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版式教程 | 海报修改,构图版式的变化

lanlanwork

咕噜噜

图片

 

 

 

图片

 

 

 

 

 

 

 

这是今天一个学员发来要修改的海报,不管是重新还是修改设计,最重要的是能从图中分析问题并进行改正。

图片

 

 

1、主体不够明显

文字在整个版面中的占比过大后,挤压了主体视觉的产品展现,弱化了视觉信息。

图片

 

2、信息缺少层次

当文字越多时,就越要将内容的主次进行有效的区分,让用户在阅读画面时,清晰直观的体现出文字信息,而如果所有的文字都一样的大小并且每段文字之间都没有很好的间隔和空间的留出,这就容易造成阅读的障碍。

图片

 

 

3、背景不匹配

高饱和度的色彩虽然看起来鲜艳,但不代表就一定适用于所有的物体和设计中,比如画面中的质感和主体的关联,就很难体现出来。

图片

 

4、字体不统一

字体是要与主题、风格的调性形成一致性,当一个画面中使用了非常多的字体在进行展现时,不仅无法展示出设计的美观,也降低了整体的和谐感。

图片

 

 

图片

当分析完这张图后,我们用两种构图技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改正以上的问题,这里我做了2个修改示例供大家参考。

 

示例一

 

图片

 

1、首先我们运用三等分的构图方法,也就是将画布分成三个同样等分大小的区域。

图片

 

2、将重要的文字、图形或者物体分别置入进这三个区域中。

图片

 

3、这时会触发新的问题,左右以及部分过多的留白应该怎么处理,可以将一些次要的文字或点缀装饰性的图形搭配在上面,以补足留白过多的问题。

图片

 

4、之前我们分析修改前的海报中提到,主体被压缩后不够明显,在这里面我们需要一个能明显被注视的主体。

图片

 

一个牛丸很孤独,很孤独。

它需要人陪。

于是,用手给它搓一下。

一只手,肯定不行,得两只手,但干搓也太难受了。

还得加点水,让画面多点有趣的联系。

 

图片

 

就这样,海报原本的问题就这么以合理的排版方式解决了。

[优化输出图像]

 

 

 

示例二

图片

 

利用的是对焦线构图的方式,这次我们以主体放置为先,看看后面不同的版式变化。

图片

 

还是一个牛丸,很孤独,很孤独。

它需要人陪。

于是,我找到了它的同伴陪它一起。

同伴说咱俩有点无趣,要不再叫点人一起玩。

于是大伙纷纷跟上,并给它们加了点动力。

 

图片

 

对角线的引导会帮助我们加深被引导的内容记忆,所以我们放置了LOGO,并且四周分布了信息内容。

 

图片

 

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下面很空,看起来它也很孤独。

于是我携带着它们,穿越季节,掠过高架,铺在留白的框架之间。

图片

 

而信息主次的变化就在文字的大小、粗细、比例布局之间形成。

图片

 

我们最后再看下两个示例中,不同的构图带来的变化。

[优化输出图像]

 

这就是今天带来排版那点事!

 

原文地址:修先森撩设计(公众号)

作者:修先森

转载请注明:学UI网》版式教程 | 海报修改,构图版式的变化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引起舒适!什么是好用的界面

lanlanwork


1. 怎么算好用

用户觉得软件不好用通常是由于操作界面不符合常识,交互逻辑出人意料导致的。这里我们要引入三个模型的概念:实现模型,心理模型和呈现模型。实现模型是软件的内部运行原理,用户无需关心。心理模型是用户期望中完成任务的方式,呈现模型则是软件被设计来完成任务的方式。呈现模型越是接近用户的心理预期,用户的学习成本越低,也就会觉得这款软件很好用。

 

2. 理解业务诉求

有个很恰当的比喻:用户不是需要一把电钻,而是墙上要有个洞。后来的研究理论更进一步:还得搞明白为什么用户需要在墙上打洞,他要连接什么东西?能不能做成无线的?等等。

图片

接到需求后产品经理一般会在 PRD 评审时向设计侧讲解需求背景和功能逻辑,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产品经理规划中的用户流程和使用方式。产品原型呈现的只是无数解决方案中的一种,了解了业务诉求再回顾原型方案,经常可以带来全新的视野,并由此推导设计方案。下面我们就看下如何从组件,结构,功能,状态几个层面解决设计问题。

 

一. 明确功能用途

1.1 信达雅的文案

文案是界面的重要构成,却是界面设计中最不被重视的一部分。很多软件之所以用起来有一层朦胧的隔阂感,罪魁祸首就是晦涩的文案。简单的纠正文案可能会带来焕然一新的使用感受。

  • 信:语义准确,明确事件的主体客体。
  • 达:避免无效或重复文案,减少被动语态,简洁通顺地进行描述。
  • 雅:优雅且有涵养地与用户沟通。
  • 配图:有些流程或者用词比较特殊,单用语言难以描述,配上图一目了然。

 

1.2 视觉线索(功能可见性)

图形用户界面诞生之初,界面元素对物理世界的模拟是为了便于用户将现实中的常识套用到虚拟界面上;拟物化通过质感暗示用户界面的交互方式;在扁平化时代,提供视觉线索仍然是必要的原则。拿拖拽操作来说,首先可以拖动的组件上要有把手,暗示可以被捡起。组件被拿起来时要明显扩大的投影样式描绘高度,并在列表中显示一条瞄准线便于用户精确定位。

图片

再比如卡片式设计,和现实中的卡片相同,它可以明确地划分出功能和信息的关系。要注意的是,视觉分区越多,页面复杂度越高,设计时需要控制平衡。

图片

 

1.3 熟悉的组件

用户点击下拉选择器的时候,自然会期望在周围弹开一个选项浮层,因为他们用过的所有软件交互都是这样。这个就是习惯用法范式的应用[注],尽可能套用常规的交互方式让软件的操作容易预测,用户理解成本低。

图片

 

然而在常规组件无法承载实际需求时,有必要跳出惯用范式,通过差异的视觉样式给用户思想准备。例如一些原型图中的选择器使用了下拉的样式,触发的却是选择抽屉或者弹窗。这种意外的发生或多或少会降低用户使用时的信心,因为他们再也不确定点击下拉后会发生什么。通过特殊与常规的区分,其实也维护了惯用范式的一致性。

 

二. 导航结构分配

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棘手的原型:页面导航又多又深,林林总总地铺洒在导航区和功能区,信息密度堪比柯林斯英汉辞典。页面导航是界面的基本框架,处理系统的导航方式是页面设计早期就需要完成的工作。

 

2.1 几种反例

图片

  • 主导航级数过多:视觉样式复杂,操作时需要频繁卷展。
  • 内容区头部导航堆积:用户先看到的不是内容而是导航,浏览效率较低。
  • 横纵导航分配不合理:不合理的结构会影响视线扫描和点选,且空间利用率低。以图中的结构为例,一级导航下不一定都会有二级或三级导航,就会导致页面版式差异过大。

 

2.2 控制一级导航深度

一级导航过深时,有必要进行降级。顶栏导航可以向边栏导航卸载。边栏导航是一级时,可将最低级的导航放到内容区吸顶;若层级仍然不够用或导航条目较多,可以再增加一个纵向导航。

图片

 

2.3 平衡内容区导航

吸顶导航会占用内容区的纵向空间,但可以随时跳转。内容区内的导航性质更类似于筛选,能够随内容滚动,不便于随时切换。页签类型区别大或是需要切换对比时,可以将导航吸顶;页签下内容形式近似或需要更多浏览空间时,可以将导航放在内容区。

图片

 

2.4 减少空间浪费

很多原型会习惯性地在页面顶部配置一个顶栏。实际上里面的商标,账户信息,设置等功能可以整合到边栏中,这样内容区上方会多一些纵向空间。

图片

 

