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eo技术需要哪些知识?

seo达人

 

  
 
  从事seo职业久了,越来越觉得懂得seo周边技术越多,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哪些知识是需要熟悉的,哪些周边技术是需要掌握的?一句话概括:技多不压身。
 
  和学习语文一样,不是知晓每个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语文成绩就一定能提高,要提供语文成绩或者相应的能力,还需阅读大量的书籍,还需进一步理解文字的含义,还需将何时的文字加以思想匹配以组合出来。学习seo技术也一样,不是仅仅懂影响排名的核心知识点就能做好seo,还需要了解程序类,服务器端等各种技术,方能在seo行业中做出成绩。
 
seo技术需要哪些知识
 
  通常来讲,与seo技术强相关的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包括影响关键词排名的理论点以及相应的操作点,与seo技术弱相关的知识掌握越多越好,包括常见的建站系统操作,html代码,服务器相关知识,网络营销相关知识,数据分析等。
 
  一:seo技术本身的知识点。
 
  基础的理论还是需要全面了解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习seo,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跟随搜索引擎的脚步前行。互联网中诸多的理论已经与百度的算法渐行渐远渐,如果自认为已经精通了seo而停滞不前,就会出现落后于“时代”的问题。另外,需要找到最好的seo学习网站,这一点怎么讲呢?诸多时候seo是一个很随意的东西,人人都能大谈特谈,哪些有理有据,哪些是典型的seo谬论,需要仔细甄别。我们说的效率学习seo的精髓,也在于此。
 
  关键词是一个网站必不可少的的东西,首先分析关键词的竞争力和搜索热度,并且要精准的长尾关键词,经常会遇到一些新手有两种想法,要么是做核心关键词,比如网络推广的关键词,就直接去优化网络推广的关键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词搜索量大阿,但是有这种想法的新手们,我想说的是,搜索量越大的关键词,竞争力也就越大,优化的难度也就越大,并且吸引不来精准客户,精准用户一般都是搜索长尾关键词而来的,比如在前面加个地区名“中山网络推广外包”,还有一种想法就是优化那些没有搜索量的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词没有竞争力啊,分分钟就优化上第一了,但是对于这种想法的新手们,我只想说,把餐厅建立在没有人的山顶上,会有客人来用餐吗?没有竞争力也没有搜索量,那么浪费这么多力气做什么?
 
  二:与seo技术密切相关的sem。
 
  有了搜索引擎,才有sem,才有seo。如果连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何来做好呢?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与流程是不复杂的,就是为用户提供精准且全面的答案,哪些答案的价值更高,哪些答案的排序与展现就会越好。如果在做seo的过程中,同时满足了搜索引擎的相关算法,又同时给用户提供了更为合理的价值,那么这样的网站才是成功的,这样的优化技术才是可行的。
 
  三:网站建设相关知识点。
 
  seo不需要精通网站建设,但掌握网站建设相关技术能把seo做得更好。有很多人反驳,说掌握了相关的seo技术,直接使用即可,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就存在硬伤。网站优化的前提是基础夯实,典型的有代码优化,权重标签,相关性内容调用等,如果这些个点都有问题,何来效果?或者说,即使有效果,但也是效率低下的,会耗费更多的时间,资源或者资金。
 
  网站建设构造需要的html知识点。
 
  什么是HTML?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 WWW 的描述语言,HTML文本是由 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 命令可以说明文字、 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 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 、主体 两大部分。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主体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用代码的形式表示五颜六色的网页的内容。那么怎么查看一个网页的源代码呢,大家可以在网页上点击鼠标右键查看源文件来查看一个网页的源代码,或者点击浏览器导航栏的查看源文件来查看一个网页的源代码。通过观察源代码,我们可以发现,源代码里有好多标签,并且是成对出现的。而做seo优化的不需要学习多高深的html知识,只需要记住一些常用的就可以了。
 
  四:seo数据分析相关知识点。
 
  数据分析也是seo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一个网站的优化方向由数据分析出来的优化方案决定的,做网站SEO优化的时候,要分析各种各样的数据,需要分析的数据主要包括:网站所针对的用户群体有哪些?网站的关键词竞争度分析,网站的IIS日志,网站后台数据统计工具的所有数据等,网站后台数据统计工具主要分析的数据有:网站的跳出率,网站日IP有多少,用户搜索什么关键词,用户的群体特征等。这些都是SEO从业人员每天都需要分析的数据了。
 
  无论采用多么普通的优化手段,或者采用多么厉害的seo技术,最终的效果都需要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体现出来。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才能挖掘网站存在的问题,才能发现网站的优势,从而去除短板,发挥优势,让优化的最终的投入产出比更高。数据分析方面,诸如跳出率,用户停留时间,uv值,页面点击热度等,都是需要了然于胸的。
 
