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色块打开排版的思路,简单好用!

seo达人

❶ 色块要有明显的主次,要有大小对比、色彩对比、轮廓对比等。

图片

图片

❷ 色块的数量要适当控制,太少了显得单调,太多了会很碎。

图片

▲比如上图的色块就过于零碎了。

图片

▲上图就要好很多。

❸ 不要把所有色块都严格对齐,否则会很死板。

图片

图片

❹ 由于几何色块本身比较单调、生硬,所以色块内的信息和图形可以灵活一点,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比如装饰元素。

图片

❺ 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信息都放进色块里,把个别信息、元素放出来,可以使版面看起来更灵活。

图片

图片

下面葱爷给大家分享几个案例,来看看色块排版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案例一:服装画册目录设计

下图是某服装画册的目录页设计,其实也是用了色块来排版,但是整体很混乱,信息分组不明确,而且很不精致,所以需要对它进行调整。

图片

❶ 原稿几乎把所有信息都放在一个大色块一中,这么做色块就没起到区隔信息的作用,所以我把背景分成了三块(颜色全来自图片),最上面的放标题,下面两块分别放两组内容并对齐排版,使信息更清晰、更易读。配图保留原稿把图片放入方形色块的方式,只是去掉了多余的描边。

图片

❷ 重新设计标题。黑色太过突兀,所以我把它改成了粉色,并给副标题也加了一个绿色块,副标题与标题以及下方的绿色块叠加,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设计感,也加强了上下两个空间的联系。

图片

❸ 将内文的排得更精致一点。首先,选了一个欧式风格的字体,给内文中的四组信息分别加上序号,在风格与排版上与其他元素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次,把内文的颜色从黑色改成与对应色块的深色,融合性更好。最后,在小标题和正文之间加入短线条,做区隔和装饰的作用,并适当调整正文的行距。

图片

图片

❹ 用网格系统稍作规范就完成了。

图片

图片

 

方案二:儿童蛋白粉单张设计

下图是该版面需要展示的主要内容,文字较多,而且基本上是大段大段的,但信息组别并不多,大概可以分为四五个部分。

图片

❶ 将属于不同组别的信息和元素分别放入色块中进行区隔,色块颜色来自于品牌logo和包装。

图片

❷ 这样划分色块层级太少,而且矩形色块太硬,不太适合儿童产品,所以把标题和小标题都单独拿出来了,并把色块做了圆角处理。色块缩小后,产品图片有一半露在外面,正好起到打破方块的作用。

图片

❸ 标题需要突出设计一下,但由于左上角有Logo,所以如果把标题拉大,那么左边就会有点拥挤,右边则会比较空,所以把产品图片和产品介绍的文字左右调换一下更好。功效证明的文字太多,句子也很长,所以我把它分成了两栏,提高文字的易读性。

图片

❹ 把标题字体改成宋体和衬线体,并把产品图片下方的色块改成圆形,加强视觉上的对比效果和灵活性。

图片

❺ 把标题的文字改成右对齐,并跟与下边功效证明文字的右栏对齐,这样左上角的留白会更舒服一些,平衡性也更好。

图片

两个正文的大色块里全是文字所以略显单调,于是我在文字上下加了一组波浪线,细节上会更精致一点,到这里这个单张就排完了。

图片

 

方案三:移动宽带海报设计

下图是移动宽带的一则促销海报,也是用了色块排版,该画面中的信息其实挺清晰的,主次分明,也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问题在于美观性不够、形式过于普通不时尚、排版很呆板,下面我们来对它进行优化:

图片

❶ 将该画面中的信息一一用色块框起来,原方案把“100M宽带优惠用”放在一个大色块里,层级关系太少,视觉变化不够丰富,所以我把它分成了三个色块(由于移动的调性还是比较年轻的,所以我打算用孟菲斯风格来做)。另外,原方案中的优惠套餐被处理成三个很平均的色块,看起来既分散又缺少变化,所以我把他们组合在了一起。

图片

❷ 将“100M宽带优惠用”这几个色块进行适当错位排版,并在其下面增加一个大的色块(可以看作是电视机的屏幕),以使版面变得灵活且主次分明。

图片

❸ 给文字色块加上立体效果,加强版面的空间感和信息之间的层次感。

图片

❹ 只有文字和矩形色块的画面太过单调和生硬,所以我加了一些与宽带相关的图形元素进来,比如代表视频的播放器符号、代表网速快的闪电符号、代表互联网的箭头、代表网线的曲线。整个版面变得生动、活泼了很多。

图片

❺ 在背景中加入网格底纹,使背景与主体形成呼应,视觉上也没那么单调,并把活动时间和办理方式从最下面的色块中调出来放在视觉主体的下方,与其他的文字色块形成对比,

图片

❻ 再调整一点细节就做完了。

图片

图片

色块排版的用法还有很多,通过改变色块的风格、造型、组合方式等等,可以创造出非常多样的效果,所以用色块排版也不一定会很死板、很粗暴,比较适合表现时尚、冲击力强的设计需求,但确实不太适合用于表现高端、高级的视觉,这点需要注意一下。

 

原文地址:葱爷(公众号)

作者:葱爷

转载请注明:学UI网》用色块打开排版的思路,简单好用!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如何做有创意的设计

seo达人


图片

两个元素, 如果一样大,平铺在画面中,就会显得普普通通的,没有任何亮点。
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个放大,另一个缩小,再来看:

图片

画面是不是有特点了很多,并且有了节奏感, 就连文案排版也有更多的方式。

所以对比就是让画面的两个组成部分/元素,以夸张的手法,布局构图,以让画面产生强烈的反差。以提升画面冲击力,画面纵深,内容丰富度。是非常有效提升画面品质的方法之一。

那大小对比如何玩的精通,玩得高级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人物与人物

1、全身与半身对比

图片

图片

这种半身人物和小人物的对比,或者头部表情眼神与小人物的对比主要可以展示人物细节,后面的人物放大表情传递情绪,前面的人物展示全身,传递状态,可以很好地传递内容,常常用在各类视觉海报中。

2、局部大特写与小人物对比 (下面右侧的图是江湖哥2017年做的图,分析两次了,哈哈,备注下)

图片

这种对比有强烈的大小反差,并且可以很大程度地拉伸画面纵深,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
并且还有一个细节:这两张都是三角形构图,非常稳定。

图片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也要注意画面的构图方式,夸张对比同时,要保证画面的稳定和饱满!

图片

3、全身与全身对比

图片

全身的人物对比很小的人物,让画面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利用, 可以留白想象,也可以打造场景氛围,展示更多场景氛围。

二、人物与场景

1、小场景与大人物

图片

夸张化的对比,让本该小巧的人物矗立在场景里,很容易就营造除了一种巍峨磅礴的视觉感受。

图片

一般需要很高的设计成本,工时不小。简单点的做法我们可以直接在人物下面拼接一些小场景,比如这样:

图片

一些日常小需求中,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打磨细节,就可以这样做,既能保证按时完成需求,也能有一定的创意性。

2、小人物与大场景对比

图片

这种方法也非常具有创意性,把一些很小的物体放大,人物缩小, 反差表现两个主体的大小对比。往往也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需要更多的灵感和想法。

 

总结

创意本身就是打破常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就是创意。本期分享的大小对比在画面中的各种玩法就是可以很好达成这种目的的方法之一,大家可以多去尝试,和练习,单这一种方法用好了就很牛逼了。

 

原文地址:菜心设计铺  (公众号)

作者:菜心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学UI网》这设计没创意?你信不信我不干了?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结合案例 | 思考交互设计的价值!别再说我们只会画原型了!

seo达人



一、思考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要

原型里的某个页面、组件并不是画好了就万事大吉、一成不变的,交互侧需要分析:在不同场景下用户是否存在不同的诉求?

如顺丰速运,在工作日里是默认【派送到丰巢柜】,而到了休息日则自动勾选了【上门派件】。

图片

正是充分考虑到了【工作日与休息日】这2个不同的场景与用户需要:

工作日:上班不在家,下班可以顺路去站点拿快递

休息日:有时间在家里等、不想/懒得出门去拿快递

通过分析和预判用户的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操作成本、保障产品的使用体验。

 

二、尽量别让用户离开当前页面

我们在给用户设计一个新的、分支流程时,往往都会选择【新跳一个页面】的方式去处理。

而对于交互需要注意的是:

但并不是所有的新的、分支流程,都需要脱离掉当前页面。有些场景下,新跳页面容易断掉用户的当前任务,再切回来时的操作成本、链路会特别复杂。

比如你在刷朋友圈,此时收到一条消息,此时退出朋友圈回去看消息后,再切回来继续看朋友圈,这个链路得多长…

而对比QQ空间你就知道多香了:

查看QQ动态时有新的消息通知,可以用【小窗口】的方式进行快速查看与回复,用户处理完可以继续浏览动态,当前流程不受任何影响。

图片

再如Edge浏览器,选中某段信息后可以在【右侧边栏】中加载结果。

图片

这样既不用覆盖当前页面 来加载新的结果,又不用新建一个窗口去处理(用户还得切回来),用户可以边看边搜。

 

三、别忘了特殊人群的诉求

和上面的要点有点类似,同样是需要分析产品里不同的【用户群】,是否需要兼容不同的交互方式。

比如左撇子用户,【右边更容易操作的概念】就不能用在他们身上了。对于那些重要、高频的功能就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兼容【左/右手】的操作习惯。

比如UC浏览器的【刷新】按钮,默认是放在右边(顺应最主流的操作习惯),也可以长按它拖拽到左边的位置,这样都能兼顾到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当然以上的预判、分析不一定都在画原型/出方案的时候能想到的,还得借助【用户反馈、访谈、后台数据等】等逐步发现和完善用户诉求,这也是交互和产品的工作之一。

 

四、用更直接的方式告知用户

当采用了某种方式、组件来设计方案后,交互都可以静下来心想一想:是否能更简单、明显一点?

