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老龄文教娱乐行业市场分析

雪涛

伴随国内日益加深的老龄化人口结构,老龄产业也迎来了产业蓬勃发展期。本文通过分析在老龄文教娱乐领域布局的典型创业公司,深入其产品服务、运营体系,剖析商业模式与生态环境,从而明晰该领域行业动向,为资本投资及商业运营提供结构化的思维框架和研究体系。推荐相关行业的伙伴们阅读交流。

在老龄产业的市场结构中,已深耕多年的养老、护理、医疗企业通过重资产、重运营、重技术的模式逐步建立起自身的护城河。老年实体消费领域,对于细分领域的适老化改造、升级以及针对老龄人口研制开发新品类都成为市场可见的切入途径。对于一线流量平台和入口,中老年网民被文字、图片、音频、短视频及视频内容吸引成为其流量版图中逐步深挖和精细运营的对象。被数字化洗礼的老龄人口也在悄然地塑造着为其服务的商业模式。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我国老龄人口的平均健康寿命在68岁,我国女性职工退休年龄在50岁,男性职工在60岁。当人们退休之后,尚未到被疾病缠身而对自身生活能力及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形下,对于其自身文化娱乐乃至精神生活的追求,是这部分活力老人生活的重要构成。正是基于这个人口结构及市场需求基础,众多新兴创业公司选择文教娱乐方向试图快速切入老龄产业,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逐步探索可持续盈利的商业化方向。

一、老龄文教娱乐赛道的轻商业模式

老龄文教娱乐行业吸引了众多创业公司进入,从线上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提供相册制作、音乐、(短)视频的线上工具及衍生的网络社区、线下旅游/旅居/旅拍、广场舞等各类老年兴趣的线上化平台,在文教娱乐行业各类创业公司正逐步渗透老年生活场景,企图通过相对较轻的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盈利。

而传统或狭义层面理解的养老产业,离不开护理的介入和依托地产资源形成的床位供给,这是养老产业的刚需场景。而护理的介入程度轻类似于家政生活服务,重则可延伸至准医疗级别。床位的供给在社区或机构养老的场景中,均需要政府端资源和自身投入资金支持。

从而与医、护、养结合的各类养老机构选择重资产重运营的商业路径,通过扩大自身规模以求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及摊薄固定成本,以期获得稳定收益率水平。保险及地产企业的养老布局就很好的说明了此模式更加青睐的资源类型。

同时老龄实体消费产业,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及健康管理的养护需求研发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适老产品,其本身的产品设计与生产需要符合制造业的一般性规律,对于生产供应链的掌控程度直接影响产品本身的成本结构。

并且需要在销售渠道上更有效率的触达老年目标客户,以支撑其特定品类产品具备足够的市场需求空间。本身在消费品制造业有优势的企业通过对老龄化市场的细分布局,或是更加顺理成章的选择。

因而众多创业企业面对此般市场结构,不得不考虑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来选择适宜的创业方向。而文教娱乐行业因其丰富的业态为创业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互联网基因较强的企业也更加适宜将老年文教娱乐产业在线上再造或与线下融合。

在没有大资金进入的背景下,文教娱乐行业完全可以通过自身提供内容的稀缺性在市场站稳脚跟,与轻资产的商业模式契合程度更高。

二、市场结构与公司布局

在老龄文教娱乐市场,无论提供什么产品及服务,实质上都可以切分为“工具”、“内容”、“社交”这样几个属性纬度去分析,由此不同公司布局构成了基本的市场结构。而内容是连接工具和社交的中心与基础,也是正式产生交易前的蓄水池。这个蓄水池里承载的是用户信任感、品牌影响力、场景塑造及商业变现的出口。

1. 工具

老年人生活的线下现实场景中,更多的是由实际的产品来满足。喜欢钓鱼有垂钓的工具,喜欢音乐有种类繁多的乐器选择,而老年人生活的线上场景中,如何为其线上生活提供适宜的工具就成为撬动老年人市场的一个支点。

从市场中创业公司发展历程来看,通过为老年群体提供线上生活工具的创业公司不出所料的尝到了甜头。照片分享编辑工具的提供者美篇,因发现老年群体在社交平台无法分享超出九张照片的功能限制,针对这一需求开发了一次性多照片分享工具,从而击中老年群体需求,迅速积累了中老年线上客户与流量,在其2.3亿注册用户量中,老年群体占比达45%以上。

在此基础上,从工具应用向以摄影为基础的UGC内容社区演变,实现了工具到内容社区的跃迁,为商业变现提供了更多切实可行的场景。除了美篇,通过工具到内容这一商业运作路径的创业公司屡见不鲜,小年糕基于微信生态的音乐相册制作工具,高峰时实现了近1亿的月活客户,并开始通过课程付费及为B端提供“老年人回忆录”及“家庭纪录片”的内容产品设计摸索商业变现方式。彩视也是通过短视频的制作剪辑工具向基于视频、直播关联的兴趣内容社群发展,进而实现了盈利。

2. 内容

为老年人提供具有价值性和稀缺性的内容本身就是文教娱乐行业的立身之本。如上分析的美篇、小年糕、彩视在发展早期提供的相册、短视频工具背后实质是中老年群体对摄影、视频作品的热爱和分享需求,因而向内容方向(无论是UGC还是PGC)转变也是顺理成章。

从此分析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基于广场舞内容的糖豆,基于舞台走秀内容的花样百姓,基于中老年聚会的晶彩人生,基于戏剧戏曲内容的梨园行,基于声乐内容的人人讲、乐唱族、乐龄圈,都是意图通过为中老年群体提供具有差异化的内容产品来构建自身商业版图的基础。

3. 社交

基于内容的沉淀和发展,社群化和社区化,甚至从线上走向线下都是理所当然的发展方向,主要原因是社交场景是逐步切入老年群体真实生活场景的核心环节和突破口,从而提供更多可能的消费支付场景。基于内容及社交产品积累的信任感也将会助推衍生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可能性。

从老年群体特性出发,消解生活孤独感的内在诉求都会将各种内容的消费作为参与社交的一种方式。由于这种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双重契合,各创业公司都将社交场景的构建作为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由于各公司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侧重点不一样,对于社交场景打造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然相同。

根据工具、内容、社交的成分和构成比例不同,各创业公司呈现出了不同的商业发展策略和战略布局。有偏向专业工具而社交属性较弱的,如自乐班,也有社交属性重而工具属性弱,如各类老年大学(美好盛年、快乐50、红松学堂),但无论如何内容的稀缺性是连接工具和社交的中心,也是商业模式得以持续的基础。

三、产品体系设计与运营策略

对于市场现有的创业公司提供的产品体系设计的考察,可一窥其商业运作思路及支撑其体系的运营策略的偏好。

1. 运营平台

在运营平台的选择上,有些公司如美篇、人人讲、彩视、红松学堂都将独立开发的APP作为主要的运营平台,而有些公司如小年糕、乐龄圈、乐唱族、花样百姓、美好盛年都基于微信生态的小程序建立运营生态。这与主要流量的获取入口、用户数量、公司发展阶段、产品的社交属性程度、商业模式、是否获得投资方资金支持都有一定关系。

以美篇和小年糕为例,两家公司提供的产品内容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起初都作为图片相册/视频的制作编辑工具,通过用户的分享裂变积累了早期流量,后期均转向UGC内容社区的搭建。

但两家公司的选择却不尽相同,美篇选择以独立开发的APP为运营重心,而小年糕虽也开发了自身的APP,但其运营效果和活跃程度不如在微信端的应用,主要的运营重心放在微信小程序及相关微信生态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由于在流量积累阶段对于微信生态的依赖程度不同;二是由于美篇目前的产品发展方向和运营策略更加侧重于社交平台的打造,这就决定了其必需开发独立的APP才能实现更加丰富多元的功能设计。

而小年糕用户的社群构建相对偏弱,侧重于内容传播分享,所以重播分享的路径越短效益越佳,基于微信生态的流量获取必然导致运营重心偏好于此;三是在商业变现模式上,美篇设计了会员支付体系,而小年糕还没有会员体系正在逐步试探课程付费模式,而支持会员体系的运营发展显然APP可以提供更加稳定感和信赖感的线上商业环境。

再看百姓网旗下的中老年时尚生活方式平台花样百姓,布局了APP和微信小程序端,但在APP端活跃程度和运营效果同样不理想,逻辑上来看,其提供的舞台走秀培训、美妆时尚内容都属于高客单价产品,切入的是老年群体中支付能力和教育程度都相对较高的高端客户群体,并且重线下的旅拍社交场景的运营打都会指向APP端的运营选择。

局限于目前花样百姓只针对高端老年客户人群的切入,其用户体量的壮大相对需要一个较长的市场培育周期,在用户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关注其在APP端的运营体系建设。

所以通过判断各类创业公司的运营平台的侧重点完全可以梳理其业务爆发的历史起点、内容体系的差异性以及公司未来的战略走向。

2. 内容选择

上文已经分析了内容的稀缺性将会直接影响公司商业意图的实现。关于内容体系打造的差异性可以从如下几个纬度去理解。如果是老年大学定位的公司,将会倾向选择全内容布局的业务模式,毕竟内容布局的越多,可以覆盖和吸引到的不同兴趣群体的老年人数量也就越多。

而从工具端切入的公司,在内容体系的打造上优先与工具相关的内容,在客户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随着多样性的需求显现之后逐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内容上。而垂直兴趣社群的公司则专注于其垂直类型的内容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上。

但这类模式需要保证的是其垂直内容足以支持其业务发展和商业利润,如不能提供足够支撑,则后期迫于经营压力也有较大可能性会去拓展其他内容体系的建设。

3. 业态组合

在同一内容体系下,依据产品的形态可以划分为文字、图片、音频、短视频、视频、直播等不同的业态。该领域的创业公司也会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及商业布局选择合适的业态组合。

文字非常适合在流量入口端作为吸引老年群体的导流诱饵,但作为主要的内容体系,文字显然对于老年群体的参与负担过重并且互动参与性不强,类似于年轻人使用的知乎豆瓣的文字内容社区在老年群体身上产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图片及短视频业态更加适合于UGC内容社区的建设,一是来源于这代老年群体对于摄影拍摄的热爱,二是图片及短视频非常适合在各类微信群及其他社群的分享,三是智能手机在老年群体的普及率的提升使内容产生的效率更高。视频及直播业态非常适合UGC土壤中孕育KOL及完全的PGC内容输出。

例如,彩视同样与小年糕有着音乐相册及短视频的内容体系,但彩视的产品结构中直播占据了很重要的业务板块,这是与小年糕的重要差异,也是彩视自身独特的市场定位,从而在同质化的内容供给中筛选出对于视频直播感兴趣的老年群体,从而获得增量流量。

4. 工具内容社交结构比例

从这一角度切入分析,可见不同类型的公司的商业战略布局和盈利构想。内容体系的精雕细琢最终指向的是基于免费内容的引流和优质内容的付费。社群体系和社交场景的构建最终指向的是各类支付场景的聚合再造、信任体系沉淀后所获得的用户黏性以及支付意愿提升

在内容体系逐步完善并且内容付费增长达到天花板之后,寻求社交突破的需求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如据相关媒体报道,美篇正在实验开发其老年交友社交类产品。

内容和社交环节均可产生付费的场景,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具只能作为引流的通道。足够专业性的垂直类工具,仍可让老年群体产生付费的意愿。

例如成立于2015年的创业公司自乐班,提供电子音乐创作工具,可提供将用户的电子乐器与app连接,从而拓展音色,包含100余种乐器乐色,打造虚拟乐器,其获得了超过15万的注册用户使用,其中老年群体的用户比例近70%。未来基于专业的深度使用客户,产生工具的收费模式也是可以期待和选择的方向之一。

