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ue-router的使用方法介绍

seo达人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vue-router

对于大多数单页面应用,都推荐使用官方支持的 vue-router 库。

学习网址:https://router.vuejs.org/installation.html#direct-download-cdn

提示:本篇博客仅仅介绍搭建项目之后,再下载vue-router的情况,并非搭建项目是直接引入vue-router。

一、安装方法(npm方式)

在终端运行以下指令

[html] view plain copy
  1. npm install vue-router  

注意:--save 与 --save-dev 的区别

--save(可以省略) 下载的第三方依赖到package.js中的dependencies。

--save-dev 下载开发时依赖,指环境配置,下载到package.js中的devDependencies,webpack、bable等等均属于开发

时依赖。

二、导入与使用

vue-router下载之后,需要在入口文件main.js导入,具体做法如下:

[javascript] view plain copy
  1. Vue.use(VueRouter);  
  2. Vue.use(VueAxios, axios);  
  3.   
  4. // routes:数组,在该数组中配置所有的路由;  
  5. const routes = [  
  6.   {path:'/',component:myHome,name:'home'},  
  7.   {path:'/product/:productName/:price',component:myProduct,name:'product'}  
  8. ];  
  9. // 创建router实例  
  10.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11.   routes  
  12. });  
  13. /* eslint-disable no-new */  
  14. new Vue({  
  15.   el: '#app',  
  16.   // 引入到根实例中才可以使用导航功能  
  17.   router,  
  18.   components: {App},  
  19.   template: '<App/>',  
  20.   data(){  
  21.     return {  
  22.   
  23.     }  
  24.   }  
  25. })  

三、官网介绍使用步骤

网址:https://router.vuejs.org/zh/guide/#javascript

[javascript] view plain copy
  1. // 0. 如果使用模块化机制编程,导入Vue和VueRouter,要调用 Vue.use(VueRouter)  
  2.   
  3. // 1. 定义 (路由) 组件。  
  4. // 可以从其他文件 import 进来  
  5. const Foo = { template: '<div>foo</div>' }  
  6. const Bar = { template: '<div>bar</div>' }  
  7.   
  8. // 2. 定义路由  
  9. // 每个路由应该映射一个组件。 其中"component" 可以是  
  10. // 通过 Vue.extend() 创建的组件构造器,  
  11. // 或者,只是一个组件配置对象。  
  12. // 我们晚点再讨论嵌套路由。  
  13. const routes = [  
  14.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  
  15.   { path: '/bar', component: Bar }  
  16. ]  
  17.   
  18. // 3. 创建 router 实例,然后传 `routes` 配置  
  19. // 你还可以传别的配置参数, 不过先这么简单着吧。  
  20.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21.   routes // (缩写) 相当于 routes: routes  
  22. })  
  23.   
  24. // 4. 创建和挂载根实例。  
  25. // 记得要通过 router 配置参数注入路由,  
  26. // 从而让整个应用都有路由功能  
  27. const app = new Vue({  
  28.   router  
  29. }).$mount('#app')  
  30.   
  31. // 现在,应用已经启动了!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小米8的MIUI10对比MIUI9体验,外观UI变化大,是IOS的孪生兄弟?

蓝蓝设计的小编

小米发布会上,除了小米8手机备受机友们关注外,这次小米带来的MIUI 10同样也被期待着,MIUI是小米手机的灵魂,也是影响手机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ajax学习二——从表单提交中了解前后端数据交互

seo达人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一直不太懂前后端的交互,开始学习ajax,好像有些懂了,接下来的内容通过表单提交来了解前后端数据交互吧~

关于表单的基本知识:

表单中的三个内容:

    action:数据提交的地址,默认是当前页面

    method:数据提交的方式,默认是get方式

    enctype:提交数据格式,默认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以下分两种提交方式进行:

(1)get方式:

前端页面:

[html] view plain copy
  1. <!DOCTYPE html>  
  2. <html lang="en">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Title</title>  
  6. </head>  
  7. <body>  
  8. <form action="get.php" method="get">  
  9.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10.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11. </form>  
  12. </body>  
  13. </html>      

后端php页面:

[php] view plain copy
  1. <?php  
  2.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返回头  
  3. error_reporting(0);  
  4.   
  5. $userName=$_GET['userName'];//主要这里要对应提交的方式,如果表单使用的是get方式则后端需要用get,如果是使用post,则后端需要使用post  
  6.   
  7. echo "你的名字:{$userName}";  

输入“aa"提交后:

使用get方式:

把数据名称和值通过”=“连接,如果又多个的话,会通过”&“进行连接,然后把数据放到url?后面传到指定页面;

url长度又限制,所以不要使用get方式传递过多的数据

(2)post方式:

前端页面:

[html] view plain copy
  1. <!DOCTYPE html>  
  2. <html lang="en">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表单提交方式2,post</title>  
  6. </head>  
  7. <body>  
  8. <form action="post.php" method="post">  
  9.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10.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11. </form>  
  12. </body>  
  13. </html>  

后端php页面:

[php] view plain copy
  1. <?php  
  2.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3. error_reporting(0);  
  4.   
  5. $userName=$_POST("userName"); //注意这里的要和提交的方式对应  
  6. echo "你的名字:{$userName}";  

输入”li“提交后:

post理论上是无传输大小限制的,输入的内容也不会显示在浏览器输入栏中。

就暂时了解这么多了~继续加油!