  五:内容编辑或者组织相关的理论点。
 
  内容编辑是每一个seo优化人员每天必做的事情,简单的说我们就是内容提供者,因此,我们就应该要具备原创内容写作的能力了,这个同样是十分基础且重要的,而且,现在搜索引擎对于内容的质量和原创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因此,只有SEO新手朋友们会自己写原创文章,才是真正的根本。
 
  灯塔seo点评:
 
  seo技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非常杂,但一旦熟悉乃至于掌握相关的知识后,就会越来越轻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seo原理是较为简单的,但通过seo技术做出真正的排名,就比较困难了。
 
 
作者  seo技术包含哪些知   来源  seo技术必备知识点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

周周


文章主路径如下:

  • 找到优秀作品准备临摹
  • 分析作者设计语言拆分变量
  • 临摹过程与思考
  • 延展半原创图标
  • 修改变量得到原创图标

找到优秀作品准备临摹

这组图标非常有活力和创意,色彩很活泼,原作者是菜心。我也常用微渐变来做图标,但是没有尝试过加上描边,并且这种强烈的对比色也在我习惯用色外。临摹这组图标可以突破我的用色习惯。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分析作者设计语言拆分变量

我们先逐步拆分,再进行总结。

第一步,分析原作品的结构。

图标可以拆分为线、面和小元素。我在 sketch 做的,形状的线面转换比较简单。线跟面的图层要分开,因为面图层带有反光,而线图层没有。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第二步,确定光源的方向。

从作者的表现来看,光源在左上角,因此所有的图标应该遵循同一光源方向的原则。光源的表现会因为材质的不同而不同。比如「LIKE 灯牌」带有自发光、「铃铛」带有高光。所有物体的反光比受光面要亮一点,让人感觉很通透。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第三步,分析原作的颜色。

不要吸色,先自己调色。刚开始会有点难,但是这种练习会帮助我们提高眼睛辨色的能力,提高色感。对比自己和原作的颜色,发现我调色不够准确,没有做到不同颜色饱和度一致,渐变色跳跃比较大。这表示我还没有理解原作的用色,后续临摹的时候需要修正。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第四步,总结作者的设计语言。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临摹过程与思考

分析完以后开始临摹。

先说一下体量感的问题,因为有很多设计师在做图标的时候会忽略这一点。常见的方法是拿图标框来限定,但是问题又来了,有的人限定得太死板,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微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拿别人的整套图标作品做反推,在临摹的时候,留意别人对体量感的把握。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定义了大概的体量之后,我会观察图标大致的形状和角度,凭印象先把造型做出来。过程中没有把原作品放在旁边,最多在忘记的时候去看一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发现自己观察的时候漏了什么(这个方法是跟菜心学的)。下图就是第一次临摹的草稿,orz…铃铛最不好画了。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拿着草稿来对比原图,把自己错漏的地方找出来。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统计错漏的地方,重新调整图标,达到 90%以上的相似度后,给图标上色。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延展半原创图标

做完这一步后,大概理解了作者做这套图标时的逻辑以及方法。我们可以开始做半原创的设计,在原作的基础上延展几个图标。我选择电商主题的「充值、签到 、赚钱、砍价」这四个图标来做。

我们先找参考素材。不管画图标、做界面,还是画插画,学会找参考非常重要。参考不是照抄,而是给我们提供灵感来源,切记不要凭空想象。有一天,团队的设计师跟我说她不会画衣服的褶皱,画起来总是怪怪的。我叫她上网找相似衣服的图片,看一下别人的褶皱和光影,她就茅塞顿开了。因为她总是用“原创”局限自己,没有找实物参考。

原创绝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源设计的融合。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结合作者的设计语言做延展图标,放在原作里面也不违和的话,就成功一大半啦。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修改变量得到原创图标

接下来是原创时间~我们将作者的设计语言其中一些变量改变,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用一个实战案例,帮你掌握原创图标方法论(含源文件)




文章来源:优设网       作者:牙线y2x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内容创作生态是什么?

