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的用户界面设计

前端达人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些 Good UI 在一些项目中获取的设计以及运营策略等方面的经验。

 



作者:夜小七_PD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QyODg0.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单几招提升设计

前端达人

这一次主要讲PS中图层样式的一些使用技巧。

 

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教程就在这里,不弃不离……

 

 



作者:牛MO王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Q5OTY4.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它们‘长’得差不多,为啥结果却是相反的呢?

涛涛

· 同样是收钱,为何微信转账可以在【电脑端】接收,而微信红包只能在【手机端】进行?

· 同样是显示订单节点,为何快递物流是【倒序】,而外卖却是【正序】?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前端达人

引言
在UI设计的艺术领域里,有三个被广泛运用并备受赞誉的设计元素,它们被形象地称为“三大法宝”,
分别是阴影设计、圆角、透明
,对于初学者和设计师们来说,它们仿佛是提升界面层次感和吸引力的魔法棒。尤其是在设计卡片布局时,很多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应用系统默认的阴影效果,觉得这样能为设计增添不少魅力。
 
然而,真正让阴影效果发挥最佳作用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地添加它,而在于如何根据不同的设计场景和需求,精心选择并设置阴影。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在UI设计中巧妙运用阴影这一元素。
 
阴影的选择和设置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光源位置、界面风格、元素功能等。通过精细调整阴影的大小、透明度、模糊度和颜色等属性,我们可以让阴影与整体设计完美融合,为界面增添立体感和深度,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的视觉混乱。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阴影的特性和运用技巧,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阴影这一UI设计利器,为作品增添更多的魅力和吸引力。
 
目录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1.  背景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设计领域同样如此,特别是在我们所关注的界面设计中。
界面中的阴影就是让物体拥有来源于真实物理世界一样的空间特性
 
在设计的早期阶段,界面元素的设计往往倾向于尽可能地模拟现实世界的物体,以此拉近用户与互联网产品之间的距离,降低其陌生感。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对高效迭代的需求,许多模拟真实世界的细节被简化或优化,以突出用户最为关心的质感、层次感和深度。在这里,阴影元素尤为关键,它成为了构建界面深度感的核心。
 
阴影在界面中的应用,使得元素能够自然地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通过调整阴影的大小,我们可以清晰地传达出界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和优先级,从而降低了用户理解界面的难度,帮助他们更快速地识别所需信息。这种设计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让界面设计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2.  阴影的原理
2.1 为什么需要使用阴影
在界面设计中,当用户进行操作时,有时会导致两个物体因为位置的调整而发生表面上的重叠。当这种重叠发生时,如果物体的不透明度或对比度不够显著,用户往往会遇到识别上的困难,即难以判断哪一个表面位于另一个表面的前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清晰界定每个表面的边缘。通过明确这些边缘,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因重叠而产生的混淆,帮助用户更轻松地辨识不同表面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避免这种“尴尬”的重叠现象,提升用户体验和界面的清晰度。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从上面可以看到,我们有三种处理方法:
 
方式一:
阴影显示表面边缘、表面重叠和高度。
方式二:
不同的表面颜色显示表面边缘和重叠,但不显示高度。
方式三:
不透明度显示表面边缘和重叠,但不显示高度。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阴影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展示表面之间的高度。
 
2.2 阴影的影响因素
 
阴影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的物理现象。阴影受
光源的方向
以及
物体与物体之间相对高度
的影响。
 
在界面中,我们往往通过模拟元素的投影直截了当的来告诉用户,元素的空间关系。
 
物体越低,优先级越低,其阴影小而锐利,反之物体越高,优先级越高,其阴影越大越柔和。在设计中常见的阴影影响因素有X轴、Y轴、模糊、扩展。
 
X轴:
这是投影延水平面或者X轴位置的偏移,控制着顶部和底部的阴影;
Y轴:
这是投影延垂直面或者Y轴位置的偏移,控制着顶部和底部的阴影;
模糊:
调整阴影颜色的模糊或者羽化;
扩展:
控制着阴影的大小以及前景与后景之间的距离;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3.  阴影的状态与形式
当界面中的组件失去阴影效果时,用户在操作时可能会因为视觉上缺乏变化而感到困惑,对页面内的层级关系产生疑虑,进而觉得内容显得混乱,增加了理解和使用界面的难度。
 
