息都归在同一个分类菜单下,不要让他们分散在各个页面中。也就是所谓的一级菜单、二级产品的处理逻辑。
6、要定期审视与迭代
随着产品规模与复杂度的提升,要随时关注信息架构是否满足当前的产品框架,不要等需要时候再去孤注一掷的全盘优化,这样会让项目陷入被动的局面,可以逐渐增强,循序渐进的优化,从小的细节对信息架构进行调整,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六、进行原型测试
1、制作原型
使用快速原型工具制作可交互的原型,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设计方案。
 
(二)内部测试
团队内部进行初步测试,检查功能的完整性和流程的合理性。
 
(三)用户测试
邀请外部用户进行测试,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七、持续优化
 
(一)数据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使用数据,了解用户的行为路径和偏好,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二)用户反馈处理
及时响应用户的反馈,将有价值的建议融入到后续的优化工作中。
 
(三)迭代更新
根据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不断对交互设计进行迭代更新,以适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八、结论
 
从产品角度发起交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目标、用户需求、信息架构、流程界面、测试优化等多个方面。只有以用户为中心,不断追求卓越的用户体验,才能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未来的产品开发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交互设计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产品团队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持续探索和优化交互设计,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Charlotte的嘻酱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yNzM1Mg==.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WechatIMG27.jpg

关键词:UI咨询UI设计服务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用户体验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银行金融软件UI界面设计能源及监控软件UI界面设计气象行业UI界面设计轨道交通界面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 UI界面设计航天军工软件UI界面设计医疗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教育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企业信息化UI界面设计、软件qt开发软件wpf开发软件vue开发

交互设计可以用在哪些行业上

蓝蓝设计的小编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专注于优化用户与产品或服务之间交互体验的设计领域,其应用范围之广泛令人瞩目。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到高科技的前沿领域,交互设计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探讨交互设计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蓝蓝设计的小编

在产品设计领域,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同时在现代设计实践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互补与融合趋势。本文将从设计理念、目标导向、用户参与以及设计流程等方面探讨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一、设计理念的差异
传统设计主要基于设计师的创意和审美,强调产品的功能和美学。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往往通过自身的直觉和美学知识来创造具有美观外观、优良功能和可靠性能的产品。这种设计方式主要解决的是产品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物理交互问题,关注产品的物理属性和制造过程。

相比之下,交互设计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强调用户体验。它不仅仅关注产品的物理特性,更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行为、情感和认知交互。交互设计师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行为、需求和心理,将用户反馈融入到设计过程中,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期望。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致力于在人与产品之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系。

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二、目标导向的不同
传统设计的目标在于创造具有美观外观和优良功能的产品,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它主要解决的是产品与外部环境的物理交互问题,如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等。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传统设计已经难以完全满足现代用户的需求。

交互设计则旨在创造一个用户与产品互动的愉悦体验。它不仅关注产品的物理特性,还关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反应。交互设计的目标是使产品易于使用、有用且用户友好,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种目标导向使得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领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三、用户参与的差异
在传统设计中,用户的参与往往较少。设计师主要依赖自身的经验和能力进行设计,用户的反馈往往被忽视或置于次要位置。这种设计方式容易导致产品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脱节,影响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而在交互设计中,用户的参与和反馈被高度重视。通过用户研究、用户测试和迭代设计等环节,设计师能够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问题,并将这些反馈融入到产品设计中。这种用户参与的设计方式使得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期望,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四、设计流程的不同
传统设计的设计流程相对封闭和固定,主要依赖于设计师的手绘技能和艺术感觉。设计过程中缺乏用户的参与和反馈,往往需要通过多次试验和修改才能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导致设计结果的偏差。

交互设计则采用迭代设计的方法,通过反复的用户测试和反馈来不断优化产品设计。设计过程中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反馈,通过不断迭代和改进来完善产品。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综上所述,交互设计与传统设计在设计理念、目标导向、用户参与以及设计流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交互设计将逐渐成为产品设计的主流趋势。然而,传统设计在某些方面仍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因此在现代设计实践中应充分考虑两者的互补与融合。

业务中的动效思考与落地

资深UI设计者

今天就与大家探讨一些,在一款音乐应用中的交互动效,在设计落地中的思考与革新。

设计背后的道德之光:交互设计中的十大伦理考量揭秘

纯纯

使用诚意的体验设计来创造可信赖的交互设计产品。

设计丨回顾IOS与Android的交互设计规范及发展历程

资深UI设计者

规范只是帮助我们设计师去简单高效的设计页面,但是没有必要去循规蹈矩。

交互设计基础定律-菲兹定律的解读与应用

资深UI设计者

菲兹定律是一个关系人机交互以及人体工程学活动的数学模型,由保罗·费茨在1954年首次提出

深度解析交互设计:掌握核心知识,打造卓越用户体验

资深UI设计者

为什么要做交互设计

在使用网站,软件,消费产品或各种服务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同它们交互),使用过程中的感觉就是一种交互体验。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和交互方式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交互的体验。当大型计算机刚刚研制出来的时候,可能为当初的使用者本身就是该行业的专家,没有人去关注使用者的感觉;相反,一切都围绕机器的需要来组织,程序员通过打孔卡片来输入机器语言,输出结果也是机器语言,那个时候同计算机交互的重心是机器本身。当计算机系统的用户越来越由普通大众组成的时候,对交互体验的关注也越来越迫切了。因此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