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何深色模式看起来不自然?

分享达人

在过去的几年中,深色模式一直是用户最期待的一个功能。你可以自由切换你喜欢的模式来适应当前的场景,iOS和Android也都在2019年布局了系统级的深色模式,深色模式可获得出色的视觉体验,尤其是在弱光环境中……有助于你专注地开展工作,因为内容会较为显眼,而颜色加深的控制项和窗口则会隐入背景之中。但真是这样吗,或者只是一种实际上弊大于利的操作? 


文章内容:


1、什么是深色模式

2、从可用性角度看深色模式

3、为什么深色模式看起来不自然

4、从设计角度看深色模式

5、结论


什么是深色模式?


虽然各种软件界面的色调和颜色会有所不同,但是对深色模式的处理方式都是在深色背景上显示明亮文本和界面元素的配色方案。相比之下,在浅色背景上显示深色文本和界面元素的配色方案,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浅色模式。


而事实上,深色模式比浅色模式早了几十年。在其最初的阶段,深色模式并不是一种有意的解决方案,而仅仅是当时计算显示设备是阴极射线管(CRT),且只能显示单色的显示,屏幕看上去就是黑的,黑底白字或者黑底绿字就是计算机行业的早期状态。直到1980年代彩色显示器发明后,微软视窗系统上线之后,黑底显示才退出主流。苹果在1984年推出“麦金塔”个人电脑,第一次发布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由此开启了计算机屏幕白底显示的主流之路。


           

          

 ibm 5151单色监视器


浅色模式出现的确切时间很难确定,但可以追溯到施乐Parc图形用户界面,它也极大地影响了早期苹果的“麦金塔”和其他操作系统,该界面使用了以白色背景为主的深色文本和界面元素。它与显示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图形用户界面的出现密切相关。这种能够显示色彩的且更先进的RGB CRT显示器拉开了浅色模式的序幕。


                      

1973年的施乐Alto是最早使用轻型接口模式的计算机之一


从可用性角度看深色模式


深色模式的实用性有多少,每个人看法也不一样。尽管深色模式的界面可能不像浅色模式那样观感清晰,但深色模式的界面却具有一定的魅力,可以让你联想到新颖,高端,精致,神秘,力量,奢华这些词。但是,黑色也是一种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一个颜色,并且在过度使用时很容易使人无法承受。


2019年9月,苹果公司上线深色模式(Dark Model)时,在官网上如是宣传道。从iPhone到Mac,当库克决定在苹果公司几乎所有产品上线深色模式、甚至要求所有在AppStore上架的应用都必须兼容深色模式时,安卓阵营的谷歌、华为、三星等头部公司也纷纷在其最新手机中推出了深色模式,相应地从WhatsApp到微信等全球主流的应用也都推出了深色模式。



            


但是,想要获得良好的深色模式是相对比较难的。一方面,深色模式迫使放大瞳孔来捕获必要的视觉信息,从而导致整体清晰度的降低。而同时界面中高亮的部分又迫使我们的瞳孔缩小去适应亮度,以便提高清晰度。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文本在你的眼睛中通常会显得更清晰的原因。


             

扩大的瞳孔让光线更多,但感觉到的锐度受到损害



行业对深色模式追逐的群羊效应,也进一步加剧、放大了一个见解:深色模式对眼睛更友好更健康!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对于一些有散光的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深色模式对他们的眼睛来说更糟糕,深色模式比浅色模式更友好更健康的科学仍有待讨论。斯坦福·拜尔斯眼科研究所的眼科专家对此表示:“鉴于文献中的数据,我认为深色模式对眼睛没有任何的友好和健康。” 这种深色模式对眼睛疲劳和潜在的眼睛健康的影响时,使用时间可能比设备的亮度或亮度更重要。


根据美国验光协会的说法称,大多数人的眼睛在某种程度上都患有散光,但通常不会引起注意。据美国眼科学院统计,每三个美国人中就一个存在散光的情况,1.5亿美国人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香港理工大学针对2700多人的临床检测发现,在21岁的30岁的香港人中,近40%以上患有100度以上散光。


一起看下面的说明性图像。即使你有完美的视觉,你也很可能在黑色背景上看到白色文字周围的光晕。



            

浅色模式与深色模式


如果增加文字并降低文字的大小,这种效果可能会更强:


             


右边的图像你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光晕,如果你有散光症状,深色模式可能会让你看屏幕更费劲。在深色模式下,虹膜打开以接收更多的光,并且瞳孔的变形在眼睛上产生了更加模糊的焦点,因此,当你在深色屏幕上看到浅色文本时,其边缘似乎渗入黑色背景,也就是所谓的“光晕效果”。虽然深色模式可能更适合夜晚等弱光环境下使用,但不一定能帮助更好地阅读,对于散光患者来说,可能还会加剧视疲劳。


当然,从实用性上讲,深色模式也有它的好处,深色模式利用OLED屏幕在纯黑的背景下不发光的特性,确实能有效的省电,让你的电子设备续航上提升很大,这也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深色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要手机续航强比啥都重要!这也可能是苹果公司决定在几乎所有产品上线深色模式的一个原因。


另外深色模式更有利于给用户营造一种沉浸体验,对于视觉娱乐应用尤为如此。当你想突出显示特定类型的内容时,深色模式会特别有用。豆瓣、数字尾巴、网易云音乐是我常用的几个软件,它们都已经适配了深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的目光会更加注意到电影的海报、数码产品和充满活力的音乐专辑上。



             

豆瓣、数字尾巴、网易云音乐的深色模式


为什么深色模式看起来不自然


一是由于我们人脑的组织结构造成的,从多年来的多项科学研究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从物种进化来看,人类99%的时间都是在白天中活动,人脑更倾向于在浅的背景上显示深色的图像。所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浅色的背景都可以让你更快地专注于显示的元素,而深色的背景则使其难以辨别文字和视觉界面元素,从而影响你的阅读效果并最终使你的眼睛疲劳。 其实从世界各地多个洞穴中发现的史前壁画也能说明为什么我们倾向于喜欢浅色模式。



            

追逐猎物的狮子,法国Chauvet Cave,约公元前30,000-28,000


德国帕绍大学曾经做过一次测试。在该研究要求参与者阅读屏幕上的正极性(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文本)或负极性(黑色背景上的白色文本)的文本。随后,参与测试的人员会执行基本的校对任务,例如查找拼写或语法错误。研究人员还测量了每种模式下参与者的阅读速度。结果是所有参与者在正极性条件下的表现都会更好,他们检查出更多的错误以及阅读的速度更快。


                       

可读性差异


另一个学习发现正极性对于在显示器上读取小文本特别有利。人脑具有更快的可读性,更喜欢在光线背景下显示的深色文本和物体。


二是由于含有大量蓝光的光源会使我们眼睛不舒服,当我们谈论屏幕对眼睛的潜在破坏性影响时,我们通常是在谈论“蓝光”,这是由短、高能量波长构成的光谱的一部分。研究发现蓝光可能是导致眼睛疲劳的一个因素,但指出长时间不眨眼的干眼也是导致眼睛疲劳的一个更严重的原因,当然也有是因为字体太小,以及散光这样的原因。


当我们身处暗室或是在黄昏或夜晚时,眼睛会切换成不同的视觉模式;在弱光环境下,人眼会从对绿色敏感变成对高能量蓝光敏感,这代表我们在大量的接收蓝光,因此对刺眼强光的敏感度会增强。这类情形对驾驶人而言并不陌生,当他们被来车车头灯的强光照射时,特别是使用现代化氙气灯或LED头灯的车辆,可能会暂时丧失视力。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显示屏,不仅改变了我们所接触的光谱,也使我们的视觉行为发生转变。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现在用于“近距离”视物的时间比以往多得多,这通常是因为背景亮度太暗所致。


在德国光学公司蔡司官方网站上,对于蓝光也作一分为二的评价:“好处是当外界环境变亮也就是蓝光较多时,身体便释放出血清素—它是其中一种快乐荷尔蒙以及皮质醇—这是一种压力荷尔蒙。这两种荷尔蒙能让我们保持清醒,富有活力,同时也应用于冬季抑郁和失眠的治疗中。但过多的紫外光和蓝紫光可能会对肉眼造成损伤,除了可能导致令人难受的结膜和角膜发炎,也可能会破坏眼睛的晶状体(例如白内障),尤其是伤害我们的视网膜(黄斑病变)。”


从设计角度看深色模式


在WWDC 2019大会上,苹果宣布了iOS13的深色模式功能,在令人兴奋之余,作为设计师和开发人员,我们应该考虑的该如何去实现它。苹果和安卓已经发布了为应用程序设计深色模式的设计指南。当然,没有硬性规定要求遵循他们提供的设计指南,这些只是指导原则。


             

由于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的原因,投影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在浅色模式下还好,但这不太适用于深色模式,因为深色背景上的黑色阴影在视觉上不容易察觉,为此安卓还提供了在深色模式下不同层级的卡片与投影上的参考。


            

根据设计文档来看,iOS背景为纯黑色,色值为#000000,Google 则更喜欢深灰色,色值为#121212。


            

通过提供的设计指南,我们可以轻易上手来设计和开发我们的软件,但要注意的是深色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与浅色模式颜色对调,必须为所有的元素进行单独配色。


            

浅色模式下的白色不会在深色模式下转换成纯黑色


这样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软件并没有全部去适配新的深色模式,一方面使用场景决定的,另一方面就是深色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换个换个颜色就行,很多元素需要重新设计和开发。


结论:该选择哪种模式


在去年的 WWDC 大会上,苹果人机交互团队的设计师曾对 macOS 的深色模式使用场景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他指出,只有阅读浏览或是内容创作型 App 才需要长期启用深色模式,比如文字或代码编辑。它们会借助黑底白字的高对比度特性来让用户视线保持集中,其它大部分软件对于深色模式的需求反而并不强烈。


或则你可以通过使用场景去选择,在明亮的环境中使用浅色模式,在昏暗的环境中使用深色模式。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真正帮助你避免眼睛疲劳的是不要整天盯着屏幕,而不是纠结到底用深色还是浅色模式。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罗小盒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延迟增强——视频信息流广告的提转秘诀

分享达人

伴随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内容消费形态向短视频视听语言转变,视频信息流广告的时代已经来临。如何通过设计提升转化,是视频信息流广告所面临的挑战。


为了提升广告转化效果,我们结合实际项目,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思考,梳理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视频信息流广告的转化组件呈现原则,我们将其命名为“延迟增强”。涵盖了沉浸式竖视频流、图文混合信息流、横视频列表流等各类常见信息流场景。


///

延迟增强是什么?


视频信息流广告有三要素:内容、框架、转化组件。其中广告内容来源于广告主投放的物料,基础框架需对齐宿主保持一致性,所以仅有承载转化信息和行为的转化组件,是可设计部分。 


“延迟增强”就是针对“转化组件”的一种伴随视频内容分阶段/渐进式的呈现方式。它由消费者决策时的理想心理动线,结合广告行为推导得出,并经过实验验证了其对于转化提升的有效性。


“延迟增强”包括两个阶段:1.广告展现初始阶段,延迟展现广告意图,通过内容吸引潜在用户;2.广告内容逐步呈现阶段,转化组件渐进式增强,辅以增益信息,不断强化,引导转化行为。


它指导了转化组件从“呈现”到“增强”的全流程,从时机(出现&增强时机)/引导(动效&互动引导)/前置(信息&转化前置)三个部分,帮助提升广告转化效果



///

时机-延迟增强如何呈现?


转化组件的呈现时机包含“何时展现”与“何时增强”两个部分,前者帮助增加广告接收率,后者提升广告转化率。


01/ 出现时机:

延迟展现广告意图,可以提升广告卖点的展现机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受众被动卷入爆炸式增长的资讯信息体中,广告借助这一媒介迅速发展,但也因为部分商业广告的过度宣传与其降低用户信息获取便捷性的本质,不可避免的使受众产生了心理上的逆反与抵触情绪,从源头拒绝了广告信息。

 

所以对广告来说,在广告展现初始,延迟展现广告意图,融入内容,可以缓解受众的抵触情绪,提升广告卖点的展现机率



02/ 增强时机:

通过用户行为和视频特征动态决定增强时机,可以有效提升转化


对广告来说,搭配广告内容进行增强,通过内容积累购买欲/信任感,然后通过阶段性的增强来提示操作,对比一成不变能起到更好的转化效果。


我们首先尝试了程序化的增强时机,在不增加技术成本的前提下,根据历史经验,面向不同的广告均采用固定时段的阶段性增强


但不同的广告物料内容不同,不同的用户偏好也不同,固定的增强时机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所有广告需求。所以在技术能力可以承载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动态时机策略,通过用户行为和视频特征动态决定增强时机,在程序化增强时机之后,再次实现了转化提升


undefined


///

引导-延迟增强如何引导转化行为?


转化组件如何引导转化,则可分为基础的视觉引导与进阶的互动引导,前者帮助抢夺视觉注意力,后者则能够在互动体验中植入部分帮助决策的“小心思”。

 

01/ 视觉引导:

适当增加视觉吸引点,可以有效引导点击

 

延迟增强需要通过阶段性的增强来提示操作,而如何增强能有效吸引注意则需要琢磨,已有实验表明转化按钮增加扫光动效与智能取色,能有效吸引注意,引导点击,对转化提升有良好效果



02/ 互动引导:

让用户主动选择,可以增加广告曝光,辅助转化决策

 

互联网产品设计对于用户交互体验的追求越发极致,如影视行业走向可交互网剧,本质上是从用户接收转变为用户主动参与,用户本身对于获得优质体验的意识逐渐觉醒。商业化产品也需要紧跟“体验”与“互动”,将广告变为互动体验或具备使用价值的信息,让用户从被动浏览到主动参与,掌握对广告的选择权

 

以互动投票为例,我们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观点表达,以投票选择的形式诱发群体性选择,引起好奇心与同侪压力

 

若用户选择符合群体选择,则带来群体性背书,增强信任感;若用户选择不符合群体选择,基于从众心理,用户极有可能对群体选择产生好奇,从而浏览两种选项的内容,有效的增加了品牌曝光。


undefined


///

前置-延迟增强如何帮助转化达成?

