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定义了交互思维和流程、目标,接下来我们分享交互设计思维与我们常说的产品思维、体验思维等的融合。
在现代产品开发中,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已经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两者看似独立,却可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形成互补,打造出更加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本文将从两者的特点、融合的价值,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落地等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它们的结合。
交互思维:聚焦人与界面的连接
交互思维的核心在于用户与产品的互动体验。它关注的是:
交互思维倾向于优化用户的操作路径,将复杂的技术逻辑隐藏在背后,让用户感受到简单和直观。
例子:在淘宝购物车中,“全选”功能按钮被设计在靠近商品列表的顶部,方便用户快速选中所有商品;而删除操作则以批量和单选两种方式提供,提升操作灵活性。
产品设计思维:关注用户价值与商业目标
产品设计思维则是更全局的,它关注的是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商业价值。核心问题包括:
产品设计思维更偏向战略层面,要求对市场、用户和商业有全局的理解,并制定产品的发展方向。
例子:微信从“即时通讯”入手,以简单的聊天功能切入市场,但通过持续扩展支付、朋友圈、公众号等模块,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两种思维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兼顾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融合方式:
1)以用户为中心,兼顾商业目标
交互思维: 设计流畅、直观的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产品设计思维: 在流畅体验的基础上,引导用户完成关键行为(如购买、注册等),实现商业目标。
案例:美团外卖的下单流程
2)用户需求与技术限制的平衡
交互思维: 关注用户直观感受,简化复杂操作,让用户专注于目标任务。
产品设计思维: 在技术和资源限制内,找到实现用户需求的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一键叫车”功能
3)数据驱动与用户体验的结合
交互思维: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优化界面和流程,提升操作效率。
产品设计思维: 基于数据分析判断用户需求的优先级,调整产品功能布局。
案例:淘宝推荐算法与界面设计
淘宝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AI分析用户浏览和购买行为,推荐相关商品。交互设计确保推荐商品的展示方式简洁、直观,不打扰用户正常浏览,增强购物体验的同时提升成交转化率。
4)感性设计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交互思维: 关注情感体验,设计让用户愉悦的互动。
产品设计思维: 从用户行为和反馈中提炼需求,找到情感体验的落地点。
案例: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功能
随着AI技术的深入发展,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将进一步进化:
案例展望:
在未来的外卖App中,AI不仅能推荐菜品,还能根据天气、饮食偏好提供动态优惠,让用户感到“被理解”。同时,界面交互会变得更加智能,比如直接通过语音完成点餐和支付。
在数字产品开发中,交互思维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UX Design Thinking)常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出令人满意的产品体验。两者的融合不仅能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还能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最终实现用户目标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1)交互思维:聚焦人与界面的高效互动
交互思维主要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操作过程,旨在通过直观的界面设计和高效的交互方式,帮助用户轻松完成任务。其核心要素包括:
2)用户体验设计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局视角
用户体验设计思维是以用户需求和用户感受为核心的一种方法论,涉及产品从设计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其重点在于:
简单类比:
交互思维像是一位专注于修路的工程师,确保路径笔直流畅;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更像是一位城市规划师,考虑如何让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高效且宜居。
1)从细节到全局,满足用户操作与体验的双重需求
交互思维注重细节,优化每一个交互动作;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关注全局,确保整个使用流程的流畅性和一致性。两者结合能让用户在每个环节都感到舒适且顺畅。
案例:微信的语音消息功能
2)情感设计与功能设计的结合
