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个步骤做好设计升级

高劲 行业趋势

现在很多品牌和产品都热衷于升级设计,初衷大多是想让品牌与时俱进、让产品更好用。但实际情况呢?不管是小米花200万升级logo,还是大厂APP改版升级,用户们总会有各种评论——翻翻社交媒体或应用商店,满屏都是“新设计丑爆了”“还不如老版” 之类的吐槽。其实从品牌LOGO到产品APP设计,只要一改动,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持怀疑态度。哪怕团队前期把设计规划做得再周密...

破界与重构:2025 年 UI 设计三大核心趋势

高劲 用户研究

​技术落地与用户需求的碰撞,正推动 UI 设计从二维视觉向多维体验跃迁,空间化、智能化、环保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方向。​ 1. 空间化交互:从装饰到功能核心​ 随着 Apple Vision Pro 等设备的普及,3D 元素彻底摆脱了 视觉点缀 的定位,成为驱动功能的核心载体。电商平台实现 3D 商品 上手 查看,用户可旋转、缩放商品细节;医疗 APP 通过...

藏在日常 APP 里的 10 个设计巧思,原来优秀体验这么简单

涛涛 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

好的设计从不是刻意炫技,而是藏在细节里的贴心与洞察。那些让我们用得 “顺手又舒心” 的 APP,往往在交互、视觉、情感表达上藏着巧思。下面这 10 个来自热门产品的设计亮点,或许能解答 “为什么优秀设计总能击中用户”。

光影入窗:Luiza Guidi 的 Maya 灯具,让墙面拥有呼吸感

涛涛 设计思维

当日常的 “开窗” 动作遇上设计巧思,便诞生了跨越功能与艺术的惊喜。巴西艺术家 Luiza Guidi 打造的 Maya 灯具装置,以极简形态复刻开窗瞬间,让光线成为空间的主角,为平淡墙面注入灵动生命力。

衣物的奇幻变身:Helga Stentzel 的 “家庭超现实主义” 魔法

涛涛 设计管理与成长

日常挂在衣柜里的衣物,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保暖穿搭的工具,但俄罗斯视觉艺术家 Helga Stentzel 却用绝妙创意,让这些平凡织物拥有了生命与灵魂。她以 “家庭超现实主义” 为核心风格,将衣物、厨房用具等日常物品化作创作素材,打造出充满惊喜与想象力的视觉作品,重新定义了人们对普通物品的认知边界。

汉字设计的多元共生:在争议中寻找平衡之道

涛涛 平面设计

天津美院邱志杰教授 “我们的字体问题很大” 的言论,再次将汉字设计推向舆论焦点。从 “丑书” 之争到国潮字体的争议,汉字设计始终在艺术表达与实用需求、经典传承与创新突破之间拉扯。这场讨论的核心,从来不是简单的美丑判定,而是如何在时代语境下,让汉字设计既守住文化根脉,又释放创新活力。

10 分钟掌握栅格系统:8 个经典案例速通

蓝蓝设计的小编 行业趋势

栅格系统可预设不同屏幕尺寸的断点(如移动端、平板、桌面端),通过列数增减、模块重排实现自适应布局。无需为每个终端单独设计一套布局,就能保证在不同设备上的显示效果协调,降低跨终端设计的复杂度。
在现代设计中,栅格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布局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秩序感。对于 UI 设计领域,栅格系统也广泛用于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帮助设计师打造更好的多端体验。本文将简要介绍栅格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搭建方法,并提供 8 个实际应用案例,让大家快速通关栅格系统。

一、什么是栅格系统?