 

转化组件的前置主要包含信息前置与转化前置,前者辅助转化决策,后者帮助便捷操作,更好更快的完成转化。


01/ 信息前置:

增加增益信息或前置落地页信息,可以辅助转化决策


购买/转化一定是需要足够的信息积累信任感才能达成的,在前卡适当的增加卖点信息能够更好的帮助用户决策。针对下载类广告可增加评分与星级,二电类广告可以增加价格信息,甚至可以前置优惠劵、图片banner等信息,均能实现转化的正向提升


undefined


02/ 转化前置:

缩短转化路径,可以帮助转化行为更便捷的达成


在信任感积累与阶段性的增强都达成的时候,在当前转化对比跳转落地页再进行转化,链路更短,用户流失概率更小。比起实验尝试,更像是延迟增强的基础能力配置。


首先,我们针对表单/咨询/电话/安卓下载都进行了转化前置,具有用户明确意向的按钮点击会直接在当前进行反馈



除了直接将操作前置外,针对不同细分场景的需求,还可以通过交互形态的优化在感官上缩短路径

 

这里以百度的视频MAX广告为例,我们针对重落地页的商家,将MAX首屏(视频页)与H5落地页的关系变拼接结构为双层结构,通过浮层面板承载落地页,延时自动弹出,强引导下方内容,激发用户上滑浏览兴趣,解决了落地页隐藏较深,转化链路过长的问题,同时增加了落地页曝光从而提升转化。



///
结语


在视频信息流领域中,延迟增强仍然可以继续深挖,作为“基础建设”承载未来更多细分场景下的互动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

 

同时延迟增强设计方法也可以横向复用于广告前卡、落地页、IM工具等各种需要在合适时机抓取用户注意的场景中,去追求点击或者转化的提升。甚至在未来可以尝试其在长视频或图文场景中的应用。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百度MEUX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市场与用户研究基础

分享达人

前言:互联网产品都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那么市场与用户研究对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这是一项市场与用户研究的栏目,总计大概十个篇幅。本栏目将会对工作中市场与用户研究做一系列的整理与复盘,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带给大家在市场分析与用户研究中一些经验。



一、WHAT/什么是用研?


更准确的定义是:市场与用户研究。


市场研究:是指为实现市场信息目的而进行研究的过程,包括将相应问题所需的信息具体化、设计信息收集的方法、管理并实施数据收集过程、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确定其含义等。


—— 着重于产品的市场营销


用户研究:是用户中心的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它是一种理解用户,将它们的目标、需求与企业的商业宗旨相匹配的理想方法。用户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定义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明确、细化产品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性、认知心理特性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导向,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习惯、经验和期待。


—— 着重于产品设计体验优化


二、WHY/为什么要做用户研究?


理解用户行为数据产生的原因


用户为什么来?为什么不来?

用户为什么留存?为什么流失?

用户为什么付费?为什么不花钱?

用户为什么喜欢A活动不喜欢B活动?



新的开发功能、新的界面风格、新的运营活动、新的品牌卖点更加贴合用户


这个真的是用户想要的吗?

这个风格是我们的目标用户喜欢的吗?

目标用户愿意参与我们的运营活动吗?

我们与竞品的差异化是什么?



产品的想法与用户的行为习惯与心理诉求


这个功能真的是用户需要的吗?

这个功能真的符合用户的行为路径吗?

......



三、WHEN/什么时候做用户研究?

我们可以听到:


“用户流失,我要做个用户研究,看看到底是为什么?”

“用户不付费,我要做个用户研究,我要找到原因。”

“用户一直活跃度不高,我要做个用户研究,找找改版的方向。”


但是事实上,我们应该

以科学的方法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做用户研究。

    

1、在产品概念期,我们需要把握市场机会的判断、挖掘用户需求、做好产品概念的设计,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通过用户研究做好市场细分研究,估算市场价值。并且预测市场的规模,估算产品的竞争潜力。同时做好竞品的分析与研究,决定自己产品的定位与卖点。挖掘用户需求,找到用户痛点、爽点、痒点。做好产品概念测试,分析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找到用户的爽点,把握用户的痒点。


2、在产品设计开发期,在这个产品时期,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把握目标用户的定位,设计产品的核心功能,做好用户付费策略的设计。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通过用户研究做美术风格的测试、核心功能的测试甚至产品名称测试,看产品在该市场的定位研究、以及进行商业化研究,帮助产品研究用户付费策略。


3、在产品的宣传推广期,在这个时期,为了更好的实现产品商业化,我们需要制定产品竞争的策略,帮助产品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变现。同时帮助市场营销部门制定传播策略,提炼产品的核心卖点。在这个阶段,我们通过用户研究帮助市场部门以及运营部门测试宣传素材、评估宣传效果、研究用户的触媒习惯以及测试用户U&A研究(使用与态度研究),提升市场营销品质。


4、在产品进入平稳发展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进行持续竞争的策略制定,需要做好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也要隔一段时间做品牌营销刷新。以便于更快,更好,更贴合市场。在这个阶段,用户研究需要做市场推广效果评估、版本迭代的监测研究、用户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并且需要做好流失用户研究,找到用户流失的点,做好改进。同时也要做好竞品研究,监测市场的变化。也需要做好品牌定位研究研究、用户诉求的研究以及用户情感研究,帮助产品做好迭代与更新。


5、 最后在产品衰退期,用户研究需要做再定位策略或者做好退出的计划。那么我们需要通过用户研究做好整体市场趋势研究、竞品研究、新机会的探测性调查,提供数据,帮助公司决策接下来的发展,是引流导入到二代产品?亦或是做好迎接新产品的准备?


四、WHERE/到哪里去做用研


我们可以采取线下以及线上两种方式相结合:

  • 线下

在街头进行街头访谈、或者去用户家里进行面谈或者调查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到公司里进行入户访问以及在专门的访谈室进行座谈会等等。

  • 线上

可选方式更多,可以在qq群、论坛以及贴吧等平台发送调查问卷,或者在微信中直接进行语音或者视频等方式。也可以在产品内发放调查表,或者发放调查表到用户的电子邮箱等等。


五、WHO/谁来做用户研究? 对谁做用户研究?


谁来做用户研究呢?

一般来说,大企业有自己的用户研究团队,中小型企业可以外包给专业的用户研究公司,也可以进行内部设岗。

      

用户研究的对象是哪些人?

在不同的产品阶段、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的目的,找到不同的人群。


1、在产品概念期,用户研究对象是通过各种维度定义出来的目标用户以及竞品用户。


2、在设计开发期,用户研究对象是围绕产品或者研究目的找到核心用户、次核心用户以及外围用户。


3、在宣传推广期,用户研究对象是把握住新进用户。


4、在平稳发展期,用户研究对象是产品的留存用户、活跃用户以及流失用户和回流用户。


5、在产品衰退期,根据策略决定需要调研的用户群体。



六、怎样做用研(How)


用户研究是为目的服务。


把握住问题六要素,是用户研究的核心。

(1)问题症状?

   • 在决策问题时遇到什么困惑,有哪些症状?

(2)用研目的?

   • 希望用研达成什么目的?

(3)决策处境?

   • 现阶段能支配怎样的资源?何时采取措施?

(4)问题假设?

   • 预计会是什么原因引起问题?结果可能会有哪些?

(5)行动方案?

   • 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有哪些?

(6)效果预期?

   • 行动方案下希望产生或者可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常用的市场与用户研究方法: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61嘀嘀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深度解析|流量时代私域H5营销设计的流量密码

分享达人









一、由销售演变成运营


在我看来,当今互联网行业的经营实际上与传统行业的销售并无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行业的业务结构图看出,互联网行业的经营实际上是从传统行业的销售模式转变而来。



1.1 传统行业的销售

按照传统行业的业务结构可分为“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财务”四个环节。一提起销售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指的是企业生产的产品通过销售人员的销售手段,将企业的产品卖出来兑换成货币,流入企业的财务。



1.2 互联网行业的运营

在互联网行业中业务结构还可分为“采购、PM/开发、运营、财务”。就流程而言,互联网行业的经营实际上存在着传统销售的影子,在将企业的产品(成品)转化为财务的这一环节之前,需要经历销售或运营这两个环节。


不像传统企业销售,运营不直接负责卖,更多地是负责推广。不直接负责销售,更多的是负责推广。换言之,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并不直接兑换成货币,而是通过“引流、活动、转化、流失”等一系列运营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将产品好服务卖给用户。


·引导用户使用产品:我们可以将传统销售中的初次拜访客户当作运营中的引流;

·保持用户黏性:把传统销售中的维护客户关系当作运营中做的活动和转化;

·用户流失管理:将传统销售中挽回客户这个动作当作运营中用户流失这个动作。

因此,互联网行业更加重视运营而不是销售。






二、运营设计的核心目标


在简单了解了互联网的运营之后,我们再谈一谈最新出现的一个新词“运营设计”。



2.1 运营设计并不是运营

运营设计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词汇,我能清楚地讲明白什么是品牌设计、界面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但总觉得说不明白什么是运营设计。


比如说品牌设计是品牌,界面设计设计的是界面,而运营设计不是运营设计,好像运营设计无法用一个专业的方向来描述。


但在国内的互联网市场中,产品的运营又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运营设计的地位不亚于UI设计和产品设计。在我看来运营设计是介于“运营”与“设计”之间的一个岗位。


·菜鸟运营设计师:多是帮助运营经理完成运营活动的投放物料,按时上线。

·老鸟运营设计师:通过较为多样的手段(合理的规划)和技能(设计感觉形式)更好地实现“用户获取&用户付费”等目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好实现已有用户的维系”。



2.2 增长设计(海盗模型)

实际上,运营设计也被称为增长设计,一提到增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增长黑客》中的海盗模型,也就是AAARR模型。


AARRR(海盗模型)是《增长黑客》中最为重要的理论——用户生命周期的模型,因为这个模型和运营设计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人将其作为业务流程的模型。运营的流程需要经历:先拉新,再促活,接着提高留存,然后获取收入,最后实现自我传播这5个环节,可以和模型中的概念一一对应上。


*对于海盗模型的知识点,我在这篇文章《一文读懂|数据好体验就好吗?—数据认知篇》里面讲过,这里我就不做过多地赘述了。


对用户生命周期AAARR模型的理解是一方面,最重要是要学会用模型中的关键数据指标去衡量活动,毕竟我们做运营设计的最重要的是以最低的设计成本来获得最大的运营收益。模型只是一种工具,对于不清楚怎么使用模型的同学,我建议看看我写的《史上最全|数据体验好就好吗?—体验度量篇》



2.3 以运营目标推导运营形式

运营经理的运营手段可谓是百花齐放,变化莫测,这里我们不展开讨论。一般运营活动属于推广这个动作,在推广的这个环节里面不会特指某一个目标,而是包含多个目标,所以对于运营设计师而言目标不能是一个,而应该多个。常规的以产品运营为核心提出来运营目标大致是“拉新、促活、回流、营收”等这四种。


如果把运营的目标需求转换成我们设计师的目标需求的话,逃不出我们常见的“用户增长、品牌传达、营销策略、商品成交量”这四个范畴。


把运营侧的目标转换为产品是为了帮设计更准确理解运营经理的需求,以目标确定活动类型、以类型快速定位适合的风格,提高运营活动质量,促进用户转化,如图


·基于用户的活动运营:如果是以用户为目标的活动,设计应该偏向于符合用户属性的风格,比如我们的用户都是年轻的用户,那在页面的设计上就应该多有“年轻化、博人眼球的、好玩有趣”等元素的呈现。


·基于营收的活动运营:如果是以营收为目标的活动,设计应该偏向活动场景对于入口的设计优化,比如Banner、落地页等物料设计。通过优化入口,提高转化率,完成产品体验的优化的目标。


·基于品牌的活动运营:如果是以品牌宣传为目标的活动,设计应该偏向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以及传播,把产品的特色传递给用户,与其他竞品拉开差距,提升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私域的精细化运营

与运营有关的“私域”这俩词,最近火得不行,哪里都可以见到。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这么重视私域的运营呢?主要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认同有了私域流量就相当于有了盈利这个观点。


3.1 什么是公域运营

首先我要简单地描述一下什么叫流量,流量的本质就是指用户,但是“用户”这个词过于抽象了,常常都用阅读量,粉丝量,点赞量,播放量等这些数据维度去衡量流量的体积。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流量就像是一条河,如果无人管理的话,那就叫公域交通。您在河边挖一条水沟,将河水引到自己事先制作好的蓄水池里面,这个蓄水池里面的河水就叫做私域流量。


3.2 什么是私域流量

如上例所说,我们将能够自主运营的流量或用户(蓄水池),可以反复触达、“骚扰”、交流,获取反馈的流量统称为私域流量。典型的产品形态有微商、拼团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私域流量相对于公域流量来说,是一种更精准,更容易被转化的流量。


简单的理解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流量,比如我在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面可以随意地删减用户的评论,典型产品形态有微信公众号、微商、拼团群、朋友圈等。


如今许多互联网产品都是私域流量与公域相结合的产品,比如说大家经常使用的站酷这个平台,如果我发布的作品没有上首页的推荐,只会在我的个人主页展示,获得的粉丝就属于私域流量;反之我的作品获得了首页推荐,在站酷首页展示,获得粉丝增长量就属于公域流量。


许多企业老板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用户在哪里,私域流量就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企业的盈利就在哪里。”因此,企业老板们都希望把公域流量吸引到自己产品的中,成为私域流量,这样企业的流量即相对公域流量而言更加可控、高效、精准,后期盈利也有保障。



3.3 精细化的运营模式

正是因为许多企业开始注意到私域流量的重要性,互联网从之前的流量粗放运营模式,逐渐变成用户精细化运营模式,这是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精细化运营简单理解就是基于庞大的数据分析,让企业的产品为不同的用户推送不同的运营内容(或者是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提出“精细化运营”这一个概念行业里面最早最有名气的应当是号称一分钟出8000张Banner的鹿班平台,鹿班平台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取代设计师这一个岗位,而是阿里巴巴在精细化运营的第一次尝试,为不同的用户推送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内容。当然了,除了鹿班平台京东集团也有羚珑营销内容创意平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一下。


在精细化运营中还有一个很专业的名词叫“千人千面营销策略”,这个营销策略的概念是指每一个用户看到的每一个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仔细想想这是人力所不能及,只有AI的大数据才能做到的,例如用户A的收藏夹是衬衫品类比较多,那淘宝Feed流推送的商品衬衫比重会多一些,用户B的购物车首饰品类比较多,那产品中推送的内容珠宝首饰占多数;用户C喜欢电子产品,那么产品推送的将会是电子类产品比较多。





四、了解运营设计师的工作内容

在公司里,产品体验设计师(又被称为界面设计师、UI设计师)在公司中扮演着美化产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业务扩张、人才涌入后会把UI设计师这一角色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类,在互联网企业中会把设计师按照工作内容进行两种类型的分类,分别是产品体验设计师和运营视觉设计师。



4.1 产品体验设计师

工作职责:产品体验设计师的工作职责,主要以提升产品功能体验为主。在分析产品逻辑和交互逻辑后,从视觉层面把控产品界面设计,并通过视觉设计高效传达有效的信息,并制造出愉悦的用户体验。