三. 合理布置功能

3.1 分级展示功能

比如一些的图表类页面主要用于浏览而不是编辑,这种情况下将操作隐藏到省略号或者汉堡菜单中,不仅可以减少信息干扰,还能避免误操作。

图片

高级功能的隐藏很好理解,比如 macOS 的网络配置只显示基础的连接功能,DNS 配置等高级操作被整理到了一个按钮中。你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的配置项都展示一个页面,对于用户日常联网操作会有多么不友好。

图片

 

3.2 拆分功能

除了分级,当页面或区域内的功能过于集中时,可以进行拆分以降低信息压力。

分离检索与查看:列表同时兼具浏览与管理的功能,但在字段众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字段在单元行中显示,便于快速扫描和管理,完整的单元行信息放到下一个层级显示。

图片

分离表单区块:当表单存在区块表单时,可以只在表单中显示区块的预览,将区块的新增和配置放到抽屉中进行,由此减少功能堆积。

图片

 

3.3 数据的编辑

涉及数据编辑的页面存在四种设计方式,需要综合考虑表单的数量,用户的操作频次和使用方式来判断采用哪种。对于此类问题的推敲,也可以在 StackExchange 的用户体验社区参考更多案例:

例1:https://u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8210/inline-editing-vs-edit-view?rq=1

例2:https://u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93159/view-mode-or-always-in-edit-mode

查看模式:带查看模式的页面视觉效果整齐,信息干扰最小,且不会误操作。但需要进入编辑模式修改页面内容。

图片

直接编辑模式:用户到达页面时,数据就可以被修改生效。常见于设置类页面。该模式使用效率最高。但由于容易误操作且视觉信息冗杂,不太适合大型表单。

图片

行内编辑模式:页面样式类似查看模式,当鼠标悬停在数据上,界面会提示用户此处可以编辑,用户点击后可以快速针对局部数据做修改。该模式只适用表单项少的情况。

图片

实时保存:页面长期处于编辑模式,系统会自动保存用户的操作。常见于线上文档工具。该模式误操作风险最高,需要提供版本控制和操作撤回功能。

图片

 

3.4 减轻视觉压力

业务层面上无法避免单页出现大量表单时,可以在视觉上分节。注意!和真正的分步不同,这里的只是从视觉层面对页面信息进行处理,没有流程先后的概念,所以尽可能不要拆分页面。以下图为例,通过视觉上的划分,即使在同一个页面显示同样数量的表单,版面空间的呼吸给予了用户喘歇的余地。锚点导航是个锦上添花的控件,空间允许时可以加上。

图片

 

3.5 定制化交互

3DS Max 的四元菜单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设计,在视口右键时会围绕光标弹出4个内容敏感菜单而不是一个,这四个菜单显示的工具甚至可以自定义。普通系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么采用需要滚动的长菜单,要么用联级选择器分类。而这个设计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分类并同时显示四个面板,用户点击次数少,光标的移动距离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片

再比如 Spotify 底栏的探索页签,点击会进入音乐探索页面(顶部有搜索框),双击会直接进入搜索框,长按则会激活语音助手。这些定制化交互的特点在于,它们巧妙地简化了操作流程,但是用户不知道也丝毫不影响使用。

 

四. 补救意外情况

4.1 空状态引导

一个列表出现空状态的可能性有:

图片

  • 确实没有条目:如果能添加的话,可以提示用户如何添加。
  • 应用了过多筛选器:提示用户尝试其他筛选方式或重置筛选器。
  • 加载异常:提示用户刷新页面。

虽然后果一样,但问题本质不同,解决方式自然也不同,此时需要分别给出对应的引导。

 

4.2 异常引导

再没有什么比一行“操作失败”的提示更让人绝望,用户不知道哪出了问题,也不清楚如何解决。异常流程时有发生,此时系统的引导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带用户走回正轨,减少无助感。

图片

 

4.3 标明功能不可用的原因

该问题的重灾区是工具类软件,用着用着一些功能突然就灰掉了,只能慢慢摸索是哪里的问题。功能之所以不可用肯定有个原因,不论是直接显示还是鼠标悬停时显示,有必要要让用户明白原由或者如何解决,避免把用户困在死胡同。

图片

 

4.4 提供帮助

新手教程特别考验用户的记忆力,尤其是在新接触软件的学习爬坡阶段,而且很难保证在一段时间不用后,用户还能记得如何操作。当系统引入了晦涩概念或复杂交互时,最好在该功能周围提供说明,或悬停时展示 tooltip. 使用户无需长期记忆,在用到该功能时又可以快速上手。

图片

我曾经写过一篇介绍 Protopie 的文章,惭愧的说,由于日常项目中的交互大多比较基础,其实用到 Protopie 的并不是很多,重新打开难免手生。但这款软件界面上可以见到很多问号图标,点击即可跳转到详细的功能讲解文档,不论是对于新人上手还是发掘软件功能都很有帮助。

 

结语

图形界面的本质是人与机器交流的语言。与现实生活一样,我们倾向与礼貌体贴的对象沟通。所以下手设计时要尽最大可能从人类的本性出发,才能在业务和产品逻辑的限制下,为用户塑造更具亲和力的界面模型。

 

注:文章中均为设计时遇到的真实案例,为脱敏隐去了细节。三种模型和界面范式的内容整理自 About Face,分别在14页和240页, 有兴趣可以详细阅读了解。

 

原文地址:京东设计中心JDC(公众号)

作者:邢禹

转载请注明:学UI网》引起舒适!什么是好用的界面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涛涛

编者按:资深产品设计师 Taras Savytskyi 将自己在初创团队中的设计经验浓缩成为今天的这篇文章,如果你也是设计团队中唯一或者主要的设计负责人,需要考虑到设计系统的问题,那么这篇文章的6个总结,应该能够给你不少帮助: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成为公司当中唯一负责产品设计的设计师,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可能会非常忙碌,因为你需要处理很多事情。你需要考虑产品的设计,交付物料,和研发人员协作,在沟通会上做QA,做用户访谈等等。

此外,你可能还需要保持你的设计技能持续精进。比如 Figma 或者 Sketch 更新了新的功能,推出了新的插件,你可能需要持续关注。我们通常会使用 Figma 来作为主要的设计和协同工具,所有的设计、探索、头脑风暴都在其中完成。

我加入 Statflo 之后不久,作为公司唯一的设计师,我需要设计一个全新的 APP,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设计一个全新的设计系统,帮我足够快速地创建后续的原型。

1、无需犹豫,直接基于现有的开源设计系统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你不需要太多的素材。你可以直接调用绝大多数的原子组件,比如按钮、下拉菜单、表单、字体、配色,等等。默认初始状态的样式无关紧要,因为后续点击几下就能够快速调整样式。

但是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在第三方设计系统当中,找到重要的、足够灵活的、合适的组件来套用。你可以从下面几个设计系统开始着手:

免费: Ant Design Open Source, Lexicon DSL

付费:Tetrisly , Venus Design System73px

2、主要关注基础组件、颜色和排版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在此之后,你如果要继续推进你的设计系统,你需要首先关注几件简单的事情:配色、排版和基础组件。

完成这几个部分能够帮你更快地完成整个体系的搭建。比如你预设了不同状态的配色,那么当你完成某个UI组件的默认状态的设计之后,可以快速添加其他状态的样式。

又比如,如果你不确定在输入字段当中使用什么图标,那么你只需要创建一个 16×16 的正方形,使用灰色填充,作为占位符,等后续图标素材确定之后,再填充进去就好了。

3、总是从一个组件开始设计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当你是初创团队中唯一的设计师的时候,你有很大概率需要自己构建一套设计系统。如果你想在这件事情上节省时间,那么最好的方法,就从你当前正在做的这一个 UI 组件开始,将其中所有的元素转化为固定的组件,逐步拓展出设计系统。