用户通常期望界面元素之间能在空间上有所区分,以实现更为直观和流畅的交互体验。
常见的阴影状态分为常规和悬浮两种。
 
常规阴影:
这是不进行任何操作时界面的默认阴影样式,通常表示为零级阴影状态,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觉层级参考。
 
悬浮阴影:
当用户与界面进行交互,如hover态时,元素可以使用一级阴影,甚至根据特定场景需求,可能采用二级或三级阴影状态。这种动态变化不仅提升了界面的趣味性,也增强了用户对于元素状态变化的感知。
 
阴影在界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直观地体现元素的层级关系。不同的阴影高度代表了不同的层级,阴影的强度则由元素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决定。因此,物体的高度直接影响了其阴影的大小和模糊程度。物体离地面越远,其阴影通常越大,模糊值也相应增高。
 
在antdesign设计系统中,采用了代表四个不同高度级别的阴影来适配界面中的元素,而不是像某些美国网页设计系统那样采用六种不同的高度。这四个阴影级别各自对应着不同的高度层级,并且拥有独特的属性,以确保界面元素在视觉上既清晰又和谐。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0 层:
物体紧贴地面,投影与物体完全重叠,在界面中不对此层定义阴影值。
如:
筛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1 层
: 物体位于低层级,此时物体被操作(悬停、点击等)触发为悬浮状态,当操作完成或取消时,悬停状态反馈也跟随消失,物体回归到原有的层级中,如:卡片 hover 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2 层:
物体位于中层级,此时物体与基准面的关系是展开并跟随,物体由地面上的元素展开产生,会跟随元素所在层级的移动而移动。如:
下拉面板
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3 层:
物体位于高层级,该物体的运动和其他层级没有关联。如:对话框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4.  阴影的应用
4.1 真实的反馈
模拟真正状态下的阴影,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变化过程进行三层拆分,让原本生硬的阴影变的更加柔和。
上图展示了不同级别阴影的从低到高不同层级变化过程
上图展示了不同级别阴影的从低到高不同层级变化过程
 
4.2 光源方向原理
阴影的偏移由组件的位置决定,确保同一套组件在光源方向的一致性。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阴影的位置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至关重要。按照光源方向的逻辑,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阴影的三种常见应用:
 
阴影向左:
当元素(如导航栏、抽屉组件或固定表格栏)位于屏幕右侧时,向左的阴影能够突出这些元素,并暗示它们是可交互或可扩展的。
 
阴影向右:
对于位于屏幕左侧的元素(如导航栏、抽屉组件或固定表格栏),向右的阴影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强调这些元素的存在和重要性。
 
阴影向下:
阴影向下通常用于组件内部或组件本身,以营造立体感和层次感,这是界面设计中比较常规且有效的视觉处理方法。
 
05.  总结
阴影设计在界面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增强设计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能有效地引导用户的注意力,提升用户体验。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阴影在不同位置所代表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我们还详细的了解了阴影的变化过程,在对应的工作中,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层级来设置阴影,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我们对阴影这种常见技法有深入的了解。
 
以上就是我对阴影设计见解和总结,我非常期待能够与你分享更多的想法,并一同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揭秘UX文案魔法:撰写引人入胜的文案细节,让你的产品会说话!

鹤鹤

3月中旬,“Apple ID将成历史”的话题登上热搜,科技网站MacRumors爆料苹果预计将在今年把“Apple ID”更名为“Apple Account”,届时,使用超20年的“Apple ID”逐步淡出视野,成为记忆。看似简单的文案更改,其背后考量可能是复杂的。仅从文案的字面含义来看,“ID”指的是可以代表某个身份的一串数字或编码,服务于“认证”环节的工具属性更强,而当前苹果给“Apple ID”的定位却是“一个账户尽享Apple所有服务”,显然“Account(账户)”的含义更加宽泛,即能代表身份标识,又可以包含自定义设置、功能权限、服务状态等所有个人相关的信息,文案更加符合实际定位,精准地表述也让用户容易理解和区分。

同样是为了降低用户困扰,提升行为数据,2021年,苹果发布iOS 14.5时,其播客服务将“订阅”功能更名为“关注”,因为据市场分析机构Edison Research的调研数据显示,有47%的人认为“订阅”播客需要付费,这意味着过去几年,可能有很多用户因为担心收费而不使用播客服务,造成大量用户流失。更名为“关注”后,文案表述不容易发生歧义,可以消除用户不必要的担忧。

构建高效标签体系:如何优化平台权益感知,提升用户体验?

