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

围绕应用生命周期的编排设计

纯纯

什么是围绕应用生命周期的编排设计

围绕应用生命周期的编排设计是一种企业级技术产品设计策略。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设计师很难上手企业级技术产品,且更加难以找到体验设计机会点的问题。我们是一群工作在企业级技术产品领域里的设计师,同时也是掘金者,这篇分享即是我们在企业级技术产品领域里探索的一些方法总结。

 


当设计遇上技术

工作现状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和技术产品 PD 聊需求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们讲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就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因此设计师也很难去想象用户是怎么在用这些功能。

因此相较于 C 端产品来说,B 端的技术产品目前还处于基本可用的状态,更谈不上什么体验了。

 

分析原因

究其原因,我们总结有三点:

① 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由技术来主导,功能优先

② 设计在整个流程中都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③ 设计与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专业壁垒,技术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同时,我们的用户并不是客户,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选择产品。用户隐藏在企业内部,设计师日常中很难接触到真实用户。另一方面,用户的技术专业背景与设计师的专业存在鸿沟,这使得设计师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也不够深,所以说在这种环境隔离和语境不通的状态下,设计师其实难以和用户构建同理心。

 

能做的事

在这种狭小的设计发挥空间里,我们能做什么呢?

其实我们设计师有明显的优点:

比较擅长找规律找方法,有破局意识,从而能够发现设计的机会点。


 

企业级技术产品设计探索

发现规律

所以我们回过头看一下之前做过的这些产品和功能,从它们的作用对象、出现时间、用户目标、用户行为这四个维度对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

我们发现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阶段性,通过不同的产品来支撑各个阶段下的用户目标。用户通过产品的功能来实现各种编排动作,例如对应用本身代码的编排、对应用依赖的底层资源的编排,从而支撑用户应用的生命周期。

因此企业级技术产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 阶段性

  • 驱动性

  • 流程性

  • 抽象性


提出策略-围绕应用生命周期的编排设计

首先我们要针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一轮判断,了解这个产品的场景,场景下对应的角色,每个角色执行的是单线还是多线任务流,以及任务流是由哪些功能支撑。经过这层判断之后再定位具体问题:

① 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② 阶段下每个角色各自的小目标又是什么

③ 任务要对应用还是应用相关的内容进行编排

④ 产品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当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后,我们就可以对产品的上下游场景进行编排,明确各阶段的侧重以及上下游场景的限制条件;对角色进行权限分配以及协作触点的确定;将任务流从起点到过程再到结果进行梳理;以及最后通过对底层技术的理解,合理编排产品信息架构和界面内容。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以上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我们沉淀了 CMTD 四个小工具。

 

策略详解

C 是 Collaboration,协同场景,主要回答四个问题:When、What、Who、Where。

① When:用以明确产品所处阶段以及上下游阶段,以全链路的视角看用户的完整使用场景,因为产品往往可能只是解决用户部分场景的问题

② What:定义当前场景的阶段目标以及要做的事情

③ Who:当前阶段的事情由哪些角色参与

④ Where:这些角色在线上或线下是如何配合协作的

例如我们要做一个技术产品,通过 Collaboration,我们知道它覆盖了发布阶段、日常运维阶段,目的是把经过测试的应用发布上线并进行日常维护,主要是运维人员配合研发人员和发布经理完成线上的问题排查和线下配置文档的交接,我们就能比较清楚的知道我们要做的是一个运维平台。

 

M 是 multi-role,多角色,主要用以分析产品是由哪些角色共同协同驱动的。

与 C 端产品不同的是,我们除了对核心角色的自然人属性进行洞察,还要定义清楚该角色的目标有哪些,目标对应的任务流以及支撑的功能和权限。并且企业级技术产品往往都不是一个角色就能完全执行完成,所以该角色的上下游角色也要摸清之间的协作触点在哪里。

多角色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在客户现场或者用户访谈来收集,并沉淀为用户角色库。

基于收集来的用户信息,来定义我们产品的角色:

 

T 是 Task flow,任务流。任务流一定是基于一个用户角色的某个目标,来定义任务的起点-过程-结果。

起点就是界面上用户的操作入口,过程需要包含触发操作、自操作、条件判断以及是否有协作角色参与进来,在结果处除了提供结果反馈还要提供下一任务的去向入口,帮助用户把流程串联起来。

任务流可以借助现有流程的走查或按照 T 模型来梳理任务流信息,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定义一条用户的任务流是如何执行的。

例如我们要做的运维平台的产品,核心角色是运维,他其中的一个目标是为应用创建工作空间。按照 T 模型,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将这条任务流定义出来。

 

D 是 deep ,深化。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技术架构和逻辑原理。这是两个在做技术产品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两个概念。

在分析技术架构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两个点:看由哪些功能模块构成,这些功能之间的静态结构,是包含关系还是依赖关系。分析逻辑原理,一是了解这些功能产生的实例,是一对一的关系还是一对多的关系,信息或流量在这些功能模块之间如何流转。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把掌握的功能特征和逻辑规律。

举例来说,运维平台的核心角色运维人员需要为应用创建工作空间,按照梳理出的任务流,用户需要经过3次跳转7步完成,那这个是否还有优化空间呢?

我们可以从 Deep 深化的角度入手,看这条任务流是由哪几块功能支撑的。例如工作空间内包含网络和安全组,安全组内包含负载均衡和虚拟机。就像我们了解汽车的制动装置,看到装置内包含气室,气室内包含活塞体、密封垫,密封垫连接在推杆上。

再从逻辑原理图入口,了解流量会先按照工作空间进行隔离,从工作空间走专有网络还是经典网络,网络将流量分发到安全组,安全组里的负载均衡会负责调配流量到虚拟机。他们之间层层递进互相依赖。就像汽油从油箱到达制动装置,在发动机里和空气一起被压缩燃烧后能量转化转送到动力装置一样。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这几个功能其实是紧密关联的,用户没有必要分散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添加和创建,完全可以借助流程表单和抽屉把他们串联在一起。

因此我们找到优化体验的机会点,把之前需要三次跳转7步完成的任务流,优化到1个入口5步完成。

 


总结回顾

企业级技术产品有四个特性:阶段性、驱动性、流程性、抽象性。通过 C、M、T、D 四个小工具来帮助我们收集和归纳信息,实现对上下游场景的编排、角色的定义、任务流的编排以及界面的编排。



作者:Ant_Design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间距篇 | 设计师必看的保姆级间距控制规范!

纯纯

前言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总是乱乱的感觉,究其根本,大部分都是文字、图形、色彩处理不当,后续的优化调整也都围绕着这几点进行,这也是为什么设计师在制定设计规范的时候,会把文字(标题、正文、提示的字号)、色彩(主色、辅助、点缀、渐变的使用场景)规范分的很细。然而,有时候即便用好了规范,依然没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这里就要提到设计规范中很少有人关注、且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间距」问题。
优秀的界面设计应该体现在每个维度,间距在设计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界面元素较为密集时,需要对间距的使用掌握得当,合理的利用间距留白,能将信息更高效的传达给用户。
文字、图形、色彩是UI设计的三大组成元素,间距即是这几种元素结合的媒介,如何通过间距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视觉体验是设计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那么你所理解的间距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笔者进行了整理总结,通过本篇文章揭晓。

分享目录

一、间距在UI中的重要性
二、定义文字间距
三、定义元素/组件间距
四、定义模块间距
五、间距的使用技巧及原则
六、结语

一、间距在UI中的重要性

1.什么是间距?

间距指的是界面各元素彼此相隔的距离,可以是文字自身的行距、与图片、与组件、与模块的间距,或是界面两侧的安全距离(如网页的宽度为1920px,内容区为1400px,那么安全距离为两侧各260px)等。
作为UI设计师,在设计界面的每一个元素都需要考虑到上、下、左、右以及毗邻元素的属性来合理调整间距,利用各间距之间的规律来组织界面内容,确保信息的节奏性,给用户轻松、预约的浏览体验。


2.间距的实际作用

间距可以让界面信息更有节奏,提升内容的可读性,还能通过不同的疏密程度来阐述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所以在控制界面间距时,一定要有“较真”的心态,任何一次的改动与调整都要先考虑清楚为什么,能给产品和用户带来什么。要做好间距,不能仅停留在视觉层面,需要进行多方面思考。
设计师层面:规范的定义间距,不必每个元素都去考虑间距的大小,有效减少决策和思考时间,提升效率。
开发层面:开发可以按照基础间距去定义变量,长期如此,虽然不能炼成像素眼,但仅凭视觉也能看出间距的倍数。例如基础间距以8px增量,在使用8px、16px、24px、32px、48px...等,开发直接使用基础间距x1、x2、x3...,以此类推,在开发眼中,肉眼定然看不出1px的差别,但却能区分出8px的差距,不必每次都去测量,还能减少误差,高度还原设计效果。
用户层面:有节奏且具备一致性美感的界面效果,信息的有效传递变的轻松,用户体验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间距的统一性

设计规范的目的是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团队之间的高效沟通、让设计风格始终保持高度统一。同理,间距也是设计规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作为规范中的最小单元,如果没有遵循统一,将会直接影响界面整体的版式和布局,信息的疏密程度严重影响用户的浏览。不仅是设计师,开发每次面对同样的模块都需要定义不同的间距也是崩溃的,毫无规律可循。
统一的间距能让界面的视觉效果更有节奏,设计师在设计某些相似的模块时可直接复用组件,即便是多人共同完成同个项目或更换成员,也不会因间距不统一的问题造成整个APP的风格混乱。
对开发来说,如果清楚间距的使用规律,即便有小的误差,也能自行更正,例如使用8px增量,8、16、24...按倍数规律以此类推,若出现9的间距,开发会更正为8、15则会更正为16,自行多退少补,虽然设计师需要细心、尽量不出现这种小的出入,但任何事情都没法做到绝对,统一的间距能让减少设计的出入以及与设计师之间的频繁沟通,能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


▲ 从上图可以看出,间距不规范、信息就像一锅粥,而规范的使用间距就能将信息自动分组。

二、定义文字间距

文字是UI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元素,虽然大多数设计师对文字的属性比较了解,但在真实设计中总会因其他信息的干扰不能合理运用,与上线后的视觉效果预期相差甚大。文字的各种间距处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因素要考虑,例如字间距、行高、段落等,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

1.字符间距

字符间距一般都是设计工具的默认数值,无需调整。当碰到多行文字需要避开头尾的标点符号时,使用工具中的避头尾功能即可自动调整字间距,如无此功能,则需手动调整,这里并没有所谓的技巧与方法,头尾避开标点符号即可。
另外,在设计卡片、瓷片区的标题时,有时需要通过调整字符间距来提升界面的舒适度,间距数值自行定义,但相同层级的内容标题字间距一定要保持一致。


2.文字行高

行高是指上边框+下边框+字号的高度之和,这里主要针对多行文本。在平面设计中,行高没有一定的标准,如无特别需要,使用系统默认的行高即可。
在UI设计中,文字会有5~6个不同的等级,为便于用户阅读,一般会设定行高标准,尤其是新闻资讯类型的应用本身就以文字内容为主,不同的行高对文字的易读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文字行高一般会设定为字号的1.2~1.5倍,具体值跟字号有很大关系,文字越小,行高就越大。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字号32px为中间值(非绝对),小于或等于32的字体、行高为字号的1.5倍,大于32的为1.2倍。另外,也可以直接将所有行高固定在字号的1.5倍,不难发现,字体越大其折行的概率就越低,试想一下,如果将48px的文字折成几行,界面还能剩下多少空间?


