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视觉设计变得+有说服力的4个步骤

博博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视觉设计有一个天然的困难,因为视觉风格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所以设计师很难说服领导和其他人认可这种感受。如果恰巧你的设计和需求方的审美一致那都好说,但是如果不一致,那就有设计师好受的了。另外视觉设计也很难被衡量评判,也许团队都认为设计的不错,但是有什么客观的证据去证明这个设计真的就是对的吗?所以视觉设计师这个职业上升天然就有一道坎。

但是更可悲的是,我发现很多设计师并没有很努力去改进这种状态,因为长期的压抑和抱怨,很多设计师更乐忠于学习技巧工具和新的设计风格,而不是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探索研究。设计成果是否能帮助项目不重要,设计的够不够屌、能不能拿得出手、能否被同行表扬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今天想分享一个很古老也很基础的设计流程,当我们团队在遇到视觉设计难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试着通过这个方法找到灵感和把方案顺畅的推进下去。

为移动端方案设计演示而生的DEMOO使用秘籍

博博

外星来的苹果:之前提到腾讯出了一款轻便的Demo演示工具,今天这篇文章以全民K歌原型制作为例,介绍从无到有创建一个原型的流程,并在每一个流程中介绍该流程的技巧。

对于每一位设计师的日常工作来说,如何有效阐述自己的方案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只是一张原型图方案,无论标注得多么清楚,都会有一定的沟通理解成本,所以通常都会需要一个原型demo来帮助大家对方案进行直观的演示,以此阐明方案的各类细节、操作体验等等。为了帮助大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简单地制作原型demo,Demoo应运而生。

Demoo是基于web设计搭建的一款在浏览器内进行可视化操作的工具。通过上传平面稿件,用手势或触点热区的方式把界面关系连接起来,加入连接转场,输出一份仿真APP的、可体验操作的设计方案,满足在电脑、会议投影现场及手机上体验操作。点击这里可查看更详细介绍:《为移动端方案设计演示而生的DEMOO》

百度智能手表OS创新设计(交互篇)

用心设计

2015
年Google、Apple、阿里、华为均推出了智能手表或其操作系统,同时来自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Apple Watch
2015年的全球出货量达到1500万支,可以说2015年是智能手表的元年。由于早期Android Wear
的部分服务无法在国内使用,各大互联网公司设计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更是风起云涌,如出门问问、YunOS、TencentOS等等。但是由于业内对智能手
表的形态尚处于探索阶段,多数产品对于手表平台所要承载的任务和信息并没有进行清晰的定义。百度MUX智能硬件团队从去年年初开始接手百度智能手表OS的
设计工作,认为相对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场景,智能手表在信息和任务维度更加轻量,呈现“微粒化”的点状用户体验。需要重新设计承载他们的容器。本文希
望从智能手表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层面与设计师们分享“微粒化”设计的经验。

如何设计好用的触控手势

用心设计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机互动频繁,由设备驱动的世界中。

随着触摸屏逐渐成为移动设备的标配,多点触控手势的广泛应用,让我们与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笔记本电脑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宽广的联系方式。我们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手势与屏幕上的各种元素进行互动,使许多曾经不曾想或者不敢想的人机交互方式变成了现实,同时手势操作的应用降低了人与物理设备之间的沟通的门槛。

读书笔记:给你的色彩重命名——红色篇

博博

按照chunso的观点,颜色无所谓美丑,对于颜色的判断完全是一种主观的经验。很多书里都有提到儿童和原色的关系,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设计给儿童的作品必须得是原色,然而,事实证明,儿童其实并非那么喜欢原色,这种错误的判断源自大人眼中的儿童的世界,而非真相。



这本书引导我往下继续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舍弃了旧有的对颜色判断,给大家打开一扇新的从未触碰的色彩大门。而设计师要做的,必须排除掉自身受到的社会文化的观念影响,而从一个全然纯真的初生婴儿的眼光出发来研究配色。这也和我曾经的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有关,我们真的已经认识了所有的色彩吗?是否还有些色彩是我们人眼无法观测出的?因此,我们这篇笔记主要摘录书中开头部分——调色板的扩展,色彩的名称。这是我们了解色彩的开始。

手机终端纯文本阅读体验的研究方法分享

用心设计

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比例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结果同时显示,在新兴 媒介中,移动阅读领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达33.82分钟[1]。为了给手Q公众号用户提供更好的文章阅读体验,我们进行了纯文本文章阅读体验的研 究。
本文主要分享一下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确定过程,第一部分主要从影响移动阅读绩效的指标体系入手,介绍本研究背景下如何确定评估指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未来的研究展望。

手机终端纯文本阅读体验的研究方法分享


让视觉设计又又有说服力的4个步骤 (转载)

用心设计

视 觉设计有一个天然的困难,因为视觉风格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所以设计师很难说服领导和其他人认可这种感受。如果恰巧你的设计和需求方的审美一致那都好说, 但是如果不一致,那就有设计师好受的了。另外视觉设计也很难被衡量评判,也许团队都认为设计的不错,但是有什么客观的证据去证明这个设计真的就是对的吗? 所以视觉设计师这个职业上升天然就有一道坎。

但是更可悲的是,我发现很多设计师并没有很努力去改进这种状态,因为长期的压抑和抱怨,很多设计师更乐忠于学习技巧工具和新的设计风格,而不是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探索研究。设计成果是否能帮助项目不重要,设计的够不够屌、能不能拿得出手、能否被同行表扬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今天想分享一个很古老也很基础的设计流程,当我们团队在遇到视觉设计难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试着通过这个方法找到灵感和把方案顺畅的推进下去。

1

读书笔记:重命名你的色彩——黄色篇

博博

作为光的颜色,黄色可以作为挽救黯淡色调的救世主,赋予画面更多活力。另外,黄色是一种最稳固的颜色,也就是说,就算是增加它的明度,它也不会偏离本色太远。



黄色本身的亲和气质让它又似乎被看作可有可无,作者在书中表达了对“用光很好”的这项设计技能的期待,那就是要花费千军万马之力才能促成的效果。由于光是画面和色彩得以呈现的前提,因此,黄色必定是画面的基础色,尤其是表现自然和现实场景时,黄色的运用就会让画面看上去更加自然。


润物细无声!卡片式设计是如何占领设计圈的?

用心设计

正如同你所看到的,充满魅力的卡片式设计已经不仅仅是设计趋势了,它早已流行开来。这种设计手法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占据主流的移动端,响应式设计成为标准配置,简约、扁平和极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欢迎,卡片式设计自然而然成为了大家的选择。

读书笔记:给你的色彩重命名——橙色篇

博博

与临近的红色和黄色相比,橙色看起来似乎不像它们那样特别。它经常被认为是一种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暧昧的色彩。



每种颜色都会有某种情感偏向,但是橙色的情感确是非常暧昧的,它游离在红色和黄色之间,作为暖色而存在。因此,一种暧昧的暖色的配色技巧必定有我们可以研究的地方。



简述



橙色的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暧昧感使得它比红色更加温和,比黄色更加老练,即它有一种中性的魅力。换句话说,它可以弥补红色和黄色的缺陷。因此,在各种商业设计中,橙色比红色和黄色应用得更为广泛。特别是在关于餐饮和商城方面的设计中,橙色被大量运用。而现在也有很多代表着“新生代”的这类创意机构也选择运用橙色表现他们的年轻活力。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