交互思维解决“怎么用”的问题,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则深入到“为什么用”和“用后感受如何”。情感设计是两者融合的一个关键点,既提升用户满意度,又增强产品粘性。
案例:支付宝的完成支付动画
3)用户需求与设计约束的平衡
交互思维帮助优化操作路径,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则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场景适配性。在技术和资源的限制下,两者需要共同探索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路线规划与确认
4)数据驱动与用户感知的结合
数据分析是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重要部分,而交互思维则利用这些数据优化每一次用户操作。两者的结合能实现功能的个性化和体验的精准化。
案例:淘宝的商品推荐系统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在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的结合上表现得尤为出色:
随着AI的普及,交互思维与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融合将进入新的阶段:
案例展望:智能客服系统
未来的智能客服不仅能准确理解用户问题,还能根据情绪识别调整对话语气,同时提供即时解决方案与友好的互动体验。
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的融合,是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命题。二者分别专注于用户操作路径和界面视觉呈现,彼此互补,共同打造出功能性与美观性兼具的产品体验。本文将从两者的概念、融合的价值以及实际案例中剖析如何实现这种深度结合。
1)交互思维:聚焦操作路径与用户效率
交互思维的核心在于优化用户操作的每一步,降低操作复杂度,提升使用效率。
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
特点:逻辑性强,重在用户的操作行为,强调功能可达性和可用性。
2)界面设计思维:聚焦视觉呈现与情感体验
界面设计思维则以视觉表现为中心,关注界面的美感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其关注点包括:
特点:更注重感性表达,强调用户的情感体验和对产品的第一印象。
简单类比:
交互思维像是设计产品的操作说明书,确保逻辑清晰易懂;而界面设计思维则为产品包装,让它看起来有吸引力且直观。
1)信息分层与视觉引导的结合
交互思维: 根据用户操作逻辑,对信息进行层级划分,优先展示关键信息,隐藏次要内容。
界面设计思维: 通过颜色、字体大小、对比等视觉元素,强化信息的层级感和用户的关注点。
案例:支付宝首页的布局
交互层面: 核心功能(如转账、收付款)被放置在显眼的首屏区域,次要功能(如理财推荐)隐藏在二级页面。
界面层面: 不同模块的背景颜色和按钮样式有明显区分,用户一眼就能找到核心功能。
2)动效与反馈设计的结合
交互思维: 动效作为用户操作的反馈机制,提示操作结果或状态变化。
界面设计思维: 动效的风格和节奏与界面整体视觉风格保持一致,增强整体体验的连贯性。
案例:抖音的点赞动效
交互层面: 用户双击屏幕后,出现心形动画,明确提示“点赞成功”。
界面层面: 动效的色彩与抖音的品牌风格一致,给用户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满足感。
3)视觉布局与操作路径的优化
交互思维: 确保核心操作路径最短,减少用户不必要的点击和跳转。
界面设计思维: 通过对页面布局的优化,让用户在操作路径中感到界面简洁且层次分明。
案例:京东购物车的设计
交互层面: 重要操作(如全选、去结算)被放置在用户触手可及的位置,减少多余步骤。
界面层面: 清晰的分组、直观的价格信息展示,让用户轻松理解购物车内容。
4)情感设计与功能优化的结合
交互思维: 通过优化功能满足用户需求,让操作过程简单高效。
界面设计思维: 在视觉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元素,让用户感到愉悦或被关怀。
案例:网易云音乐的“听歌识曲”功能
交互层面: 用户只需点击一个按钮,系统即可快速识别歌曲,操作简单高效。
界面层面: 启动时有动态音波效果,识别成功后展示专辑封面和歌词,增强情感连接。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是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结合的经典案例:
交互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下滑操作浏览动态,上滑时加载更多内容,操作自然流畅。
点赞和评论的交互逻辑简单,长按可以删除自己的评论,符合用户直觉。
界面设计:
动态展示以卡片形式分隔,保持视觉整洁。
文本和图片的排版统一,评论区域的缩进样式使信息层级清晰。
交互思维与产品思维、体验思维、视觉设计思维的融合,是用户体验优化的基础。在实际设计中,我们既需要从全局出发,规划产品战略,也需要关注用户的每一步操作细节。
通过两者的互相补充,我们能设计出既符合用户需求,又实现商业价值的产品,更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让产品不仅好用,还能打动人心。为用户和企业带来双赢的结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这种融合将持续推动数字产品体验的升级,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本文由 @ DesignLin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定义了交互思维和流程、目标,接下来我们分享交互设计思维与我们常说的产品思维、体验思维等的融合。
