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

从用户场景拔高信息浏览体验的交互设计策略

分享达人

详情页不会仅仅承载房源基础信息,也将是越来越多元化信息的承载体

众所周知,链家在二手房业务中深耕多年,无论是线下服务体系和线上产品工具都处于行业内头部水平。但相较于二手业务,新房业务的整体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业务流程仍处于线上化建设中。



聚焦到经纪人的作业工具来看,二手和新房的产品使用体验差异也很大,其中房源模块的问题尤为突出。如果二手房源产品体验是80分,那新房可能只有20分。而房源是新房经纪人最重要的作业模块,在产品满意度贡献权重最高。但满意度偏低,因此其体验问题亟待解决。


图1 节选自《2021H1新房经纪人满意度调研报告》





一、为什么改版


1.改版契机:

新房信息质量正稳步提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新房房源详情页是被“弃用”的,大多数经纪人使用第三方工具获取房源信息。最底层原因是内部工具上房源信息质量差(不全不准)。而质量差则是由于之前在新房基础建设人力不足、产品迭代慢,不能满足城市业务发展需求

城市为保证各自发展,使用了更灵活的第三方工具进行新房信息传递。2021年上半年随着项目「新房基础信息建设」的进行,新房信息质量正稳步提升,且城市也在使用第三方工具中发现诸多问题,这正是新房房源详情页重振旗鼓的最好契机。


2.产品价值:

促进新房信息线上化正循环


作为新房信息线上化的其中一环,新房房源详情页起着信息呈现的作用。好的呈现方式能够帮助经纪人更好地消费信息,让经纪人认可平台产品和服务,同时经纪人的正向反馈也能激励生产新房信息的驻场们更有动力去维护信息,从而促进新房信息线上化的正循环。


图2 新房信息线上化流程




3.现状问题:

欠缺规划,信息可读性差


改版前,新房详情页继承着二手房详情页的页面结构,但由于业务场景不同,当前信息组织方式并不适合新房经纪人的作业场景。另外近一年内,详情页在没有统筹规划下,陆续接入了“各自为战”的新内容模块

新房详情页逐渐出现信息冗余和混乱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信息的呈现效率和可读性。比如在新房业务中房源图片一般是效果图,不能像二手房一样通过图片识别房源,经纪人表示不会优先关注图片,但却占据了首屏1/4的空间。


图3 详情⻚头图占据高优空间却无实际作用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散点式的解决问题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设计应该重新    回归起点,从用户    使用场景出发。



二、新房经纪人

真实的看房流程


通过访谈经纪人和观察他们的实际作业操作,我们发现经纪人需要查看房源内容的场景可以分为两种——    熟悉楼盘和    回答客户问询,两种场景下的行为目标和对房源信息的关注顺序有所不同。


图4 经纪人看房的真实过程





看房场景1:熟悉楼盘


在「熟悉楼盘」的场景下,  经纪人是在自己准备功课,无客户时识别一些好楼盘来找客户,这一场景下,经纪人会经历以下四个步骤:

识别(楼盘是什么)  

吸引(楼盘亮点)  

深入(了解房源细节)  

匹配(房与客)  

需要按照经纪人的判断逻辑展示房源信息,逐渐引导其做成合理判断。


看房场景2:回答客户问询


与二手房经纪人驻扎在小区附近不同的是,新房经纪人的客户多来自线上商机咨询,即客户在  贝壳APP上看到某个感兴趣的楼盘后向经纪人发起咨询。经纪人  需要在短时间内的交流给客户留下好印象,让客户信任自己,才能进一步产生线下看房行为促进成交。

       而信任的第一来源便是经纪人对于客户问题的快速又专业的解答。这一场景下,经纪人通常经历3个步骤:

识别(楼盘是不是客户感兴趣的)    

定位(查找客户问题的答案)    

回复(解答客户问题)  

对楼盘熟悉度高的经纪人,能够将大部分楼盘信息背诵下来,直接回复客户。但对于大多数经纪人来说,  需要先查找到相关楼盘的信息。尤其是目前多数新房经纪人的司龄都时长较短,快速查找到信息则对他们来说十分关键。



三、快速聚焦的


信息阅读体验



基于以上两种看房场景,我们可以发现,经纪人查看房源信息是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式的判断过程,而经纪人在其中的心路历程正是对详情页改版设计最根本的依据。而且我们也发现,目前经纪人所使用的第三方工具内容的组织方式也基本符合上述场景。