5. 商业变现路径

现有老年群体的文教娱乐行业的商业变现和盈利模式,主要基于:内容付费、广告、电商、会员制费用、线下活动衍生、直播提成、加盟费等,如下择取一些代表性公司的盈利渠道进行对比分析。

6. 运营策略差异

排除产品差异所产生的运营的差异,不同类型公司对于如何提高线上存量的留存率和活跃度也会产生细微的差异,这是需要深入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才能发现的细节。

举例来说,一个是内容的分享路径设计,有的公司在其短视频内容中会嵌入明显的微信端的分享按钮,这无疑会引导用户进行主动的传播分享,提高裂变发生的概率。一个是用户活跃度的运营,基于APP的产品可以主动向目标用户推送Push,而没有APP端的公司可能在触达用户的路径设计上需要考虑更多的方案。而有的公司会在APP中主动为新注册用户设计虚拟的粉丝和赞赏,通过类似方式提高用户的活跃程度,减少流失率。因而更加精细化的运营体系实际也成为各家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满意度的必然选择。

四、线上与线下的流量与场景

老年流量的获取是兵家必争之地,线上与线下流量又会依据不同的商业设计形成互相转化。线下流量的获取依托各类真实生活场景,如菜市场、老年大学、KTV聚会场所、广场舞等场景,这部分流量可以直接在线下产生支付,但如果创业公司的商业设计希望将在线下获取的分散的流量汇拢至线上,并在线上产生流量池的新的聚合反应,那么从线下流量到线上流量的转化路径上需要更多的精细运营,以减少在增加的转化路径上丢失流量的可能性。

同时,老年流量也可直接在线上生成。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10.3%,智能手机的使用在老年群体逐步渗透。在资讯端如微信、今日头条、腾讯新闻,视频端如抖音快手西瓜视频,购物端如拼多多,都积聚了可观数量的中老年流量,成为各类创业公司企图转化为私域流量的基础。与线下流量向线上流量的转化类似,获取的线上流量也会因为试图在线下搭建更多支付的场景而向线下流量转化并落地。

因而中老年的流量入口并不局限于线上或线下,并且在流量的转化路径上将不可避免的产生融合。线下流量往线上流量的转化需要在运营层面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和吸引性,线上流量往线下流量的转化需要在运营层面提供更多的信任感和场景化。而针对老年流量的运营其最终目标便是要在各个可能的环节和触点产生更多的有效数据反馈和交易支付,数据反馈作为商业分析的中间变量,最终也是为了产生更多的交易支付。

关于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向来是整个老龄产业的核心关注点,因为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产生均最终来源于老年群体支付的体量。因而对于流量的运营,最后的落脚点便是要提高老年流量的支付意愿,整个产品体系的设计和运营策略都应时刻关注能否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年人的支付情绪和意愿。

除上文提到的线上和线下作为流量入口和相互转化的路径。在实际的商业服务中,线上和线下在为老年群体服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的场景差别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拿热门的老年大学和广场舞作为案例分析。

1. 老年大学

线下的老年大学实际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业务形态,在线下老年大学中存在两种运营主体,一个是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供的老年大学;一个是市场主体参与的可以提供更丰富及优质课程内容的老年大学。线上老年大学,实际也存在着三种基本的业务形态:一是线下老年大学在线上的数字化重构;二是纯粹的线上老年大学;三是线上老年大学伴随结合向线下拓展。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形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业务选择,而是根据不同公司的生命发展周期和商业路径的选择。

线上老年大学和线下老年大学的首要差别在于场景的深度和关联度,这是线下老年大学较于线上老年大学的优势。而线上老年大学的优势在于低边际成本和覆盖面的广度。因而线下老年大学深耕的是每个用户学员的付费可能性的深度挖掘,线上老年大学的优先选项是低成本的用户普及度。

快乐50是一家深耕于北京市场的以线下老年大学为重心的公司,目前在北京有10余个校区。由于线下的真实场景,受益于接触的频次、接触的深度、对于用户需求挖掘的更加直接的沟通、面对面的信任感,老年群体也会更加易于接受其提供的老年游学服务作为老年大学课程服务的延伸,这正是由于线下场景的深度和实际生活的关联度提供了更加有效率的转化路径。

而线上老年大学在开展同等业务中,就会存在着转化路径延长的问题,首先需要将线上流量引流到线下,而在线下没有稳定场景提供的情形下,如果没法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将转化至线下的用户实现付费转化,那么未来转化的成本或将更高,转化率更低。而线上老年大学在向线下转化遇阻的情况下,更加理性的选择就是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体系,以更低的边际成本,完成线上付费用户的转化,从而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性。

对于有资金支持的创业公司当然可以选择鱼和熊掌兼得,融合线上与线下老年大学。而对于没有足够资本去铺设校区和获取当地退休老人资源的公司来说,选择线上的切入口将会是更加适宜的选择。这本身也是一家公司资源禀赋和基因的问题。线下老年大学试图迅速扩大自身市场份额的方式也会去选择加盟经营的模式,其商业的实质在于通过输出课程管理体系和营销运营体系的方式来转嫁扩张的校区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老龄教育产业的实质属性还是在于“娱乐+社交”。虽然很多提供老年教育的产品,涵盖了声乐、舞蹈、书法、棋牌、摄影、绘画、运动等诸多门类的教育内容,但老龄教育与K12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其没有内在的选拔性和竞争性,因而老龄教育的娱乐和社交属性提供会显得更加重要,寓教于乐才是其产业本质。

2. 广场舞

糖豆发展初期通过线下的广场舞团队领队资源的获取,成为了链接广场舞人群的拥有最大用户量的公司,同时其逐步构建了广场舞教学为基本内容的整合线上与线下的O2O综合平台,其注册用户2亿余,月活达2000万。

糖豆的市场优势地位建立在其线上和线下完全融合的基础之上。这种融合表现在其线下的舞蹈团队在线上完成了同质社交关系的数字化,线下的场景通过其工具属性的链接在线上实现了同等复制,同时线上的社交场景又促使了自身更大范围的链接,从而几乎实现了广场舞人群的高度覆盖。因而在糖豆身上很难看出其他老年教育平台类似的转化路径,如将线上的课程付费用户转化为线下的游学客户,糖豆本身对用户在线上与线下都是可以同时触达的。

正因为积累了如此巨大的优势,糖豆本身发展的天花板已经不在于广场舞人群的渗透了,而在于依托老年舞蹈提供的用户流量和场景能否建立起老年娱乐生活的综合平台。其本身线下具备的巨大优势,将能更加低成本的承接各种场景的创造,而在线上糖豆除了APP运营的精心打磨,在微信小程序也建立起服务矩阵:糖豆视频+糖豆爱生活+糖豆每日一笑+糖豆健康+糖豆优品,意图更加广泛的触达老年用户群体。值得注意的是,“糖豆广场舞”更名为“糖豆”,也可见其未来发展的市场地位和战略路径。

五、商业模式梳理

老龄文教娱乐行业的产业链相对较短。相对于重资产构建的医护养机构,特别是保险系参与的,其中纷乱的资金链能够梳理清楚就实属不易。而各类生产制造消费品的类的养老产品,需要对行业的供应链体系了如指掌,对于一些高端制造的智能养老设备其供应链体系就更加复杂,存在集成商和分级的供应商。

其中老年教育类主要是基于教学内容生产,教学内容生产这背后涉及的更多的是师资资源,核心在于更加有效的组织内容的优质输出。在PGC领域需要有能够在老年群体产生影响力的师资,而在UGC领域需要能够创建出培育KOL的运营土壤,形成良性的各层级互动的内容平台。其产业链可以简单归纳为:内容生产者—内容管理者—老年消费者。

对于旅游游学聚会类,产业链中主要是增加了第三方B端供应商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介入,这样对于盈利的分配就产生了更多的方式和可能性。

从商业模式的大方向来说,一个是将老年群体流量作为自身商业运营变现的基础;一个是将流量作为对外输出的流量池,嫁接B端成为其流量供应商。

选择何种商业模式的方向,取决于公司为老龄人口流量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其背后的支付场景能否实现有效的转化,如果可以有效转化,则从自身实现商业运营变现为其优先选择。如果这种支付转化不能有效实现或者转化成本较高,则持续的流量运营成本将会对公司产生较大的财务经营压力,选择成为流量供应商便是一个适宜的选择。公司在准确评价自身市场地位及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将会灵活选择其商业模式方向。

六、行业未来发展变量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是一个由政府导向、市场供给方、市场需求方共同参与塑造的结果,即使参考国外成熟的老龄产业体系也并不一定能在本土的商业环境中形成完全确定的答案,但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变量会产生影响:

1. 现有市场解决方案的空隙

市场向老年群体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会向多层次更加细分的方向迈进。这是由我国老年群体的复杂的结构基本面决定的,由于区域的差异、收入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差异、城乡的差异等,都会造成老年群体需求的多层次性,随着现有市场参与者对用户画像越加精确的勾勒,会逐步将成熟的产品服务及运营体系拓展到尚未被服务到的人群。

无论是向高支付能力人群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产品服务,还是向下沉市场提供更加普惠的产品服务,无疑都会是现有公司在遇到增长瓶颈后会采取的发展策略。

2. 未来老年群体的兴趣变迁

实际上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误区,就是认为进入老年之后都会产生特定的兴趣需求,比如广场舞、摄影,但是其实这可能是特定年代人群的特定兴趣爱好,只是恰好他们进入了老年。

如果认为这是一个确定不变的市场,可能在老年群体发生结构改变的时候发生战略误判。实际上,这是未来老文教娱乐市场的一个较大变量,需要提前对各个年龄阶段特别是5-10年后进入老年阶段人群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市场变量。

3. 技术环境的变化

现有诸多建立在智能手机端的商业平台也是依托了移动端技术的成熟,未来应时刻关注科技技术领域的发展,技术的迭代完全可以重新塑造用户的链接方式和商业场景,而链接方式和商业场景的变更将会引发用户流量的重构,现在也会听到老年人线上流量获取的难度越来越大,头部公司沉淀了大部分的流量,新进入公司获取流量的难度和成本也愈发高昂,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如此,但是如果技术所支撑的商业场景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这会是流量发生变迁和重构的一个根本性变量。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AgeLink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按钮设计的知识点分析

雪涛

虽然直觉认为按钮是一种很简单的控件,但在梳理按钮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发现小小控件其中包含了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按钮几乎是每一个页面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按钮的认识基本停留在视觉层面,一个圆角矩形搭配一句文案就能拼凑成一个最基础的按钮。视觉是一个观察的切入点,但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还是不够的,比设计表现更重要的往往是背后支持设计的理由。本文中的所有案例均来自线上产品,观点仅是个人粗浅的理解,有疑问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按钮的定义

1. 按钮的来源

数字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映射,许多数字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按钮就是很生动的一个案例。在视觉表现上贴近现实生活中真实物体的外观,拟合用户心智模型,降低用户的认知和理解成本。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2. 按钮的定义

如果从视觉形式上看,按钮的组成很简单,一个矩形容器加上文字或图标即可组合成一个常见的按钮,但是仅仅从视觉层面定义按钮是不严谨的。按钮是一种重要的控件类型,而控件是图形用户界面(GUI)的主要构成模块。想要深入理解按钮,就必须要求我们首先理解什么是控件以及控件的分类。

3. 控件分类和介绍

定义:控件是用户和产品间进行交流的屏幕对象,是图形用户界面(GUI)的主要构成模块。

分类:根据用户目标,可将控件分为 4 大类。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每一类控件下又有更多具体细分。所有界面中常见的具体控件都可以根据其功能找到所属的类别。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4. 按钮的分类