以这种方式来执行,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这种方式能够帮你更快明确哪些元素在一开始可能就是重要的。

在理想情况下,你的设计流程是绘制小元素,然后逐步组件成为你所需要的组件,这样的处理机制让你无需花费时间来反复更新组件的设计。

4、使用 Figma 当中的「Master」插件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不过,以这种方式来创建设计系统的时候,你可能会碰到一个问题:你可能会忙于设计,而忘记将创建特定的组件,相反可能会复制一堆完全相同的画板。这个时候,手动撤销操作可能是一件极度麻烦和无聊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专门解决这种问题,这个插件名为 Master,创建者是 Gleb Sabirzyanov,它可以帮你将这些重复的画板转化成为一个固定的组件。

但是这还不够。如果你执行的操作足够多,这些你所复制的元素可能已经应用多个画板和页面当中,这个时候,你需要借助名为 The Similayer 的插件,来帮你搞定相似组件的识别问题:它可以一键识别出分散在各处相同的元素,然后你可以将他们转化成你所指定的 UI 组件了。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5、利用项目间歇来完善设计系统

有时候项目和项目之间是有间隔时间的,这个时间段就特别适合你去覆盘之前设计的组件,将其逐步改进融合成为一个系统。相信我,你在这件事情上所花费的时间,将会在你下一次创建新的功能和组件或者原型的时候,得到回报。

我一直试图在自己每周的日程表当中,腾出几个小时的时间专门来做这件事情,帮我完成我的设计系统的增量更新和迭代。

创建设计系统前,6 件必须知道的事情

6、一开始不要纠结于正确命名

在创建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你在不同的项目过程中,各种组件总是没法正确的命名。根据我的经验,在设计的时候,怎么命名方便怎么来其实是很合理的,一开始一定不要纠结,留着在后面的阶段再行解决都好,之后单独梳理命名、路径、结构、嵌套等等关系,比起你一开始做某个小组件的时候就纠结这些事情要更加合理,也更加方便。


文章来源:优设 作者:VMIC UED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Web表单设计——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鹤鹤

当我们设计Web表单时,往往用最直觉的设计经验本能驱动我们去解决一些看似在界面设计中最简单的问题,但每每到细微之处,又会有无数疑问从细节中冒出来给我们的设计造成困扰。

例如:在表单界面Label(标签) 和 Input(输入框) 上下还是左右排列合理、Label要不要加冒号、输入框到底多宽合适等等......

以上这类问题看起来并不影响用户完成任务,很久以来也少有人关心这些细微之处会不会对用户有什么影响。

以至于,我表达想写一篇探究这些细节的文章时,同事会偷笑说:你都开始研究标签末尾要不要加冒号了吗......,太冷了——真是个冷知识!

确实如此,这些偏门、细碎的内容,鲜少有人会去留意和思考。因此我在写下这些分享内容时期望可以达到目标是:“冷知识虽然冷,但有用”。用我了解的这些表单设计冷知识:启发你的冷思维、引出你的热思考。


话不闲聊,我们开始讨论第一个问题:

 

///


01.标签末尾要加冒号吗


有个表单细节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标签末尾是否要加冒号?

这个问题在我前团队发生过激烈争论,有同事说:“不要加,占用间距,而且没人会留意它......”,也有人说:“要加,从含义上讲,冒号的作用就是提示上下文或总结上下文的停顿。加上之后能更好表示标签与输入域的关联......."。

听起来好像都有些道理,那到底谁更对呢!

首先,我们追溯一下 Web 发展史,早期可访问性核对清单中通常坚持要标签带冒号,因为屏幕阅读器一度必须依赖各种技巧才能理解标记不明的表单


而随着技术发展,Web表单使用“label”标签(tag)可以做正确的标记,那么屏幕阅读器就能通过标记(markup)把标签(label)和相应的字段对应起来则无需再借助冒号。

不过在客户端又有些意外!曾经 Windows Vista 指南中明确要求使用冒号, Mac Aqua 也有此要求但规则会稍灵活一些。这种情况是因为某些情况下屏幕阅读器在桌面环境与可阅读源代码的网页标记相比会遇到一些困难,桌面环境不会直接显示代码。也是这个历史原因,造成 Vista 和 Aqua 各自都有大量其标签包含冒号的历史表单。因为实在没有必要把它们全部改掉,直到今天客户端的表单依旧延续这一规则。

通过Web发展史我们明白表单标签带冒号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早期屏幕阅读器的识别,如今的屏幕阅读器技术已转变为识别标签的底层代码,无需借助这种形式了。所以从这点来看要求标签带冒号已经站不住脚了

 

那从情感角度分析标签带冒号的是否对用户体验有影响呢?

回到最开始,我和同事们的争论……

 

先简单说下答案,无任何影响!

在《Web表单设计·创建高可用性的网页表单》中,作者(卡罗琳·贾雷特)曾经做过大量的表单测试,最终证明从未有一名用户谈论冒号是否出现,即使是有些在其他环境中很介意标点符号的人似乎在线上表单中也未曾注意到。

 

从以上两个角度不难发现,无论是从技术发展还是情感体验,都证明可不必要求表单带冒号;因为可用性访问清单不再有这样的要求,用户研究也证明几乎没有人会留意表单冒号是否出现。

这样的结论,看似表单带冒号是失败了……,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种习惯或传统延续至今,无论在客户端还是Web设计系统中仍然常见。例如:苹果电脑的Mac系统,国内阿里的Ant Design Web设计系统。

 

因此,得到以下几点建议: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网页表单与流行的桌面环境保持一致,请使用冒号。

如果你已有大量使用冒号的表单,请保持继续使用下去。

如果你在建立一个新的系统,你也可以索性抛硬币决定,不过要严格遵循一种方法。


///


02.哪种标签对齐方式更好


在表单中标签与表单域的对齐方式,如果你的团队已有明确的规范和使用场景,你只要拿来主义即可。可如果某天由你主导定义一个新的表单规范时,不知道你会不会重新考虑哪种标签对齐方式更好,怎样区分使用场景!

通过科学实验发现,无论是在眼动仪的热图,还是在许多可用性测试的观察结果中,用户在填写网页表单时视线主要集中在输入框的左侧。他们的视线几乎不会落到输入框的右侧,甚至都不会瞟上一眼。

以此为基础,我们在网页表单设计中有3种最常见的标签对齐方式:顶对齐标签、右对齐标签和左对齐标签。你可能会说还有混合对齐标签、内联标签、图标标签等,这些确实存在但并不是最核心的几种对齐方式,它们基本是在这3种形式上变化,不脱离本质。

 

下面我们逐个分析一下:

 

1.顶对齐标签:

马泰奥·彭佐从2006年7月进行眼动研究发现,从标签移动到输入框只需50毫秒。比左对齐标签快了10倍,后者需要500毫秒;比右对齐标签方式快2倍,后者高达240秒。能迅速填完顶对齐标签表单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眼球只需要在标签和输入框之间进行上下单向运动。

优势:

最利于减少表单填写时间(标签和输入框位置最为靠近);用户视线固定,动线一直向下(清晰的完成路径);节省大量横向空间(可用于以多种方式组合的相关输入框)。

劣势:

占用额外的垂直空间(如果可提供使用的垂直屏幕空间较小,应当谨慎使用顶对齐标签);建议使用输入框50%至75%的高度作为相邻输入框间距。

适用场景:

希望用户快速填写表单,完成任务;同时,当输入项存在主次之分时,对标签扩展性要求高。

2.右对齐标签:

如果要尽量减少表单占用垂直屏幕空间,右对齐能提供快速完成时间。马泰奥·彭佐的眼动研究发现,专家用户和新手用户扫视(眼睛运动)右对齐标签表单的标签和输入框的平均时间分别在170毫秒和240毫秒,而填写完成时间比左对齐快2倍。