鹤鹤

 
一、前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标签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标识,它们成为了连接用户与信息的重要桥梁。从购物网站上的商品分类,到社交媒体上的话题标签,再到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标签无处不在,默默地引导着我们的视线和选择。

特别是在B2B领域,标签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在百度旗下的B2B平台爱采购上,一个精心设计的标签体系不仅能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展示产品信息,还能助力买家快速找到所需商品,极大地提升了交易的效率和便捷性。

一个优秀的B2B平台标签体系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将以爱采购为例,深入探讨B2B平台标签体系的设计优化思路。

首先,标签需要具有明确的信息传递功能。在爱采购平台上,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展示商品的各种信息,如功能、价格、活动优惠等。这些标签不仅能帮助买家快速了解商品的特性,还能引导他们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标签的分类和标记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合理的分类和标记,爱采购平台能够将海量的商品信息有序地呈现出来,让买家能够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同时,这也为卖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产品优势的机会,增加了商品的曝光率和吸引力。

一个优秀的标签体系还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随着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演变,标签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调整。爱采购平台通过引入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标签体系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确保了标签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常见的标签&作用
 
标签常用于展示内容/功能/商品/活动/价格/身份等信息,用于对高优信息进行标记&分类,辅助用户决策。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2、标签对爱采购平台的作用
 
爱采购作为百度旗下的企业一站式采销平台,致力于让买家直接接触海量商品和优质商家,同时还为卖家提供商家运营后台,帮助他们快速实现交易目标。在平台上,经过认证的商家和商品信息将会被打上相应的标签,确保真实性和实力资质。这些标签不仅展现了商家的优势,更是他们宝贵的会员权益。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3、原标签体系因何而变
 
平台的slogan从“买卖好货源,做出好生意”转变为“定制、批发、找工厂就来爱采购”的阶段中,逐步推出「实力品牌」「交易服务」「加工定制」「资质认证」四类标签权益。当推出新权益时,为了快速树立用户认知,将新权益的标签权重进行强化。但随着权益体系的逐步完善,各类标签优先级排序不合理、不清晰等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用户对各种权益的价值认知。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4、新标签体系如何求变
 
我们从平台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标签权重进行排序和分类、统一标签的构成形式,致力于建立统一的标签体系,统一会员权益的感知,完善设计规范,并建立标签建设的协同机制,以规范后续标签的更新迭代产出。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二、分类-排序-收敛
 
1、标签分类
 
现有的标签从B2B平台的属性和用户的视角来看,可以分为六大类:会员类、认证类、服务类、交易类、保障类、资质类。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2、标签排序
 
各类标签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但在设计表达时,需要从助力买家寻找优质店铺&服务这一核心情境出发,根据平台对标签的综合定位和用户的心智感知,定义标签的权重排序,并划分出强中弱三个梯级,以便后续的标签样式系统优化。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3、标签收敛
 
1)样式收敛
 
新权益推出时,常基于应用场景用“位置”和“样式”强化对应的标签。随着权益体系的完善,一个标签存在多种样式使得权益表达的不统一,影响了用户对标签价值的认知。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标签样式的数量进行收敛。保留符合标签权重和通用性强的样式,作为标签迭代的基础范式。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2)应用收敛
 
常规非特色信息使用标签,反而影响其他标签的权重和页面的阅读效率,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需要通过视觉降噪来提升页面的可阅读性。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三、统一标签体系的构成
 
1、形
 
标签的大小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而标签的宽度常根据内容的长度进行适配。因此,在规则定义上,标签的大小会受到其高度的影响。
 