3.文字段落

文本段落间距的重要性在移动UI界面中并不明显,更多体现在网页设计中。需要着重纠正一点的是,部分设计师在设置段间距时习惯性的多敲一次回车键,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会造成间距过大、内容脱节。
如有需要,一定要手动设置段间距,这里没有固定的数值和规律,视觉舒适即可。笔者习惯将段间距设定为字号的0.5倍,例如字号为30、段间距为15,字号为40、段间距为20,仅供参考。


三、定义元素/组件间距

定义间距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主要取决于最小单位,例如4px、5px、6px、8px都是可以的,到底使用哪个数值还得根据产品自身定位及内容组织形式,前提是所有间距都要遵循最小单位并基于倍数形成规律。
在设计界面时,需要利用间距来建立信息层级、提升浏览体验以及表达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打开新闻资讯、电商类应用会发现信息非常紧凑,而打开工具、社交类应用时感觉信息比较宽松。间距的基数越小、页面就越细碎;基数越大、页面的留白就越多,使用不同的基数,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形态各异。
笔者在工作中通常以8px作为基数,以此衍生出8、16、24、32、48、64这6个间距数值,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当然,针对信息较少的页面也会使用到120、160、200...其他间距数值,例如缺省页、登录页面等。不难看出,上述以8px为基数定义间距数值时,没有40、56这两个数值,难道他们不是8的倍数吗?我们以8和16做对比,后者是前者的2倍,其间距的变化尤为明显;但如果用56和64做对比,后者是前者的1.14倍,其间距的差别微乎其微。敲重点,设计师在定义间距时,需要遵循倍数规则,但同时也要为考虑界面美观及用户的浏览体验而跳出呆板的规则,当间距数值越大时,根据基数所跳跃的倍数就越大,其实设定字号也是相同的逻辑(后期详解)。


四、定义模块间距

从信息层级角度来看,等级权重越高、间距就越大,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如此,一个物体周围的空间越大,就越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模块间距分为块内间距(同一模块中不同元素或信息组之间的距离)和块外间距(同一个页面中不同模块的之间的距离),为了更好的区分信息层级,块外间距一定会大于块内间距,也能保持块内信息的亲密性。
如下图所示,将装修序列步骤、官方攻略、常用服务等看作不同的信息模块,每个模块内元素的间距都会比各模块之间的间距小很多。


五、间距的使用技巧及原则

1.接近性原则

需要通过各元素的间距来体现出信息的关联性,格式塔原理中的“接近性”原则告诉我们,相互靠近的物体被认为比相互距离较远的物体更有关联性,因此,相关联的元素之间靠的越近,用户越能感知到信息的关联,同时更能了解整个界面中各模块信息的逻辑关系。


2.利用留白强调

很多时候,想让一个元素变的突出,可以用加大字号、修改色值或后加粗等方式进行强调,但这并不是突出信息的唯一方式,当所有元素都变的突出,那就等于什么都不突出了。如果想让界面中的元素不同程度的突出,留白也是一种强调信息的方式,它能引导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内容上。

3.使用栅格系统

善用栅格系统(上述有详细说明),通过最小间距值进行递增,让整个界面看起来更协调。栅格系统可以让设计师在元素的亲疏关系上更快作出决策,后续不管是迭代还是更换设计成员,都能保持统计的间距规范。


4.文字行高规则

这个问题在很多团队中都是硬伤,甚至在设计验收时还被直接忽略。在主流UI设计工具中,添加文本元素时,都会有默认行高,在前面的内容中有讲过多行文本的行高为字号的1.2~1.5倍,那么单行文字的行高到底是需要手动设置还是遵循默认,笔者认为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与开发保持一致。
行高决定着文字边缘与定界框的间距,而开发只能看到定界框与其他元素的间距。

1)默认行高
默认行高值会随着字号的变化基于一定的倍数自动增减,需要将此规律或倍数告知开发,开发将此规则植入代码方能最大化还原设计效果。另外在设计界面时,尤其是多组文字元素的上下间距,需要通过计算(文字边缘到定界框的间距+文字元素间距=实际间距)或手动测量才能达到精准状态,下图为例:

2)手动设置行高
手动设置即字号是多少、就将行高设置为多少,确保文字边缘紧贴定界框,在设计过程中调整间距时,无需计算,根据设计工具的智能提示调整即可。


5.间距值数量设定

在同一APP应用中,根据最小基数定义的间隔值数量不易过多,一般在6个左右就能满足绝大多数的设计场景。例如以8px的基数为8、16、24、32、48、64等,以5px的基数为5、10、15、25、40、60等。数量过多会导致界面不同元素、模块的间距差异化不够明显,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多元素、模块使用场景,也会导致间距跨度较大。


6.明显相邻间距值

设定间距值需遵循一个原则“数值越大、递增的倍数就越大”。当相邻间距值的差异化较小时,用户很难感知到界面中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需要根据栅格系统中间距值的增大、设置更大的区间值,让相邻间距值之间的视觉差异更加明显。


7.跳出间距的束缚

当界面中的信息较为密集、间距不足以满足信息的突出程度时,需跳出纯粹的间距规范束缚,换种方式或许更好。例如:给元素添加背景让其聚焦、使用分隔线/色块间隔、调整元素大小等,需知「此消彼长」的道理。


六、结语

如果在处理界面信息层级时,改来改去还是觉得很乱,不防从间距角度出发,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规范间距带来的效果甚微,但随着团队规模不断扩大、界面数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时就会发现,所有内容统一间距规范,不管是构建一致性界面视觉效果、还是对开发和设计师来说,既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间距是否规范使用,决定着界面是否规整、信息传达是否清晰,即便如此,间距也只是解决信息层级方式的其中之一,切不可让其限制设计师的发挥和思考空间。制定设计规范有助于项目的高效运转,间距也好、色彩也罢,设计师依然需要从实际用户场景出发,通过不断的思考和经验总结,打磨出更合理、更符合项目需求的设计规范。

作者:大漠飞鹰CYSJ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如何通过空状态留住用户

纯纯

在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中,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至关重要。比如说,空状态 ( The Empty State ) 是许多应用程序设计开发过程中忽略的一点,却也有着优化用户体验、改善应用程序的潜力。

 

一.什么是空状态?

空状态:顾名思义就是空白的状态,空状态是对没有数据页面的补充,一种对零数据的设计形式(如下图所示:无网络、订单为空、没有关注的人以及无法连接网络等等这些页面就是所谓的“空状态”。)

空状态是APP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新用户初次接触到产品APP时,必然会面对很多空状态。

 

       undefined     

二:空状态的分类

第一:根据空状态产生的路径,可以将空状态分为3类

 

系统层:本地请求异常;如:无网络、服务器异常等

信息层:请求成功,数据异常;如内容已删除、已下架等;

空白层:请求成功,无数据;最常见的空页面或空状态;

 

       undefined     

 

第二:根据空状态的出现场景又可以将其分为4大类:

 

初体验:初次注册登录的用户很多功能都没有熟悉

无信息/无结果:某些功能还未使用过

完成任务:完成某项功能后反馈的结果

出错: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错误页面

 

       undefined     

初体验时,根据不同的产品,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引导

· 创作平台→引导用户创造内容、推荐相关内容、开启权限……

· 工具类app→介绍相关功能、添加相关人、相关功能……

·学习类app→收集用户目标、推荐相关课……

       undefined     

 

无信息/无结果时,告知用户该如何解决问题,或者给用户其他选择

·购物车为空时→让用户购买或者给用户推荐商品

·无收藏时→应到用户去收藏

·搜索为空时→告知用户换一个词试一试

·无评论时→让用户抢个沙发

       undefined     

 

 

任务完成后,鼓励或奖励用户

·邮件全部回复完→祝用户拥有美好的一天

·书看完时→让眼睛放松一下

·打卡成功→奖励用户勋章等等

       undefined     

 

程序出错后,缓解用户情绪,告知用户解决办法

·网络出错→检查网络/刷新页面

·404页面→让用户反馈情况到后台、报错等

       undefined     

三:设计空状态页面的好处

 

据调查显示:“平均下来,APP在被下载之后的前3天时间里,日活跃用户(DAU)数量下降了77个百分点。30天内,下降比例达到80%”。用户会尝试多个同类APP,然后在接下来的3到7天内决定其中的哪些不合适。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更多好的设计和体验来留住用户

 

当然一个产品的好与坏不能全靠空状态,但是空状态对于新用户的留存是很重要的。

 

Spotify的用户体验专家Tamara Hilmes提醒设计师们时说,空状态是一个展示产品个性化的机会,因此,在进行空状态设计时,需要认真考虑品牌用户的目标和背景

 

 

 

四:空状态设计原则


       undefined     

4.1基本原则 


准确:空状态需要清晰明确地将当前系统状态传达给用户

直观:简言之就是画面要“小而美”→简单

高效:提供用户快速有效地摆脱空状态的方法

 

准确

准确原则要求在文字描述上做到清晰地阐述系统当前的状态。

下图为例,如果仅以“获取不到数据”作为收件箱空状态提示文字,用户不清楚是系统异常、网络异常还是仅仅因为收件箱没有邮件而出现当前状态。准确地将系统状态及操作结果告知用户是空状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目标。

       undefined     

 

 

特殊原因导致的空状态,也可以在附加文字中告知用户其原因,例如邮箱账号未登录而导致收件箱为空的情况。

 

直观:

空状态不仅要讲究视觉的美感,还要讲究体验的“美感”,要让用户在不用思考的情况下,  获得最大的价值,

       undefined     

 

高效

若空状态在系统中可以通过触发操作离开,建议在空状态的文字或操作上进行展现。

以站内信空状态为例,系统存在用户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上也要体现。上面提到的账号未登录导致站内信为空时,考虑附加文字提示‘登录账号即可开始’。若系统存在直接触发操作的方案,可通过链接或按钮的形式提供入口给用户,便于用户快速有效地回到功能主流程中。

       undefined     

 

 

4.2进阶原则undefined       

有趣:有趣又易用,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

品牌:介绍并强化品牌元素,通过恰当的方式、形式呈现

记忆:有创意或幽默色彩,呈现形式新颖,体现专业同时创造正面情绪

 

有趣

空状态的设计在满足了基本的设计原则后,还可根据产品的品牌特征进行优化。一般对空状态的图片、文案来着手进行品牌化设计。

采用含着关怀情感的文案“哎呀,网络好像出了点问题”代替“网络未连接”这样冰冷无感情的提示文字,同样达到告知用户系统状态的目的,但修改后的文案明显更能贴合服务工具型软件的品牌形象。

 

同时结合文案主题,用有趣的插画吸引用户,达到缓解用户焦虑、负面情绪的目的

例如下图的刷新一下试试,企业IP作为粉刷匠在刷新Wi-Fi,比起一个失联的行星就更有意思

       undefined品牌

当空状态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后,就可以考虑如何树立品牌形象了!

目前最简单且有效的办法是——企业IP+插画+文案,虽然被很多人吐槽套路、片面,但是作为刚起步的创业类的app,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undefined     

 

设计专属吉祥物形象,对产品进行拟人化表达,避免极其复杂的插画,保障界面简洁明快;

由于插画不可交互,尽量与背景融合为一部分,避免使用明亮的色彩,误导用户点击。

 

 

记忆

文章的开头讲过,空状态对留住新用户有着很关键的作用,那么空状态在用户使用的几秒钟内一定要给用户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才有可能留住这些新用户,所以空状态一定要有新意,甚至是要给用户出其不意的视觉感受,这个阶段考虑的问题要更多一些,受众人群的特点、品牌的调性、想要达到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手法、还要注意对用户而言是否直接有效并且准确。

 

阿里旗下“躺平”app的空状态打破常规,非常优秀的抓住了用户人群的特性,解决了用户的需求的同时,还给用户树立了非常深刻的品牌印象。

       undefined     

产品所有能传递情绪的场景都应该与品牌情绪一致。采用负面情绪的空状态有一定风险,可能会起到消极作用。

用户更容易代入场景化的故事,产生情感共鸣。构思场景,需研究产品目标用户群的特质,设计他们的共同回忆,将有关的场景、片段、元素进行拼贴、组合、关联,再找到最能勾起情绪冲动的突破口,丰满场景。

避免正面刻板的形象(一眼就能看到底的设计),尽可能简单有趣、不落俗套,让用户看到这个画面后可以有更多想象的空间,从而吸引用户,驱动用户的好奇心。

 

五、总结

简单总结了一些设计空状态时整体的设计流程,如下:

 
功能入口:提供相关功能的入口和动作按钮,解释服务的功能和优点,引导用户到其他页面查看内容

  1. 标题文案:说明当前状态,解释当前问题出现原因,介绍功能概要

  2. 解说文案:如何走出当前状态,如何解决当前问题,补充说明功能的属性

  3. 推荐数据:提供热门数据、个性化推荐数据让用户选择;如电商搜索无结果、购物车等页面,推 荐用户感兴趣的商品,能有效地提升购买转化率

  4. 操作引导:提供相关操作的示意和引导,让用户能删除或替换内容

  5. 完成指导:送上任务达成的祝贺语,巩固用户的成就

 

细节备注:

文字和图形一样,也是一种情绪的载体,注意文字的魅力,加注重文字的情绪表达,更易调动观者的心。

底部标签栏全面解析

纯纯

一、标签栏是什么?