毕竟设计者的理想视角,和使用者的使用视角,有时真的不是同一回事。不同的用户因为【年龄、经历、学历、身体条件】等原因,对同一个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

比如上滑引导,传统的做法可能就是盖一个蒙层引导,跟你说上下滑动可切换视频

图片

而为了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减少认知漏斗,交互侧可以考虑直接展示上滑的动作,让用户明显看到下面还有视频。

比如抖音的新手引导:

支付宝的这个例子就更加明显了,直接将我们习惯表达的术语,直接转换成最易懂的语言。

图片

 

五、尽量摆脱组件的束缚

大部分设计者在设计某个页面或功能时,都会优先调取团队已有的设计组件,在大厂里更看重这点。

毕竟能用已有组件解决的,就绝不新增一个样式和代码,对整个产品的调性、交互方式、用户心智等都能保持统一。

实际上是:对设计和开发来说能减少很多工作量…

比如在【日期选择】上,我们的常规思路往往会选择系统组件,让用户在里面选择某一年的1-12个月份。

图片

有条件的话交互也可以考虑:是否有更合适的表达形式?不一定要依靠组件的限制。

比如QQ团队在这点上就有新的突破:用侧边栏的方式里展示日期

图片

这样做的处理有以下优势:

1.首屏内容可以展示更多月份,选择效率更快

2.用户可以一边选择月份,一边看QQ动态

3.更方便快速退出日期

 

六、维持用户已有的心智

每个人使用APP都存在着一定的【固有理解】,比如下拉=刷新。

在设计交互方案时同样需要注意这点,尤其是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

举个栗子:iOS在日历里添加日程时,原本设置了「30分钟」的日程时间。

而当你在【开始时间】里修改了日期或时间点后,【结束日期】会自动设置「30分钟」后的时间点。

依然保持着原有「只有30分钟」的心智模型。

图片

当然如果存在【信息变化】需要让用户知道的话,则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示设计了。

 

七、用易懂的方式处理复杂事物 

交互设计的工作核心,就在于将复杂的产品/用户需求,转换成易懂、易操作的处理方式。特别是那些对用户来说【不知道怎么操作的】。

比如一些叠字(如‘淼’字),用户不知道怎么打出时。除了进行手写外,搜狗输入法中还提供了一个【打出N个组成词的拼音】的处理方法。

如输入3个【水】的拼音,就能得出【淼】字。

图片

对于习惯打拼音的用户,这无疑也是一个不错的处理方法。

再比如:想打出一些不懂的生僻字(如‘卞’字),个人所得税APP里就提供一个【选择笔画数】的方式来帮助用户寻找。

图片

 

– END

好了,以上老和对【交互价值】的一些小总结,觉得认同的麻烦帮我【点赞/在看/收藏/转发】,写得不对的请轻点喷~

 

原文地址:和出此严(公众号)

作者:和出此严

转载请注明:学UI网》结合案例 | 思考交互设计的价值!别再说我们只会画原型了!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用超多案例,帮你掌握尼尔森十大设计原则

纯纯

关于尼尔森原则

「尼尔森十大原则」又称为「用户界面设计的10种可用性启发式」,是由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提出的10条交互设计一般原则。之所以将其定义为“启发式”,是因为它们是广泛的经验法则,而不是特定的可用性准则。

在官方2019年的描述视频中将原则定义为「十大UX设计试探法」,运用这些原则有助于我们试探设计的边界,探索设计的可能性,千万不要让原则成为束缚我们设计的枷锁。

原则六:识别而不是回忆

“保证元素对象,操作选项的可见性,以此降低用户的记忆负荷。”

这个原则直译文过来的话有点拗口,其实就是指尽量减少需要用户记忆的东西,特殊情况下提供可选项让用户在此确认信息。特别是在一些较为长流程的页面流转中,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关联性,以此协助用户进行回忆,而不是从头开始记忆。

1. 选项可视性

最常见的运用,将选项以用户最能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不让用户疑惑。

undefined

在平常练习的飞机稿或者一些风格独特的产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只使用了icon的tab栏,虽然美观,但是当用户量达到一定程度,且用户属性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识别上的问题。目前市面上较多的产品还是选择了文字+icon的展示形式,通过文字与图形加深用户的识别,高德则选择了使用表意最为明确的文字。

2. 页面可视性

页面标题也是最为常见的运用形式,产品需要清晰的告知用户目前所处的位置。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长时间停留,存在操作被打断的界面中标题尤为重要。

undefined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产品都会在用标题来告知用户当前所处页面,有段时间特别流行类似APP Store这种刻意放大来突出页面标题。值得一提的是,在IOS中如果从一个APP跳转至另一个APP左上角则会出现上一个APP的名称,切点击可以快速返回。如上图中的淘宝页面,我是通过微博点击广告链接后跳转进入的。

3. 交互通用性

只要是用户熟悉的交互形式,用户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记忆,即使不用文字说明,也能有效的保证用户的识别。

undefined

在文字阅读或者编辑的时候,长按可以拷贝/粘贴,即使不用说明,绝大部分用户也能get到,还有就是预览图片时候,使用手指交换进行缩放。

4. 历史记录

提供最近访问项可以帮助用户恢复他们未完成的任务以及难以回忆的任务。

undefined

最常见的莫过于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可以帮助用户回忆寻找某个时间节点的内容,微信的聊天记录划分了更多的维度来帮助用户搜索相应的记录。淘宝浏览商品不稳定性较大,有时用户会因为某个宣传而点进某个商品,通过足迹可以查看浏览记录,这样就不用特地去记店铺名称或者加入收藏夹了。

原则七:灵活高效的使用

“用户看不见的加速器(快捷方式)通常可以加快专家用户的交互速度,从而使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经验不足和经验丰富的用户。允许用户定制频繁的操作。”

系统需要同时适用于新手用户与专家用户,对于新手用户来说,需要尽量降低他们的学习成本,帮助他们快速上手,而对于专家用户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快捷以及高效。

1. 千人千面

在注重用户数据分析的今天,很多时候已经不用用户自己手动去设置自己的偏好,产品便能像你所想。

undefined

左图的滴答清单是最为常见的为新手用户准备的引导方式,右图支付宝的财富界面,如果是新手用户,那么金刚区下方则展示现金红包,基金推荐等吸新人,如果是基金老用户了,则会展示更加专业的数据字段来帮助用户决策。

2. 重复操作

对于熟悉的产品,一般来说用户更希望一切趋于稳定。

undefined

在外卖这种使用频次较高选择项较多的产品中,很大一部分用户不愿意冒着风险尝试新的菜品,或者点餐决策时间较短(比如开会),他们很多时候会选择“再来一单”。

3. 快捷方式

在操作同一款软件时,专家用户的屏幕只有一个预览窗口,而我…恨不得屏幕再大点,塞下所有工具栏。

undefined

在各种软件中都会设置快捷键便于专家用户的高效操作,比如专家用户的Photoshop和我的PS。

原则八:美学和简约设计

“对话中不应包含无关紧要或很少需要的信息。对话中每增加一个信息单元都会与相关信息单元竞争,从而降低其相对可见度。”

我们在设计一个页面的时候,如果其中的元素都想突出,最终只会导致没有任何突出的元素。这里可以参考“信噪比”的概念,即相关信息与无关信息的比例,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降低不必要的视觉噪音,才不会过于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提高用户效率。

1. 文字内容

资讯类产品中最为常见,如果一大段文字又臭又长,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到想要传达给用户的核心思想。

undefined

36氪在快讯页面中会将重点资讯标红来突出,此外默认情况下只展示资讯标题,方便用户快速浏览,如果遇到感兴趣的资讯可以再选择展开浏览详细信息。

2. 视觉元素

利用这个原理,现在的产品会在一些视觉元素处理上做出区分,不仅能引导用户快速完成预设的操作路径,且对产品本身业务也是相当有利。

undefined

淘宝的结算页面中,为了促使用户剁手不受干扰,会将付款btn与其他做高反差处理,同理Airbnb在首页中将搜索房源作同样的的处理,只要促使用户搜索了,那就提高了剁手的转化率。

原则九:帮助用户识别,诊断错误并从错误中恢复

“错误信息应该使用简单的语言表示,准确指示问题并建设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原文中特地强调不要用代码去表示错误信息,即用用户能够理解的,通俗的,接地气的词汇,千万不要用一些专业性术语。用语尽量礼貌,不要责怪用户,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傻逼,这样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挫败感。

undefined

得道在使用手机号登录的时候手机号少输入了一位,以至于登录btn一直无法点击,虽然诊断了错误,但是没有明确的告知用户错在哪。Behance在这方面就显得更为完善,会实时判断状态,并且实时告知原因,协助用户进行改正。

原则十:帮助文档

“即使可以在没有文档的情况下使用系统会更好,但可能仍需要提供帮助和文档。任何此类信息都应该易于搜索,着眼于用户的任务,列出要执行的具体步骤,并且信息量不要太大。”

每个用户的背景都有所不同,所以很难确保所有用户都能畅通无阻的使用自己的产品。无论什么类型的产品,都尽量给用户提供一个帮助的途径,对于那些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可以考虑在附近进行简短的说明,而对于需要复杂说明的,最好统一一个帮助入口,且放置于用户易于找到的位置。

undefined

在IOS的设置中,会在一些设置项下添加简要的说明,以此来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印象笔记与普遍的产品一样,在菜单栏上有帮助的入口,而且提供精准的搜索功能,帮助用户更快的解决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作者:CE青年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B端设计中的筛选研究

纯纯

筛选可以说是我使用比较频繁的一种交互形式,比如我点外卖,会选择满减优惠力度大,同时我也可以选择在哪一个价格区间内的产品,这就会用到筛选,而到了B端产品上来,一个CRM系统当中,筛选的逻辑也会比移动端的复杂,伴随着:且关系、或关系、大于、小于等等这样复杂的逻辑,也为设计本身增加了很多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筛选控件

 


1、筛选存在的意义


筛选存在的对于整个表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用户,在表单茫茫多的数据当中进行快速的定位;可以对表单进行快速划分,缩短用户对于数据的寻找时间;能够满足用户在工作中,实际业务场景的筛选。

对于实际B端场景来说,筛选是日常数据分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先来看看实际场景到底有哪些?