在现代产品开发中,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已经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两者看似独立,却可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形成互补,打造出更加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本文将从两者的特点、融合的价值,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落地等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它们的结合。
交互思维:聚焦人与界面的连接
交互思维的核心在于用户与产品的互动体验。它关注的是:
交互思维倾向于优化用户的操作路径,将复杂的技术逻辑隐藏在背后,让用户感受到简单和直观。
例子:在淘宝购物车中,“全选”功能按钮被设计在靠近商品列表的顶部,方便用户快速选中所有商品;而删除操作则以批量和单选两种方式提供,提升操作灵活性。
产品设计思维:关注用户价值与商业目标
产品设计思维则是更全局的,它关注的是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商业价值。核心问题包括:
产品设计思维更偏向战略层面,要求对市场、用户和商业有全局的理解,并制定产品的发展方向。
例子:微信从“即时通讯”入手,以简单的聊天功能切入市场,但通过持续扩展支付、朋友圈、公众号等模块,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两种思维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兼顾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融合方式:
1)以用户为中心,兼顾商业目标
交互思维: 设计流畅、直观的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产品设计思维: 在流畅体验的基础上,引导用户完成关键行为(如购买、注册等),实现商业目标。
案例:美团外卖的下单流程
2)用户需求与技术限制的平衡
交互思维: 关注用户直观感受,简化复杂操作,让用户专注于目标任务。
产品设计思维: 在技术和资源限制内,找到实现用户需求的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一键叫车”功能
3)数据驱动与用户体验的结合
交互思维: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优化界面和流程,提升操作效率。
产品设计思维: 基于数据分析判断用户需求的优先级,调整产品功能布局。
案例:淘宝推荐算法与界面设计
淘宝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AI分析用户浏览和购买行为,推荐相关商品。交互设计确保推荐商品的展示方式简洁、直观,不打扰用户正常浏览,增强购物体验的同时提升成交转化率。
4)感性设计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交互思维: 关注情感体验,设计让用户愉悦的互动。
产品设计思维: 从用户行为和反馈中提炼需求,找到情感体验的落地点。
案例: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功能
随着AI技术的深入发展,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将进一步进化:
案例展望:
在未来的外卖App中,AI不仅能推荐菜品,还能根据天气、饮食偏好提供动态优惠,让用户感到“被理解”。同时,界面交互会变得更加智能,比如直接通过语音完成点餐和支付。
在数字产品开发中,交互思维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UX Design Thinking)常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出令人满意的产品体验。两者的融合不仅能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还能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最终实现用户目标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1)交互思维:聚焦人与界面的高效互动
交互思维主要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操作过程,旨在通过直观的界面设计和高效的交互方式,帮助用户轻松完成任务。其核心要素包括:
2)用户体验设计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局视角
用户体验设计思维是以用户需求和用户感受为核心的一种方法论,涉及产品从设计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其重点在于:
简单类比:
交互思维像是一位专注于修路的工程师,确保路径笔直流畅;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更像是一位城市规划师,考虑如何让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高效且宜居。
1)从细节到全局,满足用户操作与体验的双重需求
交互思维注重细节,优化每一个交互动作;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关注全局,确保整个使用流程的流畅性和一致性。两者结合能让用户在每个环节都感到舒适且顺畅。
案例:微信的语音消息功能
2)情感设计与功能设计的结合
交互思维解决“怎么用”的问题,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则深入到“为什么用”和“用后感受如何”。情感设计是两者融合的一个关键点,既提升用户满意度,又增强产品粘性。
案例:支付宝的完成支付动画
3)用户需求与设计约束的平衡
交互思维帮助优化操作路径,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则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场景适配性。在技术和资源的限制下,两者需要共同探索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路线规划与确认