标签栏也叫Tab Bar,是移动端应用程序中最常用的UI元素之一。标签栏出现在应用程序屏幕的底部,可以让用户在应用程序中的不同部分之间快速切换。标签栏可以是半透明的,也可以具有背景色,在所有屏幕方向上都保持相同的高度,并且在显示键盘时被隐藏。标签栏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标签,但是可见标签的数量根据设备的大小和方向而变化。如果由于水平空间有限而无法显示某些选项卡,则最终的可见选项卡将变为“更多”选项卡,该选项卡将在单独屏幕上的列表中显示其他选项卡。


标签栏在任何目标页面中的高度是不变的,iOS 规定它的高度为98px(iOS @2x)。但因为 iPhone X 之后的全面屏手机引入了 Home Bar ,所以在进行界面适配的时候,请务必要加上 Home Bar 自身的68px高度。别让Home Bar遮挡标签栏中标签的展示,这会让两个控件发生操作手势冲突。




二、为什么标签栏要放于底部?


史蒂文·霍伯(Steven Hoober)在对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的研究中发现,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设备,需求和背景以多种方式触摸手机,触摸手机屏幕或按钮的用户分三种基本方式:抱着手机的人占36%、两只手使用手机的人占15%,而49%的人依靠一只手在手机上完成事情,除此之外75%的用户仅用一个拇指触摸屏幕。



在下图中,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的图表是近似覆盖图,其中的颜色表示用户的拇指可以接触到哪些区域以与屏幕交互。绿色表示用户可以轻松到达的区域;黄色,需要伸展的区域;红色区域,要求用户改变握持设备的方式。



这意味着:

将常用的“行为”放在屏幕底部很重要,因为只需一键式的交互即可轻松到达这些“行为”。



三、标签栏的三大原则


底部标签栏设计应当遵循三大原则:结构合理、位置清晰、可预测行为


3.1 结构合理

为了让标签栏表现清晰,两大平台在规范里都对标签数量给出了相同的建议:建议标签栏内的标签个数为3个至5个。因为标签过多会使每一个单元标签的可触空间降低,人们在物理上(手指)难以点击或误触,除此之外还会增加应用程序结构的复杂性。



注:如果你因为产品结构非常繁杂,标签数量想要达到更多,那么在 iOS 中就会给你强硬处理,iOS 人机交互规范告诉产品设计者们:标签栏虽然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标签,但可见标签的数量会根据设备的大小(平板或手机)和方向(竖屏或横屏)而自适应变化。如果由于水平空间有限而无法显示某些标签时,最后的一个可见标签将被会被系统强行转换为“更多”选项,需要用户点击“更多”选项之后,系统才将在单独屏幕上的列表中显示其他被隐藏的标签。


3.2 位置清晰

“我在哪里?” 是用户成功导航所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当采用适当的视觉提示让用户知道目前所处的位置(选中状态)。在APP应用中我们常见的处理方式有4种:改变图标样式、改变大小、改变颜色、改变展示样式。它们并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同时作用于一个标签。



3.3 可预测行为

选取每个底部导航选项都有通向它的目的地,底部导航应当将用户直接引导到相关页面,不应该打开菜单或其他窗口。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标签,但在其他情况下则无法使用,则应用程序的界面将变得不稳定且不可预测。我们要确保所有选项卡始终处于启用状态,并说明为什么选项卡内容不可用。例如造作新家APP,当用户处于未登录状态时,就不能查看底部标签“我的”信息,当我点击标签“我的”,就会弹出快捷登陆界面,这样就能让用户明白不能使用的原因是账号未登陆,从另一层面讲也很好的引导了用户注册与登陆。



注:不要使用标签栏为用户提供对当前屏幕或应用程序模式下的元素起作用的控件,如果需要提供控件,请使用工具栏。



四、标签栏的基础规范


在设计标签栏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基础规范,在保证基础规范合理的情况下再去进行设计。


4.1 图标视觉大小

为了保证图标的尺寸大小一致性,我们往往会建立基础的网格尺寸来进行绘制图标,下面就以常用的24x24为大家举例:



网格包含2px出血位。这样可以确保图标在导出时将保留其所需的比例和周围的空白区域,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平衡图标的视觉重心。



最后加入图标的keyline,keyline由圆形,正方形,矩形,正交,三角形和对角线组成。它可以为您提供图标集中基本形状或比例的一致大小。这使创建视觉上的稳定变得更加容易,并有助于在设计相似比例的图标时有共同的参考准则。


在24尺寸下的keyline构成如下(24尺寸下的出血区域为2):



当把图标画在网格上时可以很好的规范图标,让它们从整体的视觉上看着统一规范。



4.2 标签栏布局

标签的数量以及标签的展示形式决定了标签的布局形式,标签的常见布局一共有2种:屏幕等分、图标左右间距相等。


4.2.1 屏幕等分

屏幕等分是最常见的标签布局形式,因为不管它存在多少图标,都可以用它进行屏幕划分,计算方法也十分简单,屏幕的宽度除以标签个数就是每列宽度。采用此等划分的案例有:懂车帝、今日头条。



4.2.2 图标左右间距相等

图标左右距离相等多用在标签数量为3个的情况下,计算方法是先去除中间图标的尺寸,然后再左右平均划分等距。相对于屏幕等分,图标左右间距相等划分更为紧凑。



4.3 标签栏热点区域

根据菲兹定律,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标签栏作为向用户展现产品框架的关键控件,热点区域(可点击区域范围)的设定一定要合理。底部图标尺寸较小,如果将图标作为热点区域,那么可点击区域就偏小,很可能出现用户点击不到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以标签栏的布局作为基础设定,在标签相邻的部分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不可点击区域,以免用户误操作,参考如下,红色为可热点区域,蓝色为不可点击区域:




五、标签栏的图标样式


在产品设计中,不同样式的图标会给人不同的感受,随着APP风格越来越简洁化,标签栏图标风格紧紧地跟着界面的风格而改变。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标签栏图标常见的默认设计样式一共可分为四类:线性图标、面性图标、线性+面性图标、轻质感图标。


5.1 线性图标

线性图标通过线来塑造轮廓,在图标设计中使用的线有粗细之分,常用的App图标设计线的粗细一般有2px、3px、4px,不同的线条粗细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不同,我在“如何让你的图标具有说服力”文章中提到过,线条越粗那么图标的性格就越活泼、粗旷,线条越细图标性格就越精致、商务,图标使用描边的粗细可以根据产品的气质来决定。



选中状态:当选中状态为高亮线性图标时,选中状态的图标颜色会与默认状态的图标颜色形成较强的反差,但由于线和线的差异性并不强,线性图标没有面性图标更具吸引力(引导性),即使加入了高亮色识别度也不及面性强。airbnb在处理线性图标选中状态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选中状态下不仅对图标的颜色做了较大变化,还加大了图标及文字的描边粗细,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图标的引导性。(注:线性状态的图标选中状态也可以变为面性图标或线性+面性图标)



5.2面性图标

面性图标是通过面来塑造形体的图标,采用了剪影的设计形式,通过线或者面去切割基础轮廓面,通过分型来塑造图标的体积感,面性图标的承载信息相对与线性图标来说更重,更具有引导性。

选中状态:面性图标的选中状态为高亮面性图标,颜色可以为纯色、也可以为渐变、透明。爱奇艺的选中状态就采用了高亮面性图标的展现方式,除了把图标底色及文字的颜色加深以外,还加入了品牌色,甚至为了让“会员”标签更加突出,还单独对“会员”标签的颜色进行了修改。



5.3线性+面性图标

线面结合图标相较单一的线性图标或单一的面性图标样式更加丰富、也更富有趣味性。从设计的角度上说,由于元素的多样化,设计更容易获得好的效果。相反,如果运用不当会显得图标非常杂乱,如何有效的把控好两者之间的过度是关键。

选中状态:线性图标的选中状可以为高亮的线性+面性图标。懂车帝在处理标签选中状态时就把图标底部加入了高亮黄色圆形块状,即保存了线性也添加了面,加深了选中状态的视觉重量,更加明确的让用户感知自己所处的位置。



5.4轻质感图标

轻质感图标层次简单,用色素雅干净,采用轻投影、轻渐变的方法设计,这类图标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给人轻盈、简洁、精致的感觉。轻质感图标在标签栏中运用的较少,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例如盒马,就把轻质感图标用在了首页标签与盒马小镇标签,首页标签的引入是为了让用户加强对品牌形象的认知,而盒马小镇标签的引入则是为了加强图标的引导性。



*图标样式的常用变化(选中与未选中)

在我调研上百种应用程序中,发现主流的APP标签栏样式变化大致分为六种:线性-线性、线性-面性、线性-线+面、面性-面性、面性-线+面、线+面-线+面。虽然标签的样式变化繁多,但是使用率最多的是“由线性转面性”标签。




六、标签栏的展示形式


标签栏的不同展示形式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感受,常见的标签展示形式有四种:图标+文字、纯图标、纯文字、舵式。


6.1图标+文字

图标+文字是最常见的标签展示形式,为了让用户能够很好的明白图标的意图,所以在图标下方会配有文字提示,这样就能大大的降低误读的可能性。正因为有文字提示,所以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图标的识别性问题,那么图标就可以得到更深的延展,可以做的更有趣,更具有产品气质,甚至可以代入更深层次的动效。

例如东家·守艺人APP,专门售卖各种手艺人的亲手制作的各种艺术品,面向的对象是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群,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家结合宋体的笔画(笔画拆分)把图标设计的更加传统、古朴,创造出具有东方韵味且极具形式感的图标设计。



6.2纯图标

采用纯图标展示形式的产品比较少见,纯图标样式的最大缺点就是识别性低,没有文字说明会导致用户很难找到自己想要去的位置,也不明确自己所处的状态。所以我们如果要设计纯图标形式,那么必须要考虑到图标的识别性问题,间接的舍弃掉图标更多的延展性,让图标变得更规矩。(识别性的提升我之前写的图标文章中提到过,主要可以从大众认知隐喻与真实世界映射两个方向出发去提升)

使用纯图标样式的产品特征:产品单一、领域垂直、小众化、用户群体接受度高。即使满足这些条件下产品使用纯图标标签,用户第一次使用往往也是比较迷茫,需要等用户熟悉后才会得到好转,所以一定要慎用。除此之外不太建议用于电商、视频、学习、社交等领域。

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使用纯图标样式的产品中最为熟悉的就是花瓣了。



6.3纯文字(部分含标识)

采用纯文字展示形式能够更直观的让用户进行操作,遵循简单易用的原则。适合用户群体跨度较大的产品,多用于直播类、内容类、简单工具类APP中。缺点也显而易见,图标样式比较单一,没法加入更多趣味化、具有产品特性的元素到标签中。

采用纯文字展示形式的产品有很多,最熟悉不过的就是抖音,抖音的标签默认状态下采用了纯文字形式,选中状态则把文字高亮显示,并且底部加入了圆角矩形,对于用户群体跨度较大的产品,这样的展现形式再好不过了。(抖音在途中改用过图标+文字格式,不过后面也放弃了,我当时用着图标+文字类型的抖音,的确感觉太奇怪!)