 

用几个我们CRM用户日常使用的场景来说:

 

比如今天作为一个电话销售人员,想要联系最近注册的用户时,通常会通过筛选来选出最近几天注册过,同时又没有销售更进的客户,进行一个优先级的排布;

 

再比如说,在销售周报当中,销售主管可以通过筛选得到每个人这周完成的状态,也可以通过筛选得出每个人对于线索的更进情况和对客户的流失状态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筛选形式来满足用户对于特定情况下的使用



筛选和搜索、导航的区别?

 

筛选可以通过多个筛选条件进行多维度的寻找,而导航、搜索只能通过单一条件进行指定筛选。

虽然在现在很多搜索都可以支持多维度用空格去进行多字段的关键词搜索,但本质上区别不大

所以在B端项目当中,如果你有表单,那你就需要筛选



2、筛选的类型


我们将筛选分为基础筛选和高级筛选两种,两种筛选会根据业务场景不同,在不同的页面去使用

 

2.1、基础筛选


基础筛选一般为系统预设好的筛选字段,具有很强的业务和场景的需求。基础筛选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筛选条件:是指用户可以筛选的范围

筛选项:是指用户可以选择的筛选项目

已选项:是指用户已经选中的筛选项

备选项:是指用户还没有选择的筛选选项



基础筛选更多作为用户快捷筛选的一种方式,因为一般使用场景当中用户几个筛选逻辑为“且”

同时筛选的逻辑也为简单筛选,所以在使用场景上只适合在对筛选要求不高的场景下使用。


2.2、高级筛选


高级筛选一般为筛选中含有运算符,同时筛选当中包含条件关系,比如且关系或者否关系。一般高级筛选包含以下几类关键词

 

筛选关系:是指几个筛选条件之间的关系,一般为 且、或关系,即 且 关系为几个条件之间的交集;或 关系为几个条件之间的联集(并集)

筛选字段:是指在筛选当中,所要的筛选项,一般为表单当中的所有可筛选的字段

筛选操作:是指筛选字段和筛选值之间的关系,常见的筛选操作有:大于、小于、是、否、包含、不包含、为空、不为空等等。

筛选值:你所需要筛选的数值



高级筛选一般满足更多的用户场景,为用户多条件多字段、多个筛选关系、多个筛选操作 提供有利保障。




3、筛选的布局


3.1、上下布局


当在筛选器条件少于5个的情况下,最常使用的就是上下布局,这样筛选能与网站保持统一的情况下,上下布局也更方便用户进行阅读

 

当筛选器过多的情况下(一般在5-15个之间),筛选器过多,需要滚屏才能看到筛选结果,用户使用起来会很别扭。所以在5-15个的情况下,一般会将筛选项进行收折,这样保证筛选整体面积不会太大,同时将用户常用的筛选放在前面,可以满足用户基本的业务需求和使用场景



3.2、左右布局


左右布局在PC端一般是以字段选择进行筛选,通俗来讲就是将用户可以筛选的所有字段全部罗列出来,然后通过勾选选,择出你需要筛选的字段,进行筛选器的使用

 

左右布局的好处是能够将筛选的所有条件都直接的展示出来,可以适应很多场景,在筛选器用15个以上时。通过左右布局的方式,能够让筛选条件进行滚动,在最大限度保持用户使用体验




4、筛选的形式


在日常的B端产品中,筛选的形式有哪些?筛选到底应该怎么设计?接下来为大家总结梳理一些在 B端产品 中的筛选玩法,希望为你开启新大陆。


4.1、平铺型



平铺型一般为用户搜索结果数据量过大,使用户搜索出来的结果与其预期差距过大,用户然后可以通过筛选对数据的再一次分类,使用户能够精准寻找其想要的结果。

平铺型一般为筛选条件少于6个,这样能够通过1行或者2行去展示筛选项的结果

 

多用于信息量大的产品,比如电商、视频网站等等。常见的淘宝、京东、腾讯视频PC端 都采取用这样的方式,将所有的筛选条件列出来。

 

平铺型的好处是将筛选项的结果全部或者部分放出,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理解筛选项以及快读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缺点也是很明显,平铺型的控件占比大,需要占据大量面积展示平铺出的筛选结果。

 

比如淘宝PC端,搜索一个产品后花去40%的面积去展示所有的筛选条件,其实就是想引导用户,淘宝搜索过后spu的数量仍然过大,想通过进一步的筛选,让用户明确自己对想要东西。同时因为面积占比大,通常平铺型都是以收折的状态,只有在搜索触发后才会完全展开


4.2、收折型



收折型筛选是一种简单直接的筛选形式,将用户常用的筛选形式通过下拉框的形式进行筛选。每一个筛选条件就是一个下拉框,这种形式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在B端场景中,下拉框对于用户来说认知成本低,操作性也较强,同时在用户重度使用时,又能给用户很好的使用体验的一种方式

 

优点:

用户可以直接对其常用的字段筛选进行一步操作,并且没有复杂的筛选关系,全部都是“且”的筛选逻辑,能够保证用户进行快速的筛选选择

 

缺点:

将所有信息全部平铺展开,信息量过于冗杂繁多,同时在做通用性产品时,这种方式很难做到通用性


 

4.3、单侧筛选



单侧筛选是一种更通用的筛选形式,通过对于你想筛选的字段进行勾选,勾选完成后就会出现筛选条件,然后选择筛选字段、筛选操作、筛选值,一般选择完成所有筛选后,还需要点击查询,筛选操作才算完成。

 

整个单侧筛选,大量的筛选条件可以放置在表单的左侧或者右侧,通过表单纵向空间,去承载大量筛选条件。

 

优点:

节省空间、通用性强。因为在很多Saas系统、Paas系统当中,无法针对每一个客户进行设计,就要考虑到系统通用型高,做一些大而全的功能。在每个表单也所需要定制化修改的地方很少,同时能容纳的信息量可以很大。

 

缺点:

就是在后台系统当中只有这一种筛选形式会面临在我常用的几种筛选的字段中,要通过不断寻找,来满足我的筛选需求,操作麻烦。

 

 

我们产品在某一次改版就将筛选由收折式修改为单侧式,因为我们用户使用筛选的场景非常的多,用户每次筛选都要多进行2、3步操作,导致用户进行了大量的吐槽,后来进行修改,将筛选顺序支持手动调整顺序,用户吐槽的次数才慢慢减少。



4.4、表头筛选

 


表头筛选是一种复杂筛选的形式,其最开始是来源于Excel的筛选形式。点击表单的筛选按钮,可以将表头的筛选字段直接带入,方便用户。之后在后台产品的发展中,得以借鉴过来。

 

优点:

可以通过表头的点击,使用户更快捷进入到自己的筛选条件,在通常情况下,在表单越左的数据显然是越重要的,也是使用筛选去筛频率最高的,因此高频的筛选场景基本还是得到满足。


缺点:

用户第一次进入系统很难理解这种交互形式,且在每个表头都会有一个icon,影响用户对于表头的识别。

 

 

4.5、弹窗式



通过点击筛选按钮,展现出筛选弹窗,进行筛选。这种筛选适合在筛选功能在系统中不是很重要的层级。最常见的就是Tapd,在其中筛选不是很强的一个功能,同时也是系统中十分有必要的。

 

优点:

是能够在节省面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很复杂的筛选,同时可以支持复杂情况下的筛选

 

缺点:

弹窗会遮挡一部分表单数据,会影响筛选人的判断,其次筛选条件的添加也相对更加繁琐。

 

 


5、选择更合适的筛选

在我们一系列筛选的调整过后,我们团队也总结了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条件和形式,来和大家分享探讨一下。

 

5.1、使用频率

我们认为影响筛选控件最重要的是用户的使用频率,因为用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方式,直接影响到我们筛选是用普通筛选or高级筛选,也会影响到筛选的形式。

 

5.2、满足实际业务所需

筛选功能的做法,取决于我们产品未来是想往哪一个方向发展,如果想把功能做的强大,就得考虑到筛选的后续扩展性。因此满足实际业务也是十分重要。

 

5.3、用户认知成本

在B端系统当中,最可能遇见的就是你给用户设计的路径但是其实用户根本没有往你想的方向去操作。我们系统最开始给用户设计好了很多功能点,但是用户对于这个点的认知成本实在过低,也导致了后面系统功能点很多都被埋没。因为在你设计好了一个功能点后,要适当引导用户,解释这个功能的使用场景才不会让你设计的功能被淹没。

 

作者:CE青年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B端设计中的树形选择

纯纯

树形选择

关于树形选择,我们必须先知道它的基础概念,“树” 究竟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树状结构的定义


树状结构:

树状结构其实是作为一种层次结构化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将树的抽象出来表达完整的构造关系,为什么叫做树,是因为它更像是一个上下颠倒的树,根部在最顶端,枝叶反而变为下方。

同样在对树状结构的整体命名上,也遵循了与之类似的表达方式:



节点(Node):是树状结构当中的基本单位,使用节点可以表示 不同数据间的 组成关系(从属关系与并列关系)通常节点会分为几类特殊情况。


1.根节点:整个树状结构的开端被称为根节点。一个树状结构一定只有一个根,在思维导图中,根节点就代表着它的开端,用于延展出更多的树状结构。不过在目前的树形选择当中,因为对易用性的要求,通常会隐藏根节点,只展示子节点。而根节点隐藏在 标题、选项文本 当中。