  •  
    大标签(高度18-22Pt):常用于表格、表单等信息密度相对较低的场景,使用相对较大的标签,以便与其他信息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  
    中标签(高度15-17Pt):最常见的标签大小,常用于Feeds、用户信息卡等场景中。
 
  •  
    小标签(高度12-14Pt):由于面积较小,通常用来承载辅助信息,常见于Feeds等场景中。
 
结合爱采购平台的核心场景和常用文字字号,16Pt的标签高度与其他信息的大小比例最为平衡,故选择16Pt的标签高度作为基础大小。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在标签的造型上,可以将其分为常规形和异形两种类型:
 
  •  
    常规形:常见的标签为矩形,具有规整有序的外观,阅读效率较高,有较强的通用性,适用于列表等大部分场景。
 
  •  
    异形:异形标签的形状较为自由,由于其差异化较大,会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适用于特殊的身份表达、大促活动等场景。
 
在统一的场景中,同属性类型的标签形状应该保持统一和谐,避免在相同类别的标签中混用不同形状,造成视觉上的不统一感。通过统一标签形状,可以提升用户对标签信息的识别和理解。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在标签的圆角上,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状:
 
  •  
    胶囊形状(圆角为高度的50%):圆润的外观给用户带来柔和的视觉感受。
 
  •  
    大圆角矩形(圆角为高度的18%~32%):拥有视觉亮点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圆润度。
 
  •  
    小圆角矩形(圆角为高度的6%~12%):标签更加锐利,但又不失整体的和谐性。
 
  •  
    直角矩形(圆角度为0):具有简洁硬朗的外观,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场景或者设计风格。
 
新的标签体系从产品设计语言出发,选择小圆角矩形作为主要标签的基本型,以保持整体视觉风格的一致性。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2、色
 
采用HSB色彩系统来构建标签的色彩体系。在HSB颜色模式下,我们以品牌红的0°为起点,每隔24°递增,选择不同心智的辅助色。为了色彩体系在视觉上的统一性,通过色彩矫正保持H不变,对S/B进行20°以内的微调。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在建立新的标签色彩体系之前,需要根据现有标签的分类,在延续之前标签色彩心智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标签选用具有不同心智的色彩。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深色场景的调色方式
 
在特定情境下,标签会应用于深色背景上,这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颜色进行有规则的调整,以确保标签的可阅读性和统一性。
 
对于彩色标签,在这种HSB色值模式下,保持色相(H)不变,通过微调饱和度(S)和亮度(B),使在亮色和暗色背景上的对比度保持一致,以确保标签在不同背景下都能清晰统一。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3、字
 
针对常规标签,我们采用系统字体,而对于高优特色标签,则使用特殊字形(非默认字形)。通过对比原则,我们在保持整体统一的基础上寻找差异,以强化高优标签的视觉效果。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4、构
 
1)标签体系样式的构成
 
标签的构成形式可拆解为:双色和单色、实心和半透明、描边和填充、纯文字或图标加文字等,这些形式可以搭配组合出丰富的标签样式。
 
在标签内部,重色占比越大,饱和度和对比度越高,标签的视觉权重就越高。根据视觉上的强弱,对各类结构进行强弱排顺,形成强、中、弱三个层级的标签构成样式。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2)标签体系样式搭配的构成
 
在相同的场景中,应尽量避免过多临近权重的标签,而是需要确立一个合理的强弱比例。尽管每个标签都可能有其重要性,但根据其权重和优先级顺序,应赋予各个标签合理的比例。综合考虑标签的重要性和数量分配,以确保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保持界面整洁和易于阅读。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1)标签体系改动的对比
 
通过“形-色-字-构”的维度建立起统一的标签构成形式,然后根据不同的强弱层级确定标签的形态。结合之前的标签权重层级排序,就可以得到新的标签体系。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2)标签体系应用的对比
 
统一各场景中用户对标签价值的感知。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四、沉淀设计规范&搭建协同机制
 
1、提炼共性沉淀设计规范
 
在确定了标签的构成形式并明确了各个场景的标签使用规则后,我们需要从标签形态/尺寸/圆角/间距/字体/使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出发,制定标签的设计规范,从样式&场景应用上规范后续标签的增删改,以提升全场景标签的统一性。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2、搭建标签体系建设协同机制
 