4)数据驱动与用户感知的结合
数据分析是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重要部分,而交互思维则利用这些数据优化每一次用户操作。两者的结合能实现功能的个性化和体验的精准化。
案例:淘宝的商品推荐系统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在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的结合上表现得尤为出色:
随着AI的普及,交互思维与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融合将进入新的阶段:
案例展望:智能客服系统
未来的智能客服不仅能准确理解用户问题,还能根据情绪识别调整对话语气,同时提供即时解决方案与友好的互动体验。
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的融合,是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命题。二者分别专注于用户操作路径和界面视觉呈现,彼此互补,共同打造出功能性与美观性兼具的产品体验。本文将从两者的概念、融合的价值以及实际案例中剖析如何实现这种深度结合。
1)交互思维:聚焦操作路径与用户效率
交互思维的核心在于优化用户操作的每一步,降低操作复杂度,提升使用效率。
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
特点:逻辑性强,重在用户的操作行为,强调功能可达性和可用性。
2)界面设计思维:聚焦视觉呈现与情感体验
界面设计思维则以视觉表现为中心,关注界面的美感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其关注点包括:
特点:更注重感性表达,强调用户的情感体验和对产品的第一印象。
简单类比:
交互思维像是设计产品的操作说明书,确保逻辑清晰易懂;而界面设计思维则为产品包装,让它看起来有吸引力且直观。
1)信息分层与视觉引导的结合
交互思维: 根据用户操作逻辑,对信息进行层级划分,优先展示关键信息,隐藏次要内容。
界面设计思维: 通过颜色、字体大小、对比等视觉元素,强化信息的层级感和用户的关注点。
案例:支付宝首页的布局
交互层面: 核心功能(如转账、收付款)被放置在显眼的首屏区域,次要功能(如理财推荐)隐藏在二级页面。
界面层面: 不同模块的背景颜色和按钮样式有明显区分,用户一眼就能找到核心功能。
2)动效与反馈设计的结合
交互思维: 动效作为用户操作的反馈机制,提示操作结果或状态变化。
界面设计思维: 动效的风格和节奏与界面整体视觉风格保持一致,增强整体体验的连贯性。
案例:抖音的点赞动效
交互层面: 用户双击屏幕后,出现心形动画,明确提示“点赞成功”。
界面层面: 动效的色彩与抖音的品牌风格一致,给用户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满足感。
3)视觉布局与操作路径的优化
交互思维: 确保核心操作路径最短,减少用户不必要的点击和跳转。
界面设计思维: 通过对页面布局的优化,让用户在操作路径中感到界面简洁且层次分明。
案例:京东购物车的设计
交互层面: 重要操作(如全选、去结算)被放置在用户触手可及的位置,减少多余步骤。
界面层面: 清晰的分组、直观的价格信息展示,让用户轻松理解购物车内容。
4)情感设计与功能优化的结合
交互思维: 通过优化功能满足用户需求,让操作过程简单高效。
界面设计思维: 在视觉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元素,让用户感到愉悦或被关怀。
案例:网易云音乐的“听歌识曲”功能
交互层面: 用户只需点击一个按钮,系统即可快速识别歌曲,操作简单高效。
界面层面: 启动时有动态音波效果,识别成功后展示专辑封面和歌词,增强情感连接。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是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结合的经典案例:
交互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下滑操作浏览动态,上滑时加载更多内容,操作自然流畅。
点赞和评论的交互逻辑简单,长按可以删除自己的评论,符合用户直觉。
界面设计:
动态展示以卡片形式分隔,保持视觉整洁。
文本和图片的排版统一,评论区域的缩进样式使信息层级清晰。
交互思维与产品思维、体验思维、视觉设计思维的融合,是用户体验优化的基础。在实际设计中,我们既需要从全局出发,规划产品战略,也需要关注用户的每一步操作细节。
通过两者的互相补充,我们能设计出既符合用户需求,又实现商业价值的产品,更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让产品不仅好用,还能打动人心。为用户和企业带来双赢的结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这种融合将持续推动数字产品体验的升级,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本文由 @ DesignLin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兰亭妙微(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前排提示:本文多Gif需耐心加载,且需要有一定Ae基础才能便于理解内容。
你有没有注意过,App底部的图标是如何变成选中的?大多数产品是将静态图标替换(硬切过渡),来完成状态切换。
当我看完上百个动态后,找到了更有趣的方式...
02 App底部导航构成
通常由图标、文字/点线装饰、和底板卡片组成,(当然也有些产品只使用图标或文字),但设计师在进行动态设计时则是针对这3部分。
03 Tab Bar动态类型
动态效果由弱到强,视觉层级由低到高依次排序:图标动态 — 装饰元素动态 — 底板卡片动态。(根据本文案例效果来排序,但效果不同会有所差异)
▍图标动态․