综合前期调研的所有结论,包括对经纪人使用反馈的收集、第三方工具内容的分析和经纪人看房流程的梳理,最终确定了本次改版的设计目标和设计策略,如下图所示:



图5 改版目标及策略





1.页面结构重建,

符合经纪人看房流程


新房房源详情页的作用就是帮助经纪人在两种场景下能够轻松完成任务,那么就需要沿着经纪人的心路历程对详情页内容进行更加合理的信息结构设计。

改版方案中,综合两种场景的看房流程,将详情页整体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在删除冗余信息后,按照“识别→吸引→深入→匹配”的顺序排列,保证经纪人在自然向下浏览时毫不费力地获取房源信息。

这一顺序下,“识别→定位→回复”也能同时得到满足。


图6 新版详情页结构





2.整合强关联信息,

减少阅读跳点


在前期调研中发现一个痛点:明明是关系紧密需要一起阅读的信息却分散在多处位置,造成经纪人阅读时出现跳点和断点。比如在了解户型信息时,经纪人通常需要一起看户型格局图、户型样板间,贝壳也提供了静态图、视频讲解和VR三种形式。

但在旧版详情页中,户型模块只能看到户型图,样板间信息需在页面头图中查看。当经纪人想完整地看几个户型的格局和样板间时,不得不在两个位置来回跳动,不仅操作麻烦,也在不停中断阅读进程。因此改版时,我们将户型相关的信息都集中在户型模块,经纪人可一次性完整地获取户型信息。


图7 户型信息模块优化前后对比



在经纪人深入了解楼盘信息时,会涉及到户型、楼栋、小区概况、区位配套和开发商/物业共五个维度的信息。在旧版详情页中,小区概况信息放在了二级页面且入口在页面头部位置,而户型等其他信息则位于页面中下部。这种结构给经纪人带来一定困扰,有的经纪人以为压根没有小区概况信息,知道入口的经纪人则需要在中途切换位置。

因此改版方案中,我们按照真实物理空间中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户型、楼栋、小区概况、区位配套依次排列,即便经纪人只关注某几个模块信息,也不会迷失于找入口。


图8 楼盘详细信息优化前后对比




3.缩短路径,

实现信息快速触达


在完成结构和单个模块的内容阅读体验优化后,我们发现了另一问题:新房房源的信息体量很大,为了让经纪人在一级页面能够获得核心完整的信息,页面高度已经达到5屏。而在「回答客户问询」场景下,经纪人则需要快速查找到某个位置靠后的模块信息,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旧版中有常规的模块定位导航,但问题是该导航无法在首屏暴露,经纪人需要上滑页面再左滑Tab导航找到对应模块内容。在需要即刻回复客户时,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够快速的。

        于是,我们便增加了快捷导航,它固定在可见屏幕的右侧,经纪人可一键定位至模块位置。目前快捷导航呈现的4个入口也是调研经纪人后挑选出的高频使用模块,同时这4个定位点也基本能够均分整体页面,即便想看其他模块,也能辅助快速定位。


图9 详情⻚导航优化前后对比




除了在整体结构上缩短触达路径,在单个模块的内容查看上也做了细节交互调整。比如作业规则模块细分了6个子分类,旧版方案是需要横滑查看的Tab导航,经纪人反馈不知道可以横滑甚至有人不知道可以点击切换分类。新版方案则优化成了标签导航并将分类全部展示,足够直接。


图10 客户规则分类优化前后对比





四、能够快速捕捉的

"显著线索"


盘源详情页作为B端新房信息承载最重要的页面,体量大且繁杂,当海量内容如决堤般袭来时,信息被割裂的更加碎片化,经纪人往往会感到失焦,从而引起心理抵触。

        而详情页面向90%为司龄时长较短的经纪人,处在业务熟悉阶段居多,会停留较长时间查找信息,导致讲盘或熟盘的过程体验感降低。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引导经纪人快速触达到有用的“线索”,降低经纪人的信息理解成本,找到记忆打点的形式则显得尤为重要。

详情页改版的核心目的在于打造快速聚焦的阅读体验,提升新房信息线上化的服务体验。根据产品定位及改版目标,我们对盘源工具中高价值信息进行强化感知,凸显视觉重点,弱化次要信息,在吸引经纪人快速定位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页面其余元素的干扰。因此提炼了以下“显著线索”:


1.视觉聚焦线索


这里我们以莱斯托夫效应为设计的切入点-什么是来莱斯托夫效应?意指在同质类材料中具有差异化表现,视觉突出便于记忆,实际上说明了材料的特独性对大脑处理信息时起到一定作用。

        例如详情页是一座山,我们可以通过“峰顶”和“谷底”的对比来抓取眼球,同等于用夸张或强化的形式去吸引注意力,直观的帮助经纪人明确焦点信息是什么,从而降低其脑力资源的消耗。

如何聚焦信息?首先需要对盘源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聚类整合,其次无限贴合业务场景,获取不同阶段下经纪人的关注点及诉求,再以合适的差异化表现形式配合信息节奏,优化整体信息的透传路径。

(1)拆解功能,聚类整合
人的大脑擅长处理具有区块感的内容,块状信息能够快速抓住用户焦点,我们可以把盘源详情页拆解成颗粒度不一的各类模块,再进行归纳收拢。

对比旧版详情页中的盘源基础信息结构散乱,对经纪人的阅读及认知造成一定负担,所以在设计中,我们把页面拆解成楼盘卖点、基础信息以及作业内容三大结构,在头部信息处理上,将盘源卖点与基础信息利用Z轴空间关系划分了层级,重色块与白卡片互相衬托,形成强烈对比,在保证卖点凸显的同时也能强化卡片信息;


图11 详细⻚头部优化前后对比




旧版页面的户型模块与样板间信息呈现位置不同,导致经纪人的阅读割裂感很强,因此在新版设计中,对户型信息做了功能比重的协调处理。基于熟盘或讲盘特点,经纪人及客户对于户型图的需求较高,因此在视觉上扩大其占比,强调一眼定位户型模块,同时集合三种功能,使卡片结构更加紧密,让经纪人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快速找到对应功能,提升整体的阅读及操作效率。


图12 户型功能优化前后对比




(2)色彩定位,视觉抓取
由于人们的视觉更容易受到更大面积的影响,所以利用色彩差异化,对经纪人最为关注的卖点及激励信息进行了色彩辅助突出,通过放大视觉对比,减轻经纪人的阅读压力、从而达到有效快速聚焦的目的。

首先楼盘卖点是辅助新手经纪人作业的核心信息,在特定场景下需要第一时间帮助决策和沟通,因此头部以大面积蓝色背景做衬托,在视觉上辅助经纪人快速定位,并与基础信息进行了区域分割,在视觉上更聚焦于核心话术,便于更快找到且即时表达。

其次新房经纪人赋予激励和规则的了解诉求比较大,需要实时关注政策及佣金激励等变化情况,此类信息也是最能刺激经纪人后期的作业效果,所以在设计上做了较为夸张的处理。卡片采用对视觉抢眼的红色背景,辅助“喇叭”插画形式衬托内容,加深经纪人对于公告信息的认知和记忆。


图13 色彩辅助效果图




整体从屏效层面来说,头部利用了色彩差异划分了信息组,能够保证在首屏快速聚焦到详情⻚最核心的三块信息,比旧版⻚面大大提升了信息触达的效率。


2.认知理解线索


此次改版出发点是让经纪人们能够做到“傻瓜式阅读”,尽可能降低其认知理解成本。我们可排列文本逻辑顺序,明确引导路径,从而形成有效焦点的内容组,让用户轻负担地找到有用信息。


图14 “傻瓜式”阅读策略




(1)贴近用户,弥补断层
若想让用户感到好用,设计的核心还是要了解用户当下目标,并去不断贴近其工作路径及阅读习惯,站在对方视角去感知页面呈现的效果是否达到目的,拉齐心智弥补认知断层,防止以自身视角做判断。

(2)给予规律,优化结构
根据线性浏览习惯,盘源基础信息的呈现需要保证服务者的讲盘顺序及阅读逻辑,在新版设计中,对有逻辑关系的信息产生联系,给予规律性,保证经纪人的理解转化。

我们基于理解顺序及习惯,可对应表达价格、盘源属性及标签的亲疏关系,通过紧密度让用户感知到信息组的规律。例如,盘源基础卡片是要引导经纪人先关注盘源的相关价格,因此价格关联的信息间距更紧密,其次是用途、面积、位置等属性相关,最后利用标签概括总结楼盘特性,再次强调整体盘源特点,从而由浅至深的强化用户认知和记忆。

此次改版的视觉侧重点是将信息差异放大,打造一定的记忆点,使得经纪人在进入详情页时,可不仔细查看信息,即可大致定位模块内容,从而进行快速浏览,提升整体的信息阅读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业务场景下经纪人的作业逻辑进行把控,合理的梳理信息关系以及具有良好的表达形式,同时更多的是需要平衡自身感知与用户感知,明确目标用户的感知颗粒度大小,以对方视角有侧重性的强化信息,这样才能提升服务体验。

文章来源:优设 作者:姜佳欣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将服务设计的思维,应用在产品体验设计?