年中购物节618,带你看线上活动的套路

博博

年中购物节618,带你看线上活动的套路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18-06-18 08:28:20

眼下只要打开手机的各种购物app,映入眼帘的全都是各种618购物节的打折促销活动,从首页,活动页,到商品列表页都充斥着欢天喜地购物狂欢的喜红色主题。各种领券,立减,秒杀,互动等都和去年有哪些区别呢,在我看来好像并没有。线上的一套活动流水线已经很成熟了,翻出花来也还是那几个活动样式与把式,各家都使尽浑身解数,争取年中大卖,缓解下半年的销售指标压力。废话不多说,本篇就带大家看看线上活动是如何“新瓶装旧酒”的。

年中购物节618,带你看线上活动的套路

活动时间

本次618活动两家都是提前了将近大半个进行预热,准确的说进行预热其实就是活动开始了,在活动时间轴上基本上都是大半个月将近21天,也就是在5月底就陆陆续续看见各种活动广告的投放和预热了。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纵观之前的相应的大促,除去国民活动双十一以外,基本上定性为s级大促的活动很少有持续这么长时间的。

从去年的双十一活动我们可以了看出大促活动时间拉长的端倪,就是采用了预售+时间轴的活动模式。一般而言的线上活动时间段可以份几个阶段:导流期,流量蓄水期,爆发期,衰退期。(严格意义上讲,活动是从爆发和衰退两者组成)这四个阶段各有着不同的作用与结果。以下图(销售指数与活动四个阶段的趋势)为例(并不一定绝对准确)。

年中购物节618,带你看线上活动的套路
  • 在活动流量的导入阶段,销售并不会有多少提升,而此时的流量可能会出现一个增长小高峰,客人大多会被各种线上线下的广告吸引而来,但是由于活动的承载页并没有大量的活动力度体现,整站的流量转化率会被拉低;
  • 在流量蓄水阶段,由于消费者大多关注爆发期间的活动力度,在爆发期之前往往会对现有的力度持官网态度并坐等大促活动力度的到来,此时的销售额可能会呈现出一个低谷;
  • 随着爆发期的到来,大量流量导入,成交转化暴增,销售额暴增。流量,销售额再此会出现最高峰;
  • 衰退期,随着活动时间临近结束,消费者大部分已经买到了自己心仪的商品,此时活动进入返场阶段,销量较之于爆发期迅速下滑。

以上四个阶段其实并非绝对,但是基本上都是现在电商活动的一个模板。

但是,这里就存在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广告以及引流费用,带来的销售产出和用户活跃度是否与投入成正比呢?如今的流量红利已不再如当年,引流所需的资金投入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流量红利时代。电商活动除了带动销售外,更多的还要注重是否盈利上来。

那么从这四个阶段的的销售趋势来看(并不是绝对准确),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提升导入期和蓄水期的销售额则是提升整体活动持续效果的重要目标。那么从广告投放开始计起到活动返场的结束,就是现阶段618年中大促的主战场。将导入期和蓄水期两个阶段合二为一,我把这个时间段命名为“时间轴导入销售期”。

严格意义上讲,618仅仅只是6月18日这一天,但是作为传统的电商思维,618的活动时间应该是在6月12-18日左右为期一周,但是现阶段的新型活动时间计算应该是:

  • 6月1-15日为时间轴导入销售期
  • 16-18日为爆发期
  • 19-20日为衰退期(返场)

以下为京东以及天猫的品牌旗舰店的促销时间轴促销图,可见在导入销售期也做了相应的促销手段,京东是以超级品类日和品牌日作为其中的促销手段,天猫以跨店铺的购物津贴,品类满减为主要手段,旗下各个品牌店铺也遵循着天猫整体的营销活动节奏进行自身店铺的促销规划。

这样拉长活动时间的目标只有几个:

  • 提升活动的投入产出比和销售额;
  • 提高活动前期的销售额同时也能制造活跃的活动氛围。

这样做的坏处就是:

  • 活动的人力投入;
  • 策划的时间成本;
  • 广告引流投入等也是巨大。

活动的形式

本次双方的活动形式其实也大同小异,不过两者还是有着些许的区别如活动的主体:

  • 京东主要是自营+商户;
  • 天猫则主要是商户;
  • 以及少部分自营产品。

京东通过时间轴活动模式在不同的日期进行不同的超级品类日和品牌日,同时也通过图书/生鲜等品类的大额满减(满100-50;199-100等)来进行促销引流等;天猫主要以跨店铺购物津贴和时间轴主题日,两者都在主会场进行了大概相同的布局:由上而下大致是:领券,分时段秒杀,竞拍商户广告位,品类/店铺会场集合楼层,千人千面单品展示楼层,各个分会场的互链。

年中购物节618,带你看线上活动的套路

当然在获取优惠方式上,京东,天猫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发券,立减,秒杀,拼团,红包裂变,砍价,预售等优惠获取方式都大差不差,这里没什么可细说的,也就是在优惠获取的渠道上能够做文章。天猫和京东的第三方商户针对活动形式有着更多的自主权。从店铺的促销装修和力度的设置,活动的形式都可以自行决定。这个也是考验看各个乙方店铺运营实力的好时机。也是平台的商户运营寻求KA商户,商户培育和发现优质爆款的好时机。

电商促销本质上也是零售促销,任何促销手段仅仅是为了达成销售的掩护,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掏腰包才是正解。无论是通过,游戏,互动,直播,广告等形式营造出来的促销化场景,还是立减,秒杀,发券/红包等来带的优惠力度等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掏腰包服务的。通过让更多的优质的流量进入你的会场,通过足够吸引人的优惠来促成消费者买单才是活动形式的最终使命。

年中购物节618,带你看线上活动的套路

活动渠道

销售渠道:这次618活动两者都有涉及线上和线下两方面,依托各自战略投资或者收购的零售载体,比如银泰,永辉,盒马,沃尔玛等进行线下联动促销。同时也能和线上活动遥相呼应,充当为线上引流的广告位角色,所以在活动策划期间,将能调用的销售渠道最好都用上,以求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引流渠道:依旧包含如下:硬广,新&自媒体,搜索,信息流,自有工具推送,线下宣传等(包含事件营销,线下活动等)。这里就各个引流渠道的转化效果不做细分描述,可以参考先前的相关电商活动文章。