在以上各个细分控件中,我将部分控件归入按钮类别:

命令控件下的:传统按钮、图标按钮、文字按钮

选择控件下的:开关按钮、单选按钮、组合图标按钮、状态切换按钮(开关和复选框样式比较固定,为了方便讨论,姑且不算在按钮范畴之内)

因此如果以按钮为主体,以功能属性为分类条件,可将按钮分为:命令型按钮和选择型按钮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命令型按钮与选择型按钮的区别

不论从功能维度、交互维度、视觉维度上看,这两类按钮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选择型按钮非瞬时状态有:“选中”和“未选中”两种互斥状态。可以把选择型按钮理解为某种状态的确认和展示。

命令型按钮的非瞬时状态只有一种:正常状态,当用户点击命令型按钮后,命令即可下达。可以把命令型按钮理解为一个动作,点击按钮代表着立即执行这个动作。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常见按钮的拆解

介绍完了命令型按钮和选择型按钮在功能、交互、视觉层面的区别点后,我们再来看看实际工作中常见和常用的按钮类型。

1. 传统按钮(有容器兜底的按钮)的来源:

GUI 中“按钮”的概念来源于真实世界中的按钮。真实的按钮具有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特点:拥有一个适合点击按压的受力面,这个受力面就是可点击感的来源。试想一下,假设一个按钮只有针尖般大小,且不说你是否能认出这是按钮,即便你知道这是按钮,你会有按下的欲望吗?真实情况下,摆在人们面前的按钮面积越大,想按压的欲望就越强。因此传统按钮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拥有一个承载内容的“受力面”,也就是承载文字或者图标的“容器”。受限于早期的显像技术,以及与真实世界的对照,这种“容器”通常一般都是矩形,后期渐渐衍生出更加柔和的圆角。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风格发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按钮都有三维凸起的特征,进一步巩固了按钮的可点击感。不过进入移动时代后,这种流行趋势发生了改变,按钮的三维印记被不断移除。用户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的心智模型,即便按钮在视觉上越来越“平”,也不妨碍点击行为的发生。结合多年的使用经验,用户已经将矩形形状这一特征和按钮牢固地联系了起来。即便现在的按钮大多都是扁平化,用户也能一眼就辨认出按钮属性。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2. 传统按钮的拆解:

常见按钮一般是由容器和内容组成。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容器层面

  • 容器形状:

移动端比较主流的按钮形状有:矩形、圆角矩形、胶囊形和圆形 4 种。一般,在人们的认知里,圆角越大传递的感觉越圆润亲切。其实形状本身并没有好坏区别,与单纯视觉偏好相比,元素的统一性更加重要。一旦选定了某一种按钮形状,就需要保证所有场景中出现的按钮都尽量看上去整体统一。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 容器尺寸:

视觉上,按钮越大,越吸引用户注意,决定按钮大小的主要依据是按钮在页面中的优先级。而一个产品涉及到页面众多,如果不同的页面元素之间缺乏统一的调度规则,就会出现按钮尺寸过多,没有规律,细节混乱,效率低下的情况。为了既能适应不同的场景,又能保持产品级的控件统一,一般要给按钮尺寸设定几个档位以适配不同页面需求。排除个别特殊页面,一般把按钮设置为 5 个优先级梯度档位就足以满足设计需求。

我们可以从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按钮分为:特大、大、正常、小、特小 5 个尺寸档位。

下面展示最常使用的三个档位,大、正常、小档位。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 容器颜色:

按钮的大小、形状、颜色三个维度中,人眼是对颜色信息最为敏感的。在一个页面中,突出一个元素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就是用颜色进行突出。颜色包含了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种属性,改变颜色的不同属性,都会对按钮的表意产生影响。同时,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配色时需要加以注意。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 容器样式:

容器除了基本的尺寸、形状、颜色之外,还有多种样式。

上文介绍的容器是强面性的,此外,容器还有弱面性、线性等样式。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 容器细节:

虽然现阶段的按钮越来越扁平,但在扁平的趋势下,依旧有发挥设计创意的空间。

颜色渐变、投影、动效都是常用的设计手法。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内容层面

聊完了“容器”部分,再来看看容器承载的“内容”又有哪些细节点。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3. 图标按钮的介绍

并非所有按钮都需要容器,尤其当按钮密度较大时,去掉容器只保留内容,可以更好地提高空间利用率,简约视觉。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4. 文字按钮的介绍

比图标按钮更轻量的按钮类型是文字按钮,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和界面融合度更高,当用户有需要时才会注意到文字按钮的可点击性。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5. 传统按钮与图标按钮的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相当常见,将多个功能整合在一个区域内,如底部工具栏(ToolBar)或者顶部导航栏(Navigation Bar)。不同按钮承载着不同功能,侧重越明显,越利于用户快速识别并决策。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特殊按钮类型

上面介绍的是常见的按钮形式,除了以上按钮,有一些按钮形式专门适用于某些特殊场景。

如悬浮按钮、胶囊按钮等。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按钮的优先级

一个页面往往有多个按钮,不同按钮承载不同功能,功能之间有相同或者不同的优先级,因此按钮之间也存在这相同或者不同的视觉优先级。

我们分两类情况来讨论:相同优先级的按钮和不同优先级的按钮组合。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按钮样式小结

上文罗列了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一些按钮样式,最重要的步骤是分清按钮主次,使用不同的样式进行搭配。

优先级强到弱:

强面性按钮、弱面性按钮/线性按钮、图标按钮、文字按钮

从6个层面,系统分析按钮设计的知识点

碎碎念:

本文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比如“弱面性”、“容器”等,只是为了便于交流和统一指向,并没有具体权威出处。文中提及的按钮类型均来源于线上产品,样本有限,适用场景相对固定,还有很多样式没有一一遍历。但掌握了如何选择样式的原理,就可以根据日后具体需求做出合理方案。文中出现的数据都是经验型数据,如按钮按下状态是在正常状态下添加 10%纯黑的遮罩,文字字号大小等,这些都是建议型数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设计师doo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设计思考和生活

雪涛

APP载入记忆,从哪里退出,就从哪里载入,减轻对特殊群体的打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苦恼,不管啥app,一打开就是弹出各种活动弹窗和广告,卡到想摔手机(以下分析,高端机大佬请忽略)。







分析思考


虽然产品为了促销和增加用户粘性,经常性的开展各种活动,来诱使用户参与,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用户不会参与,甚至看都不想看一下就点击关闭,下面用部分用户举例说明。


(1)将软件当作纯工具的用户:这部分用户使用你的软件,完完全全是因为你的软件能满足他的纯需求

他不想参与任何活动,你只要给他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比如“酷狗”,A用户可能在一个悠闲的下午,心情到位了,一如往常的想听听他之前收藏的歌曲迎合一下自己的小情绪,而他一打开酷狗,开屏页是5S广告,首页又弹出活动广告,如果误点了,说不定还要跳到哪位小姐姐的直播间去(酷狗的流氓引流手段,本人误点了很多次,次奥,人家用户压根就不喜欢看直播,你的后台不清楚?),而这个直播的加载过程非常卡顿和费时间,而你也不想看直播,再使用手势返回操作,结果多划了一次,又退出产品了,需要重新进,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要裂开了?好心情都变坏了,甚至一边卧槽一边想当场摔了旧鸡换新鸡或者卸载软件!(特别是用了1年以上的安卓鸡)



(2)特殊群体用户:包含非适龄用户(年龄过大或者过小),非同等语言的用户(沟通有代沟,三观不同步)。

例如“全民K歌”,现在推出一个活动,要为祖国庆生pk,那么在推送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推送的人群,像那种只听唱摇滚嘻哈的,你认为他们会参加?就算他们参加,作品会不会跑题?会不会因为一个作品不符合节日气氛而让不明真相的网友喷的狗血淋头?既然这样,那你推送给他的意义就不再了,说不定适得其反。(有的朋友可能就要开杠了:全员推送,可以最大程度的唤起用户参与,就算不参与,也可以形成告知的效应,但我上面那条说了,部分用户手机卡顿,用户只想简简单单的用你的软件解决需求,你如果不考虑他们这部分人群的使用感受,就要天天挨喷)


问题总结:


遇到以上的问题,用户要么忍让,要么就是换软件,如果因为这些原因流失了用户,非常不值得(可能你会说,天下乌鸦一样黑,换了软件也逃不出这个套路,是的,市场的软件运营起来都是这个套路,搞钱!搞钱!搞好多钱!但是我相信,一款为用户着想的产品,最后不一定能赚大钱,但用户一定会感激产品的细节,为他流畅的解决了生活所需!比如微信干净的的聊天界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这部分用户如果能照顾好,将会成为你最忠实的用户,就拿将软件当纯工具的用户举例吧,ta很懒,你的软件是他的工具,只要你功能还在并且好用,他基本不会去换软件,即使别的软件摆在眼前,他都不会去下载(除非给他钱,相信我,钱到手了,他发现软件不好用或者用不惯,他会麻溜卸载),因为对他来说,用哪个软件,都只是工具而已,他用惯了你的,又觉得你的软件用起来很流畅,所以会一直用,只要留着他,他就可能随时在你软件上面消费。



细节思考,解决问题


上面的问题,其实就是同一个软件,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不同的用户的问题。


现在互联网各种ai技术均已成熟,且大体量的产品基本都有自己的后台去分析用户的操作习惯和路径,形成用户画像或用户的心智模型数据,我们掌握着这种数据,可以去使用以下方式对待小众的特殊群体。(拒绝杀熟)


(1)精准投送,减轻对特殊用户群的打扰:比如那个在“全面K歌”里面只听唱嘻哈摇滚的用户,通过后台分析,构建属于他的用户画像,然后下次推送“为祖国庆生“的活动时,则可以不必为他强制弹窗推送,留一个icon入口足够了,减少他的操作,给他足够流畅的体验。


(2)载入记忆,从哪里退出就从哪里进入:用户都很懒,特别是设备不好的用户,每次打开应用,载入时很卡顿,甚至在打开的过程中会放弃,那么我们可以基于用户画像,让那些特殊群体上次从哪里退出,就从哪里进入,(这里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是对特殊群体才这样,因为如果都这样,首页不是没人看了嘛,活动还要不要做?产品还要不要吸金?打工人还要不要发工资?)而特殊群体,,,真的,他不想消费,你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都不会消费。




结尾


我们做产品,要服务大众,也要为公司产生收益,但这不是我们放弃特殊用户的理由,微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可用,聊天界面简洁,纯粹的为人民服务的好工具。甚至每一次小功能的更新都能上热搜,我们的产品比不得微信,但是我们服务用户的态度可以像它看齐。愿在坐的各位都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微信“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一剑生死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响应式设计应该怎样做?

雪涛

响应式设计是一种页面设计布局,可以智能地根据用户行为以及使用的设备环境进行相对应的布局。

什么是响应式设计?

响应式网站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的理念是:页面的设计与开发应当根据用户行为以及设备环境(系统平台、屏幕尺寸、屏幕定向等)进行相应的响应和调整。具体的实践方式由多方面组成,包括弹性网格和布局、图片、CSS media query的使用等。无论用户正在使用笔记本还是iPad,我们的页面都应该能够自动切换分辨率、图片尺寸及相关脚本功能等,以适应不同设备;换句话说,页面应该有能力去自动响应用户的设备环境。响应式网页设计就是一个网站能够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每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必为不断到来的新设备做专门的版本设计和开发了。

简单来说就是:响应式设计是一种页面设计布局,可以智能地根据用户行为以及使用的设备环境进行相对应的布局。


(来自百度百科)


自适应与响应式布局的区别?

