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留白设计和UI设计准则

涛涛 设计思维

本文主要介绍留白设计准则(包括留白与裁剪可突出主体、留白与重心能凸显重点功能、留白影响视觉流使阅读有序、留白可对信息分组)和 UI 设计排版准则(层级通过字号、颜色建立,重复增加页面整体感,对齐引导视觉流,接近原则整合关联元素),强调合理运用这些准则可提升设计效果与用户体验。

UI 界面版式设计的实用技巧

涛涛 设计思维

UI 界面版式设计的实用技巧,包括运用平面设计结构理解界面空间元素分布,通过不同标题规格等处理内容过多问题,采用空间分割替代线条分割,利用颜色填充背景改变图版率,根据产品调性选择配图及配色,通过模态弹窗等突出画面焦点,注重界面平衡,选择合适字体(苹果常用 Ping Fang SC、SF UI Text 等,安卓常用思源黑体、Roboto 等),设计有节奏感的版式,参考常用版心边距(8-23PX),考虑多端平台特性进行版式设计,运用纯度、色相对比等色彩对比手法,有效利用 16:9 等图片版面率,通过曲线与圆角等处理版式软硬关系,利用大留白与大卡片营造 “高级感”,采用增加动画效果等差异化设计方法。

一次糟糕的导航设计,怎样毁掉了整个用户体验

杰睿 设计思维

“导航系统是用户在信息环境中的方向感,没有它,一切设计都是迷宫。” ——《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
 
糟糕导航,真能毁掉体验! 我最近帮一个客户诊断他们的网站:视觉很好看,动效很花哨,但用户却频繁抱怨“找不到内容”。结果一查,核心问题就在导航设计
同级栏目命名不统一,用户分不清差别;
二级菜单隐藏太深,点击才能发现;
不同页面导航结构不一致,导致迷路;
移动端和PC端导航布局完全不同,切换设备时用户无所适从。
 
书中有一句话特别扎心:“导航应该是信息环境中一致的标识系统,而不是隐藏信息的迷雾。”
这正好点出了他们的问题本质:导航不是装饰,而是用户认知路径的支撑。
 
 一次糟糕的导航,怎么毁掉体验?
用户需要多次点击才能找到目标内容 → 增加流失率
不一致的导航让用户记忆成本倍增 → 挫败感提升
重要页面被埋没,关键转化流程被中断 → 直接影响业务数据
比如这个网站有“产品中心”和“解决方案”,实际内容高度重叠,用户分不清该点哪一个;搜索结果页没有回到主导航的按钮,用户只能强制返回首页重来。
书里也强调:“不合逻辑的导航结构会导致用户迷失方向,并迅速放弃探索。”
 
如何快速自检你的导航?
打开你的网站,让一个没用过的人用导航找5个特定内容;
观察他们是否能在三次点击内到达;
如果他们频繁回到首页或说“不知道在哪里”,说明你的导航需要优化。

47ae6436-363d-40c4-9af1-b8abb353d43f (1).png

47ae6436-363d-40c4-9af1-b8abb353d43f.png

1280X1280 (1).PNG

1280X1280.PNG

39671bbb-2cbf-44fe-88b0-bf8626da4a1c.png

20250630-211953.png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设计需要思考什么?

涛涛 设计思维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设计前需思考设计思维模式(结构化解决以人为本的问题)、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确立主导思想),并进行案例分析(如百度网盘专注功能、每日故宫突出特色等 9 点);设计时要注意简约(减少认知成本)、易用(功能一目了然)、视觉(抓住用户眼球)等 12 点,涵盖色彩、规范、习惯等方面,这些思考能提升设计效率与用户体验。

设计驱动运营价值最大化

涛涛 设计思维

把运营活动作为一个项目来做,从业务开始跟踪,明确目标、建议方案、优化体验链路、优化数据策略等不同阶段做出设计价值。

如何做印尼的本地化产品设计?