雪涛

编辑导读:内容生态产品,连接着两方,一方是内容创作者,一方是消费内容的用户。如何建立运行机制,让平台健康自由成长是每个平台建设方头疼的问题。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写这篇文章是源于我之前的工作,之前的工作是做内容生态方向的产品。那时候我们天天把“生态”这个词挂嘴边,虽然每天都有工作做,也很忙,但是却很少静下心来想想内容生态是什么,去描绘它的样子。

最近看了一本书《简读中国史》,书中讲到当年英国、法国、西班牙这三个强国,其实刚开始英国并不是最强大的,英国的崛起有几个重要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会制度,不像我国古代似的,皇帝一人说了算。英国的国会制度,让国家有了很高的信任度,虽然没钱,但是有了借钱能力,这样使其在扩张的时候有了很大的财力支持,最终成了欧洲最强的国家。

在做内容生态产品这件事上,给我的一个启发是作为平台建设方,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建立机制,建立一套运行规则,让平台自由健康生长。

01 建立内容生态

一个内容平台,连接着两方,一方是内容创作者,一方是消费内容的用户。当然这两个角色也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首先要做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账号体系,这是任何一个平台最基础的工作,创作者要有身份。

既然是内容产品,自然就要有内容来源的通道,提供创作工具,让用户提供内容。例如抖音的剪映,快手的快影,包括荔枝和喜马拉雅都推出了自家的创作工具。所有的内容产品都在搭建自己的创作平台,从战略上来讲,这是必做的一环,主要负责内容的引入。谁也不愿说在内容的源头不占据主动作用。

创作工具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工具存在,把功能和体验做好一点,在这个环节,需要做的就是工具的多样性和易用性,多是一些体验层面的东西。而给自家平台导内容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基础工作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创作者反馈。当创作者把内容放到你这里,产生了什么效果应该告诉他们。不仅平台自己关心内容的效果,创作者也很关心,而且越详细越好,便于他们对自己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前我接触过有的产品不太重视这一环节,其实你真正了解就会发现,很多创作者他们都很专业,他们非常关心自己作品的数据,也会根据数据去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

现在内容平台之间竞争激烈,无论是上游的创作工具,还是内容的反馈和数据分析这些创作者服务,都已经成最基本功能了。

有了身份,有了内容来源的入口,我们就要为内容源源不断的流入做准备了。

因为流入的内容肯定有好有坏,所以我们要对内容进行分级。关于内容评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容自身的数据,如播放量,分享数等,根据这些数据来判定一个内容的等级;第二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提炼,判断其内容质量,也会根据里面的主要内容做推荐。这两种方式都是比较机械化的,而内容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判定内容的优劣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也要增加人为因素,提供一些方式让运营人员人工筛选,发现新来的好内容,好作者。

内容分级后,间接的我们对创作者也相应的分出等级了。对于好的创作者,平台通常都会主动建立联系,维持好关系。而对于普通的生产者,可能就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合规的基础之上,随意玩,但是不给你曝光机会。说白了,即使内容不好,也不至于溅起大的浪花。

时间长了,平台心中会逐步会有一杆秤,对内容的优劣有个判别。建立一套标准,至于说谁能胜出,关键的还是看内容自己,作者自己。至于说平台是否要强制干预,自己完全有主动权。

内容优劣,创作者等级,奖励的程度,这三者关联性很大,呈正比例关系。

在给予创作者的奖励方面,最主要的做法有两个,一个是流量的扶持,一个是金钱的奖励。

什么等级的内容该推到什么位置,展示多长时间,需要定义一个标准。毕竟推荐位是有限的,平台对于推荐位的权重心里也要有杆秤。现在很多家平台,在用户端的流量渠道都不只一个,这就涉及到更复杂的内容分发问题,把什么样的内容分发给哪个渠道,哪个用户,这也需要制定规则。

流量是最基本的,但只是靠着流量已经难以俘获作者的心了,特别是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内容领域。对于大牌的创作者,很多平台都推出了物质奖励。内容达到什么程度,给予多少物质回报,平台也需要制定一个奖励制度。

说到物质奖励,如果只是平台自掏腰包的话,不可持续发展。最健康的生态的就是建立一个利用内容赚钱的机制,比如广告,内容吸引了流量,然后平台在内容中植入广告,赚了钱大家一起分。这样一来给创作者的钱,并不是平台掏的,来自于广告商。也是一个非常传统,使用非常广泛的商业模式。

这还不够,单纯靠着广告的话,估计大多数创作者的收益都不如预期,所以现在很多平台也把电商加入其中,给作者提供了直播带货的工具。

说到底,创作者的钱都是自己赚的,平台开发了功能,提供了土壤,也能从中享受分成。这个思路总的来说就一点,给创作者提供更多自身可创造收益的工具,包括打赏、虚拟礼物等。设计更多酷炫的虚拟礼物,用户通过视觉上的愉悦来给自己喜欢的创作者送礼物。

除此之外,有的平台还会做一套成长体系,一切都来源于的内容,一切的判断标准也都依赖于内容。不同的内容数据,累计不同的积分,不同的积分代表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又代表着权益不同。而权益跟奖励又是挂钩的,建立这样一个关系链条,只有这样用户才会有动力去升级。其实这个工作主要也是对创作者进行分层,平台的运营者毕竟不可能服务好每个创作者。通过这种方式,一来对创作者进行筛选,第二也是彼此建立信任的一个过程。我们都会关注内容风险,有了信任之后才放心把更多功能开放给创作者。