分销渠道:就推广销售联盟进行宣传,提升返点额&优惠促单形式,鼓励销售联盟/淘宝客积极推广。

总结

1. 本次618活动效果这里不得而知,就其形式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创新点。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活动动静闹的越大,平台商户所花的竞拍广告费就越多,平台运营方的纯利润就越多。所以就B2C电商的活动促销策划上要考虑到两个主体的参与度,一个是消费者,一个是平台商户和供应商。消费者造就了成交额,商户和供应商造就了利润。

2. 大促的活动时间拉长,是对活动整体投入产出比的考量,从追求销售规模转而追求利润与销售额并行。

3. 本次618活动的分时段时间轴的促销方案是去年双十一活动形式的延续与拓展。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

4. 优惠获取的渠道和流量获取渠道与方式一直都是历届促销的关注点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博博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18-06-17 18:24:59

本文作者讲述的是他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一起来文中看看~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我在年初参与到“SHAPE”这款健身产品的研发中,也算是第一次以产品经理的身份,从0开始负责一个产品的建立。

产品是一款O2O的智能健身连锁店,目前产品已经上线3个月,线下店铺也已经扩展到第5家,正是回顾梳理的好时机~

一、项目/竞品调研

目前在线健身产品做的比较大的是超级猩猩和乐刻,以下的数据分析也都是针对这两家产品的。

1. 竞品体验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由本人亲自到店体验课程得出的一些观点和结论)

2. 竞品用户反馈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我在微博和appstore还有应用宝都浏览了一些信息,反馈量不大,有价值的就更少了。后来开阔了一下思路,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了更多的高质量的评论。

关于反馈的整理和分析之前写过一篇更完整的分析文章,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

3. 竞品分析结论

基于线上产品线下店铺体验两个方面,去借鉴竞品的优点和补足其短板。

(1)产品优化

  1. 将“约课”和“我的”作为主要的两个tab做,产品结构清晰,操作流程简短明了。
  2. 对用户位置和约课习惯进行记录,优化课程的推荐算法。
  3. 将课程特色明确标出,减少用户选课困惑。
  4. 沉淀用户运动数据,一方面可以通过用户习惯和完成度推荐用户更合适的课程,另一方面可以打造荣誉体系,将数据转换为成就,甚至价值。
  5. 用户数据变化报告,完成度/运动量/排名,增加用户专属感觉。
  6. 优秀用户图片的应用(墙面装饰/推送),让用户有自豪感,归属感。
  7. 增加评价体系,让用户有话语权,也从另一方面对教练,场馆和课程加强管理。

(2)实际体验优化

  1. 场馆的管理,包括装修/质感/空气质量,也包括卫生情况和器材的清洁度。
  2. 课程和教练的管理,教练需要更专注,更关注学员,能尽量给出适当的指导,能在高阶课程中随机应变给出降阶动作。

二、明确产品方向

课程上的创新和智能设备的应用会成为我们与竞品之间最大的区别,以此为基础,我们会为会员提供更好的运动监测,不仅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实时运动状态,还会将用户数据沉淀下来,让用户更好地计划运动频率和强度。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公众号主要是用户约课的载体,这是它的第一功能,因此需要突出课程预约,减短订单查看路径。另外,也需要展示和沉淀用户的数据,以及作为后期产品运营的工具。

另一方面,为使得线上线下产品配合流畅,我对O2O业务逻辑进行了梳理。

1. 用户行为基本阶段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2. 线下流程梳理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公众号了解/预约课程-到店体验课程-线下心率监测系统-公众号报告和数据沉淀”,由此完成一个用户体验闭环,为用户提供流畅的健身体验。

另一方面,也是为用户积累数据,将后来能将身体数据变化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更加直观的展现给用户,也为将后来的用户荣誉体系打好基础。

三、产品原型绘制/修正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用户端/线下APP/教练端产品架构图)

绘制完成产品架构图后,进入具体的原型绘制和制作。

原型绘制阶段把主要的两个产品端制作成可操作的原型,提供给了技术和业务团队去试用,不断沟通,反复验证业务流程和模块。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不方便放原型链接,将就看下~)

作为 Sketch 重度使用粉,必须要说 Sketch 越来越牛了,现在可以直接链接模块和页面,在 preview 的时候完成跳转,完美助攻前期简单检查页面逻辑。

1. 原型的修正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2. 订单调整

  • 【原稿】:订单简单按照课程时间从近到远依次排列。
  • 【问题】:有取消和完成的订单混排在所有订单中,影响用户寻找可操作的订单。
  • 当用户预约多次课程,需要即时操作的其实是离现在最近的课程。
  • 【修正】:取消和完成的订单,折叠到“历史订单”中。排序根据上课时间距离现在时间,从近到远排列。未完成的订单,显示层级最高,根据上课时间距离现在,从近到远排列。

3. 分享名额流程

我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款健身O2O产品的?
  • 【原稿】:公众号支持一个用户购买多个名额,但由于心率监测设备绑定和报告定向推送,需要将名额对应到具体用户。因此需要购买多名额的用户将名额分享给他其他来上课的朋友。
  • 【问题】:分享名额的入口不明显,提示不强,用户容易忽略。文案不清晰,用户没有理解必须将名额分享给朋友才可以。
  • 【修正】:修改文案,强调必须分享名额给用户才可以让朋友体验完整的上课内容。