6.4舵式

舵式标签可以看为底部标签式导航的一种变体。它在后者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一个标签并且放在中间的位置,样子看起来像攒了一个舵,所以取名为舵式标签。一般舵式标签的颜色、大小等视觉表现会被设计得和其他普通标签有所差异,通过视觉对比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舵式标签通常和产品框架体现无关,大多数应用程序使用舵式标签是用来承载系统功能。起初是因为社区类APP为了激励和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地输出UGC内容,所以把触发用户创作/发布的功能按钮放置在标签栏中。

因为舵式标签可以很好地承载产品的重要功能,而被许多的应用程序设计所采用,经过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舵式标签,使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它现在并不再单一地用于承载产品功能,而是配合营销场景、付费场景,给产品的变现、拉新赋能。拼多多就把它拉新的主要入口作用到了舵式图标上,并且为了让图标更加显目,甚至把图标做成了轻质感的形式体现,同时也通过2像素的线性图标减弱其他4个标签的引导性。




七、赋予标签更多内容


标签栏不仅是向用户展现产品框架的关键控件,还可以贯穿整个产品的商业价值的体现,它是连接着整个产品最重要的顶层信息。如果想要让标签变得更加丰富,想要标签内容中含有更多的情感需求、 商业需求、运营需求,那么我们可以重点从这两个层面考虑:视觉层面、交互层面。


7.1视觉层面

在视觉层面上我们可以迎合用户的偏好与期望,通过丰富视觉体验的方法来增加内容的观赏性,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向用户传递着产品调性还能吸引用户关注以及引导用户进行操作。


7.1.1设计装饰性图标

装饰性图标仅仅是用来提升整个界面的视觉体验,通过丰富视觉体验的方法来增加内容的观赏性,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并留住用户,还可以让整个用户体验更加积极。


&整体装饰图标

整体装饰性图标的出现往往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与商业需求,整体装饰图标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的特点是季节性与周期性,并且它并不具备任何功能性。

从情感需求出发设计装饰图标:例如世界杯火热进行时,优酷为了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就把标签栏的图标全部替换为带有世界杯元素的图案,让用户与其产生情感的共鸣。



从商业需求出发设计装饰图标:现在的年货节,之前的双十二、双十一、618等,每到节日促销活动的时候,很多电商应用都会换上装饰性图标,例如一号店,在过年前就把标签栏图标全部改为含带过年气息的元素,提前来预热活动,引导用户消费。



&单个装饰性图标

单个装饰性图标的出现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运营需求,运营为了推出某个活动或功能,往往会单独装饰某个图标的设计视觉,以便于提高图标的引导性,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刚才提到过的拼多多。



7.1.2加入品牌基因

我们可以在标签中加入更多的品牌基因,让其与品牌产生联动性,这一形式是大部分应用程序都在做的,我们可以从这6个层面加入品牌基因:品牌颜色、品牌LOGO、品牌元素、品牌名称、品牌性格、品牌吉祥物。


&品牌颜色

色彩是图标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我们可以直接提取品牌色作为图标设计视觉元素。例如站酷,站酷的品牌色是黄色,标签栏的图标(选中状态)就提取了品牌的黄色,让其与品牌调性高度一致。



当然品牌颜色除了可以直接用外,还可以在提取时适当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做更多的形式变化。例如懂车帝,就在原有的黄色基础上做了些许调整,图标采用黄色透明渐变的处理方式,在与品牌颜色呼应的同时,使得整个图标更加精致、有活力。



&品牌LOGO

提取品牌LOGO是最常用的使用方式,我们从品牌中提取出来的图标一般运用在APP首页标签。因为首页是APP中最重要的页面,也是进入APP默认的页面,把首页图标替换成品牌LOGO,能反复加强了用户对App的LOGO印象,这样不但使App内外形成了视觉联系,同时也二次传递了品牌形象。例如大众点评,它的首页标签就用了品牌LOGO,同时也使用了品牌颜色。



&品牌元素

我们可以在品牌中提取它识别性较强的局部元素作为图标。例如虎牙直播,它就提取了品牌卡通形象的外轮廓作为首页图标。



品牌提取的元素并不只是所见到的品牌视觉形象,还可以提取与品牌内容强相关的元素。例如QQ音乐,它并没有把它的品牌LOGO直接放于其中,而是通过大众所熟知的音符作为首页图标。



&品牌名称

如果你的品牌还不为大众所熟知,那么为了强化用户对品牌名称的认知,可以把品牌名称直接放入标签栏中。例如MONO,就把它的名称分为四个字母分别放在了4个标签内,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图标不能单独出现,因为它本身不具备识别性与引导性,必须配合文字一起出现,这样才能让用户理解标签的真正功能,我们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



&品牌性格

图标风格可以与品牌性格保持一致,一套带有浓厚品牌感的图标,会让人记忆犹新。例如:每日故宫,它的图标就非常具有特色,结合了品牌的性格以及定位,加入了众多的古代中国元素,整体看起来有股浓浓的古韵之风。



&品牌吉祥物

现在大部分品牌都会含带吉祥物,我们可以在设计图标时提取吉祥物的外形,把它用于产品的标签中。例如盒马,它就把吉祥物做为了底部标签,不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吉祥物的风格与我们的图标风格差别较大,我们就需要对它做风格化的处理,不然看起来就十分突兀。(盒马对吉祥物做了轻质感的风格化处理)



7.1.3让用户自定义

让用户自定义的标签现在越来越常见,而每个产品对其思考的层面也都有所不同。自定义标签往往出现在个人中心,它会根据用户上传的头像或用户的捏脸生成图标。


&用户头像

目前市面上很多APP都把用户上传的头像作为了个人中心标签展示,例如我们常用的百度网盘就采用了此方案,当用户注册未上传用户头像时,会默认显示系统标签,当用户上传完后就会显示用户头像,并且如果你是会员,还会把会员标示显示在标签的右上方,彰显会员用户的尊贵性。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百度网盘的底部标签默认状态为线性图标,而个人中心不管默认状态还是选择状态都为面性图标,所以如果你想要加强个人中心的引导性,那么可以采取此方案。



&捏脸

捏脸功能作为SOUL的一大特色,捏脸的虚拟形象赋予了真实人格属性,加强了社交的传播性,所以SOUL决定把用户自定义的捏脸放于个人中心标签中。


7.2交互层面

除了对标签做视觉的提升外,我们还可以对其加入合理的交互效果,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从而增强用户体验。


7.2.1标签功能切换

在不同的状态下点击标签的功能也不一样,一个标签可承载2到3个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用户需求。


&承载2个功能案例

SOUL的广场标签(进入选取页+刷新)

SOUL的广告标签承载了2个功能,当你处于其他标签时,点击广场标签则直接进入到广场页面;当你处于广场页面中时,再次点击标签则会刷新整个页面。



有货的发现标签(进入选取页+上传图片)

有货的发现标签也承载了2个功能,在设计上运用的非常巧妙,当你处于其他标签时,点击发现标签则进入到发现页面;当你在发现页面时你的发现标签则变为了上传图片标签,可以点击上传图片。



&承载3个功能案例

淘宝首页标签(进入选取页+刷新+置顶)

淘宝的首页标签同时承载了3个功能,当你处于其他标签中,点击首页标签则直接进入到首页页面;当你在首页页面第一屏时,你点击首页标签则会刷新整个页面;当你滑过3分之1屏时,首页标签的功能则变为置顶。所以在不同状态下首页标签也会具备不同的功能,并且每种状态下的标签样式也是不同。



爱奇艺首页标签(进入选取页+到达指定位置+置顶)

爱奇艺的首页标签也是同时承载了3个功能,不过它与淘宝有些许不同,爱奇艺并不能刷新页面,而作为替换的功能是直接到达指定位置“猜你喜欢”。



7.2.2触觉与听觉

我们做的设计不要仅限于视觉所看到的,还要考虑到所触摸的、所听到的,我们可以利用触觉与听觉去辅助用户确认自己的选择,当然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反之则会让用户感到十分反感。


&触觉

西瓜视频与今日头条在点击标签栏图标时手机就会发出轻微的震动,给予了用户很好的点击反馈。



&听觉

SOUL点击星球标签时手机就会发出恋爱铃声,在SOUL的产品报告中,SOUL主要面对女性用户,女性用户约为男性用户的2.4倍(女人更偏感性),并且它的主要需求是满足测试、匹配、交友,所以恋爱铃声能够很好的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不过铃声有利有弊,当你在特定场景下使用SOUL时,点击到星球标签周围人也都能听到恋爱铃声,实属尴尬,所以我在特定场景下使用SOUL时都会默默的关掉声音。



7.2.3标签动画

精彩的图标动画,对整体的设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降低标签切换时的枯燥感,提升操作的愉悦度和期待感。甚至可以通过 tab 的动画设计给用户传达出整个 APP 设计的品牌及理念。标签动画往往都比较简单,主要有:缩放、旋转、颜色过渡、位移、抖动、填充、线性轨迹、结合容器、元素介质等。接下来我们来看看SOUl、虎牙、汽车之家是怎么做的。


&SOUL-弹性缩放+结合容器+线性轨迹

SOUL的底部标签栏运用到了弹性动画、结合容器以及线性轨迹。带有弹性缩放的标签反馈,让整体的设计更加具有趣味性,相比线性缩放也更有视觉冲击力。图标的运动规则:先从 0 放大到最大(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然后再回弹至正常大小。除了弹性动画外,它还结合了容器的元素对内部进行了颜色的替换以及单线条的轨迹动画。这样的处理不仅趣味性十足,还强化了选中当前状态,整体标签切换的一致性也较高。



&虎牙-抖动+趣味表达

虎牙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直播平台,它的底部标签动画也是非常值得借鉴,运用到的动画形式是抖动与趣味表达。抖动是通过图标的左右、上下快速位移或旋转形成,整体的动画效果节奏较快,具有一定的速度感,使整个标签切换的情绪表达较为俏皮、可爱。除了抖动外还在切换过程中代入了更多小元素的趣味表达,赋予了图标更多的性格,对我们的设计进行再升华,从而提高整体设计的质感和趣味。



&汽车之家-结合容器+细节晃动

因为用户群体的不同,汽车之家在标签动画的设计上也相对简单、严谨,它的动画形式主要是结合容器与细节晃动。选中效果由线切换为面,并加入了品牌底色,这样能够清晰的给用户传达当前页面。并且为了不使整体的切换效果变得生硬,在切换过程中采用了透明度与弹性缩放,让其过渡的相对柔和。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是非常用心,每个图标都带有笑脸的形状,间接的给用户传达“笑脸”信息,在选取标签时内部形状会轻微晃动。整体来看汽车之家的标签动效虽然偏向严谨,但是在细节上也给予用户传达了更多的情感。




作者:黑狮力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中后台加载-被忽略的体验细节

纯纯

undefined

大部分设计师应该都遇到过这种场景:在做设计前并没有考虑到加载,但在进行还原度走查或者验收的时候才发现,由于某些页面数据请求较慢,导致在页面中会出现空屏状态。这时才想起需要在这些页面添加动画来承载页面的过渡。

归根结底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关注页面本身,而很少去思考页面在呈现过程中何时会出现白屏状态,都是后知后觉去补充完善。加载作为必备的一环,却总是被忽略。目前很多B端产品在这方面都没有一个系统合理的规划,导致系统的加载体验缺失或者不统一。

因此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讲清楚中后台加载出现的场景和规则,对需要深入了解加载以及在制定加载规则的设计师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undefined

加载通俗来讲就是用户从触发页面操作,到页面最终呈现的一个等待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存在不可避免,只是时间有快有慢。快的加载只需要几百毫秒就结束,但慢的加载就可能会达到几秒甚至十几秒,让人产生焦虑。

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这就需要从页面渲染的整体过程来进行说明。当我们从浏览器输入网址,再到我们看到完整页面的这个过程,网页到底经过了哪些步骤呢。经过资料查询和与前端确认,整体过程可以阐述如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页面的呈现是程序经过了一系列操作才最终呈现到我们面前的。在这里可以将其简化为四个阶段:用户操作功能→页面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受并返回数据→页面呈现。

而决定整个页面加载快慢的就在于请求与数据这里。一般我们可以将页面的数据分为2种类型: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


静态资源:前端的固定页面,这里面包含HTML、CSS、JS、图片等等,不需要查数据库也不需要程序处理,直接就能够显示的页面。可以简单理解为你页面上的固定字段和结构。这种页面一般加载速度比较快,比如我们看到的展示型官网一般都是前端写好的静态资源。


动态资源:而对于页面上的动态变化的,需要程序处理或者从数据库中读数据,能根据不同的条件在页面显示不同的数据,比如表格数据、统计数据等称为动态资源,这种都需要调用后台接口来进行返回,因此加载速度相比于静态资源就会更慢。

而它们的区分点用下图可以表示:

可以看到静态资源基本是直接返回,而动态资源还需要连接数据库调取资源,尤其是在遇到数据库调取较慢时就会花费更多时间。而我们加载缓慢的大多数问题,也基本上更多出现在动态资源的获取上。


undefined

当我们清楚加载形成的原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需要加载的地方对其进行处理。这也是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遗漏的地方。我们先看一下目前常见的2种处理方式:「默认处理」和「使用进度指示器」


2.1程序默认处理方式:直接显示

当我们对加载过程不进行任何处理时,程序就会以默认的方式进行-即根据资源获取速度一步步呈现。可以看到嘿店后台的处理过程就是一种默认处理方式:

但是这种做法就会导致我们在页面加载过程中会出现空屏状态,比如上图切换到概览时出现了空屏状态,尤其是当遇到了网络缓慢的情况,会造成在加载时页面停留在当前状态下不动,往往会让用户陷入到「系统故障」的错觉。