有了内容源,有了分发规则,有了判定标准,有了奖励,这样一个内容产品基础的循环就算有了。

为了更好的服务创作者,平台还要扮演一个导师的作用,给创作者做指导,撰写攻略分享给创作者。主要分三方面:一是产品功能的使用;二是如何把内容写好;三是传授一些运营知识。定期搞一些活动,激励用户生产内容的积极性,平台要与用户共同成长。

再往深了说,平台要继续提高竞争门槛。帮着用户保护他们的内容不被侵犯,如果被侵犯了能够及时的告诉他们。更激进的方式是跟他们签约,建立一个法律上的合作关系和约束力,这样对于创作者以后继续给你内容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上面所说的这些,到今天为止仍然是所有内容平台都会做的,任何一个新的内容诞生还是沿着这条路线发展。做了这么多年内容产品,我一直希望搭建一个可持续、健康的内容生态。平台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少一些人为干预。

02 平台的价值

平台还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建立内容与用户之间的通道。归纳总结内容到达用户的路径有3个:一个是官方的推荐;一个是个性化推荐;还有一个是用户与内容的订阅关系,与作者的关注关系。

理想情况下,如果把内容生态搭建好了,等着自由循环就可以。但对于创作者而言,最看重的就是粉丝,有了粉丝,即使没有平台的流量支持,内容也会有数据。而任何一个内容产品,如果没有粉丝关注这个关系,那创作者的角色都会比较被动,没有安全感。

从现实的角度讲,创作者的创作动力本身是基于兴趣和个人的能力,但是时间长了,大家的驱动力也会参杂一些利息因素。而单纯靠着平台基于内容给予的奖励或者是说平台插入广告的分成,并不能让创作者满意,或者说这个量级还是太少了。如果内容是广告的话,平台肯定是不会给予推荐的,所以最后只能通过这个关注关系来传播。虽然作为平台不希望有广告,但想要创作者有持续创作的动力,需要给予创作者一定的空间。

上面说的是产品功能,可功能谁都会做,关键还是看谁做出来的有效。有的平台,创作者尽管有十几万粉丝,但是发布的内容却没有人看,主要原因还是用户的活跃度不行。平台需要从用户这一端想办法提高其活跃度,要不然创作者的热情就会减退,搭建的这个机制也没法很好的运行起来。

可提高活跃度又谈何容易,说到更深层次的原因,跟平台本身内容的类型和媒介有很大关系。有的内容虽然有价值,但是用户的接收门槛比较高,用户主动去接触内容的动力自然不足,这种情况下想去提高用户活跃度势必会非常困难。

对于创作者而言,不同平台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平台创作内容的成本很高,但是效果却很差,但有的平台创作成本比较低,却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差异之大,跟平台自身的定位和覆盖的用户群有关,前者决定了内容的衡量标准,后者决定了内容的用户接受程度。

很无奈,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来说,这就是赛道不同造成的优劣势吧。

03 媒介的影响

现在的内容平台也有媒介之分,像B站和抖音是以视频为主,喜马拉雅主要是音频,今日头条是所有媒介都有的综合平台。

媒介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同的媒介覆盖的用户群体不一样,视频>音频>图文。今天我们看以视频为主的,不管是爱奇艺、腾讯视频还是抖音,日活都是上亿规模,而在音频领域,即使喜马拉雅这样的行业领头羊,日活数据也比视频平台低了好几倍。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单纯做图文产品的日活就更小了。

一个音频产品怎么去超过一个视频产品的用户呢?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各自安好,但是有的单一媒介产品有这样的梦想,做内容的,本来赚钱就难,用户量少的话,吃饭更困难。

从内容源头上来说,不同媒介的内容可能都来自于一个创作者,创作者可以把同样的内容写成文章,录制成音频,也可以制作成视频,放到不同的平台上传播。内容的本质没变,只是媒介形式变了而已。

然后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平台对于创作者的吸引力,哪种媒介平台对于创作者更有吸引力?虽然说创作者可以把内容制作成不同的媒介,但这是有成本的,看创作者的动力。再探究,到头来还是得看内容生态的规模,用户量,内容数据,服务,收益的方式和数量,关注这几个方面。

这几年,我平时也有写一些文章,放到一些垂直类的内容平台。感叹一点,一些垂直领域的内容平台,本身用户量很少,内容又无法直接收费,平台的营收又比较困难,所以在吸引创作者方面非常尴尬。给予的东西吸引力非常弱,如果在同行业还有竞争对手,且不说能不能发展成功,速度一定是非常慢的。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云瑞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用经济学思维看产品之企业协同