实现页面设计布局的响应效果,除了响应式布局,自适应也是常用的一种技术。两者时常被混淆。


我们来概括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自适应

为不同的设备提供不同的网页,比如专门提供一个mobile版本,或者iPhone / iPad版本。这样做固然保证了效果,但是比较麻烦,同时要维护好几个版本,而且如果一个网站有多个portal(入口),会大大增加架构设计的复杂度。


响应式

响应式网页设计就是一个网站能够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每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不必为不断到来的新设备做专门的版本设计和开发了。



响应式布局的优势?

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配合规范的技术实现,使同一个页面在不同设备,提高屏幕利用率,最大化操作效率,在不同分辨率屏幕上都能有最佳的用户体验。


降低开发成本

响应式的设计只需开发一套代码,同时兼容多种尺寸的设备。不用同时维护好几个版本内容,只需维护一套代码即可。


降低设计成本

设计师需和前端程序员紧密沟通,确定响应几个宽度区间,以及对应的数值区间。根据响应式制定了一套能在多终端适配的设计方案,横向拉通页面以及容器布局的适配规则,一套设计规则能够高效适配多终端。


提高业务迭代效率

业务方在迭代过程中,会考虑多终端不同的使用场景、业务特性,响应式能够基于同一个客户端、后台和运营系统,一次运营多端同步生效,保障业务发展效率最大化。



响应式布局的设计要点?

设计师在做响应式设计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缩放页面容器大小就可以了,需要有规律的进行设计,这样能够降低开发人员的开发成本,提高效率。并且需要在设计时,关注设计的界面,是否符合用户的操作体验,交互是否流畅,能不能在各个不同的终端给予用户最佳的使用体验。


响应式与栅格系统搭配使用

响应式设计的前提有两点:页面布局具有规律性;元素宽高可用百分比代替固定数值,而这两点正是栅格系统本身就具有的典型特点,所以利用栅格系统进行响应式的设计高效快捷,搭配使用能够提高设计与开发效率。


Ant Design为例:采用 24 栅格体系。以上下布局的结构为例,对内容区域进行 24 栅格的划分设置,如下图所示。为页面中栅格的 Gutter 设定了定值,即浏览器在一定范围扩大或缩小,栅格的 Column 宽度会随之扩大或缩小,但 Gutter 的宽度值固定不变。



什么是断点?

响应式页面中的容器大小是动态的,我们可以提供给开发在不同的页面宽度区间,对应的布局应该是怎么样的。而这些区间的临界点,就是“断点”。


如何确定断点?

进行响应式设计之前,与产品、前端开发人员共同商讨出自身产品的常用设备类型及尺寸,敲定产品所需要覆盖的设备类型,制定出几个适合自身产品的断点。


以Ant Design 为例:https://ant.design/components/layout-cn/  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为什么页面宽度区间以最小的宽度设计?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考虑极限值,以最小的宽度来进行设计,能够避免内容展示不下的尴尬场景。


响应式布局的响应策略方案?

Ant Design 两种较为典型的适配方案:


一、左右布局

常被用于左右布局的设计方案中,常见的做法是将左边的导航栏固定,对右边的工作区域进行动态缩放。



二、上下布局

常被用于上下布局的设计方案中,做法是对两边留白区域进行最小值的定义,当留白区域到达限定值之后再对中间的主内容区域进行动态缩放。



这两种非常简单的适配的思路,一套完美的适配方案需要设计师根据交互、体验、以及判断页面内容的层级等来进行设计。


三、内容增减

内容增减:部分模块在不同的内容会有显示和隐藏的状态,网页端的内容在大屏幕上展示的内容,在小屏幕场景中部分会被隐藏掉。


如下图:大屏幕中banner区域展示的推荐列表,在小屏幕中被隐藏。



四、布局调整

布局调整。主要是模块的排列和顺序发生变化,常见的就是内容的布局发生改变、模块一行的列数发生改变。


如下图:大屏与小屏幕中的banner的排列布局方式不同。



响应式设计如何交付?

设计界面需要符合前端开发人员编程的方法和需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开发人员紧密沟通,并且输出对应的设计页面,作出标注,并且与开发人员沟通确定响应策略,而不是依靠口头传达。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响应式的背景切图会和普通页面的背景切法不一样,尽可能与前端开发人员沟通清楚需要导出的文件。


总结

响应式设计是一种源自技术的概念,需要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紧密沟通,共同配合完成。


在写本文之前,参考借鉴了很多文章,更加深入了解了响应式设计的设计原理,以上内容,是对于响应式设计学习的一些复盘及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船长的成长日记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运营设计中的视觉动线

雪涛

我们的作品信息的传递效率高吗?
什么样的设计是清晰有效的?
想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你得了解视觉动线这个概念。


本文3200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阅读时间约15分钟。



—————   

      动线


动线一词最早是源自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指的是人在某个空间内的移动轨迹。例如住宅空间的动线设计,我们会经常听到动静分离的概念,讲的就是动线的设计。住宅动线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居住体验,减少在室内的重复行走轨迹。


例如家务动线的设计,从进门到厨房再到生活阳台,是家务劳动中最经常行走的路线。通过设计动线,减少家务劳动的行走,就能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在这里动线越短,效率越高。





在商业建筑领域,动线的设计也被频繁的运用。例如店铺的顾客动线设计,通过兴趣区吸引顾客,引导顾客尽量多的浏览店铺的商品,从而提高销售额。商业空间的动线设计讲究的是坪效(每平米的销售额),动线的设计更侧重迂回。




还有比如动物园、游乐场的路线设计,就涉及到游玩顺序的体验,以及缓解拥堵等问题。因此动线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在家居和商业空间领域已广泛应用。而在视觉设计领域,也存在动线的概念。



————————

      视觉动线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找的东西就在眼前,但是找了好久仍然没有找到。


人眼之所以能看清物体,是因为视网膜中央有个很小的区域叫做中央凹,这个区域集中了大多数的视锥细胞,专门负责视力的高清成像。


但是中央凹的面积极小,高清区域有限。人眼只有在10度视角范围内才最为敏感,30度范围内可以分辨出颜色。这就导致人眼可视范围有限,一次只能产生一个视觉焦点。因此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没办法一下子看到所有信息,需要逐个地移动搜寻,这种视线的移动过程,就构成了视觉动线


例如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一般是从左到右逐行地阅读,这个阅读顺序就构成了视觉动线。如果文字的排版过于跳跃,没有规律,就会造成视觉焦点过多动线混乱的情况,容易出现阅读障碍,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





在视觉设计中动线的设计尤为重要,例如下图的banner,左图动线混乱主次不清。右图则能清晰地引导观众从左到右阅读信息,降低无效的阅读成本。
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视觉动线,将有助于打造良好的阅读体验,能更高效地让用户获取到信息,避免用户的流失。








我们以运营设计为例,来讨论一下常见的动线类型。在运营设计中,banner和活动专题是最为常见的,这类型的设计,画面往往很有感染力,内容丰富。这里介绍的动线,是指某张banner或者活动头部同屏类的动线轨迹。一般我们可以将常见的动线分为这几个类型:直线型、汇聚型、发散型、扇型、以及Z型。


———————

      直线型


直线型动线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条路径上依次展示信息元素。我们以banner为例来看看如何应用。



在分析动线轨迹的时候,我们应该逐一地寻找视觉焦点。这个案例中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左侧的标题,我们称第一眼看到的焦点为视觉入口点;紧接着视线转移到了右侧的龙身上。这就构成了一条清晰的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


banner中只在标题和火焰上使用了色彩,其他背景使用较灰的色系,这使得视觉焦点突出,动线清晰。



2.1.1动线角度  

直线型动线在运用的时候,不一定都是从左到右的横向角度。常见的有对角线以及竖线的形式。


例如左图这张banner就是对角线式的动线轨迹。对角线具有倾斜的角度,容易塑造出速度感。因此这样的动线轨迹往往画面更加的有动感。而竖向的动线一般用在窄长比例的画面中,例如手机端的运营活动。右图的活动页面就构成了从上到下,从标题到主体人物的动线浏览轨迹。



2.1.2视觉焦点个数  

直线型动线中,人们的浏览轨迹是根据视觉焦点的位置进行的。在直线上依次排列视觉焦点,但并不是焦点越多越好,一般2-3个视觉焦点较为合理。较多的视觉焦点反而影响阅读效率。 



———————

      汇聚


汇聚型动线是将用户的视线聚焦到中心的一种动线轨迹。一般有多个视觉入口点来引导用户的视线。




例如下面这张banner,我们的视线会先被左右两侧英雄所吸引,延着他们冲刺的方向视线转移到了中间的标题,这就构成了汇聚型的视觉动线。汇聚型动线在元素摆放上一般具有引导性,最终目的是让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中心,以突出中心的标题或者主体信息。



汇聚型动线的视觉入口点一般在2个以上,例如下面这张活动头部,通过两侧的烟雾塑造视觉入口点,引导观众视线汇聚到中心。是一种侧重突出中心内容的动线类型。




———————

      发散


汇聚型动线是由四周向中心聚集的动线轨迹,而发散型动线则相反,它是由中心向四周转移的动线轨迹。视觉入口点在中心,并逐步向四周扩散的动线类型。



例如下面这个暑假活动页面,就是视线由中心往四周转移的发散型动线。我们第一眼会被醒目的标题所吸引,这就是视觉入口点。之后视线逐步地往两侧移动,依次看到人物、书本、台灯以及两侧的云朵。构成了渐进式的视觉浏览轨迹。



而下面这个四周年的活动,最醒目的也是标题,它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了中心,之后逐步向四周发散。按照放射的方向,依次浏览了人物、按钮、奖励、圆球等信息。


可以看到发散型动线一般运用在有较多信息元素的画面中,浏览顺序层层递进,比较适合对信息元素进行归类阅读。


4.1入口点位置 

发散型动线一般是由中心往四周发散,视觉入口点一般在中心线位置。不过入口点也有位于边缘的情况。例如下面这张banner,作为视觉入口点的人物位于右下角,通过手势逐步引导观众阅读标题和玩具。是一种单边发散的动线类型。



——————

      


扇型动线一般会在中心线上塑造一个视觉入口点,之后保持着至上而下、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这种轨迹就好比一把扇子。



例如下面这个手机端活动,我们第一眼会被可爱的小狗头部所吸引,之后视线往下,看到主标题和副标题,并按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阅读了标题。这就构成了扇型的动线轨迹。


可以看到扇型的动线轨迹保持了从上到下的结构关系,一般用在画面较长的版式中。容易塑造至上而下、内容由少及多的阅读关系。



—————

      Z


Z型动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它遵循了人们从左到右的阅读顺序习惯。并且在长页面中可以一直做反复的延续。




例如下图的活动页面,我们的阅读顺序就是从左到右逐行地扫视关系。先是主标题,再是副标题,最后是木牌上的信息。这构成了循环的Z型动线轨迹。此类动线比较适合应用于文字类信息较多的画面中。







在动线的设计过程中,比较难的是如何去引导信息之间的先后关系。这里介绍几种便捷的技巧,如何更有效的来设计动线。


————————

      阅读顺序


第一种就是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来设计,也就是从左到右,至上而下的顺序。因为人的眼睛,左右转动所看到的角度和区域,要比上下转动所看到的要广阔的多。从左到右也是人们通用的阅读习惯和标准,横向阅读也更为舒适。在设计中我们只需要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规律来摆放信息元素,就能保证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

      元素指向性


第二种是利用元素本身的指向性来进行引导,特别是主体人物的肢体动作、手势等。例如下图中的banner就分别通过人物的眼神和手势进行引导,让观众的视线转移到标题上,构成了很强的关联性。让动线的引导更为自然紧密。




———————————

      引导线的设计


第三种是引导线的设计,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引导性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常见的有放射线,或者虚拟的线条。