设计工具:Figma、Sketch、Axure、问卷工具等。



4.2 运营视觉设计师

工作职责:运营设计工作职责是在短期内达成提升相关运营活动的指标。他们以运营活动设计为主,运用视觉语言吸引用户参加对应的活动,加深用户对产品的印象,从而促使用户参与活动,完成活动中完成引流、成交、复购、传播等行为。

设计工具:PS、AI、AE、C4D等。



4.3 运营设计师需要具备的能力

运营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协助企业中的运营经理做好产品的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运营和活动运营。运营设计师应该参与到运营活动的策划中去,帮助运营经理想一些更有趣更好的设计策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运营策略、数据分析、文案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


4.4 运营设计的工作范畴

运营设计师这个一个岗位更多的是内容驱动型(音乐、视频、教育应用等)、交易驱动型(电商、o2O服务等)产品中。它的工作范畴是一个很繁杂的事情,不仅需求数量大而且频率高,最繁杂的一点是需求种类比较多,比如有广告位Banner、专题页面设计 、活动专题、Icno图标等内容,并且需要批量处理的各种资源入口图,线下活动的海报、印刷物料等等。










如今运营活动可谓铺天盖地,手机端也能经常见到各大企业产品的优惠活动设计,比如活动图,落地页,优惠券,战略楼层等设计。国内的运营设计推广形式多以落地页(H5)的形式帮助企业做推广企业产品或者树立企业形象的活动。


由于,这类狂轰滥炸式的运营活动,让用户倍感无味,致使运营活动流量不高,设计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以下三类问题,导致我们的运营活动流量不高,达不到预期的运营目的,如图





一、用形式解决内容过长问题

近些年在市面上落地页的推广形式多以长页面为主,比如电商的推荐页、商品的宣传页。由于企业想要表达的内容过多,使落地页的长度越来越长,这种形式虽然可以更全面地介绍商品优势,但是在快节奏的互联网市场,用户自然会觉得很臃肿。


针对落地页内容过长,视觉呈现不佳的问题,我们最快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删减字段,但是如果运营经理不同意删减字段那怎么办?因此,删减这是一个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


既然不能删减,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刚刚谈到内容过长导致用户感觉臃肿,感觉臃肿的核心所在是“内容”对用户没意义,按着这思路延展下去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突出重点”,这里我提供四个方法帮助大家解决困扰。



1.1 优化头图的尺寸

许多设计设计师由于没有考虑清楚手机到最终的预览效果,导致很多重要的元素出现在低活跃的区域 ,用户第一眼看不到能吸引自己的内容,从而失去往下滑动了解更多内容的动作,造成运营推广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设计这种长图时要事先考虑好首屏要呈现什么内容,一般的运营头部高度一般定在600px-750px左右,如果是内容较多的话,我建议把头图的高度控制在460左右,这样可以促使用户在首屏看到更多的信息,引导用户有兴趣向下滑动,用户的点击率也随之上升。


1.2 手机海报的表现形式

除了缩减头图的高度之外,实际上利用海报宣传的方式进行设计也是可以的。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上经常看到这种带有二维码的宣传海报,用户通过扫码直接进入运营活动中心。


这类海报形式有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便于传播的优点,是一种提高运营活动流量很好的表现形式。



1.3 九宫格拼图的表现形式

虽然现在是抖音的天下,但是这类九宫格拼图的表现形式,在微博(微信、微淘)如日中天的时代也是风靡一时的,这里提出九宫格拼图的形式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是否采用还需要考虑企业主要运营的平台。



1.4 闪屏的表现形式

闪屏这种表现形式虽然点击率并不高,但是一种很好蹭热度的方法。对闪屏的设计,设计师只需要思考好用什么呈现表现形式为闪屏物料注入新的活力,例如用下面这种只突出主体物和标题的表现形式,把内容更加精简、准确地传递给用户,这种表现形式就很好。





二、了解兴趣低的原因

在第二部分里,我想分为4个模块——了解兴趣低的原因、用形式提高用户兴趣、让标题文案更加突出、用猎奇心理引起用户兴趣,来谈一谈我对“用户兴趣”的理解。


2.1 解决用户兴趣的方法

早期的互联网产品以工具为主,例如百度就是用来搜索的、QQ就是用来聊天的、淘宝就是用来买东西的,这些产品呈现的感觉都以简洁清晰为主,但随之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娱乐产品出现与工具类产品越来越多的差异性趋势发展,尤其对于运营设计,简洁清晰变得没那么重要,个性、趣味才是占据主导。想要运营设计做得让用户有兴趣,不妨试一试我下面所说的四个技巧。



2.2 为什么要“动”会引起用户兴趣

以图片+内容的这种展现形式在市场出现很久了,对用户的吸引度不免有减弱的趋势,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有趣的形式来吸引用户。


兴趣可以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注目度”来解释,当我们眼睛在看到某一个事物的时候,大脑会根据事物的形态给一个由“强”到“弱”的排序,去支配眼睛去观察事物,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动画”这个类目是排在前面的。大部分用户在看到运营活动内容的精神状态(注目度)是分散的,所以要抢占用户的时间,设计用户第一眼的吸引力。




三、用形式提高用户兴趣


3.1 加入更多的动效

根据上面的结论,在提高用户兴趣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增加展示效果的动效来做到,很多产品也是这样做的。


比如今年拼多多的Banner上,做了一些标题旋转、优惠券飞出的动画效果:

  


像京东购物节中做一些开场的动画效果:

  



在活动流程上面的动效,比如在一些抽奖环节模拟真实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图标或者标签上面加一些位移、渐隐渐显的动画效果:

  


在一些弹窗上面加上一圈光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在运营活动上加入更多的动效是设计师必备技能之一,最常规的就是把画面中的某一个元素变大,像是下面的按钮,采用放大缩小的动效。

  


或者是按钮旁边加上一个手指的元素,也可以起到吸引用户的目的。

  


元素围绕主题物周边沿着运动轨迹活动。

  


关于动效的案例,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大家可以登录蚂蚁设计服务平台 - 犸良这个平台获取灵感。



2.2 以静制动

对于不会动效软件的同学也没有关系,也可以着重对画面的张力进行设计,以静至动,以下我就分享几个以静至动的方法。


·元素之间的动势:合理的运营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营造出有动的感觉,如果单单放一个开飞机的场景可能并没有感觉在飞,但如果加上飞翔的红包、模糊的背景,那就感觉真的在开飞机。


·有力的指引力:如果单单地放一张优惠券,不会产生吸引人的观感,但设计四只手从四个方向争抢的画面,就会感觉画面有力量有争抢的感觉。


·以破形产生动感:画面中从左侧设计一张卡片,远处门的入口塑造的,大胆地破形处理,很容易营造出一种动态感觉。


·夸张的构图设计:当然了不同的视角和构图也可以让画面感觉生动,如下面这样的构图就会给用户营造出一种画面外还有画面的感觉。


·营造运动画面感:下面这套海报采用硬朗的直线和运营动作的完美结合,通过营造强烈的运动感给用户传达动的感觉。



2.3 视频推广的形式

由于短视频领域的兴起,朋友圈中转发视频的用户也日益增加,如果设计师可以给运营经理在以视频形式进行运营活动的推广的需求上出谋划策的话,也是一个很专业的设计师了。





四、让标题文案更加突出


造成用户不感兴趣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信息传递效率不高,用户无法通过标题知道这是什么活动,怎么可能引起用户的兴趣而点击?

标题的文案可谓是用户判断信息的首要思想要素,他能迅速让用户了解活动主题,传达活动兴趣点,激发用户参与。


4.1 选择识别度高的字体

设计师是一个创造美的职业,但是也要有取舍,在我看来漂亮固然重要但高效的信息传递更为重要,尤其是在运营活动的标题设计上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识别度高的字体,先让用户清楚地知道该活动是干什么的,再用特殊的技法去吸引用户点击。


在标题字体上我比较推荐使用无衬线字体,因为黑体去掉过多的衬线装饰,是横平竖直,笔画粗细均衡,使字更为精练并且醒目。例如下面这张效果图,都是在黑体的字体基础上做的设计,光看标题就可以清楚活动大致是个什么类型的了。



4.2 给字体加点效果

如果觉得以上的方法并不能给用户起到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不妨给标题的字体加一点效果图,比如立体效果、加装饰物、更改字体结构等等,如图

我推荐一个我自己作图的习惯,就是先做标题文案的样式设计,再做配图元素的设计,我觉得这个方法既可以突出标题文案字体设计又很高效。博大精深,有机会后期会写一篇字体设计的文章,敬请期待吧。





五、用猎奇心理引起用户兴趣


以下内容不算是设计技法的内容了,算是运营思维方面的小窍门,我认为身为运营设计师,还是有必要知道的。



5.1 倒计时营造紧张感

如果在手机海报的表现形式上,加入以下这种“倒计时”主题,有助于激发起用户期待感和代入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 明星的效应

如果活动中有明星素材可以使用,千万不要放过这个机会,因为明星自带流量和话题,也是吸引用户兴趣,提高流量的好办法。


5.3 节日的热点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或者节气的时间节点,这些时间节点自带吸睛功能,可以把他们当成借势营销的主题,有的放矢地制作活动宣传图,增加曝光度,保证营销的新鲜度。


接下来,让我们谈一谈第三个问题——用户审美疲劳。









随着市场上充斥大量运营活动,对用户来说不免会造成审美疲劳,而用户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也是造成运营数据下降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了解什么叫审美疲劳


1.1 审美疲劳的概念

所谓审美疲劳,源于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刺激适应(Sensory Adaptation),就是用户长时间接触一种类型或者表现形式的事物而产生的厌倦、麻木的心理,最终都会被“适应”(即令人无感觉)。


这里我列一个例子,比如每天打你一棍子,你当然很不爽。但是连续打你一年后,你并不会感觉到不爽了,因为它变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经没有感觉了——这就是刺激适应。


1.2 为什么会出现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多数情况造成用户审美疲劳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


内容上眼花缭乱:是指一方面市场的运营活动太多,另一方面是活动内容让用户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审美疲劳的心理。


时间上的心生厌倦:这是人正常的心理状态,当人从外部获得了幸福感(升值、金钱、美食)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回到基础水平。

这里我列一个例子,比如刚收到名校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感觉到幸福感爆棚,但也最多持续几个月——等他入学后,日复一日地上课下课和高中生活一样,慢慢地觉得索然无味。



二、审美疲劳的解决方法

对于内容让用户提不起兴趣这一点,我在前一章我已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不做过多赘述了。但是我们可以就“时间上的心生厌倦”这一问题出发,来讨论设计方面的解决方法。


在我看来设计侧的解决方法其实就一个词——新颖,我总结设计师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方案的确立——夸张视角、细致刻画、多种风格、故事性、游戏化。



2.1 设计一些新奇的视角

这种方法属于吸引眼球而追求的形式上的“奇特”,比如我们看看第一幅设计稿(植美村的页面),夸张的鱼眼大透视配合风格感十足的原画级页面,至少第一眼就把我震撼了。


或者以微观视角看世界的视角去做设计稿,比如说OPPO的运营图设计,正常视角中人永远都是比手表大的,但如果反过来去观察,就好比自己像是一个小微生物去观察这个视觉,会给用户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2.2 把刻画发挥到极致

形、色、质、构是搭建一个画面的基础,其中质感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它是细微的,往往有质感的视觉感受会给用户一种高级的感觉,吸引用户点击或者是向下滑动浏览更多的内容。身为设计应该更专注于自己观察方法和技法的提升,一个图层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那两个图层呢?那把其中一个图层的图层样式调整成“正片叠底”呢?


质感虽然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词,但是做出质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最重要的就是有耐心多做一些层次,如下图,不管是以文字或者图像为主形象的效果,都是因为考虑了字体变形、字体结构、投影、高光、色块对比等细节,才会让整体的效果给人一种很有质感的感觉。


*设计技法的提升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比较注重于直觉和感性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要多观察、多尝试,要相信自己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的。



如果你会3D类型的软件那就太好了,因为3D类型的工具最终呈现的画面本身就带有空间关系并且由于可以渲染不同种类质感的材质,画面天生带有一种质感,比如下面这两张图如果单单地铺上一个大色块点缀一些图形元素和3D类型的作品对比来看,质感还是差一截子。左侧是质感相对较弱的落地页,右侧是质感较好的落地页,如果你是用户的话,你会点击哪个?又会向下划动查看哪个呢?


并且现在的移动端设备的性能都有提升,并且5g的技术也在市场中出现,以前的3D场景加载卡顿的问题也逐渐在消失,我们不妨事先在运营活动中多加入一些3D的效果,来博取用户眼球。


就目前来看视觉观感偏向越来越立体化,而不是简单的平视扁平效果,以下这种成系列的设计稿,是深受用户所喜欢的,并且成系列的设计稿,也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记忆点,是一个我非常推荐的做法。



2.3 多种风格的探索

为什么要做多种风格的运营设计呢?从设计美学的角度上来讲,用户的审美性质在发生变化,由过去“专注式”的审美在强大的信息流影响下变成娱乐式的“快餐式”审美,所以做多种风格这是适应市场趋势的必然结果。


每个企业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用户设计出更好的视觉作品,企业的目的是在于用“创意”快速吸引用户眼球。有点儿像是铅笔和钢笔的关系,不是为了最好的铅笔而是钢笔,而是为了设计出可以代替铅笔的钢笔。


例如下图中的描边MBE风格、孟菲斯、噪点插画、复古等风格都可以运营到设计中。


今年大火的酸性设计(最早出现在西方60年代迷幻摇滚(Aicd Rock)文化中)是一种打破传统美感的设计,暗调的背景和镭射材质的素材搭配镂空的字体设计,在视觉感受上制造出一种迷幻绚烂的氛围,特别适合用在一些需要体现“潮流、新锐、个性”的视觉设计中。文章结尾我也给大家准备了素材,需要的去获取吧。



2.4 有故事性活动延展

大多数用户都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包装自己的产品,告诉用户可获得什么好处的这种方法也是提高运营活动的数据的一种好办法。


这种形式早在2017年的offo就有用过,当时ofof的产品有借助于《神偷奶爸3》中小黄人的形象,设计了一系列新的自行车造型,以一系列报纸的形式设计,以小黄人车潜入车间为主要故事,了解 OFO小黄人版是如何造出来的,某种程度上说很好地宣传了 OFO。


例如《德芙Dove x故宫》的H5项目中,用长卷的表现形式绘制了从清朝至现代的过年场景,意指“以前宫里人也吃德芙,现在将德芙的福气传到千家万户”,让用户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宣传了企业产品。