2.2通用处理方式:进度指示器

这个名词说起来可能比较陌生,它指代的就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加载动画、骨架屏或者进度条等。进度指示器的作用就是告知用户当前页面并没有故障,而是正在读取数据。

通过添加进度指示器来对空屏状态进行承载,能够减轻用户的焦虑感。目前很多B端产品更通用的形式是添加动画来过渡

但是在体验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产品的整体加载过程中,某些空屏状态是没被加载动画覆盖到的。当这些没被覆盖到的加载过程过长时,很容易出现焦虑感。比如神策数据在左侧列表切换时的加载过程就没被覆盖:

想要更全面的把加载动画覆盖到所有页面,我们就需要弄清页面在哪些状态下会出现空屏状态,从而制定统一的加载动画规则。这个问题可以先思考一下,后面解答。


undefined

在制定统一加载规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加载的模态与非模态。


3.1模态加载

模态加载的含义就是当前加载会中断用户其余操作,用户在这个期间只能等待加载而不能进行其他操作(有的模态会提供取消按钮)。如果你的页面涉及到以下2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

1.用户当前的操作本身不能与其他操作同时进行。比如系统更新,或者工具类的导入导出相关操作,我们只能等待更新、导出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后续的操作。这时候可以使用模态加载来承载,比如protopie的导入操作;

2.当用户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页面时,这个时候页面什么都没有,我们只能等待页面加载完成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模态加载,比如我们刚进入Asanan产品页面看到的首屏加载动画:

除了上述2种情况外,你也可以根据你的业务场景来进行模态加载的选择,但建议是尽量少用模态加载,其会对用户的打断和干扰性比较强。


3.2非模态加载

非模态加载的话,这种加载通常只会出现在需要加载的部分,不会中断用户其他操作。对用户干扰比较小。比如我们常见的功能切换加载、数据筛选加载等都属于非模态加载。

非模态加载相比于模态加载会更轻量,因为用户随时都可以打断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操作。因此建议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使用非模态弹窗来进行承载,比如飞书的左侧栏切换操作:


undefined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在这里我从加载的角度将网页整体加载过程分为呈现加载规则操作加载规则

我们先谈页面呈现规则。前面已经明确加载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为我们的产品制定统一的加载规则,以保证后续页面加载的一致性。


4.1 页面的加载过程拆解

在拆解页面的加载过程前,我们进一步阐述之前提到的渲染原则,从前文中提到最后会经过「解码」和「渲染」2个步骤,这也是决定了我们看到的页面的最终呈现顺序:


1.页面渲染顺序

我们看到的页面是由HTML、CSS和JavaScript来进行构成的。HTML可以看作最简单的框架、CSS则是赋予了框架样式,JavaScript则是负责页面中的交互(当然JS也可以控制样式,这里只描述主要功能)。

页面在「解码」阶段,拿到的HTML文档会被解码为DOM树,同时将CSS文件解析成CSSOM,这两者结合后一起渲染页面,JS一般是在最后渲染。所以逻辑上就是框架和样式一起渲染,最后渲染交互。视觉的角度来讲就是先看到元素样式,然后才能进行对应操作。


2.页面呈现的视觉顺序

由于浏览器渲染顺序一般会根据代码的顺序进行渲染,而代码在页面中的构建一般也是按照页面的上下和左右的顺序去写的,因此我们看到的页面的视觉呈现顺序也是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所以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先看到顶栏,然后左侧边栏,然后其他内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原则来拆解对应的页面,我们按照页面常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加载部分:顶栏、左侧导航栏、内容区域。而其加载顺序如图所示:

当知道对应页面的渲染顺序后,我们就能够清楚在页面渲染的过程中哪些地方会出现空屏了。因此将页面加载过程拆解为如下顺序:

undefined

我们的加载动画需要承载的就是上述这些白屏的地方,从而将加载细化为三种场景的拆分:全局加载+局部加载+内部加载。如图所示:

undefined

通过这三种加载就可以涵盖页面所涉及到的所有部分。接下来详细阐述一下这三种类型的定义和用法。


4.2 全局加载

如上图所示,全局加载的目的是为了覆盖用户从输入网址到页面的资源渲染的这个中间过程的空屏状态而存在的。而这种状态会涉及三种场景:

1.通过网址进入到一个新的页面时;

2.通过鼠标右键或网页刷新按钮对该页面刷新时;

3.通过页面操作需要新开页面时。

该全局加载的动画构成为:

1:覆盖整个页面的加载,由纯白色+加载动画构成;

2:加载类型为模态加载,因为用户在这种页面状态下并不能进行其它操作。

undefined

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全局加载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当进入页面时立即呈现加载动画;

结束时间:当页面加载出顶栏的时候,此时停止加载。


为何要这么处理结束时间,原因其实图中已经给出了。这里再解释一下原则:只要有页面资源返回,我们的全局加载动画就会结束,随后启用局部加载来承接后续的状态,避免用户在当前状态长时间等待。而顶栏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最先加载出来的,所以以顶栏出现作为结束全局加载的标准。当然如果你的结构没有顶栏,可以以左侧栏来作为结束标准。


4.3 局部加载

局部加载是用在页面整体框架加载的过程中,承接在全局加载后。局部加载的使用场景可以概括如下:

1.顶栏加载结束后,用在剩余框架的加载效果(具体体现为左侧边栏和右侧内容区域);

2.对于涉及到局部页面的切换操作都会进行局部加载(比如左侧边栏的切换);

光看文字可能不是特别清晰,在这里可以举一个动态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上述展示的是在页面呈现的时候一个完整的局部加载。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首次渲染和第二次渲染在加载动画上是可以有区分的,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让这种加载动画只在初次加载时出现。


第一次加载时出现是因为我们需要有加载动画来承接框架首次加载的空屏时间:

但第二次的时候由于有缓存(缓存会加载我们的静态资源,能够让我们的页面框架在第二次时更快显示),这样在读取框架时基本不需要加载,我们就可以通过程序来直接去掉其中的局部加载动画,直接显示框架来进行呈现。

undefined

目前在飞书和钉钉等B端产品后台均采用了这种处理方式。可以看到图中我在第一次切换到角色管理时是有碰撞小球的局部动画存在的,而第二次再次进入时则直接出现框架。这样既能够保证加载动画能够覆盖所有的空屏状态,又避免了局部加载动画的频繁出现。


4.4 内部加载

内部加载是用在页面内部不同模块数据间的加载。当框架都已经加载结束,但某些数据由于接口比较慢,此时还没有返回,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内部加载来进行承载。这应该是我们更常见的加载情况:

在进行内部加载的时候,需要注意,内部加载的时候一般标题是存在的,因为标题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能够很快被拉取。比如Zoho的内部加载,加载时标题已经出现了:

通过这三种类型的加载,能够覆盖从用户输入网址,到页面渲染完成这个页面呈现过程中的全部加载场景。


undefined

说完页面的呈现规则,再谈页面操作加载规则。页面的操作其实对应的是页面控件的反馈。而我们的常用的控件比如有按钮、tab切换等。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控件本身的加载状态,而且需要考虑到控件影响的其他页面范围。


5.1需要考虑控件本身加载

控件的加载并不是随时都需要,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数据量大小及业务场景来选择性使用。目前我们需要考虑的控件及其加载状态主要有如下:

undefined

比如图中的按钮的加载状态是必备的,在很多场景下都会用到。但是下拉列表和级联列表,在一般的场景下都不太需要进行加载,当遇到列表中的数据特别多或者调取特别慢时就可以考虑为其加上加载状态。


5.2当控件操作会影响到页面其他元素

这种控件比如日期筛选、表格筛选或者保存等操作,当你切换筛选条件后所有与其相关的页面元素都会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到被影响元素的状态。目前的设计实现上有两种做法:

1.被影响元素不可被操作,且该区域有遮罩+加载动画来覆盖;

2.被影响元素可进行操作,无任何动画,但操作并不会影响之前提交的结果;


这两种方案一种是利用遮罩防止用户无效操作,另一种则是保持了足够的操作自由性。个人在这里更倾向于处理方式1,我认为被影响的元素是需要有遮罩+动画的,来避免用户在加载期间对其进行无效操作,比如示例中方案2后面修改的名称是没有被系统保存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产品中使用方案1,我们的遮罩区域只需要覆盖被影响的元素就可以了(保存这种可以将按钮一起覆盖),比如通过筛选导致图表数据发生变化,这时只需覆盖图表区域,而不用覆盖筛选区域。这样的好处是当某些筛选数据出现加载过慢问题时,用户可以通过切换筛选项来打断当前加载。

上述描述的操作都是针对于当前页加载。当控件导致页面刷新或者跳转时,则整体遵照页面呈现的规则进行加载。


undefined

上面阐述的加载已经完全能够覆盖我们页面整体的加载,但是还是需要提及一下骨架屏和进度条这两种加载形式。

undefined

先说骨架屏。实际上骨架屏的使用效果体验是优于加载动画的体验的(骨架屏的加入使用会让用户感觉网页出现的更快)。那么为什么在大部分的B端业务页面中没被用到呢,主要有2点原因:

1.每种骨架屏都需要进行对应的定制开发,需要与加载后的页面框架保持一致,这会增加了开发成本。

2.中后台的业务界面对来说固定结构的页面会较少,这对于骨架屏的使用机会就相对较少。

个人认为在前期可以以统一加载体验为主,在后期业务相对成熟后,可以针对固定结构,通过骨架屏的使用优化加载体验。


再说进度条。我理解的进度条的使用条件:对于加载时间较长的规定场景可以考虑用进度条来承载,比如我们常见的游戏加载中进度条就用得比较多,因为游戏一般资源比较大。还比如figma在进入设计文件的过程中也采用了进度条加载也是因为设计文件可能会很大。

进度条在特定场景下能够缓解用户焦虑,让用户知道进展。但进度条在多数情况下都抓取不到程序的真实进度,这也会导致有时候我们看着加载到99%,那最后的1%迟迟加载不出来的的原因。目前很多中后台产品对于进度条加载使用相对较少的原因,很大程度是没有那种加载特别长的场景。


因此这两种加载场景的使用会更加定制化,如果需要使用请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来进行选择。


如果把加载动画等比作页面加载的外在,那么缓存和加载策略则是页面加载的内核,合理使用缓存和加载策略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我们页面的加载速度,让用户更快速地看到页面。


7.1 关于页面的资源缓存

大家肯定听过缓存这个概念,前后端都可以使用缓存。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称作Cache),是存贮数据(使用频繁的数据)的临时地方。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浏览器缓存:

undefined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服务器在请求数据时,会进行缓存的判断,如果有缓存则首先读取缓存,如果没有则从服务器中拿取。调取缓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页面的加载速度,缩短了从服务获取数据的时间。通常浏览器会主动对页面的静态资源进行对应的缓存,这也就解释了我们第二次进入页面会比初次进入页面时加载快的原因。


但程序其实也可以对动态资源(也就是需要从数据库等拿到的资源)进行缓存的,并且可以设置缓存的过期时间(比如设置过期时间为1小时,那么1小时过后就会重新拉取新资源)。对于某些动态资源拉取过慢并且更新频率不高的我们可以采用动态资源缓存的策略,从而提升整体的页面加载体验。


7.2 加载策略的正确使用

现阶段我们常用的主要有下列6种加载策略:

加载策略的本质就是通过对应的加载设置来缩短产品与服务器交换数据的时间,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一下每种加载策略的具体使用策略:


7.2.1懒加载

懒加载是当内容落入视窗被用户看到时,才会进行加载。这种比较节省资源和减轻服务器压力。对于当前页面内容很多的可以采用这种加载策略。而这种加载策略的设计,能够让用户更快看到当前屏幕内的内容,减少等待时间。

比如苹果官网的加载策略就采取了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右侧的资源只有在我们向下滚动出现在屏幕中时才会进行对应的加载,这样能够保证用户在进入网页第一时间看到首屏内容,并且用户几乎感知不到这种加载延迟。


7.2.2预加载

预加载是在页面空闲的时候就把用户即将用到的资源加载完存到缓存中,等用户需要使用时,通过缓存直接调用呈现。比如用户在看A页面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预加载来准备用户需要的B页面资源。当用户需要B页面的时候,立刻就可以呈现。

比如某些页面在实际中加载比较慢,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是否用预加载的策略来提升网页整体加载速度。比如知乎的视频和文字在都进行了对应的预加载。即使当你处于断网状态(图中我将页面网络切换为断开状态),可以看到依旧可以点击全文进行查看和视频的部分预览。