例如下图1的banner,就是通过左右两侧放射性的线条来增强引导,让观众的视线汇聚到中心,构成了汇聚型的动线。图2除了蜘蛛的视线引导外,标题文字的透视处理也构建出一条无形的引导线,让整个视线的引导更加紧密自然。在元素本身指向性不强的时候,引导线的设计能让视线的引导更加紧密,有规律。



—————————

      层级的设计


第四种是通过层级关系的设计来构建动线,也是经常要用到的方法,构建层级关系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


例如下面这个活动头部,我们的阅读轨迹是从左到右的关系,先看到左边的人物然后是标题,最后是右边的人物,构成了直线型的动线轨迹。如果我们拉开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离我们近的物体,依据远近关系,形成了一条视觉引导轨迹。这就是层级对于视线引导的作用。


通过层级的塑造,可以更有效的来制造动线,引导观众的阅读。



[ 小结 ]


综上,只要我们能够理解动线的概念和目的,在排列元素时就能有更清晰的目的性,设计更有方向感。信息的传递是我们构建作品和观众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有效的信息传递才能发挥设计最大的价值。以上仅是个人的观感与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Tony老司机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B端设计师·如何从0到1建立3D规范及组件库

雪涛

大家好,新年了,先祝大家新年快乐。这次分享一下自己学习道路上的小总结,仅此而已,以做纪念。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感谢。瑞思拜~


本次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如何从0到1的建立一个符合自己产品调性的3D组件库,以及如何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并可以大幅度提升设计师产出的效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还可以赋能给你的业务(尽量体现在汇报PPT中),让你在写年中年度总结的时候不会被问到,“你的价值又在哪里呢?”这种不得不回答的问题。虽然自己感觉还是做的不成熟,但是还是想分享给大家,自己也做一个沉淀,继续努力。我想在你看完这篇文章并且可以做出尝试以后,你和你的老板一定会喜欢。



一.首次升级改版

我们现在看到的无论是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金山云等等这些优秀的云产品设计当中,都在大量的使用3D建模渲染与2.5D风格互相搭配的运用。京东云官网也分别在4月和10月份各做了一次大的改版升级,很有幸都有参与到当中,那么就先说4月份的品牌站改版,以下的效果,用C4D的默认渲染器完全可以做到。


1.早期2.5D的积累

这次的改版是第一次从2.5D风格转向3D风格的探索性尝试。再此之前,设计师们有着3年多的2.5D风格组件库的大量积累。面向新用户以全新的面貌向用户传递科技引领,助力全球产业数字化升级,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早期同学们积累的2.5D组件库。


第一次升级后的组件库。


第二次升级后的组件库。


2.组件库及规范的建立

在3D规范的产出过程中,我们严格围绕着新的设计策略「通用」和「差异」两个点相互融合,以提炼设计通用的元素,差异以规范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场景化的突出特点,3D及留白节奏的合理使用,突出3D的干脆,严谨,从而约束好网站的整体调性,让用户无论是在视觉感官体验上还是使用体验上都十分舒适。所以我们最后得到的四个关键词即为:探索、开放不封闭、共生攻坚和用户信赖。


3.建立组件库的四个维度

为了利用三维与二位的冲突感凸显视觉表现的主体信息,强化是觉得一致性。表达出通透和呼吸的开放组合。因而我们映射到了色彩,质感,字体,构成四个维度上。


/1.色彩:

在色彩上以京东红为底色,黑色代表着科技专业以及智慧未来。在规范出主色调的同时为了保持京东科技品牌调性的一致性规定了品牌的业务色及辅助色,同时也规范了使用颜色建议的搭配以及占比关系,作为设计师使用时的有效参考。


/2.字体:

在字体上,规定京东朗正体为品牌名称级产品名称字体,在楼层中的字体为方正兰亭黑系列,英文字体为思源黑体。字体行高的1.5倍行距,段落间的上下间距为字号的1倍。



/3.构成:

在构成上,用高度概括简单干脆的几何形式展现,既可以突出文字的信息层级,又渲染了整体的气氛进而增强了页面层级更加清晰的效果,强化了严谨的几何形体,让用户感受到秩序化。


/4.质感:

在质感上,三种不同的材质——金属材质、发光材质以及磨砂玻璃材质。


4.渲染及模型参数

在规范好了基础的四个关键点后,进行了渲染的尝试,最后投票确定了一套大家都认可的效果。并且产出了预设工程文件,方便设计师建立白模且通过设计评审后直接导入进行渲染。


5.动画的渲染及精灵图的制作

为了满足页面中部分鼠标移入移出的交互效果,我们渲染了动效以及精灵图的制作。关于精灵图的制作,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们有详细的说明和制作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以上就是我们的第一次3D视觉升级,这一次升级做的还是比较系统且完善的。从构建组件的价值开始到设计策略——竞品分析——实现策略——规范要求——模型——颜色——质感——构成——渲染——动画——应用场景和最后的开发上线。



第二次升级改版

那么到了10月份,为了更加贴合业务和升级产品调性。进行了第二次的改版,这一次的改版我使用了新的OC渲染器以及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完善和调整。


1.通用底座的新增

幸运的是这一次改版我就顺手了很多,还是老生常谈规定了规范说明、模型、品牌颜色、质感、构成方式等等。新增了对通用底座的规范。更加规范了使用。


2.HDR环境贴图

由于使用了OC渲染器,对环境的设定以及HDR贴图的使用变的十分重要,尝试了很多效果。


3.灯光参数

至于打光,没有做过度的布置。在环境亮度满足的情况下,只用了2盏补光,并且做了参数的说明。


4.组件配色占比

规定了每种颜色的占比参考。


5.组件渲染实例

下面看一些我们渲染出来的实例。以及我们优秀的小伙伴建模并渲染的Banner。

那么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日常工作有一些帮助。很多地方还不成熟,会继续沉淀把更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瑞思拜。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能补拙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雪涛

设计师在业务流程中,若想对整体流程有所把控,推动产品方案的落地实现,则可以借用某种设计思路,达成统筹效果。用例驱动也许是一种不错的设计思路。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对用户驱动设计的流程做了整体梳理,一起来看一下。


一、背景

产业赋能如火如荼,B端产品因其复杂的业务逻辑令人生畏,再加诸多角色的分层、平台化技术架构,俨然在构造一个复杂的系统。

单纯基于角色现状的行为洞察、业务流程的梳理,仍不易完整把控其产品设计。从业务方传递到设计方的信息存在断层,含杂其中的体验设计则显得扑朔迷离,设计师较难“从外向内”摸到产品的核心逻辑,遑论其业务逻辑。面对既定的、不完美的“产品结构”爱莫能助,只能试图在框架层或表现层做缓解,长期下来,将失去对设计逻辑的控制。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复杂的AutoCAD与Inventor工具

我们需要一种能应对该局面的设计思路,有效地连接业务逻辑、产品逻辑,层层渗入对体验的考量,最终构造出既契合B端业务,又具有良好体验的产品服务,设计在此过程中有条不紊的推进和管理。

用例(Use Case)的概念早在1986年就已被提出,它是需求分析的好帮手,可有效地划定范围、锚定用户、区分关系、定义价值,通过不同颗粒度的抽象层次,不断瓦解复杂系统,使设计和管理有序化。

本文基于早已发展成熟的用例驱动设计理念,试图从中找到一条适合体验设计师介入的小径,来应对复杂业务的产品设计(备注:用例、参与者、UML等详细的内容不在阐述范围内,本文仅探索一条可行的方式)。

一、什么是用例

定义:参与者与系统交互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

可以发现,一个用例以一组活动集合来表现,集合中包含两个角色,参与者、系统。参与者是“活的”(不一定是人类),TA的诉求驱动了这一系列活动,此诉求即用例的核心,也是价值的体现。一个参与者可以对系统有多个诉求,详见如下案例: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由用例驱动的体验设计过程,着重关注对“行为”的设计。与系统的互动“行为”被协调的、有组织的设计后,为界面表现设计建立坚实基础,避免因逻辑的变更使界面设计反复推倒重来。试图通过在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寻找线索和灵感,反向的去设计背后逻辑是本末倒置的,个中原由在于我们更易于把控具象的视觉感知,较难把控抽象的行为。

二、系统用例和业务用例的关系

在划分用例前,有必要澄清系统用例和业务用例的关系。

业务用例是从客户当前的业务逻辑中抽象出的用例,与数字产品无关,即便没有该产品服务,客户的业务体系也可以流转。新的产品服务实际上是对传统业务体系的替换关系,而系统用例就是从该产品服务中抽象出来的,图示业务侧和产品侧的对接关系: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用例驱动设计的案例

总述:

为清晰阐释我们是如何利用“用例”这个概念作为切入口,最终一步步驱动、解构、细化体验设计的,下面将完整展示一个注册登陆试用产品的案例进行讲解,本案例为虚拟案例,方便设计过程的串连。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step1:整理故事与确定用例

故事中包含了用户的行为及其所处情境,将更易于被理解、共情和传递,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上下游的完整性也直指价值的辐射范畴。在开始设计前,我们能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相关、相似的诉求,整合这些信息后以“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非常重要。

本案例的注册登陆试用故事从“企业”、“用户”两个维度进行描述,能确保在用户诉求达成的情况下,也能达成商业诉求,和谐统一的以产品服务提供出去。

1)企业故事

公司统一了Platform账号体系,在保证多设备产品端的一键畅通体验的同时,收集用户行为信息,以提供更精准的售后服务。同时与授权中心合作,通过网上商城定期开展活动,以下放试用天数,获得试用授权。

产品经理与销售部门达成持续的合作,通过试用用户的手机号进行电话回访,提高购买转化率。同时软件的设计应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户自发购买行为,需要在何时的时机,合适的位置提供购买入口。

获取用例的方式:

  • sys_运营人员→获取用户信息;
  • sys_运营人员→开展活动。

2)用户故事

新家装项目开展在即,大量的图纸设计使张经理感到困难。

在受到同行推荐的Platform出图软件后,回到办公室,通过Platform官网找到软件信息,并利用现场wifi网络下载安装;迫不及待地启动软件,虽没有购买,但软件提供了试用入口,张经理提交Platform账号后开始试用软件。

连续使用了两天,后面每次自动登录提高了试用的体验过程,产品一键自动化生成图纸初步解决了张经理的烦恼。

经过和集团沟通后,张经理在界面上找到购买入口,并购买软件正版。

他将软件推荐给朋友刘经理,他是Platform造价产品的老用户,且已购买过Platform加密锁,启动软件后,界面自动显示为正式版, 不用登录试用让张经理艳羡不已。

获取用例的方式:sys_采购经理→试用软件。

step2:快速描摹流程图

用户和企业的“故事”是一种情节式的、场景式的描述,它易于想象、理解和整合。

但为了更清晰地辅助设计,我们需要根据描述,进一步梳理出流程关系,将其具象化。

在绘制流程图时,可不用关注角色的职责关系,旨在快速描摹出所涉及到几个业务点的关系,将企业和客户的诉求点包含进去,并在反复确认过程中思考、推敲,大体设计出其中的基本结构。

过程中,可能需要补足新的故事描绘,或对既有的故事描述进行修正,以达成一个诉求与技术实现的平衡点。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step3:泳道角色化

理清核心业务流程关系后,将进一步绘制其角色泳道图,每个泳道下对应参与的角色。

泳道图仍然是分析过程的一步,它在这里的意义是可清晰地观察到各个模块间的协作互动,是细化过程,各个“对象”的职责不同,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以保证整体行为的和谐,减低系统冗余。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step4:业务实体的获取