购买多名额的用户,购买完成后,增加分享提示弹框,强提示需要分享名额。名额未发放完的订单,用户进入订单详情中时,分享提示弹框还会重复弹出继续提示用户。

4. 其他不一一列举

  1. 原课程列表图片为课程封面,线下同事反馈图片并不能说明课程内容,且很多学员非常在乎上课教练,因此将图片替换为上课教练的头像。
  2. 课程类型原分类为自研课程和合作课程,然而这并不是站在用户角度的分类。为了便于用户理解课程类型,将所有课程重新根据功能性修正为“综合训练/私教小班/舞蹈/身心”。
  3. 原订用户到店后通过扫码进入签到和绑定心率设备页面,但实际线下前台二维码比较多,进门和购买饮品都是二维码,二维码过多影响用户体验。另外多名用户同时到店的时候,不好扫码。因此在订单列表中,增加了一个“可签到”状态,(介于未开始和已签到之间)。该状态可点击,进入绑定页面。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博博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18-06-18 11:32:22

请别拿美观来评判LOGO的好坏,谢谢!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时至今日,很多企业仍然也没有对Logo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当你问起他们时,企业做Logo是为了什么的?

很多人的回答是“做品牌”,然后就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导致Logo的好坏完全是凭借企业主的喜好做判断,结果可想而知。

那企业做logo到底是为了干什么呢?

探寻问题的本质要追溯到本源去,logo源自于“烙印”一词,过去是为了做区分。

比如,你家和老王家都养鸡,为了避免放养的时候混在一起分辨不出来,你们两家在各自的鸡身上打上烙印。

最后,鸡到消费者的眼里,不仅可以通过烙印做区分,还可以起到质量的判断,谁家的鸡质量最好,通过logo就知道是谁家的了,哪家名声最响亮,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就越低。

再然后慢慢发展到现在,logo不仅承载了产品区分的功能,更起到降低传播成本,诠释品牌内涵的功能。

但是,就像上面所说的,目前很多人根本都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企业老板有时候完全就是凭借拍脑袋做决策。

而有些设计人员为了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把Logo设计得精美复杂,然后再给出一大篇的解释。

如果老板不满意,再根据老板的喜好做出修改,改过之后双方皆大欢喜,老板得到了他心目中最理想的logo,设计人员也体现了自己的专业价值。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Logo,消费者是过目即忘的,logo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任何的品牌联想,因为除了企业内部的人懂,其他人是看不懂的。

那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发生呢?

最好的结果是利用基模,即利用别人脑海里面已经存在的概念,去进行logo设计。

比如,一家公司利用狮子作为企业logo,而狮子在人们脑海中已经是存在的事物,并对狮子的象征有了一个共同的认知,即力量和无畏,不需要再通过加工认知再进行记忆储存,消费者通过这个Logo的认知继而会联想到这家公司的做事风格。

这样一来,不仅大家都可以一目了然,不必废过多的口水解释,在传播上也可以降低成本。

那么,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通常可以做到以下三个层次的功效,下面柯学将带大家分析一遍,基模是如何对logo进行赋能的。

  • 记忆功能
  • 二次传播功能
  • 诠释功能

1. 记忆功能

Logo除了做产品区分的本质外,第一层也是最简单的功能就是记忆功能,让消费者记住你。

在这一点上就把很多精美复杂的logo给淘汰了,甚至有时候在一群人眼里感觉记忆简单的logo,但是,在另外一群人眼里就很难记忆了。

比如,这届世界杯的现场品牌广告,如何在众多品牌闪现下,且在有限的镜头下让全世界记住你,对企业的logo来说极为考验。

像万达、蒙牛等这些中文标字的logo品牌广告,目测广告资源起码浪费50%以上。

怎么说呢?

因为万达和蒙牛的标字logo对于国人来说这些字体本来就已经是脑海里的基模事物了,只要把万和达两字进行关联就可以,这一点对于记忆编码来说,并不复杂。

但是,对于全世界的外国人来说,他们看到这些字体,和我们看到韩文日文一样,是完完全全的新概念,理解都困难,更别谈什么记忆编码了。

而万达的图标外围的圆圈是全人类都懂得的基模概念,但是里面那个就有点陌生了,一个熟悉的事物加上一个不熟悉的事物组成全新的概念,需要人们从新编码再记忆,在一点上,就增加了人们的记忆成本。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而在现场,做得最好的品牌广告logo目测就是adidas和麦当劳。

因为,无论是adidas的三条斜杠还是麦当劳的拱门(或M),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都已经是存在脑海中的熟悉事物了,这些简单的符号从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流传多年,并被人类从小所熟知,并不需要再从新编码记忆,只需要把已经存在的基模事物符号,即三条斜杠和拱门跟品牌进行关联就行了。

这些利用熟悉事物的基模跟logo进行关联,不仅一下子可以让人理解这是什么,且降低品牌传播的记忆成本,让人在众多的品牌中一下子就记住你。

2. 二次传播功能

利用熟悉事物的基模设计logo不仅可以降低人们的记忆成本,还可以降低人们的二次传播成本。

就拿麦当劳的例子说吧,假设,你在路上吃着一根冰淇淋,路上遇到一老人带着一小孩,小孩对你说,叔叔,你冰淇淋那里买的呀?