涛涛 设计思维

对于设计师来说,本地化在设计中的渗透和融入至关重要。印尼人民非常骄傲于本土的文化和本地的制造,对使用本土品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各个细节上下功夫,让产品看起来像是当地的应用,才能够得到本地人的认可。

我们来帮你捋清楚产品的设计思路

涛涛 设计思维

全程参与产品从 0 到 1 的设计能锻炼综合能力,但实际工作中更多是迭代优化,需主动熟悉业务背景以掌握设计主动权。
文章重点解析立项前探索期的设计思路,后续将介绍交付与迭代阶段。

干货分享 | 做App首页前要干什么

杰睿 设计思维

 “信息架构是将意图转化为可感知形式的过程,必须先看清全局,再动手搭建局部。”
——《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
首页不是设计“开场动画”,而是信息的第一道分发口。
它长得漂亮没用,走错一步,用户直接流失。
 
做App首页前,你得画这三种图
很多设计师一上来就开始堆模块、调风格,但其实:
信息没理顺,首页做再多轮都白改。
先画好这3张图,再也不怕乱、改、卡思路
 
 01. 内容清单(Content Inventory)
目的:你得知道“我手上到底有什么”
把首页可能出现的所有功能/内容列出来,比如:登录入口、推荐模块、搜索框、活动banner、常用工具区……
先不设计,先看清“原材料”。
书中提醒:“在架构信息前,必须先审视现有资源,否则只能是瞎设计。”
 
 02. 信息地图(Information Map)
 目的:搞清楚“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将功能/内容按主题、优先级或使用场景进行分类+排序,画成一张“信息关系图”
比如:
- 搜索模块 > 连接内容页
- 快捷入口 > 引导核心功能
- banner > 跳转营销页
 原话指出:“地图能帮助设计者理解用户心智模型与内容分发方式之间的差距。”
 
03. 信息路径草图(Wayfinding Sketch)
目的:确定“用户在首页如何移动”
模拟用户从首页出发可能的浏览路径,比如:
- 首次访问:banner → 注册 → 功能页
- 熟练用户:搜索框 → 内容页
- 想回看某功能:导航栏 → 常用工具区
这不是UI草图,是导航行为的动线草图。
书中强调:“路径是用户构建意义的方式,他们不是在看首页,而是在找路。”
 
 小贴士(亲测好用):
- 做图可以手绘,不求美观,只求理清思路
- 内容清单和信息地图可用Notion或脑图工具协作完成
- 别等视觉完稿才调整,前期图画得越清晰,后期越少返工
 
温柔收尾
首页像一座信息大厅,设计师要当好“动线引导员”而不是“美陈布景师”。
做出真正有用的首页,得从架构图开始,一步步理清:我们有什么、怎么放、用户怎么走。
 
你在设计首页时,最容易卡在哪一步?欢迎评论区畅聊~~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为什么圆角看起来更舒服

杰睿 设计思维

如今,设计师们对圆角的运用如此广泛,以至于它更像是一种行业标准,而非一种设计潮流。圆角不仅出现在软件用户界面中,也出现在硬件产品设计中。那么,圆角究竟为何如此受欢迎呢?它确实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其背后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圆角看起来不太明亮
任何人都能欣赏圆角的美感,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解释这种美感究竟从何而来。答案就在你的眼睛里。
一些专家表示,圆角矩形比锐角矩形更容易被眼睛识别,因为它们在视觉处理过程中所需的认知努力更少。中央凹处理圆形物体的速度最快。处理边缘需要大脑中更多的“神经图像工具”[1]。因此,圆角矩形更容易被识别,因为它们看起来比普通矩形更接近圆形。
DM_20250703172854_003.PNG
巴罗神经学研究所对角线进行的科学研究发现,“角线的感知显著性与角线的角度呈线性变化。锐角比平角产生更强的虚幻显著性”[2]。换句话说,角线越锐利,看起来就越亮。而角线越亮,看起来就越难被看到。

DM_20250703172854_001.PNG

DM_20250703172854_002.GIF

 