雪涛

由于之前疫情带来的冲击,同时如今很多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一些企业协同工具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像这类企业协同产品更多的需要注重用户的角度,以及一些对应的功能;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用经济学思维看产品之企业协同的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科斯定理: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从一开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

网络效应:有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它随着每一个用户人数的增加,自己本身的价值也会增加;简单来说就是,「用的人越多,产品越好用」。

2020疫情给线上协同办公带来了大量的新用户,使得市场规模增速显著提升,除钉钉、企业微信类老牌产品继续扩大服务范围外,飞书、闪布、Welink等新兴成员也随着这一波云办公的潮流极速成长吸收用户。

从艾瑞数据发布的市场报告来看,2020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已然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3.5%,至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00亿元。

企业协同SaaS属于B端产品中的企业服务领域,不仅需要企业负责人的拍板使用,也需要保证员工工作中使用的可靠性;这让协同SaaS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充满了多项挑战,因为老板与员工似乎本身就处在对立面,需要满足两个对立面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企业协同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涉及到的产品也非常之多,细分领域可涉及文件存储与共享、企业邮箱、项目管理、员工管理、聚合平台等。

下图为艾瑞数据在《2021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研究报告》列举的部分协同软件:

今天我们将重点放在综合协同平台上,聊聊如何用经济学思维来帮助和协助产品的设计,选取的对象为我自己较为熟悉的三个产品:钉钉、飞书、闪布。

一、产品的本质

首先我们要知道,企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团队,企业存在是因为“团队效应”(能够带来比每一个成员单独产出之合还要大的产出的组织)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企业的存在降低了每个人的交易费用,避免了单干造成的无谓损失;既然成为企业是为了降低损失,那么因为企业的成立,增加的内部管理成本以及随着员工人数增加、业务的冗杂等原因造成的协调工作的难度急剧增加,这个损失该如何解决?

产品的本质就是解决人们的问题。

而协同办公产品的本质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能,为解决企业内部的损耗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现有的产品形态举例:企业云盘可以解决员工之间文件的储存和分享;线上会议可以解决员工异地或在家办公实现云讨论;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项目的分解计划于实行;线上审批可以推动企业管理数字化……

对于协同产品而言,除了需要能够满足企业现实需求外,如何形成自己的网络效应也是极为关键的。

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因此协同产品只有在人数达到一定量后才能真正发挥和检验他的价值,如果一个企业仅有部分人使用同一个协同产品,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显然是没办法达到用户需求与产品目标的。

且协同产品因为其复杂性,企业更替的成本是极高的,员工不会愿意频繁更换自己的办公工具,对于企业负责人而言也一定不愿意因为选择错误导致高额的无谓损失;选择协同产品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

所以企业会努力往最大的平台上靠或找到可以与自身完全匹配的产品,趋利避害降低风险;以此出发产品可以找准自己关键点,你是否足够全面以支撑来自各行各业的需求实现,亦或者你足够灵活可以轻松的承接独立且个性的需求,找到他,并对外宣传他,形成自己的路径依赖,不要妄想自己的产品能够兼顾各方。

在现如今的互联网产品浪潮中,每一片浪花都只能荡起自己的小船,锁住用户才能真正存活下来。

二、产品的白与黑

说到B端市场,大家脑海里循环播放的一定是KP、KP、KP(关键人)。

B端产品的KP就是“老板”,那是因为老板往往是企业的专用资源(必须在特定平台上发挥作用且投入很难再收回);而普通员工往往是企业的通用资源,其投入往往仅有个人劳动,可以随时收回。因此为了防止劳动力滥用资本,老板需要更多的特权与保护;因此在企业中的话语权也更重。从这个角度看,协同产品使用的关键同样也是老板,擒贼先擒王,正如钉钉做的一样。

钉钉的很多产品功能点,与其说是在实现企业内部的协作需求,倒不如说在实现“老板”的管理需求;因为需要快速的找到人而诞生的“钉一下”为钉钉的前期发展带来了直线性的发展,而与之一起打组合拳的已读未读功能,更是让员工在办公中无处可藏,把钉钉带上了一个新高度,也为后续中国企业协同产品奠定了一个产品基调,放眼当前协同产品池,强提醒+消息状态已然成为了企业沟通工具的标配。

而为了企业更好的嘉奖与“刺激”员工成长,钉钉推出了独有的专属红包,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发送指定员工领取的红包,还可以在群组内出现撒花等庆祝的交互样式,真正成为了老板们弘扬企业价值的工具。

类似的场景你也可以在闪布中看到,作为传统行业出身的协同办公产品,自上而下的体系仍然深深影响着产品的整体逻辑与优先级。

闪布的用户状态,去除了多种可能性的复杂度,屏蔽了用户手动操作的机会;简单粗暴的反映出员工的在线情况,简单的状态展示有别于钉钉与飞书的多种自定义选项,以此减少员工之间沟通的时间等待成本,加强了管理者的把控程度。

但是,协同产品真的只要做到搞定老板就可以了吗?