2.子节点:根节点之外的节点被称为子节点。一个树状结构子节点数量是没有具体限制,在树形选择当中是直接展示出来的部分。


3.叶节点:没有连接到其他子节点的节点。叶节点属于一类特殊的子节点,它是整个树状结构的最末端节点,在树形选择当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会展开来讲。

分支(Branch):节点之间的链接,在我们树形选择当中,分支的线条可以选择显隐。其搭配的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同时我们还会用到节点的几个基础的概念:

节点层级:指当前节点所在的层级,比如根节点为第一层级,根的子节点为第二层级,以此类推;

节点高度:对于某一节点的高度,便是该节点下所有叶节点从上到下的个数;

节点深度:指该节点到根节点的唯一路径长度,深度与层级较为类似。


树状结构究竟出现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呢?树状结构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大家可能理解上会觉得很枯燥,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回忆一下我们小学使用字典时的场景,首先我们是先通过声母,去确定这个汉字的大概的页数范围,然后通过韵母去确定这个汉字的详细位置,最后通过音调找到想要寻找的汉字:


其实字典的设计,便是一个典型的树形结构。而在 B端系统中我们常见的公司组织架构、省 市 县 地址选择、在线教育的班级结构 等等,这些都是使用了完整的树形结构。


采用树形可以快速进行结构化的表达,其目的是为了用户能够快速地增删改查,想要更多了解结构化表达的同学推荐大家看一本书《金字塔原理》,里面讲了非常多的逻辑化思维、表达的方法与内容,内容比较多,而这种思维其实在我们工作生活中都能够用到。



树状结构组成:

1.层级缩进

为了将树的整个结构完整的表达出来,会使用层级缩进的方式进行区分,通常会使用 8px 对下一级节点进行缩进,这样能够表达更为完整的层级关系。

这里要注意,如果想要更为强调树形选择的层级关系或者树形内容本身就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见解 Coding 编辑器的思路,即:将缩进内容使用“分支线”进行表达,更明确清晰。 这里使用层级线后,折叠图标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有明确解释。


2.折叠图标(节点按钮)

主要是将节点下的所有树叶与子节点进行展示,在整个树的结构中,折叠图标一般分为两种:三角折叠、方形折叠

三角折叠:为页面层级较少时使用。因为在较少的层级下,用户不用特意去思考当前节点所在层级究竟在哪。

方形折叠: 更多与页面层级线进行配合使用,通过层级缩进,将页面层级线标识清楚,能够更好的在多层级情况下进行合理区分。


3.选择控件

整个树形结构依旧是在选择录入框架下,分为单选和多选。因此需要对其类型有所展示,特别是在多选的场景下,一定要标明它的类型,方便用户进行理解使用。

通常这个控件可以在单选的时候进行隐藏,这里先按下不表,我在树形选择的类型当中深入给同学们进行分析理解。


4.选项文本

注意字数限制、超出后如何处理即可,我就不做过多介绍。



树形选择的类型:

在讲树形选择之前,我先为大家讲解关于与其相关的同类型产品,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我选择出了两类不同的组件进行对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CE青年” 后台回复树形对比进行查看。我通过视频的形式为大家进行了讲解,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1.单选树

单选树只能选择叶节点,也就是需要将每个树展开过后才能进行选择。

它是一个较为传统的选择方式,因为它的选择热区较小并且理解成本较高,因此这种方式不太满足现如今对于B端产品效率提升方面的要求,并且要求十分特殊,因此使用较少,现多以单选节点树为主。

2.单选节点树

单选节点树与单选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能够选择子节点,这样可快速选择该子节点以及其各种叶节点

同时传统的单选节点树中是采取单选按钮的方式,随着对B端要求的不断提高,并且在树的功能越发的复杂过后,几乎取消了 单选按钮 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将整个 文本标签 作为选择的热区,用户点击过后即可进行选择。

因此在树形选择当中,逐渐将单选节点树演变成由两部分热区所组成的一个控件:



在左侧,主要以树类型的展开折叠操作,热区通常就是图标折叠图标这一部分;

在右侧,以选择该选项、节点的操作为主,热区范围以整个选项文本作为基础,进行延展即可。

这里还是提示以下新读者,这类选择一定要进行 Hover 状态处理,不然用户无法根据光标的变化判断是否可点击,当然老读者跳过就行~

3.多选节点树

大家在对比单选与多选时会发现,为什么不会存在多选树?不存在只选择选项的多选呢?

思考时间又到了,别忘下划,自己先想想呢~

虽然在理论上会存在多选树的情况,但是它存在的价值比较诡异。首先在树的节点当中,我选择一个子节点就是选择该节点下的所有。因此可以说是选择了一个节点;或者说它选择了该节点下的多个选项,因此在实际情况中这类场景过于的少,更多会用多选节点树进行代替。


当然,多选节点树与单选节点树在结构上是十分接近的,就是将复选框展示出来,方便大家进行选择。考虑到大家经验不足,建议这里复选框放在折叠图标前侧,原因有二:


  • 在树形选择后续的拓展当中,经常会遇到选择增加一些操作功能,比如 新增、删除、复制、粘贴、拖动排序。我看很多设计师最开始因为种种原因将选择组件部分放在后侧,导致之后的操作无法进行更多的拓展,随之崩溃,对树形选择又是一顿乱造~

  • 现有的基础架构基本都是沿用了这类设计,可减少前端同学的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他 BUG 的产生。


多选节点树的使用场景非常多,我举一个大家在树形选择中都会犯的例子,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其中存在的特殊逻辑:


比如在一个大型上市公司当中,我作为老板会去设定整个“设计部”的权限,并且想要得到的效果是之后有任何新员工都是使用这个权限。如果作为一个新人设计师,很容易就会使用多选节点树,将整个组织架构进行选择,但是这样的选择与用户实际想要的内容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在产品设计中,对于上诉的“设计部”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动态数据,即在之后新增到“设计部”的所有员工,我不必再去权限管理中重新配置。我们遇到动态数据的情况时,首先不建议大家采取树形选择,因为首先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成本很高,无法通过树形选择这样的方式让用户理解;同时系统对于这类动态数据的情况都建议特殊处理,至于怎么处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我也会在后续文章当中为大家进行讲解。


树形选择的优点

易理解:

因为树状结构本身就已经存在很久,早在 DOS 计算机时代就有它的影子,经过长期累月的发展,用户在理解上也会相对更加容易


快浏览:

在数据量特别大的时候,能够根据子节点优先找到自己想要的叶节点,从而提升选择效率,与《选择录入02》当中讲到的 Tab选择十分类似,没看过的同学建议先去看看。


看结构:

结构,能够辅助人们进行快速记忆,从而对整体框架有着更深了解。而树形选择正是有了这种结构能够更为方便的让更多人熟知,从而更快了解业务。


树形选择常见误区:

数据量

首先对于树形选择本身的控件形式,你就需要去分析其能承载的内容数据量。应该是在什么范围内较为合适。

当数据量过大时一定会出现异步加载、数据分页等诸多情况,因此在设计中,需对这类情况进行设计。

全选功能

全选功能本身较为简答,无外乎就是一个复选框的事情,但是在上面提到的数据量过大 + 全选的存在,会有些问题还需要大家进行留意。

键盘映射

在树形选择当中,都可以采取键盘操作从而提高效率。基本规则是:

↑键:向上切换同级节点;从第一子节点,顺序返回父节点;

↓键:向下切换同级节点;顺序进入已展开的第一子节点;

←键:关闭当前级别节点;返回上一级父节点;

→键:展开子节点列表;顺序进入已经展开的第一子节点;

回车键:提交当前 foucs 的节点选项;

树形选择是较为常见的一类方式,但由于大家对 基本的树形结构 认识不足,导致对其设计会有许多误区。

作者:CE青年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B端组件设计红黑榜

纯纯

最近看到很多美妆博主都在出什么红黑榜,其实就是在说哪些产品是有问题,不推荐大家使用,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安利的好物。
想着B端设计当中,也会存在这一情况。然后我在打开 Ant Design ,浏览完所有的组件,你会发现:“组件当中也会存在红黑榜~”
今天就趁着 618 刚过的这个时间节点,我也来“带带货”,说说B端组件当中的红黑榜

首先我先说一下关于红黑榜的定义
1.使用频率高:也就是这个组件我们平时会频繁的使用
2.黑榜: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3.红榜:往往会更满足B端产品的实际需求,对于组件有更深的认识

通过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当然整个组件都是基于我平时的设计观察与使用,目的也是想和大家分享、避避坑,如果有什么疑惑,欢迎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

树形选择

树形选择在B端系统当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比如我们常见的:表格、表单、各类详情页,只要涉及到 层级结构的选择,都会有它的身影(注意,这里主要说的是树状的选择类组件)但是作为设计师,树形选择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问题

尺寸无法确定

因为树形选择本身这个组件的特殊性,它的大小需要通过内容当中的高度与宽度共同决定,而在设计过程当中,高度与宽度究竟为多少就要仔细的考虑
因为在使用树形选择时,需要思考每一个内容的具体尺寸,太高太低都不行
如果太低,展开树形选择就会非常的麻烦;如果太高,则在数据量较少的时候,会给人数据很空
横向空间也是同理,也就造成了在设计时,需要深入思考

适用性太低

树形选择,作为基础组件,在应付复杂的选择需求时,很明显的会感到“力不从心”,无论是从它显示选中时的内容,还是大量的数据时的选择难度,树形在适用性上,都会大大降低,当遇到这类情况时,建议采取更多 “业务组件” 的方式来对选择进行优化