事实上,带有角色的泳道图仅是在很粗的层面描述了业务所参与的对象,是单纯从流程图层面归纳出来的“对象角色”。

在面对详细的功能分析时略显不足,可能缺失实际参与的“对象角色”,如不分析出来,将导致用户与系统的交互“行为”的缺失。

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涉及的各个参与“角色”,完整地描绘出其交互行为过程,才能对该封闭系统做完整的设计。

从哪里可以获取到全部业务实体呢?当然还是故事。业务实体天然地包含在用户或企业故事中,才得以支撑故事的完整发生,这与故事描述的程度有关,我们第一步就需要填充完整的故事。

备注:什么是业务实体——用于达成业务目标的实体与过程中的记录信息。诸如“点餐”用例中的“打印单”就是一个实体,打印单上的手机号是记录信息。外卖员之所以能将外卖送到你的手上是通过打印单,查看上面的手机号和地址才能找到你。

下面是结合“故事”,进一步获取业务实体的案例,把所涉的可见的业务实体标识出来。

1)企业故事

公司统一了Platform账号体系,在保证多设备产品端的一键畅通体验的同时,收集用户行为信息,以提供更精准的售后服务。同时与授权中心合作,通过网上商城定期开展活动,以下放试用天数,获得试用授权。

产品经理与销售部门达成持续的合作,通过试用用户的手机号进行电话回访,提高购买转化率。同时软件的设计应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户自发购买行为,需要在何时的时机,合适的位置提供购买入口。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2)用户故事

新家装项目开展在即,大量的图纸设计使张经理感到困难。在受到同行推荐的Platform出图软件后,回到办公室,通过Platform官网找到软件信息,并利用现场wifi网络下载安装。

迫不及待地启动软件,虽没有购买,但软件提供了试用入口,张经理提交Platform账号后开始试用软件。

连续使用了两天,后面每次自动登录提高了试用的体验过程,产品一键自动化生成图纸初步解决了张经理的烦恼。经过和集团沟通后,张经理在界面上找到购买入口,并购买软件正版。

他将软件推荐给朋友刘经理,他是Platform产品的老用户,且已购买过Platform加密锁,启动软件后,界面自动显示为正式版, 不用登录试用让张经理艳羡不已。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step5:时序图的绘制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最重要的一步:基于已明确的核心业务流程和已拆分出的业务实体,构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系统行为。将使用到UML语言的重要工具——时序图。

时序图能天然地表达多个对象间的复杂行为关系,在产品研发领域应用广泛(时序图的绘制有一整套完整的语法,本文不讲解该部分内容)。

时序图的“对象对话”形式,原生地契合了“交互”这一概念,游戏大师Chris Crawford和设计专家Jon Kolko都对此有所定义:

发生在两个或多个活跃主体之间的循环过程,各方在此过程中交替地倾听、思考和发言,形成某种形式的对话(conversation)

——《Chris Crawford on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 2nd Edition》

所谓交互设计,是指在人与产品、服务或系统之间创建一系列对话(dialogue)

——《houghts on Interaction Design, Second Edition》

时序图重点强调了“行为”的发生与互动,使整体目标达成。一系列有边界的行为活动合集,就组成一个完成的、有意义的“用例”。

让我们再次回到开头的“用例”上来,并将该用例系统化。

用例:

  • sys_运营人员→获取用户信息;
  • sys_客户人员→试用软件;
  • sys_客户人员→授权软件。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除确保能服务于运营人员、客户外的核心逻辑能达成外,为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我们需要从诸多体验维度考虑各个系统行为。

“体验因子”将作为系统行为的一部分目标,使整个交互活动更易于理解和顺畅。可直接借鉴一些通用的体验因子来评估,对于不同形态、业务的产品,体验因子有所偏重,诸如工具类产品对“操作便捷度”、“工具易学性”、“工具帮助引导”有较高要求。

回到注册案例上来,考虑到“易学性”和“帮助引导”两个体验因子,可以对用户“输入手机账号”的行为进行优化设计,提前或实时对手机账号进行校验,避免出错后再提示,徒增挫败感。同时提供“获取验证码”的触发入口,引导用户执行该操作,很大程度上降低系统的理解负担。

在行为设计过程中,存在颗粒度问题,复杂系统涉及到大量互动会话行为,可以有粗细地逐步细化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step6:触点行为的竞品调研

完成系统互动行为的设计后,可以开始正式的界面信息设计。“行为”的表达是极度精炼的,行为本身就是价值取向,并暗合用户的内心想法,由用例行为来驱动界面设计,才能真正做到按需设计。诸如“我感到肚子饿,第一想法是吃饭”、“早上该上班了,第一想法是走路去、打车去或坐地铁”。

在面对“输入手机号码”行为的界面设计时,除了个人创新外,也可调研市面上有哪些优秀的界面承载方式,作为一种“学习输入”,或者激发出新的创新行为。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设计,能使设计过程变得更有序,且避免遗漏。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step7:触点支线、异常、极限情况的排查

最后一步是对支线、异常、极限情况的排查,得益于时序图系统行为的可视化表达,我们可以清晰、有序地排查每一个对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或错误,诸如“验证码无法到达”、“信息返回错误”等异常,都将被有效地排查出来。

同时,还能从行为对话结构中,洞察到新的设计优化机会点,诸如“提交账号信息”环节,必然需要网络的通畅,故断网环境下需要给出明确的反馈。

如下示例:信息返回错误、异常流程高发地、页面跳转……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时序图会话的先后顺序也将直接影响到界面的表达,图示中“输入手机账号”与“填写验证码”是有先后时间顺序的,如果同时在界面中展示两个输入信息,无疑造成并列的误解(可惜市面上几乎大多数注册环节都如此,大家早已习惯)。

三、找到体验的最大撬动点

总结

所谓用例驱动体验设计,是借用例的概念来定义问题和范围,并使用UML来分析问题,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有序、系统、严谨,在应对复杂系统、多链路多角色的业务时较为有效。

用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核心的存在,一旦模糊就会出现偏差,引入无关内容,同时也会失去对用户价值的把控。

用例的获取很不容易,而精准统一的用例更难,涉及到颗粒度、抽象层次、参与者、受众等等内容。

撬动点

以用例为中心的体验设计,从业务逻辑出发,转化为系统逻辑,在构建这个过程时就持续考虑体验因素,是把控体验的有效办法,我们站在结构上思考体验,将彻底地优化系统的体验。

单纯从界面表现和框架呈现上做体验优化,上限明显,只有扎得更深,才能从结构上找到优化的“最大”杠杆点,带来体验提升,并有可能直接对研发程序设计带来指导。

而UML的建模语言是有效的辅助工具,两者的配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用例驱动设计,让你的设计更严谨!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酷家乐用户体验设计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雪涛

编辑导语:在过去,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私域观念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限制。在2022年开年,本文总结了6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帮助你打开私域的想象空间,实现更多样化的私域运营,一起来看看。


我发现,过往我们对私域的很多观念都是值得怀疑的,比如:

  • 做私域的目的,是让流量得以复用;
  • 想要做好私域,关键是要投入足够多的运营人员;
  • 社群是私域的最强形态。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你就把私域看窄了。2022年开年,为你提供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帮你打开私域的想象空间。

一、拆掉社群的墙

2021年的双11,名创优品靠“快闪群”拉了一波销量。

名创优品有一个数据中台,他们发现:在大促时,不同用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在大群里群发促销信息,会打扰到群里绝大多数人。

所以,名创优品想了一个办法:建很多个快闪群,每个快闪群只拉对产品有需求的一小波用户,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大群用户的体验,还能精准地转化用户。

就拿洗脸巾群来说,他们先在数据中台提取数据标签,把曾经购买过洗脸巾的老用户找出来,给他们再拉一个社群,在新社群里发布免单活动信息。

同时,名创优品还会把大群里活跃的KOC拉进小群充当气氛组。精准建群+免单福利+KOC助阵,名创优品只用了3个小时就聚集了一万多名用户。

名创优品的快闪群和其它社群最大的不同是:名创优品的快闪群是在服务即时的活动需求,活动结束后不会继续投入精力运营。

这种做法似乎与很多私域操盘手所说的“流量复用”的观点是相悖的。那是因为很多人拘泥于用社群圈住用户,忽略了私域真正存在的意义是构建关系。

美国户外家居品牌Outer,做私域时就跳出了“圈住用户”这个思维。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品牌,Outer 没有钱、也没有足够的人力搭建社群,更不用说搭建技术接口、给用户提供1对1服务了。

因为美国用户有定期查看邮件的习惯,他们把家具装修方案发到用户邮箱,用户被品牌理念和产品格调吸引后会主动点击链接。

把新用户吸引过来之后,如何刺激他们下单并实现裂变呢?

Outer 发现大家买了家具,都是直接摆放在自家后院,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老用户的后院。

他们发起了“邻居体验家”项目,邀请老用户把自家后院变成产品展厅,接待想要体验产品的潜在客户,大家坐在一起聊聊自己是怎么和品牌结缘的、买沙发后和家人经历了什么故事、甚至是鸟屎落在沙发上要怎么打理等等。

【梁将军】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 Outer “邻居体验家”展厅页面

疫情期间,Outer 把“邻居体验家”项目搬到了线上。有位体验家的老用户在网上把后院开放给新用户,隔空给对方介绍产品。最后,这位新用户买了产品,还在生活中和老用户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这些开放自己家后院的老用户,每次接待完潜在客户,都能额外获得20-50美元不等的酬劳。事实上,在美国能够买得起5000美元家具的用户,在意的根本不是几十美元的酬劳,而是有一个恰当的理由,和自己志趣相投的邻居建立友好的关系。

相比把用户圈在一起,拆掉社群的墙、用兴趣活动吸引用户自发聚集,更能留住用户。

二、交付人情,让客户变成生态的一部分

2014年,为了解决客户投诉问题,阿那亚的村长马寅和业主们一起建立了第一个业主群。

为了保证业主体验,他招了一批颜值很能打、服务很周到的客服。如果业主提出问题,5分钟内必须给出回应,当天的事情一定要当天解决。

除了服务响应速度要快,阿那亚还鼓励工作人员和业主交朋友:有位北京的老业主是位糖尿病患者,但因为疫情出入京很困难,老业主的胰岛素运不进来,阿那亚的客服就亲自帮老业主把胰岛素从北京带到北戴河,解决了业主的燃眉之急。

还有位小业主即将毕业,找实习单位时很迷茫,阿那亚的客服会发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帮小业主联系实习单位。

阿那亚的私域逻辑是:不是交付服务,而是交付人情。

阿那亚还鼓励价值观趋同、兴趣相投的业主们自主建立兴趣社群,面对面交流。

热爱戏剧的业主共同组建了戏剧社,他们聚在一起讨论诗歌,体验戏剧表演的魅力。后来,戏剧社的群友共同创办了阿那亚戏剧节,每年都会迎来几十场戏剧演出。

阿那亚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甚至把新作《伤心咖啡馆之歌》都带到阿那亚做首演。通过戏剧节,阿那亚把将近240位素人推上了北京一线话剧舞台。

【梁将军】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 《伤心咖啡馆之歌》表演画面

现如今,阿那亚业主已经搭建了戏剧、美食、建筑、运动等上百个社群,这些社群衍生出阿那亚电子音乐节、单向街书店文学节等一大批文化活动。

在阿那亚,每年会举办一千多场活动,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业主自己对接的。这些文化活动,吸引大批游客从全国各地涌向阿那亚,驱动阿那亚进入商业正循环。

可以说,阿那亚的商业生态是围绕私域社群逐渐搭建起来的。在阿那亚的商业形态中,客户不只是客户,他们是阿那亚生态的一部分,和阿那亚共同享受商业红利。

私域不是榨取客户价值,而是释放客户的价值。

三、私域不是比拼技术和运营,而是内容

我们将意咨询是和赞意合资成立的公司,赞意旗下有个子公司叫赞意增长。前几天,我和赞意增长CEO曾波聊天。他告诉我,现在玩私域已经不是比拼技术和运营的时代了,拼的都是内容。

过去,说到私域裂变拉新,我们立马就能想起来红包。企业设置一个红包金额,你得邀请十几个好友注册账号,才能得到这个小红包。门槛又高,又伤害自己的朋友圈。

去年,赞意增长给安慕希做用户拉新,用的就不是这个套路。

安慕希有一款叫“蓝胖纸”的酸奶,赞意增长把酸奶的三种颜色跟红绿灯结合起来,和一位做过交警的B站UP主谭乔合作,设计了一款“谭sir同款”摘果小游戏。这个游戏跟我们小时候玩的打地鼠很像,只要你的速度超过系统,就有可能获得新产品的优惠券。

有了这个游戏,很多谭sir的粉丝心甘情愿被导流到私域上来,成为品牌的新用户,每个人都自发地玩了将近3次游戏。

当时客户还在跟跑男合作,所以赞意增长围绕跑男,开发了一款裂变小游戏。

在游戏里,用户要和跑男团进行拔河PK,如果对方有2个人,你想要赢过他们,就要邀请超过2位好友参与进来。

用内容链接用户,没有红包和奖励,用户也能自动加入你。

如果一个普通企业想获得目标用户画像,你猜他们会怎么做?