标签体系由多个标签组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构建健全的标签体系时,需要从人、交付物、协同关键节点三个方面建立协同机制,共同推动标签体系的持续优化和发展。
 
  •  
    人:不同角色需密切合作,共同理解标签的重要性和功能,确保标签体系连贯有效。
 
  •  
    交付物:需求文档和设计稿标注至关重要。需求文档应明确描述标签在体系中的含义、特征、排序和权重层级。
 
  •  
    协同关键节点:建立覆盖多方的协同机制,以确保在关键节点,标签体系得到合理建设和完善。
 
标签体系优化助力统一平台权益感知
 
 
 
写在最后
 
平台标签的重点不仅应在样式上符合用户对该标签的心智认知,且标签的视觉权重顺序也应该正确符合平台&用户的诉求,保障各标签能在用户的决策路径中起到高效正确的引导。对于标签系统来说,规范的构成形式应对全局标签的构成起到统领作用,良好的共建机制保障标签体系在业务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保持统一有序。
 


作者:百度MEUX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xNjQ1Ng==.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B端设计规范的安全着陆

鹤鹤

想法很重要,落地更重要
“有很多优秀的想法,但如果不能够把它们变成现实,就没有什么价值。”
这句话出自比尔·盖茨的一篇演讲,该演讲是在1994年的美国全国高技术展(National Educational Computing Conference)上发表的。在这篇演讲中,比尔·盖茨讲述了他对计算机科学的看法,并提出了他对教育和技术的未来的愿景。在谈到创新和想法的时候,他说了这句名言。

提升B端产品可用性的UI设计策略

鹤鹤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B端产品(即面向企业或组织的产品)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很多B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操作复杂、难以理解等问题,这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可用性。为了提升B端产品的可用性,UI设计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优化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策略,以帮助设计师们创造出更加用户友好的B端产品。

深入探究B端产品设计的核心

鹤鹤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商业环境中,B端产品已成为企业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
这些产品不仅提供工具和服务,更是企业优化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有力武器。然而,要打造一款成功的B端产品,关键在于对
B端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B端用户,
如企业决策者、团队管理者和专业人员以及普通员工,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复杂的业务流程,对数据分析、系统整合、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些用户的独特需求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基本功能上,更涉及到产品的易用性、可扩展性以及服务支持等多个层面。

移动设计模式

前端达人

现在人们渐渐用智能手机代替PC,连购物也是如此。正当越来越多的人由电脑桌面向移动网页转移,购买产品和服务,网站创建者可以使用已存的设计模式来开启移动电子商务计划。

拥有良好的电子商务经验非常重要。实际上,近期的研究发现,如果能用手机登陆购物网站且过程体验良好,多于67%的人都愿意下单。

使用设计模式的优点在于,你可以看到其他设计师是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这样你就不用走弯路。还能使你了解到人们在其他网站使用类似功能时的需求,并以此为参考来设计网站;并鼓励你思考自己一个人做设计时不会想到的设计方法。

本文中,我们专注于智能手机,而不是图表。我们将介绍一些用于移动电子商务功能的设计模式和方法,如下:

·主页  

·导航  

·搜索建议

·搜索结果

·搜索过滤和分类

·产品页

·图片库

·购物车

·账户或游客登录

·表格

本文中所有例子都来源于移动网页,在智能手机浏览器中运行。大多数属于大型百货零售商,因为他们有庞大的产品目录,这就需要考虑周全的设计方式,以突出搜索,并将搜索结果进行过滤和分类。本文还有许多基于电子商务的原生app,许多模式都能很好的运用其上。

 

主页

在移动设备上访问网页,主页内容通常较少,更多是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内容。常见的模式就是一栏促销,一栏链接列表或产品目录,很简单。关键词搜索一般都有,还有店铺的链接,订阅促销邮件及忠诚度计划的登记表。

 

c9b7569882026ac725af23e7ad60.jpg

 

亚马逊和梅西都使用促销商品和列表目录混排的方式。

 

 

0498569881ab6ac725af23bac5c8.jpg

 

塔吉特的促销内容比简单列表占据屏幕更大的空间,极具视觉冲击力。

Threadless使用仪表盘模式,比起移动电子商务网页,在原生应用中较为常见。

 