哪个物体更容易观察?
我们习惯于圆角
我们之所以对圆角情有独钟,另一个解释是,圆角更符合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使用日常物品的方式 [3]。圆角随处可见。作为孩子,我们很快就知道尖角容易伤人,圆角更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当孩子玩球时,大多数父母并不感到惊慌。
但如果孩子玩叉子,父母就会把叉子拿走,因为担心孩子会弄伤自己。这会引发神经科学中所谓的“回避反应”,即对锋利边缘的“回避反应”。因此,我们倾向于“避开锋利的边缘,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可能构成威胁”[4]。
 
您会把哪个物品托付给您的孩子?
圆角使信息更容易处理
圆角对于地图和图表来说更有效,因为它们能让我们的视线轻松地跟随线条,“因为它更符合头部和眼睛的自然运动”[5]。尖角会使你的视线偏离线条的路径,所以当线条改变方向时,你会感到突然的停顿。但有了圆角,线条会引导你的视线绕过每个拐角,继续沿着路径流畅地移动。
 
哪一个图表更容易让你的眼睛看清?
圆角也能成为有效的内容容器。这是因为圆角指向矩形的中心。这使得焦点集中在矩形内部的内容上。当两个矩形相邻时,圆角还能轻松区分哪条边属于哪个矩形。
尖角指向外侧,会降低矩形内部内容的视觉焦点。当两个矩形相邻时,尖角也使得难以区分矩形的两边。这是因为矩形的每条边都是直线。圆角矩形的边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些线条会向其所属的矩形弯曲。
 
圆角的意义远不止于视觉所能感知的。圆角不仅更容易被眼睛识别,还能让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圆角本身就很吸引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些额外的因素让圆角更具吸引力。当你和客户谈论圆角时,你就能表达出更多内容,而不仅仅是“好看”。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软件开发设计 | 怎么用‘信息架构思维’提升设计效率?

杰睿 设计思维

“设计的首要任务,不是美观,而是帮助人们理解复杂信息。” ——《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
很多人做官网时习惯直接上设计稿,但我想分享一下: 最近做一个企业官网,先用了信息架构思维,结果不仅让老板很满意,后续内容更新也省心了很多。
 
常见误区:先做视觉稿就等于高效? 我一开始也以为先画页面就能快,但很快发现:
客户需要的核心内容没地方放;
产品介绍和解决方案反复修改,页面结构被打乱;
不同人理解的信息优先级不一致,沟通成本陡增。
这些都源于没有先规划信息架构
 
书里有句话点醒我:“信息架构要在任何设计和开发动作之前完成,它是产品内容的支撑结构。”
于是我用了三步:
 
1)卡片分类:把所有需要展示的内容拆成卡片 比如:品牌故事、主营业务、核心优势、合作伙伴、联系方式…… 然后和客户、团队一起做小型卡片分类工作坊,用他们的语言重新组合、排序。
结果:信息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清晰了,不再互相矛盾。
 
2)搭建组织系统:用树状图规划内容结构 书中提到:“组织系统是支撑信息环境的骨架。” 我把卡片分类结果转成树状架构,先理清首页→一级栏目→二级页面的层级关系,确认每一层放哪些信息。 这一步让后续页面数量、导航设计都一目了然。
 
3)定义导航与标签系统:把内容变成用户可点可找的路径 我没直接用专业术语,而是用客户和用户能懂的标签命名栏目,比如把“公司介绍”改成“关于我们”,把“解决方案”明确细分成“产品服务”、“行业案例”等。
结果:用户可以根据直觉快速定位需要的信息。
 
别把信息架构当成一次性工作 官网内容常更新,要定期复盘:
旧页面是否有信息冗余?
用户搜索数据体现的新需求有没有覆盖?
新增内容如何融入原有架构?
持续维护信息架构能让官网始终保持清晰可用。

0a28130e045582a19f36d5e3fc28490bc8d1a60d26cd56-UPbQAi_fw1200.png

4d711bd2632f511ff6bb73fec0aadd04033886642943c4-iG1VgU_fw1200.png

616cefcf4098c151805e496866e7f9ee6ab173551d19e5-VpdjG6_fw1200.png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