栅格系统是一种将页面划分为多个列和行的布局结构,
栅格系统的核心优点是规范布局、提升效率、优化体验,具体可分为以下 4 点:

1. 统一视觉秩序,增强设计一致性

栅格通过设定固定列数、间距、边距等规则,让页面中不同模块(文字、图片、卡片)的排列有统一基准。无论是单页面内的元素分布,还是多页面、多终端(PC / 移动端)的设计衔接,都能保持风格统一,避免布局杂乱,提升品牌视觉辨识度。

2. 提升设计与开发效率

设计端无需反复纠结元素位置和间距,可直接基于栅格框架快速排版,减少无效调整;开发端能通过栅格的固定参数(如列宽、响应式断点)编写统一代码,降低适配成本,还能实现设计稿与开发还原的精准对齐,减少沟通返工。

3. 优化用户阅读与浏览体验

栅格划分的规整布局符合用户视觉流动习惯,让信息呈现更有层次感和逻辑性。用户能快速捕捉核心内容,避免因布局混乱导致的阅读疲劳,尤其在多信息、多模块的复杂页面(如官网、电商首页)中,体验提升更明显。

4. 适配灵活,支持多终端响应式设计

在数字设计中的“栅格”相比平面设计的“网格”更灵活一些,常常只制定纵向的分割规则。因为数字界面的高度不像纸张等实体媒介,不需要严格确定纵向高度。
下图中就是最常见的一个数字界面栅格结构,包括:
  • 列(Column)
  • 水槽(Gutter)
  • 边距(Margin)
  • 栅格总宽(Container)
  • 容器盒子(Col-n)

在实际使用时,尽量让内容(容器盒子)在横向占满(N)列和(N-1)列水槽。比如上图中的左侧的容器盒子占据了 2 列和 1 列水槽,右侧的容器盒子占据了 3 列和 2 列水槽。注意,尽量不要让列和水槽数量相等,而是要让水槽数量比列少一个,这样可以让内容之间留出更自然的间隙。

二、如何搭建和使用栅格系统?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界面设计工具都支持栅格功能,我用的是摹客DT,搭建栅格系统的步骤如下:

1)创建新项目

打开
摹客DT
(https://www.mockplus.cn/dt?hmsr=2409wenbjzz),使用快捷键 A 添加初始容器,并选择合适的尺寸。
 

2)设置栅格

在右侧属性面板中,
找到并展开“布局网格”模块,激活“显示布局”选项即可打开
栅格
功能
。设置面板中“间距”即水槽值,在类型中可以按需选择拉伸(列宽自动)还是居中(手动设定列宽)。

3)使用栅格

直接在编辑窗口绘制设计内容,元素靠近列时会有自动吸附效果。合理地安排界面中的元素、文字等,让他们恰好覆盖整数倍的列,就能保证设计最大化利用了栅格的优点。

三、栅格系统在产品设计中的8个应用案例

1)Material Design
Material Design的栅格布局是一种响应式设计系统,旨在确保用户界面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上的一致性和灵活性。它主要基于12列的栅格系统,允许设计师和开发者在布局中有效地组织内容。

Material Design的栅格布局是响应式的,能够根据设备的屏幕大小和方向自动调整。设计师可以利用五个断点(xs, sm, md, lg, xl)来定义在不同屏幕尺寸下的列数和布局方式,从而实现灵活的设计。
2)智能化
响应式设计
利用栅格系统可以构建优秀的智能响应式设计,使得网页在不同设备上保持一致性和组织性。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元素对齐,设计师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和界面美观性。

在上图这个案例中,设计师利用栅格系统完成网页(Web)设计后,可以轻松地借助栅格的特性和“摹客DT”中的自动布局能力,自动得到平板(Tablet)端和手机(Mobile)端的设计效果,极大地提升设计效率。
3)8点网格设计
8 点网格系统是设计界常用的标准,适用于各种屏幕尺寸。设计师通过使用 8 的倍数来定义元素的间距和尺寸,确保在不同设备上实现视觉一致性。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移动端设计,能够提高布局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上图的案例中,设计师尽可能使用 8 的倍数来定义所有的设计参数,包括按钮的长宽尺寸、按钮的内边距(Download距离按钮顶部的内边距)、按钮和按钮的间距等。8 点网格可以进一步降低设计师的决策难度,提升设计效率。
4)
Bootstrap
栅格系统
Bootstrap 框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栅格系统,支持多种屏幕设备的响应式设计。通过预定义的类,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布局,确保在不同设备上的良好表现。

而在 Bootstrap 3 中,整个栅格系统一开始就是对移动设备友好的,整个框架的内核中内置了整套栅格机制的支持。也就是说,使用 Bootstrap 可以获得最佳的移动端栅格效果。
5)文字基线网格系统
基线网格系统通过密集的水平行提供文本对齐和间距准则,确保文本在设计中的一致性。这种方法在排版设计中尤为重要,能够提升阅读体验和视觉美感。