如果购物者来你的网站是为了快速比较价格,那么他们更需要的便是简单的列表样式和搜索功能。如果他们是来关注促销和打折的,那么塔吉特的设计模式就更合适。因此,你需要分析消费者来你的网站的目的,以此决定合适的设计模式。

导航

除了使用主页作为主要的导航中心,许多网站也在多数页面上设置了导航目录,通常是作为页头。这让消费者能轻松在页面间跳转,而无需回到主页。

 

cbf2569882186ac725af23c93010.jpg

 

lowe的导航目录中,每个选项都有图标。best buy的目录则使用了两栏的排版,并且用按钮替代列表。Lowe的目录出现时会覆盖整个页面,而Best Buy的目录出现时会向下推挤屏幕上的其他内容。

 

11cf5698824532f87574be578837.jpg

 

Macy的导航目录包含下级选项。CVS则具有双栏目录,每个选项也有图标。它们的目录都在页面顶端展示。

看了上面的屏幕截图,设计网页导航的方式多种多样。Lowe的设计很简洁,而且图标带来了一些视觉上的亮点。而导航以外的其余内容都隐入背景,这使用户在选择导航内容时,更集中于当前目标。CVS的版式相对杂乱,两栏的选项,每个项目都搭配了图标。CVS的目录上有许多可以点击的bar,相互之间很接近,这在触摸屏上可能导致可用性问题。

有趣的是,大型电子商务网站通常不会一次显示许多导航选项。它们尝试在导航的视觉设计和网页信息构架之间寻求平衡,仔细考虑应存在于全站导航上的项目的数量。通过网站分析来确定消费者会点击哪个目录选项,可以帮助你决定目录上的内容。可对不同的设计进行A/B测试和可用性测试,看看哪种设计选项太多太杂,最佳方案应使人们不但找到建议内容,也能找到需要的内容。——为了商业需求,也为了用户需求。

搜索建议

搜索建议,也叫输入提示或自动填写,当消费者键入前几个字幕的时候就显示出可能的输入结果。在常用搜索中,这对消费者来说真的很方便,特别是当输入内容很长的时候。而搜索建议的一个局限就是:在虚拟键盘上很容易输错字,这会改变建议的结果。而显示常见“正确”的结果可能更有用。而且,考虑使用改进的自动建议模式来减少输入内容,在最有效率的前提下使用更慢的移动带宽。

 

0249569882666ac725af232553c1.jpg

 

在Office Depot网站的搜索框中输入“draf”时,会自动提示数个可能的结果。如果错打成“drag”,就会显示出一些和搜索内容无关的结果。在虚拟键盘上输错字母是很常见的问题。

 

人们在输入时的错误,设计师也无可奈何。不过他们可以用其他方式使消费者找到产品页,例如,产品类别或顶层类别的目录可以向下延展出列表。网站管理者也可以优化搜索引擎的功能,如当用户输入“dragt”时,再建议“draft”的结果。你使用的搜索引擎技术将决定你解决问题的方式。

搜索结果

在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上的搜索结果主要使用两种样式:表格展示和网格展示。表格展示会显示一张产品缩略图和一些密集排列的基本信息如产品名称、价格。网格展示则会显示较大的图片而使用更少的描述信息。一些网站允许消费者在两种展示方式之间切换。

 

97295698828432f87574bea51819.jpg

 

zappos以网格显示搜索结果,这使它可以使用更大的产品图片,使消费者买鞋的时候偏于以感性作出选择。Walgreens使用包含按钮的表格,按钮的功能一个是在店中找到商品,另一个是将商品加入购物车。

 

dff1569882a06ac725af23add0de.jpg

 

OfficeMax让消费者在海量的搜索项目中——如输入“纸”搜索——选择子类别。一旦选择了子类,搜索结果将以表格展示出来。如果搜索“剪刀”,搜索结果的子类别会较少,这让消费者能直接在表格中看到结果。

 