优势:

标签与输入框相邻(方便快速填写)。

劣势:

右对齐布局造成左侧不齐,影响了快速游览表单的效率问题;若标签文字宽度变宽,右对齐还存在灵活度问题。

适用场景:

既要减少垂直空间,又要加快填写速度的场景。

3.左对齐标签:

在顶、右、左三种方案中,左对齐表单填写速度最慢。因为左对齐表单解析问题时眼球定位次数最多,用户一般情况下都能将左对齐布局中的标签和输入框联系起来,只是花费时间较长。根据马泰奥·彭佐的研究,典型扫视时间为500毫秒,很长说明用户经历了沉重的认知压力。

优势:

容易游览标签;占用垂直空间较少。

劣势:

标签和输入框的相邻间距增大;适合于用户不熟悉表单要收集的数据或问题无法分成易处理的内容组,左对齐标签游览表单问题会更容易。用户只要上上下下阅读标签左栏,不会被输入框打断。

适用场景:

表单中存在较多的复杂或敏感信息,希望用户放慢速度、仔细思考(在一些注册类表单中较多使用)。

单从效率角度看,顶对齐标签>右对齐>左对齐,但是根据应用场景,效率快并不是我们选择标签对齐方式的唯一的指标。

因此,得到以下几点建议:

如果你希望用户放慢速度,仔细思考表单中每个表单项,左对齐标签是个好选择,特别是含有大量可选输入框或高级设置的陌生数据时;

而顶对齐标签在一些国际化产品的表单设计时,会有更好的延展性;

至于,右对齐标签虽然与表单域联系紧密,便于用户填写,但是要考虑好标签的长短不齐如何解决。能否精简标签内容,以及确定好表单与界面的边距。


///


03.标记必填与可选字段的困惑


许多表单设计中,有个常见问题:是否应该标记必填字段?如果表单中的大多数字段或全部都是必填的,我们是否仍然应该标记它们?

先简单回答:是肯定的,用户有时需要通过必填标记来评估工作量,了解输入信息量的最低限度。我会在下面具体解释原因。

 

了解不标记必填字段的诱惑

通常,设计师会觉得每个必填字段都有一个标记是重复的、丑陋的、占空间,而且干扰界面,甚至可能看起来很扰乱(有认知负担!)。因此通常采取以下一种或两种策略:

1.在表单顶部显示说明,说明中除非另有解释,否则所有字段都是必填;

2.只标记可选字段,因为它们通常较少;

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什么都不做:相信用户会神奇地知道需要填写什么字段;如果不知道,那么只需要点击提交报错即可。

这些方法有什么问题?如果你这样想,我来告诉你

1.用户一般不喜欢阅读表单顶部说明。不难想象,用户不太可能阅读表单顶部的说明。表单字段需要自给自足,毕竟,每个字段都有特定指令——它的标签,为什么用户需要阅读其他任何东西来填写它呢?

2.即使用户阅读了说明,也可能忘记。你可能会说:用户阅读了顶部的说明,怎么就会忘记——这么简单的事情?

的确容易忘记,特别是当表单很长或填写表单被打断时(这种情况在移动端很常见)。即使用户记得,但这占用了工作记忆,增加了认知负荷。换句话说,你让用户完成任务更难了。填写表单本身对用户来说就相当有挑战性——为什么要让它更具有挑战性?

3.用户必须扫描表单以确定是否为必填字段。不难发现,无论是否在表单顶部包含说明,结果都可能相同,用户会忽略或忘记。他们会扫视表单,找到一个标记为必填或可选的标识。

而且有些用户甚至不会费心去环顾四周,他们只会做出假设。他们会想——“嗯,邮箱——不需要我的邮箱吧?先空着呢”。即使用户没有留空,也不得不暂停来思考一个字段是否需要填写,减慢交互速度并使过程看起来更长、更乏味。

想要解决以上问题很简单:标记所有必填字段。尽量明确和清晰展示每个必填字段,并标记它。当然,就像有些设计师所说:界面出现大量必填标识(红色星号*)确实会增加视觉噪声。甚至重复的星号 * 会带来一些认知恐慌。但相比之下,两害取其轻,这些负面因素是轻微的。


如何标记必填字段?

这里包含至少有两种方式:星号*(红色)和“必填”提示。星号*在网页上已经很常见,用户熟悉其含义。优点是它不占用太多空间,也看起来与标签文字足够不同,所以使用它。

可以使用其他标记形式吗?当然可以,但是最好遵循市面上常见的形式(雅各布定律),这样更符合用户认知。

星号应该在字段标签之前还是在字段标签之后?

这不一定有实际影响,但将其放在标签之前的一个原因是,只需扫视标签的最左边字符,就能轻松定位必填哪些字段。

星号*是一种视觉标记,应当仔细考虑表单中的标识位置。标识在标签左边能指引用户迅速浏览界面,并判断出必填项。如果在右侧由于输入框形式、长度各不相同,标识和输入框对齐会导致难以浏览和判断。


是否也应该标记可选字段?

虽然这不是强制性的,但标记可选字段确实减轻了用户思考:如果没有这个标识,用户要环顾四周,并根据其他标记字段推断该字段是可选的。如果“非必填”在字段标签旁边,那该任务会变得更容易。不描述可选字段,这没问题,但这样做会是一个很好的额外帮助。

为什么登录表单没有标记必填?

登录表单很短,一般由两个字段组成:用户名和密码,这两个字段总是必填的。如果使用星号*,标记这些字段的成本很低,并不会出错。但是,绝大多数用户都使用过很多登录表单,他们是知道要登录需要输入邮箱/用户名和密码的。所以,在登录表单中,可以省略这种形式。

而在注册表中不标记必填字段是危险的。注册表单因产品而异——不同公司在创建帐户时需要不同类型的信息。它不仅仅包含用户名和密码,所以请标记所有必填字段(包括用户名和密码)。

 

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基础前提,尽量去除任何不需要回答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用户隐私的内容。可以更容易让用户填完表单。

为了增加表单填写的机会,请尽量减少用户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他们需要记住的信息。有很多方面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但标记必填字段(以及可选字段)是最容易的方法之一。


///


04.表单域提供一些默认值有必要吗


先给出答案:这是肯定的!

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作者巴里·施瓦茨讨论了生活中选择过多的影响。并提出策略应付无处不在的过多选择。他特别叙述了智能默认的能量——即在满足多数人需要的地方放置选择——来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而在Web表单中也有很多地方能利用智能默认减少不必要的选择次数或输入,加速表单完成过程。所以,只要合适就在表单域中预先为用户填写你认为他们想要的输入值。

通过提供合理的默认,能有效节省用户时间,就是这么简单。应用分担了用户思考或输入答案的工作。填写表单永远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这个模式能把表单填写的时间减少一半,用户会非常感激。

你可能会问:默认值不是用户想要的,误导用户怎么办?

在设计有默认值的表单域时,你要思考默认值是否是大多数用户可以接受的答案,如果不确信可以先去做一下用户调研,了解用户的心声。

就算默认值真的不是用户想要的,至少你也为他提供了一个示例来告诉用户答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点也可以节省用户几秒的思考时间——或避免一条错误信息。

但并不代表所有的表单域都要给出默认值,我们只是尽可能的让用户节省时间。

 

如何使用:

在第一次向用户显示表单时,用一个合理的默认值预先填写文本框、组合框或者其他控件。也可以使用用户之前提供给应用的信息来动态地给出默认值(例:通过身份证自动识别出生日期;利用邮编,推导出对应省/市)。

如果只是因为你觉得不应该留下空白的输入域,那么不要使用默认模式。只有当你有理由确信绝大部分用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修改这个取值时才提供默认值——否则,这将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工作!


///


05.输入框的宽度如何设定


有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实则举重若轻的问题,表单中输入框宽度如何设定?