以前,很多企业会邀请一批用户,填写企业的问卷,填完之后,企业可能会给你送几件自家产品,或者包一个红包。后来,大家从数据银行,抓取用户的消费行为,通过数据库描绘用户画像。

其实,这道题还有一个解法:靠内容获取兴趣标签。

赞意增长发现大家都很喜欢《跑男》里撕标签游戏,所以设计了一款贴标签小游戏。用户邀请好友进入游戏,可以互相贴标签,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朋友是个吃货,那就给他贴一个“吃货”标签,如果他很内卷,那就给他贴个“斜杠青年”标签。

这些兴趣标签数据,最终都会进入客户的数据库,辅助他们完成用户画像。在后续的私域运营中,他们可以依据用户的兴趣标签,策划内容活动。

比如在有吃货标签的用户群中,策划和试吃有关的内容;在斜杠青年多的社群中,发送补充精神能量的小贴士等等。

相比于用问卷和用大数据捕捉用户标签,用内容创意辅助完成用户画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接下来,将意和赞意增长会尝试把「故事链」方法论跟私域结合起来,寻找更多用故事化内容经营私域的方法。

四、关键不是怎么“去运营”,而是怎么“去运营化”

做私域总归绕不过社群,但我发现,很多人被社群话术模板洗脑了:用户入群有欢迎语、每天下午会有下午茶问候、促销节点还有特定的提醒话术。

建立了话术模板之后,一大波企业的运营群是这样的:

【梁将军】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某个食品品牌,甚至制定了严密的运营计划:周一、三、五KOC种草、周二通过科普知识输出价值、周四推出限时秒杀活动、周五提出话题,和群内成员一起互动。

模板化运营下,每个文字都是编辑仔细雕琢之后发出来的,很少出错。不同的小编运营这个群,用户都不会觉得有太大差异。

模板化运营最大的弊病是人情味丢失,大家看消息就像看资讯,很难对品牌产生真感情。

相比之下,日食记的对话方式套路感就少了许多:

【梁将军】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日食记跟用户对话的语气很真实,即使知道对方是官方运营,那也是有人情味的运营。

前几年,我认识了W公司的创始人李三水老师,他把我拉进他们公司的社群——“野狗舱”,这个社群都是W公司的“伙伴”,大家每天都在一起讨论最近有什么好听的音乐、自己喜欢的画作、哪部广告片又出圈了。更夸张的是,有位粉丝活跃得像水军一样,经常给群里的小伙伴们讲《易经》。

有意思的是:这个社群基本上没人专门运营它,完全是用户自发地聊天。一家广告公司,正常做的是2B生意,凭什么能聚集一个2C的社群呢?

我觉得得益于W公司的价值观。比如“不做创意人,只做创造者”、比如他们口中的“野狗精神”,这些锐利的价值观,很是吸引年青一代,让他们彼此产生认同。

私域运营的关键不是怎么“去运营”,而是怎么“去运营化”。

“去运营化”最基本的操作是:摆脱模板套话,交流语态重新回归人与人的交流状态。

另外一个和“野狗舱”氛围很相像的,是公众号毒眸的社群。他们的主理人眸爷也是常年在群里潜水,但不管群主在不在,群里的粉丝每天都很活跃。

跟“野狗舱”不同的是,毒眸社群的粉丝讨论的内容会比较聚焦一些,都是最近哪部电影又火了、哪部电影制作班底不行。这个元旦假期,大家都在群里讨论“《穿过寒冬拥抱你》可以去看吗?”、“要不要看《爱情神话》”等等话题。

毒眸是一个专注电影或电视剧分析的公众号,粉丝都是因为对娱乐内容拥有强烈的兴趣,才聚集到社群里的。而W公司的社群,粉丝们是因为受到W公司价值观的影响,自愿聚集的。

“去运营化”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设置合理的价值导向,能够感召用户、自发地交流。

五、私域流量变“私域经济”

前几年,日食记上线了一档美食节目《深夜一碗面》,这档节目其实是为了推广他们的自营产品手延素面,做了几期之后,他们发现用户很少关注面,都在问“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葱油酱?”。

日食记的团队想,既然用户需求这么高,不如自己生产产品满足他们。于是,他们跑流水线、跑供应链,花了半年时间研发出葱油酱,产品一上线就火了。

【梁将军】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这款葱油酱,正式帮日食记打开做私域的格局:将私域流量做成私域经济。

跟传统生意模式不同,日食记的私域生意是C2B模式,即用户驱动生产。

他们研发产品不是拍拍脑袋决定的,而是从内容中洞察消费者需求,拿着需求联系供应链,以客户需求为引擎,倒逼工厂“柔性化生产”。

去年11月,名创优品的草莓熊玩偶成为爆品,采用的也是日食记同款模式。

名创优品在做新品策划时,先在私域调研过消费者需求,根据需求安排买手做样品。然后将样品拿给微信群里的用户投票,用户投票投出来的产品,才会在小程序进行新品预售。预售结束,名创优品才会拿着订单,找工厂大批量做产品。

产品正式上线后,他们还会在社群和直播间进行产品试卖,根据用户实时反馈,再次进行产品升级。比如用户希望有更大的、能够搂在怀里的草莓熊,他们就根据需求,开发出PLUS版本。

私域流量变“私域经济”,不是卖更多的货品给用户,而是和用户共创产品、共创品牌。

六、私域的终极形态:从社群到社区

2005年,乐高发起「乐高大使」计划,从全球30多个成人玩家团体中挑选出20名大使,每个大使背后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社群,乐高只需要对这些社群进行官方认证,形成专属RLUG(Recognized LEGO User Group),就能激发玩家对品牌疯狂的爱护。

围绕认证社群,乐高推出了乐高大使平台LAN(Lego Ambassador Network),玩家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看到所有认证社群的简介,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和品牌方交流对产品的看法。

乐高通过链接超能力「玩家」,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社区生态。

2014年,乐高搭建专属线上社区——LEGO Ideas,在这个平台上,大家DIY自己对乐高未来的想象,进行创意提案。如果有讨论热烈的创意,乐高就会把它们研发成产品,并推向市场。像NASA的土星5号火箭套装、美剧《老友记》的Central Perk玩具套装都是用户提议创造的产品。

2020年,乐高还和内容制作平台Tongal合作,建立LEGO World Builder(乐高世界建筑师)平台,鼓励创作者们和乐高相互合作,一起孵化新创意。任何18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加入社区,创作自己的故事,也可以与其它作家、动画师一起进行内容创作。

【梁将军】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表面上,乐高耗费巨大物力财力,为玩家们搭建了很多个交流空间。实际上,社区是个无限游戏平台,也是乐高的创意银行,只要社区存在,乐高就能一直获得收益。

这就是私域的终极形态:从社群到社区。

得到搭建了自己的知识社区,而不是知识社群,你猜为什么?

假如吴伯凡老师在得到授课,但他不是看完你的留言后跟你交流,而是在社群里和你即时交流。上完《认知方法论》,他就在群里@你,让你回答一下“认知的「微创伤」是什么?”

你会不会突然有一种被老师提问的紧张感?我猜你应该会紧张的。

这就是社区和社群最大的区别:

社群是一个相对狭小和封闭的空间,为即时交流而存在,人们在社群中社交压力更大;社区是个相对自由的平台,用户在社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要聚集,社交压力相对小一些。

社群为交换信息存在,和商业目的是对立的。社区是一个包容性平台,用户接受生意信息更容易。

社区的自由度和包容性,让它成为容纳生意信息的最优选择。

回顾一下,我们共同消化了六个“反共识”的私域经营思路:

  1. 拆掉社群的墙;
  2. 交付人情,让客户变成生态的一部分;
  3. 私域不是比拼技术和运营,而是内容;
  4. 关键不是怎么“去运营”,而是怎么“去运营化”;
  5. 私域流量变“私域经济”;
  6. 私域的终极形态:从社群到社区。

七、结语

企业运营私域的方式不断在进化,但大家做私域的焦点一直模糊的,放不下对场域的执念、摆脱不了对工具的依赖,却唯独忽略了一点:对用户关系的打磨,才是私域的底层逻辑。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梁将军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PAG揭秘篇|高效动画解决方案

雪涛

在终端APP中,动画非常常见,它可以辅助视觉制造焦点,同时也可以让用户交互更加顺滑,但动画的实现却是设计师和研发群体的一个痛点。如何辅助设计师设计高性能炫酷的动画、如何将设计师设计的动画准确无误的还原到终端APP上是业界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图1 传统动画实现流程图


当前最好的动画设计软件是Adobe After Effects(简称AE),从AE动画制作到终端APP呈现,传统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有三大痛点:实现成本高、沟通成本高和性能难以保证。


近几年,业界诞生了像Lottie、SVGA这样的动画工作流解决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存在AE支持能力有限、动画性能难以保证、配套工具支持有限的问题。


1 :PAG解决的问题

——————————

PAG(Portable Animated Graphics)是腾讯PCG发布器中台自主研发的一套完整的动画工作流解决方案,助力于将AE动画方便快捷的应用于各平台终端。PAG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设计师在AE上设计出动画后,可以通过导出插件导出pag文件,同时PAG提供了桌面端预览工具,支持实时预览效果,在确认效果后,通过运行配置上线,各平台终端可以通过PAG SDK加载渲染pag动画。


图2 PAG动画工作流流程图



与Lottie、SVGA相比,PAG增加支持了服务端。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PAG动画方案在导出动画文件大小、AE特性支持和可编辑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图3 PAG和Lottie对比图


2: PAG支持的AE特性能力

——————————

2.1 矢量特性能力的支持

和Lottie、SVGA实现不同的是,PAG不依赖平台端渲染接口,可以实现各平台的渲染一致性。PAG与Lottie、SVGA的矢量能力支持如附表1《AE特性能力支持》所示。


2.2 BMP预合成--全AE特性支持

无论是PAG还是Lottie、SVGA,所支持的AE特性仅仅是AE众多特性中的很少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师的创造力。针对这个问题,PAG新增了BMP预合成的导出方式,支持导出所有AE特性,适用于不可编辑的场景。其原理如图4所示,在合成的层面将渲染结果截取成图片,然后进行视频编码。