科斯定理所说,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从一开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而企业协同是员工用来相互协作的工具,其价值必然也会体现在员工上,因此企业协同不仅需要有决策者的考量与拍板,同样需要有使用者的易用与喜爱,正如飞书在做的一样。

基于对 “生产力工具缺乏变革、工具不应管控人而要激发人、B 端产品应具有和 C 端产品同样友好的用户体验”三方面的思考,字节跳动启动了飞书项目;因此飞书自娘胎里就把使用者放在了自己的意识中,不论是视觉与交互的感官体验,还是各模块间产品功能的强耦合,直至深层的极致系统性能。

飞书都给用户们带来了与普通办公软件及其不同的感受,翻看飞书的软文、App Store等各渠道的用户评论,夸赞与认同占了极大的比例。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白与黑的关系呢?

兹认为作为企业服务领域的标志性产品,企业协同仍然需要将解决企业问题,降低企业损耗,提升企业效率作为迭代的基础,通过产品的方式将线下的流程电子化,人工的行为系统化,化繁为简实现产品的目标;因此不论是产品需求的优先级排序还是产品的北极星指标,让协同真正在企业间实现价值是首位的;同时在降本提效的基础上也需要保证维护员工的个人权益,不以牺牲使用者的主观意愿为代价实现目标,最后逐步提升产品的易用性与优秀的使用体验。

举闪布的案例,闪布的工作台初期是由企业的运营管理人员进行全局配置,用于推广与运营企业内部应用,隐藏每个员工看到的工作应用都一模一样,有些自己不常用的或根本不接触的应用也常常被强制挂在首页突出位置。

在接收到各方需求反馈后,闪布将工作台的应用分成了“我的应用”与“全部应用”两部分,并且允许用户主动选择应用与相应位置,且当用户自定义后系统将不再推送后台运营配置的默认应用;这个方案不仅能满足企业针对员工(大部分用户都不会修改默认配置)的内部应用推广需求,也可以保证员工(小部分会修改配置)的自身权利得到保障,很好地诠释了白与黑,天与地的融合之道。

三、实现更好的协同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学里也有一句话叫给穷人钱比给穷人食物更有帮助,因为钱有选择的权利。这些意思用在协同产品上也最为合适不过了。

协同产品不只是单纯的给用户一个工具,更需要传递更高效的工作方法。

就好像Xmind给普通大众带来思维导图框架的思考方式、Visio给用户带来具体严谨的逻辑思维流程一样,协同产品也需要通过探寻用户的日常使用情况(包括痛点、痒点、爽点灯),获取一些反馈的信息;能够支持并满足用户在日常办公过程中的需求,并可以将各类需求整合成一种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并将此反哺给用户,帮助用户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管理能力、找到正确的办公方法。

再次举个栗子,飞书在21年全新的π版本中上线了飞阅会的线上会议功能,采用了发扬于谷歌的静默会议的方式,支持文件提前上传且可在文件中实时提出疑问并标注、支持同时段语音转义并自动保存会议纪要、支持会后根据会议情况创建日程待办并整理会议相关内容发送给参会者,详情可见下图。

这整一个产品链路对于很多企业、员工来说都是一中全新的会议方式,飞书也正是通过这个产品模块与功能的介绍向用户展示了如何进行一场高效的会议,这个方法的效果甚至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当然除了方法论,真真切切的实现分工与合作也可以为企业协同带来更好的结果。分工与合作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大财富,自己有什么优势集中做,社会的饼就能做大;而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独特的工作环节中,其所面对的人与事件都是独立的。

因此,产品需要考虑不同情况下如何实现最优分工,又在何种场景中最需合作,如将员工根据不同的岗位与岗级进行相应的标签分类,后期功能均可根据不同的角色标签给予不同的权限;而针对不同行业,产品也可以做到个性化定制与特殊化处理,比如钉钉就会针对学校场景设计独特的表单、群聊信息、线上会议模式等;而飞书则会针对互联网企业设计相应的话题群、Markdown格式文件等,这些种种是都是为了让人们能有更好的分工的基础,并最终完成合作的目标。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碌碌无为的阿栓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分析产品设计策略-以携程旅拍为例