在上方的示例中,每8px行在红色和白色之间交替。将文字的所有行高设置为基本单位(8x或4px)的倍数,可以让文本和基线网格完美对齐。
 
6)B端用户界面
 
在B端界面设计中,栅格系统用于布局和对齐界面元素,确保用户界面的整洁和可用性。设计师可以利用栅格系统来创建直观的导航和交互体验,提升用户满意度。由于B端界面中通常有固定的左侧边栏,此时可以利用混合栅格的策略,让界面中仅内容的部分符合栅格要求,固定的左边栏不参与栅格布局。
 
在上方的示例中,登录界面和B端的左侧功能页面都是固定的内容,无需参与栅格布局。此时,可以将布局的重点集中在内容区域,形成混合栅格的结构,保证最佳的页面响应体验。
7)Ant Design
作为国内流行前端设计框架,Ant Design在栅格上的定义也是非常经典的。Ant Design 采用 24 栅格体系。以上下布局的结构为例,对内容区域进行 24 栅格的划分设置,如下图所示。页面中栅格的 Gutter 设定了定值,即浏览器在一定范围扩大或缩小,栅格的 Column 宽度会随之扩大或缩小,但 Gutter 的宽度值固定不变。

对开发者而言栅格是实现动态布局的手段,而设计师对于栅格的理解源自平面设计中的栅格。在具体落地中视角的不同就容易造成偏差,最终影响还原度,继而增加沟通成本。
8)Arco Design
Arco Design的栅格布局是一种灵活且高效的设计系统,主要用于字节跳动的中后台产品。其设计理念基于24栅格系统,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展示信息,确保页面布局的一致性和逻辑性。

Arco Design的这套栅格布局不仅提升了设计的效率和美观度,还通过模块化和响应式设计增强了产品的适应性。设计师和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更好地协作,实现高质量的产品设计。

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栅格系统的基本概念、搭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通过这8个应用案例,我们不仅展示了栅格系统在设计和布局中的重要性,还揭示了如何在真实设计和开发中去使用栅格系统,并提升工作效率和视觉美感。
实践出真知,栅格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成为设计师和开发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在网页设计、平面设计,还是在产品开发中,掌握栅格系统都将为你的工作提供坚实基础。通过本篇文章,相信你已经更深入地理解了栅格系统的价值,愿你在项目中大胆应用这些知识,将知识转化为项目成果,在实战中去体会栅格系统的独特优势吧!
 

UI 设计五大核心趋势:技术驱动与体验升级的双重革新

高劲 行业趋势

作为拥有 10 年前端开发与 UI 设计经验、交付过 1500 + 项目的 “双料” 从业者,我见证了 UI 设计从单纯的界面美化,逐步演进为技术、体验与理念深度融合的综合领域。步入 2025 年,行业迎来了多个关键趋势的集中爆发,这些趋势不仅重塑了设计流程,更重新定义了用户与产品的交互关系。以下将从五大核心趋势切入,拆解其背后的技术...

拆解 UI 设计:本质、价值与核心要义的深层探讨

高劲 设计管理与成长

在深入分析 UI 设计之前,我们不妨先厘清它与交互设计的边界。这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虽关联紧密却各有侧重。交互设计聚焦于产品的信息架构搭建、信息分类展示逻辑以及人机互动流程,其成果多以可交互的原型呈现,核心是解决 “用户如何顺畅操作” 的问题;而 UI 设计则围绕界面的视觉呈现展开,涵盖视觉美感塑造、品牌风格落地、浏览舒适度及阅读体验...

蓝色:藏在矛盾里的色彩密码,从自然到设计的多元表达

涛涛 平面设计

蓝色是色彩世界里最特别的存在 —— 它既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颜色,却少见于日常服饰、汽车等实物;既象征平静与信任,又暗藏忧郁与疏离。这种矛盾的特质,让蓝色承载了跨越自然、历史、文化与设计的丰富内涵,成为最具故事感的色彩之一。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