7.2.3分步加载

当页面中有文字和图片时,优先加载占用网络资源小的,比如文字资源,然后再进行占用资源较大的加载,比如图片资源。通过分步加载也能有效减少页面等待时间。比如大众点评等图片很多的网站往往会采用这种加载策略。


7.2.4分页加载

分页加载是我们目前很常见的方式,比如我们常用的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都是使用的分页加载,分页适用于数据量比较大的内容,比如表格数据或者大数据搜索场景可以使用。

分页加载可以理解为当前获取到100条数据,但是将100条数据分别拆成5页每页20条数据提供给用户,这样也可以让用户减少等待时间:

在目前还有一种滚动分页的加载,就是不提供视觉上的分页,而是当用户进行滚动时,自动加载一定数量的内容,这样从用户的视角看就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数据展示。比如一些资讯类的网站就是采用的这种加载策略,有的也把这种滚动分页的方式称为自动加载。


7.2.5延迟加载

这里讲的延迟加载更多的是一种防护加载机制,一般延迟设置的时间为300ms。这里的延迟加载有2种使用,第一种多用于搜索,通过延迟加载能够让用户更好进行连续输入,避免搜索结果被高频率刷新,同时缓解服务器压力。如下图,可以看到我在输入1后会有个延迟才出现加载列表,并且我在连续输入12306的过程中是没有对结果进行更新的,当我输入完后才更新。

第二种则是通过延迟加载可以更好防止反复操作。当用户在同一组件上面进行切换时,如果该操作小于300ms,则只记录最后的点击操作。这种情况可以用在我们的表格翻页和开关等状态上,防止用户疯狂点击导致数据反复请求和屏幕闪烁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组件演示例子来进行对应的感知:

延迟加载更多用于上述2种场景,对于其他情况的加载,直接加上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刻意设置延迟。


7.2.6后台加载

这里想要表达的含义是当用户在操作后,客户端立即反馈操作成功,然后把请求放到后台与服务器交互,这一过程用户不需要了解,不需要等待。无论在什么网络环境下你基本上都能操作成功。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发布就是这样的操作,即使你在断网的情况下都能够立刻发布,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并没有发送成功,还需要上传到服务器后才你的朋友们才能看见。


这样的好处是用户使用起来非常流畅,但是坏处就是,当操作不成功时,用户并不能及时进行感知,仍然以为操作已经成功了。所以这种场景我们也需要根据场景进行对应的判断和选择。对于复杂的B端场景个人建议慎用或者不用这种操作,毕竟很多发布的功能会同时影响很多业务线。


这里就拿微信的朋友圈发布来进行举例,下方手机状态都为断网状态,可以看到微信立即发布,而贴吧在这种状态下提示网络错误。

通过这些加载策略的选择性使用,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提升我们系统的整体使用体验。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加载策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我们不仅知道加载慢的原因,还可以利用加载策略去提升页面性能。



在整体的加载过程中,别忘了考虑加载异常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我们会遇到网络速度过慢或者突然断网这两种状况让页面一直加载不出来,这时我们需要考虑对长时间的加载过程进行处理。

通常做法是我们要对加载状态有一个最长时间的限制,一般为加载不超过10s,超过最长时间后就进行异常状态显示(提示语+刷新按钮)。这样用户可以选择重新加载或者离开此页面,而不是一直等待。

在这里还想到一点,就是对于编辑页面,我们应当加入网络连接是否异常的判断,比如当进入到编辑页面后,如果遇到网络断开,需要在页面的顶部加上常驻提示条【当前网络连接断开】,这样用户能够及时进行察觉并修复。避免在无网环境下继续输入。这对于某些需要输入很多内容且并不提供本地保存的页面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载在设计中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模块,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网络速度都较快,人们很难深刻地感受到加载过程。但加载却在产品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这篇文章想要告诉大家的有几个点:

1.我们需要明白加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2.加载的通用处理手段是怎么样的,非通用处理方式有哪些;

3.通过缓存和对应加载策略能够让页面加载速度有本质上的提升。


这样当我们在页面上遇到加载速度慢的问题时,在为其加上动画承载过渡的同时,还应该思考其加载缓慢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数据量太大还是加载策略的相关问题,是否可以将其进行懒加载或者分步加载,这时我应该去找前端或者后端如何沟通。从源头上解决加载时间长的问题,才是后续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长久思路。


作者:蒙东东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信息无障碍研究与应用

纯纯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随着互联网覆盖越来越广,对于身体有局限的群体而言,更加迫切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而这就需要互联网产品进行信息无障碍的优化。在我国其受益人群至少包括:8500多万残障人士,2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庞大。率先考虑信息无障碍能为产品增加优势而带来更多用户。


如今智能手机掀起了一场无障碍辅助工具的革命,而站在这个关键点的互联网设计师,也要开始行动起来,先从以下这几个容易实现的事情开始着手进行无障碍的优化吧。




关于读屏


对视障用户来说,是用听取读屏语音来了解你设计的界面信息的。读屏软件就像他们了解互联网世界的眼睛,它的原理是直接读出界面里的文字,如果icon按钮未加无障碍标签读屏会读为"无法发音",那么视障者就无法获取这些信息,自然也就无法使用你设计的功能。


解决的办法是:


1.需要在产品代码中添加无障碍标签(Android :contentDescription ; iOS:accessibilityLabel在对应的开发者文档里很容易找到,可以发给你合作的研发同学)。


2.装饰性icon可隐藏标签不读,提升读屏效率。不建议不做处理也不加标签,那么用户听到的就是“无标签”,这样会让用户以为这里有什么重要信息读不到而感到不安。


3.标签语义简短准确,尽可能使用动词。


4.必要时需要走查焦点顺序,确保不会被错误的焦点顺序误导页面含义。 



并且最好由设计师进行语义的标注,因为设计师才是对页面里图形应用最了解的人。避免出现“搜索”被写成“放大镜”、或者是“searchBtn_123”之类的情况。 





关于色彩


颜色可以用来区分信息数据的类别和维度,也可以帮助传达情绪等重要信息。然而,世界上有超过8%的男性和0.4%的女性都被色觉障碍的问题困扰。我们通常笼统的称这类人群为“色盲”,他们是典型的识别颜色有问题的群体。


"色彩"的目标是"易于感知",指的是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信息的色彩对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拥有足够高的辨识度和舒适度,我从以下4个方向进行介绍。 

 

1.更安全的配色


a.色盲人群: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配色时应时刻自测,避免明度相似的橙黄绿两两配色和明度相似的红绿配色,因为这样的配色势必会造成色盲用户的可读性问题。并且,红色在红绿色盲眼中并不是一种明亮醒目的颜色。相反红色对他们来说显得非常深,而暗红色则几乎接近黑色。因此色盲人士很难分辨出文章内的深红色的强调字,从而遗漏关键信息(设计时,可利用此插件模拟色盲眼中的颜色:Color Oracle) 。




b.文化差异:


因为色彩在不同国家文化中代表不同含义,所以对于国际用户来说也是存在障碍的。在西方文化里,红色通常用于表示消极趋势,而绿色则表示积极趋势,但在东方文化中却正相反。


c.特殊群体: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对于部分自闭症患者来说,高饱和高对比度的颜色,甚至只是黄色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和不安,因此在自闭症康复中心是不会出现过于对比刺激的颜色的。


另外,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变黄变浑浊,会选择性的吸收蓝光,从而导致老年人对蓝色的鉴别能力下降明显,如果你的主流用户是老年人,请尽量避免将蓝色运用到重要的按键中去。



2.更强的文本对比度


文本对比度与可读性息息相关,它测量的文本颜色和背景色之间的明度差。WCAG AA对于文本对比度的规范是:4.5:1,若字号够大(>18pt,或粗体>14pt)时,标准可降到3:1。如果满足4.5:1这个标准会让你的页面视觉看起来不那么优雅,可以尝试局部加强可视性的方法:



关于可读性其他需要注意的点:尽量不要在图片上叠加文字,除非你能保证图片背景颜色单一且对比度足够高。



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建议,需要淡淡的遮罩确保上层文字的可读性;并且不建议极高对比度的文本,因为这样会使一部分视障者看到的字旋转模糊。


 

3.更多样的视觉变量 


颜色是数据可视化中最常用的视觉变量之一。但是对于无法辨别颜色的用户,如果颜色作为的唯一的提示信息,他们可能将无法理解你传达的信息。那么有什么改善的方法呢?


a. 不让颜色成为唯一的视觉变量:除颜色外,我们可以追加图标、纹理或者文字来加以标注。



b.色盲模式:Trello作为一款工具产品,在标注信息时,提供色盲模式可打开和关闭,并用不同纹理加以区别,色盲友好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可以有效帮助色盲,又不会妨碍非色盲用户。


c.以明度饱和度为度量:虽然色盲人士对色相的辨识能力较弱,但却对明度、饱和度非常敏感。我们可以使用明度或饱和度区分信息。看这个例子:传统热力图习惯用暖色代表热力高冷色代表热力低,Google Analaytics的热力图采用深蓝色显示热度高的时段、浅蓝色显示热度低的时段,简单有效。




关于控件


控件可以是按钮、链接、输入框或任何带有事件监听器的HTML元素。控件太小或彼此太靠近可能会给用户带来糟糕的体验问题。


比如对于无法用指尖精确定位的用户(有颤抖疾病的用户),或因年龄而导致灵活性降低的老年用户,都会难以点击过小控件。


为了给用户足够的间距来准确选择控件,Material Design建议至少48×48dp,iOS设计系统将目标热区尺寸最小值定为44 x 44pt,而WCAG对WEB的规范则建议至少44×44px。一个控件可以在视觉上是24 x 24px,但是在所有边上都会有一个额外的填充使它达到44×44px。并且太靠近的控件可能会因误点击而带来挫败感,所以同时还建议控件之间的空间足够远以减少误触。Microsoft给pc的建议是至少有8px的间距,而Material Design推荐的控件至少间隔8dp。我们可根据以上规范来审视自己设计的控件。




关于文字


1.文字大小:


有视觉障碍的用户可能会把字号调得很大。你需要保证你的设计在大字号的情况下内容不会溢出或排版错乱。做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2倍以上的字体测试你的设计。


在互联网早期,设计了字号在9-14px之间的网页,如今已与20年前不同,浏览器已经可以在任何尺寸设备上使用,小到智能手表大到4K荧幕,我们不能再使用固定的字号来设计产品了。字号应该与设计本身一样具有响应性。例如可以允许用户自定义字号、行高或字间距等以达到舒适的阅读水平。


 

2.文字样式:


文字作为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装饰字体或草书字体都是比较难阅读的。且用过细的、过小的、斜体和全大写文本,也会降低识别度。




关于动效


有效的动画可以给页面带来生命感,但如果滥用动效不仅会分散用户注意力,严重的话对某些用户来说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光敏性癫痫的临床诱因之一就是闪光图像的刺激)。


1997年的一天,日本电视台正在播放《精灵宝可梦》第38集“电脑战士3D龙”,但就在这天晚上发生了600多名儿童昏倒在家中集体送医事件,轰动了动画界,任天堂的股价也随之大跌。原来,为了达到震撼效果,3D龙的背景运用了“蓝-红-蓝”的快速闪烁来表现爆炸,这样高频率的闪烁刺激了孩子们脆弱的眼睛,导致他们集体患上了急性光敏症。也因为这件事日本开始着手对动画片的制作制定规范。Twitter在2019年为了保护对闪烁图像敏感的人员安全,也采取了禁用APNG动图格式的措施。


另外WCAG 2.3.3官方说明,一些用户会因滚动页面的动效(例如缓动和视差滚动)而触发大脑前庭疾病从而产生头晕的症状,所以iOS、Mac、Windows 10都具有关闭动效的功能。


为了避免给特殊人群造成困扰,设计师在开始做动效之前,应该看看以下四条是否满足:


1.动效每秒闪动不超过3次,发生的闪光区域不超过超过25%否则,光敏癫痫患者会有发病的风险。


2.避免过于夸张的视差和运动效果,因为大脑前庭失调者会引发眩晕。


3.避免有多个元素通过不断移动、闪烁而分散注意力,因为这可能会让注意力缺陷者产生困扰 。


4.如果有上述情况,需提供一些控件或选项来暂停、隐藏或者更改任何动画或效果的频率。


结语


作为体验设计师,研究无障碍会让我们收获良多。当然,目前所做的改进并非一劳永逸,而是我们与更广范围的用户保持持续对话的开端。不断改进产品的无障碍体验,让产品更友善,让美妙的互联网的世界变得更平等,我们希望能不断向这一目标前进。




作者:百度MEUX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同理心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应用?