在表单设计中,对于 Checkbox、Radio 等控件,很明确必须跟随内容自适应处理。但对于Input、Select等你会不会产生困惑,是定宽处理还是跟随内容更好。

不知道你是否试图这么理解过?输入框作为用户填写信息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是否可以提供给用户填写表单的有用线索。

唐纳德·诺曼的著作《设计心理学》中详细讲解过心理暗示方面的内容。而宽度的变化就是一种有效暗示。

在真实场景中,大部分输入框是存在理想长度的,那么就应该向用户暗示所需输入内容的长度来减轻判断负担。

下图就是典型案例,一个实际不需要花多少钱的金额输入框在左图中进行等宽处理,反而容易误导用户对输入金额的判断,造成一种不安全感。

表现形式要为用户填写提供有用线索,采用不同长度的文本框提供了暗示;这种暗示是一种有用线索,当输入框长度长短不定时,用户会很自然地思考为什么这样;填写输入框时会自然考虑这些线索。

请注意!保证暗示效果的同时,不要设定太多的宽度,反而会让表单显得凌乱;太少又会让表单看起来都像四四方方的盒子。最佳方法是找到适合产品的最佳模度值和数量。


什么是模度值和数量呢!

落在具体设计上要先梳理产品中常见的表单类型,然后设置一个默认宽度。以此为基础来有规律的增加长度,并考虑清楚它们的适用场景;从而定义出不同的模度,最终制定出整洁有序的模度规范。这样就可以让一线的设计师们跳过部分繁琐磨人的细节思考,快速搭建出合适的表单宽度并合理有效。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百度MEUX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设计思维101

鹤鹤

设计思维史

很多人认为设计思维是全新的概念,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误解。设计已经实践了很长时间:纪念碑、桥梁、汽车、地铁系统都是设计过程的最终产品。纵观历史,优秀的设计师都应用以人为本的创意过程来构建有意义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 1900 年代初期,夫妻设计师 Charles 和 Ray Eames 实践了“边做边学”,在设计他们的 Eames 椅子之前探索了一系列需求和限制内容,即使在 70 年后的今天仍在生产中。1960 年代的裁缝师让·缪尔 (Jean Muir) 以她对服装设计的“穿着设计”方法而闻名,她非常重视自己的衣服在他人看来的穿着感受。这些设计师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创新者。他们的方法可以被视为设计思维的早期例子——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深入了解了用户的生活和用户未满足的需求。著名的 I ♥ NY 标志背后的设计师 Milton Glaser 很好地描述了这个概念:“我们一直在寻找,但我们从未真正意识到......正是对人的注意让你真正掌握那些东西。”

尽管有这些以人为本产品的早期例子,但设计在历史上一直是商业世界的事后想法,是仅用于修饰产品的美学。这种主题设计应用程序导致公司创建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其中一些公司将他们的设计师从产品开发过程的下游(他们的贡献有限)转移到了起点。他们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被证明是导致公司差异化的一个因素:那些使用它的公司已经从创造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中获得了经济利益。

为了在大型项目中能够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一种将创意设计过程应用于传统业务问题的正式框架。

1990 年代,IDEO 的 David Kelley 和 Tim Brown 与 Roger Martin 共同创造了特定术语“设计思维”,并将多年来酝酿的方法和想法封装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What——设计思维的定义

设计思维是一种伴随着过程而生的意识形态。

定义:设计思维是一种思想主张,一种注重实际操作,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想法有可能会带来创新,而创新可以带来产品差异化和竞争优势。设计思维包括 6 个不同的阶段,如下所示:


How - 过程

设计思维框架遵循 1) 理解、2) 探索和 3) 实现的总体流程。在这些更大的范围内分为 6 个阶段:同理心、定义、构思、原型、测试和实施。


同理心:进行研究以了解用户所做的、所说的、所想的和所感受的。

  • 想象一下,你的目标是改善新用户的入职体验。在此阶段,你将与一系列真实的用户交谈。直接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需要什么,问自己诸如“什么激励或阻碍了用户?”之类的问题。或者“用户在哪里经历了挫折?” 目标是收集足够的观察结果,以便可以真正理解你的用户及他们的观点。


定义:结合所有研究并观察用户存在的问题。在确定用户需求时,开始寻找创新机会。

  • 在定义阶段,使用在“同理心”阶段收集的数据来定义需求。整理所有观察结果,并在用户当前的体验中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的用户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痛点?识别那些未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想法:集思广益,提出一系列疯狂的创意想法,以解决在“定义”阶段确定下来的未能满足的用户需求。给你自己和你的团队完全的言论/想法自由;在此阶段没有任何想法是不合适的,收集大家的各种想法,此阶段想法的数量超过质量。

  • 在这个阶段,把你的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勾勒出许多不同的想法。然后,让他们彼此分享想法,混合再混合,在彼此的想法上再产生新的想法。


原型:为想法子集构建真实的视觉展示。此阶段的目标是了解以上几个阶段形成的想法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在这个阶段,通过输出原型的过程,来权衡想法的影响与可行性。

  • 让你的想法可操作。比如,做一个新的登录页面,画一个线框图,并在内部寻求大家对此的反馈。根据反馈对其进行更改,然后用快速而简单的方式继续进行原型设计。然后,与另一组人分享。


测试:把原型给到你的用户来获取用户的真实反馈。问问自己“这个解决方案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它是否改善了他们的感受、想法或完成任务的方式?”

  • 将你的原型展示给真正的客户,并验证它是否实现了你的目标。用户的观点是否有所改善?新的登录页是否会增加用户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在用户操作原型时,持续测试和观察用户。


实施:将设计付诸实施。确保你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并触及到最终用户的生活。

  • 这是设计思维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也是最常被遗忘的部分。正如唐诺曼所宣扬的那样,“我们需要做更多的设计工作。” 设计思维不是魔法,并不能让你从实际的设计中解脱出来。Milton Glaser 的话引起了共鸣:“没有“创造性”这样的东西。仿佛创造力是一个动词,一个非常耗时的动词。这是在你的脑海中思考一个想法,并将这个想法转化为现实的东西。这将永远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如果你做对了,那感觉就像是在创作。” 尽管设计思维对产品的影响很大,但只有执行设计想法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设计思维的成功在于它能够改变最终用户生活的某个方面。第六步:实施——至关重要。


Why - 优势

为什么我们要引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采用设计思维的原因有很多,足以值得单独写一篇文章,但总而言之,设计思维实现了这些优势:

  • 这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考过程,从用户数据开始,创建满足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用户需求的产品,然后用真实用户测试这些产品。

  • 它利用集体的专业知识并在团队成员中建立了一种大家都认同的想法,并得到广泛支持。

  • 它通过为同一问题探索多种解决途径的过程而来带来创新。

Jakob Nielsen 说:“一个解决错误问题的漂亮界面将会失败。”设计思维解放了创造力,并将它们集中在正确的问题上。 


灵活性 — 适应您的需求

上面的过程一开始会觉得很深奥,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相反,应该把它当作梯子,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为产品提供支持。

每个阶段都意味着迭代和循环,而不是严格的线性过程,如下所示。在构建和测试初始原型后,通常会返回到理解和定义两个理解阶段。这是因为直到线框原型化并且想法把变为现实,才能真正体现您的设计。很难一次性就准确评估您的解决方案是否真的有效,在这一点上,循环进行用户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或确定开发顺序的优先级,还需要了解用户的哪些信息?之前没有研究过的原型产生了哪些新用例?