我们知道图标风格可以简单的分为:线性、面性还有线面。在这基础上通过修改颜色或造型,又能延展出更多风格。
最常用的是添加修剪路径(Ae的一种路径效果),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托尼老师,可以通过调整百分百参数来控制线条生长。
但只是单色修剪,看起来很单调。我们可以在这个动画基础上再多复制几层,并分别加入品牌色,这样可以让视觉看起来更丰富。
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只调整不同颜色图标的位置属性,便能得到故障效果。
如果你觉得这些太浮夸,那么单个图标添加修剪路径,再配合位移、旋转等基础属性则是更好的选择。
通用的方法是调整不透明度,相比于硬切更柔和,且不会过多吸引用户注意力。但对于带有娱乐类属性的产品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普通。
我们可以考虑使用遮罩来制作动态,首先在图标周围绘制几个圆,再将图标外轮廓,作为圆的遮罩,来控制其显示范围,最后调整圆的缩放即可。
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设计师们可能会技痒,而将图标绘制的更加丰富,来营造氛围。
对于这类图标,只需要参考它们的物理状态[下方解释],再遵循从下往上,从中心往四周扩张的原则来调整基础属性,便能制作出细节丰富的出场动画。
(物理状态:该物体在现实场景下的状态,上图奖杯真实世界状态通常是放置地面,所以出场方向是从下到上。但假如你的图标是锦旗,那么物理状态应该是挂在墙上,所有出场方向是从上到下)
当然如果去掉高光和投影,在制作一些动态时会更方便。
例如:复制一颗星,将其初始位置设定为一个奖杯的距离,并记录关键帧,然后整体再移动一个奖杯距离。耳朵则调整路径来完成移动和变形,这样便能营造出3d旋转的错觉。
对于结构复杂的图标,可以提前分层。其中线条依旧可以使用修剪路径(在Tab bar中,不同图标修剪路径的起始点方向通常相同,以便保持一致性),而填充只需要调整元素缩放,并借助蒙版限制其显示范围就行。
▍装饰元素动态․
如果你觉得前面这些方案不够新颖,那我们可以对装饰元素下手。(当然这类方案很少见,原因在于商业价值不足,实现成本高,所以这里也只是提供一些创意练习思路)
在一些年轻化产品中,如果图标含义很容易理解,那么设计师可能会用线或点来替代文字,让整体更简洁。
国外设计师Tubik,通过让点元素在移动时呈现心电图样式,让人眼前一亮。
通过动态效果,甚至能体现出产品行业属性。
尝试修改轨迹样式,然后为元素不透明度和位置添加动画,你能猜出这是什么类型的产品吗?
又或者再夸张些,将轨迹设计成电路图。其中线条添加修剪路径,再借助Ae路径跟踪方法,使圆点沿路径运动。最后通过蒙版来控制整体动画显示范围,这个方案看起来适合科技或游戏类产品。
通过调整元素路径来改变其造型,模拟液体滴落,再通过蒙版缩放,让选中状态下的图标出现。
假如你的图标设计的足够巧妙,我们可以提前绘制好关键笔画的运动轨迹,便能通过修剪这条轨迹来完成笔画的移动。
▍底板卡片动态․
这类动态少见的原因在于其动态效果面积大,视觉层级高,容易过度吸引用户注意力。目前也只是在个别产品中看过卡片凸起效果。
在Ae中要制造这样的效果,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调整卡片路径,但这样的方式在制作弹性时非常麻烦。
我们有更简单的方法,先多画出一个圆,然后与卡片路径合并。
为了让边缘圆滑,整体添加高斯模糊和简单阻塞,分别加大参数,便能让边缘圆滑。(这种方式有个缺点:会收缩原有卡片宽高。所以添加效果后,需要借助参考线再次调整卡片大小)
完成圆滑处理后,修改其他元素的基础属性即可。
目前能记起的只有美团外卖看过这效果。但为了降低视觉干扰,其弱化了弹性次数。
这个效果灵感来源于Dribbble设计师(EuroART93),我们只需要将凸起案例中,圆与底板卡片的布尔运算模式改为相减就行,其他元素同样调整基础属性。
此方案目前还没有在其他产品中看过,究其原因还是效果太过抢眼。
看了这么多,其实不难发现。同一个图标,只需要改变不同属性或元素的运动方式,便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或许创意的产生,并不是脑袋突然迸发出全新的东西。而是许多我们熟知的旧有内容组合了起来。
正是它们之间这种奇妙的融合,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或许这就是我们要的创意。
最后再说两句: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调性和目标用户,动态效果也有强有弱。好的动态应该是能与其进行匹配,而不是根据某个产品得出一个绝对的答案。
本文演示了不同类型图标用什么动态,并不代表只能这样用。动态效果类型远远不止这些,而以上只是最常见的动态属性组合方式,所以请不要局限你的想法。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有兴趣请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咨询及进群请加蓝小助微信ben_lanlan。
关键词:UI咨询、UI设计服务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用户体验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银行金融软件UI界面设计、能源及监控软件UI界面设计、气象行业UI界面设计、轨道交通界面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 UI界面设计、航天军工软件UI界面设计、医疗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教育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企业信息化UI界面设计、软件qt开发、软件wpf开发、软件vue开发
例如,Windows和Mac操作系统的用户在面对不同的软件关闭方式时,会因为习惯的差异而感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性揭示了改变用户习惯需要付出学习成本,而这种成本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