《当代清明上河图》,快手品牌宣传H5项目中,设计师将现代与古代结合,通过长图绘制生活百态,用不同的故事来讲述励志故事和暖心故事,是故事性宣传企业品牌的经典案例。



2.5 活动ip的游戏化

用户对简单的商品宣传(运营活动)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但是如果把运营活动包装成一个游戏,却能俘获用户的芳心。很多企业正是抓出用户的这个心理,在自己企业的ip形象上做足了功夫,阿里巴巴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企业,只要是过节,ip形象总能参与其中发挥其最大的商业价值,是典型把ip形象加入运营活动游戏化的企业。


每年支付宝都会有积攒5福的游戏,在2021年他们还升级了自己的ip形象,让用户体验更加升级。ip形象的游戏化,未来也会成为一个趋势,每年应该都会有吉祥物来送钱。




三、构图好就成功了一半

画面清晰、构图合理应该是做运营设计的第一准则,尤其是大家都审美疲劳的今天,有一个好的构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我就介绍运营活动中常用的四种构图方法,便于大家在工作中有规律有节奏地排版画面上的图形、文字、元素之间的关系。



3.1 上下构图法

“上下的构图法”是将布局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或使整个画面元素呈上下分布的趋势,主要信息(标题)常常融入图片中,放在主空间成为主体,阅读性文字放在次空间,这种构图的特点是内容的冲击力比较强。



3.2 左右构图法

“左右构图法”是占据图片和文字的一部分,形成左右两个独立的空间,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很实用的一种构图方式。这种构图的特点所占图幅较小,但要求文案的数量需要精简,尽量不超过6个字。



3.3 三分构图法

“三分构图法”是将画面中的内容三等分,并突出c位的信息,旁边有装饰元素围绕增添画面的气氛,具有稳定性又可以避免使用中心构图形成的呆板感。



3.4 中心构图法

“中心构图法”是把主体放置于画面视觉中心,形成视觉焦点,再利用其他信息烘托与呼应主体。其特点是能够突出重点信息,让用户一目了然。



3.5 对角构图法

“中心构图法”是指对画面进行等值分割,并将所要表达的信息对角排列。这种构图方式,会让页面显得更灵活,有动势,让画面有更多可能性。



3.6 倾斜构图法

“倾斜构图法”是版面整体或部分元素以倾斜的角度呈现在画面上,能很好地营造出轻松、动感、刺激等气氛感,一般游戏类活动也会比较常用。









好的运营活动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短期收益这是众多互联网企业所认同的,也是每一个企业所需要的,以下是我对运营设计的一些经验心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返工风险

对于设计者来说,最苦恼的是改稿,特别是那种做许多叠加质感光效的效果图,改起来成本很高,改稿这件事对运营设计师来说可以说是最头疼的事。


针对这种返工改稿的情况,我个人认为问题多数出在“沟通”这个环节。在沟通环节中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需求方(运营经理)和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是无效的,改稿那是必然结果,下面是我对于“高效沟通”上的3点经验。



1.1 明确项目的目标

身为设计师的你遇到一次两次交付后要改稿的情况倒是没有关系,有些协同的同事是初次合作,难免有些观点不对齐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但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


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对项目的目标没有搞清楚,在做项目之前我建议直接让需求方说出痛点,多问问目标用户群体是谁?投放平台和渠道是哪些?上线时间和排期?尺寸大小等问题,把目标明确下来。


1.2 从抽象化到具象化

人和人受到教育不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有的需求方上来就说了很多概念词汇,比如我希望这次运营活动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这很难让设计师正确地理解。


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找一些可用的真实案例给到需求方,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事先搞清楚需求方心中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要明确设计风格、配色方案、背景元素、图文板式结构等信息。



1.3 提前弄清楚运营活动的要求

关于版权的问题是有可能导致项目无法上线的,我之前的一个项目就因为C4D这款软件侵权收到了一份律师函,需要将带有3D效果的在线元素全部替换。


因此在项目启动前可与需求方确认有关字体版权、图片版权、软件使用权等问题,避免在效果图出来后再去调整,耗费公司人力成本。



1.4 除了沟通还应该设立审核环节

这个并不属于交流的范畴,但是我觉得他也是影响设计师反复改图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有必要说一下的。


运营活动上线都是有明确时间节点的排期安排的,所以设计稿审核的环节要特别重视,尤其是大型的运营活动不要等到最后的环节再去审核,因为如果审核不通过有可能会重新做,所以在设计过程之中应多设立几个审核环节,保持和需求方的想法是时时同步的,千万不要等交付时间快到了再进行审核,到时候谁加班谁痛苦。详细审核环节设置,大家可以参照下面的图片:






二、运营设计其实也可以增效

“增效”这个词近几年火得不行,尤其是和老板说增效的事情,他会非常感兴趣的。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项目,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思考团队增效的事情。



2.1 明白运营经理想要什么

以前遇到一个运营活动落地页的项目,需求方说;“我们不需要绘制复杂的插画放在Banner里,简单画点喜庆的元素,把活动标题展现清楚就好了,设计同学也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来设计,你们能多久给到我呢?。”


我相信有不少小伙伴曾经遇到过这个情况,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设计师想要的跟运营经理想要的并不一样。大部分运营经理更在意的是文案的露出、能多快地交付;而大部分运营设计师更在意的是图片美不美、炫不炫,整体的图形表达最终给用户的感觉是否和设计师所想的一致。



2.2 增效的两种方式

在理解了运营经理他们所在意的事情之后,我发现针对有严格交付时间的运营项目而言,运营设计的增效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增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高输出效率,另外一种是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输出效率:我知道在行业内,58集团自主研发的运营页面设计平台——斑马智能物料设计审核平台和灵动编辑器算是两款增效的工具,这两款工具为运营工作提供高效且高质量的输出环境。


降低人工成本:我相信大多数同学的公司是没有这类平台资源,不用担心,没有我们可以自己搭建简略版的组件代替,比如公司里有些运营活动要跟上新闻热点,如果我们事先做好3-5个尺寸一致的模版套件,当新闻热点来的时候只需要插入图片更新标题就可以先推送出去,这种做法会极大地降低设计师的制作成本。


再比如组内成员可以利用平时的工作时间做一些通用的组件如红包、优惠券等,在要求快速完成运营活动的时候,可以挑选风格合适的样式替换。





三、做好运营需要了解用户心理

纵观市场,会发现大部分设计师都是作图高手,那些能够在前期参与策划运营活动,帮助运营经理想一些更有趣好玩儿的idea的人才是凤毛麟角的。



3.1 需要有正向、反向思考角度

记得看过一次求职类节目,一位求职者推销颈椎治疗仪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的推销过程很精彩,他用了两种方法去推销产品。


第一种思路:介绍产品的优点,表示你买了我们的颈椎仪脖子的酸痛问题会得到缓解。

第二种思路:如果你不买我们的颈椎仪,你很有可能因为颈椎不舒服而失去良好的睡眠质量。


当然那个应聘者也得到了心仪的企业offer,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位应聘者很聪明,聪明的点在于对犹豫不决、不想买的用户都设计了自己的对策。


对犹豫不决的用户来说,通过正向介绍产品优势,从而获取用户青睐;对于不想买的用户则利用反向思维讲述这个产品会和你睡眠质量有关系。


设计师是一个很重视用户同理心的一个职业,当我们越是了解用户的想法,就会知道用户最需要什么,做的设计也就能更好地贴合用户需求,最终完成提高运营活动的数据的运营目标。



3.2 触发点击行为和用户心理有关系

2009年,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福格(Fogg)提出了一种人体行为模型,简称为 FBM。根据这一模型,他提出促使一个人的行为的发生离不开三个因素:行为动机(Motivation),行为能力(Ability)和触发条件(Triggers),用公式表达就是B=MAT。用户行为的产生需要动机、能力、触发等有机结合,通过对动机、能力、触发等干预可以影响使用者的行为。


引发用户点击行为,本就是运营设计师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触发用户点击这个行为就要洞察到用户心理所想。这里我推荐《飞书官方-认知偏差知识手册》,大家可以从这本书里面了解一些用户基础的心理学知识。


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设计师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如果有人问你设计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设计就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很标准的答案。在我看来,设计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实现,把以前没有的东西做出来,第二个就是推广,把已有的东西卖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很明显运营属于第二种。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主语,上一句话的主语是“设计”而不是“设计师”。设计师更像是一个翻译官的角色,其本质在于精准地表达,设计师利用擅长的图形、色块等元素给用户传递信息,比如说格式塔原理就在于能帮助设计师,清晰地规划出用户先看到什么,提早预测出用户看到这张图会产生什么感受,做到可以通过设计技巧,让用户感受到设计师想传递的信息和感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原因——为了更科学地了解用户使用习惯(如格式塔原则可以科学地构建效果图的阅读顺序),做贴合用户需要的设计,让用户满意,从而完成盈收的运营目标。总结一句话,运营设计师不仅要询问用户想要什么,更要询问运营经理想表达什么。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斜杠7湿兄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腾讯文档-色彩系统应用篇

分享达人

《腾讯文档-构建科学有效的色彩系统》这篇文章中,我们阐述了腾讯文档如何升级了新的品牌色,为腾讯文档塑造更加有未来科技感及智慧感的视觉感受和品牌认知,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调色板。


在设计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我们也需要着眼于如何应用调色板,建设协同工作流,并给各个角色提供有关色彩的扩展指导,以达到在腾讯文档中构建一致且有品牌感的数字界面并有效提升效率的目的。

在建设腾讯文档色彩系统的工作中,我们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品牌色、灰色、辅助色的调色板,但仅有这个调色板不足以支撑我们流畅、无障碍的协同工作。日常工作中,“这里我用哪个蓝色?”“这里我用哪个灰色?”“开发同学能否快速的变更某些元素的颜色?”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建设系统的协同工作流迫在眉睫。



Chapter 1

——————————

如何建设?

HIG强调不要在APP中使用“硬代码”,即十六进制色值进行编码,但前期我们构建的调色板仅有色值,这种硬代码应用到app中导致项目效率低下,维护也会成本激增。


于是在腾讯文档中,我们开始采用颜色变量(color token)和主题(theme)来管理颜色,颜色变量(color token)基于任务(role)、主题(theme),为UI中的任务指定十六进制代码的色值(hex value),以弭平设计师之间、开发与设计师之间的沟壑,将颜色变量(color token)嵌入设计组件中与开发代码形成联动,便于开发利用程序中的变量来做全局修改,横向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


所谓颜色变量,通俗的意思就是可以将一个颜色按任务用途去抽象,抽象成一个有命名的颜色样式,这个颜色样式就是颜色变量。


在设计或者代码中,可以通过修改这个颜色变量的值来进行全局颜色的更新。例如,我们现在需要给button一个颜色,不要将其写为 #1E6FFF这样的色值,而是将button的颜色指定为命名是Fill-01的颜色变量, 如果有重大版本更新,仅需将颜色变量Fill-01的色值更新,即可实现全局颜色的高效更新。如果在不同的主题下(例如浅色/深色模式)button有不同的颜色表现,颜色变量Fill-01可以在不同主题下,映射不同的十六进制色值。这就是我们建设协同工作流的的基础逻辑。



Chapter 2

——————————

为调色板的基础色值命名


调色板的各个色值(hex value)是最底层的基础样式,我们将色板上的颜色进行规则化命名,以方便后期将其引用到颜色变量中。


腾讯文档包含核心蓝色、蓝灰色、中性灰色及其他辅助色,按照颜色属性,将其命名为:Primayblue、Gray、Grayblue、Purple、Indigoblue、Acidblue、Cyan、Greenblue、Yellow、Orange、Red,并在命名中加入色阶后缀。

*腾讯文档调色板命名图表



Chapter 3

——————————

定义颜色使用规则


1、 从调色板中选择合适的颜色并测试

从调色板中根据UI中的任务挑选合适的颜色并进行可用性测试,做具体任务中颜色选择的最优解。


例如,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蓝色作为链接色,作为文本,对比度必须达到4.5:1以上才符合WCAG2.0的可用性标准。经过测试我们选择了primayblue-02作为链接色。


腾讯文档的界面中,灰色系列占主导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产品界面创造结构、表达边界、建立信息层次。在调色板中,我们选择了两种灰色:中性灰色和蓝灰色,来支撑系统的设计。蓝色系列是腾讯文档产品和体验的主要动作颜色。



同时我们也使用了其他颜色以满足一些冲突性任务(警示等)的颜色使用,这些颜色需要谨慎、有目的地使用。



2 、根据任务定义颜色的使用规则

经常会有设计师问,“这里我能用这个灰色吗?”出现这种问题,根本上还是颜色使用规则定义的不够清晰,含混的口口相传的规则会导致更多的混乱。于是,需要我们根据任务和使用场景把颜色的使用规则清晰的定义。


首先定义在界面中占主导地位的灰色、蓝色的使用规则。


蓝灰色_Grayblue:

在腾讯文档中,蓝灰色与品牌蓝共同建立品牌印象,由此,蓝灰色主要应用于与风格相关的场景。包括:图标色、填充底色及大面积的背景色等。



中性灰色_Gray:

中性灰色主要应用于一些全局系统行为。如:文本、分割线及交互反馈hover、press等场景。



品牌蓝色_Primayblue:

品牌蓝色主要应用于系统中的各种行为,如蓝色图标、button、文本链接等。



其次定义在界面中用于警示、状态提醒的其他颜色的使用规则。


红色_Red:

红色主要应用于系统中需要警示的场景,如红色警示图形、错误文本、红色tag等。



其他颜色:

在腾讯文档中,会针对不同的任务应用不同的颜色,如左滑操作、成功提示、高亮显示等。



品类图标基准色:

在腾讯文档中,不同的品类有不同的基准色。



Chapter 4

——————————

颜色变量的语义化命名

定义了颜色在系统设计中的使用规则后,我们需要根据颜色变量的使用用途对其进行语义化命名。一套好的语义化命名规则需要易于维护且具备可拓展性,如果只是将调色板的色值命名为 blue-01、blue-02... ,语义化的收益并不明显。哪天设计团队需要调整品牌风格,或是苹果又掀起什么新潮流,把所有命名为 blue_x 的变量改为 gradient_serenity, 对于开发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


根据 HIG 的建议,语义化命名不应该描述外观或者色值,而是指明这个颜色的任务用途——标签 Labels,分割线 Sepatators 或者填充 Fill。


在思考如何赋予颜色语义化的命名时,设计师也需要用更概括和结构化的视角来看待界面设计,同时也需与开发同学达成一致,使用同样的命名,满足以更好地维护一套收敛和统一的设计语言。


在腾讯文档中,颜色的任务用途定义为为以下几种:背景色 Background、文本色Text、图标色Icon、分割线 Border、透明填充 Transparent fill 、实色填充 Opaque fill 、默认交互反馈 Feedback、语义 Intent。统一使用ultrastrong、strong、medium、weak、ultraweak作为后缀来表达颜色强度。在需要更明确的用途说明的任务中,直接描述其用途,例如:hover,pressed、disabled等。