分类表单

分类表单(也可以叫Tab表单,不过只是代称而已~)在B端产品当中也非常常见,它出现在复杂的表单当中,但是作为设计师,在真正去使用分类表单时,你就会发现会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

效率低

对于用户而言,分类表单不能够完整的查看表单信息,每一个都需要来回切换。也就意味着填写表单的时候,我们不能通过滚动查看所有数据,而是要去点击每一个单独的分类里面,通过分类了解具体的表单内容
同时必填项的提示,在分类表单也非常难以处理,因为其每一个独立,而作为用户,其实是不清楚具体哪一个分类里面有必填项,也会导致填写的效率过于低下(其实会有处理的办法,只是大家对于这类提醒都不太满意)

编辑模式不易处理

分类表单在编辑状态时,同样难以处理。当提交完分类表单后,我们还需要考虑数据在详情页里的展示形式,因为表单与详情页的映射关系,这时候在设计时,应该提供某一分类下的数据编辑,还是整个分类表单的数据编辑?
其实这种情况,特别是初级B端设计师,处理起来也是非常棘手

顶部导航

顶部导航非常特殊,虽然在我之前 导航菜单 的文章当中提到过,但在使用顶部导航的过程当中,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

顶部导航最大的局限性便是展示数量太低,毕竟在空间布局当中,横向空间与纵向空间的差异其实是非常大的,顶部导航的高度设定不能过高,同时 二级、三级菜单 只能够使用下拉菜单,也就导致在导航菜单的设计当中局限性过大,并且项目一旦发展过后,不容易解决问题
当然,顶部导航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许多工具型产品、官网 当中,顶部导航都有着它的一席之地,其实这类形式,更多是以内容为主的网站结构,才会采取顶部导航,也就是上下结构会更加合理

栅格

栅格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是组建,但是由于很多设计师 误用、乱用,导致设计师为了栅格而栅格


因为在常见的移动端设计当中,是不存在栅格(主要是移动端横向空间小,使用不频繁)
在桌面端的设计当中,并不是说栅格不好,而是很多时候设计师使用栅格往往会非常盲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表格当中是否需要使用栅格?


答案是:“不用使用栅格”,其实这类问题就是目前很多设计师的问题,因为会盲目使用,也就导致了我在做设计的过程当中,出现很多为了栅格而栅格的现象。后面有时间单独总结一下栅格主要运用在哪些地方,希望大家别盲目使用
至于栅格应该如何使用,在我之前的文章当中都有提到,可以自行点击历史记录查看

滑动输入条

滑动输入条在很多概念设计当中都会经常出现,特别是在 Dribbble 上的桌面端设计当中,是每一个设计师的标配,但是在实际的B端项目中,特别是桌面端的B端系统当中,滑动输入条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个组件


因为B端产品当中,大多数的产品都是需要精准录入,并且数据的区间非常大,因此也就造成了滑动输入条,使用起来给用户的感受是非常糟糕的,并且由于大多数用户的预期还是以直接输入为主,这也就造成了现如今B端产品很见到滑动输入条的原因

面包屑

面包屑导航在实际工作当中经常使用,因为在常见的B端系统当中,导航菜单以及信息结构,一定是非常复杂的(除非你的系统里面就只有一级导航菜单,并且没有其他的页面层级逻辑)


因此通过面包屑导航,能够让我们清晰知道整个页面的信息结构,通过面包屑又因为其 小巧、灵活,无论你是在一个完整大页面当中,又或者是一个小的气泡卡片当中,面包屑都能进行承载,并且它还能够起到 返回 的作用,又能够清晰的展示页面的路径信息,是一个可以一举多得的组件

穿梭框

穿梭框相比大家的不会陌生,在设计B端产品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涉及,与此同时,由于穿梭框本身复杂,再加上很多设计师会觉得它占比过大,因此不会去使用


今天安利穿梭框,其实是想安利这一类的穿梭类的组件,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业务选择类的组件都会通过穿梭框的形式进行演变,比如我们常见的“国家城市选择、部门成员选择” 甚至表格当中的字段显示隐藏设置,这些都是传统的数据选择过后一步一步演变而来,因此这类穿梭框型的数据选择
其实更加体现的是设计师基于目前的组件所进行的优化,而分析它为何这样做,这样做的原因,成为了穿梭框上榜的理由

折叠面板

折叠面板就像一个大的“盒子”,当产品经理在你的身后说着:“这个信息我要放,那个信息也不能落下的时候”,拖出一个折叠面板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折叠面板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在详情页以及表格当中,因为折叠面板本身可以容纳很多信息,并且能够交代具体的层级关系,因此使用折叠面板能够有更多展示数据的可能性,即插即用,非常方便

气泡卡片

在页面当中的任何地方,蹦出一个气泡卡片你都不会感到奇怪。其实气泡卡片我在日常设计当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组件,因为它能够容纳下任意的内容,小到一串文字、大到一个视频,都能够在气泡卡片当中进行使用


并且在信息当中,气泡卡片作为一个信息补充的组件,因此在系统当中,需要展示但是又不是那么重要的信息,使用气泡卡片,就会更加的方便

锚点导航

最后一个,自然逃不掉我们的锚点导航。感觉在我的疯狂安利下,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开始使用锚点导航。因为B端产品必定是复杂且多的信息,自然而然我们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要更多考虑信息的承载

作者:CE青年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B端设计指南 - 按钮

纯纯

按钮是任何用户界面当中(无论是桌面还是移动用户界面)必备的交互元素:甚至可以说,如果页面中没有一个按钮,整个页面设计将是不完整的。在日常生活中,按钮也是随处可见的,一个电灯开关、遥控器按钮,现实生活中按钮反复的出现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去理解屏幕世界中按钮应该如何操作,从而衍生出屏幕世界中的按钮的具体形态

人机交互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从小到大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映射到屏幕世界中,比如苹果最为经典ios的滑动解锁


而到了屏幕世界中,控件的设计更应该与物理世界保持相对的一致,这也是按钮设计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近常问身边的朋友,按钮究竟是什么?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按钮不就是一个操作区域加上文字,没什么特别的,也正因如此,对于按钮的具体构造也不太了解。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当下对于按钮设计的理解,去分析如何进行更合理的按钮设计


按钮的痛点

对于每个设计师来说按钮并不陌生,在每天的设计中,都会使用按钮进行页面设计;但又不是每一个设计师都能够将按钮设计好,因为它存在三个方面的复杂性:

使用场景过多:

不是每个场景都需要相同的按钮,比如在登录页当中,登录和注册就是使用不同的按钮形式。这些情况特别在B端产品中,业务在每个步骤中需要突出和强调的点不同,导致设计师很难通过具体场景进行按钮设计;

出现频率太高:

B端产品中,每个页面当中都会有按钮不停的重复,而高频的出现会让我们感到麻木,导致很多设计师都将其忽略;

形式太多:

在我总结的按钮形式当中,一共分为10类,且情况多种多样,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不同形式之间的差距,导致乱用混用


因此一个看上去小小的按钮,其实经常会困扰着我们,如果刚开始没有将按钮进行整体的梳理,那么在你的设计过程中,按钮会经常打断自己的设计思维,为了让大家能够对按钮有更深的理解,我将按钮进行系统的拆解,结合实际案例,能够使按钮更浅显易懂

在文章按钮类型的分析中,我将按钮分为两大类、十小类,将其分类也是为了更好的为大家去分析每一个按钮所涉及到的状态,当我们理解按钮之前,你需要了解它的内部构造



首先,抛出一个问题给大家,下图中,共有几种按钮形式?分别是什么?给大家五秒钟时间思考


如果你对上图的按钮形式并不完全了解,建议你拿好小本本,做好笔记~

在开始讲常见按钮类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按钮状态


按钮状态:可以让用户知道这个按钮当前是在进行哪一种操作,方便帮助用户进行判断

常见的按钮状态分为:正常状态(Normal)、聚焦状态(Focus)、悬停状态(Hover)、激活状态(Active)、加载状态(Loading)、禁用状态(Disabled),下面分别对这六大状态进行拆解


正常状态 (Normal):除了其他五种状态外的情况都是正常状态,它是按钮最为常规的状态形式,也是设计师必须设计的一种状态


聚焦状态 (Focus):主要是用于展示当前电脑光标所在的具体位置。听起来有点玄乎,我来讲他背后的原理,主要是方便一些键盘使用的用户,可以使用Tab键或者方向键来对网页进行访问输入

比如在Mac OS 以及 Windows的使用中,通过点击Tab,便展示出文件的Focus状态

Focus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互形式,但是很多设计师都会忽略,甚至在很多网站,直接就是将这个样式所去除,导致使用Tab键无法获取聚焦的反馈,比如常见的百度、Google再到各大操作系统都会有这类反馈,去除这类反馈,会导致用户无法用方向键控制光标位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用户使用的可能性


悬停状态 (Hover):在桌面端的设计当中,即使用户知道它是可以点击的,但是你还是需要设计悬停状态,表明鼠标现在正在按钮上。平板电脑和移动端的设备上用永远不会展示悬停状态,因为你的手指是无法在屏幕上进行悬停的(虽然IPad OS 更新了13.4版本后,会有Hover态的出现,但是是通过鼠标进行操作,因此这里不予以讨论)


激活状态 (Active):激活状态因为叫法不同,在有的地方也称之为Press状态,它的表现就是将按钮按压下,将颜色变深同时会涉及到内阴影等效果的出现


禁用状态 (Disable):按钮禁用状态作为最难设计的状态之一,主要在于禁用状态的表现形式以及禁用状态与激活状态之间如何的切换,我具体来分析一下两个难点


难点一:禁用状态在颜色上首先会给人灰色块的感觉,行业里也称之为置灰,在设计上,也需要注意光标移动时需要展示禁用光标,即让前端大哥将Cursor的hover状态更改为not-allowed,你可以优雅的在前端面前装个X(之后会出一期,简单聊聊我与前端如何协作如何装X)