如果产品的分级杂乱不清,此时让消费者选择子类别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如上面在OfficeMax的例子中,某人想买8.5x11英寸的家用打印纸,他可能不知道该在“复印纸&多用纸”还是该在“激光纸”的目录下找。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在搜索过滤器下边列出子目录,可以与其它过滤方式并列呈现,如“颜色”和“尺寸”。每隔一段时间(4-6周)就对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常见搜索项目和热销产品进行测试,这可有助于你洞察哪种解决方式更佳。A/B测试也可以揭示出哪一种方式能让更多用户到达产品页并具有更高的支付率。

 

25a0569882ba6ac725af234530a6.jpg

 

Gap的默认搜索结果以表格展示,同时提供网格展示方式的选择。注意,Gap也在关键词区域保持搜索项目。

 

Gap的用户可以选择搜索商品的展示方式,这让它们可以随时在易于浏览的形式和具有大图的形式之间转换。但其实Gap可以在网格展示方式中保留一些商品信息——如价格(像Zappo所做的那样)

一些诸如价格和颜色的细节让用户更容易决定想要了解哪个商品的更多信息。

在关键词区域保持搜索文字也可以提醒用户他们正在搜索的内容,让他们更容易通过添加一些限制词(如“红色”)来细化搜索结果。

在Gap中搜索“男式tshirts(正确写法为t-shirts)”,你会来到无搜索结果页面(本文未截图),而且也不提供“男式 t-shirts”的搜索链接。Gap可以在搜索结果页面添加“你是否要搜索-某物品”的搜索建议来提升其用户体验。Google就会列出“mens t shirts”的搜索建议,如果用户忽略,它就会直接呈现出“men’s t-shirts”的搜索结果。

结果分类

将搜索结果分类可以帮助购买用户以一种有规律的方式组织起海量的搜索结果,通常会按照价格和消费者评分排列。常见的分类界面样式是按钮和<选择>菜单。

 

246f569882de32f87574be90c2fe.jpg

 

Walmart让用户点击三个按钮之一来将结果分类。Sears使用了类似的方式,但有一个“分段控制”,Javas cript框架如jQuery移动开发正在使这些类似app的界面小部件对设计师来说更易用。

 

2ee9569882fd6ac725af2376ad8b.jpg

 

J.C. Penney可以通过有点自定义样式的<选择>菜单来分类结果,Eddie Bauer则使用了浏览器的默认<选择>菜单。两者都通过浏览器的本地控制来触发<选择>菜单(本例中为iphone选择器)

Walmart的按钮之间空间较大,点击起来不易出错,但同时也因此无法容纳更多选项,而Sears有四个按钮,包含一个“全部”的按钮,这使得用户在分类筛选后没有找到所需商品时可以回到初始页面。用<选择>菜单是一种很安全的选择,因为现代移动浏览器都支持这种方式,这使应用可以列出更长的分类选项。但是,也占用了许多有用空间。这些都是可用常规测试方法来评估的折中设计类型。

结果过滤

过滤器让用户可以缩小搜索范围,一般基于诸如颜色,品牌和尺寸等属性。过滤器通常要划分类型(称为分面),每个分面下会显示数个值(比如,颜色就是一种分面,红色是一种分面值)常见的展示过滤选项的界面样式是<选择>菜单,下拉式菜单和可折叠菜单。现在在技术上使单个搜索包含数个分面值是可以实现的,但也因此带来更高的交互成本,并导致无搜索结果(比如,低于75美元的交叉训练运动鞋)。

 

 

a20c569883626ac725af23e1019e.jpg

 

CVS在其高级搜索中使用<选择>菜单来过滤结果,选择一个菜单选项将立即对结果进行过滤。JC Penney则提供了一个下拉菜单来过滤结果,并会提示出符合过滤值的产品数量。JC Penney也允许一个分面带有多个值,以供用户进行一次性的选择,确认信息用户要触碰“apply”按钮。

 

c9215698844832f87574be43468e.jpg

 

Kohl’s在其每个过滤类型中使用折叠方式收纳系列复选框。Threadless把所有搜索分面的值以按钮体现。两个网站中,你只需选择一个过滤值就能立刻看到结果。

 