Chapter 5

——————————

建设团队协同工作流


以上种种,最终目的在于建设团队的协同工作流,将颜色变量(color token)嵌入设计组件中与开发代码形成联动,便于设计利用变量及组件、开发利用程序中的变量来做全局修改,横向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


1、 设计内协同:在Figma中生成颜色变量

在设计系统中,颜色变量属于底层的设计原子,需要将其生成为颜色变量并嵌入到设计组件中,便于设计内部使用。我们将已根据任务用途命名的色值,生成figma中的颜色样式(color style),后续无论是进行组件的设计,还是项目的设计,都可以直接赋予设计元素明确的颜色样式。


2、 设计组件与开发代码联动:利用颜色变量表进行信息同步

我们生成了一个面向内部、外部的颜色变量表,进行颜色变量的说明和信息的同步,沉淀落到实处的资料文档。(此处推荐使用腾讯文档,多人协作实时沟通~)



最终形成了设计组件库与开发组件库的联动,构建了一个协同工作流,横向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

上篇的调色板设计后,一直在酝酿这篇调色板的实际应用。在设计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产品时,提效是永恒的课题。痛过、踩过坑的设计师应该深有感触,沟通的无力、推动的困难都推动着我们发动自己的能量去想办法提效。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腾讯ISUX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师如何避免用户不满与困惑

分享达人

案例1.用户操作时的困惑


相信大家在做设计的时候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产品内有多个入口指向同一个界面,这是产品的投机取巧还是另有深意,很多人都对这样的设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的设计就好像是狡兔三窟,在产品中流量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来,到多个不同的出口,也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同一个地方。



有人会觉得如果一个界面中有多个入口指向同一个界面会出现问题:


1.违反了效率、用户预期的原则,会认为页面空间有限,在同一个界面中有多个入口指向一个界面效率变低,而且用户知道后往往就会只从一个入口进入。


2.多个选择会让用户拉高转化的成本,用户在选择的时候会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有什么区别。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下面德邦app之前的一个版本,目前已经优化了。从截图中我们发现页面上方的查询和寄件都和底部标签单独出来的界面功能重复了,并且我的快件也直接可以展示在首页的下方,我的快件目前可以从首页顶部、首页下方和个人中心3个入口进入查看。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确实这些板块和功能重复度太高,并且没有区分出场景,这样的设计证实了以上的两个说法,降低用户使用效率和提高选择成本。而且从业务角度看也并没有目标的差别。


但是我们分析问题也要多角度去观察,多个入口进入同一个界面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吗?


显然不是,我们再来看几个案例


下方是一个商品评价的卡片,经过我小手的实际测试,发现无论点击这个卡片任何有内容的区域,都会跳转到全部评价的界面,那这样的设计逻辑是否会造成和上面的案例一样的问题呢?答案是,不会。



这里的设计逻辑并不是和沙面那里的场景那么单一,而是用户在面临不同需求场景的时候可以有选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上面德邦案例的时候,你会对两个入口有疑问,但是在评价卡片的时候并没有,这个卡片包含了4种不同的场景:

1.我想看看有哪些好评、哪些差评 

2.几个不同标签的用户都是怎么说 

3.下面用户的实拍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4.还有没有更多类似真实用户的使用评价。


所以即便最终到了一个界面,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从独立的出发点开始的,而再回过头看上面案例,你会发现,我就是要寄东西,这里有两个入口,怎么选。


而且,考拉这里其实还做了从不同内容点进去的一个区分。



再来看个案例,贝壳的地图找房,在首页中有两个入口,导航栏一个,分类中一个,这里出现重复会造成一开始说的问题吗?首先我们看到贝壳的业务很多,以至于在这个分类中居然还需要通过滚动指示器来展示剩余内容,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在这个界面中,会不会出现两个地图找房不同的场景出发点呢?我个人觉得其实是可以商榷的,首先地图找房在房产app中是很核心高频的一个功能,他的属性是“工具”



所以我觉得他之所以在卡片中再放一个地图找房是3个原因


第一个是导航栏的找房肯定不能动,他是一个全局的入口,即使页面滚动也可以随时点击到,即便要撤一个,也肯定要撤下方卡片分类中的。


第二个是卡片分类中的图标入口是都具备工具属性的,那首页上面部分就分为了:搜索、业务分类、工具这三块。所以用户看到这些工具属性也会联想到通过地图去找房。而且这些多色彩的图标对于新进入的用户是比较吸引注意力的,所以很有可能用户看不到右上角的地图找房(可以参考古腾堡图表的原则)。


第三点是可能右上角的地图不太能清晰表达这个图标的具体功能,所以将“地图找房”四个字显示全。


但这些都有一些主观因素在里面,如果真的去掉卡片中的,我觉得可能影响也并不是很大。有小伙伴可能想说是为了分流,但是分流的目前主要是让流量流到他应该去的地方产生实际价值,除了以上的3个原因,好像确实有点重复了。


再来看一个例子,小鹿茶app。



首页的现在下单和底部菜单标签都是到同一个界面,那为什么要重复呢?这里其实考虑更多的他并不想让用户进来就直接去购买,为什么不直接购买呢?应该是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人设、满足更多的消费场景和增值业务,比如给别人点奶茶、周边的杯子跟合作商品推销、最新的奶茶的推荐。


如果只有菜单,产品也会显得更工具化,很难突出自己的品牌,对业务增长没有太大的帮助。有同学要说,那这个界面只是产品的“一厢情愿”,我就只要点奶茶就可以了,多个入口只会给我带来困扰。所以他这里的设计逻辑是在用户打开app的时候首先定位的是菜单,而不是首页。


所以,到底多个入入口进入同一目标我们还是要看不同的场景和目标的。如果既没有业务目标做支撑,又没有用户场景的变化,那么这个重复的入口就是鸡肋的。


最后留一个小思考题:网易云音乐的“歌单”在首页上也重复了,大家知道这里为什么他要做成重复入口吗? 




案例2.用户使用中的不满


一个优秀的产品或者说一个合格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何为体验,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用的舒服、自然、高效率。


再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要让用户产生由产品带来的负面情绪,例如产品出错了却不告知用户解决方法、用户出错了没有办法及时帮助纠正、高危操作没有二次确认等等,根据负面情绪的严重程度几乎就可以直接让部分用户流失。


很不幸的是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体验,当时正在给同学们布置一些作业练习,体验一些产品的优缺点并给出解决方法。我也下载了这款文玩类的App,体验了极速捡漏这个功能模块。


捡漏:在文玩圈的一句行话,意思就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卖家却不知情,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行为,所以寓意就是比较难得、走好运了。


进入直播间,商家在卖力吆喝,页面底部有加一手的按钮,就是类似于拍卖,价高者得。于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了加一手按钮,因为我预期是产品会再次向我确认是否要加价,结果是居然加价成功了,发生了什么?最后竞拍结束也没有人继续加价了。




实际场景中用户可能误操作不小心点了按钮,这样的场景和情况是非常多的,即便不是误操作,给一个二次确认的对话框也可以避免这样的尴尬状况,因为用户就喜欢在产品中点来点去,然而你在这里就像埋了一颗地雷。


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其实我也感觉没必要去吐槽,问题在于当我拍下还没付款,直播间的商家就开始喊我的名字:xx大哥恭喜你拍到了我们的产品,可以去付款了。连续播报了几十遍,我尴尬的直接退出了后台,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群观众看着一个被骗的小白一样,当我过10分钟后打开系统提示商品流拍了,并且累积了违约积分。


???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你自己拍了的又不付款,当然要惩罚你了。


于是我还是认真的去研究了一下,发现极速捡漏和竞拍并不是同样的规则。该产品和竞品其实都有竞拍板块,在竞拍板块都会有需要用户确认的操作,并在操作下方给出拍卖规则,显示出价即表示同意拍卖规则。




但是该产品极速捡漏的板块并没有这样的说明,既然没有提前展示这样的说明和约定,用户就不知道有这样的规则,我拿了竞品一对比,其实在直播带货的场景下,这个出价流程还是不同的,双方其实都没有给规则说明但竞品还是给了一个出价选择后再出价的步骤。



最后我甚至被商家拉黑了,不过还给我一个投诉商家的入口


我当时的想法:


1.如果因为误操作让用户付出这么大代价的话成本就太高了。让用户点击是否就等于用户同意?


2.请先告知我约定与协议的内容,单方面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操作后,通知扣我违约积分,这样就有点“霸道”了。


3.平台对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是如何平衡的,文玩行业和互联网结合的难点在哪里。


3.线下文玩圈的一些不成文行规,导致新人入圈后产生的冲突。


于是我就想对此说说我的看法



1.交易是产品平台其中的一个功能属性


交易是产品平台其中的一个功能属性,需要优先满足产品对用户价值,其次再谈交易的合理性。在这个流程中,面对用户很有可能遇到的误操作行为以及需要让用户去下单支付成本,我们必须提前告知用户。在尼尔森可用性原则中我们也发现了,如果用户不小心操作失误,那么我们尽可能减少这些因为用户犯错带来的成本,同时在用户犯错之前就要明显告知用户,将风险控制、前置。


所以,你在注册的时候、登录的时候,产品一定会让你同意一份用户协议,告知你我们要保存你的数据和一些跟你相关的信息,如果你不同意,那就无法继续体验产品。


这是一种契约。


同理,如果你想让用户在这个产品中去参与拍卖,在进入这个板块之前或者用户点击按钮之后,也需要让用户明确这个操作带来的风险是什么,取得用户的同意。而不是直接让用户加价成功,导致用户不明所以的被扣违约积分、被商家拉黑,这就和你去泰国,在街头你朋友拍了一张你和一个抱着蜥蜴的人的照片,结果别人来问你收钱是一个道理。


对于正常线下拍卖的流程,举办方也会对参与拍卖的人员进行相关规则、流程的告知,并且将风险、问题都提前让客户进行协议确认。


所以,在产品中的交易,必须先满足用户与产品信息之间的对称关系,保持信息的透明和契约公正,规则、约束、条件是用户使用你产品的前提和体验反馈的衡量标准之一。



2.对于商家和产品的价值


商家希望有更多的流量来曝光商品,捡漏商品的低价可以快速吸引一大批用户,比如8块钱的一个木头核桃的雕刻挂件等,产品通过营造抢购、限时的氛围,吸引用户下单,并且降低用户参与的门槛。


那么,直接加价成功是一个好的降低门槛的策略吗?我觉得并不是,降低门槛并不意味着就是直接拍到,而是需要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这个极速捡漏的模块的目标用户几乎都是小白用户,因为资深的玩家看不上、更不会买,有一定经验的玩家也看的出好坏,明白它的价值。所以面对这些没有了解过文玩产品的小白玩家来说,内心是谨慎的


可能有人会想,这几块钱、十几块钱的东西还需要考虑吗?当然在这个场景中,从众心理是很明显的,大家都觉得很便宜,但就是没人拍。这都几块钱捡漏了怎么都没人要,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么便宜东西肯定不咋样,运费是不是贵的离谱、有没有托在背后跟你抬价呢?大家都不拍我也观望。越多人围观,越难促成交易。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卖不卖的出去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来看了,这些边角料都是用来回馈直播间粉丝的,就是一个窗口,真正有利润的东西在橱窗里。所以这里的捡漏只是一个引流的噱头。


人总是对太轻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更何况是几块钱的小玩意儿。所以针对直接拍下这个交互,个人认为是不妥的,无论是上面任何一种情况,都没有办法让降低门槛,甚至通过这种“小聪明”反而会让用户更加不信任产品和用户。


不信任产品是大。尤其是作为一家平台来说,虚假交易、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等等行为是致命的。



3.文玩的价值


我其实有玩过一段时间文玩,受我老丈人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喜欢玩手串、玉什么的。经常也会在某音去刷一些鉴宝类的视频,很有意思。


文玩它的价值在于品相、稀有度、盘玩程度、大众接受度、历史背景还有工艺等等。所以它并不是一个在每个人心中同等效用的商品,同样一块玉,他的种水一般,但是花纹很独特,买卖双方其实心理的价值预期会相差非常多,它就不像买电子产品一样价格那么透明容易计算。


有的人玩这些就是觉得命里该有它,它能给我带来财、运,帮我辟邪,看的是眼缘。而不是路边上一块无用的石头,可以随意拾取丢弃。那么换句话说,如果在用户下单的时候,我们利用一些情感化的文案,让用户喜欢上这款文玩,是不是也可以大概率的促进交易呢?



