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小时赚 1000 块,AI 辅助设计的低价项目:我看清了设计行业的 “价值迷局”

10 天前,微信突然弹出客户罗总的消息:“祝总,展会广告展位能排版吗?很简单,就 3 张图 —— 一张顶部图,两张海报。” 我盯着屏幕愣了几秒,心里犯嘀咕:“‘简单’这两个字,在设计里从来都是坑。” 没成想,这个看似简单的铣刀展会设计项目,让我在 AI 辅助、客户微调与价格博弈里打了一圈转,最后连自己都忍不住问:“我的设计,真的这么廉价吗?”

一、低价的 “诱惑”:从 2K 预期到 1K 妥协

一开始聊需求时,罗总提了句 “别人打包报价 300 块”,我当场惊呆了。做设计这么多年,哪怕是刚毕业的新手,3 张展会图报 500-1000 都算行情价,300 块简直是 “白菜价”—— 连素材网站买张高清背景图都要大几十,更别说还要抠图、排版、加企业信息。
 
我心里的算盘打得很清楚:以我 5 年以上的设计经验,这类展会图至少该报 2K。一来,展会展位本身不便宜,深圳会展中心 3 天的 3×3 标准展位,布展费就要 1-2 万,设计作为 “门面”,不该被压到尘埃里;二来,我的时间成本摆在那 —— 平时接网页全案,4-5 天能纯赚 8K,2K 以下的项目,连打开电脑的欲望都没有。
 
可罗总一句 “就展 3 天,都是成本”,又让我软了心。她算是少数在意 “包装和逼格” 的客户,不像很多老板觉得 “300 块搞个图就行”。我不忍心打击这份对设计的在意,最终给了个折中选项:“1-2K 范畴,你看着定,多少钱对应多少效果 —— 钱多我多琢磨几个版本,钱少就保证基础质感。”
 
没等我再多说,罗总直接转了 1000 块定金,附言 “全款”。看着到账提醒,我哭笑不得:客户生怕我反悔,可我心里清楚,这单从预期的 2K 降到 1K,已经是 “贴着成本做” 了。

二、AI 当工具:省了 1 小时找图,却躲不过 “细节坑”

既然定价低,就得想办法提效 —— 这时候我想到了 AI。之前总听人说 “AI 会取代设计师”,但真正用起来才发现,它更像个 “高效素材库”,而非 “替代品”。
 
我的需求很明确:铣刀是 “航空级” 的,设计要突出 “高端、精密”,背景不能太普通。于是打开 AI 工具 “即梦”,先刷 “铣刀广告 + 山脉背景”“铣刀广告 + 太空背景”,刷了十几轮才选出一张山脉图 —— 云雾缭绕的山脉能暗合 “精密如山川肌理” 的感觉,比直白的工业风更有格调;后来又需要一个 “德国设计大师” 的人物形象烘托 “德系品质”,又刷了好几轮 “白发德国设计师 + 黑色毛衣 + 握笔凝视”,才选出一张高清图,再用 PS 去除水印、扩图。
 
算下来,AI 帮我省了 1-2 小时找素材的时间 —— 要是以前,单是找一张符合 “航空级铣刀” 调性的背景图,就得在素材网站翻上大半天,还得纠结版权问题。但 AI 的短板也很明显:排版能力差得离谱,那些需要对齐的企业信息(电话、地址、网址)、数据(公差 0.005、效率提升 300%),还是得我手动调整间距、字体大小,一点都不能偷懒。
 
原计划 8 小时搞定,结果光是 AI 刷图、PS 精修,就花了 5-6 小时。我盯着屏幕里的初稿:山脉背景配铣刀产品图,德系设计师形象点缀 “严苛品质” 的文案,数据用粗体突出,整体色调偏沉稳的青灰色 —— 心里还挺满意:“这效果,怎么也值 500 一张吧?”

三、12 小时的 “微调地狱”:低价项目,从来没有 “简单”

我以为初稿交出去就完事了,没料到罗总的 “微调” 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 3 天,我的微信消息就没停过,每天都要花 1 个半到 2 小时应对各种修改需求,原本 8 小时的计划,硬生生拖到了 12 小时以上。
 
第一天,罗总说 “想要航空背景”。我早有预判 —— 航空风偏蓝色,会破坏现在沉稳的色调,赶紧折中:“不用换主背景,加个航空小图在角落,既不影响整体,又能点题。” 她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她又发来了一堆加工现场图:“能不能把叶片加工图放进去?显得生动。” 我拿着手机叹气 —— 展会海报要的是 “简洁高端”,堆太多加工图只会显得杂乱。耐着性子跟她解释:“就 2 张图,元素越少越精致,放了加工图,现在的铣刀产品图就没地方了。” 最后她妥协,只加了一张小尺寸的叶片图。
 
更糟的是 “尺寸乌龙”:罗总一开始没说清,我误以为是 3×2.5 米的图,后来才发现要改成 3×3 米,还得加两个航空涡旋元素;没过多久,又说 “想要白色版本”,理由是 “手机上看白底比黑底好看”。我对着 PSD 文件反复调整,心里只剩一个念头:“早知道这么折腾,当初说什么也该报 2K。”
 
最让我无奈的是 “换图拉锯战”:罗总先是说 “现在的铣刀图没之前的好看”,让我换回旧图;没过半天,又发来新的刀具图,让我再换一次;甚至放假前还发消息:“祝总,能把上面两个叶片去掉吗?” 我看着消息记录,突然觉得好笑 ——1000 块的项目,折腾程度不亚于 2 万的全案。

四、AI 时代的设计价值:不是 “画图”,是 “解决问题”

项目结束后,罗总又发来消息:“三个柜子需要设计广告,200 块怎么样?” 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是我 “势利眼”,而是这 12 小时的经历让我彻底明白:低价项目消耗的不只是时间,还有设计师对 “价值” 的认同。

image.png

很多人觉得 “AI 能让设计变便宜”,可这次我真切感受到:AI 只是工具,它能帮我省 1 小时找图,却不能替我判断 “山脉背景比太空背景更贴合铣刀的精密感”,不能替我说服客户 “少放元素更显高端”,更不能替我应对那些反复无常的微调 —— 而这些 “判断、沟通、解决问题” 的能力,才是设计师真正的价值。
 
就像这次的铣刀设计,客户要的不是 “三张图”,而是 “能匹配航空级产品的高端形象”。我用 AI 找背景、做人像,是为了提高效率;我坚持不换蓝色航空背景,是为了守住审美;我跟客户磨细节,是为了让设计真正服务于 “展会引流” 的需求 —— 这些,都不是 300 块或 1000 块能衡量的。
 
现在回头看,这 1000 块的项目确实 “亏”,但也让我看清了设计行业的 “价值迷局”:不是客户不愿意为设计花钱,而是很多人把 “设计” 等同于 “画图”;不是 AI 让设计贬值,而是有些设计师把自己的价值降到了 “画图” 的层面。
 
下次再遇到有人说 “设计很简单”,我大概会笑着说:“简单的是画图,不简单的是让设计帮你解决问题 —— 这才是我该收的‘设计费’。”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