在每个分面值下面显示商品数量能让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每个选择为他们带来的结果。Threadless的方式是用整一屏展示出所有可用的分面值,让消费者对所有可用搜索结果一目了然。你是选用这种方式还是使用Kohl的方式,取决于你打算为指定产品目录提供多少过滤分面值。如果你的产品目录在分面值方面变化不定,那么你就需要进行试验找出合适的设计方式。你可以优化那些最热门的产品目录的过滤结果显示页面。

产品页面

产品页是电子商务网站真正展示产品细节的页面。它们并不关于某种模式,而是关于系列模式,包括标签,折叠导航和照片库等系列元素。产品页有两种展示方式,一是包含所有产品信息的长页面,二是包含标签或折叠导航能将信息收起的短页面。

 

f8f25698846632f87574bede44d3.jpg

 

三星和戴尔都在产品页上逐步揭开内容,为消费者提供许多信息。三星使用折叠导航来展开大段内容,戴尔则使用标签。

 

49f25698848532f87574bea7abfc.jpg

 

Cabela和Office Depot都使用一整个长页面来展示产品信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频繁滑动屏幕来获取信息,但他们就不用触碰标签或展开折叠导航栏。你需要根据产品信息量的多少和分解信息的方式来选择合理的方式。

 

长的产品页比起带折叠导航和标签的页面需要用户进行更多滚动操作,也令购买者需要更费力地找出特定信息。在我自己的可用性测试中,我了解到人们对两种方式各有偏好,但是似乎对网页信息进行划分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如果你要采用这种方式,确保在人们触碰标签或折叠导航栏的时候,被收起来的信息能快速显示。

一种办法就是开始便一次性加载所有信息内容,这样触碰标签或折叠导航的时候时,被收起的内容就会立即显示。如果采用这种办法,即使用户在各种信息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掉线了也没关系。但是有个弊端:不管用户阅读与否,也必须下载所有的产品信息;这为服务器带来更大负荷,而且也会占用户较多带宽。

照片库

照片库对电子商务领域如服装和消费电子行业来说特别重要。在Home Depot上购物时,看衣服、鞋子、高端智能机或平板电脑你可能并不需要看到商品的三视图,但图片总是越多越好。常用的展示方式是可滑动的照片库,“双击照片放大”,单击缩略图以选择照片。

 

69f85698849b32f87574bec38555.jpg

 

Payless非常英明地将“双击放大”的提示框放在屏幕中心并持续几秒,给购物者充分的时间去消化理解网页的操作方式。对服装和鞋子来说,放大商品图片查看细节非常重要。

 

2605569884b66ac725af238198e5.jpg

 

Dockers(上左图)具有可滑动的照片库,双击放大查看细节,而且购物者可以查看同一商品的不用颜色。Levi(上右图)也用了类似方式,但添加了商品缩略图,显示照片库内不同视角的照片。在Docker上,选择另一种颜色的商品会令网页刷新,但Levi不会。

 

Levi网站在用户选择商品的不同色彩时大多数网页不会刷新,这似乎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但是,如果对比Levi和Dockers网站在同一天同一时刻的表现,你会发现触碰Levi上的颜色标签并等待响应照片载入所花的时间,竟然比Dockers刷新一整个网页的时间要多。Levi之所以这么慢,可能是因为它还要刷新那5个缩略图,加上主要照片和其他不可见的元素,这种负载比较重。看来每种方式都有利有弊。

 

f200569884d06ac725af2318b247.jpg

 

三星(上图左)和戴尔(上图右)的照片库都可以左右滑动。三星还将折叠导航合并到产品也,戴尔则单纯只有照片。

 

三星的方式似乎更人性化,因为页面相对更少。三星和戴尔都使用了高分辨率的照片,显然在展示价值不菲的产品时图片质量很重要。戴尔的方式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消费者会更专注于产品本身,而不被页面的其他内容干扰。

购物车

购物车通常用表格来展示商品。除了展示需要购买的商品,还提供其他功能,比如可以保存订单,保存商品到收藏夹,删除商品或更新数量,选择快递或实物店拿货,接受促销卷或优惠券,以及结账等。一旦加入了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站页头的购物车图标或者全网站导航菜单进入购物车。

e19c569884e732f87574be99e78c.jpg

 



作者:插画师景豆豆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zg0Nzk2.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