分享达人

服务设计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随着所用之人在各行各业的沉淀和积累,可以看到其在各个行业有其使用和落地的特殊性,本文是Yeutz在实际工作和实践中逐步去总结,如何将服务设计的思维应用在互联网的整个行业中,去使用服务设计思维更好地理解业务、梳理业务和推动业务。

为了方便记忆,本文的结构分成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的1234,即1个定义、2个特性、3个方法和4个警惕

一、1个定义:解决复杂性的系统内外问题的思维——服务设计思维(SDT)

关于什么是服务设计思维这个问题,要提到服务设计思维五力模型

服务设计思维定义(从五力模型角度):服务设计思维是一种基于系统性思维、复杂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战略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等五种思维模式为一体的有效解决各事物间的关系要素问题,从而形成的一种基于服务和体验领域的特有方法论和思维体系。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服务设计思维五力模型

而简单的定义其实就是:解决复杂性的系统内外问题的思维。至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下引用Cynefin框架是对问题的四个象限的定义,随着当前世界、社会、行业、业务这层层剥离下的问题,都可以根据复杂程度用这个框架去定义不同的问题。而服务设计面向复杂和繁杂的问题更适合用它的思维去理解和梳理,从而想出解决方案。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肯尼芬框架(Cynefin framework)

进入一个环境,我们很容易就能区分出两种状况:

  1. 清晰的(clear)系统
  2. 混沌的(chaotic)系统

但介乎于清晰与混乱之间的状况却很难被区分。这样一来,感知能力就变得极为重要,感知能力会让你搞清楚现在的状况。让你清楚是该借助过往的经验和手法处理问题,还是探索新方法、新方式解决问题。肯尼芬框架是在清晰和混沌两种状况之间(或被称为混沌的边际 the edge of chaos),增加了两个维度:繁杂(complicated)与复杂(complex)。

在肯尼芬框架下,朝着箭头指向逆时针旋转,系统的复杂性越来越大。在清晰的系统内,只要遵照某种SOP,遵循流程去走,事情就会自然而然步入正轨。随着不确定性提升,有些议题的答案变得模糊,这些议题就落入了“繁杂性”系统,需要专家通过足够多的案例经验来摸索路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是遵照流程,而变成了摸索前行。

接着我们会发现,黑天鹅事件一次又一次席卷而来,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市场中的大多行业都慢慢走进了复杂的区域。最后,我们来到箭头朝向的终点——混乱,系统性崩盘。在这一系统内,你不能想、不能感知,你要迅速作出反应。

而面对业务这样的一个小系统来说,面对问题帮助决策,该框架也同样适用。

二、2个特性:流程性、系统性

之前的文章中有多次提到服务设计思维的2个应用特性:流程性、系统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服务设计通常使用的工具都是从这两个维度入手,同样也是解决这两个维度下的问题。例如互联网行业概念中的用户全生命周期,用户路径、用户旅程、增长模型、上瘾模型等等都是流程性的概念,这样的概念下,服务设计将适用于逐层拆解,逐步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策略。

相对地,互联网行业中的一些行业概念如: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商业化、用户增长等其实都是系统性的问题,服务设计需要在其中去剥离具体的系统要素,而通常流程性和系统性是同时应用去解决问题的,因为复杂性的问题必然存在着这两个维度。

  1. 服务设计流程性案例:服务设计如何赋能用户增长分析了服务设计针对流程性的内容有着天然的优势,所有流程性的业务/情况都可以运用服务设计梳理一遍
  2. 服务设计系统性案例:服务设计如何赋能商业化设计策略分析了服务设计的系统性是如何帮助商业化设计高效产出有效的方案