难点二:禁用与激活状态的切换,比如在一个注册页面中,需要姓名与电话必填,当用户没有填写完成姓名与电话时,应该将按钮置灰,提示用户不可以点击,当用户填写完成必填字段后,将禁用按钮转变为激活按钮,提示用户可以点击登录


加载状态/Loading:按钮需要时间进行加载的一种状态,通常会被用户忽略,但是在B端产品中,Loading状态尤为重要,这里有很多细节和小技巧,展开讲篇幅太大,在文中4.3小节(按钮细节)会详细解答


主按钮为页面中按钮区最为核心的操作,在日常场景中,主要按钮一般都为新建、编辑、保存这一类正向的操作,强调页面中最为核心的功能,能够让用户一看到主按钮就明白大致在页面中需要如何操作

但在主按钮的使用中,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在页面当中,按钮区域的主按钮最好只有一个,否者会对页面的主要功能造成干扰


2.并不是每一个页面都需要有主按钮,不要因为页面缺失主按钮而强行加上。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时常遇到按钮之间为平级的关系,强行添加,容易造成页面层级混乱


在主按钮中,按钮状态的设计也会跟随物理世界进行相应的映射,因此在设计时需考虑现实生活中的状态

比如用户的Hover时,一般都将按钮抬起并亮度增加,其目的是为了提示用户可以点击,而用户在按下时,用加黑来表示用户按下的状态,与现实生活中按钮的状态类似,因此按钮状态也应该映射物理世界


次按钮在页面中出现最为频繁,在日常使用中,如果你不太确定使用何种按钮时,那使用它,大概率没有错。因为它运用广泛,出现频率也最高,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标准按钮

在次按钮的设计形式中,我们团队将设计形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 字线型

此按钮整体以文字+边框的形式,这类形式在视觉层面上感知较弱,适合几个按钮同时展示,在B端项目中,字线型也是在使用中最为频繁的形式


第二种 字面型

字面型更偏向表达按钮整体,常见于各类移动端的按钮当中,整体的表达也更适合移动端这类屏幕尺寸较少的设备当中,更符合卡片化设计的思路,反而不太适合桌面端的设计


文字按钮为页面中视觉层级较低的按钮形式,因而可以在页面中大面积的重复使用,文字按钮与链接(Link)基本一致,且没有太多区分,所以在设计上,文字按钮与链接基本相同

文字按钮重复的出现,以表格页面当中的操作列表最为突出,因为表格当中常用的操作最好能够直接展示出来,因此表格中基本都采取文字按钮的形式


图标按钮为页面中控件占比最小的按钮,所以在页面中的使用也是最为高效的。因为没有了文字元素,会导致用户在图标的理解上出现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用户在Hover时使用展示Tooltip提示按钮的含义,同时建议在图标按钮的使用上多为高频且易理解的图标

我举一个简单例子:

在桌面端产品中,帮助文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入口,当用户对页面中的功能有所疑惑时,可以通过此来帮助用户进行理解,通常需要在大多数页面当中展示帮助中心的入口,这时图标按钮就变得最为合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图标按钮的应用场景通常为:当页面中需要高效的展示一个或几个图标时,同时图标按钮的展示最为频繁时,当同时满足以上两点,使用图标按钮就是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


按钮菜单为页面中许多操作的集合,通常是将高频的操作以及一些低频的操作进行整合,组成的按钮菜单。这样既能够减少页面元素的冗杂,同时也能够满足业务对于功能的需求

举个例子,在表格页面当中,B端设计师最常见到的按钮菜单就是新建,这类新建按钮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业务需要,还需要多个业务按钮进行展示,按钮菜单的出现,帮助用户进行按钮的整理,同时也满足业务需求


这其实是主按钮的一种衍生,通过图标对主按钮的含义进行解释,从而帮助用户提高这个按钮的识别性。如果一个按钮你想比主按钮更加强调,那便可使用在按钮中添加图标,这样既能够强化图标的含义,同时也加深了用户对于按钮的印象



在六个常见按钮形式中,我们根据重要的优先级,给常见按钮进行一个简单的排序:

图标按钮-按钮菜单-主按钮-次按钮-文字按钮-图标按钮



危险按钮在删除操作中最为常见,通常是为了警告用户,这个数据删除不可恢复,让用户谨慎考虑。在常见的删除操作中,都需要用户进行二次确认,避免用户误操作

当然,在实际业务中,危险按钮不宜过多,如果业务当中无法避免,需要展示多个删除按钮时,推荐采取图标按钮进行展示或者Hover过后将其呼出


幽灵按钮,看它的名字就能想到它的作用:像幽灵一般透明的存在

它没有使用复杂的颜色、样式,而是用线条表示外部轮廓,证明它还是一个按钮。同时内部只用文字展示按钮名称。它只出现在按钮背景复杂的页面当中,比如:渐变色、纹理、动态图片背景的情况下,幽灵按钮能够完美融入到环境当中

而现如今,传统意义上的幽灵按钮已经很少,毕竟在现如今的官网当中,幽灵按钮已经不再流行,更多的是出现在复杂页面的“实心按钮”,而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类按钮才是幽灵按钮现在的状态

幽灵按钮和次按钮有何不同?

在形式上,幽灵按钮和次按钮看来起没有并什么不同,因此会有很多疑惑,那我什么时候用幽灵按钮什么时候用次按钮呢?

首先幽灵按钮是属于特殊按钮体系中,因此它不会受整个按钮体系的束缚,比如我在一个设计系统中,分别定义了常规按钮的尺寸分别是24px、32px、40px,但是我在一个官网落地页当中需要有一个46px的按钮出现,次按钮就完全不合适。其次幽灵按钮边框粗细、字体大小都是和常规按钮体系不同,因此幽灵按钮就和次按钮有所不同


第二个方面在次按钮的设计形式中,不仅仅只有描边按钮这一种形式,因此幽灵按钮与次按钮它们可能会有交集,但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场景,因此也不能将它们混用


Material Design 出现之初,悬浮按钮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它也是安卓设计的代名词。主要是用于页面当中最常用的操作,是整个APP中最核心的按钮,能够代表这个产品的核心功能,比如印象笔记的新增笔记(安卓)、滴答清单的新增清单等等...

但沉浸式设计的出现,使得移动端寸土寸金的地方,需要固定一个按钮的情况就变得更加少见


而在B端的设计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B端行业特有的方式

悬浮按钮在B端场景中,主要是帮助用户进行辅助咨询的功能,例如在一些用户需要得到帮助的页面中,可以通过悬浮按钮,使用户的又疑问的页面进行快速提问,帮助用户能够进行快速的跳转,在飞书的应用列表中,其实用户刚开始理解应用列表其实存在一个理解成本,就可以通过悬浮按钮进行展示


行为号召按钮简称:CTA按钮

主要目的是为了号召人们在某些特定的页面中使用此按钮来提高转化,比如立即购买、联系我们、立即订阅等等...

大多数时候,CTA按钮都是成对出现的。“是与否“ 、“登录与注册”、“确认与取消”等。因此,分析清楚CTA按钮后设计出视觉层级合理的页面称为非常重要的点。在设计中,一般会采取渐变色、主题色、主题色的互补色等等,它经常独立出现

在B端软件的场景中,官网是CTA按钮出现最为重要的页面,一般在官网中,使用CTA按钮将用户引导从潜在客户向付费客户进行转变(点击过后一般是一个联系表单进行信息的填写),这也是在B端产品中非常重要的指标:潜客向付费客户转变。可以引导用户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如果CTA按钮设计不好,人们对于官网只是浏览,不会有任何转化

因此,在设计CTA按钮的形式与位置时,需要与产品、设计、运营等共同确定并讨论使用,大家站在不同的立场希望得到一个完美的方案,因为设计出清晰的结构层次将直接引导用户朝着理想的使用路径前进,从而极大提高转化率



在我们日常设计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文案问题:登陆、登录、确认、确定、发送、发布,在许许多多的工作场景中,犹豫究竟应该在按钮上使用哪种文案,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场景进行展示相应文案


登陆(Land) :这是网络中错别字最为频繁的用此,很多人都会把登陆放到登录页面中,其实是错的。这个词里的“陆”字,就是陆地的意思,其基本含义只是登上陆地而已,拓展出来还会有“登陆到某一个市场”,但登陆网站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

登录(Login):这是“登记记录、记载”的含义,我们正常输入账号密码就是为了去记录我们的一个信息,一般为官网登录页


确认(Confirm):这是带有一些不可逆我操作的提示,一般用于用户配置、选择项等

确定(Yes):这是询问用户是否进行某项不可逆操作,一般为一个单独的操作


发送(Send):这是尽快传递对方的聊天消息,一般为即时性的聊天发送

发布(Publish):这是用于用户填写的观点、意见、文章等反馈信息发布到一些正式场合,如论坛、社区等

这些细节的文案就是帮助用户去理解页面中所传达的真正含义,多将文字放置到场景中,文案也更好的辅佐他们作出抉择


圆角在每一个软件中,随处可见。圆角大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表现,还更多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对于产品而言的整体的认知,如果在开始设计之前,没有对按钮圆角有具体的规划,很容易踩坑,如何设计好圆角,我们来进行系统分析

在下文中我们将按钮的圆角大小,分为以下三类:直角、圆角、半圆

直角:

按钮四角的方向,具有很强烈的引导性,看上去也会更加刺眼,使得在页面当中注意力会减弱。同时,直角在按钮排列当中看上去更加统一,相同的东西在视觉上不太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圆角:

相比与直角按钮,在使用圆角的按钮中,视觉上总是给人一种柔和亲近的感觉,当几个圆角按钮进行排列时,能够感受到圆角按钮更容易被点击。因此在使用的按钮中,建议添加圆角的细节元素


知识扩展

为何直角的物体会给人更严肃的感受——每一个人都认为圆角会更好,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解答为什么圆角更好

在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对拐角的科学研究发现,“拐角的感知程度随着角度线性变化。锐角比钝角产生更强的幻觉显着性”。换句话说,拐角越尖,则感觉越亮,拐角越多,越难看

圆角还有另一种解释,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圆角的物体会更友好。从小,我们就知道尖角的物体会让人受伤,圆角的物体会更安全。这就是小孩在玩皮球与刀的时候,家长的反应完全不同。

小朋友玩刀会让家长十分的紧张,赶紧让孩子放下;而小朋友玩皮球时,家长则是非常的放心。这激起了神经科学所谓的尖锐边缘“回避反应”。因此,我们倾向于“避免锋利的边缘,因为在自然界中它们可能会构成危险”


圆角不是越大越好

通常在移动端场景中,半圆按钮随处可见,移动端手指触摸操作上,对于圆角的影响小之又小;而到了桌面端的场景下,鼠标的使用,半圆按钮就会有所不妥

如果相同面积中,按钮的圆角增大,相应的对于按钮的可操作区域就会随之减小,在同等尺寸下的按钮中,小圆角的按钮明显比大圆角的按钮更容易操作


当然,麻烦事还不仅仅于操作区域,在结合实际业务,我们的按钮常常作为原子(原子设计理论)用来组成为下拉菜单进行联动,半圆按钮在下拉菜单的设计中,也会因为半圆的局限,使下拉菜单的设计会更加困难,同样在设计上,半圆角对于下拉菜单的适配也会相当突兀,因此在考虑这方面设计时,需要你多去思考之后的业务场景


按钮的状态中,Loading状态通常不会对用户进行直接展示,因为大多数情况下,Loading状态就发生在一秒钟以内,但是对于B端场景中有很多重要操作,在长时间等待中不展示loading状态,会导致用户在使用时犯下错误


需要在合理的时间进行反馈

当按钮响应时间小于1秒时,通常正常反馈即可

当按钮响应时间长于1秒时,我们通常会采取加载动画,减缓用户等待的焦虑感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确认提交的按钮,由于网络或者服务器等原因,需要长时间加载资源,而用户不知道我刚才按下的按钮是否有效,这时用户慌张,想要多按下几次这个按钮,系统就会不停提交数据,最后网络变好时,窗口就会一瞬间疯狂展示,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需要在设计师考虑到按钮在加载一秒以后的状态,应当提示用户在网页已经收到请求,正在加载,同时在按钮状态中应该为不可操作状态。同时会给出加载转圈的动画,缓解用户的焦虑

当你完成了第一步的设计后,想想在按钮的状态中,是否更能够帮助用户进行体验上的提升呢?

这也是在面试某大型互联网公司时,被问到过的一个问题~敲黑板

对用户操作的适当反馈是用户界面设计的最基本准则。让用户了解当前状态、位置、是否成功、进度如何,减少不确定性;并引导他们在正确的方向上交互,而不是浪费精力在重复操作上

在Loading的加载过程中,等待焦虑一直是用户想要了解到的,为了缓解类似情况,可以将等待的进度状态进行展示,使的用户在等待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清楚自己的按钮目前处于何种状态,我大概还需要等待多久,缓解用户在等待过程中的焦虑

以上两个方式均是尼尔森十大原则的内容,能够在按钮Loading状态中,缓解用户在按钮加载过程中、重复提交、等待焦虑的问题,通过一些设计小细节,帮助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上文对于按钮的解释,大致明白按钮在设计中的作用,接下来我结合一个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优化常见按钮在页面当中的设计

项目背景:在桌面端,我们需要对整个导航栏进行设计改版,但其中涉及到对于导航的一个整体优化,主要是由于业务功能发生变化,我们需要在导航栏上增加快捷添加入口和通知中心,来满足导航的后续的功能需求,由于保密协议的原因,就不放自家产品


第一步根据用户浏览模式确定按钮顺序

在桌面端中,浏览模式大致分为两类,F型浏览模式、Z型浏览模式(下方知识拓展会有讲到)

首先,因为导航在整个页面的顶部,结合两种浏览模式在顶部时统一都为从左到右的浏览顺序

因此确定整个导航按钮初步的按钮重要层级排序


第二步交互路径优化

我们对于用户的按钮层级有着明显的划分,因为在整个导航右侧,又因为其的特殊性,我们把操作空间分为三部分:

左侧为操作路径最短的区域,因为桌面端的产品需要通过鼠标进行交互操作,而其中移动鼠标的长短直接决定用户是否愿意点击这个按钮,因此,靠左的按钮适合放置用户最常使用的操作

中部为按钮内部区,可以放置一些低频,但是又必须出现在这个区域的按钮操作(比如:帮助中心、通知中心等等...)

右侧为按钮最为重要层级最弱的区域,同时它也有一些特殊性

一般在浏览器的右侧,为用户最容易定位的操作区域,因为靠近边缘导致在用户定位当中能够帮助用户进行快速选择

回到页面中信息层级较高、同时需要精准定位的按钮就会将个人中心放置在最右侧,方便用户进行快速定位

因此我们讲导航当中按钮重要层级进行简单排序,得到下图:


第三步信息整合优化按钮结构

通过亲密性原则,我们将除去左右两侧确定好的按钮之外的按钮进行简单分类,将有关联的按钮进行组合,形成较强的关联性~


第四步视觉调整

视觉调整作为最重要的一步,主要是为了在最后的按钮重要层级上,将一部分按钮突出、一部分按钮弱化,达到我们想要的整个层级效果

通过团队内部讨论,将我们的新增按钮定位CTA按钮,因为它关联到我们每个使用系统的人都会用到,属于最高频的操作按钮,也因此将其突出


知识拓展:

F型浏览模式:

是新闻平台、博客等文字为主的网站布局所采取的阅读模式

该阅读模式由尼尔森团队的眼动追踪研究结果从而进行普及,在这个研究中记录了超过200位用户浏览网页时,发现用户的主要阅读行为在许多网站和场景中表现得相当一致。这个阅读模式看起来有点像字母F,因此也被叫做F型浏览模式。

首先用户以水平方向进行阅读,通常是在阅读区域的上半部分

接下来,他们在屏幕左侧垂直浏览,寻找段落开篇几句中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时,他们在第二个水平方向上快速浏览,通常这块内容区比上一个内容区更短小、更简洁。这部分元素形成了F的下半部分

最后,用户在垂直方向上浏览内容的左侧区域


Z型浏览模式

是扫描滚动的网站的典型模式

正如你所期望的,“z”型模式的布局遵循字母Z的形状。“Z”型模式的设计跟踪了人眼扫描页面时的路线——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首先,人们从左上角到右上角进行扫描,形成一条水平线

接下来,向页面的左下侧扫描,链接成一条对角线

最后,再次向右转,形成第二条水平线

当观众的视角以这种模式移动时,它形成一个虚构的“Z”字形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自己设计的按钮与开发实际还原的按钮差距很大,一些没有经验的设计师会和开发说,你看我设计稿,每一个按钮都要按照设计稿的来,这样设计师与前端开发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深。其实在按钮设计的细节中,开发怎么完美的还原,里面还有很多细节


首先要想让开发完全还原你的设计稿,就必须了解开发实现的思维方式,针对它的思维方式进行相应的思考。

又由于Sketch与开发常使用的VScode之间逻辑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很多设计稿开发根本无法实现,这也是B端设计师摆在你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对你没看错,无法实现,我举一个例子

这是一位同学问我的一个问题,他说我这个按钮为啥实现不了,前端不就是多几个代码去适配我的设计稿就可以了吗?

如果你看了上图也有很多疑问,那就接着看下去~


什么是Padding

在按钮当中,通俗的理解Padding就是文字与按钮之间的间距

因为Sketch等软件在按钮的设计中,只有图形位置的概念,没有内间距Padding的概念,因此需要对按钮还原要明确的描述

比如上图,前端同学在开发是就会将Padding设置为24px,所以整个按钮长度便为24px*2+20px(文本宽度)=68px

而为什么说上面的设计规范实现不了,因为对于前端而言,Padding通常都是统一且固定的,只会根据按钮文字长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我上面举的错误栗子,其实在前端同学面前这类设计是不能够被共用,而且对前端同学项目会变得越来越不能维护,所以按钮设计应该更规划


但是如果真的需要去实现两个文字按钮长度和四个字的一样怎么办,需要去设定按钮的最小宽度

按钮最小宽度的设定一般为4个字文字的长度,假设字体大小为16px,左右的Padding为24px

最小宽度为:88px,因此在按钮的标注中,需要展示最小间距为88px,方便前端进行CSS开发


在我们的sketch中,按钮边框有三种,内边框、居中边框、外边框,默认为居中,但是在前端的CSS代码中没有居中边框,没有居中边框,没有居中边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默认为内边框,如果需要调整为外边框,最好能够标注


作者:CE青年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超实用的新版AI 3D功能小技巧,快来Get!

seo达人


这次的海报案例呈现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展开的。

01、3D 膨胀功能

02、3D 凸出功能

03、3D 绕转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大家熟悉的凸出和斜角,2022 版本这次的更新新增了对象-膨胀、材质、以及光照,简单的给大家示例看下膨胀的效果。

这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膨胀得到的,效果看上去还是可以的哈,以及添加一些光照。

图片

 