4.文玩圈的行规


我相信很多玩文玩的小伙伴都知道,在文玩圈有一些不成文的行规。也或许就是因为这些行规出现到了线上产品中。


1.还价意味着出价,出价意味着买下

在文玩圈,你不想买就不要还价。如果卖家同意了你的还价,那你就必须买。这代表着你个人的信誉和道德品质。


所以文玩圈和互联网的用户之前有许多的鸿沟需要一步一步建设桥梁,不能单纯的以线下圈子内的行规来要求刚接触这个圈子的互联网用户,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和营造起一个良好的文玩圈的文化和规则,而不是直接生搬硬套,提高这个门槛。


2.不要打听别人的成本

文玩没有实际的成本,可能别人花10块钱淘到的价值1万块的东西,也可能别人花了巨资看走了眼。所以你知道了成本对谁都没好处,别人也不会告诉你。


3.别人在交易的时候保持沉默

文玩在每个人心中的价值不同,所以货币价值也不同,当别人在询价还价的时候,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要去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当然还有其他的规则就不一一叙述了,针对这3条,其实在互联网的产品中是会有冲突存在的。例如你买了某个文玩,你一拍下,别人就说这个根本不值这个价钱。还有你出价了但是又不想买了,这些原本在文玩圈子中不允许的规则,在互联网上去要求用户着实有点困难,因为互联网上的交易并不一定所见即所得,可能展示的是这样,收到货又是另一个东西。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应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可视化设计十要素-风格篇

分享达人

致数据可视化设计师-风格篇详解


本片文章共8000字,阅读大概需要25分钟。


各位数据可视化设计师们大家好,鉴于平时有很多同学对我们的可视化大屏的设计知识点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阿勇决定花一些时间去详细剖析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全部都是多年工作经验所得,绝对有料。


整个合辑一共有10篇文章,分别涉及到设备篇、风格篇、字体篇、色彩篇、组件篇、布局篇、版式篇、视觉篇、团队篇、技能篇十篇文章,详细的讲一讲可视化大屏设计的知识点。


风格篇主要包含:常用风格 > 风格解析 > 风格选择 > 风格应用。


本篇文章将会从风格分类入手,进行风格解析,总结可视化设计的风格,选择风格并应用到场景,教大家如何选择合适的风格应用到商业可视化项目中。


画面中的动效GIF图会比较大,请大家耐心等候加载~



总结了商业项目中遇到的一些可视化案例以及科幻可视化风格,大体的将其分为三个大类:传统风格、HUD风格、FUI风格。



  • 传统酷炫风格


传统狭义上的数据可视化, 更多是纯图形去代表数据,通过图形去展示数据,直观的展示所需要表现的指标。数据可视化也有很多分类, 不过也许你也懒得了解了。


比如,网站后台分析,可以说是可视化分析报表类的,例如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等等;比如,面对B端后台的数据可视化,国内做的最好的无非就是antdesign,element;我们此处说的是基于G端的数据可视化大屏,G端数据可视化从本质上来说是注重直接解决问题,通过直观的展示数据图表去了解各个指标的详细数值;


也有甚者比较注重视觉效果,要酷炫,心理学家说, 人脑70%的神经信号来自视觉, 我们的视觉系统最完善, 而不同的感官之间, 多少是可以转化的, 而且是每个人的天性。国内传统可视化对于此处的接受程度确实不一样。B端和G端的用户,对于可视化风格的接受程度确实是不太一样的,B端对于前沿技术以及可视化表现会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是G端更多注重于界面酷炫,功能反而不是很重要了,这多少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undefined


在传统可视化面前,页面的杂糅程度较强,彷佛是由一块块图表堆砌而成,比较注重色彩的运用,多色搭配,色彩一般具有特质。一般大多数可视化可以看到共同的点就是:配色/布局/构图,机械而又重复,彷佛一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当然,现如今新基建乃是主流,人群对可视化大屏的认知和审美也在逐渐提升,设计师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取长补短,多吸收一些好的东西去丰富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可视化大屏设计。



  • HUD风格


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以下简称HUD,是运用在航空器的飞行辅助仪器。平视的意思是指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他需要要的重要资讯。平视显示器最早出现在军用飞机上,降低飞行员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的掌握。


因为HUD的方便性以及能够提高飞行安全,民航机也纷纷跟进安装,汽车也开始安装,在一些游戏用户界面,很多地方都会采用HUD的风格,比如射击类,格斗类,动作类游戏等等(赛博朋克,堡垒之夜,绝地求生)。


在设计的细节当中使用大量的图形元素,并辅以一定的装饰元素,主要以点线为主装饰,排版版式参考价值较强。HUD相比较于传统和FUI来说,更贴合我们的日常设计,对于图形的展示也更加的有意义,所以透析HUD风格,对于提升可视化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 FUI风格


相对于当前流行的扁平化设计,FUI可谓是在Ul设计中独树一帜,设计风格十分鲜明,极具未来感和科技感。


FUI是一个非常有趣的Ul设计领域,是我们在日常现实生活之中天法探索的用户界面设计方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通常日常设计很难有机会为宇宙飞船、时间旅行设备,或者感知型人工智能和外星人使用的用户界面做设计。FUI使设计师有机会去突破现有的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的限制,探索一个新的领域。通过虚幻界面设计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以及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AR技术的应用,地图可以采用全息投影技术、人与智能硬件的环境交互等等。


虚幻界面设计甚至可以是新的发明,它们可以作为一种概念的验证它们可以启发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正如科幻小说可以激励人们登上月球或建造自动驾驶汽车一样,虚幻用户界面可以激励人们为未来创造技术。


FUI的图形装饰元素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形式感很强。在设计的细节当中使用大量的“异形”的图形元素,并辅以一定的装饰元素,但是一定程度上对于设计中繁琐的需求,需求层次上寻找设计灵感没有太多帮助。常用在科幻电影以及概念游戏等领域,落地较难。



  • 升华:如何培养出自己的可视化设计风格


如何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可视化设计风格呢?其实这个问题有点狭隘,不同客户不同使用场景我们可能风格都会不太一样,但是唯一我们不会变的是我们对于组件图表的理解,图表图形的展示形式。


传统风格:多种色彩

FUI  风格:科技图形

HUD风格:版式排版


一个合格的可视化设计师,对于任何可以参考的页面,都可以迅速领略到可以应用的部分页面和展示形式,多吸收知识,提升自己,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解答吧!所以要将现有风格结合,完善设计理念,提升视觉技法,这才是当下比较重要的。 



最近由于工作中的一个项目,对自己充满了怀疑,究竟什么叫科技感?不同的应用场景,科技感是否还依旧有效?同展示条件下不同应用场景,又会有什么样的差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设计,才能被“甲方爸爸"认定为科技感十足,并且很酷炫呢?从酷炫科技感出发,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去解析科技感风格。


  • 科技感的界面有哪些特征?

  • 同展示条件下不同应用场景,又会有什么样的差异?

  • 三维的表现形式,是否真的跟科技感成正比?

  • 面对段落文本需求,列表需求等如何把页面做出科技感?



01 科技感的界面有哪些特征?


相信很多可视化设计师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要酷炫,要科技感!每每听到这句话我都会变得非常暴躁。究竟是酷炫科技感代表可视化?还是数据可视才是可视化的内核?每每遇到这种令人糟心的问题,我想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释,可是我发现根本解释不清楚,也无法令甲方客户信服,甚至和同为乙方的总包也无法达成统一战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又应该如何去解释科技感这个抽象的概念呢?



  • 1.1 配色 


提到科技感色系一般我们想到的就是蓝色系(科技蓝),但是很多人可能走进了一个误区,科技感的专属色彩并不是只有蓝色,而且一些蓝色确实让我们有审美疲劳的感觉。如图,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传统可视化设计,一眼看去满屏都是蓝色,具有中国特色的蓝色科技感。正如所有人都公认的党建题材为红色加黄色,那么科技感真的只有蓝色专属吗?党建题材都是红色专属吗?


由此可见,红色并不是党建题材的专属色彩,存在即合理,也并没有说党建可视化一定要做成红色的。制约的因素有很多:项目背景,项目需求,设计提案,专业认知等等,可视化大屏归根结底还是做的是服务设计,因此服务好客户,得到客户的认可,就能体现设计的价值。但是在设计稿中可以发现,界面运用到了一些党建色彩的元素,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展示,这也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一点。


  • 传统科技蓝风格可视化


  • 其他科技蓝风格可视化


  • 橘色科技感风格可视化

undefined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配色是塑造科技感界面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色彩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所运用到的场景,比如安全行业,蓝绿色会比较好一点;比如公安行业,传统蓝色就比较合适;比如卫星地图,用蓝色就不合适;根据不同的业务范畴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去确定配色,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蓝色并不是科技感的专有属性,任何一种颜色都是可以塑造科技感的感觉的。比如适合用绿色的场景做的界面,没有做好看,那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跟配色无关。不排斥蓝色,但是讨厌到处都是用蓝色,上来就是用蓝色。



1.2 背景 


说到背景这是一个影响科技感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张超神比比皆是,一张超鬼也是随处可见,究竟什么样的背景才是一个优秀的可视化界面所具备的?不是画面发光,有闪光点,宇宙或者银河那种图;也不是科技点线,带渐变的线条(混合工具做出来的那种)看起来就特别复杂;也不是那种亮度超过画面任何一个元素的图。


科技感的背景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衬托画面,而不是在画面中比较跳,抢视觉,一大坨发光或者复杂的图形,只会起到反作用。


一个好的背景一定是不影响视觉的同时,衬托画面和主视觉,如果整个页面分黑白灰三层,那么背景一定是黑的那一层,这样的画面效果才会好。



1.3 图形 


图形应该是以上指标中,最令人可以接受对科技感风格诠释的一种,科技感的图形到底有哪些特征,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图形表现科技感,最大的特征就是点线面应用的多元化,通过一种或者多种规律将点线面组合起来,线条粗细长短不一,点大小不等。在使用图形进行点缀搭配时,切不可过于花哨,从而抢了主要内容的风头。


不规则图形,点线装饰,色彩,外发光,都是图形诠释科技感的方式。


此处可能会出现一些三维样式的图形,特殊的视角以及不常见的设计都会增加科技感的元素,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三维都可以比二维更有科技感的。我最近做的就是甲方客户一直觉得:三维元素太少了,科技感不够。我就纳闷了,到底什么才是科技感?难道科技感只能用三维的来表示了?只能说一定条件下,三维是优于二维展示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的场景主视觉本身就是二维范畴的,何必要要求组件三维展示。


下图的二维科技感表现上肯定是超过三维地球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1.4 动效 


动效应该是最能体现科技感的方式了,通过动态演示组件,通过动效展示界面,远远比静态页面要合理的多。动效主要是通过:位移、旋转、透明度(闪烁)、缩放等方式去制作,形成独特的动画节奏。


最常用的科技动画:粒子动画,线条动画,辉光,剪切路径,偏移字符等等。


可以发现科技感动效一般都伴随着极快的闪烁动画,动画的节奏也是比较偏快,再通过出现动画,字符偏移,剪切路径等演示组件的形成过程。



02 同展示条件下不同应用场景,会有怎样的差异?


可能大家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在三维建筑可视化中,科技感本身就依赖于场景的表现,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将三维建筑可视化换成二维GIS之后,我们如何去使画面表现的更具科技感呢?


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就是替换不同的场景,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场景为什么不适合原本的之前的科技感风格呢,我们一起思考一下~


以上三张图可以看出,图一的飞机可视化是画面的原稿,后两张是在同一种设计面板,替换了不用的主视觉场景,由此可以看出不同主视觉场景可能对应不同的风格UI组件,没有通用的组件,如果想完美表达一些面板组件,那么需要取设计不同风格的主视觉场景才可以。


大家可能会觉得科技感只针对于一些特殊的场景,或者说是深色场景,比如一些实景地图和卫星地图又该如何去表现科技感的元素呢?那么如果是浅色可视化我们又该如何去做科技感呢?


科技感风格应用于不同的场景,那么表现科技感的方式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03 三维的表现形式,是否真的跟科技感提升成正比?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三维表现对画面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的,对于画面视觉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是否所有的三维就是最合适的呢,这个也确实有待商榷。不过能肯定的是,一定程度上,三维一定会比二维更加具有冲击,更加具有科技感。


首先必须要确定的是,此处三维一定是科技感点线组成或者说是线描类型的三维主体,而不是实景以及仿真的主体,当然并不是绝对的,此处针对大多数场景下。


可以通过以上图片看出,科技感一定伴随的是大量的点线装饰,画面主体一定是最突出的地方。而不是有时候遇到的是:GIS地图就是很普通的样式,可编辑性不是很强,样式也比较老旧,对设计就会造成大量的困扰。在主视觉没有完美表现的时候,就不要强求说把两边去做好看,主视觉不好看,那么图表做的特别华丽也只是让主视觉更掉分。


其实最正确的表现就是二维表现加上三维场景展示,两者相辅相成,对于画面的展示才是最好的。通过下面这组案例可以发现,二维表现加上三维场景才是最优解。



04 面对段落文本列表需求时如何把页面做出科技感?


很多同学对于文字需求如何制作科技感有很多的疑问,通过最近的作图,总结出四种关于文字排版科技感的展示,总结起来其实就那么几点:装饰,图形,字体,版式,表现形式...


其实对于数据可视化设计科技感的研究,不仅需要了解表现层,更需要上升到业务层。一些特定的图形或者装饰,对于画面的丰富程度一定是有帮助的。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对大家理解科技感是否有帮助,如何提升画面科技感,是我们做为数据可视化设计必定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或者项目中,多多酷炫,多多科技感!!!



1、根据场景-了解展示需求


场景是什么?是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所组成的特定关系。在某某时间(when),某某地点(where),特定类型的用户(who),干了某某事情(what)。


因此我们要确定的是,根据这四个“W”去确定整体业务框架的基础构成,这对于设计风格的初步意向确认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who:王局长

when:领导人会议时

where:公安局

what:新基建建设 数字化转型事项


在领导人会试上,公安局王局长提议通过了关于新基建,数字化转型的各种措施。面对这一场景,有以下几个问题。受众是谁?需要干什么事情?谁去干?数字化转型怎么做?怎么实现?需要用到的技术?展示风格?重功能?还是重展示?


在有了这些的前提下,对于我们设计风格的选择就有了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王局长比较喜欢多色搭配,科技感强的风格,主要为了配合展示汇报,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一些需求,初步制定风格为效果酷炫的展示类大屏,但是主视觉的展示形式还是要根据其他的具体情况去进一步确认。



2、根据含义-确立设计方向


在面对一些特有的项目时,一般客户会给出一些参考术语:“3个一带”,“2个方针”,“八大成果”“三山,两水,百林,千田”......


面对这种问题,能做的就是理解其包含的真实意义,究竟需要展示哪方面的,了解清楚项目的背景需求,结合客户所说的一些关键字段,剖析以上的内容可以发现,客户通过一些方针和方法,对“山水林田”进行治理,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因此展示的内容可以确定为智慧治理,或者智慧生态方向的,然后就可以根据项目背景的内容去选择可以应用的具体的一些方案了。



3、根据需求-明确设计内容


因在到了需求分析的阶段,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大量的资料和业务需求,去明确的设计方向,究竟是需要展示哪些内容?可以提供的数据有哪些?展示条件(硬件设施)是否具备?想要的效果有哪些?