三、3个方法:战略性思维、数据性思维、系统性思维

1. 战略性思维拆解行业背景和业务定位

(1)Why

战略性思维强调全局观,从整体性的视角探究行业去判断和定位当前业务在行业中的情况,帮助理解业务全局和业务所在的时期和阶段,来判断整体价值和可能达到的效果如何,使用这个方法可以避免被产品团队牵引而失去自我判断

(2)How

这里重点介绍价值链,即一个行业/系统的上下游关系,以内容行业举例,分为:

内容生产——内容供给——内容分发——内容消费

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创作者、消费者、平台三个主要角色,顺着这样的思路拆解下去就能明晰看到行业现状和业务之间的关系,从而懂更高的维度洞察业务。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内容行业价值链分析 (仅举例)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小程序游戏行业价值链(研发-发行-消费)分析 (仅举例)

(3)What

基本上的产出如上图所示,但是具体业务和行业具体分析,除了从行业报告中去寻找/查看相关的价值链分析之外,也要从自己所在业务去放大业务所在的模块,看价值如何流动。

2. 数据性思维赋能产品策略和业务创新

本是系统性思维中的一环,但是数据对互联网行业乃至各行各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单独提出来看服务设计应用的具体思路。

(1)Why

数据作为判断互联网产品的核心指标之一(这里强调“之一”是避免误导大家数据作为唯一要义去判断),数据性思维有效帮助业务在「探索期」和「成熟期-衰退期」的时候能够作为引导依据,辅助决策,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背后的信息重于数据本身。

(2)How

数据性思维的背后,实际上也是为了引导业务从数据维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数据性思维这里的方法更多是从数据维度拆解业务。从最早阿里整合出的GSM模型,主要针对设计度量去看,但其从还原论的角度看,数据也同样遵循类似的拆解,即引用增长黑客一书里介绍的「北极星目标-过程目标-核心策略」逐步拆解下去。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阿里GSM模型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以GMV为指标的业务拆解模型

(3)What

数据模型具体拆解根据业务的指标和不同需要有不同的拆解方式,本文不展开讲述,后续有机会单独一篇文章讲解这部分的内容。但具体拆解的结果可以结合用户行为和用户旅程去梳理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业务逐层拆解的数据模型

3. 系统性思维深入产品细节和业务耦合

(1)Why

系统性思维用来逐渐地深入到产品的细节中去,不只是看细节,而是从系统要素的角度去分离开细节,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放大和缩小,这样视角的切换能够弥补自己在业务中的常态以及对整个行业的感知力

而随着系统性思维的深入,你也会发现当前个人乃至团队所做的事情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环而已,而更应该从全局视角去看待业务之间的耦合关系,达到整体之和大于各个业务之间相加,虽然这很难,但需要有这样的视角去把自己放在一个全局的位置去思考,才能更有力的推动业务发展。

这里引入一个最近比较火爆的模型:L型赋能 —— 赋能是指将我们孵化成功并验证有效的项目,复用给同样需要这个能力的业务团队,降低重复孵化的成本。我将这个过程称为“L 型赋能”,垂直地做好自己原本的业务,就像 L 的竖线,再横向影响到其他业务,就像 L 的横线。

服务设计思维融入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

L型赋能(引用自极客时间)

(2)How

以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项目举例。电商 App 中双 11 的主会场设计,有许多模块容器给业务带来了显著增长,这样的设计方式就可以复用给其他的大促主会场;Ant Design 的出现,在满足自身业务之后,开放给市场,供更多阿里内部或外部的 B 端产品高质高效落地。不管是负责单一业务的设计,还是同时负责多条业务的设计,我们都可以将项目影响力进行扩展。在之后的课程中,我们会以具体案例一起了解如何将项目成果进行 L 型赋能,扩大项目能力的影响力。

(3)What

这里产出更多的是全视角的业务贡献,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没有成型的产出物的引导。

四、4个警惕

在应用上述思路的时候,要注意有4个值得关注的点,这里称为4个警惕:

1. 警惕过于全局分析而模糊的行业颗粒度

在分析整个行业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深度探索整个行业的深度,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浅尝辄止,了解整个行业全貌后还是要回归本身业务上去看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业务上继续细分具体的内容及可能的业务规划和发力点。

2. 警惕强数据思维和弱用户思维的准确性

在分析业务数据和指标的同时,也要对用户有所了解,数据只是辅助决策方法之一,用户侧的内容也会给予不同的帮助,从数据的角度去看大的变化,从用户角度去看更细节的感知和感受,同时也要避免把自己当作真实用户,更多还是要去以CE的角度去发现新的问题,结合数据验证,才能达到相对准确的判定。