也可以重复阶段,通常需要在一个阶段内多次进行练习,以达到进入下一阶段所需的结果。例如,在定义阶段,不同的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背景和专业知识,因此看待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在定义阶段花费大量时间来使团队成员对问题的认知达成一致是很有必要的。


可扩展性——应用广泛

设计思维具有可扩展性。对以前那些无法改变思维方式的公司,现在有了一个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指南,并增加了产品成功的可能性。这不仅适用于产品设计等传统的“设计”主题,还适用于各种社会、环境和经济问题。设计思维很简单,可以在各种范围内实践;即使是棘手的、未定义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以应用于改进搜索等小功能,也可以应用于设计颠覆性和变革性的解决方案,例如:重组教师的职业阶梯,以留住更多人才。 

结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体验的时代,无论是服务还是产品,我们都对这些体验抱有很高的期望。随着信息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在本质上变得越来越复杂。每一次迭代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未满足的需求。虽然设计思维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它增加了成功和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ZZiUP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iOS 规范与 Material Design 哪里不同?官网总结了这几点

lanlanwork


图片

 

1.  屏幕尺寸

图片

iOS 规范没有特别规定的屏幕尺寸,因为不同尺寸的 iPhone 宽度不同。

图片

以前常用的是 iPhone 8 的 375×667,后来常用的是 iPhone 11 Pro / X 的 375×812

但是 Material Design 的屏幕尺寸就很明确,一直都是 360×640,看起来就让强迫症很舒适的数字。

 

2. 手势指示条

图片

iPhone 的底部都是统一的手势指示条,而 Android 手机底部可能是三个导航按钮,也可能是手势指示条,甚至可能什么都没有。

Material design 的示意图上,通常底部没有任何东西,所以设计稿也可以简单点,手势条和导航按钮都不用放。

 

3.  状态栏

图片

iOS 的状态栏很高的,如果改成 Material Design 就会窄很多。

上面是比较简单的展示形式,下面是 Material Desgin 官网的示意图,高度是 24:

图片

 

4.  底导航

图片

iOS 的底导航比 Material Design 更高,给手势条留出的位置更高,而且常用磨砂玻璃做背景。

而下图是 Material Design 官网给出的底导航尺寸,字号规定是 12,非常清晰了吧:

图片

 

5. 下拉浮层

图片

iOS 使用很多 Action Sheet,而 Material Design 则较少使用这类浮层,较多使用页面。

当然,Material Design 也是有类似浮层的,叫做 Bottom Sheets,只是一般只作为菜单使用:

图片

 

6.  页签

图片

iOS 规范的页签是上图左侧这种拟物风格的,而 Material Design 的页签是上图右侧这种简单的线条风格。

下图是 Material Design 官网给出的尺寸规范,推荐字号是 14:

图片

 

7. 表单

图片

iOS 和 Material Design 的表单还是有挺多差异的,例如:

  • iOS 的表单项之间有分割线,而 Material Design 没有。
  • iOS 的表单项之间右侧一般放置箭头,Material Design 则可能是图标。
  • iOS 的文本框都是简单的下划线,Material Design 可能是矩形框也可能是下划线。
  • ……

内容太多不一一举例了,还是自己去看规范比较好。

 

8. 样式

图片

iOS 喜欢用浅色大阴影,而 Material Design 一般用比较细的深色阴影。

两边的复选框也不一样,iOS 喜欢全部用圆形,而 Material 则严格遵照复选框应该是方形的心理习惯。

 

对比

图片

对比一下两边的差异,看看有多不同。

 

总结

大部分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并不会为手机端搞两套设计,通常是两个平台规范都要综合考虑。

所以 Material Design 这把 iOS 规范直接改成 Material Design 的教程,显然是不建议直接拿来用。

在不同的场景,寻找最适合的方案才是上策。

不过要说设计资料,还是 Material Design 提供得比较丰富,适合新人学习借鉴,例如我给大家准备了几个 Material Design 的组件方便下载,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MD组件】:

图片

 

原文地址:体验进阶(公众号)

作者:设计师ZoeYZ

转载请注明:学UI网》iOS 规范与 Material Design 哪里不同?官网总结了这几点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被吹爆的巴黎设计风格,到底有多牛?

lanlanwork


01.  什么是巴黎风格 

图片

如果要追溯巴黎风格的历史,得回到大概100年前后,这个城市的时尚和设计就已经开始得到重视,20世纪初,由于当地消费和随之而来的出口,巴黎的时装行业完全爆炸式成为一个产生了大量财富的产业。

我们要特别赞扬一位法国人,他把时尚设计与时尚风格联系在了一起,尤其是巴黎,至今仍享有这样的声誉,都需要感谢上图这个人Louis XIV路易十四,太阳王。

图片

自1643年起直到1715年去世,这位来自波旁王朝的君主保持着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的记录,为72年零110天。法国和巴黎之所以成为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时尚主导力量,与他在位期间的极度集权有关。在那个时候,王室控制了奢侈品和时尚产业,从根本上使他们服从于王室的品味和特点。

这种时尚在影响法国国内外的人们,对于当时什么是“热门”时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超越宫廷的营销设计和发明创意,如改变时尚的风格和季节,用一种在当代有意义的方式来谈论巴黎风格。

图片

二战后的法国,是法国时尚界的转折点,由于设计师克里斯蒂安 · 迪奥(Christian Dior)1947年推出的New Look,巴黎重新成为世界时尚之都。他当时对时装设计的大胆尝试,是自路易十四(Louis XIV)时代以来让法国时装引人注目的东西,即对魅力和青春的关注。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占领后,这些东西引领了巴黎高级定制时装的复兴。

图片

图片

与此同时,著名的时尚杂志,香奈儿于1945年在法国成立,著名时装设计师可可 · 香奈儿本人于1952年回到巴黎。

图片

图片

到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高端时装再次全面展开,这导致了其他著名设计师的(成衣)时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销售。法国设计和时尚的爆炸式增长导致许多品牌被集团化,如大家熟悉的LV,Dior,让我们快速回到今天。

图片

如今基础历史,巴黎已经拥有法国八大奢侈品牌,爱马仕、LV、香奈儿、迪奥等等。这座著名的城市里除了有奢侈品牌,同时巴黎风格还被用到了生活方式、室内设计、室外建筑等各种场合。

图片

标志性的铁塔,让全世界都想来打卡的圣地,铁塔的设计也是非常有特色。

图片

这座铁塔也被用在了很多知名设计、品牌中,更是巴黎的一个代名词。还有巴黎的建筑,也是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

图片

这几年比较火的新锐法国品牌AMI就是诞生于巴黎,我也很喜欢这个品牌的设计。

图片

巴黎每年的时装周,最新最潮的设计理念,无不向世界传递着这座城市的设计态度。从室内设计到室外设计,这使得巴黎的设计风格不仅存在于时尚行业,在各行各业都有所体现。巴黎的风格经典,独特,是一个非常高端的设计。

除了今天介绍的巴黎风格,国内一些大公司对于设计风格也有很多研究,比如天猫之前官方发布的一个报告,今天也分享给大家,可以用来参考和学习,需要的话可以添加叮当猫回复“报告”领取。

图片

图片

长按扫码添加叮当猫回复:报告

e

02.  巴黎风格设计特点 

图片

了解完巴黎风格历史后,那我们来学习下,巴黎风格给人视觉感受到底是什么?

f

1.有趣的纹理

图片

巴黎风格很大一个特点就是高级感,经常用一些非常有趣的纹理,比如上图的金属质感纹理,以及右侧像羽毛的一样的纹理,纹理无论在服装上,还是在奢侈品包包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图片

无论是LV经典的老花纹理,还是今年新款,对于皮革的不同运用,都能感受到巴黎风格对于纹理极致的运用。有趣的纹理能让产品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图片