蓝蓝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同理心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应用?关于产品原创和服务设计都有提到“同理心”,今天想来系统地分享一下。它不仅应用在旅行的产品和服务上,还可以应用在每天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如何分析竞品设计语言?

seo达人

图片

做设计语言分析最重要的就是选对分析对象,不管是哪个行业,选对了方向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比如,要做一个音乐产品设计改版,想看看一些品牌基因塑造比较好的APP是怎么做的,这时候可以选择国内外排名靠前一些音乐去研究分析。

如何选择正确的分析对象,一般情况下选择直接和间接竞品,如果你不知道有哪些优秀的产品,可以在这个网站看看。

图片

七麦数据

比如,搜索一个音乐后,就可以看到音乐在国内的排名,当然还可以切换国家,看看其他国家的APP排名。

竞品的对象一般选择3~5个靠前就差不多了,因为选择越多,后期分析起来越麻烦。

 

图片

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几个分析对象,那么到这里我们就开始分析所选产品的设计语言。

一般情况下,设计语言的分析维度有色彩、图形、布局、字阶、卡片,当然你还可以增加阴影、圆角、动效等细节。

图片

 

1、色彩分析

色彩分析我们一般看品牌主色调、辅助色、拓展色、安全色、以及文字颜色,目的是了解他们的色彩运用规则和制定策略。

比如常规色、按压色、不可点击色彩是如何塑造的。

图片

看个列子,比如白色和灰色的应用场景。

图片

 

2、图形分析

图形一般品牌图形的应用,看看这些产品如何打造品牌DNA,如何强化用户印象,图形的维度一般在图标上体现居多。

图片

比如再来看看Line的

图片

 

3、布局

布局一般我们看产品内容间距,内容网格是如何打造的,间距节奏如何定义。目前主流的网格定义大部分基于2/4/8三个原子数值来定义。

图片

图片

内容间距网格

图片

页面布局网格

 

4、字阶

字体节奏这个比较简单,一般就是看看他们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文本、辅助文字等等的字体大小如何定义,找到一个基本的参考方向。

比如像LINE设计语言,他们标题提供了4种尺寸大小,正文也是提供了4种。

图片

标题提供4种尺寸大小,应用在不同场景

图片

正文提供4种尺寸大小,应用在不同场景

 

5、卡片

卡片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分析圆角节奏,卡片的比例应用情况。

图片

一般情况下黄金比例,特殊场景除外,比如Banner。

图片

需要了解卡片的圆角节奏是如何定义的。

 

图片

当前面我们分析完所有内容后,并了解这些产品设计语言的应用情况以及制定策略,在最后这一步我们就需要将这些分析内容进行梳理成可参考的文档,向团队成员分享你发现的一些核心策略和竞品视觉语言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提供给团队参考。

这些分析只是参考,站在巨人肩膀学习,这样也是避免在成长过程中走错方向。最重要还需要接下来的执行,根据分析结论重新塑造自家产品的设计语言。

 

写在最后,

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将所有案例全部展开,但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流程和思路,可以下去尝试使用这种方法做一次分析,就掌握了,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留言和我讨论。


作者:刘涛导师

转载请注明:学UI网》如何分析竞品设计语言?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用户体验研究应该安排在哪里?

博博

用研的进阶

根据公司结构和职能角色的需求不同,用研中部分是行为观察,部分是商业战略,部分是心理学,部分是数据分析,部分是设计,部分是团队促进。用研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因此可以在行业范围内四处移换位置。根据公司规模和类型的不同,我见过很多用研团队变成设计部门的一部分,有些则变成营销部门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则在产品管理部门——最终在哪都根据公司的规模和类型来决定。在我任职期间的某个时候,我自己的团队已经集结到了之前提到的各个部门。

所以...有没有一个部门可以更加适合配备用研部门,让用研更加成功且具有影响力呢? 这是我想找到的答案。

...

用研部门应该存在于...

...在设计团队?



摄影:Harpal Singh 于 Unsplash

优势:

研究与设计交织在一起:用研已经成为许多用户体验设计师工作职位描述中的一部分,而用研的核心就是指导设计。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交互行为,并且它从一开始就已经嵌入了设计过程里。如果一个设计团队有专门设立研究部门,会让这个团队变成一个强大的联盟。让更大的设计团队统一研究整体用户策略,会让之后的调研和设计过程更加整体和完善。同样,设计师也有想改善用户体验的众多想法,并且通常很高兴能看到用户和他们的想法进行交流。这直接与这些创造用户体验改善的设计师们,促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文化测试、迭代、再测试的过程。由于设计与用研的过程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以立刻将这些用户洞察应用到设计中去。

类似的工作流程:用研的工作流程与传统的设计流程十分相似。设计领导者可以无缝地理解研究的各个阶段:复查现有的数据,引导生产性研究,汇编各种信息从而寻找新的模式,创建一份报告,陈述研究结果,在上线后测试等等。同时,从设计概念开始,征求意见、进行测试比较设计方案的好坏、迭代设计、产出最终的版本、呈现并且在上线之后进行迭代。设计和用研通常希望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改善数字化体验。

劣势:

设计≠用研: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会进行研究,要么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要么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理解研究方法的训练。(相反,也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是设计师)通常,公司会安排设计师同时做研究员的工作,反之亦然。这对最终实现的产品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在较小的公司中,设计师需要扮演很多职能。这意味着他们“有时候“有时间能亲自调研。不幸的是,在设计和用研没有明确定义的前提下,这意味着雇佣部门和领导团队认为这两者是可以互换的 (注意: 这并不意味着某些设计师没有资格,只是“视觉设计师 / 平面设计师”、“UI设计师”和“UX设计师”的技能组合是有区别的,但我不会在这里讨论这些!)

用户需求可能会被遗忘: 有时候,一个设计规划图会被过分热烈的创造性驱动从而创建,而不是来自于数据或研究。很多时候,创意人员会对他们喜欢的新想法产生依恋,即使它并非源于用户需要的东西(有时候我们都会为此感到内疚)。不幸的是,这意味着研究可能是事后的想法,更经常地被作为验证工具而使用,而不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预先定义需求。这对于用研来说可能成为难以克服的一个障碍,特别是如果设计概念与利益攸关方或决策者领导人一起审查,他们喜欢并认为这是一个“ 可以去做的设计”。这意味着研究的机会很有可能丧失。

...在市场运营团队?



摄影:Carlos Muza 于 Unsplash

优势:

相似的技能组合:市场研究和 UX / 产品的研究在他们特定的核心研究中,共享相似的过程和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人类学、人的因素、运作和设计等许多领域进行 “人的研究” 所使用的工具包非常相似:定量方法,如大样本调查和分析;定性方法,如面对面的观察,焦点小组,适度的访谈,日记研究以及其他。每个领域的方法都需要研究设计、用户招募和研究分析。对于市场团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世界,作为 用研 流动到这个部门意味着领导者可能会对你的角色需求有一个彻底的了解。

共同的目标是了解用户: 市场团队也将是你的拥护者。无论如何,源自于产品和设计的用户研究的洞察力,为市场部门关注的许多举措增添了直接价值。透过略微不同的角度来看,市场营销和用户体验有着相似的目标(理解客户) 。尽管如此,当团队协作并共享信息,在以业务或用户为中心的举措之间建立平衡时,用研结果还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决策。

劣势:

商业需求可能与用户需求相反:如果组成“聚焦点”的事物变化太大,那么这个”聚焦点“既可以将市场营销与用户体验结合起来,也可以将它们分开。当业务需求与用户需求相矛盾时,可能会产生摩擦。如果市场部门的领导层将眼前的业务优先级置于用户研究之上,那么获取工具和客户的途径就可能受到限制。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市场团队关注创收,即使这对用户来说不是最好的体验(比如在某个地方放置广告,可能会干扰网页,以确保用户看到它) ; 而用研团队关注什么是对用户体验最好的(比如在页面上放置一个广告,使其不会干扰用户的任务,冒着用户看不到并参与其中的风险)。

用研 ≠ 市场研究: 有时候,流动到市场部门意味着其他人将 用研视作为市场研究的延伸。由于这一点,一些项目有可能被认为应该由市场专家处理,而不是用户体验专家。例如,营销活动的目标可能是“我们如何让用户使用这次促销活动” ?另一方面,用研 可能会强调用户的需求,比如“用户希望如何获得有关促销活动的通知” ?这种情况(关注点的转移)并不可能经常出现在市场部的议程表上。

...在产品管理团队?



摄影:Marvin Meyer 于 Unsplash

优势:

为产品使用路径图研究分配时间:通过将 用研 嵌入到产品管理团队中,研究有机会通过在产品路径图中划出其应有的空间和时间来充分发挥其潜力。通过让 用研 和产品经理向同一个领导层汇报,这意味着目标和优先级可以被共享,并且在同一时间被一起审查。这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方式,特别是当你与产品经理一起工作的项目,他们知道如何使他们的产品更直观地呈现给用户。用研的产品管理为定义实际产品需求创建了一种更加无缝的方法。这意味着路线规划图中留出了时间,在积压成定局之前走出去,获得用户见解。这告知了大家需要开发的功能的优先级,并在完成设计之前,就形成产品了本身的特性。当 用研 与产品经理的目标紧密相连时,每个注入了用户见解的产品阶段都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它应该是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

更容易地与决策者进行知识交换:将产品经理的内部结构与 用研 的内部结构相结合,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用户关于他们的体验的言论,从而形成定期更新,并且可以更容易地进入用户途径。用研经常关注复查定性趋势的反馈(比如 Qualtrics 或者 Medallia 系统)(在线调查或客户体验管理系统),这意味着产品经理听到这些趋势的机会变得更加频繁。产品经理一般来说应该对他们的用户群有深刻的理解,但是他们通常很难在倾听用户的基础上来保持冲刺、业务分析、 KPI 和产品路线图规划。因为团队会议中现在有一个指定的用户代言人一直在场,这就是为什么与 用研 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产品经理来说是有益的。参加这些会议使得 用研 有机会直接与那些最需要了解用户需求的人进行自发的对话。加入同一个团队可以使这些沟通渠道更加开放,并且可以更加频繁地了解用户对产品经理的需求。

劣势:

研究的优先级可能会降低:不幸的是,转到产品管理团队意味着有时研究的优先级会降低。当利益相关者对产品交付施加压力时,这通常意味着产品需要尽快推出。然之后,产品经理必须专注于发布他们产品路线图规划上的项目,并在时间表和开发周期内实现业务目标。为了满足这些时间要求,尽快交付某些东西成为更紧迫的目标,而不是交付一个经过研究和磨练的产品(这需要更多的时间)。

更多的评估而不是生产性研究: 把用研流动这个部门可能意味着这项研究变得更加可评估(或者验证、可用性和迭代测试) ,而不是生产性(或者理解需求、价值和概念发现或开发的测试) ,就像在设计团队下可以做的那样。这不是一件坏事,而只是需要牢记在心,以便作为一个用户倡导者,用研 的工作可以更直言不讳地说,需要留出时间来做更深入、生产性的工作,从长远来看而不是短期内为产品提供信息。提前了解这个可能的障碍意味着用研可以更好地装备自己的 ROI(投资回报率)影响,以便为更深入的研究腾出时间。

...在自己独立的部门?