3. 警惕产品体验与产品管理之间的分界限

写到这里,大概有小伙伴会问,产品体验做到这几个思维程度,那和产品经理的区别是什么,我们更多的是在做体验的管理而不是整个产品的管理,产品的体验的部分负责除了基础体验还有业务未来可能性的探索,这部分也是体验的一部分,确认好各自的界限,但也要保持持续合作的关系,互相给予新的思路和方向

4. 警惕深入细节而忽视全视角下的业务线

最后一个警惕就是涉及到逐渐深潜在某一个具体业务的时候,会更关注业务的细节而忽视掉全貌,这时候就是警惕去看整个业务线当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再来看这个细节是否会有所影响,考虑细节和全局的关系,会比设计师只埋头进入需求更重要

五、结尾

本文总共分为1个定义、2个特性、3个方法和4个警惕,帮助大家更好的记忆,其次,本文致力于帮助服务设计背景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们从服务设计视角进行实战业务,帮助设计师开阔思路和理解业务,也帮助互联网设计师们了解并应用服务设计思维解决问题,期待和大家后续的更多交流。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陈昱志Yeutz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如何提升界面交互中的「信息识别」体验

分享达人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图形化的人机界面出现,人与机器的对话从特殊命令行交互变为直观的图形界面,到后来语音、视频、动作等多模态的发展让人和机器的发展有了更多自然、直观的交互场景。

如何提升界面交互中的「信息识别」体验

分享达人

前言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图形化的人机界面出现,人与机器的对话从特殊命令行交互变为直观的图形界面,到后来语音、视频、动作等多模态的发展让人和机器的发展有了更多自然、直观的交互场景。

超全面的B端帮助体系搭建指南|兰亭妙微UI设计公司

雪涛

超全面的B端帮助体系搭建指南|兰亭妙微UI设计公司

随着企业和组织越来越重视客户体验和支持,搭建一个全面有效的B端帮助体系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指南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的搭建B端帮助体系的指南,包括定义目标、设计内容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实施和维护等方面。通过遵循本指南,企业可以打造一个卓越的B端帮助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从而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一部分:定义目标
研究目标用户群体:了解B端用户的需求、偏好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确定核心问题和痛点:通过调研和分析,找出B端用户常遇到的问题和痛点,从而明确帮助体系的重点和方向。
第二部分:设计内容和功能
创建知识库:整理和组织常见问题解答、操作指南、教程和最佳实践等知识内容,以便用户可以自助解决问题。
提供在线文档:编写详细的产品文档和用户手册,帮助用户了解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
建立社区论坛:打造一个用户交流和互动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和提出问题。
开设在线培训课程:为用户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产品。
实时在线支持:提供实时的在线聊天或热线电话支持,解答用户问题并给予指导。
第三部分: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
帮助台系统:选择一个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和定制的帮助台系统,用于管理知识库、文档、社区和培训等内容。
知识管理系统:采用一款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地整理、搜索和更新知识库内容。
社区平台:选择一款流行且易于扩展的社区平台,方便用户互动和交流。
在线培训平台:使用现代化的在线培训平台,支持课程管理、内容创作和学员管理等功能。
实时聊天软件:选择一款稳定可靠的实时聊天软件,能够与用户进行快速交流和支持。
第四部分:实施和维护
内部培训:对帮助体系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工具和系统。
持续更新和优化:定期检查和更新知识库和文档内容,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进行优化和改进。
数据分析与反馈: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用户访问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根据数据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和帮助。
用户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并改进服务质量。

蓝蓝未来将会持续在平台上分享关于设计行业的文章。此外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添加vx蓝小助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同时添加蓝小助我们将会为您提供优秀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素材等,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蓝蓝设计( 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格式塔原理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分享达人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一、格式塔的起源

格式塔的德文为“Gestalt”,意思为「形状」和「图形」,在心理学中可以看作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源于视知觉,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创始人是韦特海墨、考夫卡和苛勒。

奥卡姆剃刀-交互设计需遵循的简单有效原理

分享达人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Make everything as simple as possible,but not simpler”

用户心智模型的3运用和3匹配

分享达人

你听过用户心智模型这个名词吗?设计方案时有考虑过匹配用户心智模型吗?如何匹配?下文将梳理智模型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运用。