包括在LV这些有代表性的门店设计,纹理是很核心的元素,看这个LV门店设计,使用了非常强烈的纹理作为主视觉。

图片

同样来自法国巴黎另外一个品牌香奈儿,也是在纹理上下了很多功夫,他们的衣服纹理运用,包的纹理运用,都在引领时尚界。

图片

香奈儿在海报品牌宣传上的设计,也延续了这种纹理的高级感。

f

2.白色(负空间)的运用

图片

巴黎风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负空间用的比较多,页面留白比较多,当然这个白色不一定的纯白,而是页面空间感,这点可以从一些大牌的设计中看到身影,通过大气、空旷简单的背景,聚焦到元素主题上。

图片

爱马仕的这组海报,就是这种风格,人物主体就是模特,后面深邃起伏的山丘作为烘托。让页面呈现出这种动感,放飞自我的气质。也能传递出品牌的释放、狂野的感受。

图片

白色空间的运用,遵循少即是多原理。再配合巴黎风格对于人物的选择,对于纹理的运用,让画面形成焦点,同时这样的设计能体现出很强魅力,万众瞩目的视觉感受,上图巴黎八大奢侈品牌的一些设计中,都能看见这样的身影。

g

3.极简主义

图片

图片

以香奈儿为例,就是极简的典范,无论是门店设计极简的线条,还是到日常产品设计,都遵循着极简,但是极简不代表没有质感,巴黎设计风格的纹理,配合极简的设计,让设计别出一格。

图片

上图的两件服装设计,就是最简单的黑白配色,搭配不简单的裁剪,有纹理的材质,让整个衣服的气质呈现出高级,优雅感。

图片

图片

如上图的棒球设计,香奈儿将极简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就是简单的配色,放上一个精致纹理就让这个棒球充满了艺术气息。周边的桌球台面设计,一个简单的logo,整体桌球台也是运用黑色。

图片

再看上图案例,无论是香奈儿的香水、口红包装,还是周边时钟设计,简约的线条,黑白经典的配色。

图片

包括爱马仕的很多设计,橙色的配色,加上极简的包装。让设计简约之中透着高级。

图片

爱马仕的工业设计,遵旨着极简主义和功能实用主义,如上图的吃药提醒,分为白天吃的和晚上吃的,让人文设计温暖到了每个细节。

f

4.整洁干净

图片

巴黎设计风格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整洁干净,可能和文化差异有关,无论是他们的建筑风格,还是人文,都给人干净整洁的感觉。

图片

在服装设计上,巴黎风格整体给人一种干净的视觉感受,哪怕是在深色服装设计,或者在不同材质上运用,都能将这种整洁干净的感觉运用到淋漓尽致。

那么,在设计上,巴黎风格又是如何运用?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e

03.  巴黎风格在平面中的运用 

图片

a

1.粗茎的衬线体

巴黎风格的设计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在字体选择上,一般衬线体比较多,并且衬线体的粗茎比较粗,形成很鲜明的反差,如上图的GUCCI海报设计,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特点。

图片

如果你想做一款有巴黎风格的设计,一定要选择一个有特点的衬线字体,这里推荐一款免费的,就是google旗下的playfair字体。

图片

上图海报设计,这个字体就是巴黎风格最大的一个特征之一。

图片

上图的品牌海报,就是一个巴黎风格设计,大的衬线字体,有纹理质感的图片的运用,让页面非常低调的高级。

f

2.连体的运用

图片

图片

连体赋予了巴黎风格灵魂,运用的场景也非常非常多,可以当标题,也可以单独直接使用。

图片

这种笔画之间的组合,让画面充满了优雅和独特的气质,就像巴黎这座城市一样充满了神秘。

图片

图片

连体的运用让设计细节更加丰富,同时字体本身也具有装饰性,是一个非常高级的设计手法。

g

3.引人瞩目的数字字体

图片

图片

巴黎风格的字体,除了上面我说带一些英文字体特征外,在数字上的运用也很特别,数字一般很有特点,非常引人入胜,如上图香奈儿官网的数字字体,运用的恰到好处。

图片

数字字体一般比较大,衬线为主,配合标题的衬线为辅,形式冲击力很强的对比。

图片

数字字体和衬线体搭配一起,是巴黎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手法之一,杂志感也非常强。

f

04.  巴黎风格在界面中的运用 

图片

巴黎风格在UI中用的也比较多,特别适合一些高端电商,或者一些有杂志感的设计。如上图的图文排版,清晰的图片,搭上高级的颜色,再搭配有代表性的衬线体,给人的视觉感受很高级。

图片

上图是爱马仕的官方APP,整体风格呈现出杂志感,清晰的留白,明快的配色,经典的衬线字体。

图片

香奈儿官网设计,经典的巴黎风格设计,无论字体选择,数字运用,还是留白空间关系,整体呈现的感觉非常整洁干净。

图片

页面保持了香奈儿一直坚持的黑白风格,大的图片,大的留白,衬线体的运用恰到好处,简约的线条,网格似的布局都让整个页面很高级。

图片

这组设计也是充满了巴黎风格,干净整洁的背景,模块的色卡,清晰的商品图,衬线字体设计。

f

05.  巴黎风格在网页中的运用 

图片

在网页中,巴黎风格也是用的比较多,如上图,粗茎的衬线体,简单的背景,有焦点的人物运用。

图片

整体的页面设计非常得体,虽然页面看起来简单,但是细节和统一每个点都值得推敲,也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

上图两个网页设计也是巴黎经典风格,所有的上述特点都有,衬线字体,留白,整洁清晰的图片等等,都让这个页面充满了浓浓巴黎风格。

r

05.  最后 

图片

今天这个分享,也是源于我对巴黎风格的喜欢,巴黎风格对于设计潮流而言,是一种设计手法,它也不仅仅用于高端品牌,而是显示出平易近人的态度。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对你有些启发。


原文地址:我们的设计日记(公众号)

作者:sky

转载请注明:学UI 网》被吹爆的巴黎设计风格,到底有多牛?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笔刷教程 | PS颜色动态功能在绘画中的作用

lanlanwork


一、画笔设置窗口

 

1.我们可以在PS的菜单栏:窗口-画笔设置(F5)里面打开画笔设置窗口,或者点击右边的画笔设置图标也可以打开。

图片

 

2.我们打开了画笔设置后,就能看到颜色动态选项(需要在画笔工具的状态下,不然是灰色不可用状态)。我的这张蛋糕侧面就是用肌理画笔打开颜色动态画的,能一笔就画出丰富的颜色。

图片

 

二、如何设置抖动参数

1.前景/背景抖动:是指颜色根据前景色和背景色不透明度的变化抖动,数值越小,以前景色为主抖动,数值越大,2个颜色之间的抖动越明显。

图片

 

2.色相抖动:颜色根据前景色在色环上抖动,数值越小,抖动范围越小,数值越大,抖动范围越大

图片

 

3.饱和度抖动:颜色根据前景色的饱和度变化抖动,数值越小,抖动范围越小,数值越大,抖动范围越大。

图片

 

4.亮度抖动:颜色根据前景色的亮度变化抖动,数值越小,抖动范围越小,数值越大,抖动范围越大。

图片

 

5.综合使用:我们搞清楚不同的抖动有哪些效果后,就可以结合着调整数值,就能一笔画出更加丰富的颜色,大家可以多调整数值试一下。

图片

 

三、插画中的运用

我在插画中经常用到这个功能,通常我把抖动变化开的比较小,这样能得到丰富的变化,又不会变得很突兀,会更加的耐看。

比如说这张,荷叶的型用套索工具圈出来后,再选稍微带点肌理感的笔刷去画,基本上是一笔画出来的,又快,颜色又比较丰富。

图片

 

这张插画的地面色块也是通过颜色动态+形状动态(也在画笔设置里面)来画的,很适合用来画花海之类的,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图片

 

我很多作品我都用到了这个功能,不知道你是否能发现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文地址:空青肆绘(公众号)

作者:风绽

转载请注明:学UI网》笔刷教程 | PS颜色动态功能在绘画中的作用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高效地进行网页设计?重点关注这些要素

lanlanwork


1.把握中心目标

大多数网页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也就是网页做出来能为用户提供什么、能解决用户的哪些问题。

