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用户体验要素

用心设计

我们整天都在说用户体验,设计师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优化产品操作流程及视觉层级的排布,作为设计师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一个体验细节和产品去讨论,去争执.

浅谈用户体验要素

设计追波风

涛涛

13年底,Intercom 的产品VP Paul Adams 在 Intercom 官博发表了 一篇博文 。文章讲述了网络上设计社区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意是“许多设计师在社区中分享的作品往往是为了炫技,而产品的逻辑通常都经不起推敲的,真正优秀的设计应该从更高的层面出发,而不只是做表面上的工作”。

文章发布后,在 Twitter 、HN 及博客评论下引起了反响。虽然部分内容在一些设计师眼里看起来比较有攻击性(也就是俗称“开喷”),甚至还带有些地图炮,但是文中关于“设计的四个层次”以及“when..I want to..then I can...”等设计观点和方法论都非常值得我们回味并运用到工作当中。

交互设计师,你原来是这样的“线框仔”

用心设计

之前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关于“线框仔”的问题,其实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便写下了以下答案,希望交互设计师都能是真正的设计师而不是沦为“线框仔”。

xiankuangzai.jpg

微信官方发布的微信应用号(小程序)设计规范

用心设计

微信小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微信设计中心针对在微信类上线的小程序页面总结的设计指南及建议。以下设计原则都是基于对用户的尊重的基础上的,旨在微信生态类建立有号、、一致的用户体验的同时,顺应和支持各业务需求设计,实现用户与程序的共赢。

shejiguifan-2.jpg


三条路径成为经验丰富的设计师

用心设计

高级设计师并不是一个终点。新年目标:三条路径成为经验丰富的设计师

956790.png

顾振宇:Ubiquitous Fun-交互设计的享乐主义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论坛-体验和交互设计分论坛

涛涛

演讲题目

Ubiquitous Fun-交互设计的享乐主义未来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品“可用性”问题会逐渐淡出我们的讨论主题,同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总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实用性”价值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交互设计会越来越关注人们对精神享乐的无止境的追求,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人类向更健康的行为方式进化。

跟着电台动起来 如何设计跑步的垂直场景

涛涛

用户真的有通过电台App来跑步的需求吗?

这是我们在规划这个产品功能时的第一个问题。即使在音乐类软件都已经上线了跑步相关功能的当下,我们依然发问——真的有人,通过电台App来跑步吗?

如果仅仅是针对现在电台类App,那需求一定是微乎其微,不同于音乐统一的内容属性,电台类内容属性太丰富——音乐时间短,小说时间长;相声很搞笑,新闻很严肃······这些内容决定了他们天然就不能像音乐一样随机重组。

有时候我们需要退一步来思考需求。

做好4个细节设计,让移动APP 用户体验脱颖而出

用心设计

启动页、空状态、动画反馈、框架界面… 今天提到的这4种状态,都是容易被忽视,而又能让移动App 脱颖而出的细节。如何做好这4个细节的用户体验设计?今天这篇好文总结了关键的几个原则。


图片搜索结果


科普好文!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与设计方案的评价维度

周周

编者按:很多同学不清楚交互设计师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一个App 的交互,不过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一、交互设计师的价值

1. 职能价值

将需求转化为解决方案的能力(将模糊抽象的需求转化成清晰具体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这个价值是最基本的专业价值,但你千万不要觉得你做的仅仅是用软件画几个页面而已。

例如你接到一个扫码申请加入群聊的需求,你的任务不只是将申请加入的页面画出来,而是要考虑整个用户场景,就比如用户申请入群后,如果审批人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相当于服务器没有接收到任何指令,那申请的页面怎么反馈呢,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所有交互设计师要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其中要考虑正向、反向、闭环等各种场景。

多端统一,内容至上——微云WEB改版小结

涛涛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近期,我们对微云WEB端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改版。这篇文章简要记录了改版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为什么要改版

微云WEB端与移动端体验不一致。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项目团队把多数资源都分配给了移动端的研发,桌面端的功能和体验得不到及时的跟进,导致用户在两个平台上的体验存在很大的落差。

微云WEB端的设计较为陈旧。苹果iOS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UI设计行业日新月异,设计理念不断进化向前,微云WEB端的设计已经多年未更新,早已经不起当下设计原则的检验。

 

改版前的思考

两端的体验对齐需要解决很多矛盾。想要将WEB端的体验与移动端统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听起来好像只要把交互框架和视觉风格直接照搬过来就好了。但实际上要对齐的是两种使用场景的体验,这中间要调和的是小屏幕和大屏幕的矛盾,触摸操作和键鼠操作的矛盾,两种不同概念模式和心智模型的矛盾。