步骤拆解:大的轮廓由三个描边组合而成,描边粗细设定为 126pt,描边的粗细这里没有绝对的合适的就可以。

图片

选中描边扩展,选择膨胀。

图片

以下是参数设置展示部分,功能本身比较的简单。参数部分仅供参考,没有绝对的数值,具体看实际情况的效果决定。

#01. 对象:深度 10px、音量 100%、其他参数不变

#02. 材质:默认、基本属性-粗糙度 1、金属质感 0

#03. 光照:强度 120% 、旋转 145° 、高度 45° 、软化度 40%、 勾选环境光-强度 50%

图片

最后点击白色尖头标注的部分(渲染),不然最后出来的效果不自然(不理想)。

图片

这是光照选项下的勾选环境光与不勾选产生不同的效果示意图,可以看出区别还是蛮大的。

图片

图片

眼睛部分变成了透明, 这里粗糙度设置为 0,光照设置为标准强度 70%。

图片 
 下图是几种不同的参数设定,可以看出区别很明显,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设置参数即可,这里仅供参考。

图片

由于参数设定差不多就不一一阐述了,椭圆眼睛的参数设置如下。

图片

图片

星星的参数设置如下。

图片

图片

给大家一一介绍了参数的设置部分以及不同参数设置产生的不同效果,相信大家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最后简单的排版即可。

图片

这里做了另外一版的海报,功能和参数和案例中差不多,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图片

 

图片

下图是海报的最终呈现效果。

图片

首先我先做了个虎的字体,此处不暂不讲字体部分。

图片

原先的凸出与斜角呈现的效果并不带任何的质感。

图片

选中字体,选择 3D和材质-凸出和斜角给字体添加材质效果。材质:镀锌铲形图案点击渲染即可。

图片

下图给出了参数设置部分,仅供参考。分辨率可以给的低一些 1024 就可以了,2048 相对效果会好很多,但是电脑会有那么点卡。

图片

Aa. 铲形图案滤镜:哑光、Bb. 渲染设置下的品质:高。

图片 

下图是铲形图案滤镜三个不同的表现,案例中我选择了#03 相对来说会更好。大家也可以去玩一玩其他的材质以及滤镜。

图片

接着进行适当的排版。

图片

图片

给原图层添加色相饱和度以及黑色纹理(图层模式——线性减淡)。

图片
图片

然后给文字层添加一个斜面浮雕效果,贴合主形象虎字体,让画面更加的自然。

图片
图片

最后做了简单的示意动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图是案例中平面的图形部分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个图形的参数一样,下图给出了参数设置部分,仅供参考。

图片

这里我并没有点击渲染设置,我们看下前后的对比。选择前者不渲染,出来的效果比要渲染的更自然。

图片

下图是处理好文字编排与图形之前的构图部分(简单的提一提),置入图形部分就完成啦。

图片

图片

 

文章小提示:

01:手残党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图形玩一玩(把控好构图啊,文字编排啊)

02:软件自带的材质非常多,个人觉得默认的比较 OK

03:软件对电脑系统的基本要求

04:不要点击高质量的渲染、高分辨率,软件会卡(你试试就知道了) 

那么今天的教程到这就结束了,我们下次见

 
 
原文地址:胡晓波工作室(公众号) 
作者: 阿贵 
转载请注明:学UI网》超实用的新版AI 3D功能小技巧,快来Get!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设计进阶:一个案例,掌握设计价值密码

seo达人


图片

在日常工作中,与设计师接触最多的角色就是产品经理(以下统称PM)了,根据他们的需求产出设计,也是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有些设计师会直接在产品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细化,这样确实能节省很多思考和沟通的成本,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快速交付。而有的设计师,则习惯把产品的原型先放在一边,先追溯需求的背景和目标,最终再在具体的需求上发力,产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方案。

哪一种方式更好呢?这是借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福特在设计汽车之前,到处去问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 ── 一匹“更快的马”。

图片

“更好的交通工具”代表“需求”;“更快的”是人对于“需求”的“期望值”;“马”是人对于解决这个“需求”的假设形态。类比到我们的工作,PM产出的原型,就是最终形态的假设,这个假设形态是否合理,取决于PM对于目标的理解程度和思路的开阔程度,也就是说,如果PM刚刚接手这个项目、还没来得及充分消化,或是欠缺行业解决经验、解决思路不够开阔,那么TA的原型很有可能存在漏洞,这也是很多需求反复变动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很多PM出原型,只是为了给设计师提供一种思路,实际合作时会给足设计师发挥空间。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之前的深思熟虑和充分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图片

今天要分享的这个案例,就属于PM给我一个思路,让我自由发挥的情况。需求背景如下:线上面试作为家政业务连接和转化的核心场景,家政从业者(以下简称阿姨)在面试环节中的临场表现是成单的关键因素。面试过程中,客户会问一些自己关注的问题,比如阿姨的工作经历、职业技能等,PM希望在客户侧提供一些常见的问题,并在阿姨侧提供与问题对应的回答要点,从理论上来讲,这种一一对应的问答,能够提升阿姨回答的准确率和客户满意度。PM给了我以上原型图(如图2),问我是否可以通过加强发送按钮的引导,来保证阿姨侧可以针对性地显示对应问题的指导答案。

图片图片

经过分析可知,一一对应的问答引导是为了提升阿姨的面试表现,以达到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面试签单转化的目的。那么,这是否是一个恰当的假设呢?问答能一一对应的前提是:客户要在面试环节点击先发送按钮,阿姨侧才会有对应的答案,这显然会增加客户侧的认知和操作成本,并打破面试的沉浸体验;同时,阿姨侧显示对应答案就能让阿姨对答如流,只能停留在理想层面: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有加重阿姨认知负担的风险,而客户也不会为对面死死盯着屏幕、念着标准答案的阿姨买单。经过一番分析讨论,PM同学也放弃了这种假设。

 

 

图片

要想真正地解决问题,要先找到问题的本质。连接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人”,只有了解到他们的真实诉求,才能提供有价值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源于用户”:把自己当成用户,通过真实场景的还原,思考“我”要的是什么(目标),什么能帮助“我”作出正确的决策(必要条件),什么能让“我”更容易更快速决策(重要条件)。

图片图片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要让自己在客户和阿姨两个角色之间切换。

当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客户的时候,会发现在经历了线上查找阿姨-查看阿姨详情之后,我们已经按照我们的预期对阿姨们进行了一次初筛;再进入到面试间时,我们的关注点不再是些通用的问题,而是去确认一些在之前环节看不到的「隐藏信息」,比如:阿姨的性格、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处理特殊情况的经验等。

当我们把自己想象成阿姨,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好的表现,来获得这个工作机会。在视频面试的过程中,我们很少遇到千篇一律的客户,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侧重,因此提问的内容也千差万别。另外,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自己的优势,对我们而言也有一定的挑战,由于学历和职业属性限制,我们中有很多人无法在互动中做到灵敏的反应和充分的表达。因此,我们希望在面试之前,能有人指导我们总结个人优势、告诉我们面试中要注意的点、并通过模拟面试锻炼临场反应能力,为真正的面试做足准备。

不仅如此,一次成功的服务达成之前,通常需要客户和阿姨分别进行多人多轮面试,无论是客户和阿姨,都会面临对精力和记忆力的双重消耗。面试间的面试效率和记忆辅助工具,就显得尤为必要。

经过两个角色的场景还原,我们明确了用户的核心诉求,很显然,依靠客户侧的通用提示问题和阿姨侧的答案模板,离解决核心诉求还有很大距离。那要如何解决呢?

 

 

图片

明确了用户的核心诉求后,我们需要从用户的角色中抽离出来,从专业的角度,具象化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最优解。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分析出了面试间的四个核心要点:(客户侧的)获取隐形特征、提升面试效率、提供记忆辅助、(阿姨侧的)充分表达自我,接下来就是对这四点进行解决方案的发散。

当然,方案需要结合业务的现有资源和能力,不能漫无边际地发散。如果情况允许,可以拉上PM小伙伴一起发散,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弥补业务认知的盲区,也可以尽早建立共识,保证方案的可落地性。

图片图片

为了确保方案有序发散,避免遗漏,可以以实际的业务流程来梳理,本案例我们以“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流程展开。本着为双方提供「沉浸式」面试体验的原则,面试过程中不去主动打扰双方用户。

在面试前将准备工作进行前置,通过为客户提供获得阿姨隐形特征的攻略,支持设置快捷问题,方便用户一键添加进「待问清单」;将一些常见/问信息提前录制成视频简历,方便客户对阿姨形成初步印象,在面试中只问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提高面试效率。在阿姨侧,在现有的培训体系中增加面试相关内容;在进入面试间之前,根据客户特征为阿姨提供面试建议,确保面试表现有重点、有亮点。

在面试中,提供必要的记忆辅助工具,如:录屏功能,方便用户回顾局部/全部视频内容;如用户在面试前定制了「待问清单」,可点击展开问题列表。

在面试后,我们需要帮助客户正确且快速地做出决策,避免犹豫不决造成的流失。除了面试回放,还可以在每一场面试后提供维度打分表,让用户明确自己对每一位阿姨的满意程度;并可以生成多个面试的横向对比结果,帮助客户做出理性的判断。

经过以上推导,我们获得了一系列能提升面试面体验的转化的方案,后续则可以和业务一起,评估方案的投入产出比和优先级。关于设计推动,我也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如果有兴趣,评论告诉我吧:)

 

图片

总结一下,在接到一个需求时,不要急着画图。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

1.甄别需求,结合业务目标挖掘需求的本质;

2.把自己想象成用户,进行场景还原,找到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性因素;

3.回到专家视角,按照业务流程并结合业务资源,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不仅能够摆脱“工具人”的标签,提升设计话语权;而且能倒逼自己真正了解业务、了解用户,成为对业务、对团队有价值的体验发言人。

 

原文地址:58UXD (公众号)

作者:环铁艺术家

转载请注明:学UI网》设计进阶:一个案例,掌握设计价值密码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