比如客户需要查看到山水林田的各个改进措施的效果,以及改进前后的效果对比。说到这单纯的二维GIS和影像已经不太好满足了,那么可以将场景风格定位到三维展示,需要实际1:1建模,至于是通过WEBGL,UE,UNITY就看各自的团队擅长的方向了。


场景大体风格确定,那么展示面板需求根据场景去搭建就可以了,这样一个完整的风格选择过程就算初步走通了,具体的验证环节,可以在一次次会议中再去进行交流和修改即可。




  • 二维GIS(深浅)、卫星影像


优点

展示容易,风格切换皮肤多,可编辑性高,开发难度低,地图资源较多,适合快速搭建可视化大屏模版,开 源内容较多,前端开发直接调用样式即可。


缺点

展示形式较普通,地图风格样式不出彩,设计效果也会打很多折扣,很难与同行拉开差距。


难点

开发过程中可能需要基于高德API以及一些平台,对封装地图进行二次开发,没有GIS开发经验的前端,会比较困难。


网址

https://lbs.amap.com/product/mapstyle#/  Mapbox,高德API,百度API,超图,天地图等等。


以高德API为例



  • 矢量地图、省市区块


优点

展示灵活,可下载svg矢量区块,并可下载json文件直接交付开发,可下钻到县级,可编辑性高,一般会结合二维GIS来展示,有插件可以直接绘制全国地图。


缺点

不够立体,可选样式比较少,画面主视觉容易空洞导致画面效果不强。


难点

开发对于设计图的一些效果还原比较困难,例如发光,渐变等等。只能做一些比较基础属性的修改,对于效果还原可能达不到80%以上。


网址

http://datav.aliyun.com/tools/atlas/index.html#&lat=33.50475906922609&lng=104.2822265625&zoom=4


以DATAV地图下载器为例



  • 矢量地图模型、省市区块


优点

展示效果好,三维场景,有立体效果,材质贴图不同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可编辑性较强,相比较二维更推荐这种表现形式。


缺点

三维范畴,不会三维知识的小伙伴会比较难,此处会涉及到三维软件合并挤压,展UV,漫射贴图,QGIS制作高度贴图,PS制作法线贴图等等知识点。


难点

对于不懂三维的小伙伴比较困难,涉及知识点较多,容易一知半解。


教程

https://mp.weixin.qq.com/s/zjR_pJyU1jpeLJMXZ-4FyA(原作者已授权)


3D地图建模及贴图的制作获取方法



  • 三维模型、城市建模


优点

展示形式新颖,展示效果非常好,三维表现往往让人耳目一新,对于可视化的展示可以说是所见即所得,深得客户喜爱。


缺点

开发难度高,专业性人才比较少,懂三维的设计也是非常的少,对于三维知识以及引擎开发知识需要比较熟悉才行。


难点

人才稀缺,入门难,做好更难,教程自学难度有点大,例如cityengine程序化建模,houdini程序化建模等等。


教程

https://space.bilibili.com/21247145?from=search&seid=10582171815506234319


cityengine程序化建模



  • 知识图谱、数据中台等


优点

主视觉效果强,特殊场景的处理能够很完美的讲清逻辑,对于图形化的理解有很强的意义。


缺点

逻辑复杂,难懂,比较抽象,专业难度高,对业务理解能力需要很强。


难点

逻辑处理比较难,设计效果比较难以想象,设计容易偏离主题,比如数据中台,是一个非常虚幻的东西,很难讲清楚处理逻辑和过程。


网址

https://www.zcool.com.cn/work/ZMzg4OTQ5ODQ=.html


以知识图谱为例



知识点总结


可视化风格三大分类以及对于图形的应用(传统、HUD、FUI);

如何培养自己的数据可视化设计风格(色彩+图形+板式);

影响科技感风格的四大影响因素(配色,图形,背景,动效);

设计风格的选择以及确定思路(根据场景、含义、需求);

可视化风格的应用以及拓展(各种主视觉的应用优缺难点)。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对大家理解科技感是否有帮助,如何提升画面科技感,是我们做为数据可视化设计必定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或者项目中,多多酷炫,多多科技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错觉,突然有一段时间,某个时候发现自己突然不会做设计了,啥也想不明白了,莫名的有点浮躁,做什么都不能专心。其实很简单,总的来说就是,你即将突破现有的设计水准,如果能想明白,解决掉问题,你的审美以及设计水平都会有很大的进步。这就是别人口中的,突然就会了,知道怎么做了,其实无非就是积累够了,需要升入下一个等级了~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AYANG_BDR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可视化设计十要素-设备篇

分享达人

致数据可视化设计师-设备篇详解


各位数据可视化设计师们大家好,鉴于平时有很多同学对我们的可视化大屏的设计知识点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阿勇决定花一些时间去详细剖析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全部都是多年工作经验所得,绝对有料。


整个合辑一共有10篇文章,分别涉及到设备篇、风格篇、字体篇、色彩篇、组件篇、布局篇、版式篇、视觉篇、团队篇、技能篇十篇文章,具体的详细的展开来讲一讲可视化大屏设计的知识点。(我命名为可视化设计十要素)


同时也会包含一些工作中的同学们问我的一些问题以及我搜集的一些问题,将会以问答的形式去给大家讲一讲,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我们一起探讨进步!


文章较长,请广大读者仔细阅读,基本涵盖:设备信息,分辨率尺寸,大屏适配,投屏事项,掌握本文可应对日常可视化设计设备方面的知识。



LED屏幕

政府大屏主要以点间距去区分屏幕的精细度,点间距越小,造价约昂贵;面积越大越整体,造价越高。离屏幕越近颗粒感越强,设计效果也就越不清晰,LED显示屏表面不平整是导致LED显示屏图像失真的主要原因。LED显示屏表面粗糙度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

屏幕介绍:按照不同点间距进行分类,P1.25、P2.5、P3、P4、P5、P6、P8、P10、P12、P20(间距越小,图像越清晰,价格也越高,一般政府led屏基本都在P1.25-P6之间)。

最佳视距=像素间距/(0.3~0.8),这是一个近似范围。如LED显示屏P16mm,最佳视距为20~54米。


液晶拼接屏

拼接屏相比于点间距比较小的LED屏,价格方面会更便宜一点,拼接屏设计时最主要就是拼缝的处理,注意拼缝,设计时非必要情况下,都要跳过拼缝,尤其是“圆”这个造型。

拼接屏:46寸,55寸  物理分辨率:1920*N 1080*N(n代表屏幕数量),1.7mm、3.5mm 、0.88mm、0.44mm、无缝隙;企业常用(1.7mm 和3.5mm)

大屏拼接缝隙:设计时应尽量不要跨屏去设计,会使画面交叉,不重叠,尤其是圆形。


大屏拼接处理器

大屏拼接处理器主要功能是将一个完整的图像信号划分成N块后分配给N个视频显示单元,完成用多个普通视频单元组成一个超大屏幕动态图像显示屏。大屏拼接处理器输入信号数量和类型取决于用户需要,输出信号数量等于显示单元数量。


视频矩阵处理器

矩阵是将多路输入信号切换输出到多个显示设备,一般来说输入信号数量要大于输出信号数量。(我们想在9块显示器上同时监控100个摄像头传来的信号,就用矩阵来实现即可)


视频矩阵是指通过阵列切换的方法将m路视频信号任意输出至n路监控设备上的电子装置,一般情况下矩阵的输入大于输出即m>n。有一些视频矩阵也带有音频切换功能,能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进行同步切换,这种矩阵也叫做视音频矩阵。


模拟视频矩阵的输入设备:监控摄像机、高速球、画面处理器等很多个设备,显示终端一般监视器,电视墙,拼接屏等(通常视频矩阵输入很多,一般几十路到几千路视频,输出比较少一般2-128个显示器;例如64进8出,128进16出,512进32出,1024进48出等)。


总结:矩阵只能负责信号的切换,不能处理,不能做效果。大屏拼接处理器功能十分强大,具备矩阵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任意开窗、漫游、叠加、场景保存与轮换。


液晶拼接屏的优势 - 拼接处理器预设场景

4*2大屏展示端,我们通过控制端,借由拼接处理器可以对大屏进行随意开窗,漫游,叠加,画中画等效果。在控制端拖动布局,大屏会随之改变布局,非常方便。下面我就借由我以前做过的一个项目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拼接处理器的优势以及如何设定不同场景。


如果你们企业还在因为屏幕适配以及尺寸问题而纠结,或者想展示:开窗,漫游,叠加,画中画等效果,毫无疑问你们应该选择拼接处理器,这比传统投屏方式更合适,更没有比例不对的困扰。


预设场景一

把控制端的分屏进行编号,接下来移动控制端对应的编号区块,就可以对大屏进行重新布局,图中展示的正是我们的预设正常场景。场景为居中布局,左右两侧为图表展示。


预设场景二:任意窗口布局

对控制端进行随机布局,将主视觉模块移动到左侧四块屏幕,图表都集中在右侧,由此我们就由预设场景的居中布局变成了左右布局,左侧为主视觉。


预设场景三:任意窗口漫游

可以随意的关闭大屏某个模块的漫游,通过控制端进行屏幕的显示以及不显示。


预设场景四:任意窗口平移

画面的任何一个模块都是可以进行平移操作的,我们将模块一和模块五可以平移拖拽到任何一个位置。


预设场景五:任意窗口叠加

画面的任何一个模块都是可以进行叠加到屏幕任何一处,还可以控制模块置顶和置底,非常灵活。


WEB端大屏

基于web网页端的展示方式,通过在web开发,有需要时会投屏到大屏上去展示。设备比例一定不能差距过大,比如16:9的投屏到32:9的大屏就不是合适,解决方案可以是外接一块1920的显示器即可。


此处要注意web端演示时,记得全屏显示,浏览器边框滑动条等可以不考虑,前端会做相应的浏览器细节考虑,设计按正常分辨率走即可。


触摸屏

触摸屏(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触控台“,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


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作控制端操作大屏,原理等同于ipad控制,只是载体不同。


设计规范以及按键反馈等交互体验与ipad类似。



滑轨屏

滑轨互动屏系统——又称为滑轨电视、滑轨播放等,通过特殊设计的机械滑轨控制装置,结合高清液晶拼接幕墙,实现对屏幕内容的互动控制。滑动到不同位置屏幕展示相关信息,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展示形式,可与触摸同时使用。


虚拟沙盘

虚拟沙盘/数字沙盘就是用计算机通过投影仪或者LED大屏显示屏动态/静态三维显示: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停车、智慧公交、智慧公安、智慧交运等模型,这是一种高科技的模型操作员通过程序,可以随意调整沙盘的尺寸、规划区域、区域布置,快速展示多种全新的创意。


具有三维显示效果,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创意模型,筛选创意方案。注意虚拟沙盘和实体沙盘的联动效果,实体沙盘为底,虚拟沙盘做效果叠加。


分辨率:物理实际分辨率



Q:原本设计尺寸是1920*1080,使用场景是PC端,同时在大屏中展示,尺寸为3840*1080,该如何适配?

A: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适配最主要的痛点就是:灵活,复用性高,可延展。

围绕这几个点我们可以通过模块化开发去做,将每个模块单独开发。我们设计师做这种需求之前,就需要提前去构思,在设计各模块时,尽量使用可扩展和可自适应的图形,这样面对适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缩放这些模块,来完成适配。尽量避免二次设计以及开发,提升时间成本。


图形放大适配


图形位移适配


Q:如果是16:9适配非32:9是否也是这么去适配的?如果是特殊的形状或比例该怎么适配?

A:我们适配一定要记住灵活,减少工作量这些原则,如果不遵循这些原则,那么我们做适配的初衷就错误了。这样我们还不如直接就重新开发一套了。就好比我们通过控制端去控制大屏,如何用开发一套的时间去适配两个甚至是多个终端,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当然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修改,但是一定是要从节省工作量去出发的。



场景一:拼接屏分辨率计算,已知某项目设备分辨率为宽高4*2拼接屏,设计稿我们该如何去定义分辨率?分辨率又是多大?

从命题我们可以看到4*2的拼接屏,我们可以通过一块屏幕为1920*1080去计算,那么通过计算分辨率应该是1920*4 &1080*2,也就是7680*2160,这样就计算出我们的分辨率了。


场景二:LED屏分辨率计算,已知某项目LED屏幕物理尺寸为宽15米,高4米,设备分辨率未知(可以支持4K或者2K输出),那么如何去制定分辨率?

工作中相信不少同学都遇到过这种只知物理尺寸而不知道分辨率的项目,那么我们只能通过计算大概的设计分辨率来出初期的设计稿件。

可能一:屏幕支持4K输出,既然支持4K输出,保证画面输出的清晰我们可以将设备的高度设定为2160

此场景下公式为:15/4=X/2160     X=8100    那么可以大概得出宽度大概为8100像素(只是我们通过计算大概得出来的)

可能二:屏幕支持2K输出

此场景下公式为:15/4=X/1080     X=4050  


重点来了,不要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我一直强调的可视化设计师为什么一定要在现场,为的就是方便各种测试。刚才我们只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大概数值,此时我们可以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并投到设备上,如图。


  • 结果一:如果正方形比例不变,设计尺寸无限接近于大屏实际比例;

  • 结果二:如果正方形比例被拉伸,设计尺寸小于大屏实际尺寸;

  • 结果三:如果正方形比例被压缩,设计尺寸大于大屏实际尺寸。


此处图片上主要是为了测试计算出来的分辨率究竟是拉伸还是被压缩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测试设备大概的分辨率的大小比例,在我们产出效果图之后,也可以投射设计图的方式看看屏幕是否是完美适配,这种方法可以在未开发之前,尽可能确定屏幕对设计图的影响,从而避免对开发造成大规模修改。

注意:这样做也只是在不知道设备分辨率的情况下,去大概计算设备分辨率,仅供参考!



电脑直接投屏

使用场景:会议室,展厅等

等比例投屏,投屏电脑投到2*2大屏(4K)

投屏电脑支持输出4K分辨率,投屏电脑分辨率以3840*2160作为设计,投到4K拼接屏上,大屏会完美展示,并且画面非常清晰。


投屏电脑支持输出2K分辨率,投屏电脑分辨率以1920*1080作为设计,投到4K拼接屏上,只会以1920*1080进行输出,因为输出像素只能支持2K,也只是1920*1080的放大。


此处需要了解两个概念:输出像素和显示像素,输出像素指的的是投屏电脑的最大支持分辨率,显示像素就是我们大屏的支持的最大分辨率。

我们实际项目中最好以显示像素的尺寸进行设计(就是以大屏尺寸为主),但是也要看输出设备的像素大小。


硬件投屏本地运行

使用场景:科技展厅,以及一些带主机的设备。


此种情况,一般我们的大屏会自带主机,大屏本身就可以看成一个显示器非常大的电脑。我们如果需要进行可视化演示,那么我们直接就可以通过显示器的尺寸去做设计,这样就是大屏的设计尺寸。


一般这种靠硬件的投射,都是在拼接处理器的处理下,将多个屏幕拼合成一个大的显示器,再通过拼控系统(硬件投屏)进行输出。


一般我们可以将我们大屏的(UE4或者U3D开发)应用程序打包,打包成一个后缀为.exe的应用程序,在大屏电脑上直接点击,程序就可以在大屏上完美的跑起来,也不需要去进行电脑投射大屏。


控制端操控大屏

如果通过控制端去控制大屏,那么投射设备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展示了,可以是手机,平板,触摸屏,手势控制,体感控制等等。


这种情况下投射设备的尺寸就按照本身设备的规范去设计就可以了(比如750*1334,2048*1536),设计尺寸就是我们大屏本身的分辨率就可以了。


多主机多信号投屏

此种情况主要使用场景:屏幕宽度非常高,并且内容可以分很多模块展示,模块彼此之间不受影响独立展示,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此种方式去投屏。


通过多个主机分别去投射大屏的同等大小区域,比如图中的场景模块被我分成了四等份,我们就可以通过四台主机去分别投射四个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屏。


此种大屏设计尺寸我们以输出设备的尺寸为主要参考,四台主机那么整体宽度就是1920*4=7680,高度就是1080(如果设备支持4k输出,那么提升相应的设备尺寸*2就可以了)。


不同比例投屏及解决方案

Q:如果遇到一个设备是16:9,投屏到一个20:3比例的大屏幕, 那我设计尺寸以16:9,还是20:3?