先问你一个问题。拼多多、淘宝、京东这三家购物平台,你认为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或者换个方式问你。买电器你去哪个平台?买衣服你去哪个平台? 买垃圾袋你去哪个平台?是不是有了答案了?没猜错的话, 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买电器去京东、买衣服去淘宝、买垃圾袋去拼多多。你看,这就是一个购物心智模型,你的心里对这三家平台已经产生了固有的心智,如果让你去京东买衣服,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别扭?没错,这就是心智模型。
百度百科对心智模型的定义是:“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关键词是:故事、习惯、局限。

淘宝一开始就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万能的集市,我们习惯在上面买衣服,但是也产生了局限性,那就是,当我们想买大额电器的时候,还是会选择京东。我个人对心智模型的理解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一个事物的看法。空口聊天多没意思,下面举个例子。这是一尊陶俑,第一眼你觉得她像什么?

是不是觉得像米老鼠?
为什么?
因为陶俑的头上的发髻和米老鼠标志性的耳朵很像。
如果你从没见过米老鼠,你还会觉得她像米老鼠吗?
一定不会。
这就是心智模型,你对头顶的大圆形的心智是“米老鼠”,所以一旦你看到类似的形状,米老鼠的形象就会浮现出来,这个发髻的形状和你心里对米老鼠的形象产生了匹配。

对心智模型有没有一点印象了?下面我们接着聊。

我不想用具体的界面来聊,那样的话太散,我认为要想理解一个概念,最好还是从“面”的角度来说,所以下面我会举一些商业上的案例来辅助理解。心智模型有哪三种运用方式?
第一种:创建新的心智模型
第二种:改变旧的心智模型
第三种:匹配现有的心智模型
可以理解成一件事情的新生、改变和延续。

下面咱们一个个来。第一种:创建新的心智模型
难度指数:难啊。
记得《盗梦空间》里最难的是什么吗?
最难的不是盗梦,而是植入一个想法。

创建新的心智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让别人内心接收一个事物,需要刻意培养。
举几个例子。
当年外卖刚开始的时候,家家搞补贴,很多时候几乎不花钱就可以点外卖,后来这些福利没有了,为啥?
因为点外卖的心智已经培养好了,你离不开它了,所以平台可以“不惯着你了”。
还有唯品会的正品低价、瑞幸一开始的星巴克平替,这些都是他们想要植入到用户大脑中的心智。
为什么要费劲植入一个新的想法?
因为一旦植入了,就很难改变。
现在我身边的很多朋友想买一些低价的品牌都会上唯品会,买咖啡会喝瑞幸,一旦用户的习惯养成就很难改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留存和转化的成本更低了。
第二种:改变旧的心智模型
难度指数:也难。
《盗梦空间》里小李子的妻子被他植入了一个想法“你不在现实世界里”,当他和他妻子回到现实世界后,他妻子仍旧认为自己不在现实世界里,这个被植入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所以改变旧的心智也不简单。
例如小米最初主打极致性价比,后来想往高端路线走,很难,大家心里已经认准了小米就是“性价比之王”,也就是你的产品不仅要好还要便宜。
这就导致小米一涨价,大家就骂他们忘了初心……所以小米拆分出了红米主攻性价比,小米往高端发展,但是仍旧很难。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开始的砍一刀深入人心,大家对拼多多的心智已经成型:便宜,质量一般。拼多多想改变这个心智,推出百亿补贴,并承诺假一赔十,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拼多多,也是有正品好货的。不过,效果嘛,见仁见智。第三种:匹配现有的心智模型
难度指数:相对简单。
其实匹配现有的心智模型,是相对最简单的方法,市场已经帮你把用户习惯培养好了,你直接使用,那肯定事半功倍,省时省力啊。
举个例子,大家最近有关注小米的 13 Ultra 吗?
小米和徕卡联合研发的,主打徕卡调色的相机。
我有一个同事就直接把手里的微单换成了 13 Ultra ,因为拍照足够好看而且便携。
这里不是要推销手机啊,是想让你们了解 13 Ultra 是个什么东西。
然后给大家看看它的手柄(一个配角,可以拆卸)。
是不是有些熟悉?和相机像不像?
这个手柄就是沿用了相机的心智模式。小结一下:
心智模型有3种用法:
新建:创建新的心智模型
改变:改变旧的心智模型
延续:匹配现有的心智模型下面聊聊,咱们怎么做才能更加匹配用户的心智模型?
同样的,我不会拿具体页面来举例,还是希望把思考方式分享给大家,而不是某一个页面的设计。