雪涛

关键词:产品策略分析、体验设计方法论、分析问题方法


声明:本篇案例的分析范围是聚焦在体验设计的前期流程,分析产品的产品策略、需求分析、用户研究。同时这是一个As is分析而非To be创新设计,侧重点是和大家分享讨论如何去分析产品设计的前期策略定义,以及这些结论如何帮助我们去设计产品。




分析思路:提出问题


我拿到的课题是分析携程旅拍社区的产品策略,要分析这个事情,我们需要把问题进行一下拆解。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问题涉及到两个行业,一个是携程所处的OTA行业,一个是旅拍社区所处的社交行业,需要我们先分别去看待再统一进行思考。其次根据经典的5w1h问题分析法(我们在这里精简为2w1h,即what、why、how)我们需要把问题拆解为三个:携程旅拍社区是什么?携程为什么要做旅拍社区?携程是如何做旅拍社区的?


经过第一步对问题的拆解我们对问题分析的角度有了大致的方向,但是这并不足以开始分析,我们还需要对已经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拆解来更加明确我们如何解答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们使用著名的金字塔原理结构来对问题进行细化,并且推导出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在这篇文章,我们重点看最关键的问题 “携程为什么要做旅拍社区?”



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建立起分析问题的整体框架,当然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一开始就建立一个完善的分析框架是很理想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定义框架和具体分析中来回的完善和优化我们的框架,夯实它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我也是在实际的问题分析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从而一步一步的让分析点能够更加完整和逻辑,同时对于问题的拆分角度和研究角度属于定性研究的范畴,它没有一定正确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所以不必纠结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只要不遗漏关键的信息和出现逻辑推导上的错误即可。接来下我们就按照这个框架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归纳、总结从而回答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第一部分:OTA行业的现状


1.1 OTA的定义


首先我们先理解OTA行业的定义是什么,OTA(在线旅游)指“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向旅游服务提供商预定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者线下付费,即各旅游主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产品营销或产品销售”。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如下两张图业务范围和行业产业链来理解。



通过上两张图我们可以基本诠释清楚OTA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同时我们也能总结出它的特点

在线旅游行业是一个经营范围广,产业渠道多链路长的行业。经营范围广是指对于旅行对于交通、住宿、娱乐等资源的需求,使得OTA企业必须要考虑资源端的供应,甚至是自己建立资源供应。产业渠道多链路长是指从上游资源供应最后到达用户手中,产品销售的链路长,渠道也多样,使得OTA企业必须重视对于上下游资源的掌控和多渠道的建立,搭建起自己的生态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



1.2 OTA的行业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OTA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我们发现这个OTA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是:行业规模与用户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同时三四线城市成为重要的增量市场。


针对以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整个行业的规模还在不断增长但是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下沉市场。

首先我们先看增长放缓,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的下降影响了整个旅游行业,在线旅游则必然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在线旅游依靠投资输血抢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现有的一二线增量市场已经被挖掘殆尽,线上游客的增量时代结束进入拼质的存量时代。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对于中低收入地区的倾斜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前难触达的下沉市场变得容易触达,消费潜力得到挖掘和释放,三四线城市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第二部分:携程现状和发展


2.1 携程的现状


携程的现状我们可以概括为:OTA行业的独角兽,无论是在市场占有和用户规模上都遥遥领先,但是竞争者也不容小嘘。




2.2 携程的发展


为了了解携程的发展布局,首先我们看携程最近几年较大的战略布局动作



在搜集了携程近些年的商业动态后,我们发现携程在成为国内OTA行业的霸主后,分为两个方向进行进一步发展,

一.横向发展

1.进军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通过线下旅行社的方式把业务带入渗透率低的市场

2.把OTA业务触角伸向海外,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进军海外市场

二.纵向布局

1.同产业的上游的垄断行业供应商(高铁/民航等)战略合作,收购建立自己的非垄断行业供应商(租车/酒店等)

2.建立下游内容营销平台(携程旅拍等)填补了自己在下游产业链的空白



第三部分:内容社交的价值和现状


3.1 内容社交的价值和现状


内容社交,指用户第一目的是为了获取内容,内容的生产方式可以是普通用户(UGC),也可以是专业媒体或者作者(OGC、PGC)。内容社交平台通过提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咨询、娱乐、知识等等)来吸引用户浏览,再通过内容流量产生价值。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不同媒介和细分领域的搭配,内容社交领域的玩法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垂直领域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3.2内容社交本身的作用价值


3.2.1商业价值

内容社交平台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目前内容平台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化营销渠道,用户规模大,市场规模增长迅猛。

第二,对于平台来说有效的利用了用户流量进行商业变现,对于广告主来说能够有效提高品牌营销的效果,广告主的营销预算正在向这一类平台倾斜。

下面我们以典型的内容产业,短视频行业为例具体看待

3.2.2产品价值

对于内容社交平台本来而言,其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相比较其他领域而言内容社交平台用户使用时间长、活跃度高,能够帮助产品争取用户注意力、抢夺用户时间。