新的设计除了符合潮流,还要更具前瞻性 。想要做出可持续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潮流的走向,从拟物到扁平,从形式到内容,从工具化到情感化,设计潮流的走向一直没有变,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越来越注重用户更深层的需求。

项目团队在WEB端的资源投入注定了设计更新迭代的频率会很低。想要改版后的设计能够长久地支撑产品的发展,需要设计师把眼光放远,通过了解产品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更有前瞻性的设计。

 

求同存异的两端统一

品牌统一性

在设计一款产品不同平台客户端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品牌的统一性。Logo、字体、品牌色、品牌调性甚至是文案的措辞规范都是需要严格保持一致的。保证品牌的统一性,有助于塑造品牌形象,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信任。

01

交互框架的对齐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移动端和WEB端的主界面,单纯从视觉上,已经很难看出这是同一款产品。虽然在页面结构上两端并不一致,但各自也都符合所在平台用户的操作习惯。

02

旧版WEB端虽然在视觉风格上是扁平的,但是在信息层级上却并不扁平,仅仅顶部的信息就有三层,过度的结构化使整体页面看起来过于复杂,用户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内容上。我们对WEB端顶部元素重新归类整合,主要功能入口的布局和移动端进行了统一,通过引入移动端的编辑态逻辑,常态下隐藏了所有的操作按钮,将顶部区域的三层信息减少为一层,使其看起来更加清爽。

03

正如上面所说,虽然我们追求多端统一的用户体验,但手机和电脑的操作场景差别很大,用户在不同的平台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操作习惯。移动端的多级导航设计是针对小屏幕局限性做出的一种妥协。在空间足够大的WEB端,所有的二级导航都可以平铺出来,这样可以减少一个层级,因此,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左导航结构。通过对导航项归类的方式与移动端统一。

04

品牌调性和视觉风格的对齐

在视觉风格上,微云移动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蓝色的品牌色和线型的图标, 在尝试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WEB端尺寸比较大,大面积使用蓝色会加重用户的视觉负担,分散用户对内容信息的注意力,因此,在色彩方案上最终选择了纯白浅灰作为主色,蓝色作为局部点缀,以下是改版后的一些核心页面。

05

秉承着简洁、自然、易识别的原则,我们对所有的小图标进行了优化。简化了旧版本中的复杂表达,并对默认态、hover态和选中态进行了规范。

06

文档类型图标也和手机端进行了对齐,将文件格式进行分类整合,同类型的格式采用同一个图标,将格式后缀在文件名中显示出来。在不影响识别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

08

内容至上的前瞻性设计

全新的缩略图模式

内容至上是当今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结合微云未来的重点方向——办公体验,我们进行了一些对内容的深入思考。

在网盘的使用场景中,什么才是用户关注的内容?早期的文件管理产品把文件图标、文件名定义为内容,文件被包装成一个个方块,或是一行行的列表,文件间的差异只靠文字来体现。面对这样的界面,用户对文件的识别是十分低效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如今的网盘场景中,图片是最容易识别的,因为它做到了文件本身内容的外显。

在面对一个一个被包装的文件时,用户容易被触发的行为局限于整理、删除等基础操作,只有在能够看到文件本身内容的时候,才更容易触发编辑、分享、共享协作等更加沉浸式和更具社交性的操作。这就好比你走进一个仓库看到货架上的一个个箱子,你会想要把他们分类、摆放得更整齐。但是当你走进一家商店,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你才会有挑选、对比和购买的冲动。

秉承着这个理念,我们反观图片之外的其他文件类型,道理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在改版中引入了全新的缩略图模式,在新的缩略图模式下,单个文件的可视区域被放大,用来承载文件本身的内容。虽然一屏可以展示的文件数减少了,但展示出的有效信息是大大增加的,除了让每个文件在视觉上有了独特性,提高了检索效率,也更容易触发用户更多的后续行为。这对于产品本身的价值相信大家都懂。

09

技术过渡时期的体验补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让更多的文件内容外显在技术上必然要走一段路。在技术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对体验进行一些弥补,在缩略图的文档图标的设计中,我们尽可能的把文件的内容样式图形化;同时,为了保证识别性,那些图标比内容形式更具特征的文件,保留了图标设计的形式。

10

写在最后

微云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更自然的使用体验,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设计上,我们都秉承着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不断打磨每个细节。WEB改版也是如此,这一期改版我们对WEB端的框架和方向进行了调整,在接下来的二期、三期.....我们会不断深入到各个模块,进一步提升WEB端的用户体验。在这个对于个人网盘来说最坏的时期,微云会长久的发展下去,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更多酷炫的新功能新体验已经在路上。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