在对方老人和小孩识字不多的情况下,你是该如何精准的跟他们表达呢?很显然,直接说麦当劳的门头标志上面是一个金色的拱门,看到这个标志就是那一家在卖了。

这下老人和小孩子也会一下子就理解了,因为在他们脑海里已经存在这样的事物基模了,出错的概率就会极低。

但是,如果是复杂的logo,不仅表述的人困难,而且听的人也会混乱,当双方都不能精准的表达和接受时,那么出错的概率就会极大,后果就会很尴尬。

再比如,十几年前,国内流行起各种运动服装,有些中年人不太懂英语的情况下,都是通过识别标志进行传播,当你跟他表述品牌的时候,英语他听不懂,只能描述品牌标志了,这时候越简单,越熟悉的概念就越容易降低传播成本。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比如,上面的NIKE,你直接跟他说是一个勾,这样的表达就非常精准了,因为勾这个基模已经是人们熟悉的概念了,他去买的时候,看到门头是个勾的标志走进去就行了。

3. 诠释功能

利用基模设计logo来诠释品牌的内涵,可以做到让人一目了然,并对品牌进行正确的联想,但是,前提条件是基模必须跟品牌拥有以下三种联系:

  • 与产品相似
  • 与产品相关
  • 习惯性联系

3.1 与产品相似

当你需要跟别人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他已经存在的熟悉概念,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找到跟新事物相似的熟悉事物基模。

比如,你跟其他人沟通在某个国家有个领导人如何如何伟大,如何如何厉害,把国家从一个极度贫困的国家拉到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最后还怎么怎么样,还不如直接跟他说,他就是某国的邓小平,这一下谁都懂了,不仅可以让他感到震撼,而且短短几字就利用他脑海里已经存在的邓小平形象进行新事物关联。

而在logo上也可以借用相似的熟悉事物基模跟品牌进行联系,比如,美团外卖的袋鼠logo。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美团外卖的诉求是“快”,如何在logo上面精准表达,即可以让人简单易懂并且降低传播成本呢?

很显然,美团外卖利用了人们熟悉的基模“袋鼠”,上面的袋鼠在快速的奔跑状态,并且口袋是鼓起的,表示装着食物什么的。

这个跟美团外卖非常相似,同样是带着食物快速的在路上奔跑着,通过这个logo就很精准的表达出来了,别人也非常容易能理解到其中要表达的意思。

3.2 与产品相关

与之相关,是一种指示性,暗示着他们俩拥有共用的属性,比如,消费者看到图标A,就会推测出B产品的相关结论。

通常,在logo上只需要找到跟产品拥有共同属性的熟悉事物进行品牌联系就可以了。

比如,我们比较能常见的奶制品牌,就会利用奶牛这个熟悉事物的基模形象跟品牌进行关联。

通常,人们一看到奶牛都会联想到牛奶,利用这个熟悉的基模设计logo,不仅可以降低人们的记忆和传播成本,还可以指示人们不自觉的进行联想,即产品和Logo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属性,那就是牛奶。

3.3 习惯性联系

习惯性联系是基模的象征意义在习惯性或则一致认可的联想上跟品牌进行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把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的表现出来,从而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品牌联想。

在这一点上,锤子手机的Logo做得就相当不错,不仅降低人们的记忆和传播成本,更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品牌联想。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logo利用人们熟悉的锤子基模,免去了人们再次记忆编码的过程,而锤子在现代人的习惯或则一致性联想的象征性意义,往往是等同于一种类似于工匠的精神,通过嫁接这个象征的意义到企业的Logo上,可以让人直接联想到这是一家具有工匠精神的科技公司。

反观最近争议比较大的得到logo,猫头鹰的基模并没有让人形成在习惯性或一致认同上的品牌联想。

围绕基模设计出来的Logo,可做到三个层次的功效

没有得到习惯性或一致认可的联想,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只雅典娜的猫头鹰代表着智慧的化身,设计人员想让人联想到“得到=智慧”。

但是,受限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背景,对这只猫头鹰产生的联想并没有一致上的认同,起码到目前看来,很多人看到代表着智慧化身的猫头鹰,更多的联想到的却是“夜猫子”,继而让人联想到“爱学习的都是夜猫子”这条错误的道路上去。

一旦人们对logo的象征意义产生不一致的联想,后续就需要花费更多资源去普及,而这样一来就有违设计logo的初衷,无法让人产生正确的联想,并最终增加了传播成本。

结语

Logo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看似简单,所以很多人都不会过于深入的去了解,但是往往越简单的东西,其中隐含的影响力就越大,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雕琢,从而达到以标志识公司的境界,通过简单的图标就可以实现精准表达,记忆并传播,一图胜过千言万语,而想达到这个境界,最快的捷径就是利用基模的力量。


4个角度分析:如何通过用户细分找到你的“超级用户”?

博博

4个角度分析:如何通过用户细分找到你的“超级用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18-06-18 13:28:45

如果没有细分用户,产品设计就只能靠直觉和猜测,运营活动就只能靠拍脑门儿。那要如何通过用户细分找到你的“超级用户”?

4个角度分析:如何通过用户细分找到你的“超级用户”?

用户细分是指根据用户的社会属性、行为数据和消费偏好等将其划归不同群组的流程。比如:您可通过用户细分指定来自特定国家/地区或城市的用户,添加另一个细分条件来指定购买特定产品或使用产品上特定功能的用户。

通过指标的筛选,可以帮你找出那些“超级用户”比如:“购物狂”或您产品的“发烧友”,并看看他们都有什么共性。

通过细分还可以帮助产品经理进行产品优化,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比如:有一类用户白天基本不会启动应用,因为他们喜欢白天就是工作状态,但晚上简直又变成“脑残粉”。

这意味着不管产品同学还是运营同学都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以避免在白天让他们频繁收到push推送,而晚上服务器停止服务进行升级的尴尬局面。

如果没有细分,产品设计就只能靠直觉和猜测,运营活动就只能靠拍脑门儿,对了还好,可不对呢?由于新版本发布或不可抗力的原因,启动猛增或遭遇滑铁卢?

