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惊人的数据:根据尼尔森诺曼集团的一项研究,用户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就会决定是否停留在网页上。没错,就是10秒。你花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来完善这个设计?用户只是在眨眼间就做出了快速判断。然而,大多数设计师却忽略了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原则——史蒂夫·乔布斯正是基于这个原则创立了苹果。
这可不是些空洞的激励话语。这条规则看似简单,却被大多数人低估了。
乔布斯说得最好:“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才能让事情变得简单。但最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就能移山倒海。”
你知道吗?他说得对。想想看——有多少次你为了“增加一个功能会更容易”而在用户界面里塞满额外的按钮?或者为了给利益相关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展示一个过于详细的线框图?(我经历过,也做过。)但这种做法呢?这与苹果产品令人上瘾的本质背道而驰。
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问题在于:我们都在忙于各种优先级的权衡。用户想要同时拥有所有功能(“为什么这个应用不能同时煮咖啡?”)。产品经理总是问:“我们能不能在这里再加五个标签?” 而截止日期则会让你怀疑时间是否真的存在。
事实上,简单并不浮夸。它不会在设计评审中赢得一片喝彩。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但是”——它是什么能取得成果。因为简洁不仅仅关乎视觉效果。它在于减少摩擦,让选择变得轻松。它在于在用户意识到问题存在之前就解决问题。
想要证据?看看初代 iPod。一个滚轮,一个按钮。革命性的。
好吧,坦白说。几年前,我为一款 SaaS 应用设计了这个仪表盘。当时我兴奋不已。我把所有你能想到的指标都加进去了。页面浏览量、参与度、转化漏斗、用户热图——应有尽有。这简直就是一场数据自助餐(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当我们上线的时候,你猜发生了什么?
一片空白。用户不知所措。没人知道该点击哪里。
确实少是更多的。
这就是关键所在。如何才能把这个原则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又不至于费尽心思呢?(说实话,简化比想象中难得多。)
关键在于:简单不仅仅是好的设计,更是情感化的设计。
当用户觉得你的产品“很好用”时,他们会心怀感激。他们会记住这种体验,会推荐给朋友,还会再次购买。乔布斯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这一点。苹果的成功并非建立在“最多的功能”上,而是建立在最佳体验上。而最佳体验总是简洁易用。
所以,我向你提出一个挑战:下次你设计东西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乔布斯会怎么做?”然后……精简。改进。打磨。因为简单不仅仅是一个原则,而是一种超能力。
现在,去创造一些精彩的东西吧!嘿,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简约故事(或者对乔布斯规则的精彩解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