图 4 BMP预合成原理图



针对视频不支持透明通道而动画需要包含透明通道的问题,在编码的层面扩展了透明通道的支持,如图5所示。


图6 PAG矢量和BMP预合成混合导出




3: PAG导出插件

——————————

3.1 不支持AE特性提示

针对导出动画和AE设计动画存在偏差的问题,PAG导出插件增加了使用了不支持AE特性提醒功能,如下图7所示。

图7 PAG导出面板


在预览界面,同样有不支持特性的提示,如图8所示。

图8 PAG导出面板预览窗口


在使用AE设计动画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方便快捷的提前查看使用了那些不支持直接导出的AE特性,换种实现方式或者导出成BMP预合成,有效的解决了设计动画和导出动画存在偏差的问题。


3.2 BMP预合成一键设置

在AE动画设计的过程中,PAG导出面板提供了一键设置BMP预合成的方法,如下图9所示。需要提示的是,一旦设置了BMP预合成,该合成中的文本和图片将不能再被用户编辑。


图9 BMP 预合成设置


由于BMP预合成可能会影响到可替换图片的数量,PAG同时会实时更新可替换图片的数量给设计以提示。


3.3 图片填充模式设置

在用pag设置的素材中,经常会遇到用户填充的图片与默认占位图尺寸不一致的情况,在导出面板中PAG增加图片填充的四个规则,如图10所示:


图10 可替换图片填充设置



其中:


不缩放:画面不缩放,从左上角位置开始裁剪


黑边:在保持高宽比的情况下缩放到设备的可用屏幕大小,图像不发生变形,如果图片尺寸和填充区域比例不一致,会出现黑边,为默认填充模式


拉伸:不保持宽高比填充,会发生失变形


裁剪:在保持高宽比的情况下缩放到完全填满可用的屏幕大小


具体效果如图11所示。


图11 图片填充效果图


4桌面预览工具PAGViewer

——————————

4.1 效果预览

PAGViewer支持桌面端预览PAG文件动画效果,如下图所示。支持查看动画文件中包含有多少个可编辑文本和可编辑图片,且支持设计师本地填充素材,实时预览填充效果,无需等待上线后才能确认真实效果。图片占位图支持填充图片或视频,如果PAG文件内置了音频文件,支持播放音频效果。具体效果如图12所示。

图12 PAG效果预览



4.2 性能检测

在pag动画实际使用的过程中,PAG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设计师辛辛苦苦设计的动画在终端上性能表现不佳,需要进行返工优化,同样的问题在使用Lottie方案时候也会存在。


除了效果预览,PAGViewer还增加了性能展示面板,可以很方便的看到pag动画的基本信息,如时长、帧率、尺寸、bmp预合成的数量,图层总数等,还有量化的性能指标,定量的评估pag文件的性能,如图13所示,方便设计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而不需要等到上线前才会暴露性能问题。具体效果如图13所示。


图13 PAG性能展示面板




5: PAG的应用场景

目前PAG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腾讯公司内外几十款产品中,涵盖了众多的国民级应用。



总结下来,PAG目前主要使用在以下几大场景:


5.1 UI动画

图15 UI动画场景


设计师设计出动画文件后,研发只需要替换预设的文本内容即可,并且文件体积非常小。


5.2 贴纸动画

图16 贴纸动画场景


5.3 照片/视频模板

图17 照片/视频模板场景


PAG支持将内置的图片作为占位图替换,并保留所有动画效果。因此可以将整个PAG动画设计成一个模板,把预设的占位图替换成用户选取的照片,自动套用效果生成视频。全程可以让设计师自由批量生产模板,无需研发介入。


仍然基于图片替换原理,PAG也支持将占位图替换为视频,实现视频模板功能。



5.4 智能剪辑

图18 智能剪辑场景


智能剪辑是围绕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生成定制化的模板,模板本身是不固定的,可以从多个PAG文件组合而成,类似活字印刷。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构建自己的特效组件库,然后对接AI的识别能力,根据一定规则组合得到无限数量的模板效果,可以做到一键出片。这块目前的典型应用场景是王者荣耀的周战报功能,随机生成游戏高光时刻视频。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腾讯ISUX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通过品牌符号打造差异化产品?

雪涛

互联网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与品牌调性,是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去面对的挑战。


前言

最近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同类竞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在思考如何做出符合自己产品品牌调性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运用品牌符号能很好的与竞品公司在设计上拉开差异化,提高品牌的辨识度。
因此对品牌符号进行了的分析学习运用,一方面是对自己学习的总结,另一方面是分享给大家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品牌符号?

品牌符号是区别产品或服务的基本手段,通过视觉、声音、语言、颜色等各种各样的符号,与消费者从精神层面上沟通,这些识别元素形成一个有机结构,对用户施加影响。它是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础,成功的品牌符号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对于企业而言是最节省沟通成本的做法。


品牌符号的作用?

在当前互联网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与自身品牌调性,使产品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设计师需要去面对的挑战。
合理的运用品牌符号能够帮助设计师打造产品的品牌感和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在品牌与用户的互动中发挥作用。帮助用户简化对品牌的判断;降低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成本,增加用户信任感。




品牌符号有哪些类型?

说起品牌符号,大家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认为是logo设计,其实logo只是品牌符号定义中的一小部分。
品牌符号还包括但不限于:颜色/图形符号/声音/slogan/IP形象等,包括可见的、不可见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符号。


品牌符号的种类很多,本篇文章重点来讲讲品牌图形符号是如何运用在产品中的。




如何提炼品牌符号?

品牌符号通常从 logo 本身提取,根据品牌关键词,或公司愿景与业务诉求,赋予提取的品牌图形含义,并在公司各个方向设计中进行延伸应用。


比如:马蜂窝从 logo 中提取了一个代表微笑的弧度,传递友好、温暖的品牌形象、蚂蚁财富logo中提取的自由角、网易考拉海购从logo中提取圆形代表美好世界的含义等等


再比如,可口可乐的包装,一个比较重要的品牌符号就是红色背景之下的白色飘带,即使包装上没有名字,很多人也能通过这两种搭配识别出可口可乐这个品牌。
线条符号在设计上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即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且易记、易传播,让消费者牢牢地烙印在心智中。



如果品牌处于创立初期,可以根据产品定位与业务背景,与业务方讨论定出核心关键词,建立情绪板,提取出符合品牌调性的:图形、颜色、字体、质感、构成,再提炼出符合产品调性的品牌LOGO,从中提取品牌符号,此处相关内容太多,不展开细说,简要概括一下。


品牌符号运用的设计手法:

通过提取品牌图形元素,再运用点线底纹、分形、抽象几何等设计手法形成品牌纹理,在 UI 设计或者运营推广设计方面都能有很好的运用。




品牌符号的运用场景?

品牌符号的运用场景可以包含平台设计的各个方向,如:线上/线下辅助/插画/品牌周边/运营活动 等等,在越多的地方合理融入品牌符号,越多的在用户面前展示品牌符号,就越能向用户传达品牌理念,使品牌深入人心。


以网易考拉海购在品牌图形符号的运用场景为例:


品牌符号在图标设计的运用


品牌符号在产品底纹的运用

点线底纹的设计手法,形成品牌纹理,运用在产品中,使整体页面更加高级,品牌感更加强烈。




品牌符号在线下广告牌等延展


品牌符号在VI中的应用


品牌符号在动效的运用

除了静态的图形设计,动效也是品牌基因延续的关键要素。一个好的动效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足够有效的品牌形象,更高的品牌识别度,让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动态图形比静态的图像更容易为用户所理解,也更容易被记住,同用户更好地建立情感联系。延续品牌基因。


启屏页



loading状态


图片来源:www.plus-ex


品牌符号可以运用在产品的方方面面上,以上的案例只是图形符号的一部分使用案例,还有对外运营推广的海报、banner等,也可以反复运用品牌符号,加深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



总结

在当前互联网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去思考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与自身品牌调性,而不是盲目的跟随所谓的趋势,趋势是一直在变化的,只有符合自己品牌定位的设计语言,使产品在设计上能够脱颖而出。互联网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与品牌调性,是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去面对的挑战。


前言

最近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同类竞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在思考如何做出符合自己产品品牌调性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运用品牌符号能很好的与竞品公司在设计上拉开差异化,提高品牌的辨识度。
因此对品牌符号进行了的分析学习运用,一方面是对自己学习的总结,另一方面是分享给大家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品牌符号?

品牌符号是区别产品或服务的基本手段,通过视觉、声音、语言、颜色等各种各样的符号,与消费者从精神层面上沟通,这些识别元素形成一个有机结构,对用户施加影响。它是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础,成功的品牌符号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对于企业而言是最节省沟通成本的做法。


品牌符号的作用?

在当前互联网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与自身品牌调性,使产品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设计师需要去面对的挑战。
合理的运用品牌符号能够帮助设计师打造产品的品牌感和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在品牌与用户的互动中发挥作用。帮助用户简化对品牌的判断;降低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成本,增加用户信任感。




品牌符号有哪些类型?

说起品牌符号,大家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认为是logo设计,其实logo只是品牌符号定义中的一小部分。
品牌符号还包括但不限于:颜色/图形符号/声音/slogan/IP形象等,包括可见的、不可见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符号。


品牌符号的种类很多,本篇文章重点来讲讲品牌图形符号是如何运用在产品中的。




如何提炼品牌符号?

品牌符号通常从 logo 本身提取,根据品牌关键词,或公司愿景与业务诉求,赋予提取的品牌图形含义,并在公司各个方向设计中进行延伸应用。


比如:马蜂窝从 logo 中提取了一个代表微笑的弧度,传递友好、温暖的品牌形象、蚂蚁财富logo中提取的自由角、网易考拉海购从logo中提取圆形代表美好世界的含义等等


再比如,可口可乐的包装,一个比较重要的品牌符号就是红色背景之下的白色飘带,即使包装上没有名字,很多人也能通过这两种搭配识别出可口可乐这个品牌。
线条符号在设计上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即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且易记、易传播,让消费者牢牢地烙印在心智中。



如果品牌处于创立初期,可以根据产品定位与业务背景,与业务方讨论定出核心关键词,建立情绪板,提取出符合品牌调性的:图形、颜色、字体、质感、构成,再提炼出符合产品调性的品牌LOGO,从中提取品牌符号,此处相关内容太多,不展开细说,简要概括一下。


品牌符号运用的设计手法:

通过提取品牌图形元素,再运用点线底纹、分形、抽象几何等设计手法形成品牌纹理,在 UI 设计或者运营推广设计方面都能有很好的运用。




品牌符号的运用场景?

品牌符号的运用场景可以包含平台设计的各个方向,如:线上/线下辅助/插画/品牌周边/运营活动 等等,在越多的地方合理融入品牌符号,越多的在用户面前展示品牌符号,就越能向用户传达品牌理念,使品牌深入人心。


以网易考拉海购在品牌图形符号的运用场景为例:


品牌符号在图标设计的运用


品牌符号在产品底纹的运用

点线底纹的设计手法,形成品牌纹理,运用在产品中,使整体页面更加高级,品牌感更加强烈。




品牌符号在线下广告牌等延展


品牌符号在VI中的应用


品牌符号在动效的运用

除了静态的图形设计,动效也是品牌基因延续的关键要素。一个好的动效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足够有效的品牌形象,更高的品牌识别度,让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动态图形比静态的图像更容易为用户所理解,也更容易被记住,同用户更好地建立情感联系。延续品牌基因。


启屏页



loading状态


图片来源:www.plus-ex


品牌符号可以运用在产品的方方面面上,以上的案例只是图形符号的一部分使用案例,还有对外运营推广的海报、banner等,也可以反复运用品牌符号,加深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



总结

在当前互联网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去思考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与自身品牌调性,而不是盲目的跟随所谓的趋势,趋势是一直在变化的,只有符合自己品牌定位的设计语言,使产品在设计上能够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船长的成长日记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