没有细分数据,产品团队无法预知他们产品的未来,运营活动只能靠经验,而辛辛苦苦引进来的用户也就慢慢流失了。

一、可以使用哪些细分策略?

1. 付费用户与免费用户

付费用户通常比免费用户忠诚度更高,更具有用户粘性且更易于促使他们成为超级用户,而免费用户可能并不会将产品视为生活中的必备工具,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流失风险。细分功能可以让团队在保留前者的同时转换后者。

2. 新增用户和活跃用户

新增用户和活跃用户在整个产品链路中处于非常不同的阶段,活跃的用户已经找到产品服务中有足够的价值,可以促使其再次打开。此外活跃用户又分很多情况(在第一篇运营填坑守则中已经讲过)。另一方面,新用户怎么能留下来并且保持活跃度呢?

如果运营同学知道所有留下来的用户都使用了某一个功能,这样就可以“要挟”产品提高这个功能的露出机会,并“胁迫”设计同学将Icon突出,以帮助新用户能成功留下来。

3. 网站/App的使用时长

每个用户可以贡献的时间都有限,但却很有价值。如果用户选择在网站或应用上花费时间,或者进入界面后距第一次有效点击时间间隔很长,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信号。说明用户对产品非常陌生或者产品交互主线不够清晰,但用户又充满一定的好奇心想要看看产品究竟具备什么。

如果他们不花时间,或者进来就可以选择他们想要了解的,或者直接关闭,那也是同样重要。通过按用户使用时长细分用户,可以了解哪些功能,因素和内容与高活跃相关,从而为增加使用时长提供新的想法,或者减少某一部分使用时长(比如:电商支付环节,用时越少支付机会越高)提供更多机会。

二、自定义事件

1. 积极行为动作

添加“关注”的用户与没有“关注”的用户有什么区别?或者一件商品已经购买了一次或复购十次的用户?以及这个产品属性是低频购买商品,还是高频使用商品?

每个产品都有所不同,但知道这一点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或动作,运营同学可以分离出最重要的用户共有的标签,并在这些标签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交叉细分。

2. 消极行为动作

并非所有的用户行为都是积极的,也会发生用户流失,放弃购物车或取消关注等消极行为动作。

通过分析这些行为动作之前发生的事件(例如:服务宕机、延时或新版本发布),运营同学可以将这些问题归集出来:

  • 一是向产品和技术同学反馈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促使其改进;
  • 二是找到流失原因尽可能的在第一时间通过运营手段进行挽回。

对于任意一个互联网产品而言,找到用户的共性和个性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用户细分始终与商业目标相结合,如:成本和利润。每个产品都应该有自己的“套路”来确定哪些数据最有价值。一个由广告驱动的阅读类产品可能会从展现和点击中获得收益,并且还会追踪这些有过点击行为的人群具备什么样的基础属性。

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产品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数据以便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并将这些数据作为你进行用户细分时可筛选的指标。作为交换价值,产品需要满足用户更多的个性化需求,总体来说这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一定要保证数据安全。

  • 社交属性:性别,年龄,语言,常住地,婚姻状况或收入,兴趣,信仰,附属关系或社会经济地位;
  • 行为数据:用户的操作行为,例如访问次数,点击次数,页面停留时间和转化率;
  • 营销数据:是否付费,付费能力,购买偏好 ,购买次数,购买间隔。
  • ……

三、如何做用户细分?

用户细分流程由四个步骤组成:

1. 确定细分的指标

用户细分的指标有很多,刚才上面提到社交属性中的:性别、年龄、地域等;营销数据中的:年费用户、包月用户等,行为数据中的:打开频次,关注行为,注销动作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细分的指标,细分指标的确定由细分目的和目标用户等相关因素决定。

2. 用户信息采集

用户信息包括公司日常运营所积累的用户,通过企业相关调研活动所采集的用户信息,以及第三方合作平台互换的用户信息。

3. 制定细分标准

细分标准并没有一个定型,暂且可以归类为售前、售中、售后。售前细分是粗颗粒度细分,筛选,譬如:时间、社交属性等。

售中细分是根据以往成熟经验模型(案例)可以明确用户行为的细分准则,售后细分为用户类型起初并没有具体的特征形态,根据多个数据特征变量,利用聚类等统计分析方法,而定义的细分标准。

4. 细分用户描述

将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具备其特征的描述,比如:根据用户价值和用户活跃度进行四象限分类为:普通用户、高价值低频用户、低价值高频用户、超级用户,还可以根据用户行为继续往下拆解描述。

4个角度分析:如何通过用户细分找到你的“超级用户”?

关于常用的细分分析方法,下篇会给大家介绍,比如逐步细分法,交叉细分法、统计归纳法等等。

浅谈XSS跨站脚本攻击

seo达人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浅谈 跨站脚本攻击(XSS)

一、概述

1、什么是跨站脚本攻击

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ing),简称XSS,  是指:由于网站程序对用户输入过滤不足,致使攻击者利用输入可以显示在页面上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的代码来盗取用户资料、利用用户身份进行某种动作或者对访问者进行病毒侵害的一种攻击方式。
直白点: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Script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Script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目的。

不同于大多数攻击(一般只涉及攻击者和受害者),XSS涉及到三方,即攻击者、客户端与网站。XSS的攻击目标是为了盗取客户端的cookie或者其他网站用于识别客户端身份的敏感信息。获取到合法用户的信息后,攻击者甚至可以假冒最终用户与网站进行交互。

2、为什么简称XSS,而不是CSS

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ing),为了不和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的缩写混淆,故将跨站脚本攻击缩写为XSS。

3、XSS漏洞成因

 XSS漏洞成因是由于动态网页的Web应用对用户提交请求参数未做充分的检查过滤,允许用户在提交的数据中掺入代码,然后未加编码地输出到第三方用户的浏览器,这些攻击者恶意提交代码会被受害用户的浏览器解释执行。

4、举个例子

[php] view plain copy
  1. <?php    
  2.      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3.      $username = $_GET["name"];  
  4.      echo "<p>Hi,".$username."!</p>";  
  5. ?>  
  6.   
  7. //这段PHP代码的主要作用是从URL获取用户输入的参数作为用户名,并在页面中显示“Hi,XXX”  

(1)正常情况下:我们在url中输入:   http://localhost/test.php?name=Sam    

给参数name传一个值Sam,显示如下图

(2)那么,在非正常情况下呢即:把传递给name的参数值改为一段可执行的Javascript代码)?