3.2.3用户价值

互联网的本质在于连接,而「连接人与信息」正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用户需求之一,在内容社交中用户不再只是观众,而是成为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和供应者,体验式互联网服务得以更深入的进行,用户的高层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在内容社交这一领域,垂直领域的用户需求探索还有很大空间。

根据四个平台的数据结果,我们发现旅行这一主题无论在哪个平台都拥有非常高的用户关注度和互动性,可见旅行内容这一需求对于用户来说的价值还是巨大的。而目前这个主题绝大多是还是依附在综合性的内容社交平台上,在这一细分领域只有马蜂窝这一个较为有影响力的平台。





3.3内容社交在下沉市场的作用价值


3.3.1商业价值

上面我们分析了内容社交平台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案例,而对于下沉市场的用户而言,虽然传统的熟人社交、口碑传播还是占据了强势地位,但是内容正在逐渐成为他们消费决策时的依据。



3.3.2产品价值

内容平台在下沉市场增长明显,下沉市场用户对于旅行高相关内容兴趣度高,这是OTA行业下沉趋势的有力支持。



3.3.3用户价值

对于下沉市场用户而言,内容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他们记录和分享旅行不可或缺的手段。





3.4内容社交对携程的作用价值


3.4.1商业价值:从产业布局来看


上文分析过携程目前的产业链布局和渠道现状,在旅拍上线以前,携程是没有自己的社会化营销渠道的。那么携程只能在第三方的渠道进行产品和商品营销,是自身渠道上的一个缺陷。而在上线旅拍之后,携程有了自己的社会化营销渠道,并且作为一个旅行社区,其用户营销的范围更加匹配平台属性更加精准。


3.4.2产品价值:从携程用户生命周期来看


通过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旅拍社区在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为携程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最核心的就在于,之前的携程产品策略都是建立在自身是一个OTA平台这个基础之上。旅拍社区的建立,让携程可以从内容平台这个角度,在产品策略上发展更多的玩法和思路,来提升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用户指标。


3.4.3用户价值

从用户价值来看,我们主要看旅拍社区是如何更全面的触达用户需求的。首先我们先梳理出携程的用户画像,然后从用户旅程和需求层级这两个维度去分析旅拍社区的用户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在旅行的用户旅程和用户需求方面传统的OTA业务并不能覆盖到全部的需求。通过旅拍社区业务,携程真正做到了整个旅行需求的覆盖。用户不在是只在携程上进行商品交易,而是在整个旅行的用户旅程中,都可以使用携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四部分:竞争对手的现状


4.1 竞品的定义



我们主要聚焦在直接竞品的分析上,结合前文的携程现状分析,飞猪和马蜂窝这两个是目前在市场除了携程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飞猪是阿里巴巴在旅行领域的强力产品,而马蜂窝之前深耕旅行内容领域在取得足够的成绩之后开始拓展OTA业务和携程相反,所以我们重点分析这两个产品。



4.2 竞品的现状和对比



通过对产品定位和商业画布的梳理我们发现携程、飞猪、马蜂窝目前都是以OTA业务为主的平台,但是还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

1.飞猪是OTA行业的新玩家,但是却发展迅猛,在携程已经统一江湖的情况下确硬生生抢下一块市场。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有阿里强大的资源支持,包括技术、资源和品牌等

二是年轻化的产品定位,让飞猪更受年轻人喜爱。

2.马蜂窝是国内旅行内容平台的第一,最近几年开始进军传统的OTA业务,恰恰和携程相反。马蜂窝的优势就在于,一是积累起来的用户忠诚和口碑能够顺利帮助其完成前期的渠道建立,二是作为旅行前决策平台切入旅行产品预订,场景衔接非常顺滑不会让用户有违和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看这两个虎视眈眈的对手在内容社交领域的布局情况



4.3 竞品在内容社交的布局



无论是飞猪、还是马蜂窝都在内容社交领域大步跃进,虽然具体的形式不同,核心思路都是要利用内容社交这一手段,来提升平台的商业价值、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既然竞品已经发现了内容社交对于自身的巨大价值,那么携程的跟进也是非常正确的。




回答问题:携程为什么要做携程旅拍?


到此之前所拆解出的四个维度我们已经全部分析完成,并且每个部分都产生了结论和洞见,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上面得到的结论来回答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了



后记


对于之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携程为什么要做旅拍社区(Why)这件事情已经有了我自己的分析思路和结果了。那么携程是如何做旅拍社区的(How)有机会的话会继续分享我的产出。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龙龙真调皮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