摄影:José Alejandro Cuffia 于 Unsplash

注意: 我还没有在一个独立的,指定的 UX 研究部门作为一个 UX 研究员的工作经验。我只能推测将一个独立的 用研 团队集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子,或者当 用研 成为一个大型组织中自己的分支时,领导力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势(推测):

拥有自己带领的用研部门,可以为更深入地研究需求提供机会。它将有能力根据合作伙伴的规划路线图从而制定自己的规划路线图。它可以让部门领导层能够深入地支持研究人员的需求,因为需求经常遇到障碍(如招聘、用户日程安排、预算、批准、 ResearchOps( Research Operation service 研究运营管理) 的行政工作等)。能够拥有一个研究路线规划图,并为发现和生成性研究腾出时间,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大大有助于产品和客户体验的信息共享。拥有一个独立的团队可以使这些研究成为奢侈品。当一个领导者致力于使研究成功,这意味着他们希望研究可以带来更多战略上的影响。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些被称为 “ ResearchOps(研究运营管理)” 或者研究操作的东西,是一个趋势短语,类似于 “ designnops①” 或者 “ DevOps②” 等等。抛开时髦不说,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和领导层可能意味着在决策层有一个更大的席位,这反过来又意味着在使体验研究产生影响方面有更多的投资。当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究时,业务侧就有机会进行战略思考并得到支持。一个独立的 用研 部门反过来将能够雇佣人来支持行政管理,为研究人员能够专注于他们眼前的工作和分析而负责。在小型组织中,甚至在大型组织中的小型 用研 团队中(比如我的团队) ,研究人员往往负责所有的职能,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专门关注于这些研究人员需求的部门,并扩大他们工作的影响(不管团队规模有多大) ,我相信将有更大的机会去收集更好、更深入的见解,研究过程也能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潜力。

①Design Systems Ops 是设计团队的一部分,他需要足够了解设计,并且要了解他们试图概念化什么。同时,Design Systems Ops 需要理解工程师的需求和定义方法,这将有助于设计系统的装运和规模化。在某些程度上,一个 Design Systems Ops 是两个世界的翻译。

② DevOps( 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组合词)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它是一种重视“软件开发人员(Dev)”和“IT运维技术人员(Ops)”之间沟通合作的文化、运动或惯例。透过自动化“软件交付”和“架构变更”的流程,来使得构建、测试、发布软件能够更加地快捷、频繁和可靠。

劣势(推测):

相反,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 用研 部门,也可能使得决策层难以接受。如果不流入一个直接产生收入影响的部门内(至少在短期内,比如在销售或营销方面) ,那么 用研 的工作就很难得到认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伙伴关系和一致性,对于用研人员能够成功地完成他们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它,如果 用研 的需求被认为不是直接以产品为中心,同样的职位可以帮助 用研, 也可能会阻碍他们。开展生产性研究的时间可能被视为“有风险” ,而且当团队的领导层与其他更为成熟的角色(即风险较低的角色)分离时,可能很难获得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同样,投资一个独立的用研团队总的来说可能是有风险的。可能很难预测到有形的ROI(投资回报率)预测,以便业务合作伙伴能够理解,并在第一时间投入资金。这意味着,决策者们可能认为给用研分配预算或增加人数是有风险的,其他研究需求也是如此。一般来说,R&D(产品研发)在组织中是一个棘手的领域,而 用研 肯定会在这个预算范围内。尽管有证据表明,对研发的投资有能力改变企业经营的底线,并且可以通过创新保持企业价值,所以相对于独立的用研部门,紧迫的商业需求可能话语权更大。

...







作者:三分设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点赞功能背后的洞察与价值

分享达人

关于「点赞功能」的一些思考,之前一直存放在我的Blog里,第一次发布站酷,感谢

最近美剧《风骚律师》第六季正式回归,本来想等着全部更新完之后在一口气看个痛快。但是豆瓣里一万多名用户给出了9.9分的评价,就让我有点坐不住了,势必要看看「律师」是如何超越「毒师」的,也弥补一下近期的剧荒

当我打开Netflix之后,引起我注意的是「超爱这部!」这个功能,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有些疑惑,这个功能的意义是什么?与点赞功能的区别是什么?我点了之后会怎么样?我一直理解Netflix的点赞功能和Youtube、Twitter和抖音类似,点击之后会推荐给我更符合口味的内容或者有收藏的作用。但是对于Double the Thumbs的疑问是,除了喜欢与不喜欢之外,还可以给用户带来什么体验?它是Like功能的进化体么?已经拥有18年历史的点赞功能还有可优化的空间么?借此话题,来和大家聊聊点赞功能背后的洞察与价值 


幼年时期的点赞


早期的点赞把原本静止的内容变成了社交的媒介,用户间通过赞来简单直接的交流。我喜欢,我就点赞,蕴含赞同、支持和鼓励,此时的点赞更单纯与纯粹

2004年,社交新闻聚合器Digg的创始人Kevin Rose发明了Digg功能,用户从内容列表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其“Digg”出来——本意「挖掘」,你可以理解为「顶」——以表达自己对这篇报道的认可。当一篇文章得到足够的Digg之后,就会被提升到首页上,让更多的人看到 


就像是一个朋友给你讲了一个故事,你十分激动。这个故事是你从来没有听过的,你记住了它并将这个故事分享给了其他的朋友 

2007 年,社交聚合网站FriendFeed 将“Like” 按钮作为一项新功能发布并推广,两年后,随着 FriendFeed 被 Facebook 收购,这项功能也整合到了 Facebook 里。随后,各大社交产品纷纷效仿,同期的 Tumblr、Vimeo以及后来的 Instagram 都增加了这一功能。在国内,微信4.0版本推出的朋友圈,后来抖音的小红心、知乎的大拇指或者老铁双击666,不管什么样式的图标和表达方式,点赞即可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又可以为产品实现商业价值,已经成为了社交产品的标配并且一直延用至今 


点赞背后的洞察


去点赞 


先问各位几个问题,你一天会给几条抖音、朋友圈或者知乎的回答点赞?你一天又会收到几个点赞?那你会记得一天跟多少人打过招呼么? 

可能你会认为我很无聊,谁会每天统计点赞和打招呼的次数呢。可正是因为这些你根本不在意的数字,无意的一个举动影响着生活。在电梯里碰到同事你要点头示意,领导发了一条朋友圈你要点赞附和,朋友积赞领优惠券你要支持。你需要礼貌的简单问候,或是处于功利维护人际关系,点赞无非是门槛最低,负担最小的表达方式,是敷衍的象征。相比于转发显得太重,评论则需要输出观点,模糊不清的态度绝对不会承担责任,还可以维持住一定的距离感 


在社交媒体里,我们点赞做的只是观察他们,表示认同,而不是向他们展示我们关心的事情,更别说用它加深友谊 「 Karen North - 数字社交媒体教授」

在传统的社交中,我们有点头之交的关系,然而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关系“点赞之交”,它已经成为了网络社交的通用礼仪,虽然它无关紧要,含义不足以加深感情,但是想躲也躲不掉 


被点赞


作为一名内容输出者来说我的体会更深,我的视频怎么没人看,为什么点赞还不到一百个,每十分就会拿起手机看十几次,内心的挣扎与惶恐开始纠缠着我,是不是话术太枯燥,是不是灯光太暗了等等的问题反复的问自己。就比如当你精心拍了一张照片,编辑好一段文案准备点击发布按钮的那一刻你在担心什么?你耗费几个小时发出自我感觉良好的的一条朋友圈之后,点赞数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两个。原本的炫耀因为点赞数太少变成了日记本

相反,点赞数成倍增加的时候,大脑就会开始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肾上腺素飙升,同时,你可能将在更多的社交平台重复这一受捧的过程,以及无数次打开这条动态,进入一种高度的自我欣赏状态。一个必要功能的出现,也意味着它承载着人们必要的需求。点赞满足的就是人们「被关注被看见被认同」的底层需求 


点赞的商业价值


重要的指标 


当产品经理们发现了用户的底层需求之后,如何让用户不产生疏离感,积极参与并且促进用户留存?点赞功能给了他们一个非常轻量级的机会,任何用户只要点个赞,就可以在整个社区的内容量级评定上贡献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内容的生产者能够从点赞中获得更正面的反馈,进而更愿意进行分享实现转化,这是平台更愿意看到的

Facebook 2009年在全球推广点赞功能之后,用户发贴的数量和质量都随之提升,约 30% 的用户每天都会多次点赞。另外,广告商们马上解锁了「营销密码」,Facebook将数据售卖给广告商,打破了传统媒体市场的盈利模式,把用户的「喜爱度」拿捏的死死的。就连美国国务院在 2011 年 – 2013 年,只为在 Facebook 上获得更多的赞,就已经花费了 63 万美金

但凡事都有利弊,毕竟人性极端化是难以避免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历过可以在淘宝上给微博买粉买赞买评论的阶段,看似大把的流量在手其实都是流量造假,早期微博上的电影大V都是靠着一手盗版资源和买粉赚的盆满钵满,如果活跃度较高,很容易成为天选之子,平台还会亲自送你粉丝,这种效果显然与社交网络设计之初,希望通过虚拟社区增进情感联络的初心是相悖的,另外,造假产业环环相扣侵蚀了平台的利益,这就不是平台愿意看到的了,所以改善社区环境是必然

各个平台也做过努力,例如微信朋友圈在点赞功能发布不久,就对公众号集赞送礼品等诱导分享行为严厉打击。2019年左右Facebook、Instagram包括Twitter在内的 Demetrication(去数量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点赞数量隐藏,让用户看不到有多少人给帖子点赞,强制用户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类似于教育改革落实“双减”政策将百分制改为ABCD的等级制,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全面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有条新闻,一名老师大白天的拉着窗帘偷偷摸摸搞培训被社区抓现形的新闻想必大家都看过,贪荣慕利,众星捧月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了,与用户的底层需求博弈注定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

转眼已经三年过去了,海外的社交平台显然没有做到 Demetrication,技术手段根本完不成的任务。国内的社交平台则是把压力放在了创作者身上,利用起了用户底层需求,你想让作品在流量池里获得更多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就要不断优化内容质量,寻找自身问题,或者花钱买数据,抖音的抖加和小红书的薯条都是社区平台迭代后的现状。既能避免黑产保护平台利益,又能给创作者来带可观的数据何乐而不为呢 


更好的评分制 


说回 Netflix 的 Double the Thumbs,官方给到的解释“这是一种让会员们了解自身喜好,更精准的看到想看的电影和电视的另一种方式”

其实就是通过更细微的分类比如导演、演员类型或者制作团队等等给奈飞的用户推荐相关的内容,只能说这很奈飞。从1997年开始卖碟片直到2006年转战流媒体,Netflix 的用户增长和商业成功的关键就是把猜你喜欢做到极致,这也是手握全球两亿付费用户的原因

不难看出Netflix更依赖用户,用户对于平台的反馈很重要。2017年Netflix抛弃了类似豆瓣一样的五星评分制,原因在于用户的打分并未遵从内心,评分较高的电视剧/电影会越来越火,不火的内容永远不会被用户看到,乱打分的现象频繁出现,Netflix不希望用户变成批判家,受到其他人影响,你只需要看你喜欢的内容就好。就比如说,周末你想跟女朋友去甜甜蜜蜜度过一个周末,舞台剧「莎士比亚」和电影「小时代」你会选哪个?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小时代」,因为它话题性强,电影结束后可以在餐桌上和女朋友一起吐吐槽。但是,如果让你在平台上给两部剧评分,一定是「莎士比亚」高于「小时代」,问题就在于Netflix在乎的并不是评分,而是用户会看哪部剧 


显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和是期望性偏好(Aspirational preference),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一个决定中午吃轻食的人实际点了炸鸡,一个计划下午去图书馆备考的人实际仍躺在宿舍里刷剧,一个决定更温和些的人在面临类似的矛盾时仍选择发脾气 - 经济学家保罗·萨默尔森(P.Samuelson) 

另外,Netflix与YouTube、抖音和B站又有所不同,Netflix全部都是PGC内容,都是自己花钱买的,流媒体版权的成本越来越高,被淹没掉的内容几乎失去了竞争力,对于平台的冲击巨大

Netflix不得不做出改变,只有不断优化推荐算法,向用户推荐更精准的内容才是王道,显然点赞/点踩对于用户来说更方便且选择单一,是获取数据最高效最精准的方法,在一项 Beta 测试中,Netflix 向全球数十万新用户推出了点赞/点踩手势,发现评级参与度上升了 200% 


Netflix产品副总裁Todd Yellin指出这种无法完全准确洞察用户喜好的评级系统对Netflix当下原创内容的储备没有益处 

如果各位很喜欢看美剧应该知道Netflix有非常多的自制剧,自制剧要比买别人的版权便宜的多,如果版权到期或者竞品的乘胜追击,也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只有自制剧、自制内容才是平台的护城河,比如「纸牌屋」和「鱿鱼游戏」等等,这些优质的内容之所以能制作成功出现在大众视野,全部都来自点赞功能获取的用户数据

如今,Netflix在点赞/点踩的旁边增加了Double the Thumbs,改为了三星评分制度,从官方给到的解释“用户可以通过它告诉 Netflix,自己对某种特定内容情有独钟,包括主演、制作团队、角色类型、小众剧集类型等等,Netflix 的推荐也就能够更具体入微”,反之,Netflix可以通过更细微的分类来洞察用户喜好,一方收获了利益,一方收获了效率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