A:我们要记住,如果面对的是正常比例投屏到非等比的大屏,我们需要遵守的规范一定是:一切以大屏展示为主。所以我们设计尺寸一定是按照20:3来设计的,大屏展示正常才是我们的唯一标准,投屏电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只能妥协(投屏电脑可能只能展示很小的一部分,但也是没有办法的)


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是否就没有办法了呢?在这阿勇给大家提供了三种解决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也遇到过这种问题,所以在这给大家分享一下。


方案一:外接显示器(外接多个显示器,一般主机可以另外外接四个显示器,这样就可以解决投屏电脑显示不全的问题了)


方案二:采用拼控系统,而不是用纯粹的设备投屏(拼控系统完美解决了尺寸不一致的难点)


方案三:设计两稿,16:9,20:3我们都去做设计(做两套系统,相当于做的适配)


Q:请教大家一个问题,电脑的分辨率是3840*2160单个大屏的分辨率是1920*1080,拼9*6的大屏,设计尺寸该设置多少啊?这样设计尺寸会不会太大了,如何优化这个设计稿尺寸?

A:前面的文章我们已经介绍过拼接屏的尺寸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1920*9/1080*6 ,这个就是设计分辨率,通过计算得出,最终设计稿尺寸为17280*6480。可以看出设计分辨率确实太大了,设计的时候如何去优化设计尺寸呢?


通过命题我们可以看出电脑分辨率是支持4K的,就是说输出分辨率和显示分辨率我们都是可以上4K的,而4K的分辨率一般会做3840*2160,再结合设计稿尺寸17280*6480,可以将整个效果图尺寸缩小三倍,也就5760*2160。设计可以按照这个分辨率去出图,最终交付给开发的就是切三倍图,并提示开发是缩小三倍做的。


总结:不管在面对什么尺寸的设计,都要记住,万变不离其中,一切以大屏完美展示为准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在大屏上观看,为了完美展示,投屏电脑,设备控制等页面可以适当的让步。


全篇知识点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总结,不知道大家对于数据可视化大屏设计是否有了新的认识,数据可视化对于设备的尺寸,设备的信息,以及投屏注意事项,都要有更多的了解才可以。下图就是总结本篇文章的知识点。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AYANG_BDR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HSB色彩模式,让配色有理有据

分享达人


念起

 

 

作为一名UI设计师,不免每天都会和色彩打交道,但有时总会苦恼于色感把握不准,让我们配的色彩,总是“不对味儿”。我结合在近期的一些项目中对于HSB色彩模式的应用,与大家分享一些结合HSBHSV)色彩模式帮助我们进行配色的理论和技巧。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色彩模式有哪些?

 

 

我们生活中借助观看而感觉到的“色彩”,可分为光加上颜色之后所透出的“透出色”,以及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出的“反射色”。


透过色是以“加色混合”的方式,由红、绿、蓝,共三色混合,表现出各种的颜色,我们的计算机屏幕就使用这种方式表现颜色。这种色彩表现方式,称为RGB色彩。


 

▲图《设计入门教室-色彩设计的原理》

 

物体色彩的反射色,是用画具或染料、油墨等“色材”来表现颜色,印刷品基本是由青、洋红、黄、黑四种油墨相互组合而成,所有的颜色皆以“减色混合”的方式表现,这种方式称为CMYK色彩。


RGBCMYK两大色彩模式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RGB更是与我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很少直接通过RGB模式进行调色。



简单聊聊HSB色彩模式

 

 

1.HSB是什么?

「这是什么颜色?鲜不鲜艳?很亮还是很暗?」当我们看到一个颜色时,往往心中都会闪现这三个问题。

事实上,人类对于色彩的第一个感知往往是从色相(Hue)开始,即红色橙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中的一个,然后是它的深浅度。

HSB模式对应的媒介是人眼,在选择色彩这件事上,HSB使用了更贴近人类感官直觉的方式来描述色彩,它把颜色分为色相、饱和度、明度三个因素(将我们人脑的“深浅”概念扩展为饱和度和明度)。

 

H—色相/色调:颜色的相貌,颜色的调性,在标准色轮上,色相是按位置度量的,取值在0360度之间(黑色与白色无色相)。

 

▲图网络图片-圆形色相环


S—表示饱和度/纯度:颜色的纯度,取值在0100之间,饱和度高色彩较艳丽。饱和度低色彩就接近灰色。


B—表示明度/亮度: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值也是在0100之间。亮度高色彩明亮,亮度低色彩暗淡,亮度最高得到纯白,最低得到纯黑。

 

工作中,我们常用的设计软件ps Sketch都是通过拾色器帮助我们选择需要的颜色。

▲图软件拾色器截图


HSB模式,可以完美固定HSB中的某一个参数,只对其他两个参数做改变或者只改动其中的一个参数,这一点,完全符合人的色彩直觉,也只有HSB能做到,而RGBCMYK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节奏。


通过HSB模式,我们可以在已有颜色的基础上,进行饱和度、明度的微调。以及选定主体色之后,根据需要,通过数值的加减改变色相,选取合适的颜色(互补色为180°、对比色为120°到150°、类似色为90°、邻近色为60°、同位色为15°。)

 

 

2.在设计中如何运用HSB色彩模式

通过上述对HSB的原理、特点简单介绍后,相信大家对其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以下我结合在工作中的几个案例来说明HSB在设计中是如何实际应用。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设计一个页面时,除主色之外我们需要一个近似色,就可以运用HSB色彩模式。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右侧的颜色整体视觉效果感觉更加和谐、舒适。在界面设计中我们常会遇到以颜色对同一种类型的不同状态进行区分,比如背景,按钮等。

 

 

结合上述的例子,以及饱和度与明度的变化规律:

(在不改变色相的情况下)

 

 

 

HSB色彩模式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

 

 

1.爆款、预约详情页色卡库

在去年的vivo游戏中心爆款、预约详情页的改版优化中,都运用了HSB色彩模式。使不同游戏可以根据头部氛围图配置出3个相同色相值的近似色并运用到页面中。保证色彩搭配有规律可行,并且展示效果在基准线之上。


系统统一从头部氛围图吸取、确定颜色后,通过调整饱和度和明度值(色值不变),即可得到一套色卡。

▲图4 vivo游戏中心预约详情页设计规范


2.联运深色模式中的应用

在双系统的深色模式适配要点中有提到“高饱和的颜色在深色的背景下容易产生视觉抖动,从而导致人眼疲劳”,在深色模式下我们应当选择更浅的颜色以达到更好的可读性。

 

我通过结合Material Design以及Developer深色模式适配规范中的色彩示例来简单说明,怎样借助HSB,来达到深色模式色彩科学合理的适配。

▲图5 Material Design深色模式适配规范

 

▲图6 Developer深色模式适配规范


通过对两种规范的学习以及对比,可以看出Material Design的规范相对而言更加直观和系统(手把手教你),Developer的适配则比较微妙(只可意会),没有明确的说明方法或者规律。但Developer示例中的适配则更加注重视觉表达以及色彩的一致性,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更加的舒适和谐。       


重点分析Developer深色适配中的配色示例中,通过将Developer给出的深色模式适配示例的色值转换为HSB之后,发现其HSB的数值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基本符合:

 

BUT

在根据Developer的深色模式颜色适配的示例总结其规律的过程中,对于数值的变化,产生了一些疑惑:

 

直到了解到:「每个颜色都有其专属的“感知明度”,也就是亮度」

 

将色相环去色后,可以明显看出:

 

每一种颜色(色相),都有着独特的“感知明度”,在SB相同的情况下,黄,青,洋红的颜色会让人感觉比较亮,结合这点再结合Developer深色模式的适配示例以及得到的基础规律后。可以得出:

 

将上述我们所得的“HSB配色一般规律”运用在vivo游戏中心联运深色模式主色的推导,以及vivo游戏中心爆款详情页自动吸色系统优化中,使得页面的阅读体验更加良好,整体配色和谐舒适。

▲图7 vivo游戏中心、联运游戏爆款详情页

 

 

写在最后的话

 

 

HSB在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当然不止上面讲的这些,比如我们经常碰到的页面中为了区分不同层级的文字,会给予文字不同灰度的颜色(最常见的#000000#333333#666666#999999)也是应用了HSB模式,当我们所要区分的层级多于四种时,就不需要在色板里纠结了,只要按照上述的规律,以不同明度的变化就可以了。


在我寻找资料的过程中,也看到很多通过色相,饱和度,明度的一致或者对比等方式得到协调优秀配色的方法。这些都可以通过方法和HSB模式的结合,快速方便准确帮我们找到合适的颜色。

▲图网络图片-色相环配色图


在日常设计中,可以通过个人对色彩的感知与把握选取一个颜色,再通过HSB快速的选择相应的色板,运用在页面配色中。到这里关于HSB色彩模式在设计中的应用就全部介绍完成了,如果你阅读完也有所收获,不要忘了点赞哟~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vivo互联网UED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B端设计|数据展示控件应用

分享达人

将数据查询的条件、逻辑、方式,整理清楚后,那么下一步的内容就是如何将查询后的数据更好的展示给使用者看。到这一步设计师或是产品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众多分散的信息,有序的、直观的展示出来,并且辅助使用者解决问题,为产品提效。 

数据展示主要以表格为主,由业务需要对表格进行扩展,结合其他组件使用;其次是列表,列表与卡片样式结合的较多。 

设计原则
依然要牢记的一些设计原则,即:简洁清晰、灵活高效 
简洁清晰:剔除不必要的装饰元素,避免过度; 
灵活高效:在现有的规范指导下,根据不同业务的不同需求,快速组合多种样式的表格,提升设计效率,也要兼顾减少开发代码冗余; 

一、表格 

基础表格包括几点基本要素:表名、列名、数据、翻页,这些构成了表格的主体框架,而在真实场景里使用的表格都是升级版本,补充了更多功能作为辅助,比如排序、筛选、操作、导入导出...... 

数据筛选:不同于查询模块的筛选方式,直接在表头标签操作,一般会以“倒三角形”图标展示,通常应用在这一条数据处在哪种状态,例如:进行中、未开始、已完成、已取消、审核中; 


排序:现在比较少的应用,因为排序大多是对时间上的排序,而一般一个新的数据也是按照时间倒序展示,在第一行展示; 

操作:对某一条数据的操作,或查看或编辑或删除; 

导入导出:对超过一定量的数据,会进行导入数据,导出数据,当然会有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和线上表格数据类型一一对应上; 

实际工作中,我们都是根据产品需求和业务需要对表格进行补充辅助功能的,在设计表格的时候,总结下来通常会遇到下列几类问题: 


  • 有层级关系的数据该怎么展示?

  • 一条数据有父子关系,该如何展示?

  • 一条数据类型太多,表格容不下怎么展示?

  • 一些数据其中的一类型字段较长,其他类型字段段,甚至只有几个字,该怎么展示?

  • 一组数据,数据不全,类型不全,部分数据是共同的主体,该怎么展示?




除此之外还有树表结合的、表格套娃 

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在设计时会充分考虑这一领域的专业操作者,特别是从事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严谨的数据要求会比较高。 

1、数据的层级关系 

在相关医疗数据的管理系统里,因为医疗数据的复杂和严谨性,常见的表格展示不能满足层级关系的表达,所以在视觉呈现上增加结构化层级关系。 

2、数据本身的父子集关系 
另外就是同属一条数据之下,还会进行细分多个子数据,并对应的归类列项; 

3、并不好看的数据 
上边两种说的是工作里典型数据结构的层级关系,并且数据容量相对美观,不多不少。而实际的数据没有那么美好,数据长短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在考虑上述两个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还需满足,可阅读和最大化兼容; 

在一组数据中,单条数据中某一个类型的字段很长,管理系统里表格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可行性的前提下,对这部分数据缩短,可以按照需要但不重要的要求,隐藏部分,将主要信息显示出来,并给予查看全部信息的入口。 

4、残缺不齐的数据 
上述的说的数据还是比较好看的,而真实数据是残缺不全的,甚至部分数据是“丢失”的,而且列项类型很多,表格横向宽度是不够的。 
那么此时通过两种方式优化这块内容:一种是固定左右边际列项,中部滑动;另一个种将空数据的列项隐藏,并给予条件选择,按需展示数据的哪些列项; 
当然在患者端也会有患者头像,那么在管理系统里的患者表格相对应的头像,另外也存在患者上传的文件(图片),也会以缩略图的形式展示在表格中。一般会将所有涉及到的图片(头像、文件)规范统一的大小尺寸。 

二、列表

另一个常用的列表了,常和表格组合使用的,另外在某一条数据详情里也比较常见。在视觉表现上与表格并无多大的差异,较明显的就是列表没有列名名称,实质上的区别是在前端编写代码上的区别。(希望这个图能帮到在座的各位设计师朋友们,和前端叫法意见不同时,可以了解下,毕竟你在看视觉时,他/她在想用什么代码写出来) 
列表一般几个场景下会出现: 
会根据数据“长”的怎么样,然后采用不同的形式去展示数据,让它“好看”些,且更容易被阅读和理解。 

查询筛选类 

1、也会遇到查询条件较多的,那么以多组列表形式出现,两组或是三组。多重的查询条件,就不叙述场景了,查询是最基本的常用方式。 

2、遇到多组筛选条件,考虑电商网页版的筛选和布局方式,因为它主要是表达对数据的筛选不同类型的多组联合后,能够符合产品需求预期的结果。 

段落数据类 

1、卡片列表,针对的是单条结果信息内容较多,一条信息占据一行,把重点区别于其他信息展示给管理者查看,便于识别。基本信息、现病史,省去二次点击详情查看操作。 
除了上述所说的段落形式的内容,也有内容是分点和分类型的展示,主要是满足直观可见,提升效率为主。 

2、九宫格列表,同样,对于上述的分点类型的卡片列表,在数据容量的允许下,可以采用视觉上的九空格,将一级重要信息突出,作为识别来源,二级信息附着。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信息更突出呐~ 

详情类 
对于详情内容,即一条数据的完整展示,如无必要,别起新页,痛苦操作给大家的忠告~~~可用模态弹窗,将信息展示出来,条理清晰,又明朗是不是 
三、总结
还是以一贯的方式来呈现视觉,需求先行、数据先行,再考虑后边的视觉展示,理解了业务需求,才能让视觉表现能够更好的符合需求,并且兼顾对后期的数据变化考虑可扩展的空间。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啊呜計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