我们在url中输入:http://localhost/test.php?name=<script>alert("My name is Sam");</script>

如果我们后台没有进行任何关于传入参数值的过滤,会显示如下图结果


二、XSS生效方式

XSS主要有三种生效方式:(1)构造URL   (2)发布内容式     (3)蠕虫式

1、生效方式:构造URL 

XSS攻击者通过构造URL的方式构造了一个有问题的页面;当其他人点击了此页面后,会发现页面出错,或者被暗中执行了某些js脚本,这时,攻击行为才真正生效。


一般来说,动态页面中会将url中的部分内容回写在页面中。以百度的搜索为例,输入网址:http://www.baidu.com/s?wd=<script>alert("wrong")<%2Fscript>

搜索后会显示如下页面:

因为参数<script>alert("wrong")<%2Fscript>是<script>alert("wrong")</script>转义后的结果,搜索结果页中,会在标题中中和搜索框中回写用户输入的内容。

如果这里没有经过转义处理,则页面中就嵌入了一段script,并执行该代码,并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如果是其他恶意代码,则可能造成破坏。然后攻击者将此URL广为传播——比如说,以报错的方式发给百度的管理员,管理员打开这个URL就中招了。


下面我们来通过下图,图解XSS


举例

例1、

若未对XSS进行预防

我们在URL中正常输入如下,搜索结果会如下图显示:beijing  的相关词条

如果在url中非正常输入如下的话,查看源码后input的value属性值会自动变为  <script>alert("xss test")</script>


若已对XSS进行了预防,

非正常输入后则会显示如下图:


例2、

若未对XSS进行预防,

在URL中输入红框中的值,搜索后则显示如下:

若已对XSS预防,

则搜索结果如下图:


2、生效方式:发布式内容

构造URL攻击方式传播范围有限,被攻击者只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就可以避免,因此这种手段的危险性比较小。相比之下,通过发表内容构造的XSS的危害就大了很多。

在可以发表内容的论坛、讨论区、吧、博客、微博等网站上,用户发表的内容会保存起来,允许其他用户浏览。这些保存的内容显示在页面上的时候,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处理,也会把攻击者精心构造的内容显示出来,访问该内容的用户就此中招。如果该页面流传广泛,则影响会更加深远。

拿 留言板举例

例、

留言板的任务是把用户留言的内容展示出来。正常情况下,用户的留言都是正常的语言文字,留言板显示的内容也就没毛病。

然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不按套路出牌,在留言内容中丢进去一行”<script>alert(“mdzz”)</script>
之后当浏览这条留言的时候,就会弹出如下信息框。


3、生效方式:蠕虫式 

最暴力的方式是使用蠕虫——就是首先发一个有问题的文章,浏览者阅读时会被暗中执行恶意代码,发表一篇新的文章的,该文章也含有同样的恶意代码。这样有可能在最快时间内将攻击铺满整个网站。蠕虫式攻击将暗中偷偷摸摸的攻击行为变成了光明正大的攻城拔寨,极容易被发现和修复。


Eg:早在2011年新浪就曾爆出过严重的xss漏洞,导致大量用户自动关注某个微博号并自动转发某条微博。(蠕虫式)
它以吸引人眼球的方式,让当微博用户主动点击攻击链接。之后微博网友会立刻执行一段有害代码,造成三个结果:发布一条微博;成为攻击发起人的粉丝;向其他好友发送含同样链接地址的私信。新浪微博很快发现这个漏洞,删除了含攻击链接的微博内容,并将攻击发起人ID删除。


注:上面我们只是为了方便以弹窗举例,但是XSS攻击方式绝不是弹窗这么简单


三、XSS攻击实例

(1)XSS偷取用户信息

(2)XSS盗取Cookie

(3)XSS钓鱼网站

(4)XSS蠕虫攻击

四、XSS的破坏方式

(1)破坏页面结构:用户输入的内容包含了html的标签,与前面的标签等闭合,导致页面的DIV结构发生变化,页面错乱。

(2)破坏显示内容:用户输入的内容包含了单引号或双引号,与前面的单引号或双引号匹配,导致后面的内容丢失,显示不出来。

(3)破坏JS:用户产生的内容直接输出到js片断中,但仅转义少数字符不能保证排除攻击,所以容易导致JS被破坏

五、XSS攻击 绕过过滤的一些简单方法

1、大小写绕过

这个绕过方式的出现是因为网站仅仅只过滤了<script>标签,而没有考虑标签中的大小写并不影响浏览器的解释所致。

例:

如果我们在URL中输入:  localhost/test.php?name=<script>alert(''hey!")</script>     

,由于网站对<script>标签进行了过滤,所以搜索后什么都不会发生。

而如果我们输入:  localhost/test.php?name=<sCript>alert(''hey!")</scRipt>  

,实质就是改变了<script>的大小写,则结果如下图所示,我们又愉快的弹出了弹窗。



2、利用过滤后返回语句再次构成攻击语句来绕过

即我们输入一串原始值,网站将输入的原始值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值仍是一段可执行的代码。

让过滤完script标签后的语句中还有script标签。
      即:<sCri<script>pt>alert("hey!")</scRi</script>pt> 过滤后
仍为可执行的JS代码<script>alert("hey!")</script>


如下图:将参数name值设为<sCri<script>pt>alert("hey!")</scRi</script>pt>

,输入后仍会出现弹窗



3、并不是只有script标签才可以插入代码!