例如电商网站的终极目标是卖出更多的商品,资讯类网站的目标是让用户能更多地阅读最新讯息,目标不同,两类网站在设计上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差异。

在设计上,电商网站会更注重页面氛围的营造,把红红火火的促销氛围搞起来,用户看到会更兴奋。

图片

▲ 在电商网站中,设计重点放在帮助用户浏览店铺并轻松找到特定商品上,放在详情页上用尽可能好的方式展示商品;付款流程也经过简化和仔细计算(例如某宝最近更新的订单页把价格聚集在一起),因此用户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就能快速下单购买。

 

2.打造平衡的效果

网页中炫酷的视觉效果能让用户印象深刻,但效果实现需要付出更成本。能明确知道什么时候更简洁的视觉效果能让整个设计变得更好,能让用户专注于正确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

有时候在网页中添加过多元素,会分散有价值的信息,用户也难以识别他们想看的内容。

图片

▲ 对齐和对称是页面保持平衡的重要因素。对齐既保证了布局统一,又将有联系的元素紧密连接起来;对称营造一种平衡的感觉,元素整齐有序。

 

图片

▲ 网站的登录注册页往往都设计得很简洁,有大面积的留白处理,只保留关键的信息输入框,这样用户能更专注于输入内容。

 

图片

▲ 在宜家网页中,清晰的视觉层级结构以及留白的运用让整个页面看起来非常整洁有序。好的结构能让用户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留白提供了视觉上的缓解作用,有助于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3.了解基本的设计原理

格式塔原理基本上定义了我们感知事物的六种不同的认知规则。在网页设计中,这意味着需要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来安排元素,帮助用户从整体上理解设计。

图片

▲ 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元素的对齐关系、相似元素或按钮的排放位置、一组信息要如何展示、列表类信息该如何展示…

 

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希克定律,也就是向用户展示的选项越多,做出决定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考虑和分析所有选择,然后再选出最好的选择,当选择太多时,这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这就像我们在餐厅里点菜一样,如果拿来一个20页的菜单,我们可能会从头到尾把这20页全看了,仍然不知道该点哪个,然后又把这个20页的菜单重新翻一遍。

去餐厅吃饭是件放松高兴的事,我们肯定不想在点餐上给自己带来压力,这样吃饭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

图片

▲ 如果需要填写很长的表单,考虑将长表单拆分成几个短的问题,让用户按步骤依次作答,避免一下看到过多问题给用户带来负担。

 

4.了解面对的用户

网页设计需要知道面对的用户是谁、他们想获取什么、想处理什么问题以及他们是想法是什么等等。

对最终用户的印象越清晰,越有可能创造出成功的设计,就像设计一个面向儿童的网站与设计一个供老年人使用的网页会完全不同。所以在一开始,要先学会把自己的观点先放在一边,倾听目标用户的意见,然后再慢慢验证自己的想法。

图片

▲ 抖音千人千面的推荐机制,能为用户精准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把握住了用户的兴趣,产品才能越来越受欢迎。

 

5.排版很重要

排版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如何合理地安排页面中的品牌标识、图片、文字等元素,是始终需要考虑的事。

比如不管网页设计的目标是什么,或者选择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在选择字体时我们总要考虑字体的粗细、大小或对比度等因素。

对于更多的排版和设计技巧,可以回顾这篇文章: 快速改善网页设计的13个技巧!

图片

▲ 根据设备不同,最佳字体的选择可能会发生变化。在移动端设计中,文字可读性是首要的,屏幕越小越要保证信息的可读性。

 

6.信息架构和导航

网页的导航设计和信息架构共同构成了产品的主干,让用户能够了解产品和功能并找到需要的信息。

图片

无论信息的长短如何,合理的层级结构有助于在产品中创建逻辑结构,以便用户可以查找信息。导航能反映出产品架构,这样用户无需花费大量精力,就能轻松找到主要信息和功能。

图片

▲ 点击按钮之后会切换到哪一页、怎么返回到当前页、点击哪些按钮页面不跳转。架构流程不仅自己要明确,更需要用户看得懂。

 

7.降低认知成本

咱们前面提到,如果面临的选择太多,就需要经过大量思考,这样用户很可能会变得有压力甚至困惑。其实这里面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过多的选择会增加用户的认知成本

只有降低认知成本,才不会给用户带来过多压力,才能快速做出判断。在网页大框架已经设计好的基础上,降低认知成本的地方往往更在于细节。

图片

▲ 准确拿捏细节。在面包屑导航中,鼠标悬浮上去是一种状态,点击后又是一种状态;选中的标签与未选中的标签在颜色上做出区分;当前页码重点突出的同时,告知用户前后页码还支持左右切换。

 

最后

最后为大家精选了网页设计Web UI Kit源文件,包含5套网页模板、30个不同的组件、3种颜色模型,很难得很实用的一份资源,涵盖了大部分的设计场景,赶快下载使用起来~

领取方式: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网页设计】获取设计源文件

图片

 

慢慢来比较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CLippp设计夹(公众号)

作者:Clippp

转载请注明:学UI网》如何高效地进行网页设计?重点关注这些要素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不会排版的来看看,序如何运用对比制造秩

lanlanwork

咕噜噜

今天我们讲版式中如何运用对比制造秩序

图片

图片

首先如何理解秩序,我们用点的示例放置,当展现在画面中出现无序的形态时,会显得没有规律性,而以螺旋状的方式放置时就明显感受到了画面的舒畅和秩序感。

图片

两者同样以圆为形态,秩序感的形成却截然相反。

图片

秩序感的体现就像建筑和摄影中对于画面布局的形态与物体之间的关联起到微妙的动态变化。

图片

在整个呈现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运用秩序里的大小对比、空间对比、粗细对比和颜色对比的关系。

图片

我们用一个小案例来诠释对比的作用

 

1.大小对比

 

图片

首先运用大小对比,这是正常文案放置时的排版结构,文字的大小比例都是相等的。

图片

我们将文字的主次进行了拆分、强化了大小关系,这时文字的比例从原来的大小相等到互相有了不同变化。

图片

强化了对比后,我们看下效果,能明显感受到对比后的阅读逻辑性了有了一定提升。

图片

 

2.空间对比

图片

将主题中的文字放大并改变字体后弱化显示,再将原有内容放置到前面,在四周增加一些装饰信息作为点缀。

图片

通过对比后的效果,可以看出主体内容得到了一定的空间层次,整体也显得丰满一些。

图片

 

3.粗细对比

图片

通过筛选出优先重要信息,将内容作出粗细之间的明显区分,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用户在阅读画面时有更好的着重点,也有了明显的阅读顺序。

图片图片

 

4.颜色对比

图片

改变主题颜色或者一些需要强化记忆的文字,能让整体的版式即显得完整,又多了一些阅读体验感。

图片

图片

我们刚才通过了多种对比,可以看出秩序性在整个版式中的重要,规律的变化也从来都不是毫无逻辑的呈现。

图片

 

示范案例

图片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运用起来,我们再用一个案例来展现秩序性在版式中的使用方法。

首先填充红色为背景色,将主标题文字放大,副标题缩小。

图片

改变字体和颜色,利用英文拉开字间距放到主标题上形成了对比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图片

再复制主标题文字放大移动到背景上,改变字体颜色形成为背景之上的层级

图片

通过元素、图形、背景肌理、素材等去强化与文字版式之间的空间层级关系。

图片

这样一来,不仅文字信息有了非常清晰的逻辑表达,画面上也得到了视觉呈现的丰满和秩序性的动态规律。

图片

 

原文地址:修先森撩设计

作者:修先森

转载请注明:学UI网》不会排版的来看看,如何运用对比制造秩序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