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 设计的本质是为信息搭建高效载体,游戏 UI 尤其如此 —— 华丽的设计稿若无法适配实际场景、承载复杂信息,落地后只会让玩家困惑、团队返工。结合行业常见问题与实践经验,总结出 3 个关键设计原则,帮设计师打通 “设计” 与 “落地” 的鸿沟。
设计稿不能依赖重复的占位文本或克隆信息,必须用真实场景的信息做排版验证。
- 数值要留足极限空间,比如生命值可能从 “100” 涨到 “1000000”,攻击力可能带 “+5%” 或 “+1000” 的后缀,设计时需预留足够间隔,避免数值溢出或对齐混乱。
- 文本要覆盖多样情况,道具名称可能是 2 字简称也可能是 8 字全称,活动标题可能带 “限时”“专属” 等后缀,需明确标注对齐规则,确保不同长度的文本都能规整呈现。
- 主动对接策划确认信息细节,比如装备属性的显示逻辑、技能描述的固定格式,避免因信息偏差导致设计失效。
游戏 UI 常包含大量数据、说明、按钮,需通过 “去重、删冗、排序” 提升可读性。
- 提炼重复信息:将 “攻击提高”“攻击降低” 等重复表述整合分类,用统一模块呈现核心属性,避免视觉堆砌。
- 屏蔽无用信息:弹出附属弹窗(如道具详情、染色界面)时,可放大当前框体遮挡背景无关内容,减少视觉干扰。
- 梳理阅读顺序:避免无序排列导致的阅读混乱,比如排行榜可按 “横向分栏” 替代 “纵向密集排列”,让玩家自然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逻辑。
设计需覆盖游戏中的所有使用场景,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占位条件。
- 适配内容变量:道具品阶、角色立绘、活动奖励可能随时调整,设计底板时要预留颜色适配空间,避免高饱和底色与文字冲突,或立绘明暗变化影响标题识别。
- 适配场景变化:战斗界面需考虑技能特效叠加后的可读性,昼夜模式要调整 UI 亮度对比度,确保不同场景下核心信息都清晰可见。
- 适配功能调整:活动玩法、奖励内容可能临时迭代,设计时要预留模块化接口,比如签到奖励的展示区域可灵活替换图片和文字,无需整体重做。
游戏 UI 设计的核心不是 “画面精致”,而是 “信息传递高效”。设计师在交付前可自查三个问题:是否考虑了信息的所有变量?复杂内容是否足够易懂?设计能否适配所有使用情景?只有兼顾美观与实用性,才能让 UI 真正服务于游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