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扁平化设计兴起与最初的 Macintosh 图形界面问世之间的近 30 年,是拟物化设计从萌芽、发展、成熟到转型的阶段。上世纪 80 年代,几乎所有研究机构和 3D 制作公司都聚焦于提高 3D 图形的真实感。随着技术成熟,设计师们争相绘制愈发逼真复古的图标,到 2012 年左右,拟物化设计达到极致。然而,过度精细的肌理、装饰、光影让人们视觉疲劳,且用单一逼真设备作为图标,因设备更迭可能导致功能识别断代,比如年轻一代对指南针喻指地图、磁带喻指录音等设计可能陌生。
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如果你不能够测量,那么就没法很好的管理它。” 过去,B 端体验设计在我心中是难以测量的,总觉得它缥缈不定,只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受,很难评判好坏。但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后发现,其实它并非如此虚幻。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体验设计在 B 端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思维模型和可量化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