当script标签已经被完全过滤后,前面两种方法就都不会成功。
莫慌,能植入脚本代码的不止script标签。

例如:我们用<img>标签做一个示范。
我们利用如下方式在URL中输入:http://localhost/test.php?name=<img src='w.123' onerror='alert("hey!")'>  
之后就可以再次愉快的弹窗。(因为我们指定的图片地址根本不存在也就是一定会发生错误,这时候onerror里面的代码自然就得到了执行。)


以下列举几个常用的可插入代码的标签。
<div onmouseover=‘do something here’> 当用户鼠标在这个块上面时即可运行(可以配合weight等参数将div覆盖页面,鼠标不划过都不行)
类似的还有onclick,这个要点击后才能运行代码

4、编码脚本代码绕过关键字过滤。
有的时候,服务器往往会对代码中的关键字(如alert)进行过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将关键字进行编码后再插入,不过直接显示编码是不能被浏览器执行的,我们可以用另一个语句eval()来实现。【eval()会将编码过的语句解码后再执行】

alert(1)编码过后就是\u0061\u006c\u0065\u0072\u0074(1),

所以构建出来的攻击语句http://localhost/test.php?name=<script>eval(\u0061\u006c\u0065\u0072\u0074(1))</script>

如下图执行后又会出现弹窗


5、组合各种方式
在实际运用中漏洞的利用可能不会这么直观,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甚至组合各种绕过方式来达到目的。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特斯拉将会为 AutoPilot 9.0 设计一个全新的 UI 界面

蓝蓝设计的小编

即将来到的 AutoPilot 9.0 更新,「开启部分全自动驾驶」的功能可谓是吊足了许多人胃口。虽然马斯克已经在 Twitter 上透露了一些消息,但还是有许多坐不住的粉丝 @elonmusk,想要知道更多的新消息。

主流验证码调研说明文档

seo达人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1、文档说明

寻找主流验证码提供使用公司与样例及其可能的破解价格

2内容概述

3 ------ 图像字符类型验证码

4 ------ 行为类型验证码

5 ------ 逻辑识别类型验证码

6 ------ 资料总结与价格汇总

3. 字符类型验证码

 

3.1 百度搜索字符验证码

简述:

普通字母数字干扰倾斜验证码

出现位置:

登录百度搜索时可能出现

图片样例:

 

出现前提:

网络异常(非人类访问可能性大)

 

3.2 百度经验字符验证码

简述:

普通字母数字颜色块干扰倾斜验证码

出现位置:

发布百度经验可能出现

图片样例:

 

出现前提:

 

 

3.3 百度贴吧中文验证码

简述:

扭曲中文拼音干扰验证码

出现位置:

贴吧发布帖子的时候可能出现

图片样例:

 

 

3.4 YY字符验证码

简述:

在较大的图片中的小部分随机区域出现倾斜数字字母验证码。

出现位置:

YY登录页面

图片样例:

 

 

3.5 stream数字中文验证码

简述:

扭曲中文数字干扰验证码

出现位置:

异地登录可能出现

图片样例:

 

 

3.6 谷歌字符紧凑扭曲验证码

简述:

字符紧凑扭曲验证码

出现位置:

异常流量访问可能出现

图片样例:

 

 

3.7 京东字符重叠验证码

简述:

字符紧凑扭曲验证码

出现位置:

异常流量访问可能出现

图片样例:

 

 

 

4. 行为验证类型验证码

 

4.1 淘宝登录行为验证码

简述:

需要鼠标拖动到最右边完成的验证码

出现位置:

在淘宝登录页面出现

图片样例:

 

 

4.2 极验第二代行为验证码

简述:

极验专职做验证码,需要通过滑轮完成拼图。

出现位置:极验官网

图片样例:

           

 

4.3 极验第三代行为验证码

简述:

极验专职做验证码,按键点击再分析浏览记录和特征判别。类似谷歌第三代验证码

出现位置:极验官网

图片样例:

        

 

 

5. 逻辑识别验证码

 

5.1 12306逻辑识别验证码

简述:

12306登录界面识别验证码

出现位置:12306登录界面

图片样例:

        

 

5.2 外国网站逻辑识别验证码

简述:偶然见到,还没有具体来源

出现位置:网络来源(未知)

图片样例:

         

 

5.3 落伍者点击提示验证码

简述:

来自落伍者网站依次在图片中点击提示的字符

出现位置:落伍者网站登录时

图片样例:

         

 

5.4 腾讯安全验证点击提示验证码

简述:

来自腾讯安全验证时依次在图片中点击提示的字符

出现位置:腾讯安全平台

图片样例:

         

 

 

 

5.5 逻辑数字汉字加减验证码

简述:

某网站下订单时出现数字加中文逻辑处理验证码。

出现位置:网络来源(未知)

图片样例:

 

 

5.6 逻辑拼音验证码

简述:扭曲的中文文字

出现位置:网络来源(未知)

图片样例:

 

5.7 谷歌路标识别验证码

简述:提示生活场景图片,由用户点击路标之类。

出现位置:谷歌异常访问时出现

图片样例:

 


6. 验证码搜集总结

 

搜集了验证码业内3大类型下的17个变种形式。

 

所有字符型,逻辑型验证码均可以通过打码平台进行破解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