要想匹配用户的心智模型其实就三步:

了解业务、了解用户、竞品调研。
或者可以这么说, 在懂业务、懂用户的基础上,还要了解行业内的通用做法。

1)了解业务
一定要了解业务,为什么?
因为好的设计方案千千万,但是匹配你的业务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如果不了解业务,可能设计出来的方案就是自嗨,例如网上很多的dribble风设计。

又比如说手机浏览器一般都把搜索框放到屏幕顶部,而夸克浏览器却把搜索框放到了下面。
为什么?

因为夸克想推翻传统的浏览器,想打造一款更年轻更好用的浏览器,把搜索框放到下面也是满足他们的业务诉求,现在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搜索框放在下面手指操作更加方便。所以,一定要先去了解业务。
拼多多和淘宝同样都是电商平台,可它们的用户心智相差甚大,因为最后方案设计是服务于最初的业务目标的,业务不同,呈现的方案也不一样,最后让用户形成的心智也不同。

2)了解用户为啥?给老人和小孩设计的界面能一样吗?
就拿颜色和文字来说。
小孩喜欢高饱和、丰富的颜色,而老人则需要考虑在各种场景下都能看得清楚信息的颜色。
小孩喜欢圆润的卡通字体,而老人需要识别度更高的字体,更大的字号。

不同的用户,采用的设计一定是不同的,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喜好和痛点,才能做出符合他们心智模型的设计。3)竞品调研为啥要竞品调研呢?
因为竞品和我们的产品类似,那么意味着用户大概率重合度也高,甚至业务上都有一定相似度,那么意味着,竞品的方案,大概率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符合用户心智模型的方案。
你看,既然竞品已经给咱们打了个样,为何还要自己闷头造轮子呢?

咱们目的是解决问题,又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厉害。
但是,不要误解,我不是说照着竞品抄,而是取长补短,所以不仅要调研,还要分析,分析就是把竞品的优劣势找出来,好的地方咱们可以酌情借鉴,不好的地方,咱们也要避个雷嘛。
好了,小结一下,要想匹配用户的心智模型,一定要了解业务、了解用户,还要做竞品调研了解市场的通识性做法。

作者:馊面包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寻找更多的体验优化思路

分享达人

不知道你会不会经常经历这个情况:

1.自己设计的交互稿,不知道能不能再优化。
2.审别人稿的时候,不知道提的意见是不是全面和更有价值的。
3.看别人作品,不知道怎么分析别人的作品,挖出有价值的点。

这些情况的出现我想是因为我们是通过回忆以前的经验来记起知识,然后去设计或者审查设计稿。所以很考验我们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力,一旦设计的是一个不是很熟悉的需求,我们能回忆的知识点很少,那我们会去借助大量的参考去完成交互设计。

工具类产品如何设计?大厂高手总结了5个要点!

雪涛

设计工具类产品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以下是大厂高手总结的5个设计要点:

  1. 简洁而直观的界面设计:工具类产品应该拥有直观的界面设计,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和操作复杂度。关键功能应该明确可见,界面元素的排列应该合乎逻辑,并遵循常见的设计模式和交互规范。

  2. 强大而高效的功能:工具类产品应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强大而高效的功能。产品应该具备核心功能,并结合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和升级,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3. 清晰而详尽的文档和教程:工具类产品应该提供清晰、详细的文档和教程,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特性和功能。文档和教程应该包含逐步指导、示例代码和常见问题解答,以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困惑和迷失。

  4. 友好而高效的技术支持:工具类产品的技术支持应该友好、高效。产品开发团队应该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渠道,快速响应用户的问题和需求,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技术支持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和提供专业建议。

  5. 持续的更新和优化:工具类产品应该持续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环境。通过用户反馈和市场调研,及时修复bug、改善性能,并增加新功能和改进既有功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总之,设计工具类产品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界面设计、功能、文档、技术支持和持续更新等方面的要点,以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今日分享这篇文章是蓝蓝设计的原创文章,未来将会持续在平台上分享关于设计行业的文章。此外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添加vx蓝小助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同时添加蓝小助我们将会为您提供优秀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素材等,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蓝蓝设计( 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